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6 18:03:41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篇1

我们部门在这半年中积极配合进度组织了几次活动,其中包括与其他部门联合举办,具体活动如下:

一、刚刚圆满结束的第二届特色团支部。这活动我们进行了差不多一个学年。当中,我们做得不错的地方,如下,平时资料整理得还可以,考核时很快就完成;开展突现支部特色的活动时,每次都有评分小组进行评分,做到了公平公正;在成果展的时候,会场各方面都做得不错,各支部都能顺利地展示他们的成果,等等。虽然这些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该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另外,它的实用性不是很大,所以我们下次必须改革和创新。而且,在成果展的时候,我当主持人,我看到了自己相当多的不足,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不是很好,在这方面有待加强,等等。

二、第二届以“学 颂党史 论两会”的党知识竞赛。这次竞赛的工作做到合理的分配,工作的效率有了提高,竞赛互动环节中的团队猜词部分,更好地体现了团队的合作精神,而且竞赛中的小品----文明礼仪,这两方面都得到了大家的好评,这次竞赛的经费并没有超出预算额,等等。但是也有做得不足的地方,准备工作没有充分准备,会场的器材没有提前申请;会场的位置安排也出现了问题,部分选手分开坐;会场工作人员和主持人之间没有默契,部分工作人员对负责的工作并不是很清楚;这次竞赛的时间控制得不是很好,时间比较短。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篇2

(一)产业结构现状

1.产值结构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可以反映出工业化的演进阶段。本文借鉴该学者的研究对甘肃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划分。从2000年开始,甘肃省第一产业的比重开始低于20%,往后逐年下降;从2000年到2010年,第二产业以及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均在逐步扩大,且第二产业的比重和增速一直大于服务。2014年甘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突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2:42.8:44,服务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下降,服务业比重继续上升。

2.就业结构分析

就业结构是衡量产业结构的重要指标。配第—克拉克定理通过就业结构来判断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随经济发展转移的方向为: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服务业转移,与库滋涅茨的产值变动趋势一致。根据《甘肃发展年鉴》的数据,甘肃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构成从1991年的69.1:15.17:15.72转变为2015年的58.02:16.10:25.88,甘肃就业人数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结合三次产业的比重,当前甘肃工业化处于配第—克拉克定理的第二阶段。

(二)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甘肃三次产业的占比,可以将其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0年)是服务业迅速发展时期,第一产业和服务业占比上升,第二产业占比下降;第二阶段(1990-2000年),甘肃第一、第二产业占比下降,服务业占比上升;第三阶段(2000-2011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后第二产业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比重继续呈下降趋势,服务业稳中略降;第四阶段(2012-2015年)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二产业的占比不断减少,2014年服务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

(三)甘肃产业结构主要问题

1.经济总量偏少。甘肃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速在2006-2011年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快发展,GDP年均增长率为10.7%,比全国同期高1.2个百分点。但经济总量偏少,2015年甘肃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9%,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0%左右。

2.产值结构亟待调整。从2003年起,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率的拉动一直低于1%,第二产业、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这和我国经济结构大致相同,但服务业的拉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我国服务业GDP增长首次超过工业,而甘肃是在2014年,产值结构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3.就业结构不合理。根据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对比分析可知,甘肃就业结构不合理性表现为:农业劳动生产力不断下降,农村滞留大量劳动力;第二产业和服务业产值占比不断提升,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两大产业仍存在较大的就业空间;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快于就业结构,不对称程度不断加大。4.服务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均衡。服务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总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过渡和转化,高层次服务业的发展成为衡量地区服务业内部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指标。批发、零售、餐饮业与交通运输、仓储、邮电等传统部门仍是甘肃服务业的中坚力量;生产型服务业及与知识生产、传播、消费相关的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还没有成为服务业增长的主体。甘肃服务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均衡,服务业整体上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

二、甘肃产业结构实证研究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用于分析区域发展差距变动因素的基本方法。分析过程如下:选择参考区域,一般是国家或者省份,经济总规模用总产值或者就业人数表示;计算参考区和被研究对象的经济规模增量和增长率;将被研究区域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从产业结构因素和区位因素两个方面解释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

(二)甘肃产业结构分析本文将甘肃三次产业与全国进行对比,比较指标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量和增长率。从总偏离程度来看,除了2001-2005年甘肃与全国的总偏离为87.66,其他各个时期均为负值,从绝对量来看这种偏离近年在增大,这表明1991年以来甘肃产业结构相对于全国相比逐渐处于劣势地位,这种劣势还在扩大。横向来看,“八五”时期(1991-1995年),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别为-3.35、11.15、-7.59,说明与全国同时期相比,第一产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处于劣势,第二产业的结构优于全国平均值,三产业竞争力偏离均低于全国;“九五”时期(1996-2000年),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别为-0.55、-9.16、6.98,说明与全国同时期相比,第一、二产业的结构处于劣势,而服务业的结构要优于全国平均值;第一产业和服务业的竞争力处于优势,第二产业的结构与竞争力均比较低,总偏离较小;“十五”时期(2001-2005年),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别为0.99、-73.3、65.3,说明与全国同时期相比,第一产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处于优势,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低于全国平均值;三产业竞争力偏离均高于全国,且服务业竞争力偏离的优势比较明显;“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别为-32.39、-2.04、-17.25,说明与全国同时期相比,三产业的结构处于劣势,第二产业的结构高于全国平均值,第一产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偏量和竞争力偏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使得总偏离较低;“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别为-53.68、-404.24、380.96,说明与全国同时期相比,服务业的结构具有优势,第一、二产业处于劣势,第一产业和服务业的竞争力处于优势,第二产业低于全国平均值;服务业的结构偏量和竞争力偏量均高于全国,使得总偏离较高。纵向来看,甘肃第一产业除1996-2000年间结构偏离为较小正值外,其余阶段均为负,表明近年来第一产业比重略高于全国;第二产业除1991-1995年间结构偏离为正值外,其余阶段均为负值,而服务业恰恰与其相反,这表明1991年以来,甘肃经济增长主要来自服务业的扩张,而导致甘肃产业结构在全国处于劣势的原因在于第二产业的比重过低;竞争力偏离分量在2006-2010年阶段转为正值,且各个产业竞争力分量均为正值,表明甘肃产业近年来竞争力有所提高,增长主要来源于服务业比重的竞争优势。

