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礼仪十篇

时间:2023-03-20 03:52:21

课间礼仪

课间礼仪篇1

同学之间也离不开礼仪,它就像润滑油,使粗糙的磨擦消迹,如果有矛盾,多进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宽容待人。培养较强的协作精神,这样使班级更团结、友谊更深厚。共同阅读课间礼仪演讲稿2021,请您阅读!

课间礼仪演讲稿1我们的祖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我们祖国注重的是品德修养和文明美德,他们融合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素以“文明古国”。而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文明礼仪处处可见,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所以我们要把文明美德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

其实健康文明的是在我们的身边处处可见,时时能觅。比如: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扶残疾人过马路等,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其实都是文明美德的表现,说到文明美德,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我在书上看到过一个关于列宁的故事我就来简单的概括一下吧。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对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给女工让了路,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表现吗?

说到这里我有想起了一件事情。有一次我去一个公园学习游泳,还要报名,因为妈妈一带我来过一次了所以这次我自己来了,可是到了公园,我竟然迷了方向,找不到游泳报名地地方了,可把我急得不行,心想不就是个游泳池吗,我问个人不就知道了吗前面正好过来一位阿姨,我就问:嗨,你知道游泳池在哪里吗?那位阿姨看了我一眼,也没说就走了,我很生气,心想什么人呀我再问别人去。想着想着就过来了一位叔叔。我就赶快跑了过去说:叔叔你知道游泳池在那里吗?那位叔叔很高兴的就说出了游泳池在那里。这是我突然反应了过来,刚才问那位阿姨时不是没有对那位礼貌的说吗,所以那位阿姨才不给我说,想一想还这是惭愧呀。最后我很顺利地报了名,如果一开始就很礼貌的对那位阿姨说,不早就报上名了吗?这就体现出来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文明礼仪对我们的生活是很重要的,文明是做人之本,没有了文明礼仪我们就失去了做人之根本。

课间礼仪演讲稿2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从一个人的礼貌,就可以看到你的样子。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文明礼仪,才能创造出和谐的社会风气。为了我们学习、生活的和谐稳定,我们一定要学会文明礼仪。

我举一个例子吧:昨天,我和姐姐去看电影。电影院里,只有影片的声音在响着,谁成想,一阵震耳欲聋的手机铃声响起,随后就是满口脏话的声音,大家回头是一位叔叔,我对他做了一个“嘘,小声点”的手势,但他不以为然,继续着他的通话。“叔叔,小声点,这里是电影院,老师说,要文明礼貌,您还是挂了,看完电影在打吧,谢谢了叔叔。”姐姐清脆的童声使大人羞红了脸,起身走了出去。

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让文明礼仪之花处处盛开。

课间礼仪演讲稿3当清晨的丝丝缕缕的朝阳投射到沉睡了一夜的校园中时,一天的生机与活力便从此开始,而就在这时候,你的目光会被那几个校门口的红点点所吸引,他们是谁?原来是校园迎门礼仪员。看着他们迎风招展的笑脸,不禁沟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那天,我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充满着幸福与光荣地走向我的岗位。作为一个校园礼仪员,与伙伴们一起向将开始一天辛勤工作的老师问好,清晨的一个微笑、一声问好,也许会给一个人一天的精神与能量的支持和鼓励。而站立在校门口,望着一股股涌进学校的同学,我觉得这样一种方式来迎接上学上班的同学、老师们,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互表友好和文明进步的标志。

在当迎门礼仪员当中,开始也有些抱怨,不能在教室里参加晨读,而要在这门口站得累死,而且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但慢慢地我感到越来越高兴和自豪,毕竟可以戴着礼带,昂首挺胸地站在校园的正大门。并且,这样的一次活动,使我增强了对礼仪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这次经历让我感受不少,受益非浅。

课间礼仪演讲稿4礼仪是什么?礼仪是蓝天下的一朵云,给人以纯洁;礼仪是风雨过后的一道虹,给人以慰藉;礼仪是夜晚的一盏灯,给人以光明。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着许多礼仪的事儿,就让我举两个例子吧。

记得在我小学二年级时,我们的班主任沈老师给我们规划了一整套进出教室办公室的行为规范,先用指关节敲三下门,然后开门进来,接着快步轻声走到老师跟前交作业,交完作业后走到门口,说一声:“老师们再见!”最后就可以走人了。

但我是个急性子,平常和普通人到没啥区别,可以碰到急事就慌了,什么礼仪啊,规矩啊,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一头扎进办公室来,并且语无伦次,使得老师们都愣住了,盯着我看,好像我是只怪物,弄得我脸上火辣辣的,真希望脸色不要太难看。

不过,那都是小时候的事,毕竟我已经长大了。

这个暑假我去奶奶家,尽量是自己变得用于规范,变得更有上海人的样子。姐姐就住在奶奶家,她希望我和她一起讨厌爷爷这个“邋遢鬼”,我以前也十分不喜欢爷爷,因为他总和奶奶“顶嘴”,但这一次,我告诉姐姐:“如果我们这么做,爷爷会很伤心的,因为奶奶不喜欢他,如果他知道孙子孙女们也不喜欢他,那么他不就崩溃了么?”姐姐信服。

课间礼仪演讲稿5自古以来我国是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做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听到过无数关于文明礼貌的故事,像“孔融让梨”、“缇萦舅父”,“曾子避席”,“程门立雪”等,都让我们感动,都让我们敬佩。还有无数的古人,名人,专家,英雄,模范,他们都有文明礼仪的高尚品德,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学校里,老师常常教导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公民,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这个美丽和谐的社会里,还是有这么几个不和谐的音符在跳动,比如在公众面前挠耳挖鼻,甚至吐痰,听他人讲话时东张西望,不屑一顾,上公交车时蜂拥而上,为争抢座位甚至大动干戈,在公共场所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这样能称得上我国是文明礼仪之邦吗?

我们要怎样做才能称得上文明呢?

我想要做到文明并不难,在公共场所中应该懂得礼让、讲究秩序,举止文明、轻声细语。有时候路上碰上熟悉的朋友同学给予一句普通的问候,一个简单的手势,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会让人感到温暖、感到幸福,让文明之风吹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有遇到有困难的人,伸出双手帮别人一把,这时你伸出的就是文明;看到失败的弱者,送出一些安慰与关怀,让文明在自己和他人之间温暖着;自己身边的人得到成功,或者自己得到成功时,送到真挚的祝贺,让成功与他人一起分享;看到身边的墙上有污点主动擦去,迎来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我们在街上看到地上有垃圾主动捡起,不过往往有些人就是一点懒惰,明明垃圾箱就在离自己没多远,只要走近几步就能扔到垃圾箱里,而他们是为了自己的方便,随手扔了就走人,这样的行为绝对是杜绝的。乘车时看到老人家,孕妇或者身体有缺陷的主动让个位置。在自己过马路的时候有老人家或者身体缺陷的帮助他们过马路,买东西时排队有序。这些都是一些举手之劳的行动。

在有些人看来,义工服务只是一种形式,而我绝对不这样认为,义工是为了帮助有需要的人才去当义工的,他们是付出了时间,金钱,劳动力和精神去帮助人,义工表面上的毫无回报的,但是内心却得到了很大的回报,义工人觉得帮人到就是他们最大的回报。没人有当过义工或者没有去帮助过人的同志,你们尝试一下,付出就那么一点点,去帮助下有需要的人,就算是体力透支,相信你也会得到很大的满足感!

