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毕业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8 00:1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二毕业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二毕业总结

大二毕业总结篇1

云南英茂药业有限公司是云南英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成立于1993年10月,当时注册资金300万元,成立之初主要从事药品的批发,零售和采购供应.但由于缺乏企业的战略规划,管理水平不高和分销通路工作存在失误,英茂药业公司错过了98年,99年介入制药领域的关键时期,没有发展壮大,反而亏损连连,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坎坷.2000年7月英茂药业公司重新进行战略调整以后,6000万元增资扩股到6准备立足于自产OTC药品市场,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产业链体系,构建集科科工贸三位一体的战略发展格局.  本人以2003年5月至8月期间,进入英茂药业公司实习,对该公司的OTC分销通路管理的现状产生浓厚兴趣,进行了较广泛深入的调研,通过与企业有关领导,销售部门,企业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沟通,了解了整个分销通路建设过程中的通路发展规划,经营现状,业务流程,通路成员和销售人员的基本情况,并深入到云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地,与企业销售第一线的销售人员和经销商进行接触,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企业的分销通路建设过程中的成绩是突出的:  1,分销通路的长度和宽度在大部分区域较为合理.英茂药业公司根据企业现阶段生产的药品为普通品种,价值低,中间环节不能过多,分销通路费用不能太高,同时企业销售人员短缺的实际情况,结合各区域市场经销商分销通路特点,初步三级分销通路模式,较好地解决了产品快速流向市场,广泛覆盖市场的问题;并通过寻找不超过三家的省级经销商,弥补了分销通路之间的盲区,保持分销通路的稳定,减少冲突,最大限度地在稳定分销通路的同时完成较广泛的市场覆盖.  2,分销通路的市场覆盖面得到较大提高.英茂药业公司通过对省级区域经销商的选择,较为合理地建设分销通路的长度和宽度,使英茂药业的产品分销通路从原先仅局限于云南省到达了西南,华南的十几个省份,并且市场覆盖面在各个省级区域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忠诚度在逐步提高当中.  3,分销通路布局较为合理.英茂药业公司根据产品特点,将省级分销通路建设发展规划暂时限定在长江以南区域,集中精力做好这些省级市场,以达到锻炼销售队伍,积累经验和对现有市场深耕细作的目的.  4,分销通路网流走势较为合理.英茂药业公司在分销通路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松懈对管理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合同审核,经销商信用额度评估,发货审批,货款风险控制,退换货等制度和流程规范,为分销通路的正常管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5,建立了双赢分销通路关系的雏形.英茂药业公司在分销通路建设中采用了由经销商负责送货,回款和客户拜访;企业销售人员负责分销通路终端工作和市场生动化的工作,与经销商的合作关系良好.  虽然英茂药业公司取得的成绩是突出的,但同时存在的问题也影响到分销通路的安全,并有可能对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危害,具体存在问题有:  1,分销通路结构混乱.在个别地区,总经销,特约经销和直销同时存在,并有向多个销售区域蔓延的趋势.多种分销通路模式同时存在的情况使分销通路网络状态多样,复杂,混乱,造成企业在市场计划,执行,推广,监查,信息反馈等方面的混乱和盲目,无形当中降低了经销商的利润空间,挫伤了经销商的积极性,使经销商经销企业产品的意愿和兴趣降低.  2,分销通路控制出现不安全因素.英茂药业公司分销通路建设的过程中, 由于英茂药业公司与经销商的分销通路关系是松散协作的关系,对各经销商只要求货物安全,货款及时回笼,当英茂药业公司希望分销通路成员帮助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力度销售利润高的新产品时,总会遇到或多或少的抵触.  3,销售人员管理面临失控.销售信息反馈不及时,政令下达不畅,销售费用急剧上升,对经销商的客户档案收集出现问题,使企业对人员的管理面临失控.  4,经销商信用恶化,忠诚度降低.随着工作的开展,经销商的结算周期变长,回款率下降,使英茂药业公司在外应收货款过多,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和销售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同时也增加了资金的在途风险;并且经销商在产品销量一下滑的时候就抱怨企业或干脆退出分销通路.  5,经销商选择标准不科学.英茂药业公司选择经销商的过程中一味求大求全,唯大是从,只是以经销商整体的销售额和规模大小为衡量标准,而不是以其与企业发生的业务占其整体业务量的比例大小,以及由这笔业务所带来的利润大小为衡量标准.只要经销商愿意经销企业的产品就发展成为分销通路成员,缺乏相应明确和系统化的标准,在经销商的选取和划分上呈现一定程度的混乱. ; 6,终端工作不细致.英茂药业公司终端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人员懈怠,敷衍了事的现象,售点宣传物陈列不到位,维护工作不认真,不按规定进行修补,消费者咨询时不详细耐心地解答,服务态度恶劣等现象.  英茂药业公司分销通路存在的问题已经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因此有必要对企业的分销通路重新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确定分销通路调整的对策,使企业的分销通路高效畅通,为企业的经营创造效益,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大二毕业总结篇2

一、摘要…………………………………………………………2

二、调查目的……………………………………………………2

三、调查结果……………………………………………………3

(一)调查对象………………………………………………3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3

(三)调查数据分析…………………………………………3

二、总结及建议…………………………………………………7

内容摘要:毕业大学生逐年增多,面对各种毕业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择业方向又会有怎样的变化。众所周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的逐步加大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原有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逐渐被“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新的就业制度所取代。同时,面对着国家大规模的高校扩招政策和每年庞大的高校求职大军,各高校毕业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心理压力,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种种消极心态。作为大三的学生,一年后就要面对这些问题,对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进行调查,有利于帮助我们缓解压力、解决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压力

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并深入研究产生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从而找到缓解这些心理压力的方法。

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目前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调查他们的学业水平、择业要求及其它考虑因素。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这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的性别、学历、专业、所在年级、就业水平、就业还是创业、工资水平要求、工作地点、工作是否与专业相关、是否继续深造、就业方式、家庭因素、是否担心找不到工作、缺乏的能力。调查问卷收集方式主要以网络收集为主。资料收集时间为一个月。后续工作包括:数据统计,数据分析,主要因素归集,调查造成因素的原因,总结所分析的内容,收集各

种解决心理问题的建议,总结收集到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三)调查数据分析:

2.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学历:本科生占73.8%,专科生占26.2%,调查的学生当中本科生较多,而我们目前所读的是本科,此数据说明后续数据的分析比较接近我们的状况。

5.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后就业的占83.1%,选择毕业后创业的占16.9%,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就业,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创业。选择就业的大学生大多都因为创业有一定风险且需要资金而选择就业,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则大多都有资金支持且愿意接受创业的风险并相信创业能带来就业机会而选择创业。

7.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选择毕业后留在毕业城市工作的占61.5%,选择毕业后回家乡城市工作的占38.5%,说明大部分同学都打算留在毕业城市工作,原因包括:觉得在毕业城市找工作较容易,在毕业城市工作比较有发展潜力,家乡城市较落后等,更有部分人认为没有一番作为就回家乡很没出息。

9.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担心、焦虑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占7.7%,有点担心但觉得还是可以找到工作的占72.3%,不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占20%。说明大部分学生虽然担心毕业后就业问题,但是对就业还是抱积极态度。

会选择先找到工作,再考虑是否与专业相关。

总结及建议:

v调查结果总结:调查的男女比例相对均衡,其中本科生居多,大部分是大三的学生,多选择毕业后就业,会担心就业问题,但相信会找到工作,打算参加现场招聘会的人较多,在考虑家庭因素的同时,也会结合现实情况再决定工作问题,由于经验不足等问题,对工资要求不会过高。

v影响因素总结: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同样学历的人比比皆是,但岗位不足,导致竞争激烈;刚毕业,工作经验不足,很多企业都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机会相对较少;家庭压力和感情压力,各种抱负太多,心理压力太大,往往影响在面试中、工作中的表现;初次步入社会,感觉彷徨无助,适应能力不强,面对社会复杂容易手足无措;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太难的岗位没有能力胜任,太低的职位又不愿意尝试。

v消极心理总结: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引起的郁闷心情,对毕业找工作的焦虑心情,休息不好所引起的浮躁心情等。

v建议确定方向: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这样可以避免方向不定所引起的彷徨和焦虑,还可以及时做好准备,有针对性的学习更多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大好基础,积累经验。

v建议多做运动:多做运动不但有利身体健康,促进新陈代谢,同时提高学习效率,缓解疲劳。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v建议多交朋友:交际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多交朋友,不但可以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度,在以后的工作中相互帮助,同样会让你事半功倍。

v建议参加实习:多参加实习工作,不但可以让你更快的熟悉专业工作,而且还可以积累社会经验,这对毕业找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同样的学历,企业总会选择有经验的人。

