过新年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29 00:10:41

过新年教案

过新年教案篇1

一、设计意图

前言:过新年了,年货摊位上丰富的年货真是多啊,今年妈妈带着我来到幼儿园的年货摊位上选年货。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感受新年的气息,了解春节在中国人心里的重要性。

二、活动目标

1、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受过年热闹、喜庆的气氛。

2、乐意参与活动,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欣赏故事,了解“年”的来历,知道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

三、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记号笔、纸。

2、课件:“年”的来历。

3、收集有关过年的各种庆祝活动的图片(贴对联、福字,放烟花,买年货,穿新衣,压岁钱,拜年,包饺子,放鞭炮,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并把这些图片集中布置在教室里。

4、音乐:《喜洋洋》。

四、活动过程

1、参观“过年”图片展,了解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

“今天,带小朋友们去参观一个展览。大家可要认真、仔细地看。”

(1)幼儿自由参观展览,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在喜庆的音乐声中幼儿自由参观图片展览。各种喜庆、热闹的图片成了孩子们谈话的中心。他们边看边聊:“包饺子,我奶奶会的。”“这是‘福’字,我家门上也贴过的。”“这张图片上讲的是超市里,大家在买过年用的东西。”“我知道照片上说的是过年的事情”……

(2)说说自己参观后的感想,说说自己最喜欢过年时的哪项活动?提问:“谁看出来了,今天我们参观的展览的主题是什么?”(“过年”)[这个问题在参观过程中加加已经发现了:图片中记录的都是过年的时候人们做的事情。]

“过年了,大家是怎么庆祝的?”[幼儿围绕自己刚才参观时看到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经历讲述。因为图片内容是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所以,大家都非常愿意发言。]

(3)小结:过年真热闹。

“过年真热闹,到处部是喜事。”言言还把自己听到的喜庆的音乐也小结进去了,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2、看课件,了解过年的来历。

(1)“可是,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可没有过年这个习惯。每年的这个时候是人们最痛苦、最害怕的日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请幼儿猜一猜,说一说。

豆豆想到的是因为当时人们没有钱;东东说是因为过年的时候很冷,人们怕冷;龙龙的猜想是因为有怪兽――他是个“奥特曼”迷,所以想象也和怪兽联系起来了。他的想法和问题的答案是相近的……幼儿想法奇特,这也说明他们的思维活跃,有主见。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来看一段有趣的动画。”幼儿看课件前半部分,了解人们害怕的原因。[孩子们带着各自的猜想在课件中寻找答案,所以观看的过程中鸦雀无声。看“原来人们是怕‘年’这个怪兽。小朋友们,你们快帮这些人想想办法,怎么对付‘年’这个怪兽吧。”幼儿讨论,发表意见与想法。[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快被漂亮的动画带入了故事情境。对怪兽“年”的憎恨和对人们的怜悯之情溢于言表,一个个都积极地献计献策,为打败怪兽“年”而开动着小脑筋。]

(2)继续看课件,了解人们战胜“年”的故事。“大家想的办法都不错,但最后到底是谁的好办法战胜了‘年’呢?我们一起来继续看下去,看看是谁帮助了这些人们?”“白胡子老爷爷。”“白胡子老爷爷是用什么办法对付‘年’这个怪兽的呢?为什么他用这些办法?”[观看课件有助于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因此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幼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

(3)“怪兽‘年’最害怕红色、灯光、响声,所以白胡子老爷爷用穿红衣服、贴红对联、放爆竹、点灯的方法来对付它。”

“从此以后,每年过年的时候,人们部穿红衣服,贴红对联、红福字,放爆竹,亮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守岁。过年的风俗就由此而来。”

五、活动结束

过新年教案篇2

高教转型呼唤高校智库的诞生

高校办出特色问题已提多年,怎样突破高校特色问题的研究呢?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本土化企业与高校管理案例库组建工程”的研究实施,为解决高校这一难题找到了全新的“案例研究模型”。在教育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的带动下,2010年7月以来,全国有48所高校纷纷申请立项开展高校案例研究,经过我们慎重研究,决定选择5所院校列入首届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试点,通过近一年时间的试点,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其原因是什么呢?

我国教育进入大众化以来,对高校带来最大的冲击是转型,对于转型高校来讲,近10年来校区规模已扩大了,内涵也挖掘了,提高质量的口号也喊了多年,但是,那种自上而下布暑任务的行政命令、一刀切的做法,越来越不灵了。高校转型需要寻求新的出路,这个出路就是通过特色院校的创建,开发和建设高校智库。

未来中国转型高校的发展,既要依据政策的指导,更需要依靠智库提供顾问服务,今后高校智库作用越来越大,高校智库的威力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高校内部的一种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关键在于驾驭全局系统创新的能力。

总之,中国高校智库和特色院校案例研究方法的兴起,是转型高校发展内在需求与大众化发展客观规律相交叉的结果,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不照抄照搬,原创中国高校案例新成果

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的研究,对于建设中国特色高教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不是照抄照搬的,而是应对高教转型、建设高教强国的一项原创的自主创新成果。

首先,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具有国际化研究的价值,将美国案例进行中国化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自案例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以来,我们曾把西方案例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圣经来对待,后来我们慢慢地发现:照抄照搬西方现成的案例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1982年开始进行了长达30年的中国案例研究的实验,从此走出了一条管理本土化中国道路。

这次特色院校案例研究突破了国内外案例传统的做法和范畴,拓宽了案例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这标明中国经济崛起和高教发展需要案例研究,案例在中国广泛推广和应用得到新的发现。

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的兴起,也是中国从国情出发,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过引进、学习、消化、吸收和创新的再创造,形成了中国高教软实力和中国高教道路。把案例研究引入高教管理之中,不但在中国是首次和原创,就是在国际教育史上,也是一次大规模、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开创了国际高教史上案例研究的先河。

其次,案例研究引入高教管理,它对推动新教改具有全新的意义。案例理念被引入了高教管理,标志着我国高校案例时代的到来,实现了从企业案例向高教案例的转型;案例研究成为管理重要内容,进入高校管理微观层面,推动了高教科学管理的深入;特色院校案例也是推进新教改和建设高教强国的特区,具有示范的作用;高校案例为培训未来的教育家和管理学者,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特色院校应首先迈进知识品牌高地

怎样研究和提升高校特色呢?首先,应当从中国模式和中国高校发展道路的高度进行研究,将高校特色从专业特色的微观层面中解放出来,将其上升到院校整体思维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特色院校创建是中国特色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高校强国一项基本建设。高校智库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应当全面实施创建特色院校的发展战略。

我国要提升特色院校研究的战略级别,不能将其局限于普通教育学范畴。特色院校案例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相交叉、边缘和综合的科学,从系统科学整体研究更为迫切,特别要突出当前研究的重点和宗旨尤为重要。特色院校案例研究的重点是把高校案例的定义、规范、标准、流程进行整体优化设计;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宗旨是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将“高校特色”提炼成为知识品牌,在这个框架下,案例研究方法就与高校知识管理架起了一座桥梁,案例研究就能对特色院校提炼出来的知识进行起名、找魂和引路了,高校案例研究就起到了名符其实的高校智库的作用,使特色院校就真正成为知识品牌的发现者、拥有者和受益者,运用知识和软知本管理高校成为可能。特色院校的知识品牌其效应是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广泛的接收和承认,给他们在质量、招生、就业、校企合作等方面带来增值好处,突显高校的战略优势和核心竞争力。高校案例研究提炼出知识的作用,不但能科学解释高校成功的原因,而且还能为高校未来发展提供战略的导航。