课间礼仪篇2

关键词:课间操;礼仪广播操;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044-03

课间操是全校学生参加的最稳定、最有保证的一项体育活动,做好课间操不仅能锻炼身体,调节身心,形成科学的生活态度与健康习惯,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发展良好个性。为了丰富学生的课间活动,提高学生参加课间活动的兴趣,当前国家教委正大力推广“大课间操”体育活动,课间操活动的内容、形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活跃场面,对课间操改革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很多学校的课间操以健美操、武术操、集体舞、街舞等多种形式出现。“课间操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学生对课间操的态度。”[1]在提倡“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环境下,笔者认为中职学校的课间操除了内容、形式丰富之外,还应体现出中职的特色,使体育更好地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服务。为了适应当前的课间体育活动改革需求、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培养目标,体现我校的校本特色,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创编小组,对课间操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把体育与礼仪教育结合在一起,创编了一套富有职业体育特色的“礼仪广播操”。我们所创编的“礼仪广播操”是教师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旅游服务“窗口”行业的要求,以基本体操动作为基础,融入日常礼仪接待的一系列动作,吸取了健美操、芭蕾舞、交谊舞的动作元素,经过精心的思考与设计创编而成的一套操。它既具有广播操的特点又富含礼仪的训练,充分体现了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和专业的密切结合,这对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方法

1.教学实践法。从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在全校开展了一年多的礼仪广播操的创编、教学与比赛等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礼仪广播操取得了一些成效。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参与礼仪广播操练习的职一职二级共58个班的学生(职三级在外实习)随机抽取进行问卷调查,每班抽取1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580份问卷,回收问卷568份,回收率97.9%,有效问卷550份,有效率96.8%。从礼仪广播操学习的必要性、喜欢程度、动作难易程度、操后的自我感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3.数据统计法。对调查测试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其在课间操活动中的实践效果。

二、“礼仪广播操”的创编设计与构思

1.“礼仪广播操”的创编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适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可以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2]课间操时间固定,排进课表,是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重要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在学校体育改革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断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礼仪教育一直贯穿于中小学教育中,是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交往的教育,有效的礼仪教育,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掌握为人处世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让整个社会所认可。

2.“礼仪广播操”的创编原则。(1)教育性原则:教育性是礼仪广播操应遵循的首要原则。(2)健身性原则:礼仪广播操的创编以生理学、心理学、运动学的基础理论为指导,在动作设计上突出体现基本体操的特点和健身功能,并考虑到学生练习时运动量的适宜性和全面性。(3)特色性原则:礼仪广播操针对学校的专业特色和行业的就业需求,融入礼仪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这对学生将来进入某一职业领域工作具有实用性,突出职业学校的校本特色。(4)适应性原则:礼仪广播操的设计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心理认知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动作设计优雅大方、富有美感;动作简单易学,舒展顺畅,便于推广普及。

3.“礼仪广播操”的创编设计策略。我校是旅游服务类专业职业学校,学生在今后从事的是旅游服务的窗口行业,对职业礼仪、服务意识的要求较高。根据我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我们对课间操的改革创新确定为融入礼仪教育,对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创编小组,包括舞蹈教师、礼仪教师、体育教师、音乐教师、德育教师等成员,落实各项具体的实施工作,开始礼仪广播操的创编、改进及音乐的配制,并进行教学实验、学生自编操的比赛等活动,在创编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1)礼仪操的内容设计。“课间操内容与形式要时时创新,并且各校应结合自身实际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课间活动模式。”礼仪广播操的内容选择以基本体操动作为基础,融合了芭蕾舞、健美操、交谊舞等元素,把礼仪接待中简单易学的动作作为成套动作的主线,编排了简单对称、男女有别的动作,以锻炼身体促进健康为目的,使其具有大众化、普及化的特点。同时通过礼仪的肢体动作和心理的交汇、意念和感觉的延伸,达到形体的训练,培养学生优雅大方的气质。(2)礼仪广播操的音乐选择。“音乐是净化和美化人的心灵的艺术,它作为一种高层次的艺术享受,可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和追求,提高美的鉴赏力,体验美的动作,表达美的情感。”对于一套韵律操来讲,如果说动作是其骨架的话,那么音乐就是其灵魂。广播操的音乐一向都是气势高昂、节奏清晰,而礼仪则需要温文尔雅,因此,在音乐的选择上,要做到两者互相兼顾,我们选取了《茉莉花》作为配乐,这首音乐是中国的流传民乐,在国内以及国际具有较高知名度,大家耳熟能详,它的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既能突出韵律操的节奏和力度,又能体现出礼仪的舒展大方。(3)礼仪广播操的动作结构。整套“礼仪广播操”的结构分为预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共十二节,每节4×8拍。预备部分是站姿与微笑,展示了学生良好的仪容仪表,预示着在礼仪接待时有一个好的心情和精神面貌,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基本部分共九节,包括了上下肢、体转、下蹲、腹背、跳跃等一系列体操与舞蹈动作,其中融合贯穿了接待客人的一系列礼仪动作,通过身体的全面练习,可以健身美体,提高协调性,增强自信心;结束部分两节,以握手再见和放松行礼结束整套操,蕴含了礼仪接待工作中的交流与合作,相互道别的彬彬有礼的端庄仪态。

在礼仪广播操的创编中突出学生的身体姿态、礼仪礼貌意识的培养,设计整体风格大方优雅,动作内容丰富,舒展顺畅,运动量适宜,通过在日常的练习,希望可以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逐渐形成规范的礼仪行为,满足将来实习就业的需求。

三、实践过程与结果分析

1.实践过程。推广礼仪广播操首先对师生进行宣传教育,我们利用学校广播站、墙报、文体活动等形式来宣传礼仪操的目的、意义,使学生对礼仪广播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由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展开教学。从2011年9月开始,我校把礼仪广播操作为一门体育校本必修课向学生全面展开教学,课堂上的教学主要是以点带面,以优带差。通过以上方法,我们顺利把礼仪操运用到全校的课间操活动中,使它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2011年11月全国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专家年会在我校召开,我校学生向来自全国的专家展示了这套富有职业学校校本特色的“礼仪操广播操”,获得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认为我校这一教育理念非常先进,真正把学生的职业养成教育落实到每一细节处。

2.实践结果分析。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学生对礼仪广播操的健身性、对礼仪广播操的认识等方面渐趋成熟,现对实践的结果进行以下调查分析。(1)学习礼仪广播操的必要性分析。通过礼仪操的教学,不仅能推动学校体育发展,而且还可以对广大学生进行礼仪文化教育,从中领悟中国礼仪传统文化的特色。“华生的行为习惯说认为: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练习次数在习惯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作为旅游服务类专业的中职生,进行礼仪广播操课间练习,不仅能锻炼身体,同时能培养练习者的礼仪礼貌意识,使其成为一种日常的行为习惯。从学生对学习礼仪广播操的必要性的调查(表1)可见:

有68.9%的学生认为学习礼仪广播操“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这说明大部分学生都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态度,能明确自己的学习和就业的目标,对学校开展礼仪广播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2)学生对礼仪广播操的评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新操的喜欢与否,将影响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普及推广的程度和难度。通过调查学生对礼仪广播操的喜欢程度、难易程度和操后的感觉,可以了解学生对礼仪广播操的评价,调查结果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对礼仪操“非常喜欢”的学生有26.5%,“喜欢”的有48.4%,说明该套操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喜欢,对融入礼仪教育的课间操创新形式比较赞同。

从表3看出,有53.5%的学生认为“非常容易”和“很容易”,有35.3%的学生认为难度“一般”,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认为比较容易,该套动作难易程度适中,作为课间操内容易于开展。

通过了解学生做完礼仪广播操的自我感觉,确定身体对该套操的承受力,判断其对学生身体的影响,是否适合作为课间操的练习内容。从表4可知,感觉“很精神、身体挺拔”、“很快乐、身体舒展”的学生占67.1%,说明大部分学生做完该套操后感觉良好,达到了课间积极性休息的调节作用,对身体姿态的培养有较大的帮助。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礼仪广播操的整体评价比较高,对融入礼仪教育的课间操创新形式比较赞同,动作的难易程度适中,大部分学生很喜欢该套操,把其作为中职学校的课间操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3)礼仪广播操的运动心率分析。运动心率是人体在运动时保持的心率状态,是衡量有氧运动的指标。通过随机抽取职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共83人(男生35人,女生48人)测定学生运动中的心率变化,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见表5所示:

从心率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礼仪广播操”运动中男生的平均心率在124次/分钟,最高心率是138次/分钟;女生的平均心率在128次/分钟,最高心率在142次/分钟,属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符合健身的要求,通过练习可以发挥课间操的健身的作用。(4)礼仪广播操对学生综合素养影响的分析。通过学生参加礼仪广播操练习一段时间后的评价,了解该套操对学生自身产生的影响、作用和意义。评价结果见表6所示:

从表6的调查显示,认为“可以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行为习惯”占总调查对象的84.4%;认为“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占总调查对象的77.8%;认为“能促进礼貌意识的养成”占总调查对象的66.9%;认为“有助于形成优美大方的身体姿态”占总调查对象的57.3%;结果表明礼仪广播操作为课间操的练习内容,可以培养学生讲文明讲礼貌的行为习惯,对身体的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有帮助,说明礼仪广播操很适合作为中职学校的课间操练习内容,通过长期练习可以使学生养成多种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1)从整体上看,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礼仪广播操,对融入礼仪教育的课间操创新形式持赞同态度,认为学习礼仪广播操很有必要、动作的难度适中、容易接受,大部分学生做完该套操后感觉良好,对身心的调节和身体姿态的培养有较大的帮助;从运动心率的变化来看,该套操属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长期练习,可以达到有氧锻炼的效果,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2)礼仪广播操作为中职课间操的内容可以改变单一的广播操形式,突出职业学校的课间操特色,提高学生参与课间操的积极性,可以营造文明的校园氛围,形成独具职业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3)实行课间礼仪广播操,增加了礼仪的教育和身体的实践,使学生感受到礼仪的熏陶,能促进学生礼貌意识的养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学生的品格和人格,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2.建议。(1)建议各中职学校针对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进一步探索研究,充分利用课间操这一固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专业成长,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2)在课间操中结合中职学校各自的专业特点进行创新,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加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使学生明确做操的目的,展现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提高课间操的质量。(3)课间操活动的内容、形式是在改革中不断变化的,学校教师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学习需求,不断更新,把课间操活动搞得更有特色,更富有活力,发挥课间操应起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课间礼仪篇3

关键词: 中职 现代礼仪教育 教学改革

当今时代,社会转型,建立一个和谐共荣的社会是全体国人的共同目标,作为一种人际关系的剂,礼仪便显得尤为重要。现代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各项事务节奏都在加快,各行各业对员工不仅要求在知识技能方面能够胜任岗位,而且应该熟悉相应的职业规范。今年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开局之年,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就是要把海南打造成我国旅游的窗口,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首选之地。这必将对现代礼仪教育提出更高、更切和实际的要求,中等职业现代礼仪教育是提升海南当地青少年礼仪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礼仪教育的内容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是协调人际关系与公共关系的准则。礼仪包括社会礼仪、家庭礼仪、职业礼仪等。社会礼仪讲究的是社会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家庭礼仪旧时讲父严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有些内容已不适应今天社会的需要,但尊老爱幼、相互扶助依然是当今提倡的美德;职业礼仪则是从事具体职业时必须遵守的该职业特定的行业规范,如军人有职业条令、服务系统有服务规范等。人从出生就开始学习各种礼仪,最先学习的自然是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的教育是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完成的。完善的家庭教育会使人在进入社会之前就学习到许多社会礼仪。而在学校里,除了师生之间的礼仪,同学相处的礼仪是必学的外,更会集中教给学生一些社会礼仪,如国家礼仪,像升旗、国歌等。而职业礼仪如接待礼仪、出访礼仪、谈判礼仪、馈赠礼仪、会议礼仪、宴请礼仪,还有各种往来文书的礼仪等则是进入职场必须学习的。

三、我校现代礼仪教育中的问题

我校现代礼仪课的现状基本上是良性的,但也并不是令人完全满意,在以下几个方面还程度不同地存在问题。

首先是硬件不足:礼仪课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是形体课,通过形体训练学习标准体态,纠正不雅仪态。这就需要有专门的专业形体房。我校目前尚无这方面的正规专业设施,严重影响教学计划的实施与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是软件有缺陷: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具备相当的理论素养及礼仪规范训练的专业师资。现有教师都是外专业转行,而且没有专门的备课及教学研讨时间,更谈不上进修与进一步提高的机会。对教师只顾眼前使用,不做长期投资,无疑是一种短视行为,其结果便是教学形式难以规范,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针对性,课程主干不够清晰,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也就无法明确。

另外,在教学管理上也存在问题,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随机性时有存在,教学大纲缺乏权威性。以上问题不仅影响我校现代礼仪课的进一步规范化、深入化,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四、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礼仪教育改革设想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就提出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实施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提升职业院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大力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不难看出,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进程中,海南中等职业学校扮演着十分成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礼仪课的任课教师,根据当今的大形势,结合我校的实际,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现代礼仪教育。

(一)增强通史人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礼仪素养。

礼仪素养是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而职业礼仪素养又是个人专业素质的重要考察标准。因此,将通识性礼仪教育与职业性礼仪教育相结合是中职礼仪教育模式设计的起点。礼仪常识教育是基础,专业礼仪教育是中心,课程内容以市场为导向,课程结构模式多元化。因此,礼仪教育也应根据不同专业性质和职业特征进行差别设置,这种差别不仅指的是内容上的差别,而且应该包括课时和教学计划安排的差异。如,酒店管理、旅游等专业的礼仪课应包括公共礼仪课和专业礼仪必修课等,只有通过差异化的课程安排才能尽可能地做到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二)强化教学秩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礼仪本身强调的就是规范与秩序,在要求学生学习现代礼仪,塑造完美自我的同时,必须有科学的严格的教学管理,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为强化教学秩序,顺利完成教学计划,必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制定相应的规则,调动教师的教学研究积极性。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观念,不断充实提高自我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在提倡教师自学的基础上学校应多为教师创造出外进修学习的机会,当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出外学习时,应在经费上给以支持。教师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学要配合校风校纪教育使学生有一个崭新的精神面貌。

(三)加大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的结合。

目前的很多礼仪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一样,广泛采用课堂知识讲授的教学方式。但是,礼仪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教学任务不仅包括让学生了解、知道礼仪常识和礼仪规范,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掌握并能够比较准确地运用这些规则和规范。如最简单的站姿、坐姿、行走等都需要反复的示范、演练才能够让学生逐渐改掉生活中长期积累下来的小动作和不良习惯,也只有通过有计划的、系统的礼仪实训,才能实现礼仪教育的教学目标。因此,实践训练是礼仪教育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礼仪教育的实践训练可以包括多种方式,如,项目教学、教学见习、教学演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每课一实例、每课一实践不仅能达到巩固课堂知识讲授的效果,而且能通过学生的实际演练发现课堂教学的不足,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保证教学质量;同时,通过不断实训和反复练习,学生会逐渐形成一些礼仪习惯,对他们的言行举止及审美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往往能在不同阶段的实训、对比中相互发现形象到气质的整体提高,每一点进步都能激发他们继续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训练一方面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另一方面又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灵活。

(四)注重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的结合。

礼仪课堂教学主要完成的是礼仪知识讲授和一定的礼仪实践训练,而礼仪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在有限的课时中是远远难以完成的。这就导致在礼仪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学生在礼仪课程学习期间,进步明显,提高迅速,但随着课程的结束和时间的推移,学生没有了特定的环境和督促,言行又逐渐恢复到学习礼仪之前的样子。因此,将课堂教学与社团活动相结合,营造学礼、讲礼的校园氛围,对礼仪教育实施和效果保障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学生社团是学生活动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员以学生为主,所以他们具有较为广泛的学生群众基础,也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通过社团活动进一步加强礼仪教育,不但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反而会进一步增强老师对校园礼仪现状的了解。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创造性和独立性,强调相互协作也鼓励个性发展,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实践。这种实践使礼仪教育与学生走得更近,也使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主动参与到礼仪学习的行列中来,由此在校园中形成了良好的礼仪学习风气。