三、甘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现路径

(一)加快发展生产业科学划分服务业发展阶段,是正确制定政策建议的依据和基础。长期研究实践表明,产业系统的发展趋势与Logistic增长模型描述的规律一致:在有限性资源约束作用下整体呈“S”型。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企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主体,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离不开政府。政府要通过政策和战略制定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加强政府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能力和动力,创造良好的产业结构调整外部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指导和监管能力;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提升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完善科技、财税、金融等相关体制。

(三)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特色经济结构调整要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特色经济发展之路。甘肃拥有丰富的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矿产等资源,工业经济发展具有优势,为特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力开发特色生物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推进重点项目、产业联动项目的建设,实现产业一体化,使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近年来,国际社会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增强,产业生态化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甘肃是典型的高碳经济和高碳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低碳化,就要构建生态化产业体系: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资源的单一开发向非资源和资源双向开发;重点发展旅游产业、生态农业、环保产业、煤转油和有色金属加工业等,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减少生态脆弱地区的占用,以生态化经济模式推进资源—经济—生态的良性循环。

(五)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环节。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产生,在危机的倒逼机制作用下,全球将进入创新密集的时代。甘肃要加大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轻对低成本资源和高要素投入的过度依赖;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快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加强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通过引进人才等多项措施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推动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发展新型制造业,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金梅 蒋芳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刘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53-65.

[2]崔玉采,王儒智,孙建安.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管理科学,2000(3).

[3]刘小辉,张航天.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实证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模型[J].学术交流,2006(04):89-93.

[4]崔玉采,王儒智,孙建安.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管理科学,2000(3).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篇3

一、备课深入细致。备课时,我首先认真研究教材,每篇课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文至少读两遍,第一次默读,第二次朗读。多方面参阅各种资料,然后去粗取精,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再根据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水平,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力求做到深入浅出,三维目标同时兼顾。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抓重点,展开讨论,讲练结合,务求每个学生学懂掌握。突破难点,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各抒己见,集大成、2012年个人教学工作总结形共识的做法,使学生学得明明白白,既扎实,又能向纵深发展。在初二(5)班,注重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倾斜于基础要求;在初三(3)班,导入迅速,巧设疑问,引发探究,记牢为先,运用为要,一切为了中考。

三、坚持参加校内外的教研活动,听了8次公开课,汲取了他人的宝贵经验。我本人也主动上了一次公开课,并认真听取了同仁们的评议。我觉得听课和做课都很重要,他们对于提升一个人的教学能力是有很大帮助,希望大家今后都积极去做,2012年教学工作总结精益求精。

四、及时批改作业,保持好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的作业是学生的劳动成果,无论好坏,他们都充满盼望,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及时批改,不要让其热情的心冷却,那样下次作业就会懒于动笔,影响深远了。我安排学生的作业有;初三(3)有同步练习(每课),作文6次,周记15次;对初二(5)班的要求相对降低,作文不多,只有3次。重点抓写短语,写片段,共有10次之多,课课有练习。无论是什么样的作业,我都及时批改,练习保证当天批改,第二天发给学生,短语、周记、作文保证在一周之内批改完毕,测验评卷不超过三天。这样,保证了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

以上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虽然经验浅陋,但是事实,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在所难免的,希望我们的同仁不避嫌弃,善意指点,我将无限感谢。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篇4

一、 指导思想。

端正学习态度,改变懒汉作风,建立一个团结、文明、守纪、刻苦、勤奋、互助的班集体。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 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62人,女40人,男生22人。通过上学期的要求,培养。此班干部责任心强,有为大家服务的精神。本班学生上进心比较强,人人热爱班集体,个个能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学习的劲头足,互助精神强,差生的学习习惯有了好转,成绩也在慢慢提高。卫生意识比从前强,良好的卫生习惯慢慢养成。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优差悬殊较大,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接受能力偏低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上课听讲走神,爱摆弄小东西,思想开“小车”,作业态度不端正。

三、 任务与目标。

1、做好学生开学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进入正轨。

2、做好会考准备工作,积极应对本学期的会考

3、制定班规,明确班规要求,自觉遵守班规纪律。

4、开展比学、互助活动,形成浓厚的学习风围。

5、增强卫生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6、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活动

四、 班级主要活动内容

第一周:做好学生开学思想工作

第二周:开展性教育活动——“长大未成人”

第三周:高二学生基础会考动员宣誓大会;开展“学雷锋、送温暖”系列活动。

第四周: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初步准备。

第五周:会考复习摸底、交流,引导并帮助学生做好会考复习、树立信心。

第六周:高二会考一模;

第七周: “法律进校园”第二阶段工作检查及整改。

第八周:高二会考二模;总结会考模拟。

第九周:第九届“欢乐杯”中小学生书画展评比活动;发展新团员。

第十周:期中考试动员会,加强考风考纪教育。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高二会考三模;“红五月”系列活动。

第十二周:期中考试教学质量分析;召开家长会,向家长通报近期学生学习、思想、生活情况及下半学期的工作打算,请家长配合班级的工作;

