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艺实训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1 04:41:22

糖艺实训总结

糖艺实训总结篇1

关键词:制糖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289-02

广西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制糖工艺专业是全国和广西的特色专业,学校按照"依托地方制糖业、校企深度交融、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与生产并举、服务区域经济"的专业特色化建设思路,在学校、企业全程参与下,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主线,校企合作构建了"八学段"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一体化格局,实现了人才培养过程的"两化"性,即校企融合中人才培养主体的"双元化",工学结合中培养人才的"员工化"。

1."八学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背景

来宾市素有"中国糖都"的美誉,是全国第二大产糖基地,占全国产糖量的11%以上。制糖业是来宾市经济的第一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占全市财政收入的65%。全市现有来宾东糖集团、来宾永鑫糖业集团、来宾桂宝糖业有限公司等制糖企业12家, 日榨能力109800吨,年产值超150个亿,利税达30个亿,并建成广西乃至全国最完整的糖业循环基地。

来宾市总人口254万,年甘蔗种植面积达267万亩,90%的农户以种植甘蔗为主业,农民年种植甘蔗收入占家庭总收入达90%以上。

来宾市制糖业的强劲发展,为制糖工艺专业构建"八学段"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八学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条件

按照学校"依托地方支柱产业、校企深度交融、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与生产并举、服务地方经济"的专业建设思路,结合我市制糖业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将制糖工艺专业面向的岗位定位为制糖生产线熟练员工和甘蔗种植技术员两大岗位群。专业培养方向覆盖制糖产业链主要岗位,全程参与制糖产业链服务。

来宾市目前的12家制糖企业和为拉长拉宽蔗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推进的广西丹宝利酵母有限公司高活性干酵母项目、广西一品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酵母抽提物项目、蔗渣浆和高档纸生产等项目,年需新增技术技能型员工达500人以上。

来宾市年甘蔗种植面积达267万亩,全市250多万人口中90%的农户以种植甘蔗为主业。农业管理其实就是甘蔗种植管理。来宾市成立有蔗糖局,全市108个乡镇均设有甘蔗站,年需求甘蔗种植技术员100人以上。

综合以上情况,仅来宾市制糖业年需求本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就达600人以上。

来宾市制糖业企业多,人才紧缺,为校企合作构建"八学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提供了充足的企业和良好的条件。

3."八学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施方法

在教学组织上,依据甘蔗种植季节性特点和糖厂榨季特点,校企合作构建了适应制糖业人才需求的"八学段"人才培养模式。农忙时,安排学生随甘蔗裁培技术人员(以兼职教师为主)下乡进行甘蔗裁培技术和甘蔗田间管理实践性实训;榨季时,安排学生进糖厂进行制糖生产性实训,主要由糖厂车间主任负责实施;农闲、停榨时,学生在学校进行文化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学习、实训。让学生在甘蔗种植、甘蔗管理、蔗糖产品生产的真实环境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养。

依据甘蔗种植季节性特点和糖厂榨季特点分八学段教学

学段一(第一学期):校内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学习。安排军训、入学教育、专业介绍及文化课、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安排《机械基础》《甘蔗栽培技术》《甘蔗制糖技术与实训》《食品生物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并邀请来宾东糖集团、来宾永鑫糖业集团、来宾红河糖厂、来宾桂宝糖业有限公司、来宾蔗糖局等合作企业的相关人员到校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等活动,使得学生对制糖工艺专业的发展前景和行业需求有直观了解,激发专业学习兴趣。

学段二(第二学期3月):农田甘蔗裁培技术和甘蔗田间管理实践性实训。3月正是甘蔗种植季节,安排学生随甘蔗栽培技术人员(以兼职教师为主)下乡进行为期1个月的甘蔗栽培技术和甘蔗田间管理实践性实训。

学段三(第二学期4-5月):校内文化课、专业基础技能课程学习。4-5月回校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课程学习,安排《制糖工业分析》《钳工技能与训练》《无机化学》等专业基本技能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专业能力,为下一阶段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学习做准备。

学段四(第二学期6月):糖厂专业识岗实习。6月是糖厂机器维修、保养阶段,安排学生到糖厂进行为期1个月的专业识岗实习,让学生对制糖生产线上各个岗位的技能要求和职业素养有较全面的理解,为下半年的糖厂顶岗实习和制糖生产岗位技能实训做好准备。

学段五(第三学期9-11月):校内专业专项技能学习、实训。在校内进行专业专项技能课程学习,安排《蔗汁澄清技术与实训》《甘蔗提汁技术与实训》《糖汁加热蒸发技术与实训》《蔗糖结晶技术与实训》等专业核心技能教学实训,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核心技能能力,为下一阶段到糖厂顶岗实习和糖厂制糖生产岗位技能实训做好准备。

糖厂顶岗实习,糖厂制糖生产岗位技能实训。每年12月至来年3月是糖厂榨季,安排学生到糖厂进行为期4个月的糖厂顶岗实习和糖厂制糖生产岗位技能实训。培养和训练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和专业综合技能,锻炼学生对专业工具的使用能力、生产工艺的实施能力、安全操作的行为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追求卓越、承担责任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与人相处、团队沟通、协作配合的社会能力,端正学生的职业心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职业资质的考核评定。

学段七(第四学期4-7月):校内专业专项技能学习、实训。继续在校内进行专业专项技能课程学习,强化《蔗汁澄清技术与实训》《甘蔗提汁技术与实训》《糖汁加热蒸发技术与实训》《蔗糖结晶技术与实训》等专业核心技能实训和食糖制造工考证实训。提升学生的专业专项技能能力。

学段八(第五、六学期):企业顶岗实习或上岗工作。学生在专业对口岗位进行顶岗实习或上岗工作,校企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共同评定实习成绩。使90%以上的毕业生取得岗位上岗资格证书,实现毕业生"零过渡期"上岗达100%以上。

4."八学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成效

4.1解决专业人才培养资源匮乏的问题。"八学段"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三学年划分为8个学段,其中的4个学段为学生所必需的职业素质、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校内教学,4个学段为"识岗"、"顶岗"和"上岗"的企业教学。形成校企合作、全覆盖式工学交替的职业教育过程。共享了企业人力信息资源、实训资源、师资资源,解决专业人才培养资源匮乏的问题,实现人才培养资源跨界优势互补,可给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提供有益的经验。

糖艺实训总结篇2

研发的目的针对制糖企业存在人工检测糖汁精确度低的问题,实训基地选题开展了《糖汁锤度在线检测装置》”研究开发项目,采用信息自动化技术手段改造提高糖汁检测精度,以达到提高制糖产量的目的。研发的分工我校机电技术应用教研组承担了该项目的硬件及程序设计,采用电子技术、抗干扰技术等设计了测量液体密度和锤度、适用环境不同的6个控制系统。从装置部件的采购到控制柜的安装,控制系统的调试到检测装置最后的完成总共历时6个月。其中控制柜的安装由机电专业的教师带领学生完成,装置的组装、接合部分由焊接专业教师和钳工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广西轻工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该产品控制算法培训工作,我校实训基地教师掌握了具体的控制算法。为了实现误差范围小、成本低廉、速度快、操作简单等方面的优点,与研究院的技术人员共同探讨,选择西门子小型PLC做控制器,昆仑通态触摸屏做人机界面,并根据控制需求设计出控制系统。装置性能简介及特点糖汁锤度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包括进料控制阀、溢流管、浮球、杠杆结构、电桥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器、排底控制阀、控制器。其原理在于浸没在糖汁中的浮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变化与糖汁锤度的变化有关,通过杠杆结构把力放大作用于电桥传感器上面,通过模拟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将糖汁温度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进料控制阀及排底控制阀;控制器接收到电桥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信号后,通过信号放大、A/D信号转换,经过经验公式换算后可求出糖汁的锤度,发送数据到显示器显示输出。该装置传感器采用非接触的方法,使用寿命长,误差范围在0.50Bx以内,积垢干扰小,不需要特别的预处理,不消耗样品,并且速度快,操作简单,具有实时在线检测的功能。系统设计还增加了自动采样及自动清洗装置以克服糖浆内杂质过多,常堵塞采样管路等问题,系统软件设计增加采用CRC校检功能,不受工业现场恶劣环境影响。