高校案例是新政领导追求科学一种创新文化

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动用的不是一般力量,而是调动院校领导团队的综合研究能力,这是近10年来我国不多见的高校软科学研究现象。

在过去大众化10年里,由于规模和外延不断扩大,校院长关注的重心是“上项目、搞学位、弄专业、要资金”;而现在有识之士的新政领导,开始对“知识、战略、人才、政策”发生了新的兴趣。对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的热情和自觉性,是来自他们多年积累起来创新能量的一种释放,是来自对过去成功所带来负面问题冷静的思考,是一种从过去“依靠文化向创新文化”的转变,是一种“依靠单项方法向系统方法”的转变,是从称呼百年的校院长向新政领导新词的转变,这一切都来自于他们对转型变化的深度观察和思考!

总之,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不仅唤起校院长决策意识的增强,更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萌发和响应,这正是高教新时代最核心的价值和创新之源。

《中国高校管理案例研究报告》在中国本土化企业与高校管理案例库组建工程顾问们的关心和支持下,在中国管理智库各联盟单位以及管理观察研究院高校案例中心的组织与管理下,在各试点案例高校的共同努力下,今天,首批中国特色院校案例研究成果与大家见面了。

过新年教案篇3

关键词: 中职经济与政治教学 新教材案例 取舍

1.中职经济与政治教材的改变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德育课程在课改步伐的推动下,教材内容在不断更新。目前中职德育课程中的经济与政治知识教学主要使用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也有部分学校使用《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等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无论哪种教材,隔一段时间就会修订一次,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主要内容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教材中更换最频繁的就是使用的案例和数据。

2.中职经济与政治新教材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取舍

国家规划新教材是根据教育部最新的德育课程、文化基础课程和部分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并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经济政治与社会》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供全国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选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各地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都需要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新教材中的案例进行取舍,做到更加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生活。

2.1“舍远取近”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是面向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材,所选案例需兼顾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课堂教学中舍弃一些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的案例,选取或更换一些距离学生生活近的案例能更好地引发学生共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

例如第二单元“投身经济建设”中第4课有一个名为“关于‘水’的思考”的案例,以“北京水价”为例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江苏学生会感觉距离有点远,可以更换为江苏当地的商品举例讲解。然而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中第3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以“江苏省华西村”的例子讲解我国的分配制度就让江苏的学生觉得距离很近,甚至有学生去华西村参观过,介绍得比教材详细丰富得多。第3课最后还有一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小张参加了意外伤害保险,后来被车撞伤后获得了保险理赔的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本校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理赔的案例,如我校学生校运会受伤理赔的例子,能够更加贴近学生。

2.2“舍旧取新”使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2009年6月出版了第一版,经过两年的使用,一些教师对该书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2011年又修订了第二版,但现在距离第二版出版发行已经过去两年多了。为适应新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对教材中部分案例做到“舍旧取新”,才能使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整本教材中案例时间标注为2008年的有近10个,标注为2009年和2010年的也各有5个左右。第3课中关于华西村的案例所用的全村销售收入450亿元是2007年的数据,其他统计数据截止日期多在2010年之前。第11课的案例“中国载人航天——自主创新的典范”中有“2011年底,中国将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表述,而实际上“天宫一号”已于2011年9月29日成功发射;第7课关于我国伟大成就的图片中有一张“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的场景,然而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已成功送入太空。还有第8课“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中提到“近年新的法律出台”是以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和2008年施行的《就业促进法》为例的。这些案例在上课过程中虽然依然可以使用,但需要跟学生强调教材的编写时间,并且补充新的数据,跟上时代步伐,让学生养成关注时事新闻的习惯,这也是经济与政治知识教学的一大特色。

2.3“舍生取熟”使课堂教学贴近职业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内容中每一章节都会有很多枝枝节节的内容,教师不可能在上课过程中全部展开讲解。对于通俗易懂学生又较为熟悉的案例,学生可以自己阅读。对于较为陌生的案例,教师可以适当取舍,尽量找寻贴近学生所学专业的案例进行更换。

比如第一单元第2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中关于“企业中的劳动者”部分内容共使用了王洪军、孔祥瑞、李斌三个模范人物的例子,学生都比较陌生,可以选择一两个详细介绍或者更换一个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模范人物加以说明,做到更加贴近职业。

2.4“舍表取里”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经济政治与社会》新教材为了精简文字,有许多案例只有一句话或一张图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补充许多相关材料,让学生深入了解案例所表达的具体内容。

例如在第四单元“参与政治生活”第9课“依法行使民利”的“关注社会”栏目中提出:“从相关公务人员因‘华南虎照片事件’被处理,到湖南省株洲市全国首个网络反腐文件,将网络反腐推向制度化,再到抽‘天价烟’的房产局长被免职,网络在推动舆论监督和制度反腐方面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这一句话提到了三个在社会上有巨大反响的案例,学生很感兴趣但书上又没有具体说明内容,这就需要补充“华南虎照片”、“天价烟”照片等材料或相关新闻报道,让学生通过文字描述、图片、视频等全方位了解,构建多维知识空间。另外,书上还有许多没有多加文字说明的图片如“南京长江大桥”、“三峡水利工程”、“青藏铁路”等,也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文字材料,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过新年教案篇4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法学 创新 应用

本文为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情景——探究式’教学法在法学教学模式中的实践研究”(11BY43)的阶段性成果。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法律调整社会秩序,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故法学学习应注重实践性。过去传统“填鸭式”教学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弥补这一弊端。

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第一,增强学习趣味性,调动学习积极性。法理学、宪法学、民法总论、物权法、刑法总论、知识产权等课程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理论基础深厚。单纯理论知识的传授,较为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以物权行为为例,纯粹依赖学说的介绍和分析难以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但如采用案例教学法,先用案例引出争论,接着介绍不同学派理论,再阐述运用不同理论得出不同结论,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种结论利弊与合理性大小,则结论的得出会更易为学生理解,沉重、枯燥的理论也因为加入了案例而显得生动、活泼。

第二,培养法律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习的能动性。在案例的讲解、阐述中,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思考,这种经过自己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较之单纯地灌输理论知识更不容易被遗忘。通过案例教学养成学生对请求权基础、法律关系等进行分析的习惯,更有助于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第三,促进师生互动,形成良好课堂氛围。传统民法教学主要靠教师“填鸭式”教学,进行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案例教学法可以打破教师“独角戏”的尴尬,让学生也参与其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发言的分析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对课堂知识的消化程度、思考的方法与角度等,从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在案例的问答、讨论中,师生沟通起来更为方便、有针对性,课堂的氛围也活跃起来。