第十三周:高二会考四模;奥运知识竞赛活动。

第十四周:会考考前心理辅导

第十五周:高二会考。

第十六周:会考总结

第十七周:学习计划交流。

第十八周:期末复习;“法律进校园”工作小结。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篇5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x班的班主任工作,这个班有40位成员组成,这是一个快乐、和谐的大家庭,我们班级的口号是:尽我所能把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得一丝不苟。一学期来,孩子们家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成长着。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认为这几点做得比较到位:

一、摸清学生家庭情况。

40个孩子中,目前了解到离异一个xxx,丧父一个xxx,寄居在叔叔家一个xx(父母在外地打工),一直和外婆生活在一起的一个xxx(父母长期在外),孤儿一个xx(现已为他申请特困户补助)。对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分别以不同方式予以谈心、照顾。

二、组建班干部队伍。

在开学初期根据观察、推荐组建一支班干部队伍,并通过班干部回音明确班委会成员的具体分工。为了让班级跟利于管理,班干部队伍设置细密,譬如设置保安委员、信息委员、保洁委员等,为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锤炼,实行值周班长,每天两个一男一女,协助班级管理,负责餐桌检查。(班主任工作 )同时考虑到为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参与班级管理,以主人翁之态投入初中生活,设置多岗位,多分工,力求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是被管理者,尽量不使岗位重复。为建设良好班风奠定了有力的基础,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

记写《班级日志》,每个班干部记一星期,每星期二宣读《班级日志》,或表扬或指正,或当堂提出整改策略,或有班干部会议商讨,班干部定期召开会议,商讨班级事务,班主任全力支持、提供支援。

班干部根据不同分工,对全班同学依据《班规》进行考核,一星期一次,最终由副班长丁青统计。考核分是评定达标生、各级各类先进的依据。

三、抓好常规建设。

重视开学一个月内的常规教育。开学第一周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及《xx中学行为规范达标生》及《开学第一课》等。第二周继续抓好常规教育,进行常规训练,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第三周加强课堂纪律教育,加强劳动观念教育,做好值日、值周工作。第四周继续抓好常规教育,并对开学一个月的常规情况进行总结。对政教处执行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测试,严格把关,xxx、xxx两人补考。

平时,结合《班规》,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努力解决,并通过《家校联系册》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在各项常规检查中,全部通过。其中多次拾金不昧,上交政教处。

四、加强家校联系。

现在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成功的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因此除了用好《家校联系册》,通过反馈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包括电话联系外,在开学初---《致xxx班家长的一封信》---真诚地取得家长最初的支持。第一次月调研后,发《xxx班家校联系一》,里面除了月调研成绩反馈,还根据开学一个月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评语式反馈。期中月调研后,发《xxx班家校联系二》,里面除了月调研成绩反馈,还根据半个学期来学生的表现进行评语式反馈。期中月调研后,为更好取得家长支持,更深入了解学生,进行了家访,共访了12户学生,发现和解决了不少教学教育存在的盲点、问题。

本学期取得的成绩。

全班成绩在逐步上升,合格率在提高,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在养成,日常行为在进步,个人主义在褪减,互帮互助,集体主义思想在增强。运动会总成绩获第二,女子接力赛第六,男子接力赛第二,50米迎面接力赛第一;元旦文艺演出课本剧《xxxx》获校三等奖;黑板报多次获一等奖、二等奖;xxx获校作文竞赛一等奖、区三等奖,xx二等奖;值周工作受到表扬;学生好人好事、拾金不昧等,两次进行捐款,第一次218元,第二次545元。。

还存在的问题。

冒尖学生不够,班干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篇6

关键字:库茨涅兹法则 合肥市 工业立市 主导产业 产业转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00-03

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被誉为“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之父”。在经济发展理论方面,他着重研究了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与变化趋势,总结出“库兹涅茨法则”。其基本内容为: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和服务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其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我国关于三大产业的分类为: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与库兹涅茨的产业分类(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大致匹配。

一、合肥市三大产业的库兹涅茨法则分析

(一)三大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库兹涅茨法则的公示表述为:某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相对国民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劳动力结构比重。

根据统计经验,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随着社会发展,第一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下降,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则上升。

通过计算,由上述图表可知:

1.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始终维持在0.5之下,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处于较高水平,进入21世纪则下降并稳定在至0.2。

2.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自改革开放后显著下降,从1978年的3下降至1995的1.5,随后在(1.3,2)区间内波动。

3.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呈缓慢震荡下降趋势,2005年至2010年内在1.2附近徘徊。

4.总体来看三个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最高,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次之,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最低。

由上述分析可知,1978—2010年,合肥市产业发展状况基本符合库兹涅茨法则,但最明显的特征则是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前期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后期震荡回升。2005年,合肥市确立“工业立市”发展战略,其后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在2006年与2007年内经历显著增长,也可以视为政策引导下的产业发展趋势。

(二)产业结构摩尔变动值

库兹涅茨法则摩尔向量法,以期初年与期末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劳动力构成)为分量,形成两个三维向量,其夹角用于度量期初年与期末年产业结构变动。这种方法可以综合测定三种产业的变动速度——角度越大,产业结构变动速度越快;角度越小,产业结构变动速度越慢。据此计算合肥市1980—2010年,每5年一个周期共6个周期,其劳动力构成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摩尔变动值。

由上述图表可知:

1.合肥市劳动力构成的摩尔变动值随时间增长,代表合肥市第一、二、三产业中劳动力分配比重的结构性变化。在各产业吸纳社会劳动力的能力上则完全符合库兹涅茨法则,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不断显著下降,第三产业吸纳社会劳动力的比例不断上升,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在经历20世纪90年代前的稳定增长后一直在30%附近波动。

2.合肥市区域生产总值的摩尔变动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21世纪初期尤为明显。在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不断降低的同时,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始终在50%附近波动。而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产值比重逐年增大,与1978年相比,其百分比在2012年基本实现翻一番。

