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轴实训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0 14:52:36

五轴实训总结

五轴实训总结篇1

这所学校自成立以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选用实用性强的正规教材,另一方面编制校本教材、讲义,以适应非学历短期培训学员的需要。逐步加强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比例达到3:7,对实践教学的模式和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课上学生“真刀真枪”的实际操作,得到了社会、家长、学生的认可,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根据工作岗位的要求设置课程内容,将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融入其中,将教学内容结构简单化,便于教学和掌握。教学计划由学校教务科会同大连机床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瓦房店轴承集团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制定,其中35%-40%的内容由企业提出。并聘请相关专业的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员和本校教师开发校本教材《公差与配合》、《车工工艺与训练》,并与绥化市职业技术学院、清原职教中心共用。同时将实训课内容形成模块化,根据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通过这些教学环节的实施,使学生达到应具备的能力要求,并与工业技术等级鉴定相结合。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地了解企业,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瓦房店市机械制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逐步探索和完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采取“订单式”培训,加强与企业联系,保证培训人员的充分就业,先后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大连机床集团(瓦房店工业园)、瓦轴集团、大连玻璃钢工业总公司、大连爆炸焊接研究、日本今冈船务(大连)公司、非标准轴承集团公司、STX(大连)造船有限公司签定了就业定单。定单人数累计达5000人。毕业生获得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率98%。

为拓展办学空间、解决生源问题,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并积极拓展面向西部农村的招生渠道,实现了招生、就业、管理、师资、设备、技术相互支持,资源共享。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与日本国鸥州语言学校进行经验交流,与德国雷根斯堡公立金属与电子技术学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上采用了多种形式,先后与多家企业、个人合作,如:瓦轴集团、大连机床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大工电脑等。企业通过设备、资金投入,技术人员定期来校讲学,参与学校的培训工作。学校积极开展“产教结合”、“产学合作”,拓展了办学空间。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方式建立了由企业技术专家、专业教师等相关人员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涉及机械加工技术、焊接、电气运行与控制三个专业,共26人组成,本校校长任委员会主席;每月召开1次专业会议,每学期召开2次全体会议。学校建立大连机床集团瓦房店分厂、非标准轴承厂、泰宇轴承厂等15个校外实习基地。结合教学情况,企业现已接纳本校46名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性实践活动。

五轴实训总结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中层管理者 岗位特性 培训设计

一、群体特点及培训需要分析

在人力资源领域,中层管理者往往被认为是在同一组织架构中界于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之间的管理人员。据此,市行级商业银行的中层管理者(以下简称中层管理者)范围应该包括本部部门正副总经理、支行正副行长,其群体特点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理论基础;第二,在某些领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或才干;第三,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个人发展等有更多需求。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需要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动因,各种需要之间有高低层次之分,某一层次需要满足了就会向高层次发展。中层管理者的三个特点既是中层管理者能够从普通员工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也同时反映了他们实现身份转变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可以做一个合理推断:中层管理者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更高的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对自身能力的提升有较高的意愿,而培训则是满足该需要的重要工具。

二、岗位特性及能力坐标轴构建

中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在于贯彻执行上级领导所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该类岗位的特性既有别于高层管理者的“高屋建瓴”,也不同于基层管理者的“带领践行”,他们是高层管理者与基层管理者之间的“连接纽带”,具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职责。具体表现为:其一,作为被管理者,是高层领导的直接下属。要能够及时理解并领悟高层领导者的战略意图,形成有效的工作思路及执行计划。其二,作为管理者,是所在部门或支行的领导人。要能在所负责业务经营中做出准确的判断,能迅速部署工作,充分调动基层管理者的积极性,引导目标的实现。

根据以上岗位特性的延伸,我们试图建立了一个坐标轴,横轴代表管理下属能力,纵轴代表领悟上级能力。如图所示, A、B、C三点能力总和均为6,但只有在C点所构建的能力体系最大,有9个方格。由此可见,在两方面能力水平总和相当的情况下,只有当管理下属能力、领悟上级能力均在较高值时所构建的能力体系才是最大的。为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是单一提高领悟上级能力或者管理下属能力,都是无法创建中层管理者全方位、高水平的能力体系的。

另外,作为中层管理者往往在众多员工当中扮演着标杆人物的角色,员工们习惯以中层管理者日常行为、工作态度为引导和学习的对象。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在示范效应下,中层管理者行为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全体员工的行为能力水平。

三、中层管理者培训建议

基于以上种种结论,就中层管理者培训设计中培训目标、课程内容、师资选择等若干环节建议如下。

1.培训目标。通过系统培训,要使中层管理者达到进一步提升五方面能力的目的。一是更新和补充实用性的分析法和方法论,善于抓住问题实质;二是系统性重温管理职能理论,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管理技能;三是善于科学合理调配各项资源;四是善于培养优质下属,建立未来接班人的人才梯队;五是具备很高的自我行为能力。

2.课程内容。围绕培训目标及能力维度,针对中层管理者的课程内容应该包括善于聆听、细节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有效计划、科学决策,人际沟通、激励员工、团队凝聚,培养接班人、对人的判断和评价、态度决定一切、赢在忠诚、敬业的魔力等内容。

3.师资选择。第一,善于聆听、细节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等课程重在实用性分析法与方法论的介绍及使用,建议选择有着丰富多层级管理经验的外部优秀管理者或银行内部领导者。第二,有效计划、科学决策等课程重在重温并升华对管理职能理论的理解,建议选择深谙管理学系统理论,有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的学者或教授。第三,人际沟通、激励员工、团队凝聚等课程重在员工关系调配的实战性,建议选择见多识广、培训经验丰富、提炼有自己方法的专职培训师。第四,培养接班人、对人的判断和评价等课程重在提供专业性指导,建议选择有心理学知识背景、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丰富的外部师资。第五,态度决定一切、赢在忠诚、敬业的魔力等课程重在精神理念的深化传导与渗透人心,建议选择在员工中有很高声望、授课富有感染力、在银行资历丰厚的领导者。

参考文献

五轴实训总结篇3

2008年8月8日晚,代表着欢乐与希望,象征着团结与友谊的奥运主火炬滑出导轨,巍然竖起,与祥云画卷合而为一,惊艳世界。

火炬亮相短短数分钟,却充满玄机,它凝聚了总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技术人员近两年的心血与汗水。

锤炼“音符”

2006年10月,奥运主火炬塔研制工作启动。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一批机械、结构、控制工程师首先参与其中,负责把导演创意转化为艺术装置。

万事开头难。头10个月,他们经受了太多的“折腾”,刚刚见到一点曙光,拿出总体方案,导演创意却改变了,只能重新再来。2007年8月,一个充满智慧与灵气的主火炬设计创意浮现出来―― 一道“音符”。创意令人耳目一新,但却给结构设计带来巨大困难。方案论证了3个月,2007年10月开始正式设计。

踏着奥运的节拍,从“线”扩展到“面”,延伸至“体”,负责结构设计的黄伟开始火炬的计算机建模。表面平整的主火炬,里面藏着不少“机关”,要为焰火燃烧及控制提供空间,还要解决自身连接问题。运用三维软件,黄伟画出了第一支主火炬。在三维空间里,这支火炬的每一个螺丝都进行了精确表达。通过计算机控制,可以看到各个角度各个部位的情况。

然而,这样一支火炬,能否稳稳地站立在“鸟巢”顶部?长期从事特种工程设计的火炬塔团队决定把它请进大型风洞,做一做“吹风”试验。12月底,在四川某地的风洞试验中心,第一支1∶25的主火炬模型造了出来。结果发现,火炬中心的燃气管道部分太小,没法表现受风情况下的气流变化,试验无法进行。

于是,第二支1∶15的火炬模型又造了出来,各种测试设备装进了火炬塔。站立、平躺、侧身,静止、运动,各种姿态、各种情况,都进行了风载荷试验。结果证明,火炬塔的设计安全可靠。

对接“鸟巢”

网状钢结构交织成的“鸟巢”,顶部起伏不平。火炬塔所处的屋面是一个弧形缓坡,每个点的曲率都不一样。该怎样实现火炬与“鸟巢”的对接,成为又一个工程难题。

在“鸟巢”顶部搭建火炬塔,一个关键问题是要进行重量控制。科技人员慎重选材、用材,把厚钢板用在关键部位,从总体到细节,全程控制。最终,主火炬重约45吨,驱动系统重约80吨,燃气系统十几吨,完全控制在“鸟巢”的承受范围内,难题终于得到解决。

每一次试验,都必须把火炬塔所处的特殊环境模拟出来。为此,以原设计图纸为基础,火炬塔团队搭建出一个个“鸟巢”局部。在京东郊区的某个地方,甚至专门做了14米高、1∶1的“鸟巢”局部作为试验平台。主火炬、驱动、燃气,从分项到整体,全部进行实物模拟试验。今年4月下旬,京郊试验场进行火炬塔首期竖起点火试验。试验一举成功。

5月10日,火炬塔开始现场安装。试验场上整体调试完毕的火炬塔,到了“鸟巢”却需要一点一滴重新开始。甚至,原来严丝合缝的螺丝连接,因为一个点位误差的放大,也变得相距甚远。高空作业,从“鸟巢”5层的外环通道爬上第一层膜,翻山越岭般走到内环,再爬上顶部。7月26日,经过几次试验检验调整,火炬塔系统施工才算全部完成。

华丽转身

开幕式要求体现“天人合一”的中华文明精髓。竖立在“鸟巢”顶部一角的主火炬,犹如从上方十几米宽的膜结构卷出,与“鸟巢”浑然一体。主火炬的下边缘,要和膜结构上的造型线相合。精确的定位要求,为火炬塔的驱动系统设计带来了巨大难题。