该装置的特点:(1)测量锤度范围:0~750Bx;(2)检测误差:0~0.50Bx;(3)显示时间:20s/次;(4)温度补偿范围:0~80℃。装置的适用性本装置的技术方法既成本低廉,又准确,能满足工业上的使用,在恶劣的环境下能保持一定的精确度,以便实现蒸发过程的自动化,稳定制糖生产操作条件,保证糖浆锤度,提高糖产品质量和提糖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操作的偏差,降低能耗和提高生产能力。使糖业生产进入提高科技含量,逐步向自动化生产方面迈进,对提高广西糖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促进广西糖业科技进步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装置的评价经过企业专家、实训基地教师和学院学生的共同努力,糖汁锤度检测装置运转正常,达到设计要求,该项目校企合作产品的研发获得了成功。经在广西防城港糖厂使用一年后,客户评价特别高。该项目申报获得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同行技术空白。糖汁磷酸值在线检测装置及全自动控制添加量的研究“信息自动化实训基地”的合作实践初次取得成功,探索了紧密型校企合作应用技术研发的道路,建立起了良好的运行机制。在取得初步研发成果的基础上,2012年9月,校企双方共同申报了自治区科技厅“糖汁磷酸值在线检测装置及全自动控制添加量的研究”的课题。在糖厂生产中,磷酸的添加量对白砂糖的色值及水不溶物的去除非常重要。目前,大部分的制糖企业磷酸的添加方式都比较落后,易造成添加量不均匀且波动大,非常不利于工艺控制及管理。针对这种现状,本研究课题引进、吸收、改进锅炉水质分析成熟的在线磷酸检测装置,通过PLC控制的磷酸自动添加装置,应用该系统能自动根据混合汁磷酸值的反馈信息准确的控制磷酸的添加量,保证磷酸的添加量能有效、准确、稳定的控制,有利于稳定工艺指标控制及管理。

上述应用技术项目获得成功的实例,体现了“一选二搭三建四定五评”的合作机制,为中职院校与科研院所开展校企合作应用技术研发机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探索:(1)校企双方结合自身资源优势选择合作伙伴与合作项目;(2)校企双方共同搭建合作平台,协商合作协议,组建合作机构,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互惠共蠃;(3)以共建项目实训基地为载体,开展合作项目;(4)坚持定期研讨、共同调研、选择合作课题;(5)建立项目成果评价机制。实践证明:校企应用技术研发机制的创建,企业通过与职校的合作,实现生产要素新组合与互补,获得新的经济效益,自身的技术水平也得到提高。反之,企业技术水平提高也促使职业院校进一步提升教科研能力,深化校企合作应用技术研发机制,吸收企业深度合作。更有利于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作者:黄小芹 李盛福 单位:广西工业技师学院

糖艺实训总结篇3

小小少年爱雕刻

2000年,14岁的马建国跟着当厨师的叔叔进入成都永乐宫大酒店的洗碗间,成了一名洗碗工。那时候厨房有一个美工部,里面有两位师傅专做雕刻、面塑。在厨房里,美工部厨师上班最早,他们要在开餐前雕好大部分作品,而洗碗间上班最晚,要等客人吃完饭后撤下盘子才有活干。马建国瞅准这个空档,找到总厨问:“我能不能去美工部给师傅们帮忙?等撤下盘子后我再来洗。”就这样,他每天可以在美工部待1-2个小时,看师傅们雕花、刻龙凤、捏面塑,晚上下班,他自费购买萝卜、南瓜等在宿舍里练习。一年之后,本职是洗碗的他已经雕得有模有样了,总厨见状将他调到了美工部。这样,15岁的他正式成为一名雕刻师。

马建国说: “当时没有想过往热菜、凉菜发展,我感觉美工和热菜、凉菜等都是并列的工种,在厨房里的作用都很重要,而且她是我的兴趣所在。”

做糖艺不需要耐心

2006年马建国经朋友引荐,来到大连一家五星级酒店。该酒店美工部刚刚请来了韩国著名的糖艺师郑城焕。这样,马建国获得了一个免费向韩国大师学糖艺的机会。

接触糖艺后他遇到了两大困难,一是双手难以忍受糖团的高温,二是糖团很容易变冷,以自己平时做雕刻、面塑的速度根本吹不起糖体。熬好的糖团要在冷却到100-120℃时开始揉搓,但未经训练的人双手难以适应这个温度,会被烫起水泡,那时候马建国的手每天水泡不断。过了半个月,手慢慢适应了这个温度,再操作时就容易多了。另外,糖团离开糖艺灯5秒之后就会冷却,如果不熟练,还没等你反应过来,糖团已经变硬了,此时插入气囊根本吹不出造型。由此马建国发现,雕刻、面塑与糖艺虽说都属于食品造型艺术,但工作节奏截然不同。前者要求你是个慢性子,要有耐心,慢工出细活,而糖艺则和炒热菜差不多,需要眼疾手快、干净利落。

跟韩国大师学雪碧配方

在大连,马建国从郑城焕那里学到了一款颇具特色的雪碧配方:

用料:300克雪碧饮料、500克韩国幼砂糖。

熬糖方法: 将雪碧倒入净不锈钢锅,放到电磁炉上,烧至60℃,倒入砂糖,将电磁炉调至800瓦,不停搅动至白糖完全溶化,擦掉锅壁上生成的水珠,放入温度计测温,等糖液温度达到160℃时停火(此时糖液不再冒水泡、呈透明状),起锅倒在不粘垫上即可。

马建国说:“雪碧配方在国内很少见,目前中国的糖艺师傅常用的配方是幼砂糖加糖稀和纯净水。”

国内通用配方:

用料: 韩国幼砂糖500克,纯净水250克,葡萄糖稀125克。

熬糖方法:不锈钢锅内倒入纯净水,烧至60℃,下入幼砂糖,将电磁炉调至800瓦,不停搅动至熬化,加入葡萄糖稀搅匀,擦掉锅壁上生成的水珠,放入温度计,至温度上升到160℃时停火(此时糖液不再冒水泡、呈透明状),倒在不粘垫上。

韩式熬糖光亮 中式熬糖柔韧

添加雪碧或糖稀分别起了什么作用呢?马建国说:“幼砂糖是碱性的,雪碧和糖稀都是酸性的,砂糖内添加雪碧或糖稀起到了酸碱中和的作用,所以熬好的糖液透明不返沙,如果单用砂糖和清水熬制,糖液会返沙,又回到砂糖的状态了。”

哪一种方法效果更好呢?马建国说:“我感觉雪碧配方与通用配方各有千秋。雪碧配方熬好的糖特别亮,闪闪发光,吃起来口味清凉(糖艺作品均可食用),有雪碧的特殊味道,而且保存时间长(室温24℃下可以保存3天不发乌、不融化),但糖体比较脆,柔韧性不足,所以更适合制作小件作品,如花朵、线条、小动物等。中式通用配方熬的糖亮度略差了些,但比较柔韧,适合制作“大件”,其保存时间略短,室温24℃下两天后表面就开始发乌、发粘,此时若想继续使用,可用糖艺打火机燎烤一遍,再吹干,使之重新变得透明。如果不想用了,可放入少许清水,再次上锅熬化,重新操作。”