比较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摩尔变动值,对比2006年与1978年的区域生产总值与劳动力结构变动情况,可以发现合肥市各产业生产总值与劳动力结构变动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样高于典型的中国中部湖北省与南部广东省。

二、合肥市三大产业发展探讨

在合肥市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起到主导作用,“工业立市”的政策强大地刺激了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高速发展;第三产业也保持着迅猛增长的势头,依托省会位置,立足本地,辐射全省;第一产业则以供给城市自身消费的城市特色农业为主。

总体而言,1978—2006年间,合肥市产业结构变动速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部分省级水平。在区位优势上,合肥依靠较为便捷的水、陆、空三方运输条件,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实现规模经济;在政策优势上,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直接享有与资金、人才、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直接匹配的优惠政策。

(一)第二产业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篇7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升级;产业转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114-02

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分工越来越细,因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产业转移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如何把握市场的动态变化,寻找规划河南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路径,发挥区位优势并承接产业转移成为实现河南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课题。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很多。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在威廉·配第的关于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研究成果之上完成,书中在阐释计量和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后,揭示了经济发展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演变规律。即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格局。钱纳里和赛尔昆在《发展的形式,1950—1970》中,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动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投资和技术进步主要集中于工业和服务业部门,而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于农业部门。汪茂泰和钱龙在《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中对完全消耗系数、投入—产出系数进行实证分析,提出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增长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现阶段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明显;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具有不相适应性。

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和演变趋势与这些研究相符吗?河南省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在中原崛起战略的带动下迅速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以1978—2011年间河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建立模型来探索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的方向。

一、河南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升级和优化。这可以从河南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看出。

图1 1978—2011年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河南省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相比而言,第二产业发展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第三产业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第一产业由1978年的39.8%下降到2011年的17.6%,第二产业由1978年的42.6%上升到2011年的57.3%,第三产业由1978年的17.6上升到2011年的29.7%,非农产值比重在不断上升,这符合产业结构向合理化与高度化方向发展的特点。

1978—2011年中,较为重要的年份是1986年和1992年。在1986年以前,河南省产业结构为“一、二、三”格局,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比重最小。1986—1991年间,河南省产业结构变为“二、一、三”格局,即第二产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主导产业。从1992年开始至今,产业结构调整为“二、三、一”格局。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39.8%下降到2011年的13%,全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10%,可见,河南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一直高于全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河南省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42.6%上升到2004年的48.9%,从2005年的52.1%上升到2011年的57.3%,而全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47.9%下降到2004年的46.2%,从2005年的47.4%下降到2011年的46.6%,2005年以前河南省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一直低于全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2005年以后河南第二产业迅速发展,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严重偏低,从1978年的17.6%上升到2011年的29.7%,而全国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23.9%上升到2011年的43.4%,河南省第三产业一直缺乏竞争力。总的来说,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粗放型“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增长方式,这已经成为河南省在中原崛起中需要破解的重要问题。

二、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Romer认为,短期经济增长是由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加带来的,但是长期经济增长只依赖于技术进步。资本、劳动和技术等要素必须是在一定的产业结构中发挥作用的。在资本、劳动和技术既定的情况下,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增长。根据三次产业的划分,假定河南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函数为:Y=F(x1,x2,x3,ε),Y表示总产出,xi(i=1,2,3)表示第i产业的产出量,ε表示除了三次产业以外的其他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则模型logY=β0+β1logx1+β2logx2+β3logx3+ε可直接求出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了检验河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1978—2011年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次产业产值为样本,运用eviews软件对上述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如下估计结果:

log(Y)=0.721log(x1)+0.424log(x2+x3)

(19.63) (13.51)

R2=0.9986,回归方程在总体上拟合程度很高,从回归结果来看,参数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第一产业的总支出弹性为0.721,即第一产业每增长1%,GDP将会上升0.721%,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总支出弹性为0.424,第二三产业每增长1%,GDP将会上升0.424%。

x3=159.84+0.512x2

(3.593) (57.48)

R2=0.99,回归方程在总体上拟合程度很高,从回归结果来看,参数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引致推动作用,模型系数为0.512。

用同样的方法对中国1978—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次产业产值为样本,运用eviews软件对上述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如下估计结果:

log(Y)=0.4531log(x1)+0.631log(x2+x3)

(20.826) (33.692)

R2=0.999,回归方程在总体上拟合程度很高,从回归结果来看,参数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中国第一产业的总支出弹性为0.453,即第一产业每增长1%,GDP将会上升0.453%,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总支出弹性为0.631,第二三产业每增长1%,GDP将会上升0.631%。

x3=2575.242+0.924x2

(-4.32) (115.83)

R2=0.9976,回归方程在总体上拟合程度很高,从回归结果来看,参数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中国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引致推动作用,模型系数为0.924。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第一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全国的水平,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引致推动作用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的来说,第二三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并且与第一二产业相比,严重制约了经济的良性发展。因此,需要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三、优化河南省产业结构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由工业化时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消费主导—服务业推动”组合也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产业动态优势也时刻在发生变化。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式,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社会经济状况,依据河南省各个区域的区位条件和区域优势,要创造良好的产业转移环境,逐步增强对发展中地区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河南省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交通、通讯、城市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还要加强对市场、社会服务等投资软环境的建设,创造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大力改善服务业基础设施,提高商品流通的速度、质量、规模和效益,强化包括金融、保险、证券、物流、专业咨询等配套服务,提高和加强对转移企业的服务水平。

产业结构优化应注重协调原则。要注意以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为出发点,统筹兼顾各个方面的关系,促进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重点调整转移资本在一、二、三产业的投资结构,实现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的协调统一发展。

首先,积极改造传统农业。积极引导转移资本投向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研发及推广、生态农业和环保型农业的开发,以及一些与农业相关的产业领域,以改造传统农业并提高农产品生产科技水平。