一条11米长、3米多宽的轨道,铺上“鸟巢”顶部。主火炬平常藏在靠近外环的帐篷里。点火前,一套水平驱动系统把它缓缓拉出,直到近半部分探出内环。另一套复合驱动系统又把它顶起,推到与“鸟巢”内环与之垂直,下缘与膜结构曲线对接。

为了确保精确定位、稳定可靠,驱动控制系统采用了智能化设计。在火炬塔运行的几个关键部位,专门布设监测仪器,实时反映设备运行状态。根据反馈信息,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整设备运行方向、速度。经测试,直径3米多、行程11米多的主火炬,终于实现了运行控制误差低于2毫米、精确度达到万分之二。(江福梅、赵波、孙阳)

妙:“梦幻五环”举世惊

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是,国际奥组委对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节目并不审查,而只审查3个环节:奥运五环展示、点火仪式和运动员入场仪式。

“奥运五环在展示中如果出现问题,国际影响将不堪设想。”董平章坦言:当时受领任务后,压力非常大。董平章是总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的通信工程师、“梦幻五环”负责人,是他和同事们一起把导演创意变成了现实。

梦幻成真

“太奇妙了!”开幕式上,当“梦幻五环”出现时,现场数万观众发出同样的感叹。特别是当奥运五环展示结束后,突然在空中“消失”了,很多人在惊叹的同时,不禁疑问:这是魔术吗?

这要先了解奥运五环的制作工艺。

首先要解决“五环”依托的问题。为此,技术人员制作了一张直径1.5毫米钢丝线编织成的巨型网,宽16.5米,长36米,网眼为40×50毫米的方格状。他们按照五环的布局在钢丝网上焊接上了45000多个LED(发光二极管)小灯,当这些灯发出白色光时,就呈现出了大家所见到的璀璨五环。

这张巨型网的上下两边各固定了一根钢管,上边的钢管上焊接了4个挂环,用于连接钢索装置。这么长的钢管,如何在尽量控制尺寸的同时保证不变形?这要归功于负责特种结构的设计人。为了这根钢管,他们进行了大量的演算。甚至,在第一次演出前,还对吊点的位置进行了精确调整,保证了“星星五环”能够最平整地展示。

钢丝都裹上了一层塑料皮,和大家平时所见的电灯线结构是一样的。塑料皮和钢管都刷成黑色。这张网事先被放在了舞台中央。“梦幻五环”节目开始时,全场灯光都暗下来,音乐响起,舞台中央巨型显示屏出现了奥运五环图案,与钢丝网上的五环图片重合。此时钢丝随着音乐缓缓拉起钢丝网,网上的LED灯亮起,同时显示屏上五环图案消失,看起来奥运五环就像从屏幕上脱离、升起。

前所未见

董平章给记者展示了一截钢丝网,这就是“梦幻五环”设计初期的样子,最大的不同是网的颜色。董平章说,钢丝线和钢管,刚开始都是刷成灰色的,但演出时有部分反光,达不到满意的效果,最后都刷成了黑色。

他还透露,巨网上下两边刚开始时是用玻璃钢固定的,成本高,强度也较弱,换成钢管虽然相对要沉一些,但在钢丝吊索的承载范围内,最主要的是比玻璃钢结实,可靠性更胜一筹。

奥运五环的大小也进行过反复的调整。起初每个环的直径是8米,后来修改成6米、7米,直到最后才定为10米。

万无一失

LED灯很小,在钢丝网的搬运过程中容易掉下来。光钢丝网的线就有800多条,每一次排练至少有十几条坏掉。因此每次彩排后,技术保障人员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修补钢丝网和焊接灯,工作量很大。

后来,他们想了个简单易行的办法,蘸上一种特殊的胶水点在小灯上,胶水凝固后就包住了小灯及两边的焊点,既不影响亮度又比原先牢固。

为了防止个别线路出现问题导致“梦幻五环”短路,工作人员采取4条线路同时供电。只要其中有一条不短路,钢丝网都能完整地显示出奥运五环的图案,当然这四条线同时正常工作的话,“梦幻五环”也就达到了最佳的效果。他们还采用2个不同频率的电路开关控制电源,即使两个开关都出现问题,还有1个手动控制开关。(唐振宇、邱展招、孙阳)

奇:超级“魔方”大舞台

随着音乐流转,一幅壮美的“祥云”画轴从地下升起,在光影变幻中徐徐展开,踏着节拍,它一会儿幻化成波涛浩瀚的大海,一会托举起炫目的星球……这个升降组合式舞台,犹如一个异常复杂的超级“魔方”,令人赞叹称奇。

升降舞台宏大复杂

舞台由4层组成。第一层,中间是可开合的两块活动盖板,两边是可下藏的60块补台。第二层,中心是20个模块组成的直径20米可拆卸圆台,周边为A、B、C三类10块异形子台。第三层,直径18米的九环球,第7-9环之下设有临时支柱。第四层,直径20米圆台,又称母台,中心竖起直径6米子台。

在计算机控制下,补台下降,活动盖板打开,第二层舞台就可以上升到地面。这两层舞台的台面,都铺设了大型高清晰度的液晶显示屏。拆除第二层的直径20米圆台,第三层的九环球才能出现在观众眼前。第四层的中心子台,则几乎全部藏在九环球里面。

这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复杂的可升降组合舞台系统。整个系统由300多台(套)设备组成,总重1200多吨,装配近2000瓦的电机,专用的控制柜、电源柜有100多个,最大载重200多吨。

设计方案一波三折

国家体育场地面设备工程要为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4场演出和仪式服务。据2006年初参加工程建设、负责地面设备统筹的陈威介绍,由于当时开闭幕式演出还在方案创意阶段,最初连舞台区域、大小、形式都是未知数。设计人员从摸清同时上场的最大人数入手,综合4场演出的共同需求,经过多轮方案评审,拿出了舞台工艺方案,并为各场演出需要的装置与运行要求进行了预留设计。

由于导演创意不断调整,工程研究设计迟迟不能定型。有时看似很简单的调制却要求对结构体系、电机设置、运行方式以及控制系统进行全套修改。2006年6月开始方案研究,经过3次方案调整,十几次局部修改,到2007年3月工程设计才算正式确定。

为了确保设备运行可靠,整个舞台系统运用了大量可靠性设计。从驱动电机到整个控制系统,全部都有备份措施。由于各类平台交错,设备交叉运行,相互冲突的平台都采取了互锁设计。设计人员还专门开展了设备故障快速诊断课题研究,所有的操作、运行数据都记录保存,为整个系统装上了“黑匣子”。

今年4月初,系统安装完毕开始调试,问题却接踵而至。由于设备行程超长,传动链走完一圈多出一大截,阻碍了周边子台的运行。经过专家研究,又观察了几天,加装了一个导向轮,才把传动链固定起来。两个互为备份的电机,同时启动,电流流量却不一致。是不是存在什么隐患?专家们开会讨论了几天,又专门作了各种荷载试验,才算找到电机运行规律,证明没有隐患。

为了迎接首场测试赛,活动盖板和补台要铺上草坪。十几辆履带车“轰隆隆”开上舞台,刺耳的噪声混合着机械设备的振动共鸣。振动会不会影响升降设备?大家纷纷主动到振动最厉害的地方查看,直至测试最终圆满成功。(江福梅、赵波)

酷:“卷轴”横跨五千年

一纸、一轴、一屏,串起开幕式整场演出,横跨五千年时空,融合中华五千年文明精华,是全球观众关注的焦点所在。

一张画纸的横空出世

这张贯穿整场演出的画纸,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一个亮点。看似普通的这张纸,却给工程研制人员提出了巨大难题。项目负责人黄伟介绍说,这是运用航空材料,为奥运会开幕式特制的第5张纸。

这张纸,既是演出平台,也是巨型画布,还是重要道具。它有时铺在地上,有时悬在空中。它的韧性必须很好,否则容易扯破。也不能太重,否则不便于吊起、移动、翻转。经过两个多月的调研、论证,才初步确定造纸的材料和结构形式。纸的基材是一种蜂窝板,由1.2米长、2.4米宽的小板拼合裁剪而成。两侧采用真空技术压上高分子合成板,面上再粘一层无纺布。纸的吊点的设计,又是一大难题。吊点的选择,运用了大量力学计算分析。除了考虑各种姿态下纸自身的重量分布,还对受风情况进行了模拟演算。吊点的制作,运用了5种材料、3种工艺。

第一张纸,根据导演要求,长14米,宽36米。2007年10月研制完成,重约1.8吨。这张纸验证了材料和结构的可行性,也暴露出边缘起波浪、局部起死褶等问题。

第二张纸,为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同时降低制作难度,调整为28米宽。今年3月初,进入排练场,饱受风、雨、柳絮侵蚀。

第三张纸,彻底解决了吊点加工难题,于5月4日首次进入“鸟巢”排练。为此,专门制作了10米长、3.8米宽的平板车,动用了200多个人,一点点蹭进场地。

第四张纸,根据“鸟巢”现场排练效果,缩小为20米长,11米宽,由第三张纸裁剪加工而成。纸厚20毫米,重约800公斤。在7月16日开幕式首次汇报演出中,这张纸第一次画上了山水太阳。

一幅画轴的舒缓打开

画轴的造型,源于中国书画卷轴。直径2米、宽22米,从台仓送到台面,挂上驱动设备,打开后成为一幅长卷。项目负责人陈威介绍说,画轴的研制,要解决重量控制、液晶显示和运行定位等难点。

