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教师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12 11:18:47

核雕教师工作总结

核雕教师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核雕课程;课程文化;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A-0061-04

江苏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小学的“核雕课程文化”建设项目是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的义务教育课程建设项目之一。学校按照“重点保障、分类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有序、有力、有效地开展核雕课程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实践表明,核雕课程文化建设项目对于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分析学校现实:寻找突破瓶颈的发展坐标

度假区中心小学是随着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设立与开发而异地重建的,由原来的两所乡村小学合并而成。新建学校校园环境优美、硬件设施进一步改善,但这并不代表原先乡村小学办学底子薄弱的现状就能马上得以改变。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度假区中心小学亟待通过提高办学水平满足社会和家长的需求,跟上时代步伐。因此,我们认真分析了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阻碍度假区中心小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一是教师教学观念亟待转变。多数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念仍然停留在文本或话语层面,传统教学观念仍占据课堂主导地位,课堂教学实践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学生更多是以被动接受的方式进行学习,主体性、能动性受到抑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土壤缺失。

二是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学校教师主要是原来乡村小学的教师,年龄老化;一些新入职的教师,尚处于成长和成熟过程中。由于教学观念的陈旧和教学视野的逼仄,教师的教学更多凭借的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经验,未能及时吐故纳新,专业素养难以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三是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升。一方面,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常规管理制度不健全,实践时常止于制度层面,缺少具体的行动举措,尚未建立起稳定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另一方面,教师受专业发展水平的掣肘,课堂教学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是课程文化意识亟待唤醒。由于长期没有适合学校特点的项目抓手,学校文化建设实际上没有纳入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学校发展的目标、愿景并不清晰明朗。广大教师也缺少课程文化的意识。

困境意味着挑战,但从困境中也可以获得前进的动力。基于学校办学品位提升的自我诉求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前瞻性要求,我们以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项目要求为依据,立足学校实际,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并合理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有益资源,为学校内涵发展寻找并确立新的坐标。

二、聚焦核雕资源:确立内涵发展的坐标原点

充分利用核雕资源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度假区中心小学找准了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文化项目。核雕资源的文化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香山匠人精神是独特的文化资源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学校所在地太湖香山,历史上曾涌现出无数能工巧匠和工艺大师。“香山匠人”誉满天下,他们的核雕技艺更是精妙绝伦。“中国核雕第一村”――舟山村,与学校仅一步之遥,学校有近300名学生来自核雕世家。核雕工艺的精巧,核雕作品的意趣,核雕术的品性,让孩子们浸润其中,耳濡目染,深受影响。作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核雕工艺已有500多年的发展历史。早在明代,苏州就出现过像王叔远这样的核雕艺术大家。近年来,舟山核雕更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涌现出了宋水官、周建明等一批部级工艺大师和非遗传承人。毫无疑问,核雕连同香山匠人文化,共同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学校文化资源。

2.核雕文化蕴含了中华文化的精神

小小核雕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敏智慧是苏州文化的典型代表。苏州文化最大的特点是由水的灵动孕育出来的机敏智慧。那小桥流水般的纤纤韵律赋予了苏州刺绣、苏州园林、苏州评弹、昆曲等苏州文化符号以特有的韵味。而核雕在苏州工艺文化中,除了有难以复制的“一绝技巧”,还有那缜密细致、深邃严谨的特质与风格。这一特质与风格与苏州市教育局提出的“苏式教育”要求有着自然的契合点与融合点。

3.核雕文化浸润的风格课堂体现了苏州特色

学校对核雕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首先从中得到的启示还是课堂教学改革。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根本途径在课堂,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体途径与最佳平台。如何向课堂要效益?怎样才能让课堂40分钟产生最好的效益?核雕工艺,如同吴门画派中的散点透视、高远法则、分层、留空、相间等技法原理,都能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苏州教育名家薄俊生的课堂被语文教学研究者总结为一种“疏密有致的布局艺术、欲擒故纵的导引艺术、不漏痕迹的渗透艺术”。这些课堂艺术与苏州绘画、苏州刺绣,当然还有苏州核雕,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4.核雕文化的浸润有利于学生习惯养成

核雕工艺文化与香山工匠精神所表现出来的专注力对学生的习惯养成将起到显著的熏陶作用。在小小的橄榄核外壳上要雕出千姿百态的形象,需要超凡的专注力、耐力与毅力。无数经验与事实都表明,一个人能否成才,一个人能否把自身的潜能发挥出来,专注力、耐力和毅力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让学生学习核雕是为了让他们体验到其中的苦与乐,从小养成专注地做好一件事的习惯。而习惯的养成正是基础教育中最值得研究与探讨的教育问题。习惯养成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正如教育大家叶圣陶所说,教育无非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需要耐心与长期的积累,从而成为“直觉行为”(杨九俊)。

三、构建核雕课程:勾勒文化育人的纵横坐标

核雕资源如何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坐标原点,进而为学校文化育人勾勒出科学的纵横坐标?我们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了度假区中心小学的核雕课程体系。

阶段一:从核雕活动走向核雕课程

处于核雕之乡的度假区中心小学,让学生们学习核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最初,学校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增加核雕内容,并专门请核雕工艺大师为学生授课。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核雕社团。学校核雕社团作为吴文化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典型,曾多次代表吴中区和苏州市对外展示交流。2014年6月,参加世界语言大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2国大使以及多国教育官员莅临度假区中心小学,对学生现场展示的核雕艺术和核雕作品啧啧称奇,赞不绝口。

无论是综合实践课程中的核雕教学,还是核雕社团活动,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以核雕为内容的教学活动与核雕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积累了大量的核雕教学素材,而且形成了丰富的核雕活动教学经验。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已经具备了开发一套完整的核雕校本教材、形成独特的核雕校本活动课程的条件。经过校外专家和校内教师的共同努力,这套核雕活动课校本教材已经成形并处于逐步完善之中。与之相配套,学校两周一节的核雕课也已作为校本课程正式编入课表,实施教学。

阶段二:以核雕课程为抓手形成“双线自主弹性课程”

我们在实施核雕课程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课程设计和组织的科学性,着眼于核雕课程体系的建构,努力发挥核雕课程对于其他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了学校的“双线自主弹性课程”,即以核雕课程为核心和引领,书法、音乐、舞蹈、科技等课程分为课内、课外两条线组织。“弹性”是指学校、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课程作必要的调整,学生在选修上述课程时具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即使是核雕课程本身,我们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充分考虑弹性与个性的原则。有的侧重于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的侧重于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有的侧重于对核雕文化史的学习,从而加深对核雕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设置“双线自主弹性课程”的目的就是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内、课外学习内容。我们认为,课程的实施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课程实施上,既要重视构建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课堂路径与课堂平台,也要重视通过活动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自由、多元的学习空间和路径。事实上,由于学生的学习机会多了,表现舞台大了,他们的学习信心也得到了增强。而这一点对于度假区中心小学尤为重要,因为这儿大多数是农村学生。

经过几年的努力,度假区中心小学以核雕课程为原点,在努力提升国家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全系统的课程架构。在这个全面立体的架构中,国家课程是体现共同要求的、具有基础价值的一维,以核雕课程领衔的校本课程是具有学校特色的、更具延展价值的另一维,二者共同支撑起度假区中心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一路走来,我们还意外地发现了学校课程建设的一条有效路径: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创意化―创意课程常态化―常态课程体系化、科学化、全员化。