(五)创造良好的校园礼仪环境。

由于历史的原因,校园礼仪还没有引起普遍的重视。一些方面的礼仪知识欠缺,如国家礼仪中常用的国旗、国歌礼仪等;一些专项礼仪不够规范,如接待礼仪、会议礼仪、活动礼仪等;更为突出并影响广泛的是个人礼仪,如服饰礼仪、言谈礼仪、微笑礼仪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我们首先须发挥教职员工的表率作用,在教职员工中开展礼仪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可否认,我校个别教职员工在礼仪方面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有些教职工在服饰礼仪上不够注意,穿着过于随意,甚至衣冠不洁、不整,或在工作场合穿一些过于暴露的服装;个别教师不注意课堂语言规范,不仅师德不雅,而且造成学生与教师的对立,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其实大家都有学习礼仪的愿望,我们每年用一个月或一周作为礼仪月或礼仪周,届时可举行各种有关礼仪内容的赛事,开展礼仪讲座,评选礼仪典范等,形成一个人人学礼、知礼、懂礼、守礼、行礼的良好氛围。

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过程中,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升入、密集、广泛,不可避免地要进行频繁的社会人际交往,也不可避免地要形成独具特色的礼仪规范。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与发展需要现代礼仪,而现代礼仪又推动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与发展。完善中职学校现代礼仪教育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姜丽,闻茹.对旅游行业礼仪的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09.11.

[2]邢益珊.推进礼仪建设,优化国际旅游岛建设社会软环境.海南旅游交流论坛,2009.8.24.

[3]陆伟.浅谈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省略/Study/display.asp?id=1506,2009.7.2.

课间礼仪篇4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小学教育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是学生在成长中树立良好的品德,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做出贡献。本文借助微课教学模式对当前小学文明礼仪教育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微课;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运用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奠基性阶段,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启蒙阶段,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树立小学生良好的品格和礼仪具有积极的意义。小学生在身心成长中正处于思想启蒙阶段,传统教学方法在较为抽象化的文明礼仪知识的传递方面效果有限,因此引入微课模式,将文明礼仪以现代教育技术的方式虚拟实践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文明礼仪。

一、教师开发微课的过程分析

在小学文明礼仪教学中,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片段,即讲文明礼仪知识以视频的方式展现到学生面前,并辅以教案、课件、习题、教学反思等教学支持资源。微课模式发展至今,其视频教学资源的范围逐渐扩大,包括教育影视资源、网络视频课程资源、微课资源等,此外还包括大量的教师自制资源。小学教师在文明礼仪教学中关于微课开发的过程来看,绝大多数教师使用录屏软件自制微课,并采用摄像设备或手机工具后期加工,此外还有部分教师直接采用网络微课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文明礼仪重点知识进行修改和加工。对于微课视频初步形成之后,多数教师在后期的编辑过程中会全程参与,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这种教师参与的模式能够极大地提升微课视频的质量,对于小学文明礼仪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微课在小学文明礼仪教育中的运用实践

(一)微课将文明礼仪由抽象变为具象

对于小学文明礼仪知识而言,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单纯的教师讲解并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这种枯燥的模式无法获得学生的认同,教学效率较低,而且还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微课则能够在最短的课堂时间内,通过微课视频将抽象的文明礼仪知识具象的呈现到学生面前,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参与性,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比如在向学生讲授“公众场合保持安静”的礼仪时,以学校图书馆与阅览室为视频背景,以某个学生为案例在阅览室阅安静的阅读刊物,并在阅读结束后将刊物放回原位,这样的行为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通过实践行动方式的微课视频展现,学生对这方面的公共场所礼仪知识获得了深刻的认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再比如在讲授集体活动或集体荣誉感的知识时,集体礼仪知识尤其是集体荣誉感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通过微课视频将早上升国旗作为视频背景,展示给学生“行注目礼、唱国歌”的画面,使其联想到自己参加升国旗活动时的情境,并获得情感共鸣,进而完成教学内容的传达。

(二)微课把文明礼仪带入生活

文明礼仪起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生活才是文明礼仪教育资源的源泉和主要情境。借助微课模式将文明礼仪知识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更能够获得学生的情感认同,使其能够真正认识到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微课视频中生活情境的设定必须是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利用微课勾勒出学生日常生活场景和行为,并使其对该行为产生自己的评价。比如在校园场所文明礼仪知识中选择学生上下课时走楼梯的知识点为主体进行微课教学,情境设置在教学楼的楼梯间,部分学生在上下楼的时候并没有按照教师说的“靠右行走”,结果造成楼梯在下课期间比较拥挤,而且还造成摔倒的现象。通过这个微课视频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从自身生活经历中感悟到遵守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认识到破坏规则所带来的后果,进而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遵守规则,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三)微课令文明礼仪童趣化

教师在某些文明礼仪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将知识要点通过童趣化的微课模式展现到学生面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使其对动画、卡通、童话故事等具有较突出的兴趣,这些往往能够激起其更大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性,因此可以将文明礼仪知识融入到童话故事或者动画主题中情景中,这样既可以轻松的引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又能够使其享受到童话故事或动画中的乐趣。比如在小学生最为熟悉的动画故事《熊出没》中选取片段作为视频背景,向学生传授同学、朋友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熟悉且感兴趣的动画片学习到了文明礼仪知识,又能够使其享受到童趣,这使得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三、结语

课间礼仪篇5

【关键词】能力本位 课程设计 高职 酒店礼仪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46-01

礼仪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礼仪课程更是管理服务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将内涵建设作为提升院校综合竞争力的切入点,课程改革更是内涵建设中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教学改革大多局限在专业课程的改革上,专业礼仪课程改革尚未全面启动,专业礼仪课程的教学现状仍令人担忧,制约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学生而言,专业礼仪是求职应聘的重要敲门砖,因而高职院校的专业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一、传统高职专业礼仪课程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高职专业礼仪课程教学停留在理论阐释和实操练习上,与社交礼仪等公共选修课的区别不大,管理服务类专业尤其是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和行业的需求,其综合职业能力也面临着严峻考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高职教育的新形势和用人单位的新要求,主要表现为:

(一)教学内容与专业岗位要求不对称

传统的高职专业礼仪课程是在社交礼仪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设置的基础上发展的,教学时间一般为36学时,教学以专题的方式,分为个人礼仪与商务礼仪两大类,涵盖了礼仪概述、仪容仪表仪态训练、交谈礼仪、会面礼仪、应聘礼仪、接待礼仪、位次礼仪、餐饮礼仪、仪典礼仪等内容,包含的理论知识较多,针对性不强,不适用于所有专业学生,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行业为服务业,对礼仪的要求尤为重视,不能仅仅停留于熟悉酒店服务接待工作中的礼貌礼仪礼节常识,还应养成礼貌待客的良好职业习惯,具体适应具体岗位的礼仪要求,缩短与新的工作岗位的磨合期,加快理论性知识向实用能力转化的速度,因而在教学中应按照“在工作过程中学习”的思路,以职业能力、岗位需求和工作过程为着力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与职业道德,胜任服务行业工作。

(二)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机制陈旧

传统的专业礼仪教学通常使用理论教学与实操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授课,课程的考核评价停留于平时的课堂考勤和学期期末进行理论知识的开卷考核相结合的传统考核评价手段,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酒店礼仪》是一门融合专业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作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和重要的职业能力课程,应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要求和工作岗位的具体需求为出发点设计与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教育方法和考核评价机制。

二、能力本位教育观的内涵

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最突出的特点在于通过分析职业岗位的要求,从职业能力要求入手开发相应的课程以有利于职业人才的培养。