大二毕业总结篇3

关键词:团队毕业设计;工科;教学模式;团队合作

作者简介:张熠(1970-),男,江苏徐州人,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讲师;常春耘(1968-),女,江苏扬州人,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江苏 南京 210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重点项目(项目编号:JG03310JX02)、实验室建设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1XSG02)、通达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TD00311JG2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110-02

毕业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实际问题开展综合性地设计或研究,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衡量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团队毕业设计得到了广泛重视和推行。[3,4]团队毕业设计要求通过团队形式完成规模较大的综合性设计任务,为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协同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供了高效平台,相对于独立课题毕业设计,团队毕业设计在选题、指导乃至教学管理模式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团队毕业设计的选题

毕业设计课题通常分为研究性和设计性课题两类,一般选题原则是课题应达到高校培养目标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选题应贴近实际,与生产、科研相结合。[1,2]团队毕业设计的选题也不例外,但与独立课题毕业设计相比,团队毕业设计还应注意以下原则:首先,团队课题是一个规模较大的综合性研究设计任务,子课题可以是实现总课题目标的若干环节或若干关键技术,可以是串行关系、并行关系,或是与核心等关系,承担子课题的学生必须通过密切协作才能较好地实现总课题目标;其次,总课题以包含3~5个子课题为宜,各子课题可能涉及不同领域,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同一个团队,由具有相应专业或专长的教师指导,确保各子课题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并得到有效指导。

二、团队毕业设计的指导

团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通常由2~3教师组成指导小组,其中一名担任组长。指导小组肩负的职责、指导方法在团队毕业设计的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可以将团队毕业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从申报团队课题至开题报告完成。指导小组讨论拟定团队课题,经批准后,拟定总任务书、子课题任务书,通过双向选择组建学生团队,下达任务并提示方案设计;分工指导各成员、查阅文献资料、完成总开题报告和子课题开题报告。

在这一阶段,指导教师将通过课题宣讲与个别指导完成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使学生明确团队毕业设计的宗旨、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从团队毕业设计一开始就树立责任观念与协作态度,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完成好个人承担的子课题,确保团队总任务顺利完成。二是总方案与子课题方案设计提示。指导小组需对方案进行提示,涉及多种方案时进行比较和评价。与独立课题毕业设计不同的是,即使分工确定以后,总方案与子课题方案的设计均要求全体成员参加并进行讨论,令学生深刻感受总任务的要求与子课题的责任,领会课题意义与设计意图,提升认识水平、训练思维方法。三是拟定进度计划与协作制度。指导小组应指导团队制定总课题进度计划和子课题进度计划,规划成员间协同设计的策略,避免被动和推诿,保证设计过程的效率,形成积极配合、扎实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从开题报告完成后至子课题任务完成。这是毕业设计工作的主体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将完成子课题设计任务,接受中期检查,并完成外文资料翻译等工作。

在这个阶段,指导小组将给予团队全面指导和督促,在指导方法与内容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研究与设计方法的指导。在设计方案和进度计划都明确以后,指导教师需及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二是资料文献查阅与软硬件工具的使用。三是方案实施的指导与进度控制。四是协同设计组织与条件支持。除了早期建立的协同设计基本计划与策略,在设计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人格塑造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同其他科研工作一样,必然经历很多艰辛,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小组应引导学生树立信心,不怕困难,培养坚强的意志,塑造健全的人格;重视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有利于活跃思想,克服难关,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阶段:总课题系统整合、测试完善,总、子课题成果验收,毕业设计报告撰写,答辩。撰写团队总报告、子课题设计报告;答辩环节也包括总课题答辩和子课题答辩,编写答辩PPT文档。

这是毕业设计最后环节,指导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指导工作:一是对已经完成的部分给予评价,对任务的系统整合、测试与完善提出宏观与微观要求,对课题验收做出必要说明。二是对论文撰写做详细要求,使其明确论文应达到科技报告的一般要求,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图表规范。对答辩及PPT进行说明并进行预答辩。三是课题总结,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团队及个人完成的工作,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提升认识水平,为今后的工作做进一步的准备。

三、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对于独立课题毕业设计,团队毕业设计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方面都有显著优势,但其有效的实施需要良好的机制来保证,因此构建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建立有效、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实施制度建设,并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使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活动的实施与管理流程得以固化,形成稳定状态,融入本科生整体培养模式。[5]

首先,重视和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团队毕业设计的选题,团队的组建到答辩的全过程需要教师团队悉心指导,密切配合,通常比独立课题毕业设计付出更多心血,因此激励和保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应属首要。在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计算方面应予倾斜;在团队毕业设计的场地安排,经费、工具发放方面应得到优先保障;应纳入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评价项目。

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队毕业设计。因团队毕业设计学生的任务量增加,承载的责任与训练强度增大,应对学生的成绩评定标准适当调整,在团队总任务完成的前提下,个人成绩评定细则适当放宽;或将团队毕业设计课题同时作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课题原属该项目的应提高设计要求,做深化设计或全面改进,否则不予批准立项或作为团队毕业设计课题),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变希望学生参与为学生希望参与,促进团队毕业设计的广泛和持久开展。

最后,完善团队毕业设计制度,并以信息化手段予以固化,即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它是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建设的推手和得力工具。通常高校都建设有毕业设计网络管理系统,通过此系统实现对毕业设计全面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团队毕业设计应在这一系统环境下得到全面支持,其意义主要在于三个方面:第一,可以使团队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工作流程清楚,要求具体,权限职责分明,人员交互高效;第二,信息化管理有助于使团队毕业设计所有环节的实施制度化、常规化,使广大师生熟悉、适应整套体系,便于将日常教学、科研、开发工作与团队毕业设计结合考虑,这不仅有利于团队毕业设计的选题、团队的组建,也有利于指导教师团队素养的提高;第三,有利于与其他教学环节形成有机整体,使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成为本科生培养整体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因此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助于促进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完善。

四、应注意的问题

在毕业设计乃至各类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实质,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团队毕业设计涉及面宽,工作量大,更易于出现上述问题,应得到足够重视。毕业生面临就业、考研、各类认证考试等众多事务,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毕业设计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团队毕业设计过程中,首先,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和检查;保证场地与工具条件;不单纯以文章、专利作为评价指标,而把学生实际完成的工作的质量作为主要依据,切实引导学生树立“求实”、“严谨”的优良作风。其次,指导教师不应期望所有成员均如期完成设计任务,如果在团队师生共同努力和良好协作下,仍有学生因自己工作未完成影响了团队任务的完成,这种经验会令其印象深刻,带来的教益将超过其在不恰当帮助下完成任务的收获,对团队其他成员也有教育意义。[6]

五、结语

团队毕业设计作为毕业设计的一种重要模式,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在指导团队毕业设计的实践中也收到了良好成效。本文在团队毕业设计的选题、教师指导以及教学模式建设等方面简要阐述了一些研究和实践体会,有待于专家与同行的指正及后续工作中认识的提高。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完善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一般性原则之外,不同学校、专业的团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也必然充满不同内涵,值得广大教师与教学管理部门深入研究与不断实践,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建设高效平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Z].2005.

[2]杜明辉,张聚凤,程林章.工科院校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41-43.

[3]吕志伟,等.本科生毕业设计团队培养模式的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1):112-118.

[4]张长森,吴其胜,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团队培养模式的构建[J].理工高教研究,2009,(8):118-121.