第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与创新思维的形成。传统民法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辩论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工作的初始阶段不能立即进入状态。通过案例讨论,学生汲取他人思维方法,开创新的思维方式,能够增加思考路径,拓宽思考领域,从而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另外,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解剖和分析,更容易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尽管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存在着如此高的应用价值,但其起源于美国,并非万能,也并非完全适宜于本土教学[1],其对学生基础、教师素养、教学环境与配套设施等有着诸多要求,笔者认为,针对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适用案例教学法应分阶段进行创新应用。

1.案例教学法在本科一二年级法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第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影视作品引起学习兴趣,并分析其中蕴涵的法学知识。本科一二年级刚接触法学,并没有多少法学知识的贮存与法学方法的积累,故应先引起其学习法律的兴趣。如,可以在“法学导论”课上通过“今日说法”、“经济与法”等节目的播放,认识法学的重要性并树立学好法律的信念。其实,在部门法的授课中,也可以在第一次课上先以影视作品引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如《十二怒汉》之于刑事诉讼法,《失控的陪审团》之于民事诉讼法,《老婆大人》之于民法,《法证先锋》之于证据法,等。影视作品的播放既活泼了课堂氛围,也避免了平面教学的平淡、刻板,通过对剧中情节地分析,更易使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法学要点。

第二,选择经典案例,贯穿一个知识点始终。初步接触法学时,课堂上一次如有过多案例,易分散学生注意力,使其关注情节而忽略内容,故在一次授课中,应选择典型案例,用一个案例贯穿授课全程。如选择一个代表性案例,使其既可助于理解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也可区分遗嘱、遗赠与遗赠扶养协议,运用同一个案例说明不同的知识点,更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三,授课过程中糅合司法考试题。自从司法考试成为我国法律职业准入门槛后,通过司法考试即成为不少学生大学阶段的目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可忽视这种学生发自内心的动力与需求。无论是第四卷的主观题,还是前三卷的客观题,除了少数纯粹理论的题,大多数客观题的题干都是一个小型案例题,教师在授课时以其为例,既可便于学生理解疑难知识点,也可提起学生兴趣,更可借此向学生传授复习司法考试的方法:通过做题找出考点,通过做题寻找出题人的思路,通过做题训练学生自己从法条、课本中寻找考点、设计问题的能力。

第四,分组讨论法。在讨论案例时,可按座位、学号或班级等标准进行分组讨论,由每组推举代表发言。教师可将每组发言所表达的观点罗列出来,按答案不同再重分成几个小组,在同一种类的答案中再挑选代表进行理由阐述,并由教师将理由在黑板上加以罗列,几轮辩论下来,孰是孰非,不言自明。[2]

第五,正反方辩论法。正所谓理不辩不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也会随着辩论的开展而更为深刻。将全体学生分为两组,一方持肯定意见,另一方持否定意见,然后由双方开始辩论。此时,学生不仅要大力搜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且还会积极寻找对对方不利的证据,学生不仅要对自己的理由详加叙述,还要对对方否定自己的理由加以反驳。在这些论证和驳斥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才将会大有长进。

2.案例教学法在本科三四年级法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第一,结合近年与当下发生的时事热点,运用法学思维分析。经过两年法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大三、大四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法学素养,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法学思维训练。法学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针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用所学的法学知识解答,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更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在我们生活中那些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题,很多都可以用法律的思维来分析、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

第二,情境模拟法,通过角色代入理解法律精神、法学知识。让学生融入到案例的情境中,亲自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可以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和案件的分析有一个更为直观的印象。从而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法官的判案标准、人的辩论技巧、当事人的证据收集以及诉讼的程序等,使书面知识直观化、立体化、鲜活化。

第三,法律诊所式教学,以理论指导实践。“诊所式”教学的优势已为西北政法大学近年来的实践所证明[3]。通过诊所式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实际案例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尊重和认可,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更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第四,参与法庭旁听,将理论与实际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到法庭旁听,既使学生直观地学习案件审理流程,又能使学生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案件互相印证。尤其是一些疑难案件,能使学生认识到理论基础的重要性、价值性和律师在法庭上具体规章条文的应用,会使学生认识到书本知识、基本法律的不足,学习寻找解决具体问题依据的方法。

3.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法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第一,关注新法修改,注重理论分析。研究生阶段已经完成法学的基本教育,具备理论分析的素养,此时,可以通过新法修改前后案例的不同判决来研究法律修改的精神与背后蕴藏的价值基础。比如,目前《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的修改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三大草案中皆对赔偿作出了新修订,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其为引,以2010年司法考试第3卷第18题关于知识产权赔偿的案例为例,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现行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草案修改存在的利弊,最终为新法的修订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二,集中优势师资,形成团队教学。首先,团队教学能互补优势,提高案例分析效果。团队教学中,教师有的理论根底深厚、有的实践经验丰富、有的辩论技巧出众、有的分析方法独到……能够形成优势互补,提高教学的效果。其次,团队教学更易形成高质量的案例库。教师们将自己多年教学积累下来的经典案例汇集到一起更易形成案例库,当然,案例库并非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教师必须随着社会前进的步伐随时增添新的案例,与时俱进,扩充和完善题库的内容。如此,一方面,针对自己熟悉的案例,教师更容易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控制局面;另一方面,熟悉的案例可以节省大量的备课时间,以便于教师腾出时间寻找其他新的典型案例来补充题库。这样一来,题库就可以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将经典与前沿融为一体。最后,团队教学的多角度思维能更全面指引学生。学生分析案例后,团队教学的教师们能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进行总结与反思,肯定学生正确的思维模式,分析存在的问题,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法律素养,对学生讨论进行拔高和升华。另外,团队教学可以让学生领略不同的教学风格,收获更多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并且,团队教学的谈话式授课更易让学生放松,融入到案例点评的交流中。

第三,辩论与论文结合,融合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找一些现行法没有明文规定,理论界亦存在争论的疑难案件让学生展开辩论,既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学生经过辩论的洗礼和碰撞后,静下心来,换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来客观评判案例中所蕴含的法学知识,最终付诸文字,以论文的方式来分析各方观点的利弊,通过法学理论与价值根基的探寻论证、完善自己观点,做到理论与实务的贯通与融合。

结 语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创新不仅需要通过上述具体方法的应用,更需要相应的配套:如,实施小班授课,便于各种方法的展开;学校有多媒体、模拟法庭、开展诊所式教学的场所等硬件配套设施;教师具有司法实践经验,有到司法实务部分工作的经历或从事过律师职业;教师有充足、鲜活的案例,能够熟练、自如地分析、引导;学校与公、检、法有合作,形成培训、交流基地,等等。只有社会关注支持,学校重视引导,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并积极配合,学生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培养出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创新思维的高素质法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齐文远.刑事案例演习教学法的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39.

[2]朱启莉.论民法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112.