加入葡萄糖内酯 复烤糖团不返沙

在近期的教学过程中,马建国发现,很多初学者按通用配方熬好的糖在糖艺灯下长时间烘烤后仍然会返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又在通用配方中添加了几滴葡萄糖内酯溶液,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葡萄糖内酯常用来点豆花、豆腐。使用前要先将葡萄糖内酯加入60℃的温纯净水融化(10克纯净水加10克葡萄糖内酯),然后装入滴管。在熬糖时,500克幼砂糖滴入3-5滴葡萄糖内酯溶液(内酯溶液与葡糖糖稀一起加入即可)。

闲逛大雁塔 发现四把软陶刀

目前的糖艺操作中,小鱼、小海豚等作品只能通过硅胶模具来制作,成品线条比较粗,而且用模具灌出来的糖艺作品是实心的,很重很费糖,成本比较高。另外,糖团接触硅胶后颜色会变暗。

马建国有一次去西安大雁塔步行街闲逛时,发现民间艺人用四把软陶刀给软陶或泥人刻画眼睛、嘴巴。他想,糖艺和软陶、泥塑有共同之处,都是在原料柔软的状态下塑造成形的,这四把刀的尖端为不锈钢材质,不粘糖,既然能用于软陶、泥塑,一定也能用于糖艺。他当即花30元钱买了四把软陶刀。

带回来之后,他反复实践。一开始,他用刀尖在吹好的糖体上压线条时,发现力度大了糖体会碎,力度小了线条又不明显。原来,按照普通方法吹好的糖体壁太薄,刻画线条难度较大。在接下来的试验中,他将糖体吹得略厚2毫米,然后在上面刻画纹路,如此一来操作容易了很多,而且刻画出的线条更有深度、力度。

如今,马建国可以像做雕刻一样在吹好的糖团上刻刻画画,做出惟妙惟肖的作品。他说: “一个用模具灌好的实心作品在我手里可以吹出5个同等大小的空心作品,我再用软陶刀给它画上线条,外观看上去更自然逼真,由此不仅降低了成本,更大大丰富了糖艺的创作空间,让作品更具个性。”

1号刀

这把刀两头形状是一样的,只是一头宽、一头窄。将其在酒精灯上烧红,可以在吹好的鸟身上烫出一片片羽毛。操作时可根据作品大小来选择宽头或窄头。

2号刀

作品粘接处表面不光滑,可用这一端来抹平接缝。另外,此端还可用来刻画动物的肌肉纹路。

这一头比较尖,可用来刻画细小的线条,如马腿的肌肉等。

3号刀

这把刀用来给动物、人物刻画眼睛、开嘴等,该刀两端都是圆形的,下端比上端扁平一些,要根据作品大小来选择端头。

4号刀

可用来压出小鸟爪子底部的掌心等,突出肉感。在做马、龙时,可以用它戳出鼻孔。

可用来开小鸟、人物的眼睛。将其摁压在软糖团上即成一个圆珠。

Tips

刻画线条最困难的地方在于糖体变硬速度特别快,稍有迟疑就刻不上了。因此糖艺师在操作之前要先构思好作品的形状,把糖体烤软后迅速刻画,不要边画边想。初学者可以在吹好的糖体上用铅笔勾勒出线条,烤软后沿着铅笔线迅速刻好,以节省时间。

个性路线:精雕糖艺

有了这四把刀,马建国确立了自己精雕糖艺的路线。何谓精雕糖艺?传统的糖艺作品多为线条简单的小花、天鹅,以及模具灌出的卡通小鱼、小鸭等,马建国在这些作品基础上,增加了形态复杂的龙、凤、马、锦鸡、寿星等符合中国人审美情趣的糖艺作品,类似雕刻。这些作品蕴含了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吉祥寓意,如“马到成功”、“龙凤呈祥”、“锦上添花”、“万寿无疆”等,把这些吉祥的作品用于宴会,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制作精雕糖艺作品时,制作者要提前研究、观摩实物的突出特征。其次,无论多么复杂的作品也是由主体和配件组合而成的,因此要分部制作。一般来说,作品的腹部可用气囊吹出,其他部分手捏成形,最后用软陶刀刻画线条,组装、喷色即成。

“锦上添花”制作:

1、取一块烤软的糖团,插入气囊,边吹边捏,塑成葫芦状。

2、将“葫芦”小头的前端捏平。

3、用剪刀剪开,成锦鸡的嘴巴。

4、用软陶刀开嘴、压出嘴角。

5、用软陶刀开眼。

6、撕出一片糖,粘在锦鸡头顶。

7、将软陶刀烧红,在锦鸡脖子上刻画羽毛纹路。

8、从糖团中撕出鳞片状的“金钱羽”,粘在锦鸡背上,用拉糖法拉出翅膀上的长羽毛,一片片粘合起来组成翅膀,粘在锦鸡上,再拉出尾巴、舌头,粘在相应的位置,喷色即成。

花好月圆

制作流程:

1、从烤软的白色、黄色糖团里拉出长条,缠在一起,弯成圆圈。

2、取烤软的绿色糖团入模具压出叶片。

3、取烤软的粉红色糖团撕出花瓣,粘合在一起,搭配黄色花心做成花朵。将叶片、花朵组装在圆圈周围,点缀不同颜色的糖条即成。

蝶舞翩翩

制作流程:

1、熬好的糖液冷却到120℃,用勺子舀起,淋在不粘垫或锡纸上,成蝴蝶形,冷却后取下。

2、取烤软的粉红色糖团撕成花瓣,黄色糖团拉丝,卷曲后成花蕊。

3、将蝴蝶、花瓣、花蕊组装粘合,最后点缀糖丝即成。

糖艺实训总结篇4

1.1品种日益丰富当前广泛用于制作焙烤食品原料品种丰富,不但有小麦粉、黑麦粉,还有荞麦粉、糯米粉、玉米粉等。丰富多样的杂粮焙烤食品和天然、营养、健康的焙烤食品,更加适合各类人群的多种需求。

1.2清淡、低糖、低脂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当前人们患有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越来越多,以前焙烤食品使用的全脂奶粉、糖、蛋白和油脂等原料,均属于高糖分、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高能量食品,不符合现代人们追求健康的趋势。科学健康的膳食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烘焙食品改变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现状,向清淡、营养平衡的方向发展。

1.3原料将更专业化由于消费者对焙烤食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焙烤食品原料将会更加细化和专业化。专业工厂制作各种辅料既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又可省去很多人工和时间。

2中国焙烤食品工业存在的问题

2.1传统焙烤食品没有实现工业化当前焙烤食品在我国还没有大规模的推广和发展。我国的焙烤食品目前还大都停留在糕点、小吃的消费水平上,大家通常把焙烤食品当作零食食用,还远未达到改善人民饮食结构,使我国饮食向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地步。由于我们对这些传统的焙烤食品重视不够,使这些焙烤食品加工技术一直处于手工生产的落后状态,驻足不前。

2.2焙烤工艺技术和装备总体水平落后其工艺技术和装备总体水平落后,设备陈旧,未经过改造,技术含量少,管理模式陈旧、死板。除部分外资企业外,国内大多数焙烤食品企业仍然是采用传统的生产技术,保持在半自动生产的状态,一些新技术如两次发酵工艺、两次搅拌技术、连续发酵工艺和高热连续烤炉及自控设备等技术还没有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

2.3焙烤食品基础原料品种少、质量不高我国焙烤行业所用的三大基础原料,目前质量都不高,还需调整提高,品种需要丰富。如,最重要的原料——面粉,虽然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专用粉,但无论哪个品牌的专用粉都没有能达到真正的“专用”。而国外的专用粉已经划分得非常细致,目前我国大量生产和普遍使用的是即发活性钱酵母,而发达国家主要使用鲜酵母。