阶段三:在核雕课程中逐步形成核雕课程文化

建设核雕课程特色本身不是目的,由特色形成文化才是最终追求。基于核雕课程文化的建设目标,我校的核雕课程文化体现出了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主体性。核雕是香山地区的地域文化资源,将核雕课程引入学校文化建设,其着力点就是关注学生兴趣的生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设自由的学习、实践、交流环境,使学生能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凸现自我优势,表达自我理解,尽显自我的生动与灵动。二是综合性。核雕课程涉及品德、文学、历史、艺术、劳技等多门学科,充分体现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同时,核雕课程既有工艺技术的学习,也蕴含着艺术创造与审美情趣培养的目标,体现出目标指向的综合性。三是实践性。核雕课程从根本上说是让学生参与的课程。它需要学生动手又动脑。这让人想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办人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告诉我,我会忘记;演示给我,我会记住;让我参与其中,我会学会。核雕课程的主要实施策略就是让孩子参与、体验、选择、修正、感悟、提高,从而在学生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激发出他们内在的学习热情与智力潜能。

四、形成文化效应:延展师生发展的多维空间

核雕课程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激活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潜能,也极大地解放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核雕课程彰显出蓬勃的文化生机。以“自主双线弹性课程”的实践为契机,我们始终秉承一个理念:“与古为新,道器相融”的核雕文化必将成为度假区中心小学由乡村薄弱学校走向现代化特色学校的文化源泉。实践证明,以核雕课程为引领的弹性课程体系化设计与建O成为学校重大项目部署实施以来,学校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令人欣喜。从教学质量来看,学生国家课程学习及相应的学业水平不但没有降低,而且逐步得到了提高,在区域学业水平测试、学习能力测评、教学质量检测等方面,学校多项指标名列前茅。从发展潜力来看,学校在项目带动、课题研究、课程引领、教师培养等方面都得到了区域的认可和主管部门的肯定,作为区“校外专家助推改革”项目副组长单位,牵头区域校本课程选择化、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从教师发展来看,教师的课程能力不断提升,学校的课程规划、校本课程纲要、国家课程学期纲要成为区域样本,1名教师获得全国校本课程纲要设计特等奖,市、区学科带头人的数量也在2年间翻了一番。从学生成长来看,学生在各个领域的获奖数据不断攀升,不仅获得核雕创作方面的各种奖项,作为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代表参加各级展示,舞蹈、合唱、书法等艺术类比赛也屡获省市区金奖,在无线电、建筑模型、科学创意等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得全国、省、市级别的第一名。学生、教师乃至校长在核雕课程文化的熏陶下,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认同与目标追求,优质的办学形象正在区域内形成。

核雕教师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东阳木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建设;途径与对策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人才关系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自1997年5月由英国政府提出,其具体而言就是“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型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这一创新理念,文化创意产业是由个人创意、才华和专业技术通过运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增强就业机会的新型行业。”

    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特点,我们可以得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及人才的创意。东阳木雕作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其产业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但把其发展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我们认为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特别是人才方面与真正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鉴于此,我们通过对现有的东阳木雕人才现状的理性分析,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要求与特点,提出东阳木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建设的途径与对策。

二.东阳木雕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东阳木雕发展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从狭义角度而言,“东阳市现有木雕企业270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60余家,规模企业中近一半为纳税超百企万企业,专门从事木雕加工的个体作坊2000余个。”同时,“到2010年末,东阳市现有木雕·红木家具规上企业80家,经工商注册登记的木雕·红木家具生产企业803家,经营户703家。2010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40家,税收5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分别比2009年增加20家和5家。拥有东阳名牌以上的自主品牌有15个。”以及现有自1998发展壮大的吴宁东路木雕特色街和建成于2007年的占地590亩的“东阳中国木雕城”两个专业市场。“木雕产业总产值已达200多亿元,税收近5亿元,出口额超14亿元。木雕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已近25%。木雕产业已成为东阳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国外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参考与借鉴的素材,国内各级政府对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支持,如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011年4月份,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文化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鼓励保险资金和风险资金进入文化产业,全面改善文化企业融资环境。”这为地方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方向与保障。同时,从以上数字可以得出,东阳市现从事木雕产业的企业众多,并在不断的壮大,已具有了一定的产业规模。而东阳市政府也以把东阳木雕为主的工艺美术产业作为东阳六大主导产业之一。

三.东阳木雕人才现状

    1.现有人才优势

    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东阳木雕现有从业人员13.4万余人,并具有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1名,部级艺美术大师6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5人,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家lO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3人、省级5人。全市工艺美术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168名,其中高级工艺美术师28人、工艺美术师215人,助理工艺美术师631名。以上人才中,绝大部分是从事木雕事业,强大的专业人才优势在全国手工艺行业中视属罕见。

     同时,地处东阳市的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于2008年开设了“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现在校生近150人,在高等教育中开设传统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不仅在传承木雕技艺及保护东阳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为其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高技能人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良好的现有人才优势和坚实的人才培养基地,能为东阳木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保障,其必将促进东阳木雕更好、更快的发展。

     2.存在的问题

     (1)木雕人才相对数量较大,高级人才严重不足

     东阳木雕现有从业人员数量总体积较大,但现有人才的绝对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东阳木雕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深深的制约了东阳木雕企业和产业由传统形式向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与升级的需要。通过对现有人才优势的理性思考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东阳木雕现有的巨大的从业人员数量中,绝大多数是雕刻一线的技术工人,其由于受到自身知识文化水平的限制,虽精通雕刻技艺,但在作品的原创水平上存在严重的不足。而在现有的人才中既精通木雕原始创作,又精通雕刻技艺的集艺术家与技术家于一体的的复合型人才特别缺少。同时对于企业及产业而言,既懂木雕知识与技术,又善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的高级企业人才严重不足。

     (2)木雕人才出现断层,后继发展乏力

     东阳木雕作为传统手工艺,有“三年学艺,四年半作”的业内行话。鲜明的表达出了东阳木雕技艺学艺的不易及时间较长。加之,一方面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观念的转变,以及当下整体社会的浮躁心态导致了年轻人认为学习东阳木雕技艺时间既长,产出经济效益又小;再一方面,东阳本身就具有从文从教的优良学习传统和氛围,并随着适龄人口的不断降低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能学习东阳木雕的绝对人数较少和国内高校有关木雕专业的欠缺,以至于其学习者和从业者无法在职业生涯的发展上继续进行提升,综合地制约了当下年轻人学习东阳木雕这项具有1300多年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从而出现了木雕人才断层,使得其后继发展乏力。

     (3)企业发展与人才使用模式单一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创意,创意的核心来自人才。而东阳木雕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和区域优势,拥有一定数量的人才,但企业特别缺少高质量的创新性人才,以至于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企业的产品类型单一,其集中在对东阳木雕传统产品的再现上,并且不同企业间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然而企业的目的是营利,因此,在人才的使用上相对较为单一,并随着流水线式的产品生产模式广泛应用,使得雕刻技师只精通其中一环,而不懂木雕创作全过程,缺少对其全局的把握能力,反过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4)高级研究人才欠缺

     我们通过对东阳木雕现有研究性文献资料的分析,发现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雕刻内容和技法等方面。而对其的 历史文化内涵等较深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然后,通过对上文人才中的职称结构和人数,并结合现有的职称评审条件与制度进行分析。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东阳木雕现有的人才队伍中对东阳木雕进行理论研究和进行专业技术研究的高级人才的绝对数量也较少。

四.东阳木雕人才建设的对策

    众所周知,“文化创意产业是由个人创意、才华和专业技术通过运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增强就业机会的新型行业。”换言之,“文化创意产业是智慧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创意人才。”那么,东阳木雕现要成为东阳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后期的发展中,制约东阳木雕发展的也恰恰是人才,人才应包括雕刻技工、创意设计者、市场营销人员、企业管理者、科学研究者等不同层次的专业人员。因此,我们认为,一方面加快对现有东阳木雕从业人员的知识文化层次与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更应加快与各级各类大师、高校科研院所培养与引进东阳木雕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