过新年教案篇5

一直以来,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方案的接受度是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实践表明,在实际执行新课程改革方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一些改革方案并没有得到预计的效果。在教学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无法和改革方案一致,因此使教学改革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阻力。另外,由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使小学数学课程难度加大、同时也对学生和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导致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很好地接受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方案,这样就使教学质量极大地下降,从而导致数学课程实施过程中遭受挫折。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接受度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该问题的解决对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以及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接受度差的表现

1.小学数学教师的知、行不一致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调查研究可知,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提出个人的见解,并且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在主题的选择上也能够和社会期望同步,然而,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却又重新回到了应试教育的圈圈中。虽然在培训的过程中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已经接受了新课程改革的新思路,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却不能较好地加以执行,仍然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教学。例如,新课程改革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用于讨论的自主学习时间,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仅仅有26%的小学数学教师做到了这一点。

2.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存在疑惑

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已经对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比较清楚,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却无从下手,感觉到很困惑。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大约有84%的教师在执行新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疑惑。一些小学数学教师感觉新课程改革的某些理论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难点。很多问题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易实施,比如,体验式教学实施方法、合作式教学实施策略、研究性教学的执行过程等。

3.小学数学教师无法转变课堂教学的角色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小学数学教师属于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按照课本的内容进行教学。但是,在新课程改革方案中,教师的角色从过去的被动者转变为了主动者,从而使较多的小学数学教师感觉到措手不及,由于在新课标下不存在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自由度,使很多教师感觉到无所适从。

除了上述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有30%的教师认为学时不足,32%的教师认为课本中的一些案例不适合新课程改革方案。

三、研究过程与和方法

1.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方案接受度的基本内涵

小学教师对新课改的接受度是指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积极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学者Punch对接受度的研究表明,影响接受度的主要因素有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教师本身的教学态度以及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学者Waugh提出了六种影响接受度的因素。学者李子建分析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接受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五个,分别是:课程的实用性、非金钱的成本效益、关心事项、校内支持以及校外支持。

2.问卷调查结果

笔者以本市十三所小学的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编制了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接受度的问卷,发放问卷共400份,回收问卷389份,回收率为97.25%,并且利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水平设置为α=0.02,研究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知度。

(1)不同教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方案接受度

不同教龄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方案接受度的问卷结果。

问卷上的统计表

不同教龄的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接受度各有不同,其中教龄为6~10年的教师对新课程教改方案的接受度最高,主要原因在于该年龄段的小学数学教师相对于0~5年教龄的小学数学教师具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而相对于11年以上教龄的小学数学教师具有更好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教龄为15年以上的教师对新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接受度最低,主要原因在于该年龄段的小学数学教师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不容易接受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

对不同教龄教师对新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接受度的统计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0.002

(2)不同学历的教师对新课程接受度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获得不同学历的教师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接受度对比情况

接受度统计分析结果

专科学历的小学数学教师和硕士学历的小学数学教师具有比较显著性的差异;本科学历和硕士学历的小学数学教师相比具有较显著的差异;专科和本科学历的小学数学教师存在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硕士学历的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接受度最大。主要原因在于硕士学历的小学数学教师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因此不仅能够很好地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而且能够提出有效的实施措施。

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效果,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新课改革的实施方案,从难度和深度进行调整,从使新课程改革方案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数学教师不同的成长阶段。同时,积极地进行小学数学教师的培训,给他们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心理素质,从知识水平和教学态度上都更加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实际要求,从而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方案的适应度。

参考文献

[1] 李子健.香港小学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接受:目标为本课程与常识课的比较.课程论坛,1998(2).

过新年教案篇6

近年来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猛,有人曾风趣地形容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之快就如你刚从商店里抱出最新配置的电脑,你的这台电脑转眼间就落伍了,因为店内新到的电脑就在你前脚踏出商店的大门时悄悄地又升级了。是的,我们常常为花了好大努力刚弄明白这个应用软件是怎么一回事,更新版本的软件就又出来了,杀毒软件的更新速度之快更是以月、周、日进行升级换代。信息技术的这种高速变革和发展是不是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方式带来一点启示呢?就拿教师备课写教案来说,我们通常习惯于在纸上写教案,那么这教案是否也能像电脑软件一样可以经常性的升级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尝试用电脑书写教案和管理教案,感到借用电脑这个现代工具写教案不仅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而且教案还能在教学工作中随时及得以升级。

一、实现原教学资源的再利用。

相信多数的美术教师都有同感,由于中学美术每星期就一节美术课,如果学校的规模不大,初中各年段都只有一个教师担纲,每年只要教材不变,授课内容几乎都是一样的,教案年复一年的写着,美术教师多数的时间却消耗在毫无创新的书写上,有时为了应付学校常规管理检查,还不得不将教案写的八股一些、规范一些。另外,在教案本上写教案,往往一个学期结束了,教案也旧了,来年要上这一堂课,多数教师也不会去翻找旧教案,还得按照书写教案的要求标准再重复劳动,造成原有资源的浪费,而用电脑写教案具有可以随意增添、删除,存贮容量大的特点,它能很好地保留原教案里教学的精华,删除自己认为不太满意的地方,增加更合理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式到教案中,特别是美术课需要备一些范图,在电脑上进行绘画和图画资料的插入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教师的劳动就从过去的反复爬格子,不断的书写转化为以提高教学效果的创造性劳动中来,教师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设计教案,查找资料上,大大节省抄抄写写无谓的劳动。

著名画家徐悲鸿曾有名语:“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画可采入者融之”。这名话虽谈的是画法,但也同样适合指导教师备课,用电脑管理和书写教案对原教案中佳者守之和对不佳者弃之,未足者增之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二、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十分有效地塑造明日的社会”。不难看出以计算机为主的新技术将改变我们原有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电脑管理教案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极大的便利。

1、 共享网上信息资源

过去教师书写的教案相对封闭,所开发、应用的资源也十分有限,往往就是教参之类有限的几本书,虽然也可以去图书馆找资料,但是中学教师繁重的工作量,图书馆资料的难找和不全,倘若不是很重要的课,如公开课、汇报课等,很多教师一般很少去书店、图书馆找资料。而用电脑书写和管理的教案,只要一根电话线,我们就能很快地进入因特网神奇的网络世界。我们可以登陆相关网站看看同行的教案、论文,下载美术教学所需的图片资料并以他人的教学经验启示自己,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在诸多相关信息的不断碰撞中,构架起开放的教学模式。我们还能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拓宽我们的教学空间,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这对我们现在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提出的打破过去过分强调学科中心原则,提倡知识的综合性、兼容性、应用性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2、网上交流、教研

因美术学科属于小学科,在校美术教师一般仅为一至二名,势单力薄,过去学校搞的是应试教育,对非统考科都比较不重视,将音、体、美小三门简单地划在一起教研,美术教师难以分享群体的智慧,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横向的网上交流形式,可以登陆相关网站共享互联网资源,参加网上论谈,同行之间也能彩互相用电子邮件交流,以此拉近了同行之间的距离,大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局部走向整体,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使教案更趋丰富,充实。

三、实际效益

新学年开始,我再次打开上个学年度的教案,结合新课程培训中所学到的新理论、新的观点,不断地融合到原教案中,有的根据美术课上课所处的授课条件、授课场所的不同,写出了不同版本的教案,如:欣赏课有在普通教室上,也有在多媒体教室上;写生课有在教室写生,也有在校外写生,其课前的准备方法也不尽相同。总之,电脑书写和管理教案,使我的每一劳动都在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的创造性劳动中。