2.4焙烤食品经营模式不太完善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焙烤食品将朝着满足居民个性化、时尚化、多样化和品牌化连锁经营方向发展,但当前在经营模式方面,我国的焙烤食品行业绝大部分是前店后厂。这样使企业投资大,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不够稳定,不易连锁,很难生产品牌效应。经营模式不太完善还会使一些传统的焙烤食品生存期缩短。

2.5焙烤行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我国焙烤行业从业技术人员,经过正式院校毕业的较少,大多是经过短期的培训后上岗。我国焙烤行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不具备检验焙烤食品原料优劣的能力,严重制约了焙烤食品的快速发展。

3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加大对生产工人的技能培训人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只有提高了人的素质,才能做好工作。焙烤食品企业应从焙烤基础知识、原辅料应用、工艺操作规程等方面,对生产工人进行培训。

3.2提高员工的待遇提高员工的待遇,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带来的利好,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企业应定期了解员工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对情绪烦躁、怨天尤人、三心二意的员工应进行心理疏导,以提高员工的抗压能力,让员工时刻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另外,企业还应采用亲情化管理模式,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有一种稳定感和归属感。

3.3采用现代管理模式制定科学的生产经营制度,一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和企业运作,而不是靠企业负责人的随心所欲来管理企业。

3.4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以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在焙烤食品生产中,采用微波设备进行熟化、杀菌。具有生产效率高、杀菌速度快、清洁环保的优点,并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3.5改善生产环境的卫生状况采用双核臭氧杀菌技术、动态消毒技术,消除生产车间内的微生物污染,从而提高焙烤食品的安全质量。

4结语

糖艺实训总结篇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饮用水的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桶装饮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为了解其微生物污染状况,加强桶装水的卫生管理,2006年5~9月份对我市生产的56个品牌桶装饮用水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样品:来源为我市56个品牌成品桶装饮用水样品。

1.2 方法依据:GB4789.2-5,10,11-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和GB8538-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检测纯净水和矿泉水样品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依据GB17324-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和GB8537-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进行评价。

1.3 判断标准:纯净水依据GB17324-1998规定:菌落总数≤20 cfu/ml,大肠菌群≤3MPN/100 ml,矿泉水依据GB8537-1995规定:菌落总数≤50 cfu/ml,大肠菌群≤0个/10 ml,若其中一项不合格即判定该样品不合格。

1.4 检验方法

1.4.1 菌落总数检验:纯净水和矿泉水的菌落总数检验方法相同。用1ml灭菌吸管吸取原液1ml,沿管壁缓缓注入含9 ml生理盐水的试管内,制成1:10稀释液。同时以吸取原液及稀释液的试管各取1ml 液体移入灭菌培养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培养皿。稀释液移入培养皿后,应及时将凉至46 ℃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培养皿约15 ml,并转动培养皿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灭菌培养皿作空白对照。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48±2)h。

1.4.2 大肠菌群检验:乳糖发酵试验:纯净水采用9管法:取10 ml原液加入到10 ml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取1 ml原液加入到10 ml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取1 ml 1:10稀释液加入到10 ml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置(36±1)℃温箱内培养(24±2)h。矿泉水采用5管法:取10 ml原液加入到10 ml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如果所有乳糖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按下列程序进行。分离培养: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接种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36±1)℃温箱内培养(18±24)h,然后取出,观察菌落形态,并做革兰氏染色和证实实验。证实实验: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落1~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1)℃温箱内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凡乳糖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孢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2 结果

本次检测共采集样品56份,其中纯净水33份,矿泉水23份。56份样品中大肠菌群合格的48份,合格率为85.7%,菌落总数合格的39份,合格率为69.6%,两项均合格的有46份,总合格率为82.1%。

33份纯净水样品中大肠菌群全部合格,菌落总数合格的27份,两项全部合格的有27份,合格率为81.8%。23份矿泉水样品中,大肠菌群合格的15份,菌落总数合格的12份,样品中两项均合格的有12份,合格率为52.2%。矿泉水的合格率低于纯净水的合格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69,P

3 讨论

56份样品检测结果总合格率为82.1%,有些偏低,造成合格率低的原因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卫生管理制度不落实,虽然大多数的生产企业具有现代化的厂房、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空气净化消毒设备,但生产前对整个系统消毒不彻底就能造成水质的污染。(2)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缺乏,卫生意识淡薄,操作不当就可能会在桶装饮用水生产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3)生产人员技术水平欠佳,不能熟练掌握生产设备的性能,有些生产技术人员不会根据桶装饮用水的实际生产量推算臭氧发生器应产出的臭氧量;还有的对消毒剂的使用时间和最佳配比浓度掌握不当,致使回收空桶的清洗、消毒工序达不到彻底消毒的效果。(4)生产工艺不合理,有的企业在臭氧混合消毒后不及时灌装,而在储水罐中存留一定时间再灌装,致使臭氧浓度太低,而达不到消毒效果。(5)生产设备老化、失修,有的企业为了节省资金,对超期使用的设备不及时更换、维修,致使净化消毒设备不能正常运转或达不到最佳的消毒效果。

糖艺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 耿马 甘蔗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4-0025-02

耿马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是全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25个边疆县之一,是通往缅甸的陆上捷径之一,是国家粮食和蔗糖生产基地,云南民营橡胶主产区,蒸酶茶之乡,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富集之地。县域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十分有利于甘蔗生长和蔗糖分的积累,是甘蔗生长适宜区。耿马蔗糖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历经40年的创业、巩固和发展,现已成为云南省第一产糖大县,拥有全国罕见的16万亩连片大蔗园,也是部级糖料基地县和全国48个“高产高糖”甘蔗糖料优势产区之一。蔗糖产业的发展为全县农民脱贫增收、区域经济发展、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十一五”期间蔗糖产业的现状分析

1.广大的人民群众为蔗糖产业发展提供着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全县辖9个乡镇、2个农场管委会、1个华侨管理区、83个村委会(社区)。“十一五”末,全县总人口达284911人(总农户45949户,农业人口240034人)。甘蔗原料种植分布于全县8个乡(镇)、1个华侨管理区、1个农场管委会,涉及47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和15个农场生产队,种蔗农户达2.25万户10万余人,蔗农人数接近全县农业人口的一半。蔗糖产业成为全县覆盖面最广、关联度最大的第一产业。

2.宽广的国土面积为蔗糖产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甘蔗生产基地

全县国土面积3837平方公里,90%以上的土地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年均气温19.2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400毫米。“十一五”末,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37.91万亩,其中拥有全国罕见的16万亩连片大蔗园,被确定为部级糖料基地县和全国48个“高产高糖”甘蔗糖料优势产区。

3.健全的科技推广机构为甘蔗生产发展提供了较强的科技支撑

县级设有农业技术推广站、甘蔗技术推广站,乡镇设有农业技术推广站,村委会设有甘蔗辅导员,甘蔗加工企业设有甘蔗原料部等机构,农技推广人员近200人。负责甘蔗栽培技术、甘蔗新品种、新农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目前,“环山等高、深沟板土、闭垄成槽、地膜覆盖”旱坡地甘蔗栽培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引进和推广了新台糖20号、粤糖83/88、93/159、00/236、82/882、盈育91/59、云蔗03/258、91/99、高海拔1号等一批甘蔗新品种,实现了大规模的品种更新换代,1万亩以上的主栽品种达9个,甘蔗品种多元化格局已形成 ,新台糖20号、粤糖83/88、93/159、00/236、82/882等农艺性状好、工艺性状优的高产高糖品种面积已达21万亩,甘蔗品种结构趋于合理。随着实用技术和新良种的推广应用,甘蔗总产不断增加,达到168.71万吨,比“十五”末的89.89万吨增长87.7%;单产不断提高,达到4.45吨/亩,比“十五”末的3.31吨提高34.4%。