其次,不断提高工业化整体水平。第二产业是决定人均收入和就业结构的关键,若没有第二产业的物质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发展第二产业过程中,要注意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共同发展战略,还要充分考虑现有的优势,继续保持在食品加工业、医药、纺织、机械制造等产业的优势地位,以增强产业竞争力。同时,重视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创业,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

最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目前,河南省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人员比重都严重落后于我国平均水平,改变落后状况,使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持续上升,有利于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不断推进城市化建设,引导转移资本投向现代物流、旅游、文化、会展等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服务业领域,积极发展金融、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高成长业。

河南省应抓住机遇,扩大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引进和接纳,适度控制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引进,逐步提高产业吸纳的层次。准确选定承接产业转移的对接点,引导产业转移资本投向河南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潜导产业,以提高承接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演进。同时,可以实施适度的提升式承接策略,引导转移资本投向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这样,更能够立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起点上,从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引进新兴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这对促进河南省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威廉·配第.政治算数[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 钱纳里,塞尔昆.发展的形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3] 汪茂泰,钱龙.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2).

[4] 郑云.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和现实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篇8

职业中学应认真贯彻《国家十二五规划》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在总结学校以往职业指导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职业指导的全员化、全程化的指导思想、构建完整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使“3+3”阶段式职业指导工作更加科学、系统和规范,全校上下共同树立全面教育服务意识,以学生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毕业时能顺利而稳定的就业。职业中学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应重视一下三大问题。

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为了高效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学校应贯彻责任性原则、方向性原则、服务性原则、全程性原则、全员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六大基本原则。

责任性原则是落实各层级管理干部职业指导工作主要责任的原则,即各层级各部门的一把手是职业指导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从上至下的责任系统为:校长副校长处室主任教研室班主任(教师)。

方向性原则又称导向性原则,要解决的是职业指导工作的导向问题。这一点必须非常明确,即以就业为导向,也就是说我们职业指导的教学与训练的各项工作,必须围绕就业做文章,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学生顺利而稳定的就业。

服务性原则就是职业指导工作必须树立为客户服务的思想,围绕客户的需求开展。学校的直接客户是学生、间接客户是家长、最终客户是用人单位,我们的职业指导教学与训练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必须围绕这三种客户的需求来展开。

全程性原则是指职业指导工作必须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甚至延长至学生毕业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即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至学生毕业的最后一天,均要开展系统的职业指导教学与训练工作。对于优秀毕业生和弱势群体的学生,在其毕业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还必须进行跟踪职业指导工作。

全员性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职业指导教学训练的对象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针对即将下厂实习或即将毕业的学生,或者是难以就业的少数学生;二是职业指导工作必须是学校全体员工参与,并且学校要尽可能动员全体学生家长、社会上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

系统性原则是指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均要系统地进行。学校要把职业指导工作纳入现有的组织管理体系、并成立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以确保职业指导工作组织管理的系统性;教学处、专教处、实训处、德育处等部门应按照专业的《职业指导》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多年积累起来的一些成功做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学训练。

职业指导工作的目标

1.总目标

职业指导工作的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促进教学改革,使学生完成以下提升: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了解社会和职业状况,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了解职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及创业能力;学会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与技巧,最终100%实现就业。同时,职业指导工作的目标还包括调动创业积极性,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为达到职业指导工作的总目标,职业指导工作者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第一,开展职业认知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分类、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类别,以及相关职业和行业的就业形势。

第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原则、意义,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

第三,开展提高职业素质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素质的组成,了解企业用人要求及标准,利用教学、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第四,开展择业、应聘技巧指导,以满足学生人职匹配的要求为目的,帮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状况、对就业者的要求、工薪待遇以及今后的发展机会;利用各种就业信息通道,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信息服务。分析招聘信息,按照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标准,根据学生的求职意向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同时,指导者还要对学生开展个人礼仪教育,提供有关面试技巧的培训指导等。

第五,开展就业心理指导,调适学生的就业心态,培养其勇于挑战的竞争意识、战胜逆境的意志以及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念。

第六,开展创业指导,指导有创业潜质和条件的学生尽可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阶段目标

按照“阶段实施”的原则,可将就业指导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职一年级。在此阶段,职业指导者应该将国防教育、入学教育、专业教育结合,侧重专业感知和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理想、奋斗目标;辅导学生结合社会、行业、专业特点及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并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区、市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活动。

第一阶段即职一年级又可以分为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两个阶段。第一学期的阶段目标有二:其一是帮助学生增强职业认知和自我认知,其二是帮助学生完成职业素质测评。第一个目标的主要内容有:由德育处负责组织开展的新生入学军训,向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礼仪规范教育、法规教育、责任教育等;由心理室组织开展的心理辅导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是他们得到适应新环境的训练;由德育处负责组织开展的主题班会,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由专教处负责组织开展的学生到企业参观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和办讲座的形式,让学生深入企业,为后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第二个目标的开展方式主要是由实训处对学生进行CETTIC职业素质测评,以帮助学生测评、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第二学期的阶段目标是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认知,主要内容有由德育处组织开展的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为主题的班会;由德育处组织开展文明风采大赛(区赛)活动,对学生进行生涯设计征文活动;由实训处组织开展的优秀毕业生座谈会,让学生通过座谈交流了解职业及职业素质;由专教处组织开展的专业大赛(市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专业。

第二阶段——职二年级。在该阶段,职业指导者要侧重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对社会需求状况的感知,加强就业能力的指导。即职业指导者应指导学生收集与处理就业信息,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学会用法律维权,全面提高就业能力。同时,指导者应当鼓励学生参加各级专业技能大赛,提高专业技能及实践经验。