过新年教案篇7

一、引言

法学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于19世纪初的英国,19世纪70年代经过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朗代尔的努力,这种教学方法在美http://国法律教育界得到了推广。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法律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并尝试在法学教育中进行应用,时至今日,经过30多年的应用与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系统化的理论。案例教学法作为法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之一,其重要意义自不待言,但一种方法或理论一旦被专家定义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就很容易被普通的教育者模仿,也很容易导致僵化,并且判例法国家与成文法国家的法律应用背景大不相同,难免会带来应用上的力不从心。笔者作为高职院校的民法老师,从业将近6年,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历,对案例教学法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精心梳理后呈给同行们以供参考。

二、案例教学法释义

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式教学法”①,真正运用于法学教育领域是在19世纪的英国,1829年,英国学者贝雷斯首先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1871年,美国学者朗代尔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将案例教学法进一步推广使用,为此朗代尔专门编写了《合同法判例》一书,在该书中,“朗代尔主张以学习法院的判例为重心,熟练律师的思考技巧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推理、表达以及解决同题的能力,即所谓案例式教学”②。在哈佛法学院的案例教学中,学生直接参加交流式的学习,通过阅读已经由上诉法院判决并收集供学生使用的案例汇编,既学习了美国普通法知识和法律历史,而且还了解了案件是如何判决的③。到了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被引入中国,受到了普遍的重视。

从上述案例教学法的演进及发展来看,该教学方法发端并成熟于英美法系,这跟英美国家的判例法基础是分不开的。我国为成文法国家,缺少判例的土壤,更多的是对成文法典的阐释,若照搬西方的“案例教学法”恐怕过于机械,因而笔者认为,为适应我国国情,案例教学法应重新理解为:为帮助学生正确把握相关法律理论,提高应用法律的技巧,以准确适用法律、解决实际案例为目标,将生活实例、典型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的综合方法。

三、案例的分类

就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类型而言,有学者将其局限在“案例讨论”和“模拟法庭”两种④,笔者认为,这种对教学案例的分类不能满足大陆法系国家法律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法律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应分成以下几类:

(一)导入型案例

导入型案例是指在正式讲解新的理论知识之前,以同学们见过、听过、或能理解的简单生活案例或经济实例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步入理论学习的桥梁性案例。运用这样的案例导入理论教学的好处在于:让同学们从较为熟悉的生活出发,自然地步入对抽象理论的思考,不至于显得突兀而显得容易接受;同时会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新奇感:法律对这种情况是如何规定的呢?进而对即将讲授的新的法律理论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解释型案例

解释型案例是指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为了使所讲知识易于被学生接受,教师所列举的一、两个小的直观简单的案例。一般来说.这种案例难度不大,信息含量较少,且紧扣所讲知识点。

(三)讨论型案例

讨论型案例是指在系统的理论知识结束之后,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如律所卷宗、人民法院网站的案例库或人民法院报上公布的典型的真实案例)精心选择的真实、典型案例,这类案例包含的信息量大,涵盖的法学知识多,通过对这类案例的分析,希望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推理、表达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该类案例为整个案例教学法的核心。

四、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一)新课之前的案例教学

在新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之前,教师根据新授理论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个非常贴切的生活实例,自然而然地导入到新知识的讲授。例如在学习“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前,教师先跟同学讲一个“故事”:话说退休的李先生在某小区的3栋一单元购买了顶楼901的三居室,李先生酷爱花草,无奈阳台狭小,不能满足李先生的爱好,于是李先生将更多的花草移到了自家的楼顶上,但李先生觉得下雨的时候侍弄花草很不方便,于

转贴于 http://

是便请了工人在自家的顶楼加盖了一层玻璃房温室,李先生觉得非常惬意。请同学们评价一下李先生的行为。由于同学没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知识,自然很难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但基于生活的朴素经验,也能给出一些感性的回答,教师顺势将话题引入“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并告诉学生,认真学习本节http://内容之后,即能对李先生的行为进行较为准确的专业评判,由此开始一节新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中的案例教学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总有一些难懂的专业词汇和术语,同学们理解时比较吃力,教师就选取简单直观的小案例加以形象化的解释,达到帮助同学理解该知识点的目的即可。如在讲到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性”时,就列举一例:张先生以自有的一辆小汽车为抵押向银行贷款8万元,约定两年内还清,两年期满李先生尚欠银行5万元,不幸的是在他开车行驶在公路上时为紧急避险,车子撞到护栏,造成较大损失,还好保险公司赔付了5万元,此时银行可就5万元的保险金优先受偿,即体现了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性。

(三)系统理论知识结束之后的案例教学

在系统的理论知识结束之后,教师将精心选择的真实、典型案例提供给同学们进行讨论,这些案例大都涉及人物众多、案情错综复杂,涵盖的法律知识点多,对同学们而言新鲜、真实,但又负有挑战性。这种案例教学在我们学校称之为“实训课”,就民法而言,每学期的“民法案例分析”实训时间大概在4周左右,约16个课时。在具体适用时,一般将这种案例教学分解成如下步骤:

1.阅读案例、概括案情要点。教师将打印好的书面案例发放给同学,要求同学们在数分钟(5分钟左右)内认真阅读,并且自行概括对影响案例分析起重要作用的案情要点,教师点名请同学们回答。该环节主要训练同学的信息搜寻能力和高度概括能力,因为法律工作者应具备从海量信息中提炼出对分析案例有用的关键信息。

2.分组讨论案例,要求总结本组的法律观点并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将班内同学进行分组(每组6-8人比较合适),然后用大约15分钟的时间,就案例事实、法律关系、法律的适用以及形成的结论等内容,进行组内的充分讨论。在此期间,教师应尽量注意调动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积极进行参与。

3.各小组代表阐述观点及依据。各小组经协商后指定一名同学做代表,充分阐述本组观点及相应的法律依据,并且一定要注重内在推理的逻辑性,并且接受其他小组同学的质疑,本组其他成员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让各代表充分表达本组观点,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进行补充。

4.同学自由发言,表达个人观点。在各小组代表充分表达观点,并接受其他小组同学的质疑后,其他同学可能会产生与之前不同的观点,此时应允许同学们表达看法,尊重同学们的思想。

5.教师做综合点评。经过全班同学的充分讨论后,教师从本案法律关系的准确分析、法律理论的恰当应用、法律推理的内在逻辑、乃至观点的总结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点评,让同学们了解到其对该案例分析的优势与不足,并认识到将来自己努力的方向。

6.最后的设问——法律风险的控制。本来课堂上的案例分析课到此似乎可以画句号了,但是法律的最终价值在于风险的控制,因此在上述点评总结之后,教师还应该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本案例当中的原告或被告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自己承担了赔偿损失或其他的不利法律后果,如果可以重来,你作为他的法律顾问,在事件之初,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控制或降低当事人法律风险的发生呢?以此来启迪同学们对设置各种法律制度的最终目的进行思索,并逐步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

至此这种综合性的案例讨论、分析课将告一段落,教师将要求学生在课下系统地整理分析案例的思路和 

转贴于 http://

方法,并形成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主要包括:案情要点、要点分析、法律理论和最后的结论。