1.加快人才素质的提升

东阳木雕现有从业人员13.4万余人,而拥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不足1300人,拥有专业职称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0.97%。而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条件中对于参评人员的学历层次、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从业年限等条件具有一定的规定,特别是在学历层次方面进行了特别的规定。因此,我们对以上两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东阳木雕从业人员的总体知识水平和文化层次不高,加之东阳木雕在历史上只有东阳技校进行了专业人才的培养,最高学历为高中层次,而更多的从业者是从初中毕业后入企业跟随师傅学习雕刻技艺。

鉴于此,我们认为,首先,政府和企业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支持现有的木雕从业人员进修。如可利用现代远程教学送入大型企业,组织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等,通过一定时间的专业文化科学习和考试,获得相应层次的文凭,从而提升其文化层次,提高其眼界和艺术修养。

其次,政府、企业通过专业技能比赛,筛选出一批具有可培养潜质的中青年从业人员输送到有关高校进行培养,提升其文化水平、创作水平、研究水平等。

2.加快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就目前东阳木雕产业发展及人才现状而言,加大对现有从业人员的继续培养和提升之外,还应加快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对此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

     (1) 加快与各级大师合作,鼓励大师招收学徒

对于传统手工技艺而言,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具有其特殊的优势。因此,鼓励现有部级工艺大师通过传统的招徒形式,招收具有大专文化层次的从业人员作为学徒,根据学徒本身的特点和潜质,由其亲自讲授东阳木雕的雕刻技艺与艺术特色,利用大师自成一体的创作技能、雕刻技艺和艺术修养,对其进行言传身教,从而提升其专业水准、创作水平、雕刻技艺及艺术修养。同时,从政策和财政上对大师进行不同方式倾斜与补助,解决其后顾之忧,专心培养后继人才。

     (2)加快与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培养产业所需人才

     传统工艺美术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其源泉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提炼与再次表现。因此,我们认为,东阳木雕产业通过与各级各类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利用其丰富的人才培养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快培养产业所需人才。如与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各高校的合作,共同开展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再如利用中国美术学院的在美术史论、艺术设计等方面的强大优势,委托其开展对东阳木雕的史论与文化内涵的研究及高水平设计创作人员的培养;利用浙江大学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方面的综合实力,及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开展在区域规划、产业论证等方面的合作,委托其培养企业管理、营销等方面人才;同时,加强与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加大对现有的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扶持,通过其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木雕技艺人才。

     (3)加强对现有人才的保护和加快人才引进力度

     东阳木雕作为地方传统手工艺,而又地处这种东阳市,从外部环境来看,我们认为,其无区域优势可言。东阳木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取得更大的成果,高级人才欠缺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而在当下,东阳木雕产业虽具有较大的从业人员数量和一定数量的高级人才,但高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总量较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认为,首先,应加强对现有才人的保护。政府和企业应从政策保障优势、收入分配优势等方面进行保护和扶持,使得从业人员能安心从事现有职业。其次,应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特别是高知识、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或专项型研究人才的引进力度。东阳市政府和木雕企业应从政策保障、资金保障、制度落实等方面给予综合考虑。对所引进的人才在落户、住房、子女求学、启动资金等各个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使得引进的人才能安心地在东阳进行木雕研究、木雕创作、教育等各行各业,甚至是创业。

五.结语

     通过对东阳木雕产业人才现状的分析,提出东阳木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人才建设的相应途径与对策。如此进行,我们认为,一方面将会极大地提升现有的专业人才的层次;另一方面将解决东阳木雕创作即文化创意产业核心部分的创意人才短缺的问题;再一方面为东阳木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更高的智力保障,从而为后续的产业发展打好人才软实力。

     项目来源:2011年度金华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研究课题《浙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东阳木雕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48)

核雕教师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冷菜;雕刻;职业核心能力;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86-0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餐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只是要吃饱,更注重营养健康和美的感受。冷菜雕刻由简单的食品提供、菜肴制作转变为科学艺术。冷菜雕刻教学也由单纯的雕刻技术教学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指除了专业的技术技能外的其他基本能力,包括基础能力、拓展能力和延伸能力,如沟通、合作、自我管理、创意创新、解决处理问题、领导和执行等。冷菜雕刻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宴会冷菜的制作技艺和雕刻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的高素质行业劳动者。

一、冷菜雕刻教学现状

冷菜雕刻是烹饪专业教学中重要的一门必修课程。教学中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

1.目前使用的教材《冷菜、冷拼与食品雕刻技艺》,在课程中设置了冷菜食品雕刻的民族文化介绍、冷菜雕刻的产生发展、基本的冷菜雕刻操作步骤等几个方面,让学生理解冷菜雕刻,掌握果蔬雕刻和菜肴周边雕刻,合理运用整理雕刻、浮雕、镂空雕刻等雕刻技法。

2.目前的烹饪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理论教学仍是你讲我听的“灌输教学”。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采用统一的考试考核学生的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潜能;课上教学缺少交流合作意识的培养。

3.烹饪职业教育面对的学生群体每年都在变化,但是教学的内容和实践雕刻工艺造型却基本不变。目前,各式菜肴不断更新,仅根据学校陈旧的雕刻教学内容学习,是完全跟不上餐饮行业发展的。因此,冷菜雕刻教学在培养学生雕刻技术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让学生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二、烹饪专业学生的特点

1.学生们思维活跃,经常有超前性的突发奇想,这对于学习冷菜雕刻、创新菜品都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想法不够成熟,各种想法常常得不到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2.学生不喜欢理论学习。原因主要是理论课的课堂气氛相对沉闷,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相比技术实践,学生看不到一时的成果,缺乏成就感;他们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觉得课堂内容与实际雕刻毫无联系,学习这些没有用处。

3.实践课上学生可以将想法通过雕刻技术表达出来,但也常会有挫败感,因为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持,学生的技术能力不能真正掌握运用。学生有创新的欲望,但是创新的能力还需要不断加强培养。只有基础知识牢固了,学生才可以在实践中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根据自己对美的理解进行色彩搭配,对食材进行合理雕刻设计,真正创新菜品。

三、冷菜雕刻的职业教育要求

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行,职业技术教育要求学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冷菜雕刻教学要培养学生专业的刀工雕刻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包括:审美能力、色彩及营养搭配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等。这能够激发学生对冷菜雕刻的学习兴趣,保持研究创新的热情。冷菜雕刻教学要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才能达到培养符合餐饮行业要求的专业冷菜雕刻人才的目标。

四、冷菜雕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冷菜雕刻教学要采用一体化教学的方式,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动手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色彩搭配、雕刻技术、雕刻主题设计、创意创新、团队合作沟通及自主学习等能力的培养,达到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目标。一体化教学通过文化基础教学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技术分解教学,提高学生的雕刻技艺;分组教学,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整体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色彩搭配能力等。

1.冷菜雕刻基础知识、历史文化及民族艺术特色教学,使学生了解冷菜雕刻的来源,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1)食品雕刻源于工艺美术,其造型艺术和雕刻技艺都是由传统的木刻、石刻、玉雕等雕刻技艺演变而来。学生在了解雕刻文化内涵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全身心投入冷菜雕刻的研究,学习借鉴古代雕刻技艺。(2)冷菜雕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教师让学生多了解冷菜雕刻的造型形式及形成原理,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审美意识。雕刻是有主题、有结构、形态逼真的艺术行为。冷菜雕刻教学要培养学生注重菜品的造型与意境,雕刻主题符合宴会环境达到美化宴席的效果。(3)冷菜雕刻的特性教学。冷菜雕刻具有文化性、民族性和现代性,继承了中华民族悠久的饮食文化内涵,又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学生对冷菜雕刻的具体了解,使他们有兴趣学习研究冷菜雕刻,达到高超的技艺和雕刻理念。