大二毕业总结篇4

外语系2009届各班主任和班级:

根据学院对2009届毕业生的工作程序要求,结合本系毕业生的工作制度,制定2009届外语系毕业生毕业实习和就业等工作方案。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实习目的

1.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工作作风,形成独立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交际能力;

2.通过实习提高学生对外贸易实务操作的专业水平、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技巧等各方面的专业水平和外语水平;

3.结合实习内容全面消化和理解专业理论知识,为毕业论文提供素材,为就业后从事实际业务工作打下实践基础。

4.实习内容见附件一。

二、实习组织领导

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工作实行教务处统一领导,系、教研室具体组织,指导老师具体负责制。

1.整体工作由教务处统一安排,组织领导和协调;

2.各系、教研室根据所辖专业的教学计划制定具体的实习指导大纲,细分实习小组,指定指导老师,并对本系学生实习和论文写作工作进行统一部署;

3.指导老师由所在教研室指定,全面负责学生实习及毕业论文相关材料的收集、写作指导,并完成毕业论文的评定等工作,学生可以采用信函、电话、EMAIL、QQ、MSN等通讯手段进行联系。对不主动与指导老师保持联系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概由学生本人负责。

(一)毕业生工作小组成员

1.组长:鄢华平、朱爱云

2.专业负责人:赵青燕、丁勇华、李建娥

3.联系人:姜迪飞、朴雪

4.成员:彭庆峰、姜迪飞、潘郑重、熊洪、赖莉娟、寇俊佳、吕益贤、肖艳

(二)毕业班级

06商英(1)(2)(3)班

06英语教育(1)(2)班

07商英(1)(2)(3)班

06韩语班

07韩语班

三、实习工作

(一)实习安排

1.完成本学期就业办安排的工作任务 (责任人-班主任)

2.本学期11-12月完成毕业生论文指导老师的选定和论文题目的确定(论文方向和题目见附件一,指导教师名单见附件三)

3.完成学生论文的修改批阅和成绩等级审定(责任人-专业教研室主任和指导教师)

4.实习部分分为:实习实践部分,毕业论文部分。

要求:(1)实习实践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必须写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和总结(上交学生实习手册),再填写实习鉴定表。实习报告(用A4纸打印)和实习鉴定表必须有单位章。未交齐者不给予办理毕业手续。

(2)毕业论文部分,学生必须在先选指导教师后才能开展选题和研究撰写工作。选题贴近实践性的技能性的工作,不提倡选理论性的。

要经常和指导教师联系,凡是没有和指导教师联系的一律不合格。

论文的要求及格式按照统一标准,详见附件二。

5. 实习具体安排

(1)实习准备阶段(第五学期)

①第12周开始毕业班实习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思想动员。

②第13周下发实习指导大纲到各毕业班。

③第14-15周毕业生与指导老师见面确认毕业论文题目,商讨毕业论文的结构及大纲,并开始着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准备毕业论文。

④第16周至第二学期初,根据学院就业办的统一布置,进行实习(就业)单位的双向选择。

⑤毕业生在毕业学年第一学期结束前,领取实习总结表格。

(2)实习及论文撰写阶段(第六学期)

①毕业生在实习单位按照实习内容认真实习,并于实习结束前按要求填写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和总结,实习手册、实习报告和实习鉴定交实习单位签署意见后带回或寄回学院交班主任。

②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按照毕业论文的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修改及定稿、打印工作。

③第六学期第9-10周,毕业生返校交实习论文。历年重修课程不及格同学及毕业学年第一学期课程不及格同学,在其重考申请批准后,参加考试。

④第六学期第12-14周,指导老师审核毕业论文、实习总结及其他相关资料。

(3)实习成绩评定阶段(第六学期)

① 毕业学年第二学期第15-16周,指导老师完成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实习评语等相关工作,并交回班主任处。

②第六学期第17周,系部向教务处提交毕业生实习成绩及毕业论文评判结果。

(二)实习成绩的评定

毕业论文成绩记录在学生学籍表格,毕业实习的鉴定成绩考核同时也纪录在学籍表中。

具备下列情况之一者实习鉴定成绩为不及格:

1.由于实习态度、劳动纪律问题而被实习单位辞退者;

2.不能正常完成整个实习者;

3.不能完成实习报告者;

4.无故旷工达三分之一者;

5.实习单位考核鉴定为不合格者;

6.无实习单位考核鉴定者。

具备下列情况之一者毕业设计成绩为不及格或没有成绩:

1.没有指导教师的;

2.由于论文不按要求进行而屡教不改者;

3.不和指导教师主动沟通而产生贻误等原因者;

4.论文纯属抄袭者;

5.不能及时在规定时间完成论文者不给成绩。

注:没按时按质完成毕业任务者缓发毕业证。

四、毕业生必需上交的材料

1.实习手册

2.实习报告

3.实习鉴定表

4.毕业生跟踪调查表

5.人才需求调查表

以上材料均须盖章有效。

五、就业工作

1.系部和就业办积极联系,为学生就业开拓宽广的途径。

2.班主任全面负责本班的学生就业等一系列工作,协助寻找和推荐工作单位。

3.学生就业的有效性标准:

(1)提供一份和劳动单位签订至少一年时间的协议原件(协议书可到系部网站下载,或自行用国家标准的协议书),协议上必须有单位负责人姓名,电话,企业单位必须有企业注册号。

(2)学生的就业协议交到班主任处,由班主任登记后统一上交到系部。协议作为考核班主任毕业工作的重要依据。我们要求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突破90%。学生的就业协议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突出体现,作为评判是否优秀毕业生的重要指标。

六、其他毕业工作

1. 按时完成其他部门下达的毕业生工作,特别是毕业生信息照片采集工作、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毕业生自评表等工作。

2.完成系部其他的工作:毕业生毕业前的毕业照、成绩的评定、学籍表和毕业合格表等工作。

3.毕业生工作结束后,各教研室写出毕业实习总结。

外语系

二00八年十一月一日

附注:本学期办理外出实习未签订一年以上协议的学生,期末考试必须回来参加,同时上交实习报告书。本学期签订了一年以上协议书的学生,不用参加期末考试,但是必须完成本学期外出的实习报告书。其他事宜请外出的学生经常关注鹰潭学院的外语系的网站相关的通知或及时和班主任联系。

附件一

实习和论文内容:

(商务英语、应用韩语专业)

一、专题部分

1、公司如何建立交易客户、开拓市场。

2、公司如何确定贸易商品。

3、公司如何进行交易磋商。

大二毕业总结篇5

毕业实习教学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教学的第六学期。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本专业的工作性质、岗位要求、工作职责和程序,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增强职业意识,劳动观念、事业心和责任感,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通过毕业实习,还可以使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增强学生对专业背景和发展前景等生产实际的了解,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都获得较大的提高。通过毕业实习,还能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为企业搭建用人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时间安排

1、实习时间:共10周,2009年3月2日—5月8日

2、提交实习报告(定稿)的时间:2009年4月21日。

(要求打印文稿一式四份和电子文档一份。由学生本人负责打印,系办不予负责。)

3、毕业实习报告的答辩时间:2009年4月末。

二、毕业实习教学的管理与实施

(一)系主任的主要职责

1、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组织各专业制(修)订和审定毕业实习计划和大纲。

2、审核毕业实习指导教师的资格,并于2009年1月初确定指导教师。

3、于2008年1月中旬前组织制订和落实下学期毕业实习教学的实施计划。

4、组织毕业实习的成绩考核(包括毕业实习报告的答辩)和毕业实习教学的工作总结。

5、负责毕业实习基地的建设。

(二)专业主任的主要职责

1、在系主任的直接领导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制订毕业实习计划和大纲。

2、确定下学期毕业实习指导教师的人选,并报系主任批准。

3、于2009年2月中旬落实学生分组、实习单位、实习内容、实习指导教师以及对学生毕业实习的要求等各项准备工作,并填写 “实习教学安排表”报教务处备案。

4、研究制定毕业实习成绩考核办法并经系主任审核批准。

5、对实习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与实习单位协调好毕业实习教学全过程的各项工作。

6、于2009年4月末组织实施毕业实习报告的答辩工作。

7、在毕业实习结束两周内,将毕业实习资料(毕业实习成绩考核表、学生的实习报告和实习日记等)整理好,交系存留。毕业实习结束后一周内,向教务处报送学生毕业实习成绩表。

8、总结本专业的毕业实习教学,提出改进毕业实习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三)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

1、毕业实习开始前,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了解毕业实习的目的和要求,明确时间安排和实习进程,提出书写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的各项具体要求。

2、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加强实习指导和考核,及时检查学生的毕业实习日记,指导学生完成毕业实习报告,并定期向毕业实习单位了解毕业生实习情况,争取毕业实习单位的支持和帮助。

3、根据毕业实习成绩考核标准,做好毕业实习成绩的考核工作。4、做好毕业实习的总结工作。

(四)学生毕业实习守则

1、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必须尊重指导教师,听从毕业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按照毕业实习大纲和毕业实习实施计划的规定进行实习。