控制重量,是因为画轴要在液晶屏上滚动,必须避免把屏幕压坏。为了美观,画轴的截面由祥云图案演变,犹如盛开的花朵。为此,在结构形式上,采取了分段布置的办法。画轴两端用于表现造型,中间为圆筒结构,里面藏着配套设备。在材料选择上,采用了特种铝合金,并通过电脑模拟计算,使厚度降到最低。

由于画轴很长,液晶电源和显示控制采用了随轴近供的方式。画轴里藏着锂电池,演出时工作人员就在里面操作液晶显示。

为了保证美观、完整,画轴的驱动采用了钢丝牵引方式。为此,轴两端的台面专门开了两道槽,里面藏着钢丝、滑轮等设施。

一面大屏的潇洒亮相

亮相开幕式的液晶显示屏,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地面高清晰度液晶显示屏。大屏分辨率高达7052×1056,是普通电脑屏幕的数倍。采用5台电脑同步控制。液晶屏的图像显示,采用无线遥控方式。

6月初,液晶屏安装到位,初试完好。几天训练过后,却频频出现险情。一天的骄阳暴晒后,屏幕边缘预留的空隙完全填满。前一天好好的屏幕,第二天晚上却发现了碾压痕迹。原来,由于气温过高,屏幕中央也发生变形,无法承受画轴碾压。为此,排练场上多了一条要求:每天中午11点到下午5点,画轴不能从屏幕上滚过。

排练期间,正是多雨时节。高温高湿,是液晶屏幕的杀手。有的地方整条屏幕黑了,有的局部亮点闪烁……于是,排查整改成为视屏团队的重要任务。向着万无一失的目标,超级大屏终于走向开幕式,迎接全球亿万观众的检阅。(江福梅、赵波)

绝:高空“芭蕾”好精彩

这是一个绝妙的空中舞台。22位婀娜多姿的飞天仙女,环游璀璨夺目的奥运五环……在高空,古典与现代就这样梦幻般地融合了。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张艺谋开篇就用“吊钢丝”的技法为世界呈上了一道空中视觉奇观“盛宴”。这个场面对于经常看电影的观众,或许似曾相识,但开幕式中的“吊钢丝”远比电影中的复杂。

钢丝编织“五线谱”

“吊钢丝”也称吊威亚,威亚是英文“wire”的音译,意为钢丝。片场上,通常是起吊车吊起固定滑轮,挂在演员身上的钢丝穿过滑轮,攥在工作人员手里。他们凭着经验,往后边跑边拉,演员就能“飞檐走壁”了。

“开幕式上用的威亚装置,科技含量要高得多。”开闭幕式上空设备机械系统的负责人常嵩说。开幕式上空共安装了31套威亚装置,每套包括1台移动小车、1个带滑轮吊具和3台卷扬机,这些组成了“鸟巢”上空的威亚系统。

横跨“鸟巢”上空的10条钢索――东西向3条,南北向7条。这是移动小车滑动的轨道,称为承载钢索系统。操作员在上空控制台发出各种指令,自动控制卷扬机收、放钢丝绳,拉动小车在钢索上来回移动和滑轮吊具上下运动。抬头望去,就像演奏一曲精妙绝伦的五线谱。

钢索舞出空中“芭蕾”

在这项难度很高、错综复杂的庞大工程面前,设计师方志刚形象地称一定要让这一条条钢索听话地舞出空中“芭蕾”。

其中一个关键环节是采集吊威亚物体的移动坐标数据,编成电脑指令。因为开幕式中,吊威亚的有仙女、宇航员、放风筝的小姑娘、梦幻五环、巨型纸等,只能在相应的指令下移动。

而实际情况是,10条钢索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向下弯曲,看起来就像是渡桥上呈弓状的钢缆。因为钢索是“软”的,再加上热胀冷缩,根据数学模型计算的数据与实际有很大出入。最后,他们精确测算初始两个位置之间所要排放钢绳的长度,通过控制卷扬机收、排钢绳的长度和速度,确定了物体在这两点间的移动轨迹。

航天科技融入设计

当全世界观众享受着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盛宴时,方志刚则以另一种心情紧盯着“鸟巢”的上空。

“这是一项和航天发射同样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方志刚说,“我们必须用一万分的努力应对万一的突况。”

为此,他们对开闭幕式特点进行了风险分析,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预案处置体系,做到一个环节出故障,能有几套方案解决。

“我们所用的设备既要先进,更要可靠。”方志刚说:“我们不会把开幕式当作新产品的试验台,所有的设备、系统都必须要有多年的成功应用经验。”比如,开幕式上空设备的控制台,用的就是成功保障过航天发射任务的“神舟4000”控制台,它是我国研发的第四代控制台。上空设备系统的所有控制软件也都经过了严格的软件测试,测试用例多达245个。

他们还将航天发射经验“嫁接”到开幕式技术保障中。在演出设备系统中全面实行可靠性管控,大范围采用冗余设计。像核心控制器、操作系统、网络传输系统都是双备份。在一个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备份系统无延时切换。

此外,他们还给控制系统装上了“黑匣子”――快速故障诊断系统和历史数据记录系统,能帮助技术保障人员迅速查找故障原因,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邱展招、江福梅、孙阳)

神:压轴大戏“九环球”

一颗直径18米、晶莹剔透的蓝色星球从“鸟巢”正中间缓缓升起,压轴大戏“同一个梦想”让亿万观众眼前一亮,把开幕式演出推向了高潮。

中国工程师太棒了

起初,当导演提出想要一个可以上人表演的“球”时,大家都对它有一种神秘感。这个球在演出最后才登场,因此它必须能够在地下好好藏着。它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同时,它所在的这块场地半个月后要举办闭幕式,期间要承办足球、田径等比赛。因此,必须能够尽快拆装。

这样的问题,中国工程师们有信心解决。当这颗“星球”完整地呈现出来时,北京奥组委的国际顾问情不自禁地说:“中国的工程师太棒了!”

首先,需要确定球的结构形式。据组织项目研制的刘晓华介绍,最初的选择至少5种以上,逐一分析、排除后,剩下“多环同心”方案。

接着,需要确定构造九环球的材料。环与环之间、球的表面,要求采用半透明的材料。原来想用一种航空材料,可是太重。找来PVC板,却达不到要求的强度。有的产品,工程师们在上面使劲跳、拼命踹,都完好无损。换了上场演出的“少林小子”,三拳两脚就坏了。几经周折,前后试了七、八种材料,才找到最终选择。

特种材料打造球体

造球用的材料,有普通合金、各种高分子材料,总共20多种,不少是航空、航海、野外特殊装备。在球的内部,环与环之间有绳索连接,同时起到减震作用。绳索是球的“双保险”,选用强度与弹性兼备、价格昂贵的防弹材料制造。

看似自由奔跑的“少林小子”,其实腰缠“风火轮”――通过一种特制的小车固定在球的圆环轨道上。这种小车原用于帆船,经过巧妙改造后,适应了训练场的风沙扬尘,耐磨性大幅提高。

一环一球迈开步

球的制造前后经过7次大的试验。其中用三分之一大小的模型作过结构形式和整体稳定性试验,用30度球检验过灯光效果,在排练场制作了一个训练用球和专用平台。之前,还专门制作了轨道训练器。

球还没造出来,就要开始训练。从直线到弧线,从1/8球到1/2球,负责球的技术保障的樊宏伟先后组织制作了8套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轨道训练器。最紧张的时候,两、三天就要升级一套装置。球的制作也在紧张进行。2008年年初,专门用于训练的九环球安装完毕,先做沙袋试验,把可能影响安全的每一个问题都找出来。

拆除球笼仅需8分钟

今年4月中旬,赶在首场测试赛前,九环球第一次进入鸟巢安装。直径18米的九环球,切分成80段,摆满从通道到台仓的每一块空地。

为了保证演出需要,球上装了球笼――直径20米的圆形平台。台面分成20块,最重的一块1.2吨。中间主梁由两段组成,重1.4吨。球笼必须在15分钟内拆除,为此专门研制了两种叉车。车子进入台面再发力拉出,解决了场地局限、无处用力的问题。160多人的一支技术保障队,前后训练20多次,用了1个多月,把拆除时间从一个半小时缩减到最快8分钟。

五轴实训总结篇4

【关键词】高职 零件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86-02

零件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是传统课程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设计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开发的一门课程,是面向汽车、机械等零部件生产企业从事生产技术工作的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因为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灵活性大的特点,所以要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学环节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本文就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经验进行分析。

一、课程定位

零件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专用夹具设计,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备典型零件工艺规程编制能力、进行简单夹具设计的初步能力,为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它也是对前续机械制图与测绘、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等课程在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工艺问题方面的综合应用,又为同期的零件普通车削加工、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和后期的专业顶岗实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毕业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的实施与教学奠定基础。

二、教学思路

(一)充分利用资源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拥有机电技术研究所、机械工厂。机械工厂拥有各类机械制造设备达200多台,承担东风柳汽、玉柴公司、柳工集团等企业的技术开发与产品加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桂林福达公司、柳州福臻公司、柳州商泰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互惠双赢校企合作关系,校企联合组织学生进行专业顶岗实习。该课程与企业通过专业工作分析确定的职业能力,共同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共同明确教学目标、制定考核标准等。

(二)注重课程衔接

与先修课程机械制图与测绘、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的项目测绘与设计(即二级减速器)相统一,与零件普通车削加工和零件数控车削加工等实训课程同步。即在测绘和设计出典型零件(如阶梯轴、齿轮等)的基础上该课程与实训课程实现一体化教学,与专业顶岗实习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应用的整合发展。