2.冷菜雕刻技术教学,培养学生扎扎实实的雕刻技巧,掌握雕刻的技术规律。教学中对冷菜实例雕刻的工艺流程进行分析,讲解雕刻的操作要领,让学生比照简单的图案进行实际雕刻操作,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雕刻技艺。通过对雕刻形式、造型方法、原材料选择等方面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掌握食品雕刻技术的规律,发现雕刻的共性,培养学生扎实的雕刻技术。雕刻原材料选择,冷菜雕刻选材多以新鲜的瓜果蔬菜或面点为主,原料要色泽鲜亮自然、水分饱满。根据选择的材料进行雕刻教学,不同的材质使用不同的雕刻方式。如:有的食材适合整体雕刻,有的适合镂空雕刻。食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雕刻方式也不相同,教学中要教学生因材施艺,锻炼学生用不同的食材进行雕刻,并物尽其用,在雕刻锻炼中总结雕刻规律。教师让学生练习雕刻不同的造型,如常见的各式各样的花类、动物生肖、飞鸟、人物等。学生在塑造不同造型的过程中掌握雕刻的整体构思方法,提高其雕刻技术。

3.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搭配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冷菜雕刻基本是宴席的第一道菜品,非常注重色彩和造型。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冷暖色调搭配、主辅色搭配,雕刻的整体布局等;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整体构思能力,并在鉴赏菜品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1)雕刻教学中要加入雕刻主题教学,让学生可以根据餐厅宴会的需求确定雕刻主题,让学生看到食材或确定雕刻主题后可以迅速地形成雕刻的整体构思。(2)对雕刻的菜品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在不同的雕刻作品中学习汲取经验。冷菜雕刻除了菜品本身的色彩搭配和造型以外也要注意盛放器皿的选择搭配。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培养其审美意识和搭配能力。(3)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大家合作研究,完成由主题设计到选材雕刻的菜品制作过程。当遇到困难时可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完善方案。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4)专业的冷菜雕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在扎实的雕刻技巧、完善的主题构思及合理搭配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创新。冷菜雕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大家的相互协作和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冷菜雕刻教学的根本目标。

冷菜雕刻日益受到食客的喜爱,冷菜雕刻教学要适应餐饮要求,培养学生扎实的雕刻技艺和职业核心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可以掌握冷菜雕刻的技艺。

参考文献:

[1]童山东.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核雕教师工作总结篇4

许海峰(1980-),男,浙江上虞,双硕士,讲师/工程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非遗保护、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研究。

宋蓉蓉(1983-),女,浙江温州,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研究。

摘 要:东阳木雕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目前对其的“非遗性”保护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将结合当下的内外部环境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特性,提出对东阳木雕进行生产性保护概念,并对此进行理论研究,为其在当下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进行必要的探索。

关键词:东阳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1、概述

1.1“生产性保护”概述

“生产性保护”的概念最早是由现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先生于2006年在其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直到2009年元宵节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保护大展系列活动”中,对“生产性保护”的概念也作出了深入的、全面的解释。“‘生产性保护’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形态和文化内涵,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市场化手段,将具有转化经济资源条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对具备进行产业开发条件的项目,形成相关产业,通过产业化促进其发展。”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与活态性保护、原真性保护等保护方式与手段一起,并列为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的基本方式和原则之一。

1.2东阳木雕历史与现状

东阳木雕是以地处浙中腹地的县级市东阳市地名命名的一项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具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其起源于商周,滋长于秦汉,形成于唐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主要是应用在建筑及其装饰上的以平面浅浮雕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种雕刻艺术。” [2]东阳木雕是浙江三大雕刻之一,位于国内四大木雕之首。其在2006年其被录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至此,东阳木雕的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在新世纪得到了新的发展,如东阳市目前已把东阳木雕・红木家具产业的发展作为市支柱产业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东阳市现“全市已有木雕企业2733家,专事木雕制作的加工点、家庭作坊2000多家,从业人员达13.4万人,产品涵盖建筑雕饰和建筑装潢木雕、家具和日用品雕饰木雕、陈设欣赏品木雕、宗教用品木雕等四大品类,年产值达145.2亿元。” [3]截止2012年底,“东阳市木雕・红木家具上规模企业95家,经工商注册登记的生产企业1200余家,经营户950余家,从业人数近10万余人。全市木雕・红木家具产业完成产值约120亿元,新增投资约2.4亿元。” [4]其中年产值已超亿元企业10多家,5家企业入中国红木家具30强,拥有自主品牌15个,2012年其产业值约达120亿元,新增投资约2.4亿元。目前,东阳市拥有艺海路、吴宁东路、东阳中国木雕城、东阳红木家具市场、南马镇红木家具市场及横店镇红木家具市场等数个专业性市场,木雕产业已成为东阳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其次,人才方面,目前,东阳木雕现有从业人员13.4万余人 [5],并具有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1名,部级艺美术大师6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5人,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家10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3人、省级5人。全市工艺美术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168名,其中高级工艺美术师28人、工艺美术师215人,助理工艺美术师631名。 [6]以上人才,绝大部分是从事木雕事业,强大的专业人才优势在全国手工艺行业中视属罕见。综上所述,东阳木雕在产业发展、人才方面都拥有较好的基础,产业化发展红火。因此,我们认为,基于东阳木雕的历史特点以及其自身属性,当下的产业化发展为其的保护与传承、发展与创新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实行“生产性保护”符合其保护与传承的特点与要求。

2、“生产性保护”的目的和意义

2.1“生产性保护”的目的

东阳木雕是随着传统传统建筑的发展而来,作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对其器具的设计与制作、装饰与美化一项传统工艺。其不管是在建筑装饰与室内陈设设计与制作中,还是在传统的婚嫁的嫁妆器具中,均是东阳木雕集聚展示的区域与载体。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以适合百姓的日常生活而存在并以此连绵不断地发展至今。确切地讲,东阳木雕至今还能具有如此强的生命力与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是因为其适应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所需物品的设计与制作、装饰与美化,符合了区域百姓的审美要求与心理需求。因此,对其提出进行“生产性保护”是符合东阳木雕作为传统手工艺的自身基本属性、特点与要求。

2.2“生产性保护”的意义

东阳木雕作为传统手工艺,其具有固有的雕刻技法、传承模式、传承特点与要求等,在历史上东阳木雕与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拜师学艺”模式进行。行内形象地概括了其学习的历程,即“三年学徒,四年半作,十年出师。”这说明了东阳木雕这样技能学习的难度与时间的跨度,“这基本上是一个东阳木雕师傅的成长时间表,古时如此,现今亦然。跟中国其他传统技艺一样,东阳木雕以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要传承方式,拜师学艺,练得十年功,方可有所成。” [7]东阳木雕能发展至今,该种保护与传承模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据非遗传承的基本模式与特点,即通过师傅的“口传心授”模式与学徒自身的“偷学”加实际项目的实践,并在与师傅的实践和指导中习得东阳木雕的“核心技艺”。因此,东阳木雕的传承实质上是在实际的项目生产过程中加以传承与发展的。鉴于此,当下我们提出的“生产性保护”概念是适合东阳木雕这门传统技艺的传承实质和属性要求的。

3、东阳木雕“生产性保护”的路径与策略

东阳木雕的发展始终是扎根于传统建筑、百姓日常生活器具的设计与制作以及符合百姓审美要求的基础上,当下提出对其进行“生产性保护”保护,在遵循非遗产本质属性与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对非遗保护成功案例与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对东阳木雕进行“生产性保护”应遵循的路径与策略有以下几点:

其一、坚持工艺精品的纯手工制作的路径与策略。

东阳木雕作品中的精品工艺,其代表着东阳木雕的历史、工艺水平和艺术品位。同时,其核心的价值就在于木雕艺人在雕刻过程中对材料本性、设计内容的定位、设计意图的表达等多方面的综合思考,加之在雕刻过程中对雕刻灵活多变的处理,是艺术性、独特性、灵活性、不可复制性等特性的集中体现,这也是雕刻艺人的设计思想、文化底蕴、个人喜好、艺术修养等综合体现。鉴于此,我们认为,这也是东阳木雕核心技艺难以传授的难点之处。