五、案例教学法的评价与考核http://

任何一种教学过程都必须经受严格的考核,否则将失去它本身的意义,案例教学也不例外。对于导入型案例教学和解释型案例教学来说,该种教学方法的目的是教授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理论知识,主要为法律的应用打基础,因而他们的考核方式主要体现在期末考试的闭卷考试中,在此不再多谈。对于系统理论知识结束之后的“讨论型案例教学”,我设计了较为完善的考核制度,具体如下:

(一)直接考核

直接考核即讨论式案例分析课(即实训课)结束之后,对学生在本阶段的综合表现进行的考核,为百分制,考核成绩主要考虑如下因素:

1.小组讨论时,该成员的表现,是积极参与讨论、一般参与讨论、还是基本不参与讨论。

2.在整个案例分析实训阶段,该成员是永远不当小组代表,还是积极充当小组代表。

3.该同学在发言时,是否注意使用法言法语、能否将支撑观点的法律理论运用到位、分析是否准确、逻辑是否清晰。

4.最后的案例分析报告内容是否完整、字体是否整洁、态度是否认真。

(二)最终考核

最终考核是指在期末的闭卷考试中,多设几个真实案例,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分析,通过书面的事实判断、逻辑推理过程来考核学生对法律的应用情况。“最终考核”与“直接考核”所考核的知识点与专业能力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前者为独立分析或独立应用法律的能力,后者为讨论式分析,是在教师的主持下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不断的争论和辨别来达到对法律认识和把握的过程。

注释

①罗惠铭.试谈苏格托底式教学法在法学课堂上的运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l0.(03):32.

②王家启.法学案例教学模式与方法述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1.

过新年教案篇8

近些年来,案例教学的提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中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学的研究文章中。在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使用案例教学,可以从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算起。该大纲规定,在高三年级开设地理区域研究的选修课,其中包括“中国国土的整治和开发”的内容。大纲要求结合东北、黄淮海平原、南方红壤丘陵低产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柴达木盆地、长江三峡、西南地区八个典型地区的具体事例来学习我国的国土整治和开发问题。

当时的大纲和大纲学习指导中都没有出现“案例”的字样,但是《学习指导》中把“采用了原理与事实之间的新的联系方式”作为该大纲的特征之一,而这种“新的联系方式”就是“鼓励采用典型个案或例子说明基本原理”。2001年,教育部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进行再一次修订时,正值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被吸收到修订的大纲中。“中国国土的整治和开发”仍作为选修课,但改为“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案例研究”,这是第一次在教学大纲中使用“案例”一词。该大纲与1996年版大纲的另一个不同,是把案例所在的区域名称从“教学内容要点”中删去,只在“知识要求”中规定了必学的案例,并在该区域名称后面加上了“等”字。

比较两个教学大纲可以看出,后者对教学要求的表述更接近案例教学的本质。首先,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定位在对某个具体区域整治和开况的了解,而是定位在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典型问题的了解上;其次,除了“知识要求”中规定的案例外,鼓励教师使用其他案例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加开放。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区域发展部分的教学要求中,继续提出案例教学的要求: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选择符合“标准”主题的区域,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并规定本部分至少选择3个中国案例,1个外国案例。

课程标准对案例教学的体现与现行教学大纲有两点明显的不同:一是由于区域发展内容的教学由选修变成必修,实际上使案例教学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二是课程标准不再规定必学的区域案例。虽然在大多数实验教材中,很可能仍选择现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那些案例,但课程标准的开放对促进高中地理课程的进一步开放和适应各地区具体地理情况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更加明确地体现了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学习原理而非仅学习具体区域”的实质。

二、作为学生研究对象的案例

在教学中,案例的使用经常会被泛化,只要是用于教学的实例,如教案、教学体会、教学实录等,都可能被称为“案例”。为了区别教师经常使用的各种例子,本文将“案例”界定为用于学生探索学习用的专门实例,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它具备如下特征:

1.情境化

地理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引用一些鲜活、真实的实例,但这些实例往往不具备情境性,如在讲“人口迁移”问题时,可以使用从我国温州地区到法国巴黎打工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在巴黎逐渐形成了一个“温州城”的事例。一般教师会把这个实例作为“举例”讲述给学生,而且不可能讲述得比较详细。如果把“温州城”事例加工成案例,使其成为一个有迁移背景、具体时间、地点及移民生存状况等的描述,就具有了“情境”。情境化是案例的突出特征。

2.典型性和针对性地理案例是根据教学目标整合过的一类教学资源。专门为教学开发的案例都有明确的重点,有清晰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获得充足的教学案例,自己开发教学案例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即使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使用的也大多是一些未经加工的素材,如新闻报道。尽管这些素材也源于现实生活但它并不是专门为地理教学准备的。如果教师使用这些素材作案例,需要在选择时充分考虑素材的典型性和针对性,或者稍做加工,使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可以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

3.内容丰富、相对完整地理教学案例从一开始背景的交代到问题情境的描述是相对完整的,有比较丰富的信息使学生对一个点、一个具体区域、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能设身处地地把自己置于案例的特定情境中去思考、去决策。一个出色的案例提供的是一个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侧面分析解释的可能性,内容的丰富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

4.可读性强优秀的教学案例常能吸引学生阅读。案例的情节、所给的材料和叙述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案例的可读性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提,既然案例的使用者是学生,如果学生对阅读案例失去兴趣,案例就会失去意义,所以案例应有既能令人愉悦又能增加学生学习经验的价值。

三、案例教学的特征和形式

1.案例教学的特征

案例教学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以案例为媒介,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案例所含地理原理进行提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的方式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与其它教学法不同,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所具有的特征有助于学生增加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案例教学的特征如下:

(1)教学过程开放。案例教学的一大特色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2)学生自主学习。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真正被关注的中心,教师的角色就是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参与精神,鼓励学生自主的思考、自主的交流、自主的学习,并进行总结或提炼要点。案例教学中学生在阅读案例内容、寻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表达自己观点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很大的自主性。

(3)探究性。案例教学把教学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探究活动,师生共同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围绕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完成探究内容的确定、解决问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学生敏锐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学习过程。

(4)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案例教学是使用特定案例学习某种原理或思想的方法。成功的案例教学是把原理的学习与实践的应用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另外,许多尝试案例教学的教师都认为案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剂良方。真实的案例更能让学生产生与案例角色有情感联系的意识,将自身融人案例情节和角色,这时教师进行思想教育自然是水到渠成。

2.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两种形式

高中地理教学仍然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做基础,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比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明显提高。根据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而案例教学是培养高中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决策能力的途径之一。案例的使用有不同方法,这里讨论两种,一种是分析型,一种是决策型。

分析型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是:阅读案例一案例分析一内容扩展。下面是环境教育的一个案例(缩略):。

在北京市郊区的杨镇的有一片面积近3000亩的湿地。一家开发商看中该地区,准备在此开发建设“京东大芦荡休闲旅游度假村”。该消息传出后,当地村民十分高兴,并纷纷积极配合开发商的征地工作,并希望将来能到度假村工作。

但是,环保志愿者得知该消息后,却纷纷为这片湿地的命运担忧。当环保志愿者多次赴现场进行考察,四处奔走,先后在多家媒体发表文章,呼吁政府采取行动保护这片湿地。

最终,当地政府对该事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采纳了环保志愿者的建议。

呈现案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一事件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事件中不同的角色所持观点各不相同,所采取的行动亦各不相同。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持那样的观点,采取那样的行动,又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冲突呢?然后安排学生对环境事件中色的身份、行为、观点及行为后果进行行为价值分析,了解人的环境价值取向起着什么作用。最后安排学生分析其他社会现象中人的环境行为及价值观取向。

这段教学的基本结构如下:

内容目标:国民环境行为价值分析

案例:要湿地还是要度假村?