三、内容设计

(一)学习情境的设置

在教学内容上设计了五个学习情境:

第一个学习情境“机械制造工艺理论知识”以系部现有的教具减速器的轴和齿轮等为载体,掌握机制工艺基础理论知识、相关概念、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计算,并能识读工艺规程卡、机床夹具总装图。在此基础上结合零件普通车削加工等实训课程完成零件的加工,实现一体化教学,对学生初步理解理论知识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第二个学习情境“轴类零件工艺规程编制及夹具设计”以校企合作企业东风柳汽生产的汽车传动轴等轴类零件为载体,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工艺规程的编制和专有夹具的设计,并与实际生产文件对照。掌握轴类零件工艺编制及夹具设计。

第三个学习情境“齿轮类零件工艺规程编制及夹具设计”以学院机械厂为柳工公司加工的变速齿轮为载体,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工艺规程的编制和专有夹具的设计,并与实际生产文件对照。掌握齿轮类零件工艺编制及夹具设计。

第四个学习情境“箱体类零件工艺规程编制及夹具设计”以校企合作企业玉柴公司连杆生产厂家柳州通用机械厂的连杆为载体,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工艺规程的编制和专有夹具的设计,并与实际生产文件对照,掌握齿轮类零件工艺编制及夹具设计。

第五个学习情境“叉架类零件工艺规程编制及夹具设计”以校企合作企业柳州五菱公司微型汽车发动机的箱体为载体,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工艺规程的编制和专有夹具的设计,并与实际生产文件对照。掌握叉架类零件工艺编制及夹具设计

(二)学习内容的延伸

在随后的专业顶岗实习阶段将学生有计划地安排在学院机械厂齿轮加工组、轴类加工组、柳州商泰公司、东风柳州汽车公司和柳工公司等企业的连杆、箱体加工车间,以论文形式要求对岗位生产的产品进行技术分析、现场解决工艺问题的方法等进行汇报,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提高职业岗位竞争力。

(三)教学内容的实用

轴类、齿轮类、叉架类和箱体类四大类零件是机器的典型零件,机械加工中常见,教学载体的选取完全来自实际的生产,教学内容从企业需求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来设定,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教学组织安排

(一)总体思路

在零件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课程的理论学习中,学生应在会编制零件工艺规程的基础上,与实训课、专业顶岗实习结合,掌握零件加工过程中各种装备的选择和使用、零件的加工方法及零件加工质量的检测与分析。如图1所示,针对不同结构的载体零件,从易到难逐个进行工艺制定一装备设计-工件加工-质量分析的模块训练,从而实现从学徒工到熟练工、从操作员到技术人员的转变。

(二)学习情境内容组织

图2是学习情境内容组织框图。从图2中可见每个教学项目以“零件工艺性分析-工艺规程编制-专有夹具设计-加工-质量分析”步骤来组织实施。本着“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通过小组合作、一体化教学等方式教学,在学习中工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相互沟通、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职业岗位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在职场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教学评价

五轴实训总结篇5

摘要: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近些年来引起中国职业教育实践者以及相关学者的关注和兴趣,并且成为人们研究和探讨的焦点之一。惠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是广东省政府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共建的“粤新合作”示范性院校,惠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的“教学工厂”下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合作的重要成果。本文重点论述学校数控专业,探索实施了“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教学工厂 双导师 培养模式 探索实践

示范校建设期间,笔者学校基于“教学工厂”创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基于“教学工厂”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取得预期成效。

一、实施背景

广东省惠州市装备制造业发达,技术工人缺口很大。笔者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存在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和经验、教学不能有效对接生产过程、人才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差距大、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不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2011年学校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在学校建立机械“教学工厂”培养技术工人。

二、工作目标

一是建构基于“教学工厂”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并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弥补教师缺乏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和经验的短板;三是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缩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五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满意度。

三、工作过程

1.建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通过对行业、企业、院校、毕业生进行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骨干教师一起,基于“教学工厂”建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方案,经由专家评审、试行、修订后正式实施。

2.建设“双导师制”教学环境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环境即“教学工厂”,由笔者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投资兴建,具有生产、实训、教学、研发、培训、鉴定、竞赛和创业等功能,于2011年6月正式投产,厂房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拥有360余台机械设备,总价值近6200多万元。拥有钳工、车工、铣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CAD/CAM、检测等实训室,实现各工种的实训能力。并拥有像美国哈斯五轴加工中心、南通机床厂出品配套西门子系统的五轴加工中心、南通机床厂四轴加工中心、辛辛那提加工中心、辛辛那提车削中心、南通车削中心、沈阳机床厂的斜床身数控车床SL50等一批高端、精密的设备。采用“两个平台、四个中心” 的运作模式,“两个平台”就是基本功训练平台和综合训练平台,“四个中心”就是学生基本技能训练中心、设计中心、制造中心、数控机械加工中心。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在“两个平台、四个中心”同时进行生产性教学。

3.开发“双导师制”教学资源

校企合作开发《车工工艺与项目技能训练》《数控车工工艺与项目技能训练》《钳工工艺与项目技能训练》《铣工工艺与项目技能训练》《数控铣工工艺与项目技能训练》和《CAD项目技能训练》等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包括课程标准、教材、“项目式”合作案例书等,汇编了基于“教学工厂”的生产性实训案例集。

4.优化“双导师制”教学过程

学生在校期间,在“教学工厂”基本技能训练中心进行为期35周共七个模块的基本技能训练,课题来源于工厂的生产任务,并由工厂师傅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学生经严格考核合格后,根据志愿分别进入数控机械加工中心、设计中心和制造中心进行5~10周的综合技能训练,由教师和师傅“二带一”指导学生实训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

5.创新“双导师制”质量评价

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实施对学生的学习实施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按照企业管理制度,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及生产能力进行定级定岗,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进行互评,学生对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进行评价。

四、条件保障

1.组织保障

成立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专业建设出谋划策,保障专业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成立基于“教学工厂”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小组,下设各个子项目组,落实人员,明确责任。

2.制度保障

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实施管理办法》《教学工厂项目式校企合作管理规定》进行项目建设和管理,根据建设需要制定有关制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资金保障

预算总投入58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40万元,地方财政专项配套资金23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110万元,主要用于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每年引进项目合作企业,累计投入100万元用于设备维护保养。同时切实加强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五、成果与成效

1.主要成果

(1)完成“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建构,见下图。该人才培养模式以“教学工厂”为主要教学环境,以“精加工、善维修、会管理”为人才培养目标,注重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行动能力培养与评价,注重教师、师傅的教学经验、育人理念和企业经验、企业理念的修养。

(2)完成“教学工厂”升级改造。达到了“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团队、一流的管理制度、一流的技术工人、一流的培训方法、生产一流的产品”的建设要求。

(3)建成“双导师制”教学团队。学校教师在知识面的拓展、加工理念、工艺优化等方面提升变化显著增强。教师以企业项目为案例,撰写论文16篇。合作企业选派的导师全程参与教学。

(4)刷新技能大赛及学生培养业绩。师生共获得部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17项、市级奖项27项。在第43届技能大赛塑料模具工程项目全国选拔赛中,学生陈新兴获广东省第四名、全国第八名;在第六届全国数控大赛广东地区选拔赛中,学生王伟亮和高硕分别获得四轴加工中心学生高级组第三名和第五名,赖茂青获数控铣学生高级组第七名;李永周获数控铣职工组第七名。教师陈懋、张长卢获五轴数控加工中心职工组第一名,并在全国数控大赛决赛中荣获第三名,刷新惠州市在该项目比赛中的最好成绩。

2.主要成效

(1)提升学校社会声誉。学校在2012年和2013年荣获广东省“校企合作先进单位”;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视察学校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社会贡献给予充分肯定。

(2)赢得企业更加信赖。基于“教学工厂”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缩小了人才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吸引12家企业主动来学校洽谈合作并签订协议,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普利司通(惠州)轮胎有限公司为制造工程系设立企业奖学金,每年为制造系捐资10万元为学生颁发奖学金。

(3)辐射带动他校发展。建设期间总计接待了惠州市惠东县技工学校、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北京市汽车工业高级技工学校等省内外学校达到160多所、500多人次。

六、体会与思考

五轴实训总结篇6

摘要:近几年,据学校就业部门统计,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专业的学生就业存在专业不对口、就业质量不高的现象。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主要是因为机械装配工、操作工技术要求高,学生在校所学无法满足企业工作需求。这反映出学校课堂枯燥的理论教学、钳工实训沿用单一的基本功训练,与技校走内涵发展、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趋势不相适应,因此进行实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教学改革装配钳工实训

机械设备制造过程就是市场调研、设计、下料、制造毛坯、热处理、机加工成零件、热处理、装配成机器设备、检测合格、涂装、售后安装调试的过程。一台机械设备,包含机械、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三部分零部件,三者有机结合,缺一不可。装配钳工实训教学,应该围绕学生高质量就业这一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装配图读图知识,一定的机械装配、液压气动系统、电气设备系统的动手安装调试能力。

一、成立教改与安全管理机构

由机械专业科长任组长,负责调查研究、结合本校实际提出钳工实训教学改革思路和构建实训项目,负责项目实施过程的协调与改进。由相关专业教师任组员,负责项目实训教学内容的制定与实施。由科长、任课指导教师和学生安全员组成安全管理机构,负责进行课前学生安全教育、日常教学的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确保教学安全。

二、制定项目

以培养具备一定识图能力及机械装配、液压气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装调试能力的装配工为目标,制定实训教学项目如下。

项目一:平口钳拆装与零件测绘。主要内容为平口钳的拆装,平口钳零件图、装配图绘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平口钳的结构与原理,掌握零件图绘制、装配图读图知识。