东阳木雕的“核心技艺”是从设计、打胚到装配等二十多道程序,而在当下的工业时代,传统工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工业技术的渗透从而导致其“核心技艺”的丢失。因为,我们认为,只要其“核心技艺”不在社会的进步与变迁中流失,东阳木雕这门千年传统工艺也就不会流失。而依据东阳木雕实际,我们认为具有各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艺人们,鼓励其坚持纯手工制作,主要生产传统的木雕作品为主,重点突出作品的原创性、独特性、收藏性、观赏性、艺术性等属性为主,从而实现东阳木雕较高的经济价值、收藏价值、艺术价值等价值属性,以打造东阳木雕精品为主,以此促进大师们的收入,从而改善他们的创作环境,并反哺于东阳木雕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其二、走现代工业与流线型生产制造的路径与策略

东阳木雕的产生与发展根植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器具的设计与制造、装饰与美化过程中,鉴于其较强的日用性特征,加之当下东阳市大力发展东阳木雕・红木家具产业。我们也认为,对于东阳木雕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基于其核心技艺不丢失的情况下,鼓励其面向市场进行产业化发展。但在发展中我们认为可以依据以下方式进行:(1)流水线式人工操作模式。把其作为工业产品在对其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可参照现代企业的流水线式生产模式,分解东阳木雕生产过程步骤,各个步骤均以熟练的木雕工人进行实施,把握其总体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生产速度。同时,也可以此对东阳木雕的雕刻技艺的提升与精化。(2)“精雕机”应用的适度化生产模式。在当下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精雕机的使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可促进生产的快速化、标准化、统一化,也是工业化生产所需的设备之一。我们尊重合理利用现代化工业生产形式与方式对东阳木雕进行生产,并以此形成规模效应,促使产业化发展,提升东阳木雕品牌效应,并以此反哺于东阳木雕的更好传承与发展。但是我们认为,精雕机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好能促使东阳木雕的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并反哺其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如利用的不好,则会更快的促使东阳木雕“核心技艺”的流逝。因此,笔者认为,精雕机只能适用在如现代东阳红木家具等工产产品上或只能应用在其辅助工序上,绝不能应在其雕刻的核心技艺上。确保其核心技艺的不流失。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东阳木雕的“生产性保护”应该坚持以两条腿走路,即一方面坚持以各级工艺美术大师为主,设计制作以原创新、独特性、欣赏性、收藏性、艺术性为主的纯手工作品,保护其“核心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坚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并建议流水线式人工操作模式和精雕机”应用的适度化生产模式,从而确保其核心技艺的不流失。本文以此抛砖引玉,对东阳木雕的“生产性保护”进行必要的思考与探讨,从而为这门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传统手工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能取得更好、更全面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尽绵薄之力。(作者单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来源:2013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项目《东阳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R466005

参考文献

[1] 汪欣.对非物质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理念的认识[J].艺苑,11(2).

核雕教师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实训 管理

[作者简介]吕晓斌(1979- ),男,新疆乌鲁木齐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视觉艺术系,实验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广西 桂林 54100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158-02

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发展壮大,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探索出了不少适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路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其中之一。《职业教育法》中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教育部也指出职业教育应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方针。从这些法规、政策也能看出,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训教学必然是重要的承载体,如果没有良好的实训教学作为教学保障,就很难培养出预期的应用型人才,更谈不上培养能够适用于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了。因此,探索能够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实训教学,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由于传统管理方法不适应新办学模式,在教学实训环节中出现了问题,如部分学生不适应或者难以接受校企合作模式下实训教学要求;校企合作双方的管理职责不明确;传统教学实训场所的管理不适应新办学要求;传统教学实训师资的管理不适应新办学要求等。文章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视觉艺术系首饰设计专业“玉石设计与雕刻”方向为例,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

1.学生对实训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玉石设计与雕刻”方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创新设计能力的玉石雕刻专才,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以实训操作为主。在目前的教学安排中有两个特点:一是实训课程、实训操作的时间大概占学生学习时间比重的70%左右;二是实训教学的内容主要以雕刻技能为主。这样的实训教学安排,在以往传统的教学安排中是没有的,就算是较偏重实训技能的动画、环艺设计等专业,其实训环节所占时间、实训项目的集中度也都没有达到这个比例。同在视觉艺术系中,区别如此大的教学安排给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思想认识上。笔者在实训教学中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其思想认识方面的困惑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对于将来就业的方向不明确,没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方向;有的学生对该专业方向今后在行业中所扮演的角色认知不明,错误地认为当前的实训安排和实训内容只是培养工匠化的人才,而非培养艺术创造方面的人才;还有的学生认为来自企业方的企业化管理要求过于苛刻,使得自己丧失了大学校园那种“自由”的学习氛围;等等。这些错误认识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情绪,这对培养学生的校企双方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2.实训教学仍在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玉石设计与雕刻”方向的实训教学按照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进行,即按教学计划在完成了理论课程后就进入实训课程,企业方主要在实训课程内参与教学管理。但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双方发现了问题:一是在现有的教学计划中,雕刻实训课程比重不够,其他非核心课程过多,造成了专业深入性训练方面的欠缺;二是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在教学时段与层次上相分离,缺乏整体性,不适合该专业方向的培养要求;三是实训教师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估方法和标准与企业有较大差异,难以对接。以上这些在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仅影响着合作的顺利开展,更加影响着最终培养目标的实现。

3.实训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玉石设计与雕刻”方向此次的实训教学是广层面、深层度的校企合作,对于各个实训教学环节都有较细致的协调配合需求,所以对于实训场所、实训设备、实训材料等方面的管理要求均与传统的实训教学有所区别。一是学生进行实训的材料多为价格昂贵的珠宝玉石原石,因此,就必须确保学生在实训操作中按规定步骤安全地使用原石材料,避免学生因主观失误而造成的企业方财产损失。二是在实训场所内的不少企业方的教学材料与教学设备,在不同的实训阶段会有不同的更换与调整,有些材料需要切分重新规划,有些材料需要退回企业,有些材料需要企业补充,在实训期间既要保证学生对于实训材料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又要兼顾在频繁的调换中确保企业方利益不受损失,合作双方就必须共同探讨合理的管理方法。三是由于引入了企业方的企业化管理,因此,在实训教学中规定学生不仅要在课时内熟练技能,而且还要求学生充分调配自己的时间,将闲暇时间最大化地利用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上,这样一来实训场所就无法按照传统的“一刀切”模式进行管理。在这些问题面前,以往的实训教学管理制度显然无法应对,所以完善实训教学的管理制度也成为当务之急。

4.实训教学的师资管理方法不合理。由于培养目标的要求,所以在此次的校企合作中,整个课程设置方面都是偏重于操作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同时技能实训也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当中。在新的实训教学模式下,传统的实训师资管理方法遇到了以下窘困:一是对于实训环节教师的要求陡然提高,要求教师具备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复合能力,这样一来以往既有的师资力量很难应对;二是对于实训环节教师的授课模式有所改变,在传统模式下,对于授课教师的管理采用的是走课制,即只要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离开学校,但是目前的实训要求相关任课教师不仅要完成规定的课时教学,还要对在企业化作息模式下学习的学生进行相应的专业技能指导,这就意味着相关教师基本上是需要全天在学校开展教学工作,这对于习惯了传统管理模式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改变。