4.雄厚的甘蔗加工企业搭建了基础扎实的蔗糖产业发展平台。“十一五”末,全县有耿马南华糖业公司、耿马南华华侨糖业公司、耿马南华勐永糖业公司三户制糖企业,隶属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三户制糖企业日处理甘蔗能力达11500吨,现有从业人员1085人,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0/2011榨季,三户企业甘蔗入榨量达153.37万吨,比“十五”末的75.34万吨增78.03万吨,增长103.6%;产糖量达18.95万吨,比“十五”末的9.63万吨增9.32万吨,增长96.8%,成为云南省第一产糖大县。

5.“甜蜜事业”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主渠道 2010/2011榨季,县内耿马、华侨、勐永三个榨区甘蔗种植面积37.91万亩,实现甘蔗农业产量153.37万吨,比“十五”末的84.6万吨增68.77万吨,增长81.3%;甘蔗农业产值4.25亿元,比“十五”末的1.12亿元增3.13亿元,增长73.6%。蔗区人均甘蔗产值达4250元。蔗农实现现金收入4.17亿元(蔗款3.86亿元,甘蔗运费3078万元)。

6.建立了较好的蔗区基础设施

建成蔗区道路1495公里,其中弹石路面143.5公里,形成较为完善的蔗区运输道路网络。5万亩蔗水配套工程的主干沟渠已投入使用,为保证春蔗出苗和实现增产奠定了基础。

二、“十一五”时期蔗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利因素

1.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1.1蔗区道路运输条件差,雨天通过能力低

全县蔗区主要分布在坝区丘陵地带,还有很大一部份分布于山区、半山区。全县蔗区道路 1495公里(土路占整个蔗区道路的 91%以上),基本做到蔗区道路全覆盖。但山路崎岖,加之维护管理跟不上,蔗区道路路况差,遇雨不能通行,道路全天候运输能力不高,对甘蔗及其生产资料的运输产生较大影响,难以保障生产资料按节令农时投入到生产中,也难以保障原料蔗在砍后48小时内及时进厂入榨,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企业和蔗农利益。

1.2蔗区水利化程度低

虽已建成5万亩蔗水配套工程的主干沟渠,但由于蔗区支系沟渠配套不完善以及沟渠管护工作跟不上,时常出现水田变成旱田,田蔗变为旱地蔗现象,有效灌溉面积少。加之旱坡地蔗园面积大,改造难度大,蔗区水利投入严重不足等因素,全县约22万亩蔗地干旱缺水,一方面影响春植蔗及时下种,另一方面制约着宿根蔗早生快发,严重制约着甘蔗单产和品质的提高。

2.甘蔗种植布局区域不尽合理

全县10余万亩甘蔗分布在山区、半山区,部份蔗区海拔超过1400米,距离糖厂超过40公里。这些蔗区生产投入大,甘蔗单产低、糖份低,运输成本高,对蔗农增收作用不明显,也影响着制糖企业的经济效益。

3.甘蔗连作现象突出,施肥不合理

全县蔗区80%以上的甘蔗种植面积连作长达十年以上,加之蔗农重索取、轻投入,重施化肥,轻施甚至不施有机肥,不注重种地养地相结合,掠夺式经营比较突出。部分蔗区,尤其是旱坡地的土壤养分比例失调严重,普遍缺磷少钾偏酸,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肥力下降严重,制约了全县甘蔗单产提高和品质提升。

4.蔗农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甘蔗中耕管理粗放

蔗区群众受教育程度低,多数蔗农科技文化水平低,思想较为保守,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对甘蔗的科学种植和科学管理基本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对甘蔗中耕管理物化投入不足,工序不及时、不到位、不规范,用肥不足、施肥不科学已成为全县甘蔗生产上台阶、上水平的软肋。

三、“十二五”时期蔗糖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目标任务

到“十二五”末,全县建成甘蔗原料基地65万亩,甘蔗农业产量340万吨以上。其中:县内建成单产达6吨以上的高优蔗园35万亩(含吨糖田20万亩),确保甘蔗农业总产量达210万吨以上;境外建成甘蔗原料基地30万亩,甘蔗农业总产量达130万吨以上。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本人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1 以提高蔗区水利化程度为重点,加大蔗区基础设施建设。耿马蔗区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基本能满足甘蔗生长的需水要求。但干湿季分明,11月至翌年4月雨量较少,只占全年降雨量的14%,既影响春植蔗及时下种和提早出苗,也影响宿根蔗早生快发,最终影响到甘蔗单产的提高和蔗糖份的积累。因此,要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云南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另仂水库、允楞水库、弄巴水库等库区以及部份河流水资源,积极申报和争取建设项目,加大投入,加快耿马中型灌区建设,不断提高蔗区水利化程度。要抓住国家实施“兴地睦边”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的机遇,加大投入,加快低产低质低效蔗园改造,加快实施“双高”糖料基地建设,加大吨糖田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旱地蔗园蔗水、蔗路配套工程建设,促进甘蔗生产持续发展、跨越发展。

1.2 合理搭配品种结构,调整区域布局。加大甘蔗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加快甘蔗品种的更新换代,按照4:5:1的比例,合理搭配早、中、晚熟甘蔗品种。按照甘蔗生产向适宜区、优势区集中发展的要求,调减海拔1400米以上的低产低质低效甘蔗种植面积,加快优势区域甘蔗生产发展,努力建设单产达6吨以上的高优蔗园35万亩,确保甘蔗农业总产量达210万吨以上。

1.3 大力开展境外农业合作。抓住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以及孟定边境经济合作开发区建设、孟定万吨糖厂建设的有利时机,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设原料基地在外、农产品销售市场在外、加工企业在内、内外联动的农业产业化经济共同体,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共赢。加强与缅北替代种植的合作,发展和建设甘蔗产业基地30万亩。

1.4 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种蔗水平。要结合甘蔗生产不同的农时节令和生产环节,采取集中培训,印发资料,现场观摩,实地指导,咨询服务等办法,向蔗农传授甘蔗栽培管理先进技术,使蔗农受训率达到 100%,确保每户蔗农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一张明白纸。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蔗区,开展现场培训、实地指导,努力提高农民种蔗水平。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实施甘蔗高产创建,切实扭转我县甘蔗种植质量不高,投入少、施肥不科学、管理粗放、单产低的现状,促进全县甘蔗生产健康、持续发展。

1.5稳定甘蔗收购价格及有关产业政策。价格是推进甘蔗发展最有力的杆杠,甘蔗价格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蔗农的甘蔗生产积极性。推行规范的订单农业,依法用契约稳定和约束企业与蔗农的关系。由企业拿出一部分利润,建立原料价格风险基金,低谷时用于调节、稳定甘蔗原料的收购价格,确保适时兑付蔗款,不打“白条”。坚定不移地实行甘蔗原料优质优价、推广品种最低保护价制度。为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甘蔗原料总量提供机制基础。制定和完善并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产业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不折扣、不走样地兑现到蔗农中、兑现到产业发展中。

四、结论

勤劳的耿马人民经过40年的艰苦创业,造就了全县覆盖面最广、关联度最大的第一产业——耿马县蔗糖产业,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领跑者,在全县国民经济和小康社会建设中具有其它产业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高产高糖甘蔗种植技术手册》.

[2]耿马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讨论稿).