2、实习期间必须听从毕业实习单位的管理,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和安全要求,注意协调与实习单位的关系。学生因违反毕业实习纪律和安全规则等自身原因造成的损失和后果,由学生本人负责。

3、学生必须按照规定参加毕业实习,原则上不得请假。对无故迟到、早退、擅自离开毕业实习岗位的学生按学院有关规定处理。

4、学生应将毕业实习心得收集整理,写好毕业实习日记和毕业实习报告。对毕业实习涉及到的保密内容,应遵守保密制度,严守机密。

凡违反上述规定,经批评教育无效者,指导教师有权停止其毕业实习。

三、毕业实习成绩考核

1、学生毕业实习成绩考核的计分方法按五级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2、毕业实习成绩考核的内容由两部分组成:①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的表现,其中包含遵守法律法规和纪律情况、工作态度、工作成绩、人际交往和礼仪等,占实习成绩的50%;②毕业实习日记和毕业实习报告的书写等,占实习成绩的50%。

3、学院实习指导教师应在“学生实习实训考核表”中的“带队教师综合评议”栏内给出评语和考核成绩。

4、应严格控制毕业实习的评分标准。成绩为优秀的学生人数应不超过参加毕业实习学生人数的20%;成绩为优秀和良好的学生人数应不超过参加毕业实习学生人数的50%。

5、毕业实习不及格的学生必须重新参加毕业实习。

附件一:毕业实习报告的具体要求

为了保证毕业实习报告的质量和效果,现将有关实习报告的书写要求规范如下:

一、实习报告的基本结构

(一)前置部份

前置部份包括封面,毕业实习计划及要求表。

1、封面的内容:学校、系、专业和学生姓名、实习报告题目等(由毕业生本人填写)。

2、毕业实习计划及要求表由指导教师填写。

(二)主体部份(实习报告正文)

实习报告正文内容的基本要求:

摘要:概括说明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等,应当言简意赅(约500字)。

正文:是实习报告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一般不少于3500字。正文内容必须是实事求是,客观真实,理论联系实际,合乎逻辑、层次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书写工整,写出对实习内容的总结和体会,特别是提高和改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方面的收获。

毕业实习报告的结论应当准确、完整、精练。可在结论中提出建议、设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参考文献应按引用文献的顺序进行标注。(具体要求见附件四)

二、实习报告文字编写格式和装订要求

1、实习报告一律要使用A4纸打印成文。(具体格式见附件三)

2、字间距设置为“标准”,

3、段落设置为“单倍行间距”。

4、字号设置为:

标题:宋体小二号加粗;

正文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

正文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

其余汉字均为宋体小四号:

正文中所有非汉字均为Times New Roman 体;

5、实习报告装订的顺序是:封面、毕业实习计划及要求表、正文(实习报告)、毕业实习成绩考核表、答辩意见书、封底。(所有材料由系办装订,学生本人请勿装订。)

6、装订方法是:两枚书钉左侧装订。

7、实习报告的封面、毕业实习计划及要求表、毕业实习成绩考核表由教务处规定统一格式。

三、其他要求

毕业生送交指导教师实习报告初稿或修改稿时最好以电子文档方式,以便于和指导教师的交流。

与各位指导教师相互联系的电子邮箱分别是:

单丽华:

赵霞:

乌玉洁:

张言刚:

张雁飞:

王萍:

附件二:毕业实习日记的要求

毕业生必须认真写好实习日记,班级学委组织学生购买统一样式笔记本一本:13*20CM。实习日记总篇数不得少于20篇。每三周的周二交指导教师批阅一次。毕业实习结束后实习日记随毕业报告一起上交。

日记主要记载与实习相关的具体内容,如实习经历、体会和感受等。

附件三: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从“贿选”看如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标题:宋体小二号加粗居中)

内容提要:近年来地方选举中“贿选”事件的频频发生,既是贿选者扭曲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升迁动机产生的恶果,也与部分选民及人大代表政治权利和责任意识淡漠有关,更是有关制度的缺陷和操作中的变形所致。“贿选”事件频发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表明了发展和完善人大制度的紧迫性。发展和完善人大制度,既需要转变观念和提高认识,更需要改善党对人大的领导,并完善选举制度和加强人大自身建设。

关 键 词:贿选 人大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关键词之间不能有标点,用空格)

一、“贿选”频频发生的原因(正文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首行缩进两个字符,句后不能用标点)

贿选事件的频频发生,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正文二级标题:括号后不能用标点)扭曲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强烈的升迁愿望是贿选发生的基本动因(正文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首行缩进两个字符,句后不能用标点)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强烈的趋利动机,使得一些人不择手段以实现其利益最大化,金钱被视为获取权力、地位、荣誉等的最好手段。这种“金钱至上”意识又与至今仍有深刻影响的传统的“官本位”意识结合、渗透,形成一种以钱、权撼法并相互利用的扭曲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升迁动机。当通过给实权人物送礼这种“上层路线”因种种原因变得愈来愈难以奏效时,转而通过“活动”普通选民和人大代表,走所谓“群众路线”自然成为省钱省力而又“合法”的首选良策,贿选便因此而发。近年来频频曝光的贿选事件表明,无论是通过小恩小惠拉拢普通选民的“有钱人”,还是“积极活动”人大代表的党政官员,无不是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的参与意识和升迁动机所驱使,甚至一些黑恶势力的头子也是在此驱使下去贿取“人大代表”这个政治护身符。由此可见,贿选者的不良动机是促成贿选事件发生的基本动因。(段与段之间在正文格式下进行不能有空行,每段段首首行缩进)

(二)选民和人大代表对自身权利和责任的淡漠,是贿选得以发生乃至“成功”的重要条件

在贿选事件中,一些选民和代表之所以受贿,尽管也有贪小便宜、图实惠、碍于人情面子等诸多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他们对自身政治权利、责任乃至政治人格缺乏关注和自觉意识。

……………

参考文献:

[1]邓科,章敬平.山西“贿选”事件透视[N].南方周末,2001-03-08(4-5).

[2]常大林.论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J].民主与科学,1990,(5):5-7.

[3]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4]陆德山.我国中央权力结构研究[J].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1994,(4):45-50.

参考文献写法及其示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示例:[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大二毕业总结篇6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时差分析;扩散指数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招生与就业政策的变化,原本无就业之虞的天之娇子们越来越感受到了求职的艰辛,甚至陷入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大学生严峻的就业状况引起了强烈反响,我国大学生是否过剩,高校毕业生未来的就业状况会是怎样,这些问题牵动着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形势下,2003年龚红果首先提出了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机制。[1]教育部(2000)和武毅英(2007)对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线和预警区间进行了不同的划分。[2][3]近期,关于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的研究逐渐由理论探讨向实际应用、由局部研究向系统化发展。谢爱国等(2009)提出大学生失业预警系统由政策法规、组织机构和信息系统组成。[4]而钱强等(2009)提出的毕业生预警模型包括人才需求预警、人才供给预警、专业数据预警、失业趋势预警、供求数据系统和失业信息系统等多项数据。[5]然而,关于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的研究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从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的原则、策略等角度进行理论分析的多,基于定量的实证结果少。因此,本文借鉴经济预警方法尝试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模型。

二、预警理论与方法

经济预警主要包括明确警义、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四个逻辑阶段。其中警义是指警的含义,包括警素(构成警情的指标)和警度(警情的程度)。警源是警情产生的根源。警兆即先导指标。一般不同警素对应着不同警兆。确定警兆后,需要进一步分析警兆与警素的数量关系,找出与警素的警限相对应的警兆区间,然后借助于警兆的警区进行警素的警度预报。警度预报有两种方法:一是建立关于警素的普通模型,先做出预测,然后根据警限转化为警度;二是建立关于警素的警度模型,直接由警兆的警级预测警素的警度。

在此基础上,经济预警的方法依据其机制主要分为:黑色预警方法,即根据警素的时间序列波动规律进行直接预警;黄色预警方法,即依据警兆进行预警;红色预警方法,即依据警兆以及各种环境、社会因素进行估计;绿色预警方法,即依据警素的生长态势,特别是农作物生长的绿色程度(绿色指数)预测经济及农业的未来状况;白色预警方法,即在基本掌握警因的条件下用计量技术进行预测。[6]