三、能力本位高职《酒店礼仪》课程的目标与要求

能力本位的专业教学要求课程既要服务于专业更要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通常采用“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带薪实习,在就业方向上主要是在高星级酒店等旅游企业从事服务与管理工作,要求毕业生能胜任酒店的会务管理、涉外接待、文员秘书、主管等基层管理职务。

四、《酒店礼仪》能力本位课程的设计与构建

课程模式的构建因素主要包含课程开发、课程结构、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等环节,推行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酒店礼仪》课程模式改革主要也是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课程开发――借鉴各类礼仪教材的基础上开发校本教材

高职礼仪教材变化频繁,其所针对的是高职院校所有专业的学生,但因各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课时、教学改革各不相同,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够强,开发一套具有校本特色的、符合本校学生专业发展的礼仪教材尤为迫切。

(二)课程结构――结合专业具体就业岗位的模块式教学法

基于能力本位的《酒店礼仪》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应进行大刀阔斧式的革新,可结合专业的具体就业岗位,借鉴模块式教学法,先确定课程的模块结构,将酒店礼仪划分为若干个大模块,每个大模块又再划分为若干个小模块,建立各个具体就业岗位的模块课程体系。根据酒店管理专业高职生应掌握的能力要求和具体的就业岗位设置,可划分为基础知识模块、行为能力模块、酒店主要岗位服务技能模块、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礼仪知识模块、实践操作练习模块等,在酒店主要岗位服务技能模块中又细分为前厅礼仪服务小模块、餐饮礼仪服务小模块、客房礼仪服务小模块、宴会礼仪服务小模块、康乐中心礼仪服务小模块、商务礼仪小模块等等,课程的模块教学与就业岗位设置一一对应,课程结构合理,实践性强。

(三)课程管理――专业必修课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模式

在将《酒店礼仪》作为酒店管理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应加强对酒店管理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拓展酒店礼仪教学的空间,搭建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平台,从而构建起以专业必修课为主题,以相关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第二课堂为辅的课程管理模式。

(四)课程评价――构建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灵活采用教学过程评价和技能比赛考核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教学过程评价成绩占总成绩的30%,技能比赛考核评价占总成绩的70%。教学过程评价分为课堂评价和平时项目训练评价两部分,其中课程评价主要通过每一次课的考勤和课堂提问、师生互动进行考察,以此培养和考核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沟通能力;平时项目训练评价是根据学生在每个模块训练项目的训练成效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张忠福.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4(24).

[2]谢群.能力本位教育观在高职院校的确立与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7).

[3]张文.高职《酒店礼仪》课程设计对学生素质的影响[J].职教论坛,2010(20).

[4]李兴富,陈胜权,陈锡华.面向岗位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运行模式[J].桂林航天高等工业专科学校学报,2004(2).

课间礼仪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礼仪课程;定位;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249-02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专业技能较高,而人文素质、礼仪素养较差,具体表现在:个人形象欠佳、穿着打扮不够得体,追星追奇,标新立异;举手投足不够文雅,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言语谈吐不够文明,满嘴粗话,出口成脏;人际关系相对紧张,人际交往过程缺少对他人的礼貌尊重、友好诚信和宽容理解,难以缓解矛盾、消除误会;诚信意识比较淡薄,考试作弊、作业抄袭、欺瞒师长,爽约失信无动于衷,违章电器屡禁不止;家庭观念、集体观念尤为淡漠,缺乏传统的尊师重道意识,不懂得谦恭礼让、感恩关爱,体谅不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和养育之恩,感受不到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呕心沥血。造成高职院校大学生礼仪素质缺失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在礼仪教育方面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高职院校需要对礼仪课程进行准确科学的定位以及大刀阔斧地改革。

一、高职院校礼仪课程的定位

高职院校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在课程的开设上具有专业性、实用性的特点。礼仪课程由于专业性不强,往往被很多高职院校忽略。即使开设礼仪课程的高职院校,由于教学效果不够明显而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高职院校礼仪课程的学科属性

到目前为止,礼仪教育的学科属性尚不明朗,有的列入思想政治专业,有的归为教育管理专业,有的作为文化文学专业。因此,礼仪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计划中也没有定论,有的作为公共课,有的作为选修课;有的作为职业技能课,有的作为职业基础课;有的作为“两课”中的延伸,有的作为专题讲座中的环节。从开课的时间上看更是不尽相同,有的作为第一学期入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有的作为最后一学期就业面试的重点强化。

礼仪是一门行为学科,具有知易行难的特点。礼仪教育应该纳入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的范畴,从入学教育开始,纳入学生常态化、多元化、有序化日常管理,要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补充,教学、管理相呼应。高职院校的礼仪课程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技能性的课程,在课程开设的时间上和空间上均需延伸和拓展。礼仪规范中的站立行走等个人仪态以及见面交谈等交际礼仪,需要灵活地运用到日常生活和交往过程中,进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举止行为,仅仅通过有限的课堂训练是收效甚微的。礼仪课程的考核应延伸到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第一课堂所开设的学期;要不拘一格、全方位进行考察、以学生礼仪素质的实质性提高为目标,而不能满足于某一次、某种形式的测评。

(二)高职院校礼仪课程的定位

高职院校礼仪课程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律自觉,并逐步转化为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礼仪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需要在指导学生掌握各类职场礼仪的基础上,结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素质要求,完善学生的职业形象、改善学生的职场交际、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行为举止稳重得体、善于应酬,谈吐不俗、充满自信的高素质人才。

礼仪课程应该与思想道德、文化文学、艺术鉴赏、沟通技巧等课程同时开设,多管齐下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礼仪素养和礼仪技能。

二、高职院校礼仪课程的改革

礼仪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重塑自我形象、提升自身修养和素质的一个主要途径,为了切实起到育人的效果,高职院校的礼仪课程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考核、教学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礼仪课程停留在礼仪知识和礼仪规范的简单介绍和普及,礼节技能和礼仪技巧的机械模仿和套用,重视功利的应用而忽略深层的修炼,讲究形式的相似而忽略实质的内涵。礼仪的本质是通过约定俗成的礼节表达对他人的敬畏和尊重之情,离开尊重而谈礼节,可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代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对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敬畏之心,缺少对他人人格、习俗与禁忌的尊重之情。礼仪教育如果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仅仅通过一维的礼仪课程,将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礼仪素养的提升离不开综合素质的修炼与提高,包括道德修养、人文修养、艺术修养。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所孕育的优秀传统美德是礼仪课程的积淀。高职院校的礼仪课程教学内容应该着眼于基本国情和传统文化的积淀所产生的影响,从传统礼仪文化的研习入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从引申对比中阐释现代文化所陶冶的礼仪规范,分析企业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以企业为背景,以职业活动为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利用仿真的校内实训室,强调教学做合一,进一步完善学生自我形象塑造的能力、交际礼仪运用的能力、礼仪接待能力、办公室礼仪运用的能力、为会议及商务活动提供礼仪服务的能力等,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中、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基本礼仪知识和基本礼节技能。

(二)教学方法改革

礼仪是一门技能课,在礼仪教学的实践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为礼仪的教学改革带来了一次新的尝试。然而,行为导向并非一种“土生土长”的教育学范式,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的高职教育现行环境中,在具体教学的运用中也存在着一些瓶颈和局限,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基于行动教学模式的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礼仪课程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真实操作性技能时,还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有国外研究者指出,由于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这可能带来一种危险,即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只与那些学习的情境联系在一起,因此有必要关注如何提高情境学习者的可迁移能力的培养问题[1]。受教学学时和场地的限制,教师不可能一一罗列职场环境中所有的礼仪情境,也就是说,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对于领悟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比较欠缺的学生来说,其知识的把握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高职院校礼仪课程的教学方法要重视指导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去“认知”、去“累积”、然后“再认知”,将礼仪知识系统化,不断提高学生的礼仪应变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根据“教学相长”的原理,在礼仪课程教学可以通过“课题承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自己动手查资料、备课,了解礼仪操作规范,由学生代表上台讲解、演示,由教师点评、指导,从而加深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检验仪容、仪表和仪态礼仪的运用情况。