[3]耿马县蔗糖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糖艺实训总结篇7

【关键词】艺体生;学习特点;教学成绩;有效教学

我校已经成为广西自治区特色普通高中立项建设学校,高中艺体生生作为我校学生中的一个较大特殊群体,他们有着自身独特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对艺术生的教学既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又要体现艺术生的特点。本文就如何提高 高中艺体生生物教学质量,如何对艺术生实施符合其专业学生特点且行之有效的生物教学方法,让艺体生“死心塌地”学好生物,如何让他们高考时在生物科中多拿点分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未雨绸缪――了解、走近艺体生

1.1 艺体生现状

高中艺体生是一道另类的风景,他们多才多艺,但在学习上他们的基础比别人差,可同时又背负着双重高考压力:文化成绩、术科成绩。他们自尊心强,但在学习上却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基础知识不牢,上课听不懂;长期轻视学习,故而缺乏自信;做题不规范,步骤不清晰;解题缺乏思路,错误率高。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长期积累,他们由初中时的自信逐渐转变为自卑,对生物也没以前那么热衷了,成绩由此下降。而一部分艺体生自制能力比较差,抵制不了来自同学和社会的不良诱惑,造成了思想、行为上的放纵,导致荒废了学业。他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得过且过,学习起来吊儿郎当,对自己的学习没有投入过多的热情,致使成绩老是上不了一个新台阶; 课堂上的表现是:混日子; 作业的表现是:抄; 课后的表现是:从不看书,也看不懂。

1.2 艺体生学习心理

高中艺体生大部分有着很强的依赖心理,随着老师的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这表现在:课前不预习,坐等上课,对老师要讲解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看热闹,或呆坐听课,不参与思考,上课不得要领,听不出“门道”;课后不复习,练习也不做。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了解掌握、分析研究他们的心理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研究出与其特点相应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循循善诱,搞好心理疏导,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

1.3 艺体生学习习惯

斯宾塞曾经说过:“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艺体生在生物学习上往往不能从理解概念入手,内容模糊,缺少自己的理解与探讨。课堂上,对要点没有听到或听不全,课后又不能及时寻找、总结章节知识之间的联系,只是赶作业,乱套题型,根本就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更不用说学以致用了。同时,他们往往缺乏自主性、自觉性,不能认真地持之以恒地巩固所学知识。我们高中生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懂得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基于以上艺术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特点,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以形成新型学习形态并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与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学习心理,才能真正使艺术生的文化课程学习和专业技能学习能相辅相成,齐头并进。

2.让艺体生“死心塌地”学好生物

2.1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艺体生因喜欢你而喜欢你的课堂

体艺生的特点是思想观念前卫,凡事走在前例,他们喜欢刘翔、姚明、周杰伦等, 作为他们的老师,思想必须紧紧跟上他们的节拍,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短信获取现代最快的资讯,思想要与年轻人靠近,做到他们讲的你懂,他们欣赏的你认同,他们热爱的你了解。而不是老气横秋,讲师道尊严,板着面孔吼。只有学生们对你有认同感,从而喜欢你而喜欢你上的生物课。所以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让他们学好生物的一个前提。

2.2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及时留住艺术生。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听众。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2.2.1 巧用比喻化疑难。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睡着了。

2.2.2 用趣闻轶事引领主题。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2.3 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如:光反应式ADP+PiATP若能科学利用意义更大。如果我们能制造模拟绿叶的绿色衣服穿在我们身上,通过特殊的导管把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ATP运到我们的体内,那么,我们一个月只需要吃几顿饭就足以维持我们身体生长的需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让绿色衣服来尽情制造吧!非洲难民再也不必为粮食太少而发愁,人类从此再也没有粮食危机了!

2.2.4 比较法综合复习。课本中有2个“基本”、 3个“基础”、4种能源极易混淆,如何区分它们呢?我把它们找出来,排在一起,加以比较,学生一目了然。2个基本是: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3个基础是: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4种能源是:主要能源-糖类,储备能源-脂肪,直接能源-ATP,最终能源-光能。

2.2.5 口诀谐音助记忆。如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记成“携一两本淡色书来”。植物必需的七种微量元素记成“铜棚新炉贴馍馍”(铜硼锌氯铁钼猛)。有丝分裂时期特点记成“间期复制、前期三体、中期排队、后期分家”。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线(放线菌)蓝(蓝藻)子。

2.2.6 移时错位法

词语的古今活用,将通俗、新鲜和富有社会生活气息的语言准确导入生物课教学中,必然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细胞质遗传特点“母系遗传”的原因是“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解释为“在细胞质遗传中,卵细胞占据了几乎50%的‘股份”,将经济社会中的“股份”嫁接到生物教学中,新颖别致。

2.2.7 理论知识实际化。讲无氧呼吸时,我从长跑、做泡菜、制酒等方面发挥:①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②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③制酒时为什么要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制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混有乳酸菌,则制酒的同时产生乳酸,降低酒精质量。

2.2.8 重点知识实验化。 在生物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标本就不用挂图,有实物就不用标本,有动手实验就不用实物。让学生多动手、多做实验其意义远比让学生弄清实验原理本身要好得多。亲自动手实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新问题。若教师认为原理很简单,没有必要做实验,则错过了教育学生的极好机会。长期下去,学生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2.9 难点知识“数字”化。核酸中的五碳糖、碱基、核苷酸种类记为“258,D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氨基酸、mRNA上的碱基、基因上的碱基记为“136”等。

2.3 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感染吸引艺术生。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许多教师感到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枯燥、抽象。其实,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变为丰富。在介绍细胞癌变时,我了解到有少数男生常怀着好奇心偷偷地去学抽烟,怎么去教育学生呢? 我一本正经地对同学们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 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实践出真知嘛!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因为烟草所含物质中,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了!”这样,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试想,如果只是声色俱厉地训斥或和颜悦色地去开导,有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吗!

2.4 善于归纳总结,建构概念模型。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适时归纳总结,对于每课时的教学活动可以先总结后分散教学。如在学习尿的形成和排出时,教师先总结为肾脏对血液进行过滤,将血液里面的新陈代谢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形成尿液排出来。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就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概念,思路比较清晰,然后再进行分散学习各方面的知识点,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该课时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适时建构概念模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语言表述能力。血糖平衡的调节是一个重要但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如果仅仅由教师讲述,学生局限在识记水平上,很难真正理解。建立血糖调节概念模型就很好地突破了此教学难点。首先引导学生预习血糖调节的基本原理,思考三个问题:①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涉及哪些概念?②这些概念之间有怎样的联系?③血糖平衡是如何实现的?画出图解式模型。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写下了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胰岛等概念,然后将这些概念进行排列,画出了模型图(见右图)。

2.5 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提出问题

重视学生在预习新课、自主复习、课外阅读及实验观察等环节中学会发现问题,捕捉疑问。在教学过程适时安排时机让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引导学生“发问”的过程中,既教给方法,又提供思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其产生的各种疑问,提出的不同看法,都给予赞赏和重视。这样,比老师满堂灌要好得多,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比如,光合作用一节,课本从光合作用的产物,场所,反应物,生成物来讲,可以启发学生从光合作用的原料来学,实验又怎么学呢,大家讨论,提出方案,让全体同学动起来。

2.6 作业及时反馈。

艺术生专业很好,对文化课大脑思维很有惰性,作业时常不交或抄上,所以要求作业会一道题,做一道题,不会的明天讲。作业每次打分,结果贴在墙上,树榜样,抓典型,高分的画上一朵花,同时让课代表把高分的写在黑板上。虽然是小学的做法,但对于理想化的艺术生来说很管用。如果抄袭现象严重,每周评选抄袭大王,超出10票以上,课下单独找他。从头抓他,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批改作业中要仔细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如是共性问题,就要集中讲评;如是个别问题,就面对面辅导,让学生尝到进步的乐趣。