黄色预警方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预警方法,主要分为三种方式:一是指数预警方法,即利用警兆的某种反映警级的指数进行预警,其形式为景气指数和合成指数;二是统计预警方法,即对警兆与警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处理,然后根据警兆的警级预测警素的警级,主要包括判别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三是模型预警方法,即在指数预警或统计预警方式基础上对预警做进一步分析,包括各类线性或非线性的计量模型以及基于概率分类的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网络等。[7]莫荣(2002)[8]、冯煜(2001)[9]、张得志(2007)[10]、赵建国(2008)[11]等对我国失业预警的研究,运用了回归分析、扩散指数等主要预警方法。因此,借鉴上述研究成果,本文拟结合回归模型,运用扩散指数探讨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进行预警的可行性。

三、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模型的实证分析

1. 失业率数据选取

我国自1996年起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但由于过去十几年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刚刚起步,统计的时间节点、学校归属的口径、各级毕业生的划分方法都历经变动,因此,尽管该数据为目前我国较为权威部门公布的数据,但由于数据缺失和不一致性,完全采用这些原始数据做实际研究不适合。在此,本文考虑参考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在符合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将其整合成为可作为研究基础的数据。丁仁船(2007)在关于城镇失业率的研究中鲜有的将城镇人口划分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失业人数、城镇外来失业人员、本地失业人口四类,并逐一进行了分解研究。他假定上世纪90年代初的高校毕业生失业率接近自然失业率,计算得出1990-1995年间的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约为5%。[12]而赖德胜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的教授,是较早也是较为著名的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研究的学者。他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政府职责》(2008)一文中对1996-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汇总,被众多研究引用,且与事实及公布的数据基本吻合。[13]因此,本文1996-2006年间的数据选取了这一时间段赖德胜教授的研究结果,2007-2009年的就业数据则直接来源于公布数据。由此,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可靠性、时序性、研究的可行性等原则,最终确定了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如表1所示。

2. 失业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高校毕业生失业的原因以往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分析。其宏观成因主要可以分解为经济、高等教育体制、政策制度等因素,但确定指标并进行实证研究的尚少。因此,本文在以往学者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参考一般社会失业指标初步选取失业影响因素指标。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课题组(2002)选取的失业预警指标包括:国民经济发展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劳动力资源指标(劳动年龄人口)、投资指标(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能源和材料指标(能源生产总量、发电量、钢产量、水泥产量)、贸易指标(银行商品销售现金收入、海关统计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财政货币指标(市场货币流通量、货币供应M1、货币供应M2)、生活和价格指标(银行工资性现金支出、城镇人均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等七大类,共24个指标。刘红霞(2008)将失业指标设计为:劳动参与率、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GDP就业增长率、投资就业增长弹性、40岁以上人员比例、女性比例、国内GDP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4]赵建国(2008)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等方面对影响失业的各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后,确定了GDP、GDP增长率、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总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经济活动人口、年均人均工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总额、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等14个指标。结合上述指标的选取,本文初步选取了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相关的一些指标:(1)经济指标,包括反映国民经济总量的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一产、二产、三产总值及其比重;反映经济各部门发展水平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支出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居民存款总额等;(2)社会因素,包括人口、社会失业和工资状况,主要选取的指标包括总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社会失业人数、社会登记失业率、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及比重、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及比重、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及比重、职工平均工资;(3)高等教育因素,包括高等学校经费、高校教师数、招生数以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28个指标。

3. 高校毕业生失业影响因素指标的时差分析及确定

运用高校毕业生失业的影响因素指标对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进行分析,先需要确定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先行性和因果性。因此,在初步拟定基础指标之后,要运用计量、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筛选。时差相关分析是选定一个基础指标,然后利用相关系数检验其他选出指标与该基础指标之间存在的超前、一致或滞后期数的方法。时差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如下:

设y={y1,y2,y3,……,yn}为基准的因变量指标,x={x1,x2,x3,……,xn}为被选择的自变量比较指标,则时差相关系数:

r1=■,l=0,±1,±2,...,±L

其中l为时差,即超前、滞后期数,当其取正数时表示滞后,取负数时表示超前;L是最大超前或滞后期数;n是数据取齐后的数据个数。[15]

根据上述步骤可见,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警兆指标的选择基础是定性分析。因此,本研究将失业率作为基准指标因变量,将上述根据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初步选取的28个指标作为初选的解释指标,以年鉴数据为基础,运用价格指数进行处理后,运用Eviews软件,进行时差分析,指标及其代码以及输出的时差相关系数汇总如表2。

经筛选后得到相关程度较高的20个具有一致关系或超前关系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一产总值、二产总值、三产总值、一产比重、二产比重、三产比重、总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社会失业人口、社会登记失业率、一产就业人数、二产就业人数、三产就业人数、一产就业比重、三产就业比重、平均工资、固定资产投资、招生人数以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4. 基于回归分析的警兆指标确定

经过时差分析筛选后得到的指标较多且变量间可能具有相关性。因此本文采用向后剔除法进行回归分析以避免共线性。向后剔除法的特点是先建立全模型,然后每次提出一个最不符合进入模型判据的变量,直到留在模型中的所有变量方差分析的F值都符合显著性水平为止。运用SPSS软件,以高校毕业生失业率为被解释变量,经过时差分析筛选的20个指标为解释变量,采用向后剔除法回归后得到回归模型,结果如表3。

方程整体拟合优度R2为0.976,调整后R2为0.954,各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F值为44.607,通过显著性检验,方程具有显著性。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与二产总值、一产比重、社会失业人数、高等教育入学率成正比关系,而与三产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工资、招生人数成反比关系。这说明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人口、社会就业以及高等教育入学率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控制人口增长、调整产业结构、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可以降低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三产比重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反向关系,验证了第三产业对于增加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的作用,提高三产比重可以大大降低失业率。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通过各项检验且与事实基本吻合。因此,得到的上述9个指标可以作为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的警兆指标。

5. 基于扩散指数的预警区间判定

(1)扩散指数方法

t时刻的扩散指数DI(t)的计算方法是:

DI(t)=■WiI(Xi(t)≥Xi(t-j))×100%

其中,N为变量指标总数;Wi为第i个变量指标的权数;Xi(t)是第i个变量指数在t时刻的观测值;j是两个比较指标值之间的时间差;I为示性函数。

若权数相等,则公式简化为:

DI(t)=■×100%

=■×100%

在计算扩散指数前,首先计算各警兆指标的平均数,然后根据示性函数I赋值:即高于平均数的赋值为1;持平的赋值为0.5;低于平均数的赋值为0。

(2)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线探讨

将上述警兆指标运用于扩散指数法,获得高校毕业生失业预警扩散指数,其波动情况如图1所示。

通过DELPHI法对失业率扩散指数划分警戒区,当0

以此为依据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基本判定:其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都基本属于宽松状态;2001年警兆指标开始上升,升幅超过50%,预示就业状况将趋于紧张;2002-2003年,警兆指标处于峰值,超过0.78,说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态紧张。而2003年确实出现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的一个峰值,达到了30%。2004年后指标略有下降,但依然维持在较高位置。这与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趋稳,但就业难问题仍然比较严峻的事实也较为一致。通过对照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该模型中扩散指数的判定基本符合事实。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平稳,而这一期间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采取的是“统招统配”的招生及就业政策,因此高校毕业生基本不存在就业问题。而运用扩散指数模型分析中的若干个特殊值需要加以具体分析。例如1998-2001年间,尽管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且高校扩招后的大学生尚未毕业,但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却陡然增加,出现了第一个高峰。这主要是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我国毕业大学生开始走向劳动力市场的因素影响。同时,随着我国高校全部并轨招生,1997年教育部开始落实以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为主的毕业生就业形式;而2000年“报到证”取代了“派遣证”则标志着这一制度的最终确立。因此,毕业生对于就业制度改变初期的不适应和亚洲金融危机的滞后影响综合导致了这一时期就业状况与扩散指数判定的不一致。200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率高峰的形成则既在预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了大规模扩招,此后4年间的扩散指数开始大幅度攀升,预示了我国这一时期高校毕业生失业状况将逐渐加剧。伴随扩招后的本专科学生于2002-2004年开始走向就业市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高峰出现。而2003年突发的非典疫情则加剧了这一局势。之后几年间受到扩招影响,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创出新高。因此,就业形势始终比较紧张。2009年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随着2005年后高校扩招速度的趋缓,毕业生人数也逐渐稳定。与此同时,为了应对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国家也采取了若干调控措施,而当年更是大幅增加了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以缓解大规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因此,基于多种杠杆手段的运用,在社会经济维持稳定的形势下,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失业率有趋于稳定并下降的趋势。