(三)教学手段改革

优化礼仪课程的教学过程就是要做到让学生易学、乐学,且学有所获。为此,高职院校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建立虚拟企业,将礼仪实训教学安排在仿真实训基地,学生身着职业装在仿真教学环境中,模拟企业工作场景中的礼仪情境,体验职场角色和工作任务中的礼仪技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数码相机、摄像机的现代化手段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去,记录学生的表现和展示,让学生将自己的模拟与规范的礼仪作比较,找出差距和不足;将自己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录像做对比,发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2];制作生动的多媒体课件,配合礼仪教学录像,尤其是由学生担当主角拍摄的教学图片和视频短片,不仅能丰富礼仪课程的教学资源,而且使礼仪教学更直观性、趣味性和说服力;运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网络平台,为礼仪课程提供辅助教学手段,学生可以通过网站提供的教学资源开展相应的自主型学习,还可以利用网站获得更多外部信息,即时了解和把握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

(四)教学考核改革

受传统评价体系的影响,在职业教育中,注重成绩而非真正的能力培养评价方式不但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制约着礼仪课程的教学效果。基于行为导向的礼仪课程教学评价应注重强调过程,即学生的礼仪实践活动。评价体系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不以学生礼仪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为中心,而是以学生礼仪技能的应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心;教学评价体系应建立在多元实践考核的基础上,包括评价内容上的知识、经验、表达、协作、创新等;评价形式上,礼仪课程可以有面试与笔试、技能测试、实习报告多种形式等。此外还要通过与企业联合,让学生参与工作实际,以达到提前胜任岗位角色的目的,强化职业礼仪素养。评价的结果要综合考虑教师、学生及企业多方面意见,从而对学生礼仪知识、礼仪技能、礼仪素质等做出全面、客观、公正的测试和评价。

(五)教学管理改革

礼仪规范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受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宗教以及社会风尚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弹性,不像法律规范、政治规范那样具有强制性,如果违法就会受到制裁。礼仪规范仅仅依托道德舆论和社会风尚进行约束。不遵守礼仪规范,仅构成失礼,一般不会引起责任,只可能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对自身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而已。作为一种弱性规范,礼仪有时需要依靠一定强制性的辅助手段加以维系。众所周知,新加坡严厉的惩罚措施(鞭刑)使公众望而生畏,不敢随便僭礼越规;香港、澳门高额的经济制裁,同样也能起到较好的震慑作用。

造成高职院校大学生礼仪失范行为的因素很复杂,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任务很艰巨,仅仅通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难以奏效,有时要通过矫枉过正式的强制性手段来扭转和纠正。高职院校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要建立健全学生礼仪行为规范,加强对学生礼仪行为监控、监督力度,保障礼仪规范的执行力度,细化违礼、失礼的惩罚措施。如可以为在校学生设计“礼仪行为记分本”,模仿驾照扣分原理,对学生的礼仪行为进行观察以及失礼行为进行扣分,在一个记分周期内扣分累计达到既定分值的,必须参加礼仪课程或礼仪实训课程的重修。

礼仪是一个人内在道德修养的外在形式。从一个人对礼仪运用的程度,可以察知其教养的高低、文明的程度和道德的水准。透过高职院校大学生礼仪失范现象可以看出其礼仪教养和道德修养方面的缺失以及人格、性格方面的缺陷。高职院校礼仪课程的改革只有深入、持久、切实地展开,才能提高礼仪教育的教学效果和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唐林伟.行动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问题剖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9).

[2]吴蕴慧.现代礼仪实训课的教学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9,(12).

[3]徐静、吴蕴慧.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在秘书礼仪教学中的探索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4]吴蕴慧、徐静.基于行为导向的秘书礼仪课考核评价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4).

课间礼仪篇7

关键词:礼仪教育 师德规范 拓展 渗透 情景模拟法

一、礼仪教育的内涵和背景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

技巧。

礼仪是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准绳。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也应注重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社会人的素养的养成。

在笔者学校,礼仪教育已经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而开展了数年,学校制定了详细的礼仪教育方案,规定了二十余条文明礼仪行为细则,且每学年都有具体的礼仪教育主题活动,如200年的“仪容仪表”主题活动,评比出了仪容仪表示范班级;2010学年的“孝亲尊师”主题活动,评比出了校园十大孝星;2011学年的“与雅同行”主题活动,评比出了校园微笑之星;2012学年的“四心教育”和“四自教育”主题活动评出了校园四自好少年;2013学年的“微笑教育”和“习惯教育”主题活动评比出了职教之星等。通过这一系列的特色礼仪教育,学生在讲文明,学礼仪的环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明素养,逐渐地把外在的礼仪行为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文明礼仪之花开满了校园。

二、开展礼仪教育的要点

礼仪教育的开展,需要有学校统一的行动和规划,有鲜明的主题。但是,对于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而言,如何在最直接的教育现场――课堂里渗透礼仪教育才是最重要的。教师也应该思考,如何通过教师最大量和学生接触的时间――课堂时间,让礼仪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改变学生。针对这一点,笔者有如下的探索和总结。

1.教师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做到“身正为范”

在传授知识的课堂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重大的影响,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教师。如,有些教师爱赶时髦,染黄头发或者烫发,这无疑不利于自己教育学生不要染发和烫发;部分教师有自己的或者不同于他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如若在课堂里也进行不恰当的宣讲,无疑将影响学生的主流价值判断。此外,中职学校课堂内一般禁用手机,如果课堂上教师的手机铃声响了或者教师停下讲课接听手机,其后教师将难以说服学生不带手机。

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也是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要把礼仪教育与贯彻落实《师德规范》结合起来,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和文明水平,以自己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以深厚的思想感情、良好的仪表仪容、礼貌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自己应该首先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一切,“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举止优雅得体,不仅可以教化学生,也能因此使得课堂纪律更好,学生学习效率更高,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多种方式拓展中职学校的礼仪教育

(1)以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中渗透礼仪教育。案例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通过选择代表性、实用性、针对性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研讨或提供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去感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相关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如,笔者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分析,比较口语会话背后的文化现象。在Shopping(购物)这一单元中,教师让学生自主编写商场内的购物会话。在学生分组进行会话表演之后,给予总结和评分。成绩高低的一条重要标准就是学生是否使用了恰当的礼貌用语并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每次口语会话讲评都是一次典型的案例分析,学生不仅学到了如何进行英语表达的口语知识,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礼仪教育,并且通过教师的指导,了解了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区别和联系。其实,每位教师的每堂课程都可以加入典型生动的礼仪案例,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意识去发现和寻找。

(2)利用多媒体技术,以视频等方式在课堂中渗透礼仪教育。随着现代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学校办学条件的日益改善,教学手段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视频图像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静态包括图画、图片、照片、幻灯片等静止的图像形式;动态包括电影、电视等活动的图像形式。如果学生基本上依靠语言记忆形式获得所学知识,这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而通过视频技术可以调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图像记忆。如笔者在讲授Making Friends(交友)这一单元时,搜寻材料,用心制作了相关的教学课件,通过图片、照片、视频等不同素材,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之外强化了交友过程中的礼仪知识。笔者还计划在讲授Making a Telephone Call(电话交流)这一单元时,在教语言知识的同时训练学生的电话礼仪。

(3)采用情景模拟法在课堂中渗透礼仪教育。所谓情景模拟法就是让学生围绕某个探究的中心问题,来模拟表演某个场景,然后讨论表演,并以此来引导学生共同探求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学生形成处理问题的恰当方法与技巧。它的核心是激情和让学生表演操作。情景模拟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选择主题中需探究的问题进行情景构思。