项目二:平口钳制作。主要内容为平口钳的非标零件钳加工,螺杆车削加工和平口钳装配,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技能,普车基本技能和平口钳的装配技能。

项目三:CA6140主轴箱拆装。主要内容为CA6140主轴箱传动演示,CA6140主轴箱拆装,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皮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的装配,掌握主轴传动精度的调整方法,掌握双向摩擦离合器和制动器的调整方法,熟悉传动系统图的读取方法。

项目四:液压与气动回路的组装与调试。主要内容为液压、气动、电气元件认识,液压、气动回路的组装调试与电气控制回路连接,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液压、气动元件的结构原理与应用,认识常用电气元件的应用与接线方法,掌握液压气动简单回路的组装与调试。

三、项目实施

1.平口钳拆装与零件测绘

机械制图与CAD科任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对班级进行分组,发放平口钳和工量具,指导学生进行平口钳的拆卸,布置钳座、活动钳口、方形螺母、螺杆、钳口板五个非标零件的测绘任务。学生分组自行讨论,制订工作计划表,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经教师审核通过后,分工合作。教师依据工作计划表,对各组进度检查督促,巡回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量具、查阅制图资料,纠正绘图错误。测绘作业完成,各组内部自评后,教师逐组进行检查评价,图样归档保管。

2.平口钳的制作

钳工工艺学一体化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对平口钳制作任务进行细分,下达各阶段的实训任务,分别是钳座制作、活动钳口制作、钳口板制作、方形螺母制作、螺杆制作、平口钳装配。

教师根据平口钳制作所涉及的钳工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讲授,要求讲透划线基准的选择,量具的读数原理和计数方法,钳工工具的应用范围和正确使用方法,钻床、车床的安全操作规程等专业知识;演示划线、錾削、锯削、锉削、攻丝等钳工基本技能和车床、钻床的操作规范,分阶段布置作业和进行安全知识考核。

学生以组为单位,在多功能教室阅读全套零件图和装配图,复习查阅《钳工工艺学》《装配钳工工艺学》,讨论制定各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填写零件加工工艺卡片,提交指导教师审核。

按零件加工工艺卡片内容,学生领取工量具和毛坯,在钳工车间进行钳座、活动钳口、方形螺母、钳口板的加工,在普车车间进行螺杆的加工。

平口钳装配,依据装配图样和装配工艺卡片,领取标准件,采取修配方法进行装配,直至符合装配图样的技术要求。

学生作品的评价与优秀作品展示。首先各组分别对各自所制作的零件和平口钳成品进行自我评价,互相对照完成初评。然后教师依照图样要求和自评结果,结合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和操作的规范性进行综合评价,选择优秀作品在车间展柜展出。

3.CA6140主轴箱拆装

钳工工艺学一体化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对CA6140主轴箱拆装任务进行细分,制定各阶段教学内容,分别是主轴传动知识学习,拆卸工具选择与主轴箱拆卸,装配基础知识学习,装配工量具的选择与主轴箱装配,主轴箱的调整与主轴旋转精度检验,实训总结与答辩。

教师通过CA6140主轴箱传动演示、实物与多媒体结合讲授,让学生感性认识皮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掌握传动机构装配基本知识和装配基本要求。

学生以组为单位,编制CA6140主轴箱拆装进度计划,通过指导教师审核后,进行拆装实训,学习掌握以下装配知识和技能:CA6140主轴箱拆装所需的通用工量具和专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螺纹连接、键连接、销连接、过盈连接的装配要求与方法;皮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的装配要求与方法;摩擦离合器、滚动轴承、轴组的装配要求与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操训练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

考核评价穿插在拆装过程中进行,拆装技能和工作页填写规范综合评价,技能考核项目有:卸荷式带轮的装配和带轮跳动量的检查方法,链传动装配与链条下垂度的调整方法,主轴箱箱体孔距、孔系平行度、孔中心线同轴度误差的检验,齿轮啮合质量检验方法,摩擦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松紧调整方法、主轴旋转精度的检验与调整方法。

4.液压与气动回路的组装与调试

液压与气动技术一体化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制定实训各阶段任务和工作页,下达任务到每位学生。实训内容与步骤依次为液压与气压传动原理学习,液压气压元件拆装与结构原理,液压气压传动回路与仿真训练,常用电气元件的认识与接线训练,电气控制回路连接与PLC编程训练,液压气压传动回路的组装与调试。

教师依据《液压与气动技术》教材编写液压与气压传动一体化讲义,向学生讲授液压气压传动原理和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使学生明确液压气动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明确液压气动实训任务,按照认知渐进而强化的学习规律,分阶段进行训练。第一阶段对液压气动的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辅助元件、液压油分类认识,通过铭牌熟悉元件的符号、性能、应用范围;第二阶段通过元件拆装训练,学习元件内部结构原理,故障维修知识,进一步提高装配动手能力;第三阶段使用仿真软件学习液压气动的换向回路、压力控制回路、速度控制回路,然后在液压气动实验台进行回路组装与调试,记录学习回路的性能特性;第四阶段常用电气控制元件的分类认识,掌握元件符号、性能参数和应用,并进行接线训练;第五阶段通过PLC软件学习,了解常用编程指令,掌握简单控制回路的编程;第六阶段在实验台上组装自动控制的动作顺序回路,行程控制的自动换向回路。

考核评价从安全知识考核,应知理论知识,元件拆装、回路组装与调试技能,日常行为规范四方面进行评价。

四、小结

五轴实训总结篇7

星辉五轴数控机械技术研发检测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星辉五轴数控机械技术研发检测服务平台

二、项目建设背景

五面体和多种空间方向的高速加工和高速切削是近几年来崛起的一项先进的制造技术,它使军工、汽车、模具、航空航天、船舶、高速列车等行业的生产率和制造质量显著提高。加工工艺及装备更新换代,创造了惊人的效益。随着我国军工、汽车、模具、航空航天、船舶、高速列车等行业及其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对连续、平滑的自由曲面,如导弹推进器涡轮、航空发动机和汽轮机的叶片,舰艇用的螺旋推进器,以及许许多多具有特殊曲面和复杂型腔、孔位的壳体和大型模具等三位曲面零件加工的要求的不断提高,而目前的三轴数控机床在加工复杂曲面时,必须经过多次装夹工件才能完成加工,并且经过多次的装夹,大大降低了工件精度和加工效率,已不能满足这些行业的需要。

五轴数控联动机床正是针对空间曲面及复杂形状零件的高速高效加工而设计,它的设计及制造将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工件一次装夹后可进行三维曲面多方向和多工序加工,加工自动化程序高,从而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制造质量,使加工工艺及装备更新换代,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项目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

在现有1600平方米研发中心的基础上,扩建、改造达到3000平方米五轴数控产品研发、检测服务场地;购置各类研发设备及检验检测服务设备、仪器231台/套,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其中,各类研发设备及检验检测服务设备、仪器投资1620万元。2011年预计完成投资1300万元,重点用于服务平台场地改造和重点设备购置,加强新技术、新材料基础研发力量,提高行业服务能力水平。

第二章  项目承建单位基本情况

***星辉数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注册资金1880万元,位于***市高新区内,是***省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市级科技新产品的攻关承建研发单位。

一、公司的市场地位和高成长性

公司旨在快速跟踪国际新技术,不断创新,用信息技术提升装备制造业,大力开发光机电一体化的数控成套加工设备,不断提高民族工业的装备水平。主要从事专业非金属领域CNC数控机械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重点是木工加工中心、五轴数控机械加工中心、数控木工雕刻机、模具造型加工中心等关键成套技术和数控成套设备,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军工、汽车、游艇、航空航天、发动机、汽轮机、水泵、风力发电、火车模具、高速列车、乐器行业等行业,尤其适用于木料、宝丽龙及非金属的碳化混合材料的复杂三维曲面工作的高速、精密加工,是目前国内较少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专业非金属领域CNC数控机械企业之一。

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数控木工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多项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全系列产品均已通过CE认证,是木工机械数控成套加工设备行业名符其实的引领者。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648万元,净利润62万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679万元,利润160万元;2011年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 1.5亿元,利润1600万元。

二、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不断加强数字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公司拥有由电气、机械、数控、软件等专业工程师、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近300人的完整技术团队,聘请台湾全球领先的同行业的前任总工程师为技术咨询顾问,已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正在申报的知识产权有4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初步形成了软硬件并举开发的能力和系统集成的创新能力。

三、产品销售与服务

借助公司的技术优势,不断强化为客户提供整体数控加工解决方案,以技术为切入点,加大营销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客户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公司的销售网络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区、直辖市),在16个国家与地区设立了商,产品远销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东南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70%以上的产品出口外销。

四、建设中的星辉五轴数控机械技术研发检测服务平台

五轴数控联动机床目前在国外发达国家从设计和应用上已经比较成熟,达到了较高水平,但在五轴联动机床的出口、应用及相关技术上对我国进行限制,而国内在设计和应用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精度上、性能上还是在可靠性上都无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尤其是在大型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的研制生产方面,尚属空白。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公司结合多年数控机床设计的实践经验,计划用两年时间着力建设星辉五轴数控机械技术研发检测服务平台,开发满足大中型复杂零件、模具加工需要的高档五轴联动数控产品,为行业内数控机床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检验检测、人才培训、提供国际信息等服务。到2010年底,平台一期1600平方米服务场地顺利建成,关键设备已经购买或定制。二期改扩建工程正在建设当中。该平台全部建成后将大大提高非金属数控行业的装备水平和研发加工能力,有效满足快速增长的国内外市场需求,提高我国机床的整体水平,提升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五轴数控机械行业品牌高度分散、集中度低;投入少、产品研发能力低;质保体系和质检手段落后、产品综合评定合格率只有70.2%;技术含量低,产品差异程度低,行业市场竞争手段单一。因此,建设“五轴数控机械技术研发检测服务平台”十分必要。