案例使用:分析案例中不同角色的行为反映出的环境价值观

结论:环境价值取向起着决定作用扩展:从环境价值观的角度分析并认识其他社会现象中人的环境行为。

分析型案例教学需要教师从案例中提取引导学生认识地理基本原理的问题,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一步步学习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判断方法。

决策型案例一般采用分段式学习方法:案例(部分)呈现一提出问题一学生思考、判断、决策一案例(部分)呈现一检验判断或决策。这种学习的特点是案例本身为学生留下疑问和讨论的空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判断和决策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是曾在教学中使用过的案例(缩略):

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位于内蒙古中部偏西的后套平原上,北依大青山,南临黄河。市区人口目前已超过100万。包头是“包克图”的转音,意为“有鹿的地方”。1750年仅有600户人家,1938年设市,1957年建设大型钢铁公司后,城市规模得到迅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对包头钢铁公司的选址问题进行了综合比较,提出了三个规划方案:

A一包钢在河西,新城在河东,新城近包钢,距旧城14—20公里;

B一包钢建在离旧城不远的台地上,周围发展为新城,远期可与旧城连成一片成为一个整体;

C一工业区、新城、旧城分散布局。

教师根据案例提出问题:根据工业区位原理,比较包钢选址三个方案各自的优势和问题,你认为哪一个方案最好?为什么?当学生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后,教师继续呈现案例的结果部分。

1955年,由苏联专家组确定采取A方案,该方案的优点是占用良田较少;新发展的居住区(新城)受工业污染影响较小(以河流为防护带);利于大型钢铁企业发展。受该方案影响,包头市目前城市中存在的问题是新旧城分离,交通联系东西过长,不方便。……

比上述活动更为开放的学习方法是教师只提出问题,不提供备选方案,直接由学生进行决策。支持这个案例教学的地理理论内容,可以安排在案例出现之前,也可以安排在活动之后、结论之前,还可以把原理的学习与活动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与实际发生的状况做比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己的研究活动中理解相关的地理原理。

四、案例教学推进地理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

新课程标准只提出使用案例学习的要求而不规定具体案例的做法,不仅对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开放性有积极意义,而且为推进高中地理评价方式的改革打开了新的思路。以高中会考为例,现在对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成就的评测主要以统一的知识内容和材料为主,例如下题:

读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影响上海宝山钢铁厂发展的因素是:土地、水源、市场、技术、能源、矿产、劳动力、农业基础、工业基础和交通等,将属于上海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因素填入空格中:——。

2.上海钢铁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上海工业地域的形成,增强了上海的经济实力。下列工业部门与钢铁工业在生产上联系密切的是:()

A.造船厂B.面粉厂C.织布厂D.机械厂

案例学习的特点是以理解、掌握、应用地理原理和地理思想为主,案例本身只是学习的工具,而不是要学生背下的内容。课程标准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规定的开放性,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甚至不同学生使用不同的案例学习同一地理原理的现象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区域发展学习或其他地理原理学习成就的评价,就可能增加更为开放的方式,例如,采用如下的问题方式:

休闲与旅游:

使用你研究过的例子,解释旅游为一个地区带来的利弊;

国家公园可能遇到来自不同群体不同观点的冲突。举出你研究过的相关例子;

发展中国家开办的旅游有利有弊。使用你研究过的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例子,解释这个论点。

这类题目可以用于使用任何具体案例学习的学生,因为评价的是学生对旅游活动利弊的了解,所以使用哪个区域的案例都可以。要回答好这类题目,学生仅靠背下某些条条或某些事实是没有用的。学生需要真正研究过某个具体的案例,并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了相应的地理原理。

过新年教案篇9

关键词:“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案;新课程

“学案”,即导学方案,也称为“导学案”,是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根据教学任务,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兼顾学生学情,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培养创新意识和发展能力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导学”即依据学案为载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策略而进行的双边的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我国近几年在素质教育及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在教学实践和实施中不断摸索提出的。这种教学模式对英语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到:“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往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虽然在课堂教学中,一线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试图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但在实施中不难发现,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被动地完成学习活动,因而出现了诸如学生活动以粗放型为主;目标不明确或活动目标在学生活动中很难落实到位;不能将所有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融入到课堂活动中等负面现象,造成课堂实效性低,久而久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就只是流于形式,或是做公开课的表面文章,而实际课堂教学中,一线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往往讲的多而学生活动越来越少,又回到了讲授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套路上来,形成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怪圈。而近几年在一些省份所倡导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则大大改善了以往教学中所存在的弊端,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利于实现多维教学目标。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要求不但是指语言知识的学习,还要求学生充分提高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上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学习了语言知识,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从而实现了多维教学目标。

二、挖掘学生潜能,将学困生融入课堂。

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虽然我们倡导学生合作探究,学生以Pair work或Group work形式进行,但往往是英语程度较好的学生掌控着讨论的全过程,并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而程度较弱、口语较不流利的学生却失去了提高的机会。“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则可以根据学案中研究性任务的不同,学生自行分配,动手、动脑、搜罗信息、发表意见等各尽其能,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尤其是这种教学模式能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将每一位学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实现教育的平等性。

三、促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平等、民主、公平”。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也是组织者、促进者,是学生的“朋友”。学生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座位是灵活多样的,学生是面对面而坐,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学,教师则是在各组之间巡视。这种模式是为学生与学生间、教师与学生间的探讨服务的,有利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英语学习任务是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的,课堂气氛是融洽热烈的,这无疑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中的每个环节都是有学案辅助的,学生任务目的性更加明确,学生活动有的放矢,学生对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有预见性,因而在学习中更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避免了以往课堂中学生活动“热闹”但实效性低,多数是用来公开课摆摆样子的不利现象。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近几年的课堂实践中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在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时,我们一线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案”设计要注意教法和学法两条线索。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在“学案”的指导下进行的,因而编写“学案”也变得十分重要。“学案”的设计既要体现教师是如何教的,也要体现学生是如何学的,简言之,“学案”包含了教法和学生的学习策略两条线索。“学案”中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应该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而这主要体现在设问导学环节的设计。设问导学是学案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学案的核心部分,是整节课中学习内容的难点。因此,设问的设计也要体现精巧和独具匠心,使学生通过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引导辅助,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语言综合技能,发挥潜能。