二、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实训教学的建议

笔者通过在实训教学岗位上长期工作的经验,并结合“玉石设计与雕刻”方向的实际需求,提出了解决以上四个方面问题的建议。

1.分析困惑,改变学生对实训教学的错误认识。分析学生思想当中的主要困惑,发现核心的问题是学生对于该专业方向的专业特点不明确,对该专业方向今后就业所担当的行业角色不明确,导致学生在学校学习欠缺动力,对未来欠缺思考。针对这个认识问题,笔者认为通过“两个阶段+两个方面”的教育方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这些困惑。具体说来:一是学生在入学选择专业阶段前的对于该专业方向今后就业所担当的行业角色的了解,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充分明白以后就业去哪行干什么;二是学生在入学后对该专业方向的专业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充分明白如何学如何练才能达到期望目标。以“玉石设计与雕刻”方向的校企合作办学项目来说,在学生入学选择专业方向前应该尽量结合各种手段进行宣传、讲解,告诉学生这是一个毕业后能够在珠宝玉石行业从事产品加工、产品设计、产品销售、甚至是企业管理等相关职业。这样学生就能充分结合自我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志向,较为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如果说学生入学前的选择很重要,那么学生入学后的教育就更加重要了,选择该专业方向的学生入学后,校企双方必须及时地将这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特点、教学方法、技能训练手段、培养理念,以及整个培养流程全部毫无保留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培养理念尤为重要,培养理念让学生明白通过“模仿—熟练—应用—创新”一系列的学习过程,自己能逐步完成从技能、专业的积累到创新的迸发,由量变到质变的升华,最终成为行业所需之才。相信通过“两个阶段+两个方面”的思想教育,能够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能够帮助他们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

2.明确目标定位,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问题出在培养目标定位的差异上。传统模式下由于没有清晰明确的培养目标定位,才会导致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缺乏核心任务,课程安排看重多而全,而非少而精;在对学生考核的时候缺乏行业标准。可见,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训教学并不是占核心地位,顺应市场也非首要问题。而在该校企合作中,技能训练是主体,实训项目是核心,校企双方通过共同管理合作,充分引入企业方的优势资源,来实现既定的目标。因此,对于“玉石设计与雕刻”方向来说,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开创适合本专业方向的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全新教学方法;二是将企业的产品评定制度引入实训教学考核中。在具体的实施操作中,第一点最为关键,因为在这个专业方向的教学中,绝大多数理论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进行学习和掌握,而且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是以交织的形式共同存在于一个整体项目中,在学习时需要在项目整体的规划下,层层推进理论与技能的学习。这就需要制定出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法,方法中主体是校企双方负责的技能训练,核心是企业引进的市场的需求。这个方法与传统方法最大的区别是打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学与市场分离的教学模式。第二点需要由校企双方研究如何将企业管理产品的评定制度引入实训教学考核中,既要让考核成为规范学生学习的手段,又要让考核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将项目分成若干层次,采用分级学习,逐级考核,通过晋级,不过重来。这样既达到了考核需求,又做到了激发目的。在过去,对于校企合作下的教学管理来说,很多问题都纠结在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该如何衔接,学校教学模式与企业市场需求该如何匹配上。通过此次“玉石设计与雕刻”方向的校企合作我们发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衔接,学校教学模式与企业市场需求的匹配,在实训为主体、项目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下可很好地实现。

3.服务合作双方,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存在于实训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是日常管理问题,传统的管理制度多是以学校自身为出发点,满足传统教学需求,对学校负责,很难同时服务于合作双方。如实训室内材料管理没有对贵重材料的管理细则,没有关于损害企业方利益的评判标准和相关措施;又如关于实训室的新开放要求,也没有现成的配套管理体系。为了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双方必须共同建立符合双方利益的实训场所相关制度体系。实训场所内的相关制度包括流程管理、材料管理、设备管理、纪律管理、奖惩管理等,这种以制度形式存在的规定可以从最大限度上规范学生的行为、工作的流程,既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又保证了校企双方的核心利益。拿教学材料来说,由于该专业方向中的实训材料为很贵重的珠宝玉石原石,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有了规范的配套制度,只要严格遵守规程,他们就可以放心按照要求去操作,避免了因为担心损坏而裹足不前,同时也避免了有些学生因主观随意而造成的损失。对于教师来说,在这种实训模式下进行教学管理势必会在时间和精力上要比普通教师付出的更多,只有从制度上体现多劳多得,才能真正激发教师的管理热情,保证管理效果。

4.明晰教师角色,完善实训教学师资管理。如果说在实训教学中实训场所是躯体,那么得力的师资便是灵魂,良好的实训场所不能缺少优秀的师资力量。“玉石设计与雕刻”方向的实训教学中,就存在现有师资力量不适应新模式下的实训需求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知识结构方面,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或是偏重理论、或是偏重技能,不符合目前对于理论、技能兼顾教师的需求;二是角色定位方面,目前教师所承担的角色简单,普通教师的重点任务是完成课时内的授课,在这样的定位下,任课教师没有动力和义务去承担课时以外对于学生技能方面的指导和管理,势必会破坏以项目为整体的教学体系。解决好实训师资的配套问题是校企合作的又一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突破:一是加大针对性的培训;二是从制度上转变实训教师的角色。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中,第一点需要校企双方对现有师资力量进行分析,各自承担培训责任,比如企业方负责对教师进行行业内的技能培训,学校方负责对教师进行理论提升,只有充分利用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资源,才能够比较妥善地解决现有的师资需求矛盾。第二点首先需要学校从政策层面上改变,这种改变不是简单的重视理论或者是重视实训,而是一种教学理念的改变,从认识上将传统的理论与实训两种教学方法变成以技能为主体并融合理论与实训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在这种理念的转变下,必须出台对于这种角色定位下教师的职责、权利、奖惩等政策制度,只有有了政策的支持,教师才能放下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对于处在高等教育改革前沿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使得我们的教育符合市场需求。而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确保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就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中之重。在探索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实训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笔者以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将问题汇总归纳为实训环节中的四大方面,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并结合兄弟院校的经验,找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力求通过革新确保“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实训教学的良好开展,最终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EB/OL].http://.cn/xgjy/zcjy/jyyj/yjlw/201204/t20120410_1117995.htm,2012-04-06.

核雕教师工作总结篇6

2017 年是中国共产产党建党 96 周年的大喜日子。我们伟大的英 雄的中国共产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产党是带领全国 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掌舵人!只有中国共产产党才能带 领中国人民建设繁荣昌盛的富强的新中国!!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 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 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从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起,青年就站在爱国的前沿,当时,北 京和各地爱国学生为了维护国家民族挺身而出,肩负者“反帝、反封 建”的伟大任务,与工人阶级一起,在共产产_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这 次运动的光辉胜利。凭着一股力量,学生们首先站了起来;凭着一股 力量, 他们勇敢地游产行示产威不怕军警的镇产压和逮捕。

这股力量, 是从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激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的 真纯而可贵的爱国思想。这股力量是多么伟大啊! 在它的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么呢?在那个 黑暗践踏着光明的旧社会,面对着帝国主义侵略者疯狂的侵略行为; 演讲稿面对着军阀政产府可悲的卖国行为;面对着武装军警可怕的镇 产压和逮捕,北京的爱国大学生们——这些进步的知识分子,毅然勇 敢地站了起来,“爱国高于一切!”这是肖邦说过的话,这一点在北京 学生身上充分体现了出来,他们用自己尚还稚嫩的血肉的胸膛,迎向 了北洋军阀那闪亮的刺刀。中国现代女作家、翻译家冰心说过:“一 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 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北京学生不正是这样吗?那种视死如 归、毫不退缩的可贵精神,不正是来自那颗炽热火红的爱国心吗? 真正的爱党和爱国不应该仅仅表现在漂亮的言辞中, 而是应该表 现在为祖国、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中。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又 该怎样去做呢? 有人说,19 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 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 21 世纪, 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 “远去足音凝重, 再创辉煌更撼心!” 中国经过几十年来的艰苦建设,已取得了“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迅猛 发展。但我们不要忘记,我们仍然是个发展中国家,还有许许多多地 方有待完善和发展,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继续努力;而希望,就寄 予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我们就该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的抱负和理 想,将来有所作为,报效祖国。

而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崇尚科学,坚持真理。我们作为学生,更 应该讲科学,树理想,用科学的人生观筑起防线! 让我们用知识加汗 水,以满腔热情,拥抱新希望,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现实证明: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的 胜利! 灵感启我们:跟党走,永远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是中国人民的惟 一的正确选择! 朋友们:让我们高兴五星红旗,高唱红色凯歌,稳坐 在中国共产党这艘乘风破浪的飞船上向前!向前!!永远向前!