②设计制作情景模拟所需的多媒体课件,还可准备一些实物,适当增强仿真效果。

③让学生选择扮演、担任角色,教师布置有针对性的观察、思索的任务。

④从情景模拟中再现问题,引出问题,展开解决方案的讨论。

因为仿真,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情景模拟法有利于学生在实景演练中,自然地习得礼仪,快速地掌握和应用礼仪,是一种非常值得推荐的礼仪教育渗透课堂的

方式。

三、小结

最后,教师应当注意的是,不能为了教育礼仪而教育礼仪,应该有意识地把礼仪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创造良好的礼仪环境。礼仪习惯是在实践中形成又在实践中表现的,实践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目的。因此,在礼仪教育中,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实践礼仪规范。只有师生一起学礼仪、讲礼仪、用礼仪,在校园形成一个讲礼仪的大环境,才能达到礼仪教学的最终目的。

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崇尚礼仪的传统。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通过礼仪教育,不仅可以继承传统美德,也可以增加自己的“软实力”,在社会上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行礼仪,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完整的人。因此,教师们必须重视学生的礼仪教育,在每堂课里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在知识的传授中渗透礼仪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1]胡锐.现代礼仪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

课间礼仪篇8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礼仪课程 实践教学

一个行为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成为习惯。同样,学习礼仪也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使礼仪行为得到熟练的运用,使其成为习惯。在中职与专职学校中,礼仪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发挥礼仪课程的作用,关键在于重视礼仪实践课程,在于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礼仪课程的重要意义

1.1提高学生个人素质

礼仪是社会交往自然形成的行为准则,是公认的良好文明行为。提高礼仪素养对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开展礼仪课程,通过对学生文明行为方面的实践教学,可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学校开展礼仪课程的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减少社会对中职及专职学生个人素质差的负面评价,为学生打造和谐的学习及工作环境。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对于学生良好未来发展都有促进作用,使学生向着高素质的人才发展方向前进。

1.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们在生活交往中难免会发生各种冲突事件,如果处理不当,将会产生严重后果。通常面对交往中的冲突,人们采用礼仪调节与和缓人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参与礼仪实践课程,能够锻炼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运用,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一个培养机会。学生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遵守尊重宽容的原则,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2.当前存在的问题

2.1对礼仪课程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对于礼仪课程,不仅学校要重视,学生也要重视。在学校方面,很多中职专职学校很少开展礼仪课程,通常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如何使学生学会一门技术,如何使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是这些学校的工作重心。而对于学生来讲,很多学生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礼仪课程的学习,学好专业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好处,相比之下礼仪课程就没有那么重要了。而这恰恰是学生的偏见,礼仪对于学生的未来生活工作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对于人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2.2师资力量不足

缺乏教师力量,教育工作将得不到有效落实,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水平对教学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目前,中职学校教师的来源渠道颇多,特别是在某些不发达的地区,在一些层次较低的中职学校,教师的素质、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更甚。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都亟待改善和提高。

2.3缺乏礼仪实践课程

某些学校开展礼仪课程只是应教育大纲的要求开设,大多都是空架子。学校通常的观念中,礼仪课程只需要理论教学即可。所以某些学校的礼仪课程只停留于书本的教学或加以观看影片的辅助教学手段,没有很完善地开展礼仪实践教学。礼仪行为需要实践的练习,才能成为人们的习惯,没有实际的运用就只是人们脑海里的理论知识,实现不了开展礼仪实践教学的目标。

3.强化礼仪课程实践教学

3.1教学计划重视实践教学

学校应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提升对礼仪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视。合理制订礼仪课程教学计划,为礼仪课程教学立下可行的目标,在建立教学大纲的条件下,明确每个教学时期的教学目标,将每个教学目标整合成专题进行。各中职学校不应忽视礼仪实践课程,规范礼仪课程在专业课程中所占的比重,个别专业应视情况增大礼仪课程所占的比重。例如,在需要礼仪程度高的旅游专业中,可以将礼仪课程比重增加到40%。在增加理论课的同时,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

3.2提高实践教师水平

在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当中,教师时刻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要让教育目标顺利、成功地实现,离不开教师的努力与不断实践。教学是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离开哪一方,都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职业院校和普通学校开展的是两种类型不相同的教育,所以在实施不同类型的教育教学当中,教师的配备也应该与之相对应,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在注重理论老师招聘的同时,还应兼顾专门负责实践老师的招聘,不能只图成本,让理论教师长期兼任实践课程的教学。

3.3重视实践教学过程

3.3.1体验感受

重视发挥礼仪课程中学生的自发性,重视学生对礼仪课程的自身领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要在增加学生礼仪理论学习时间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礼仪的训练。可为学生建立模拟环境让学生自由进行模拟,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加强对实践课程的学习。例如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中模拟酒店的环境,让学生自由发挥,扮演服务角色,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演欲。部分学生进行演示,其他学生进行评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地方进行讲解,对学生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指导。这样学生领悟的效果会比教师只进行理论讲授要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3.2强化操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是口头理论的教学,还应增加实际的操作。将知识的获取放入训练当中,建立不同教学时期不同的训练方案,注重因人而异的训练方法,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训练进而获取礼仪理论知识。例如在礼仪课程实践教学中,如果此堂课的目的是教给学生穿着方面的礼仪,掌握一种或者几种关于服饰礼仪的技能、技巧,例如让学生学会打领带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就不应只是对书本上的步骤加以论述,还应拿出实物领带,实际操作演示给学生看,并且给每个学生练习打领带的机会,让学生练习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课程结束之后,老师可让学生自主练习,增进学生对于课堂礼仪知识的领悟程度。

3.3.3课后练习

礼仪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在课堂中,学生的礼仪体验不多,需要在课后进行练习。学校对于礼仪教师的招聘要注重调节理论课老师和实践老师的比重,在课内,由理论老师教导;在课后,由实践老师进行礼仪的练习指导。学校可在校园中为学生的练习提供条件,建造各种工作岗位的模拟环境。教师对每个礼仪专题的规划都应增加实践练习部分,对于学生在练习中展现不熟练的地方,教师应对其纠正,鼓励学生多次练习。学生在实践练习过程中认真对待每次的练习机会,不应只是应付差事,可在休息时间与同学进行模拟练习,强化礼仪实践操作。

3.3.4课后反馈

礼仪实践教学的意义是让学生自己熟练运用。在礼仪课程结束后,给学生创造练习的机会,让学生自我运用,并且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对教学工作进行反馈。对于实践课程,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应给予采纳,对于教学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善,力争实现礼仪实践课程效果的最大化。课后反馈既是对以前课堂的不足进行改善,还是对将来的教学工作进行指导。

4.结语

礼仪实践课程的教学需要学校教师的努力,需要学生加强领悟参透。礼仪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还会给人的发展带来巨大收益。总之,只有解决好礼仪实践在课程中不足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礼仪实践课程的作用,才能取得很好的礼仪实践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玲.中职学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优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李玲.试论中等职业学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的制约因素[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77-78.

[3]温丽萍.中职学校礼仪课程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3):140-142.