2、教学中有效利用学案。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可以将教学的过程分为三部分:课前、课中、课后。实施中,教师可以将学案先发放到学生手中,布置预习任务;课堂上学生根据设问导学进行交流、探讨,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归纳,拓展延伸;课后根据巩固性作业进行复习、消化。例如,英语教学中每一模块的第一节课是Introduction部分,通常用来引出每一节课的中心话题,积累或复习与话题相关的词汇。在“学案导学”这种模式下,教师就可以在“学案”中设置相关的词汇填空等习题,学生通过学案进行“预热”,这样,在课堂中再进行讨论或对话练习,就避免了学生由于词汇匮乏而造成“无话可说”的现象,不但符合了新课程理念下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要求,同时有利于教学目标的生成,实现了课堂的实效性。

3、提高业务,及时反思归纳。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由于贯穿课堂的是学生的活动,因而灵活性很强,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做好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就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师德修养。同时,在不同的授课班级所反映的问题也必然是不同的,教师一定要针对问题及时做好反思和归纳,及时修改学案或调整环节,才能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

4、协作完成,注重合作。

“学案”的编写过程工作量是较大的,它需要教师在编写前一定要研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了解本节课在整个高中英语知识体系中的比重;钻研近几年高考英语的趋势;了解学生学情等等。编写中还要考虑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或活动进行导学,要具有多样性,所以,若是个体就很难全面。教师应该以年级为单位协作完成“学案”的设计,在合作切磋中不断加工、完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总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在英语教学中,虽然近几年在一些学校已经展开,但在实施中教师还是不断遇到不同的问题或疑问,若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还需要我们进行探索和思考,希望通过我们广大教师的不断努力,“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能得到不断的完善,多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过新年教案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校;档案管理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管理现状

1、总量大,但分类不清

目前高校虽大力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创新活动的种类多:比如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学科竞赛、创业竞赛等,但是不同的创新活动分管部门不同,部分归为教务处总负责、部分又归为校团委管理。各个学院在开展创新活动时的管理者也相对应为各个部门的对接人。这样,创新活动在管理的过程中,档案产生的过程没有一个专门部门进行跟踪,档案产生后又按照学院管理人员的意志进行归档,虽然会提交给主管部门一些总体性的描述文件,但是档案依然归档不集中,各种创业活动类型的材料未作区分管理,又导致档案分类不清楚,日后查找困难。

2、缺乏相关档案管理制度保障

高校虽然会出台相关的活动管理办法,办法涉及创新创业活动管理的过程管理、经费管理、质量要求、奖励办法、教师计酬等方面的内容,但是未对档案管理提出相关的要求。国家也尚未出台有关创业材料收集归档的相关政策法规,大学生创业档案在档案的实体分类中,属于教学档案,而目前正在使用的作为高校档案工作指导性文件的《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方案》出台于02世纪09年代初,其对教学类档案归档范围的相关规定中找不到关于“创业”的只字片语。这就使得学生创新创业档案管理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各个学院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无章可循,无规可依,只能机械地等待学校相关主管部门通知,按照各个不同部门的不同要求提交材料,材料没有统一规格。

3、学生创新创业过程管理不清晰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注旨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希望学生在实施自己项目的过程中锻炼团队协作能力、积累学科知识,将个人和团队的创新精神发挥到极致。一般情况,以创新训练为例,每个项目需要经历申报、中期检查、结题几个过程,在这几个过程中又有许多细的流程和时间节点,不同节点需要学院和指导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和评估,每个流程学生和学院需要开展的工作都至关重要,影响着学生项目实施的质量,也都会产生大量的档案。但是,高校普遍总体管理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要求,具体的操作是由学院来开展,由于学院管理创新活动的人员有限,教师指导压力大,整个流程中对于学生在不同时间节点所表现出来的细微变化和相关评价的信息收集就显得特别困难。虽然有创新创业管理系统辅助,但是由于系统的使用方式不合理,导致过程管理不清晰且部分档案缺失。

4、大学生创业档案收集难度大,归档意识薄弱

相较于创新训练类的创新活动,高校创业实践活动档案的收集更加困难。进行学生创业教育以及创业实践活动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经验可借鉴,创业材料收集难度很大。首先横向层面上,虽将大学生创业档案列入高校档案收集范围,但对创业档案的具体收集范围以及如何整理缺乏相关经验,加之创业档管理部门不明确,且学院管理人员有限,创业档案建档意识淡薄。其次纵向层面上,有关大学生创业者的典型案例,时间跨度较大,需要若干年的跟踪和积累,创业主体已非在校大学生,且涉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材料提交的热情不高,档案收集难度大。虽然高校近年来致力于收集相关的档案,但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学生创业档案的收集归档未能得到真正全面实施。

二、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档案管理的相关建议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遍地开花的创新创业活动是主要载体,但是也需要从档案管理中寻找规律,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相应问题:

1、完善创新创业系统,全面保存相关档案

高校一般都会引进科技公司开发的创新管理系统,但是目前大部分的系统仅仅记录创新活动的进程,归档的材料也仅仅是每个节点的报告,如申请书、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但是学生整个项目报告的佐证材料等都不能上传在系统中,只能装订为厚厚的纸件材料;而且系统操作繁复,学生提交的报告需要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到达学院,再到达学校层面,一旦在某个审核节点被驳回,所有的流程都必须重新来过,耗时又耗力。建议开放创新系统权限,给学院更多的管理自由,学院自由设置学生档案归档的类目,可以由学生自己提交,也可以由学院统一管理,统一上传在系统中,这样便能够在系统中完整保存每个项目的所有信息,日后查询也更加方便,不用受制于纸件材料。学生材料的实质审核由指导老师进行,形式审核由学院进行,但是学生出错往往出现在形式审核阶段,教师的指导往往也不会在系统审核中进行,只是单纯地点击审核通过。建议将学院审核前置,指导教师审核放在学院审核之后。这样就省去指导教师不必要的工作量。

2、制定相应规章制度,明确档案标准

就高校而言,要根据校情,本着方便教师、便于工作开展的原则,制定相关档案管理制度。第一,明确建档与管档的责任部门,将创新活动管理归在同一部门,例如完全归在教务处的实践科室,具体操作由学院教学管理完成。这样便于档案材料的存储以及落实责任主体。第二,在信息化的今天,个人不建议档案材料以纸件形式存在,既然有创新创业管理系统,那么,所有档案材料都应该归在系统中进行管理,当然是以系统相对完善为前提。第三、档案收集和管理的标准应该由各个学院在经年累月的具体操作和管理中以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为前提进行制定,归档类目也应该统一。

3、强化过程管理,提升创新创业管理质量

创新创业档案的管理,目的是存储学生创新创业档案材料,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档案分析不同节点的相关情况,从中找出规律和问题,对症下药。例如在申报节点创建申报监控表格,统计各个年级的申报数,答辩数,立项数,便于分析各年级的参与状况,答辩表现,从而有针对性地动员和指导;申报答辩的过程中,收集所有答辩评委的意见建议,将每个项目的答辩情况在同一详情报告中详细列明,后续的中期检查和结题的相关情况也都一一记录,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过程管理的完整性,而且学院在查找相应过程情况时也会更加清晰,在该批次学生项目结束后,将完整的过程记录上传在系统中,还能为下一年度的项目管理提供参考,学校监督和管理也会一目了然。

4、隐私权及商业秘密保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