职二年级的阶段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知、对学生开展职业素质测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主要内容包括:由实训处组织开展的企业管理人员访谈,由德育处组织开展的“执行能力”主题班会,由专教处、德育处、实训处、教学处共同开展的有关职业和就业的课堂教学和团体辅导,由专教处组织开展的专业大赛(市赛),由实训处组织开展的企业第二次参观、企业见习,由专教处、德育处、实训处、教学处等共同组织开展的教学实习,由德育处组织开展的“我的职业我能行”主题班会,由专教处组织开展的专业大赛(国赛)。针对增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知,主要内容是由实训处、专教处共同组织开展的职业指导课教学,团体辅导活动。针对学生开展职业测评,主要活动是由实训处组织开展的CETTIC职业素质测评。

第三阶段——职三年级。此阶段应重点进行学生的就业心理调适、择业技巧训练、择业诚信等方面的教育;根据就业市场和就业形势,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以利于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目标。另外,指导者还应当指导有创业潜质和条件的学生做好创业准备,鼓励他们大胆走创业之路。

该年级的第一个阶段目标是对学生开展顶岗实习、求职指导方面的培训,主要内容有由实训处开展的个人实习跟踪与指导和求职材料制作、求职规范礼仪等方面的培训;由德育处开展的“模拟求职面试”主题班会。第二个阶段目标是帮助学生做好实习总结、创业指导、就业准备等方面的工作,以讲座和综合实训的形式让学生学会个人创业条件分析 、市场调查和分析、理财、撰写创业计划书等。主要内容是由专教处组织开展的实习情况总结分析会、实训处开展的“全面提高学生个人职业形象设计及应聘技巧、择业观培养”主题班会与讲座。

第四阶段——学生毕业后的1~3年。学生毕业后,职业指导部门要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存档工作,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的回访,为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设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该阶段的目标是对毕业生进行毕业跟踪,在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和第二年,主要内容是由实训处、专教处组织开展的就业信息收集、毕业生跟踪调查;在学生毕业后的第三年,主要内容是副校级干部组织开展的就业信息收集、毕业生跟踪调查总结汇报工作。

职业指导工作的计划、总结与激励措施

1.计划

担任职业指导工作的各位老师、专业教师及各处室相关教师必须按教学处的规范要求制定授课计划;教学处、专教处、实训处、德育处在制订年度或学期工作计划时,将职业指导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纳入其中。

2.总结

(1)担任职业指导及相关课程教学工作的老师,每学期末拟写一份职业指导教学专题工作总结,内容包括职业指导教学工作的成绩、问题、经验、体会和建议等,交教学处主任。教学处汇总教师的总结后拟写一份学生教学过程中职业指导专题工作总结,交给教学副校长。

(2)校外实习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结束后拟写一份学生实习阶段职业指导专题工作总结,内容应包括成绩、问题、经验、体会和建议等,交实训处。

(3)专教处每学年结束时拟写一份职业指导工作专题总结,将职业指导教学、教研和管理等方面的思路、做法、成绩、问题、经验、体会、建议和改进措施进行系统的总结,交给教学副校长。

(4)教学处、德育处、实训处,每学期末分别拟写一份职业指导专题工作总结,根据各自职责分工进行系统、完整的总结,交给副校长。

3.激励机制

(1)逐级考核。实训处对实习指导教师、德育处对班主任、教学处对职业指导课程教师、专教处对专业课程教师的职业指导工作进行学期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教学副校长对教学处、实训处、专教处的实习指导工作进行考核;德育副校长对德育处的实习指导工作进行考核。

(2)在每学期常规评优中设立职业指导先进个人项目,副校以下干部、行政人员和全体教师,只要在职业指导工作中有突出贡献者,均可参评。每学期评选出20名职业指导先进个人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篇9

(一)产业结构演变历程

从产值比重看,从1990年到2008年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一直呈“二、三、一”比例,但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变化最为明显,虽然在1995年有所回升,但总体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也十分明显,总体在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变化不明显,期间几经起伏。这一变化过程充分说明,第一产业比重在迅速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缓慢上升,第二产业比重最大,仍是河北省经济的主体,处于上升阶段,体现出河北省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

从就业比重看,从1990年到2008年河北省的就业结构一直呈“一、二、三”比例。与产业结构变化相比,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从第一产业看,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和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在迅速下降,其变化方向与产值比重变化方向相同,幅度较大,总体下降21.8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从1990年的23.01%上升为2008年的31.40%,上升了8.39个百分点,中间年份还出现下降,说明第二产业所需劳动力相当有限。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与产值比重变化相比,变动幅度更大,由1990年的15.39%大幅上升为2008年的28.80%,上升13.41个百分点,说明第三产业所需劳动力在大幅上升,能大量接纳吸收第一、二产业转移出的劳动力。

(二)城市化发展现状

河北省城市化经历了一个长期缓慢的发展过程,近年来速度明显加快,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0年河北省城市化水平为19.2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2008年河北省城市化水平为41.8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79个百分点;说明差距在进一步缩小。2002-2008年是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时期,6年间城市化水平提高了10.88%,平均每年增加1.8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城市化水平提高了6.59%,平均每年增加1.1个百分点;河北城市化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国。

二、河北省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关系研究

(一)相关性分析

城市化率与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77、0.8803、0.5020,可以看出城市化率与三大产业产值比重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超过0.5,说明他们之间都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其中城市化率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相关系数最大,变动关系最密切,且呈现负相关关系;与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相关性数值最小。

城市化率与第一、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1、0.9639、0.9408,可以看出城市化率与三大产业就业比重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超过0.9,说明他们之间有着非常强的相关性。城市化率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所占的比例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例上升。城市化进程是以农业为主的就业人口逐步转向非农业人口就业为主的转移和集中的过程。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是美国著名计量经济学家Granger于1969年首先提出,后经Hondry、RiChard等经济学者完善起来的一种判断两个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检验方法。用Eviews软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从产值比重看,城市化率是引起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的原因,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是引起城市化率变化的原因。这说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在整个经济产值构成中所占的比例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例上升;同时,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加能加快城市化进程,河北省产业结构逐渐转变为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城市化进程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就业比重看,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是引起城市化率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最后是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并且,城市化率不是引起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变化的原因,两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目前河北省就业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三、结论及建议