一、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星辉五轴数控机械技术研发监测服务平台的建设,符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和国家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推动中小企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国家产业发展政策。

装备制造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为国家安全提供战略保障装备的重要产业。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的科学发展,对于实现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市装备制造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市装备制造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目前,***市装备制造业的经济总量在逐年提升,对***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还为***市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培养了大量科技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二、公司优势和已开展的服务

服务场地优势:2010年,在***市和高新区领导的支持、关心下,公司顺利迁入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第一期新厂区、新厂房和16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已建设完成。

技术优势:公司已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正在申报知识产权有4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初步形成了软硬件并举开发的能力和系统集成的创新能力。

产权名

类型

证书号

状态

龙门式五轴数控加工机床

发明专利

200910017457.2

授权

星辉激光三维扫描系统

软件著作权

2010SR039314

授权

一种五轴数控机床用双向旋转副

实用新型

ZL200920031017.8

授权

轻型床身移动加工中心

实用新型

ZL200920031164.5

授权

轻型单臂镂铣加工中心

实用新型

ZL200920031162.6

授权

龙门式五轴数控加工机床

实用新型

ZL200920031015.9

授权

龙门式加工机床床身结构

实用新型

ZL200920031016.3

授权

轻型单臂镂铣加工中心用桥式床身结构

实用新型

ZL200920031163.0

授权

一种激光三维扫描系统

实用新型

ZL200920226473.8

授权

 

 

 

项目名称

先进性

研发状态

保丽龙轻、中型加工中心

国际先进

已投入市场

红木家具专用三维扫描仪

国际先进

已投入市场

重型数控木工加工中心

国内领先

已投入市场

轻型床身移动加工中心

国际先进

已投入市场

汽车模具用龙门式SHWMS3520加工中心

国际先进

在研

三、国际化的组织架构

公司和国际接轨,在总经理的领导下,拥有规范的组织架构,从决策管理到一线生产,从零部件采购到设备销售,从人才引进到技术研发,从质量监控到售后服务,分工明确,层次清晰,职能互补,权责分明。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非金属领域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制造企业之一,公司依靠其具备的精良的加工装备、研发实力和丰富的生产加工经验,对***市周边以及省内、国内相关机械制造类企业提供了技术研发、试验试制、机械加工、热处理加工、检验检测、信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服务,与***大学建立了企业实训基地和联合攻关协议。

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项目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服务平台以为企业提供研发、检验等公共服务为宗旨,发挥企业技术引领和配套基础设施优势,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原则,使五轴数控机械行业服务走向常规化、网络化、统一化、专业化。以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形式,进行研发、检测服务资源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大幅度提升非金属领域数控机床企业的公共研发和服务能力,推动数控机床行业大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规划目标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省中小企业办公室的总体规划,项目本着集约高效原则,在坚持高标准规划的同时,规范程序和制度,强化服务理念,延伸服务范围,建设包括新产品研发平台、科技成果推广平台、技术支持和信息共享平台、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专利平台、技术设备引进平台等六大部分,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技术、管理、信息、人才培训等多方面的支撑,不断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平台定位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面向产业、服务企业,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原则,建设五轴数控机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广泛参与相结合,坚持非营利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相结合,坚持促进产业升级与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相结合,坚持社会服务资源开放共享与统筹规划、重点推动相结合。

二、平台主要设备构成(全部设备)

序号

名称

金额

1

龙 门 刨

55

2

立式加工中心

39

3

龙门加工中心

160

4

方滑枕龙门镗铣中心

268

5

监控设备

8.1443

6

笔记本电脑

0.6796

7

球 杆 仪

7.8986

8

仓储货架

1.0264

9

螺杆空压机

3.7

10

电   脑

1.8115

11

喷漆设备

0.7

12

VMC-600生产线

170.6

13

ZSX-700生产线

447.36

14

软件开发费

56

15

检测设备

400

 

合 计 金 额

1620

 

 

 

三、建设周期

从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建设期24个月(附建设进度表)

阶段时间

计划进度内容

阶段性文档或成果

评审、验证时机和方式

2010年7月-2010年9月

调查市场应用需求,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制定研发、测试总体方案;提供分析报告

制定研发总体方案

提供分析报告

2010年10月-2010年12月

根据总体设计方案将项目划分为不同的子专题,考察当前项目技术发展情况,并按照各项目分工情况,进行项目的详细功能设计。

提供专题详细设计方案

提供专题详细设计方案

2010年10月-2011年12月

根据项目总体方案和详细设计的指导,进行项目的具体研究和开发,初步开发出样品,并完成生产设备的研发。

提供设计原理图和计算方式;提供生产设备的样机;定制生产流水线

提供项目整体原理图、样品

2010年10月-2011年6月

项目组继续进行各专题的深入研究,对生产设备逐渐修改和完善,基本完成项目的具体开发。

提供各专题研究成果,给出各专题进展情况表

提供项目阶段性成果

2011年7月-2011年12月

进行产品的内部测试,并进一步修改完善发现的问题,项目相关产品

提供检验报告及修改意见

提供产品检验报告

2011年12月-2012年6月

充分进行应用测试,完成所有目标功能,解决所有发现的问题

提供成型产品、应用报告

提供成型产品、应用报告

四、投资预算安排及资金来源

平台建设预计总投资210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122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80万元。其中2011年安排项目投资1300万元,2012年预计安排800万元。重点用于服务场地扩建改造400万元,购置设备、仪器及流水线162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80万元。厂房及基础建设资金全部自筹。  

2011年生产及检测设备购置明细表(万元)

序号

名称

金额

1

龙 门 刨

55

2

立式加工中心

39

3

龙门加工中心

160

4

方滑枕龙门镗铣中心

268

5

监控设备

8.1443

6

笔记本电脑

0.6796

7

球 杆 仪

7.8986

8

仓储货架

1.0264

9

螺杆空压机

3.7

10

电   脑

1.8115

11

喷漆设备

0.7

12

VMC-600生产线

170.6

13

ZSX-700生产线

447.36

14

软件开发费

36

 

合 计 金 额

1220

2011年自筹800万元已到位,拟从银行贷款500万元,争取国家财政和政府支持资金300万元。

五、机构设置及职能

1、研发服务部

(1)、负责本公司的研发任务

(2)、承接中小企业新产品的设计研发任务,协助中小企业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地安排新产品的设计研发。

(3)、按照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企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好更快地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迈进。

(4)、按照“把握当前、跟踪前沿”的原则,增进企业对国际上最新研发技术和尖端科技的把握,使中小企业在掌握前沿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5)、推进国际领先的技术研发工具的应用,不断培养和增强中小企业自主研发的实力。

2、技术服务部

(1)、完成本公司的技术任务

(2)、加强对中小企业所需要的新工艺、新材料的基础研究。搭建新技术信息咨询平台,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3)、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进行总结和提炼,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保护,以增强***地区及行业内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和质量检验标准,并积极地促使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乃至国际行业标准。

(5)协助行业内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方案设计和论证以及新产品的技术鉴定。

3、信息化服务部

(1)加快和促进行业内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促进技术研发中心与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网络并网运行,以信息化带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实现信息的有效集成。

(2)协助行业内中小企业对新产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模拟分析,以确保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

(3)对行业内中小企业提供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引导培训的服务。

4、质量检验检测服务部

(1)为没有检测能力或者检测设施不齐全的中小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加工的质量检测服务,对产品的性能质量进行综合鉴定。

(2)为各企业的检验检测工具和量具提供标记和检验检修服务。

(3)为各企业提供特殊检具的设计、制作服务,以确保过程质量不出问题。

(4)提供质量认证服务。

5、外协加工服务部

(1)利用技术发展中心的先进的加工设备,向各个设备资源缺失,加工能力不足的中小企业提供外协配套加工服务。

(2)调剂行业内的加工设备资源,对产能进行综合调度,杜绝行业内的设备重复投资现象和产能浪费现象。

(3)提供各个企业精、大、稀、关设备的检修、改造和保养服务。

(4)向各个企业提供生产加工所需的非标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服务。

6、人力资源服务部

(1)为各企业提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服务。

(2)与各大中专院校联合,向各企业提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训服务。

六、平台建设尚需完善的内容

1、软件和硬件方面

需添置大型数控龙门刨、方滑枕龙门镗铣中心、立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等加工设备,VMC-600及ZSX-700生产、检测流水线2条。办公及技术开发用微机,各种分析软件和设计开发软件等。

2、人才队伍的建设

该服务平台需要引进相关技术研发、高级管理和机械、液压、电气等行业的专业人才7人,以此提高平台的综合服务水平和能力。

3、办公场所及办公设施的配置

改造和完善现有办公场所,挖掘现有潜力,节约支出。

第五章  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该服务平台建成后,不但大大提升我国的数控机床制造水平,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还将充分发挥该平台的综合服务功能,提高行业内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该服务平台每年可实现经济收入5000万元,利润1000万元。同时,将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服务平台的建设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出资、服务为主、独立运营的方式,坚持“立足***地区、领先技术前沿、培育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集群发展”的原则,从而打造行业内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第一品牌,让中小企业“创业更加便捷,使创新更具有价值”,力争在两年内将该服务平台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和产业孵化基地。

 

 

 