2.7 坚持书写教学反思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个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作为教师都应该不断进行反思,才能不断进步。对课堂教学经常进行反思,总结每节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因为教完一班,还有二班,三班等,反思新授课与复习课对艺术生应该怎么讲,进行本课时的教学应该怎么改进,才能更有利于知识的落实,才能更贴近艺术生,才能让艺术生生学到更多知识。

总之,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只有充分了解艺体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特点后,找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才能提高生物科教学成绩。只有师生心灵的不断撞击,才会产生激情的火花;只有师生情感的不断交流,才会让艺体生认可你、认可你的课堂,才能让艺体生“死心塌地”学好生物。

参考文献

[1] 《艺术教育》2009年第7期

[2] 李 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

[3] 邓志伟 个性化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糖艺实训总结篇8

【关键词】 黄芪; 黄芪甲苷;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临床应用广泛,为常用补气中药,其有效成分具有明确的药效作用等[1-2]。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的质量考察标准,需进行主要指标成分: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的测定[3]。但相关测定研究方法仍存在一些不足[4]。同时研究提高不同黄芪有效成分提取率的方法也在不断开展,如纤维素酶提取法、微波提取工艺法、超微粉碎提取方法等[5-7]。在本项实验研究中笔者采用了正交试验法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结果,现介绍如下。

1 材料

1.1 仪器 Aglient 1200 HPLC-DAD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sartorius OSA-22电子分析天平;DZKW-4型电热恒温水浴锅等。

1.2 药材及试剂 黄芪,购自北京,产地内蒙古,经鉴定为规定品种的中药饮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3]。黄芪甲苷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781-200613),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01030-200510);甲醇、乙腈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色谱柱Aglient TC-C18(150 mm×4.6 mm,5 μm);Ser#USJBB01065;流动相:乙腈-水(32:68);流速:1.0 ml/min;柱温:25 ℃;蒸发光散射:温度105 ℃,气流量2.8 L/min,空气泵压力0.5 mPa(0.45~0.56 mPa),柱压75~77 bar,进样量:10 μl。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10 mg黄芪甲苷对照品,用甲醇将其溶解,并定容到25 ml,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芪4 g(粉碎,过40目筛),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40 ml,冷浸过夜,再加甲醇适量,加热回流4 h,提取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水10 ml,微热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每次40 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充分洗涤2次,每次40 ml,弃去氨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定容到10 ml,进样测定。

2.2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 TC-C18(150 mm×4.6 mm,5 μm);Ser#USJBB01065;流动相:乙腈-0.2%甲酸梯度洗脱,见表1;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60 nm。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5 mg,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 ml容量瓶中,即可。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芪粉末1 g,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 ml,称重,加热回流4 h,放冷,再称重,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 ml,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转移至5 ml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进样测定。

2.3 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

2.3.1 单因素考察溶剂对提取工艺的影响 提取一:取黄芪500 g,用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1 h,提取1次,醇提液浓缩至约1100 ml,喷雾干燥,得粉末85.2 g。提取二:取黄芪500 g,用10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1 h,提取1次,醇提液浓缩至约680 ml,喷雾干燥,得粉末62.8 g。

黄芪甲苷的测定:供试液的制备:取1 g黄芪醇提物粉末,加水10 ml加热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每次40 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充分洗涤2次,每次40 ml,弃去氨液,蒸干正丁醇层,残渣加甲醇定容到5 ml。HPLC测定法同前,黄芪甲苷含量见表2。

结果显示,乙醇醇度对黄芪中皂苷的提取影响较大,采用80%乙醇提取时,黄芪皂苷的提取效果最佳,故应采用80%乙醇条件提取黄芪。

2.3.2 因素水平的选择 根据预试验,及对提取液中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初步含量分析,确定乙醇体积分数醇度(A)、乙醇溶剂用量(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为考察因素,采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优提取工艺,因素与水平考察见表3。

2.3.3 测定与结果 取黄芪粉碎药材5.0g,共9份,参照上述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设定方案进行提取,再照上述色谱条件测定供试品中的2种成分。

根据峰面积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具体结果见表4、表5。

3 讨论

3.1 正交试验法原理是研究密切相关体中不同水平或同一水平不同因素相互影响程度的一种具有坚实数学理论基础的研究方法,可应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8]。目前在中药药材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中成药制剂制备工艺的合理性研究方面,该研究方法已成为公认、可靠的有效研究手段,相关研究报道很多[9-10],进一步增强了本项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3.2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完全达到了试验的预期目的。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80%乙醇提取效果较好。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黄芪甲苷提取工艺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提取次数>乙醇醇度>提取时间>溶剂用量,采用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用量10倍量,时间为1 h;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提取次数>溶剂用量>乙醇醇度>提取时间,采用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提取时间为1.5 h;两次正交试验结果均显示提取时间影响因素较大。这与目前所发表的某些研究结果相一致[11-12]。证明黄芪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提取的最佳工艺为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溶剂用量为10倍量。

参考文献

[1] 王葳,姜燕,王巍巍,等.黄芪甲苷对脂肪源性干细胞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3,29(2):220-224.

[2] 王玉敏,马琰岩, 高俊虹,等. 黄芪总提物及其有效成分改善阿霉素致心衰的研究 [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18(7):208-211.

[3]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83-284.

[4] 杜国军,秦雪梅,李震宇,等. 山西省中药材标准道地黄芪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2):134-138.

[5] 张华,陈新梅. 纤维素酶提取黄芪有效成分工艺研究 [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8):1832-1833.

[6] 陈涛, 李进, 褚治德,等. 黄芪药材的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2):349-350.

[7] 陈宇红.超细粉碎对黄芪有效成分溶出的影响[J].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3):215-217.

[8] 李文峰,李雪梅,张金春,等.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导弹落点散布仿真分析[J]. 舰船电子工程杂志,2012,32(2):76-78.

[9] 刘元昆,王绍敏. 正交试验法优选胃安颗粒的提取工艺[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1):56-57.

[10] 张素方, 程怡, 麦艳珍,等.正交试验法优选大连翘胶囊提取工艺[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5):41-44.

[11] 姜勇,金芳.不同来源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的定量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1):931-933.

糖艺实训总结篇9

[关键词] 镇康县 甘蔗生产现状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063-02

镇康县是临沧3个边疆县之一,也是临沧市与缅甸边境贸易合作区的组成县之一,是云南省面向西开放南桥头堡的重要前沿。

蔗糖产业是镇康县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全县七乡镇均有种植,占全县六大(蔗糖、茶叶、咖啡、核桃、橡胶、坚果)支柱产业之首。在目前全球不可再生资源日渐枯竭的形势下,甘蔗作为食用糖、乙醇、生物肥等产品的再生原料,在全县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镇康县甘蔗生产发展现状

镇康县甘蔗生产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起步,通过30年的发展,产品加工工艺逐步改进,产业链逐步延长,产品从原来单纯的红糖手工制作向机械化制作红糖、白砂糖、乙醇、生物肥延伸,逐渐步入工业化、规模化轨道。到目前为止,全县有红日处理5000吨的白糖厂2座。据统计2010年~2011年榨季共有蔗园面积32.18万亩,其中县内20.29万亩,孟定镇2.95万亩,国外8.94万亩,甘蔗总产量104.38万吨,平均单产3.7吨。甘蔗工业入榨总产86.65万吨,生产白糖10.87万吨,生产酒精4580吨,生产有机复合肥8591吨,实现工业生产总值7.7个亿,占全县工业生产总值10.7835亿元的71.4%。农民蔗款收入2.095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6.54亿元的32.04%,农民人均蔗款收入达1377元,占农民人均收入2782元的49.5%。蔗糖产业实现财政增收6100万元,占财政总收入19284万元的31.6%。