缅怀先烈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活动主持词_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坚守初心,增强四个意识,永远跟党走南丁务幼儿园 王香池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提出了总体要求,基础在 学、关键在做。“学”要带着问题学,学就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牢记 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树立行为规范。“做”就要围绕专题学习讨论,找 自身存在的差距,针对问题改,自我净化、自我提高,防止大而化之,力戒形 式主义。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应当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记当年站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庄严许下的诤诤誓言。

经常回首曾经的理想追求,将会使党员干部不再迷失自己,把握住自己的理想 目标前进。不可否认,当年举起右手时的誓言是如此真挚和诚实。当年的单纯 和崇高的理想是如此的动人。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流逝,心中 的那份单纯的理想已经渐渐远去。慢慢地将自己迷失在时间的长河中。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那伟大的理想,也已经变得不在那么真实,甚至达到了失去信 仰的可笑地步。经济条件的好转,物质生活的提高,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 这是当前很多党员干部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信仰出了问题。不忘初心,找回 自己的最初理想,是解决党员干部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认识问题。

不忘初心,是党员干部对自己的本质要求,重温入党誓词应当成为常态。

在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以重温入党誓词来感受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激动人心的誓言。再看一看自己与自己的初心距离有多远,还能不能找到来 时的路。勿忘初心,方得始终。愿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够不忘初心,修得正果, 达到自己理想的彼岸。 经过这几年从严管党治党的实践, 党员干部整体素养和作风都得到了加强, 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但一些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精 神空虚,甚至热衷于封建迷信活动;有的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看齐意识不强,不 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有的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精神不振,利己主义严重,工 作消极懈怠;有的党员道德行为不端,不注意个人品德,贪图享受、奢侈浪费。

因此,在新形势下,社区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要不断增强自身政治意识、大 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四种意识”。

一是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把坚决拥护的核心地位作为第一位 的政治要求,更加坚定地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严格遵守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做到坚守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 要求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政治立场、 政治信仰、政治纪律和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认知,不断增强 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强的领导核心,是我们党无与伦比的政治优势和 组织优势。坚决维护这个核心,是方向性、原则性问题,是党性 要求,更是政治要求。历史表明,什么时候党的领导核心坚强,党的事业就会 实现大发展;什么时候党的领导弱化, 党的事业就会遭受大挫折。要坚决站稳政 治立场,把政治忠诚作为第一要求,时刻绷紧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这根弦,对 各种错误思潮敢于发声、坚决驳斥,对各种错误行为敢于亮剑、坚决斗争,在 大是大非问题上决不暧昧、决不含糊,把坚决拥护的核心地位, 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和首要的纪律,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深入贯彻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自 觉服从这一大局、坚决维护这一大局,始终在党和国家这一大局下想问题、作 决策、 办事情, 勇于担当、 敢于负责;就要将这一大局牢牢记在心上、 扛在肩上、 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三是牢固树立核心意识。核心意识是全面从严治党、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的 根本原则,是立场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要在思想上深刻认同核心,系统、 准确、全面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实打 牢心中有核心、忠诚于核心的思想基础;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 严格遵守党的组 织纪律,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同心同 德;行动上坚定紧跟核心, 以指示为最高标杆,以党中央要求为行 动指南,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要求,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 方向前进。一定要做到“三个坚决”,即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这个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决听从党中央的决定和部署;坚决贯彻落实以 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 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

四是要牢固树立看齐意识。看齐意识的加强,仰仗于要有过硬的定力和坚 强的毅力。而这类定力与毅力源于党性。正所谓:党性强,看齐好;党性弱,看 齐差。行动上坚定紧跟。核心意识强不强,不是抽象的,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 行动上。必须始终向这个核心看齐, 学坚定的政治品格、 深厚的为民情怀、坚韧的历史担当、卓越的领导才能、科学的思想方法,坚持 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挥行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做到在党爱党、在党护党、 在党为党,为党服务、为党分忧、为党奋斗。要始终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坚决 听从党中央指挥, 服从党中央命令, 坚决向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 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 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缅怀先烈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活动主持词_《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演讲稿课题:1、明与暗课时:4 课时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 方法。2、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 感觉。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 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教具准备:1、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 2、射灯 3、静物台 4、投影仪 5、 范画两幅 6、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学具准备:8 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一)导入(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 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 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师:对,这些作品都是用 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

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 暗”。(出示课题)(二)新授:(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 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师: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 样产生的。(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 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 (学生上台演示)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 化?师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师: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 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师总结: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 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师: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 发生怎样的变化?师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师:通过刚才的观察, 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师总结: 对了, 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 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三)观察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 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1、同学 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 我们来观察, 当光线照射的它时, 我们会发现什么? (出 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

你们再仔细看看, 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 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 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 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课件演示)2、刚才 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 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 变化,我们来找找看。(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四)主动参与(设计意 图: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 柱明暗关系。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 在的位置。2、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 明暗交界线、投影;3、然后就可以铺大色调了,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 意: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球的弧面画;投影注意近实远虚。)4、最后进行细 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 比受光面的灰调亮; 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 画。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 习兴趣,导入新课。)作业设计: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 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2、注意把握以下问题:A、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B、 明暗交界线不准;C、投影不准;D、排线问题;E、反光太亮。四、欣赏讲评(设 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 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 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 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 体感, 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 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 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六、拓展:观察其他几何体在光照射下其结构特点及 明暗变化,并进行写生。教学反思: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本课教学使学 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 同的明暗关系。把这种关系画出来,就能表现具有立体感的物体。学生在课上都 能认真观察,仔细写生,因为初次接触素描绘画,所以有的学生还不太能绘制线 条,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型掌握得还算可以。课题:2、寻找美的踪迹课时:2 课时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 综合 探索教学目标:1、知识:认识肌理,从整体和局部寻找美、体会美 2、技能:培养 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3、情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理解 肌理的美 2、合理构图教学难点: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教具学具准备:数码相机、牙刷、吸管、水粉颜料、水粉笔、墨水、宣纸等课件 内容:1、不同数量花的欣赏 2、长城远近照片的欣赏 3、树林、沙漠以及树叶、 沙粒的欣赏图片 4、肌理图片的欣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设计意图:引导学 生发现不同的数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1、 请学生欣赏一朵花照片、 几朵花照片和许多花的照片。教师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师:小结: 一朵花明朗清晰、几朵花重叠绽放,许多花绚丽多彩。2、揭示课题我们一起来 《寻找美的踪迹》。(板书课题)(二)新授 1、请学生欣赏长城的远观和近看 的图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远近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教师再分 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师小结:近处的长城威严壮观,远处的长城宛如 一条长龙盘旋在山间。

教师启发学生: 古代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来形容庐山。

“横 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来形容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美。2、 请学生欣赏树林、沙漠的照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 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提问学生:从这些自然的景色中,还隐藏着哪些美的 踪迹呢?小结:这些景色都是我们平时注意到的美。成林的大树很美,片片的树 叶也美丽。无限的沙漠很美,颗颗的沙粒也很美丽。3、学生用这种排比句的形 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丽。

(设计意图: 开拓学生思维, 从不同角度发现美的踪迹。

) 例如:汪洋的大海很美丽,滴滴水珠也美丽。

瓦也美丽。

我家的房屋很美丽,整齐的砖我们的学校很美丽,……也美丽。4、欣赏肌理图片。(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肌理现象,找寻肌理制作的方法。)自然界的肌理图片 以及制作出的肌理图片。