***星辉数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五轴实训总结篇8

关键词:楼梯质量;设计依据;对策制定和实施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1.连云港市茗花园D1D2D4D5#楼及人防新建工程,位于连云港市凤凰新城新建东路北侧,学院路东。总建筑面积为80872.03,地下1层,地上为4栋12层小高层住宅楼。

2.该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梯设计采用剪刀式楼梯,楼梯梯段宽度均为1150,步宽260,步高161。以往我们采用的是木模板散支散拼,不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而且休息平台的标高及平台厚度、梯段的坡度、踏步尺寸以及支撑的牢固程度等问题都较难控制,常常影响到工程进度和质量,也给后期的装修带来一定的困难,对于高层建筑尤其明显。楼梯段施工采用定型大模板技术解决了以上问题,其优点是操作简便,易于拆除,模板可多次周转使用,支撑稳定性好,并能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因此,为了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我们在施工中采用楼梯定型大模板技术。

二、选题理由(见图一)

图一 选题理由

三、现状调查:

1、2013年3月12日,公司质安部对一、二期工程施工的楼梯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绘制了楼梯质量缺陷统计表,见表一

表一楼梯质量缺陷统计表

制表人:XXX2013年3月13 日

2、根据统计表绘制排列图找出楼梯施工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见图二)

图二楼梯质量缺陷排列图

绘图人:2013年3月14日

3、 从排列图中可以看出施工中对“楼梯段轴线位移偏大”控制不理想,为A类因素,是主要问题。

五、原因分析

结合排列图分析结果,小组围绕A类问题,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用关联图分析,找出9个末端原因。(见图四)

图四 楼梯段轴线位移原因分析关联图

绘图人: XXX日期:2013年3月19日

六、要因确认:

1、针对关联图中影响楼梯轴线偏差的9个末端因素,QC小组成员分工,采用实际调查的方法进行要因确认,确认结果如下:(见表二)

2、我们QC小组成员分头深入现场,对这9个末端因素进行了逐一验证:

验证1:新工人未经培训

2013年3月22日由XXX负责对操作工人的培训情况进行验证,经检查操作工人的培训记录,经过培训的有38人,达到要求的100%培训面。

新工人培训调查表

工 种 培训人数 未培训人数

砼工 11 0

大模工 12 0

焊 工 4 0

钢筋工 6 0

其它 5 0

合计 38 0

制表:XXX日期:2010年3月22日

结论:非要因。

验证2:地泵漏油

2013年3月23日由XXX负责对“地泵漏油”问题进行验证,经过对地泵各部位进行检查后确认,地泵无漏油现象。

结论:非要因。

验证3:楼梯模板变形

2013年3月23日由XXX负责对楼梯模板进行检查,楼梯模板均无变形现象。

结论:非要因。

验证4:质检不严格

2013年3月24日,由XXX负责对支设的楼梯进行检查,根据规范要求,楼梯模板安装后轴线偏差不能大于5mm,经现场检查,部分轴线偏差超出规范,具体数据见下表:

检查部位 检查数量 模板位移误差()

④轴 4 7

⑧轴 3 6

⑤轴 3 4

⑨轴 4 6

结论:是要因。

验证5:焊接加工误差偏大

2013年3月25日由XXX负责对此进行验证,根据现场检查,在焊接过程中有误差,控制不严格,导致踏步变形,轴线位移偏大.

结论:是要因。

验证6:振捣工操作不熟练

2013年3月26日由XXX对现场19个振捣工施工台帐进行检查,工作经历均在5年以上。具体数据如下:

表八

序号 工作经历(年) 人数(个)

1 5 4

2 6 3

3 7 5

4 8 7

合计 19

结论:非要因。

验证7:砼浇筑顺序不当

2013年3月26日,由XXX进行验证,经验证检查,施工现场分为2个振捣班组,2个班组均从下而上进行浇筑,方法得当,措施得力。

结论:非要因。

验证8:浇筑时气温不正常

2013年3月26日由XXX在浇筑现场对此进行验证,平均气温在18℃左右,测量数据如下:

序号 测量时间 测量温度(℃)

1 11:10 16

2 12:05 17

3 12:45 19

4 13:40 20

平均温度 18

结论:非要因。

验证9:钢卷尺不合格

2013年3月25日由XXX送了18个钢卷尺去检测中心进行检测,送检的所有钢卷尺刻度误差均在0.1~0.2之间。

结论:非要因。

经过上述验证,我们找出影响楼梯踏步轴线偏差的主要原因:

1、质检不严格。

2、焊接加工误差偏大。

八、制订对策

序号 要因 对策 目 标 措施 地点 时间 负责人

1 质检不严格 加强过程质量控制

在浇砼时对楼梯定型模板变形及轴线位移进行严格检查 对专职质检员及焊工进行技术交底,完善质检制度。 施工

现场 2013.3.26~

2013.7.6

XXX

2 焊接加工误差偏大 严格执行焊接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

焊接加工误差在5mm以内

安排有经验的焊工进行加工,并安排专人对成品进行检查。 施工

现场 2013.3.26~

2013.7.6 XXX

制表人:XXX 核对人:XXX制表日期:2013年3月29日

九、对策实施

对策实施一:针对质检不严格,加强质量过程控制。

对专职质检员及焊工进行交底,完善质检制度。要求质检员对每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特别在施工前必须严格检查楼梯定型大模板的完好性及轴线位移,验收不合格绝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实施效果:通过运用定型楼梯大模板。达到了安装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楼梯定型大模板安装定型后轴线偏差控制在3-5mm之内,节约了材料,提高了工效。

对策实施二:针对焊接加工误差偏大,进行节点加工专项控制。

1、 加工前根据图纸设计出踏步面与楼梯底面成多少角度,焊接时严格按照此角度和高度进行踏步钢模焊接,以保证吊装时踏步模板的垂直度。

2、要保证可调地脚螺栓的强度以及其与整体钢模间的连接,控制踏步模板调节角度和高度。

3、 砼浇筑后,终凝前在每个踏步面钉上模板进行成品保护,防止楼梯定型模板吊装后破坏砼踏步。

实施效果:通过对各节点的专项控制,使踏步轴线位移控制在5mm以内,提高了工期和质量,减少了质量通病的发生。

十、检查效果

1、总目标值的效果检查。

经过QC小组的努力,楼梯踏步的施工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2013年7月 8日我们对施工完的楼梯踏步进行了检查,实施效果非常明显,合格率达到了 95.2%,较好的实现了本QC小组设定的目标。具体检查情况见下表:

楼梯踏步质量检查验收统计表

表六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点

(个)

合格点

(个)

合格率

(%)

不合格点

(个)

不合格率

(%)

1 外观缺陷 50 45 90 5 10

2 墙体不垂直 50 46 92 4 8

3 轻微裂缝 50 48 96 2 4

4 轴线位移偏大 50 49 98 1 2

5 其它 50 50 100 0 0

合 计 250 238 95.2 12 4.8

制表人:XXX2013年7月8日

2、目标完成情况:

图 五 活动效果对比图

从柱状图可以看出,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楼梯踏步验收合格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已由活动前的86.8%提高到95.2%,超过了我们设定的目标值92%,达到了本次QC小组活动的目的。

3、经济效益

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而且缩短了工期、节约了人工和材料。

(1)、缩短工期:12天×1800元/天=21600元

(2)、节约人工:

①、支设人工:8个×12层×150元/天=14400元

②、拆除人工:4个×12层×150元/天=7200元

(3)、节约模板:240m²×60元/m²=14400元

(4)、节约成本:21600+14400+7200+14000=57600.00元

4、社会效益

新技术、新工艺的合理应用,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同时节约了大量建筑材料,保护了环境。

十一、巩固措施

我们已将行之有效的本次活动成果,编写成了《楼梯踏步定型大模板施工质量控制》,经公司总工批准,纳入连云港市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作为指导书(编号为LYGFJ-2013-01),指导本项目部及其他项目部以后的楼梯踏步施工。

十二、总结及今后打算

五轴实训总结篇9

一、学习目标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只有教师在备课时,知道这节课的内容是什么,怎么上,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研究过学生如何才能更好接受这个问题,所以新课改下,展现目标非常重要,目标里又分为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对于教师备课之前,要了解的是教学目标,这节课要教会学生什么,怎么教,如何设计。而学习目标,就是在每节课前给学生展示,让学生在学习前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这个环节非常重要。

下面我举例说明:七年级数学下册《实数》一节中,对于实数这个概念,是非常抽象的,如何知道无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知道一个无理数的大致结果,这就是一个难点,所以在设计学习目标时,就要展示出来:

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重点)

2.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难点)

3.学会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难点)

当然,难点两个字可以不展示出来,学生看到难点,就会觉得肯定很难,学习起来就心有余悸,建议不展示出来。有了目标,学生才知道这节课我们即将学习什么内容,心里也有了底,才有了方向。

二、自主学习的意义

在自主学习这部分,要设计好学习任务,带着问题任务去自学课本基础知识,教师要限定时间给学生自学课本,留给学生时间小组交流讨论,完成简单的基本知识。

举例说明:学习任务一:用计算器把下列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学生的探索计算,就会总结出结果,在小组交流时,就会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特征和概念总结出来,然后将大家发现的数的特征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和思想。

学习任务二: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

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问题: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学生自己教材去发现答案,得出在数轴上的位置,感受无理数也能在数轴上表示,此时,再给出几个简单的无理数,让学生在小组中探索,亲自构建画图,然后让个别有能力的学生上黑板演示,此节适合选学有能力的学生完成,消除学困生的害怕心理,因为理解起来,此知识点有一定的难度,经过大家的探索,动手操作,交流,完成了学习目标,锻炼了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直观理解有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让学生知道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