二、存在问题

1.土地肥力下降

种植甘蔗的地块大部分远离农户居住的地方,加之长年连作,运送农家肥较为困难,只有靠施用无机化肥供给甘蔗生长的营养,造成土地板结肥力下降,增大了甘蔗成本。

2.产业增地矛盾突出

镇康县气候温和,日照丰富,热量充足,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加之蔗农种植甘蔗的比较效益明显较降,大部分农户受眼前利益的驱使,烤烟、咖啡、坚果、橡胶、茶叶、核桃面积不断扩大,带来各种作物与甘蔗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

3.科学种植水平低

新技术推广力度不够,蔗农素质有待提高,大面积耕作管理粗放,单产低。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国家糖料基地县建设,狠抓了以良种为主的甘蔗增产技术推广,栽培管理水平较之以前有了较大提高,但基地效应不明显,且因资金投入力度不够,集中连片面积小,科技含量低,大面积栽培管理还是比较粗放,平均单产低,生产成本高。

4.蔗区生产条件差

镇康县甘蔗生产以山地蔗为主,虽然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甘蔗下田工作,曾多年多次号召大力推广甘蔗下田,但全县本来水田面积就很少,加之广大干部群众传统性地需要满足自给自足的粮食需求,甘蔗下田面积始终上不去。目前山地蔗仍占甘蔗总面积的85%以上,虽有灌溉沟渠,但多数年久失修;主要还是靠自然降水供给甘蔗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其中相当部分是坡度25度以上的陡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因此,整个蔗区水利基础条件差,蔗区水利条件严重滞后,灌溉条件难以改善,基本上都属于中低产田地范畴。甘蔗单产低,成本高,比较效益低。

三、发展思路及对策

1.有利条件

1.1领导重视。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多年来一直都高度重视蔗糖产业的发展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的甘蔗生产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了镇康县甘蔗生产技术推广站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蔗农的积极性。同进,组织人员研究制定了全县蔗糖产业近期发展规,计划到“十二·五”末,建成蔗糖产业基地60万亩(境内30万亩、境外30万亩),实现农业产量285万吨,工业入榨量260万吨;建成蔗糖生产线4条,日处理甘蔗能力2万吨,蔗糖产业工农业产值达到30亿元,蔗糖产业税收达到2.5亿元。

1.2自然环境优越。镇康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日照充足,霜期短、温度四季变化不明显,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显著,大部分地区适宜甘蔗种植生产。海拔510~2978米,年降水量1700毫米,雨季集中在5~10月,蒸发量1500毫米,年平均相对温度,年平均气温18.9℃,最高气温36.3℃,最低气温为-2.1℃,月平均最高气温26.6℃,月平均最低气温13.6,无霜期333天,年日照时数1936.8小时,年有效活动积温6786.3℃,年太阳辐射总量93.6千卡/平方厘米,日照百分率为44%。

1.3有较大的扩展空间。镇康县与境外缅甸甘蔗种植有较好的合作基础,甘蔗作为境外种植已取得显著成效和。同时,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云南省“桥头堡”战略、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以及临沧市边境贸易合作区战略的实施,为解决镇康县的甘蔗生产用地矛盾,加快甘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1.4交通便利。镇康县蔗区(含境外)经过多年的政策扶持,蔗区道路纵横交错、畅通无阻,并有专人管理,定期维护,原料运输十分便捷。

1.5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一是有健全的科技推广机构和专业队。全县有从事甘蔗生产技术推广专业人员184人,其中高职4人、中职100人、初职80人。做到县、乡、村建有农业科技部门甘蔗产业生产的技术员,制糖企业有农务科,村委会有片区甘蔗辅导员。先后引进示范新台糖16、新台糖20、新台糖22、新台糖25、粤塘93-159、粤塘00-236等系列新品种10多个,为加强甘蔗生产技术推广,提高单产创造了条件;二是有较强的龙头企业。镇康县拥有日处理1万吨的蔗糖“流水”加工生产线3条,其中:白糖加工生产线2条(南伞糖厂、勐堆糖厂),红糖加工生产线1条(军赛糖厂),为镇康县甘蔗生产的稳步发展,带动带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临沧市蔗糖产业“二次创业”为契机,充分依托沿边资源优势,按照“主攻山地蔗、鼓励下田蔗、重点搞好水浇地”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云南省“桥头堡”战略、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以及临沧市边境贸易合作区的战略机遇,通过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推广良种,提高单产和含糖量,做强龙头企业,提高效益,促进甘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发展对策

3.1加强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蔗糖产业在全县社会经济中的积极性的认识,把蔗糖产业作为全县人民的幸福事业来抓。

3.2开展中低产田地改造。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云南省“桥头堡”战略、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以及临沧市边境贸易合作区战略的机遇,开展蔗区中低产田地改造,经3-5年的努力,通过坡改梯、低改高和水浇地建设,结合农艺措施,改善土壤供肥结构,将全县60%以上的蔗区建成高稳产蔗区。

3.3增大投入,改善水利条件。镇康县85%以上的甘蔗种植面积均为旱地,都是无水灌溉,属于雨养蔗园,广种薄收,单产低,效益差,为此,县、乡、村与制糖企业要联合投资,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保水、保肥能力,为甘蔗高产创造条件。

3.4强化基地建设、推进甘蔗产业化经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租用农户土地的办法,以村民小组,村委会为单位,集成技术,整合资金,改进措施,建立高产、高糖的百亩公关田,千亩示范区、万亩带动区。推广甘蔗产业发展中的典型经验,创建示范户、示范组、示范村、示范中心样板,搭建科技服务平台,达到以点代面的作用,让蔗农干有样子,学有样榜。逐步形成专业户、专业组、专业村的连片种植新模式,形成相对固定的甘蔗种植区域、相对成熟的技术推广举措,相对稳定的投资环境,相对提升的经济收入来源,推进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规范化整合,使镇康县蔗糖产业有一个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空间,实现以规模促发展,以效益促生产的目标,促进甘蔗产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3.5加快甘蔗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适合当地生产耐旱耐瘠薄的甘蔗新品种,集成推广高产、优质、含糖量高的甘蔗生产的技术,从整体上提高甘蔗单产,增加总产。

糖艺实训总结篇10

为进一步普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传授健康生活技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区健促办根据沪卫健康(2019)11号《关于开展2019年上海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制定了2019年活动方案、有序组织各乡镇参与,现将活动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月主题宣传活动

**区健促办于9月24日上午在陈家镇裕安农贸市场组织开展了健康生活方式活动月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健康宣传手册及宣传品1300余份,覆盖群众650余人次。本次活动旨在“合理膳食行动”、“三减三健”等方面向过往群众普及减盐、减油、减糖知识,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广泛宣传合理搭配、科学饮食的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引导群众以实际行动推动健康上海建设。

(二)开展膳食讲座进学校主题活动

9月24日下午,一场以《油、盐、糖三减攻略》为主题的膳食科普讲座在上实东滩学校艺术中心举行,200余名师生共同参加了活动。

活动聚焦儿童青少年,特邀国家健康管理师、国家公共营养师、国际注册内训师周祥俊医师授课,旨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对科学饮食、合理膳食的认识,切实培养提升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意识。

讲座过程中,周医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形象的图片,将日常生活中“油、盐、糖”的合理摄入量等理论知识生活化,给同学们作了“三减”理念的普及。互动环节中,全场师生被周医生风趣幽默的授课氛围所吸引,同学们个个踊跃答题,现场气氛热烈,掌声此起彼伏,活动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