四、结论

尽管我国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已经无法达到近乎完全就业的状态而总有10-30%左右的学生无法及时就业,但本文基于扩散指数的预警分析结果判断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属于轻度警情。事实上,在西方劳动力缺乏、就业压力远低于我们的发达国家,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比率通常也在70%-80%。与此同时,依据研究结果,我国当前的警情又接近轻度警情与中度警情的临界点,这一判定基本符合现实情况。因此,社会各界需要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加以关注,但也不须过度夸大。一方面,人们应该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对大学生毕业后不能立刻就业以及就业形式转变的宽容度。另一方面,这一阶段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控制高校毕业生失业警情的加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多采取措施加以引导,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和体制,拓展就业途径和方式,使得大学生就业机制更加成熟。

本文在运用扩散指数进行预警的过程中在某些区域也出现了一定误差。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误差主要是由突发性的事件导致的或受到政策变化的制度性影响。由此可见,在常规的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过程中是可以运用各指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预警的。事实上,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模型的拟合程度已经趋于优化,预警判定也开始具备前导性。与此同时,通过扩散指数对高校毕业生失业进行预警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龚红果,张琳.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构建与思考[J]. 理工高教研究, 2003(10):57-58.

[2]瞿振元.2000―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3-25.

[3]武毅英.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预警线之探讨[J]. 江苏高教, 2007(5):61-64.

[4]谢爱国等.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及其指标体系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 2009(2): 11-13.

[5]钱强等.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 2009(3):35-37.

[6]魏权龄等. 数量经济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70-329.

[7]黄继鸿等.经济预警方法研究综述[J].系统工程, 2003(3):64-70.

[8]莫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我国失业预警系统与就业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02(34):11-26.

[9]冯煜.中国失业预警线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1(8):4-17.

[10]张得志.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的劳动失业及其失业预警研究 [D].上海: 复旦大学,2007.148.

[11]赵建国,苗莉.基于扩散指数的逐步回归改进失业预警模型及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8(5):52-57.

[12]丁仁船,王大■.1990年以来我国城镇真实失业率有多高?[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6):29-33.

[13]赖德胜.缓解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政府职责[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8):10-12.

大二毕业总结篇7

关键词:毕业设计;分类指导;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邓方(1981-),男,四川南充人,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陈杰(1965-),男,福建福清人,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北京 100081)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理工大学第十批教育教学改革预立项项目(项目编号:04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69-03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生课程体系中与科学研究结合最为紧密,提高学生研究能力最为直接的课程,是本科生培养体系中,学生可将所学知识直接用于实践,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阶段。本科毕业设计应该为各类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方面,目前的培养体系中,毕业设计无疑是对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学生进行科研和实践训练的良好载体。教育部于2010年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贯彻“面向工程、宽基础、强能力、重应用”的培养方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培养具备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高素质人才。该计划强调了各个学期累计一年的企业阶段学习和实践,同时更强调了将毕业设计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是毕业设计分类指导的成功案例,也说明现有的毕业设计体系不能满足本科毕业后马上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的培养需要。另一方面,应该从本科阶段就对创新拔尖人才进行专门培养,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周彬就是其导师段广仁教授从本科阶段开始连贯培养至博士毕业。许多在博士学习阶段取得多项重大成果的学生,多是从本科毕业设计开始就跟着同一个导师完成学习。因此,以本科毕业设计为起点做好拔尖人才培养尤为必要。

因此,本科毕业设计作为本科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历来受到重视,但目前的毕业设计存在课时短,命题相对简单,选题仓促,设计与研究不够深入,创新性成果少,研究能力培养不足,各类学生一锅烩等问题。特别是对于本科生中的优秀学生,现有的毕业设计不能对他们的研究能力、动手能力、写作能力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培养,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先期培养。

一、现状分析

为更好的对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情况进行分析,对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近年来所指导的本科毕业设计情况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了全学院1243个毕业设计题目及指导情况。如图1、图2、图3所示,分别对毕业设计的命题来源、题目性质和指导教师情况进行了统计。从命题情况来看,大部分题目来自科研实践,结合生产实际的题目很少;在题目性质方面,工程设计占了总课题的53%。经分析发现,多数题目是为了完成工程中的部分简单工作,没有深入到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不能体现创新性,而体现基础研究的理论研究则只有4%,说明本科生在理论研究上没有太多作为,多是以体力劳动和简单劳动的毕业设计为主。而指导教师的组成中,年轻教师接近半数,这使得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教师经验不足,命题、指导以及学生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连贯性培养中存在问题。

国家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而毕业设计从时间安排、命题选题、指导方法、分类指导等多个方面与当前的教育形势和人才培养需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本科毕业设计为切入点,对现有的毕业设计选题内容、指导教师、时间安排、指导方式、考核方式等主要要素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结合实际的实践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有毕业设计命题针对性不强,命题质量不高

毕业设计课程的命题与选题都是由指导教师决定。由于大部分本科生能力所限,加之毕业设计时间较短,所以多数毕业设计只能完成相对比较简单的命题,指导教师在命题时常常是为命题而命题,人为降低难度,很难真正与自己的科研结合起来。表1、表2、表3是近年来自动化学院两个本科专业的毕业设计命题情况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结合生产实际的题目最少;而在题目类型方面,工程设计最多,理论研究最少;在重复性方面,重复题目为18.9%。

2.现有的毕业设计时间过短,完成研究和创新的时间不够

现有毕业设计课程基本都是安排在大四最后一个学期,部分学校还在该学期安排毕业实习,加上毕业、考研、找工作等各类事情,真正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总时长平均也就不到四个月。而要在这四个月的时间中完成开题、设计、制作、实验、论文写作、答辩等一系列工作,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对某一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以往经验和统计,30%的学生甚至不能完全完成毕业设计课题中要求的全部内容,只有10%的学生可以很好的在四个月的时间中做出较好的结果,而这类学生多数是提前参加到了课题中或是有很好的基础,而60%的学生只能基本完成命题内容。

3.现有的毕业设计指导情况单一,不能很好的因材施教

表4是自动化学院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统计情况。从指导教师的组成结构上看,人数占三分之一的年轻教师所指导的毕业设计数量是总数的一半,而博士生导师所指导的毕业设计数量少于其人数的百分比。说明本科毕业设计指导主力仍是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

4.毕业设计考核方式不利于创新性成果的出现

现有毕业设计的考核主要以答辩为主,需要打破原有毕业设计以毕业论文和答辩为主的考核模式,将原有的考核按开题、中期检查、毕业答辩三个阶段进行分别考核,并制定各阶段的阶段性指标,将原有的以论文为主的考核模式向以实物、程序、科技论文、专利、竞赛结果为主的综合考核模式转变,从而将原有的以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为主的毕业设计模式向以科学研究为主的毕业设计模式转变。

5.现有的管理机制不能完全适应毕业分类指导的需要

目前学校和学院的教学管理模式主要以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制定,灵活性不足,不能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创造力,也不能很好地提高落后学生的能力,对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体现不足。

三、毕业设计新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1.毕业设计时间上的改革

考虑到以往的现实情况,特别是考虑到为将来更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打基础,有必要在毕业设计课程时间上进行调整。按照分类思想,将不同学生的毕业设计时间进行调整,总的原则是加长优秀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时间,从而将部分优秀学生从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联合培养。

一是对特别优秀的学生(成绩排名年级前5%),从大三第二学期初开始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在大三第二学期末进行开题,大四一年时间完成具体设计和论文撰写,总毕业设计时长为三个学期。其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相当于现在研究生用于研究的时间。二是针对成绩在前30%左右的学生,则在大四第一学期选题、开题,总毕业设计时长为两个学期。三是针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选题时间为大四第一学期初,开题时间为大四第一学期末,总时长为两个学期。四是针对动手能力特别强和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学生,可在大三第一学期完成选题,开题并将其毕业设计与竞赛结合,总时长为四个学期。五是针对部分成绩特别差的学生,毕业设计可在大四第二学期完成,总时长为一个学期。

2.毕业设计命题模式的探索

毕业设计的命题需要在题目命题来源、命题类型、命题质量方面下功夫,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毕业设计命题。采取命题评审制,指导教师的命题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评审,只有通过评审的题目才能用以指导本科生。