三、当堂训练是关键

当学习目标明确以后,通过自主学习,知道了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马上趁热打铁,来一组当堂训练是非常关键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挑战性,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训练,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举例说明:要求关起课本,每个学生将答案写在草稿纸上,规定时间完成。

1.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_____或______的形式。反过来,任何______和______也都是有理数。

2._______叫做无理数。

3.______和______统称为实数。

4._______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____。

5.给出几个有理数和无理数,让学生分类。

6.比较大小两数。

时间结束,小组之间互相对答案,进行评分,每个小组选一名学生起来总结小组里出现的问题,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一个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检查,起到了及时巩固的作用。对接下来的课堂检测打下基础。

四、课堂检测是巩固

在对知识的学习告一段落后,当堂检测是一个巩固的环节,让学生对知道进行及时的巩固,通过几个典型的题型,进行定时测验,做这个环节,学生都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因为学生认为这个内容是本节课的考试,自然比较认真,比课后的作业巩固更有效果。

具体操作:这个环节可以单独准备一份题,发给学生,每个题设置好分数,定好时间,统一开始,做好举手,教师拿红笔当堂到学生面前进行批改,指正,满分的同学可以进行小组的批改,这样就有了帮手,小老师的形成在这个环节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节约批改时间,不漏下任何一个人,批改结束以后,让小老师总结出现的问题,这样及时做出反馈,课后教师及时收缴,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情况可以准确布置当天作业,做到高效课堂。

举例说明:满分30分

1.下列说法:①带根号的数是无理数;②不带根号的数一定是有理数;③负数没有立方根;④0的倒数是0;⑤的算术平方根是4.其中正确的有( )(5分)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分)

A、是分数 B、是无理数 C、是无理数 D、是无理数

3.在(相邻两个4之间依次多1个6),,中,所有的无理数是________.(5分)

4.比较大小:(15分)

①3_____;②-2_____;③______;

④_____0.1⑤___

五、课堂小结是必须

整个课程内容进行结束,当堂的课堂小结是非常必须的,因为做了各种环节训练以后,有的学生就忘记了开篇的学习目标,不清楚本节课是学习什么内容,所以小结时,让学生认真回忆思考,充分让学生发言。

举例说明:1.什么是无理数?

2.什么是实数?实数怎么分类?

3.数轴上的点与什么数是一一对应的?

4.如何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设计意图:再次达到巩固的目的,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课堂评价是点睛之笔

以往的课堂评价是课后教师的反思,甚至这个环节基本不重视,评价只以学生课后的作业质量和考试的成绩来定论,做不到及时评价,评价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新课改提倡课堂评价,指的是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其实过程性评价的好处就是及时,及时能得到学生的反馈,同时教师也能及时得到自我的反思,及时发现本节课所欠缺的。

七、布置作业要有意图

五轴实训总结篇10

关键词:C6132车床 车削加工 主轴

中图分类号:TG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b)-0103-01

1 粗车前的毛坯准备

主轴的典型加工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半精加工淬火粗磨精磨。

主轴毛坯通常采用45号钢锻打而成,锻打后的毛坯材质较硬,一般要进行正火处理。

2 粗车各级外圆(均留余量6mm)

2.1 工件的装夹

已知,毛坯的直径较大,长度较长,为减少变形,一般采用一夹一顶法进行粗车。限于实训现有的车床设备条件,车床床头主轴孔不能穿过毛坯最大的外圆,因而在实际加工中多数安排在镗床或钻床上加工出毛坯小端的中心孔,并且要求该中心孔不能过小,否则会由于支承面的接触面积过小而影响车削时的受力情况。一般采用A6的中心钻来钻此中心孔。

2.2 粗车各级外圆

粗车毛坯各级外圆后的形状和尺寸外圆各尺寸均留余量6mm为半精加工做准备。在粗加工过程中,经常有出现排屑不畅顺、车刀重修磨的频率快、加工速度慢等现象,经仔细观察和考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选择合适的粗加工车床。由于毛坯较大,并且有较多的加工余量,因而需选择刚性足,能承受较大切削力的车床进行加工,结合实训场地现有设备,决定选用C630型普通车床进行粗加工。(2)选择合适的粗加工刀具。在切削过程中,刀具由于受力、热和摩擦的作用而产生磨损。刀具切削部分应满足高硬度、足够的强度和韧性、高耐磨性、高耐热性等的切削性能要求,故决定选用代号为YT5的硬质合金车刀进行粗车;在车刀几何角度的选择上,主要考虑主副偏角、主副后角、前角、刃倾角等角度不宜过大,否则影响刀头强度,决定采用750硬质合金粗车刀,为保证切削过程中切屑能自行折断,从而使切削顺利进行,车刀前刀面决定采用b×a为4.5×0.6的的断屑槽尺寸。(3)选择合适的切削用量。在车刀的刃磨角度确定后,关键是如何合理选择好切削用量。所谓合理选择切削用量,是指在刀具角度选好以后,合理确定吃刀深度ap,走刀量f和切削速度v(应把v换算成主轴转速n,以便调整机床)进行切削加工,以充分发挥机床和刀具的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合理的切削用量,应能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保证安全,不致发生人身事故(或使操作者过分紧张)或损坏机床、刀具等事故。(2)保证工件加工面的粗糙度和精度。(3)在满足以上两项要求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机床的潜力和刀具的切削性能,尽可能选用较大的切削用量,使机动时间少,生产率最高,成本最低。(4)不允许超过机床功率,在工艺系统刚性条件下,不能产生过大的变形和振动。

由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可知,影响刀具耐用度最小的是ap、其次是f、最大是v。这是因为v对切削温度的影响最明显。所以选择切削用量的次序是:首先应当尽量取大的ap;当ap受到其他限制时(例如加工余量很小),再尽可能用较大的f,当f受到限制(例如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的限制、切削力的限制等),最后才考虑用较大的v。

根据上述原则,粗车主轴的切削用量选用如下:吃刀深度ap约8~10mm/刀,走刀量f约为0.4~0.5mm/r,转速n约200~300r/min左右,实践证明其加工效率较为理想。

3 扶架装夹,分两头钻孔φ39

粗加工完毕后,接着对主轴的中心通孔进行加工。根据实训场地的现有设备,决定采用传统钻孔加工方法。由于钻头的实际长度有限,所以总的加工思路是:中心架装夹,分两头钻孔φ39。

(1)钻孔前,用中心架扶好已车的其中一段外圆,调整好后,退出尾座,用普通的钻头先钻一段,再用加长钻头续钻,在用加长钻钻孔时,特别要注意勤退屑,并浇注充分的冷却液,否则钻头容易卡死在孔里,不能取出。(2)这边孔钻完后,调头夹φ96外圆,车端面总长(留4mm余量),粗车φ8912外圆,并将孔钻穿。(3)为使材料得到较均匀的金相组织和理想的综合机械性能,此工艺完毕后要进行调质处理。(4)调质后,零件会产生变形,因此在此基础上将已粗车的外圆再粗车一次,余量留2mm~3mm,并将其中φ58和φ86的两级外圆车削到规定的公差,为车内锥孔时的装夹做准备。

4 扶架装夹,车两端锥孔,莫氏五号锥孔留余量0.6mm~0.8mm,总长留余量2mm

在车主轴内锥孔前,首先用一夹一扶装夹把工件校正,否则下一工序精车时余量不够足。由于主轴大端的莫氏5号内锥孔要磨削,因而在车削此孔时必须认真检查清楚车出的锥度是否正确,一般采用外锥规检查,配合的接触面要达60%以上,并车至留磨尺寸,一般余量是0.6mm~0.8mm以满足下一道工艺的加工要求。

5 配塞,莫氏5号塞带螺纹,要求能拆御重复使用

螺纹锥塞在车削主轴前应加工好,其作用是打入主轴锥孔内作其它工序支承用,在车削时要求外锥应与中心孔同轴。此塞配车螺纹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装锥塞后能容易拆卸下来,并可重复使用,以备下次加工时不需要再配车。

6 用两顶尖法装夹,半精加工各级外圆和锥度(均留余量0.7mm~0.8mm);车最大外圆长度至;切槽,车三角螺纹

在半精车时,由于零件图的尺寸较多,曾出现过将花键槽底的尺寸误看成外圆尺寸而将主轴车废的现象,并且外圆和长度都还需留有余量用于磨削。因此,对相关尺寸进行整理后,定出了加工要求,加工时方便了很多,并且质量有保证。

首先用两顶尖装夹将有关外圆、然后根据图纸要求进行倒角,车削加工完毕后,由于主轴要进行磨削加工,主轴的各级外圆的轴肩都设计了磨削越程槽,为了避免或减少切削产生的振动,我再次采用一顶一夹的装夹方法进行加工各槽,

车削外三角螺纹时,由于螺纹直径较大,若用高速钢车刀低速车削效果欠佳,速度慢,车出的螺纹粗糙度较差,笔者采用合金螺纹车刀中高速车削,车出的螺纹两侧粗糙度就能保证以上要求;

车完螺纹后,再用两顶尖装夹加工外锥,特别是右端的外锥,若在车外圆时一齐加工,会影响切槽或车螺纹时的装夹,所以将车削加工锥度的工序放到最后,工件车削完后,重新检查有关尺寸是否正确,才可拆下,车削完毕后转铣削和磨削。

磨削时,为了保证主轴的加工精度,要求磨削工艺为:先粗磨外圆,再用一夹(夹紧处加钢丝)一扶,粗精磨主轴前端莫氏5号锥孔,再配前顶尖,两顶尖装夹(以加工好的孔定位)精磨外圆至图纸尺寸,最后涂上防锈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