现阶段河北省产值结构处于二、三、一阶段,就业结构处于一、二、三阶段,城市化水平相对不高。针对目前第二产业仍占主要地位,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不足的现状,为了促进河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河北经济发展,必须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以城市化水平的持续、快速提高拉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首先,加大对农业的扶植力度,加强对农业的综合开发,增强其内部消化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占总就业人数39.8%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只创造12.6%的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为此需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其次,推进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注重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将第二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产业结构演化的核心是工业化过程,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城市化促进了工业化。工业体系是城市化的重要支撑体系,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一个有规律的渐进过程。

第三,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调整三产内部结构,提升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促进先进技术在传统服务业的应用,保持传统服务业对就业的强效吸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二)加快城市化发展

首先,户政改革、社会保障等政策调整。实事求是地说,不是户籍制度本身限制了人口的流动,而是附着在户口上面的不合理规定和功能限制了人口的流动。户口往往与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医疗、人事关系等等挂钩。这些是其他部门强加在户口上的东西。户籍制度改革就要剥离附着在户口上面的不合理因素,还户口以本来面目,这需要很多部门的努力。建立现代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割断转移劳动力同土地的“脐带”。

其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载体功能。河北省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很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必须与管理同步进行。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更多的产业、企业向城市聚集,促进城市中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和吸引农村劳动力到城里来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顺利转移。

大二第二学期个人总结篇10

关键词:长三角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格兰杰检验 多重关联

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以及各相关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由于各个不同的产业部门构成及数量上比例不尽相同,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有很大不同。从而把包含产业的构成及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内在关系的外显化特征成为产业结构。

长三角地区是由江浙沪三省市中的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通、镇江、泰州、杭州、宁波、绍兴、湖州、舟山、温州、嘉兴等16个城市所组成。2008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给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也让长三角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下,长三角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该地区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产业结构动态演进过程中深入研究就业结构调整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实现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最大程度的匹配,对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保持我国经济领头羊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综述

三次产业结构划分的方法最早由费雪(A. Fisher)提出,接下来由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和西蒙·库兹涅茨(Kuznets)对其进行普及和应用,并逐渐地推动三次产业划分的方法为各国所认可。从投入和产出的比例方面来说,产业结构有协调型与失衡型两大类型。前者是指产业之间的投入比例合理,投入与产出较为均衡,没有某个产业发生严重的过剩的现象,反之则相反,这方面可以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有关第一和第二部类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更为明确的解释。产业之间是相互补充与协调的,不同产业之间存在资源上的相互流动现象。当一种产业资源流入到另一产业中去时,而流入的数量恰好是另一产业所需要的,那么二者就是相互匹配的,否则就不是。另外,从我国目前二元经济结构下存在农村隐性失业人口可以看出,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是不合理的,是失衡的。

产业结构演进方面,经济学家霍夫曼将产业划分为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和其他产业三大类型。他通过采用2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相关数据进行实际验证后认为,消费品工业在制造业中居于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在6:1-4:1;资本品工业增长率方面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霍夫曼比例为3.2:1-1.6:1;第三阶段是资本品的增长速度与规模均超过了消费品,霍夫曼比例为1.5:1-0.6:1。参考以上标准,我国目前处于第三阶段,并将从工业化阶段向重工业化进行过渡。但在这一演进的过程中,还将存在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产业结构将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过渡。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现实水平、比较竞争优势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会进行不一样的阶段演进,并且在演进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产业结构特点也会不一样。但综合来说,这均是产业结构不断走向高度化的趋势。

劳动力方面,其就业结构状况是反映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劳动力素质、技能、人力资本存量状况决定了配置比例及规模,并由于劳动力资源的特殊性和关键性,从而体现了就业的复杂性与重要性。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劳动力就业结构中的产业就业结构,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这两方面来说,它们都受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资源供给情况、上层建筑和市场中消费状况等诸多因素影响。学者们在研究产业发展与演进规律时也在探索劳动力资源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分布与变迁规律。

结合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基于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克拉克对若干国家的研究,其均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劳动力将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经济进一步发展时,劳动力将从第二产业渐进流向第三产业。劳动力在各个产业之间的变化趋势是,第一产业的劳动人口将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人口不断增加。劳动力从一个产业转移到另一个产业,原因在于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推动劳动力被解放出来,同时在市场潜在的同等付出获得同等报酬激励机制下,被解放的劳动力通过在不同产业间流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并在宏观上达到均衡。沿着配第-克拉克定理的思路,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从表征产业结构变迁的国民收入与劳动力就业两个指标出发,通过整理近60个国家的资料进行分析后得出,此前配第-克拉克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但在这一过程中,产业内产值方面,农业部门的产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工业部门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就业方面,农业部门的就业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而工业部门的就业并未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仅是略微有上升。这说明,从农业化走向工业化的过程中,相比较产业结构转变步伐,就业结构转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刘易斯通过研究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后提出了刘易斯拐点,即从农业部门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成为隐性过剩劳动力,工业部门的发展将逐渐吸纳这部分劳动力,直到工业部门扩大到将这部分隐性过剩劳动力全部吸收的节点,称为刘易斯拐点。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关键之处在于把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分析了隐性过剩失业人口的缘由及归宿,研究结果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后来的学者如钱纳里、赛尔奎因等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就业结构较之于产值结构存在滞后性,进一步论证了刘易斯拐点的合理性。