课间礼仪篇9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行为失范;礼仪素养

一、大学生礼仪行为失范的表现形式

(一)课堂礼仪的行为失范。进入大学后,学校过于注重师生平等,却忽视了课堂礼仪反映的师生间的互尊互敬。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教学的高效,却助长了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的不正之风。不仅上课迟到、早退、逃课等现象屡见不鲜,课上玩手机、睡觉亦是平常,更有甚者课堂大声聊天、随意打断教师讲课,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与大学生的受教育程度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二)师生、同学间交往礼仪的行为失范。当代大学生尊重意识淡薄,缺少谦虚随和的态度。对于师生间的交往,大学生丧失了路遇老师见面问好的意识,常常视而不见;课下大学生更是对不投自己喜好的老师恶言相加,捏造、散布不良信息,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声誉。

在同学间交往方面,由于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崇尚个性,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若与他人遇到分歧,经常意气用事,轻则恶语相向,重则触犯法律。

(三)校园公共场合的礼仪行为失范。在校园公共场合缺乏公德意识,违反公共道德的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大学生在图书馆内高声打电话,大声喧哗旁若无人;占座现象严重,导致图书馆座位利用率低,造成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大学生的不自律行为看似日常生活小事,但细节决定成败,这些行为不仅妨碍影响了他人,更损坏了大学生自身的良好形象。

(四)仪容与服饰穿着的行为失范。随着时代潮流的日新月异,大学生衣着张扬个性、特立独行。但有些大学生则过度追求时尚,盲目追求潮流,经常在校园中穿着奇装异服,浓妆艳抹,与学生形象背道而驰。

二、造成大学生礼仪行为失范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教育制度弊端的限制。由于应试教育模式和考试制度在我国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转变,“一考定终身”的现象在很多地区还十分普遍。为获得优异成绩、提高升学率,大多数中小学选择“捷径”,将教学工作完全扑在学生成绩的提高上。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唯一的标准便是成绩。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没有得到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很好的贯彻与重视,是导致国内很多优秀大学生礼仪素养很低的原因。

(二)家庭教育的先天不足。家庭教育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现在很多家庭对学生早期的礼仪教育是缺失甚至是误导的。由于家长忙于工作、外出打工等原因,忽视了对孩子启蒙时期的教育;其次,家庭变故、家长自身素质不高等因素也对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最后,由于今天的大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家人的过度溺爱导致大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习惯,为日后孩子的自私自利、散漫无礼埋下了种子。

(三)高校教育的断层。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大多关注专业教育与技能培养,礼仪教育仍处于德育的边缘地带。高校往往将教育基点放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容易忽略“礼仪”这一反映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最直接、最根本的表现形式,造成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逻辑上的断层。

由于礼仪教育的效果难以量化分数进行定量考核,高校管理者对礼仪教育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将礼仪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等非必修课程。教育者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学生对礼仪素养的忽视,学习效果差强人意。

(四)礼仪素养实践的缺乏。目前我国大学生礼仪素养实践的缺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礼仪教育课堂缺乏实践。课堂上没有条件将所学的礼仪知识应用于实践,往往是道理讲得多,实际历练少。其次是缺乏课外实践。大学生在学习礼仪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是明白了礼仪知识的内容,却缺乏习礼的过程,不知道这些礼仪该什么时间什么场合用。课外实践机会少,大学生的实践效果更是难以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效果。

(五)大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素养的缺失。由于大学生存在经验不足、自我控制能力低等内在缺陷,面对外来文化往往有着对西方文化一边倒的倾向。在逆反心理的影响下,片面否定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把追求西方不合理的文化作为时尚,实则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伪装。

三、提高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提高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自觉性,加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关健在于改变大学生的个人思想认识。要切实完善高校的德育体系,从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与文化素质入手,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为校园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铺好基石。

(二)发挥学校各级管理人员、教师的礼仪示范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论是任课教师或者校园内其他管理人员,都应有责任感与使命感,发挥榜样的作用。这要求学校要对教职工进行全校范围的礼仪素养培训,提高教职工整体的文明素养,在生活中教职工要严以律己,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改变大学生。

(三)学校应提高礼仪课程重视程度,建设校园礼仪文化。高校应首先从礼仪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着手做起,提高礼仪课程的地位,提高学生重视程度。同时改革礼仪课程上课形式,增加课程实践的比例,将理论应用于行动。

要想切实提高学生对礼仪素质的重视程度,必须在校园内创设良好文化氛围。为此,学校应加强校园礼仪文化建设,宣传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与相关知识,开展相关活动,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 胡道安.关于当代大学生礼仪行为失范的原因及对策的几点思考[J].科技文汇,2009(4):65-66.

[2] 秦国华.关于加强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思考 [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1(3):80-82.

课间礼仪篇10

我们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为宗旨,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加强学校文化的内涵建设,把班级、学校还给学生、老师。在充分照顾年级特点,兼顾共性与个性的基础上,发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鼓励师生共同设计确立体现各自风格与追求的“班级特色”展示平台,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走进云盘小学的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面迎风招展的特色彩旗,那可是我们专门设计的彩旗。每面彩旗上都印有精心挑选的关于礼仪教育的格言,如“礼仪是恭谦,行为要规范;礼仪是束缚,日久成习惯”。在和风中时时提醒孩子们做个讲礼仪的人。在各楼梯台阶上贴上了醒目的“云盘小学八走礼仪规范”,如“进出教室有序走,出操活动整齐走,课间午间不奔走,上下楼梯靠右走,走廊里面慢慢走”等。这时,只要孩子们抬起头来,在不经意间就能看见楼层上布置的礼仪警句等,这些无声的语言,时刻提醒着队员们要文明行走、以礼待人。走进教学楼,更是充满着中华礼仪的气息:过道里悬挂着云盘小学的礼仪歌,孩子们自己创编的礼仪童谣,精选的礼仪格言书法作品,礼仪经典故事等等。学校中央大道两侧,全是孩子们自己创作的礼仪格言,这些格言,成了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座右铭……富有育人气息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礼仪教育的熏陶。“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激励着学校的每一个人员。

二、开辟多种渠道,搭建知礼平台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传统礼仪是我们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特有的有利资源。但目前,有关礼仪行为规范教育的局部研究较多,整体探讨较少;目前使用的小学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礼仪教育也存在零散、分散或不全面等因素。为了将礼仪教育内容纳入课程体系,让学校礼仪教育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操作体系,我们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1.以课题研究为支撑。我校立项了“十二五”课题《小学生礼仪教育实效性研究》,确立了以“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实施“小学生礼仪教育”校本化研究,在本校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编写了校本教材———《礼约》,将不同场合的礼仪要求分低、中、高三个年段分解细化。使之成为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有效载体,使原本零打碎敲的教育内容变得更为科学、系统、规范。实验证明,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层次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德育工作的发展趋势,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凸显出我校新时期育人特色。

2.以阵地活动为依托。我们以校本教材《礼约》为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让全体师生形成共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根据同学们爱听故事这一特点,德育处收集了大量的礼仪经典故事,要求老师一改以往繁琐的、空洞的说教,每天利用早会课,为他们生动地讲述这些经典故事。以“讲礼仪”为主题组织绘画比赛,让孩子们用手中的笔描绘身边讲礼仪的画面,寻找身边学习的榜样,时刻提醒自己该怎么做。学校还开辟了礼仪墙不仅把优秀礼仪绘画作品展出,还直接在墙上作画,让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做一个讲礼仪的人。在组织学生学习中外名人的礼仪格言的基础上,发动学生创作自己的礼仪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督促自己时时讲礼仪。发动学生设计制作了精美的礼仪书签,不仅颜色漂亮,而且印有礼仪格言和“云云笑笑”卡通人物形象,共十张为一套。每当学生在有关礼仪活动或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都会以此作为奖励,集满一套者则被评为“云云笑笑”好少年。学校精心挑选曲子,根据《云盘小学学生礼仪规范要求》填写歌词内容,形成富有特色的云盘小学礼仪歌。节奏欢快的旋律,富有内涵的歌词,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在创编礼仪歌的基础上,还做起了礼仪操,把有关礼仪动作规范融入到礼仪操中,作为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健身操。欢快的乐曲,优美的动作,为校园平添了生机与活力。我们从发动学生设计云盘小学礼仪形象,举行“我与礼仪有约”的启动仪式,发出倡议,郑重签名开始,号召每个学生从小遵守礼仪规范。围绕“礼仪教育”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童谣创编比赛、礼仪绘画比赛、礼仪歌大家唱等等。每次重大活动,由学生设计的礼仪卡通形象———“云云笑笑”就会出现在同学们中间。可以说,这些给人以“礼”的启示的故事、童谣、歌曲、格言等激发了孩子们讲礼仪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