一是面向以保研学生为主体的优秀本科生。将他们作为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主力,命题主要结合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从项目中抽取部分值得研究的有一定深度和难度且带有前瞻性的课题,锻炼其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从本科阶段开始其硕士甚至博士的培养过程,为将来培养优秀硕士和博士论准备。二是面向以工作为主的部分本科生。主要从项目中抽取部分动手和锻炼工作能力较强的题目,锻炼其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面向考研学生。对科研中的典型问题和一些相对难度较小的题目进行研究,特别注重将来其主要研究方面,为将来进一步的深造打基础。四是面向打算出国深造的学生。注重培养其英文能力,可采用英文论文的方式。

3.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的改革

本项目根据指导教师的情况,对指导教师进行分类,从而保证命题的分类效果,保证对学生指导的连贯性,保证学生课题的延续性,从而保证能对优秀本科生从本科、硕士直到博士阶段的贯通培养。

一是实施优秀本科生导师制,并保证优秀本科生能在毕业设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基本师从一个导师,从而保证指导的连续性和前瞻性。本科生导师制从大三第一学期开始实施,这类学生毕业设计从大三第二学期开始。二是指导教师在学生选题后自动成为其本科导师,并在学生专业课学习、保研与考研、出国和找工作中给予具体指导。如上研究生后在同一专业,其本科导师自动成为其研究生导师,博士阶段如其导师是博导则自动成为其博士生导师。期间学生有一次机会更换导师。三是主要由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要有一定的课题和经验,对于特别优秀学生应选拔博导或硕导担任其指导教师。四是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对有条件的实验室,其本科毕业设计学生应进入实验室,按研究生进行管理。

4.毕业设计管理机制的改革

为适应毕业设计分类指导探索和改革的需要,必须在学校、学院和研究所层面对管理机制进行改革,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学校层面。允许学生按分类选择毕业课题,并在大二结束时和大三每一学期结束时统计与学生成绩排名。调整教务管理系统,允许不同分类学生在不同时间段跨学期、跨学年选择毕业设计课题,并进行全过程管理。对毕业设计中的优秀学生应优先保证其保研资格。评选毕业设计校级优秀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并给予奖励。

(2)学院层面。由辅导员、教学干事一起完成对学生的按成绩、兴趣、未来发展的毕业设计分类。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并将本科生导师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结合。研究生阶段的导师应优先考虑学生的本科生导师或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成立毕业设计课程命题评审小组,聘请专家进行评审。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进行资格审查,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按实际时间相符的教学工作量考核。评选毕业设计院级优秀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并给予奖励。

(3)团队或研究所层面。给进入研究所进行长期毕业设计的学生一定的办公和实验条件,并给予其一定的物质补贴。作好国防项目的保密分解工作。帮助指导教师做好命题工作。

参考文献:

大二毕业总结篇8

20xx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自2013年10月启动到2014年6月顺利完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毕设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环节监控,现对20xx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 启动阶段

20xx年10月25日,教务处制发了《关于20xx年毕业教学实践工作安排的通知》,标志着20xx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正式启动。要求各专业本学期内完成选题和开题工作,规定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不少于9周。同时,文件对毕业实践环节从前期准备、过程管理到成绩评定都提出了要求。

20xx年11月22日前,各二级学院将20xx届各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工作安排交至教务处备查。

实践教学科对20xx年7月编印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手册》重新进行了修订,并发到每位指导教师手中。

上述文件的制发,进一步明确了毕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规范了管理环节,保证了工作质量,为毕设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选题、开题阶段

各学院成立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并对选题、拟题和审题、开题、论文写作指导等工作环节提出具体要求。

选题、开题环节12个专业都能按照规范要求严格审查,并做到一人一题,来自社会生产一线的应用性选题比例较往年明显增加。每个学生都下达了任务书,完成了开题报告,国际学院、人文学院还组织了开题答辩。

(三) 前期指导检查阶段

寒假期间,各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任务书要求,收集毕业论文(设计)所需的相关资料,构思整体框架,开始毕业论文(设计)的初稿撰写工作。指导教师按照学校的要求,采取当面指导、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定期和学生联系,指导论文写作。

(四)中期指导检查和整改阶段

20xx年3月21日,教务处下发《关于开展20xx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期检查的通知》,并于3月24日至3月30日组织开展了中期检查。

本次检查的重点是工作进度、论文质量和教师指导情况。同时,也是对学生前期调研、论文(设计)完成过程、进度、工作态度的综合评价。检查分二级学院自查和学校专家组抽查两个阶段。自查阶段,各分院从20xx届本科毕设是否做到一人一题,指导教师的资格和指导学生人数是否达到学校要求,工作进度和质量是否实现任务书目标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指导教师要为每为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论文完成质量评价打分,学院对整体工作进行总结。抽查阶段,学校组成文科和工科两个专家检查组,10为专家采取查阅资料、与学生座谈、听取汇报和质询等形式,对分院的毕设工作给予综合评价。

从检查结果看,20xx届12个本科专业均能按照学校的整体安排,严格有序地开展工作。据统计,全校20xx届本科毕业生共1328人,1266人按时完成初稿,延迟完成62人。总体优良率为79.5%。中期检查通过 1178人,占学生总数的 89%。87.9%的学生态度认真或较认真。

7个工科专业毕业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比例均大于50%的合格标准,文科、经管类专业中工业工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达标,财务管理、汉语言文学和英语专业整改后能基本达到要求。

专家组从指导工作、学生状况、教学管理、资料留存等4个一级指标及9个二级指标,对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给出了量化的总体评价。同时,针对性的指出了各专业的成绩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五月下旬,校评建办联合教务处、教学督导团及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开展了全校教学资料“四查”,其中本届毕业论文(设计)为重点检查内容。学校教学副院长还组织召开会议,把检查出的问题当面向二级学院反馈,并要求限期整改。

(五)论文答辩阶段

20xx年4月30日,教务处下发《关于20xx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的通知》,本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于本学期第十二周至第十三周进行。

各院成立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答辩工作小组,负责评阅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审定学生答辩资格,统一答辩要求和评分标准,审核答辩成绩等项工作。

5月19-25日,各学院集中组织学生论文答辩。教务处对各个专业的答辩开展情况逐一进行了检查,并就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意见和整改建议。

(六)论文抽检

为端正学风、规范学术行为,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原创性,学校对本届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每位学生在签订任务书时都同时签署了独立完成论文(设计)的诚信声明。成稿前,教务处要求学生统一利用维普通达论文检测系统对自己的论文(设计)进行复写率检测,并根据比对结果进行整改,规定学生最终提交的论文(设计)复写率不得高于30%,优秀论文不得高于20%。

(七)评优选优阶段

5月8日,教务处制发了《西安思源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评选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优秀论文(设计)和指导教师评选工作的组织管理、评选奖励办法以及理工类和文史经管类优秀论文(设计)的评选标准。

经二级学院评选,有88篇论文(设计)被推荐参评校级优秀。这些论文经教务处审核,并组织专家进行二次评审,最终2014届12个本科专业共评选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76篇,推选出优秀论文指导教师40名。经校专家组评审后,将正式颁发文件给予表彰和奖励。

(八)资料归档阶段

目前,20xx年毕设工作已基本顺利完成,为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各项留存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5月24日,教务处下发了《关于20xx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资料归档工作的通知》,并提供专门的档案袋,要求学生论文(设计)资料统一按照10项内容和顺序归档保存。要求二级学院按照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2个教学环节收集整理归档资料。

二、毕设工作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层面

1.学生知识面窄,专业基础理论欠扎实,缺乏论文写作的专门训练,造成论文完全是策划或材料堆积,缺少实证研究;

2.由于学校对本届学生论文的格式提出了统一严格要求,并反复强调检查,使论文格式规范化程度整体上大为改观。但少数学生仍存在格式不规范,摘要写作质量不高等问题;

3.学生论文研究课题的独创性不够,有的设计性课题过于简单,只覆盖1-2门课程的内容,学生在毕设中得不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不能起到检验学业水平的作用。学生尤其是文史类学生论文在实习、实验、实训和社会调查中完成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

4.近一半的应届毕业生由于提前找到了工作,有的已正式上班,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保质保量完成毕设工作。极个别学生对毕设工作采取消极的态度,土木工程、建筑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各有一名学生因为没有及时提交论文 (设计),成绩不及格。