自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重要性在我国日益凸显时,国内学者对该方面的研究主要有:钱永坤、宋学锋、董靖等人对整体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雍红月、李松林等对具体三次产业增长与就业两者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同时对此做类似研究的还有魏作磊、江小涓、李辉等。在计量方面,蒲艳萍等人通过构建多因素计量模型来做进一步研究。本文采用的是16市叠加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数据,同时综合采用前述定量研究方法,以从不同角度研究数据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和长三角地区目前的产业与就业的发展进程,为制定相应的政策出台提供参考与借鉴。

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历年江苏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及历年长三角16市城市统计年鉴、城市年鉴、劳动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由于浙江省内此前统计指标的限制,浙江省劳动力产业就业分布可查询数据截止到2002年,为此,本文通过采用指数平滑等方法拟合出1998-2001这3年的浙江省7市劳动力就业机构数据。并分别用G1、G2、G3表示长三角16市的GDP产业分布,用L1、L2、L3 表示劳动力产业分布。具体如表1所示。

(二)平稳性检验

在对数据进行长期动态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而后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和协整研究。考虑到数据变量的典型性,同时ADF检验是最常用的方法,本文故采用此方法进行检验。原理如下,通过在回归方程式里面加入因变量的滞后差分项来控制残差的高阶序列的相关性。检验方程设为:

其中,εt 为随机误差项,服从独立同分布,μ 、ν 、 、τ 为参数。

模型有三种变换形式:

(1)

(2)

(3)

分别用于不同情形下有无表征常数项与时间趋势项问题,原假设H=0:r=0;即存在单位根,属于非平稳序列。本文通过采用Eviews6.0软件对该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利用单位根检验方法得到的平稳性结果表明:总产出和第三产业的产出数据是平稳的,总产值含有时间趋势项,而第三产业在产出的平稳性方面不含有时间趋势项;劳动力就业方面,劳动力总量上含有时间趋势项,二阶差分表现出平稳的特性,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分布均在趋势项上呈现平稳的特征,但第三产业在二阶差分后呈现平稳特征,同时不含有时间趋势项。

由此可见,第一、二产业的产值及劳动力分布情况均为对应的非同阶平稳序列,相互之间不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因此不能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因果关系检验。而总体产出和劳动力就业满足同阶平稳序列要求,及第三产业产出和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也满足未含时间趋势项的同阶平稳,也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因此为了进一步验证GDP与L、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劳动力分布的因果关系,本文采用格兰杰检验方法进行因果关系分析,具体如表3所示。

通过分别对滞后1期、2期、3期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在滞后2期、3期条件下,劳动力产业分布变化是国内总产出变化的原因,而滞后1期是互为原因。这说明,劳动力产业分布调整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在第2年、第3年表现得明显;在滞后1期、3期情况下,劳动力在第三产业的分布是第三产业产出变动原因,而滞后2期并无明显变化。

产业结构与就业分布的灰色关联分析

由于统计数据客观的不足,前面平稳性分析、格兰杰检验未全面地反映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两者之间分布的关系,因此接下来,本文通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来从另一角度揭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文中主要采用以下变量:产业结构系数(X0)、总就业人数(X1)、第一产业就业人数(X2)、第二产业就业人数(X3)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X4),其中产业结构系数定义为:(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国内生产总值。

设产业结构系数X0为参考序列,即因变量,X1、X2、X3和X4分别为自变量序列,关联性是指曲线相互之间几何性质的差别,即将曲线间的差值大小作为关联程度的衡量尺寸。令消除量纲后的第一个序列为{X0(t)},另一序列表示为{X1(t)} ,即:

用i 表示同一时刻两者之间的差值,即:,则:

关联系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分辨系数,为了防止max 取值过大而使得计算结果失效,取值介于0-1之间,本文取值=0.5,综合计算得出结果如表4所示。

为了方便比较,现将各个时刻的参考值用简化的处理方式计算出综合关联效应指数:

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得出,R1>R3>R4>R2。从中可以看出,现阶段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具有更高的贡献,两者之间的关联度达到0.66,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弱。基于平稳性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可知,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滞后两期即较长的一段磨合效应后能大幅度带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发生的大幅度变化,尤其是2000年以来,劳动力就业结构由农业主导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过渡;在对区域总产出的贡献方面,第二、三产业的贡献度大幅度领先于第一产业,而劳动力分布仍然有相当大一部分滞留在了第一产业内,这也反映出劳动力产业分布不均匀影响劳动力发展收入水平,反过来也影响第二、三产业进一步发展;就发展阶段性来说,当前第二产业仍然是长三角区域生产总值递增的最大动力所在。

(二)建议

重点发展优势工业,努力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推动技术创新,稳定经济发展重心;提高劳动力技能,加大第一产业人口的转移力度,促使农业走现代化、产业化道路,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储备人力资本;大力探索发展服务业,在承接产业转移、以劳动力转移为主体的人力资本在第二、三产业间转移中发挥优势作用,努力形成产业间要素流动与互动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吴瑾.四川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29(4)

2.付凌晖.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统计研究,2010,27(8)

3.谢兰云,曲永义.我国区域R&D强度与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

4.曾光.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比较分析—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湖北社会科学,2008(3)

5.蒲艳萍.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变动与中国就业效应.统计与决策,2008(7)

6.郑超愚.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结构与效率.金融研究,2008(11)

7.李玉凤,高长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整分析.统计与决策,2008(4)

8.靖学青.经济增长、结构变动与区域差异—长三角地区实证研究.学林出版社,2008

9.韩汉君,黄复兴.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就业增长效应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7(12)

10.沈利生,王恒.增加值率下降意味着什么.经济研究,2006(3)

11.胡华杰.中国产业关联效果的实证分析与理性思考.河南社会科学,2005(6)

12.雍红月,李松林.内蒙古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人口与经济,2004(2)

13.张怀明.长三角两种模式的灰色关联分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