(二)教师层面

1.部分青年教师没有指导毕设的经验,个别教师不能胜任指导过程所有知识内容的要求,需要别的老师协助完成。

2. 外聘教师大多年事已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交流、讨论,指导学生完成毕设;部分专业几次更换指导教师,由于每个教师的指导思路和方法不尽相同,造成学生长时间适应不了,因而影响了论文的进度和质量。

(三)二级学院层面

1.机电学院在毕设写作阶段对学生监督检查不严,严重影响了答辩进度。

2. 交通运输专业提供给学生的选题中,分析类课题占50%多,设计类课题不到50%。学生论文内容叙述性文字多,专业知识含量和综合技能的展示不足。

3.检查发现,个别学院过程资料不完整,或表格填写信息不统一,准确性不高。

(四)学校层面

1.大四学生没有固定的自习教室,到图书馆作毕业论文(设计)时间有限,建议学校能给应届毕业生提供专门作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室、场所。

2.电信、机电、能源等学院都有部分学生结合毕业论文(设计),制做出实物成果,但学生和二级学院都缺少购买零部件的经费,建议学校能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三、改进意见和建议

让学生到企业、工厂进行毕业实习,在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是教育部合格评估的一项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桥梁。总结2014届本科毕设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在过程管理和论文写作形式的规范化方面已日趋完善,指导教师资格和工作量要求也基本达到,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两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使更多的课题来自于企业生产一线,解决社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更多的学生在实习、实验、实训和社会调查中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真正作到“真刀真枪”、“真题真作”。

大二毕业总结篇9

【论文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本已严峻的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面对急剧变化的就业环境,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应紧跟现实,认真分析、准确把握当前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正确引导毕业生理性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在危机中寻找机会,从而顺利实现就业。

当前,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全球,引发经济下滑,不少产业受到冲击,投资需求萎缩,从而引起对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中国的就业市场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中国经济蓝皮书》指出:2008年年底到2009年年底,全球金融海啸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

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特别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更为严峻。因此,如何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开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毕业生理性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在危机中寻找就业机会,实现就业,是当前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客观认识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形势

(一)金融危机急速冲击就业市场,企业岗位需求大幅下降

随着金融风暴的蔓延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少企业倒闭、裁员,企业岗位需求下降。相关资料显示:由于受到金融风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广东省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市场劳动力需求下降;在过去八个月期间,全省亏损企业过万,有的已经倒闭或者濒临倒闭;许多往年必定出现在校园招聘现场的中小企业,甚至大企业,已经明确表明取消招聘计划。但是另一方面,求职人数不断上扬,其中以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数量增幅最为明显。

(二)高校毕业生总量增加,就业竞争激烈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从1999年起实行扩招至今,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根据统计,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2008 2012年每年毕业生规模将持续在600万一700万人,总量达3000万,比2003~2007年间的1738万增加72%。而我国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突出矛盾还将长期存在,每年需在城镇就业的,包括当年新增城镇劳动力和上一年结转下来未能实现就业的人数大约在2400万,而我国每年只能提供城镇就业岗位1200多万个,缺口在1200万个以上;同时高校毕业生在城镇新增劳动力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今年毕业生数量已超过社会新增岗位的一半,在现今全球经济形势恶化,社会需求量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难度愈发凸显。

(三)理性对待金融危机,准确把握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环境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就业促进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党的十七大要求创造性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2008年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提出“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及“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和政府对毕业生就业的关注,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提供了信心保证。

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2002年以来中央有关部门发出的关于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文件累计达到40多个,共100多项具体的政策,内容涉及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民营企业就业、自主创业、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待就业服务、失业登记、临时救助等各个方面。同时,各地还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大量的配套政策措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和政策框架体系,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就业方式灵活。就业机会相对较多

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就业形势主要体现为:劳动力供给总量较大,而岗位的增加相对较少,在未来十年,我国就业市场总体上呈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态势。高职毕业生就业既面临巨大的挑战,也有机遇。首先,随着工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企业急需一大批有一定专业技能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而高职生理论和技能兼备的特点正是企业所需要的。其次,高职生的年龄结构、享受的政策待遇如户籍指标等在劳动力市场上有一定的优势。再者,高职由于学科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比较直接和密切,许多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就业市场的需要。

3.高职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逐年提高

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高职毕业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从1998年到2008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高职高专教育招生数从54万人增长到299万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不断创出新高,据教育部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从2004年开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已经连续4年保持稳定增长。从2004年到2007年,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每年同比大约上升一个百分点。据各省市的统计,2007年全国有10个省份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了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水平。

二、金融危机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

(一)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我国政府计划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等一系列拉动内需政策的出台,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最近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我国的总体经济形势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应该坚定信心,充分发挥国家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广开就业渠道,扩大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地域范围和数量,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鼓励毕业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主动参与就业竞争,寻找就业岗位。

(二)构建立体化的、全方位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解决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毕业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探索多种就业途径,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高职院校除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继续举办各种类型招聘会、服务月、服务周等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途径外,还应进一步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如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人才合作基地,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优势,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同时,加强与当地人才市场的联系,充分利用人才市场的信息网络优势,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四)搭建平台,鼓励毕业生走自主创业之路

大二毕业总结篇10

关键词:高职高专;就业;预测;SPSS

收稿日期:2007―08―15

项目来源: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赣教科:05YB210。

作者介绍:孙剑萍(1971―),女,汉族,江西省南昌市人,华东交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

一、我国普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到2006年,各类开办高职高专教育的院校已达1147所,占普通高等教育总数的61.3%,在校生超过700万人,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近50%,高职高专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①

然而高职高专教育蓬勃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报到率不高、社会认可度低、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办学资源不足、难以跟上规模发展的要求。尤为严重的是毕业生就业率低、就业状况差。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至2005年我国高职毕业生待业人数累计已达48.5万人,这不仅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也造成了社会经济的巨大损失,同时这些失业的年轻人也是影响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更是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

二、利用SPSS统计软件预测普通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趋势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其就业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调查近几年我国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利用SPSS统计软件,预测出今后若干年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以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高职高专院校参考,旨在提高全社会对高职高专扩招后产生问题的重视。

(一)预测模型设计的基本思路

影响未来五年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因素很多,我们选取了毕业生总量、宏观经济环境(GDP)及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就业弹性系统)作为分析指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考虑到2007年的最终就业率尚未公布,因此我们将预测2006年到2010年的变动趋势(2006年作为参考系,其预测值和真实值的比较,用以修正线性参数)。应用专业统计与预测软件SPSS v13.0For Windows作为主要的分析工具,对所选取的指标进行分析预测。由于要求数据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观察和分析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大体上以1999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我们收集了连续7年以来的相关数据②(表1):

(二)相关指标的预测及分析

下面以高职高专毕业生数据为例,作一分析。

通过SPSSv13.0ForWindows软件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图1):

良性结构问题不良性结构问题问题容易被确定问题不易被确定需要提供解决问题的全部信息需要解决问题的附加信息关注问题的解决关注问题的本质可以确定一个正确答案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解决办法解决办法的弱动机(“冷认知”)解决办法的强动机(“热认知”)通过对2006年预测值和现实值的比较,我们发现虽然趋势拟合预测的可信度较高,但由于近两年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飞跃扩张,已经脱离了原拟合直线,应对以上预测结果进行合理的调整,只要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和社会的就业承受能力适当调整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的斜率,从而能更好地反映高职高专毕业生未来的实际状况。依此类推,我们对其他相关指标也做出预测并修正(表2):

(三)高职高专就业率的预测

高职高专就业人数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社会需求大学生的总人数,它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结构有关,我们用就业年增长率来表达;二是与社会对高职高专的认可度有关,我们以最近一年的高职高专就业人数来表达。具体地说,高职就业人数与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年增长率和高职高专生就业人数的基数有关,即:

高职高专就业人数=(1+就业增长率)×高职生就业人数的基数 (1)

社会就业增长率基本反映了社会对人才需求量:

社会就业增长率=社会就业弹性系数×GDP增长(2)

中国人事部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共有2141233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率为87.7%,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176.8万人,统计就业率为82.3%。我们以此为基数,计算并测算出2010年内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总人数。

通过以上预测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未来5年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表3):

三、分析

分析以上预测数据,如按这样的招生发展态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和当前经济结构,高职高专就业情况十分严峻。当然,事实上肯定不会有这么严重,因为就目前而言,有两个方面正在改善严峻局面,一是从2006年起,大学生扩招步伐显著放慢;二是国家经济结构正在逐步改善,政府调动一切力量,增大社会就业容量,但无论如何,就目前的状况应足够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