(制作的肌理图片表现点和线的各一张)在欣赏照片肌 理现象中, 提问学生: 你觉得它们象什么?在欣赏制作的肌理图片中, 提问学生: 这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一幅是用白菜的叶子沾墨拓印制 作成的。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二幅是用揉皱的纸张沾墨,然后打开后的效果。学 生讨论小结:线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纸渲染等方法 点可以用牙刷、喷壶、水彩笔点等方法进行制作。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演示其中一种到两种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作业设计:可以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风景或者肌理的照 片。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 三、作业评价:学生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行评价。五、拓展:(1)用照相机记录事物的发展过程,如植物的生长、季节的变化、 昆虫的演化等。(2)比比,看谁的照片拍 得好。教学反思:法国著名雕塑家罗 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节 课就是用相机来记录我们身边的美,如何用一颗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心来寻找 美的踪迹。课题:3、泥浮雕课时:2 课时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 2、技能: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 雕作品。3、情感: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 学生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教具学具准备: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陶泥、泥塑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一)导入:1、欣赏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雕塑馆 去参观,想去吗?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如:中国唐朝的《昭陵 六骏》,《人民英雄纪念碑》、非洲浮雕、青岛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学 生的浮雕作品师: 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教师拿泥笔筒或完全 立体的雕塑与我们欣赏的这些雕塑有什么不同?(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 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2、揭示“浮雕”的概念师:我们知道,从 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根据凸出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 浮雕。

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为什么我们说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 结合的特点呢?生: 因为浮雕和普通雕塑一样是凸出的,但却又和绘画一样只能 从一个方向进行观察,所以我们这样说。(二)新授:学习制作泥版浮雕(设计 意图:让学生通过看书和师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总结出制作的方法)1、 看到这么多的浮雕作品, 我想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了,你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浮 雕呢?(生答:动物的、人物的、植物的、太阳的等)2、制作步骤:(1)揉 泥(2)拍泥板(3)割边(4)画形象: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 上形象。(5)堆出大的形体:注意看老师都用了那些制作方法?生答:用搓、 捏、压、剪、刻、画等方法制作出泥版浮雕大的形体,并将他们按照刚才画出的 形象,利用水作为粘合剂,将他们粘在底板上。(6)塑造形象局部:利用泥塑 工具或者手指,将自己已经制成的大的形体进行仔细的描绘,也要用到压、剪、 刻、画等方法进行装饰最后形成制作好的泥版浮雕。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评析作业:小组互评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各小组的作品不仅创意好而且制作的也非常精美,希望 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过的陶艺制作方法,做出更多更出色的作品来!六、拓展: 1、尝试创作一件带有主题性的浅浮雕或高浮雕作品。2、尝试用其他方法制作 浮雕作品。教学反思: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 料。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动物或者景物形象,并通 过小小的泥浮雕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欣赏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 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 和创造力。学生在课上积极动手,动脑,能小组合作的完成作品。课题:4、画扇面课时:2 课时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 同的扇面形式。2、技能:尝试运用山水或花鸟画技法作扇面绘制的练习,让学 生掌握扇面作画的特点及步骤。3、情感:通过学习、欣赏,了解我国丰富的扇 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验扇子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1、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走近祖国传统扇文化,了解并掌握扇面的 各种不同形式。2、扇面的构图与布局。教学难点:1、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 体会扇面画之美 2、 用水墨技法绘制扇面, 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 题字的方式, 要注意利用扇面纸质和宣纸吸水性不一样的特点。教具学具准备: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扇子。笔墨纸砚、国画颜料、裁纸刀、剪刀 等工具。(可带造型各异的白坯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设计意图:绕口令和谜语是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 通过绕口令比赛和猜谜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 内容——扇面画。)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绕口令,咱们来一个比 赛,看谁读得最顺畅。出示绕口令:“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学生 在小组间内展开读绕口令比赛。2、师:这段绕口令实际上是个谜语,你知道它 说的是什么吗?(扇子)虽然空调、电扇早已面世,可是扇子因其经济实用、小 巧玲珑、携带方便,更因扇文化的历史悠久及扇面画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为人 们所喜爱。3、揭示课题:咱们今天就一起来体会扇面画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新授:1、交流讨论,了解扇子种类。(设计意图: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 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发现扇子多样的外形与材质。)师:同学们,请将你自己 带来的扇子拿出来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看看扇子的形状、 材质、 画面有什么不同。

每组选一位代表代前面来介绍。我们常见的扇子有这么三种形状:(1)折叠扇 面形(2)圆扇面形(3)鹅毛扇面形师总结: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 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 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后来的扇子取材广泛,有竹、木、 纸、草编等等。2、听故事,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听故事, 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出示空白的和绘画的扇面)师:同学们,这两把扇 子的大小、形状、材质完全一样,扇出的风也一样凉爽。如果要你选择,会要哪 一把?为什么?师:中国古代的文人、艺术家也喜欢在扇面上画画、写字,即用 来美化、装饰,又可抒发自己的情感。有一个故事还与扇文化有关呢,现在老师 就给大家讲一个《题扇桥》的故事:传说在王羲之家门前东边有条小河,河上有 座石头砌的拱形小桥。这一天,天气很热。王羲之经过这座桥回家,看见有位头 发花白的老婆婆抱着一大包扇子在桥上叫卖。走近一看,是一大包制作粗糙质量 低下的纸扇。虽然便宜,但没人买。老婆婆站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满脸是汗, 愁眉苦脸地叫着:“要扇子吗?买扇子吗?”王羲之见了很同情,问道:“老婆 婆,你这扇子卖几文钱一把呀?”老婆婆说道:“三十文,少两文也卖给你。” 王羲之听了,向旁边店家借来一支笔,就站在桥头,把扇子一把一把都题上字, 说道:“老婆婆,这题上字的扇子,要八十文一把,少了你不要卖。”哪晓得这 时桥上已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大家一看王羲之题字的扇子,人人争着要,一下就 卖光了。请问:为什么没有王羲之题字的扇子卖不出,而被王羲之题过字的扇子 出高价都有人买呢? (说明扇面被赋予一定的艺术字迹或画面,就具有了一定的 艺术收藏价值)3、通过欣赏体会扇面画之美。(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课件,引 导学生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不少的艺术家也在扇面上落下了精彩的一笔, 咱们现在就来欣赏一下大师画的扇面作品。展示四幅古代山水、花鸟扇面画。引 导学生从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 析,根据不同的扇面画可以有所侧重。教师鼓励学生,并与学生交流自己对作品 的理解。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今天欣赏了这么多的扇面画,你想不想自己设计一把 扇子?你想设计一把什么形状的,用什么材料来做?准备在扇子上画什么?(讨 论汇报) 这节课我们先来完成扇子的制作, 可将宣纸或图画纸裁成各种扇面形状, 并简单的装饰一下边框。

下节课我们来画扇面画。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白胚扇的制 作。提醒学生下节课带国画工具。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展示完成的形状各异的白胚扇。这节课我们也来学学王羲之 在扇面上作画,让我们的扇子也充满艺术气息。2、教师指导(1)根据扇面形 状构图构思、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山水或花鸟水墨画。在不同形状的扇面上,需要 不同的构图。提出建议:折扇一般由左右两条直线和上下两条弧线组成四边。在 扇面上绘画要考虑扇面的形状, 画景物时可先在扇面上画出浅浅的水平线,以免 景物随扇子弧线歪斜。但在特殊情况下,画的景物随弧线弯曲也别有风味。

( 2) 示范在扇面上作画: 今天咱们都在提前准备好的白坯扇上作画,需要利用扇面纸 质和宣纸吸水不一样的特点。

如果想表现出国画中洇开的效果,笔中的水分可适 当多一点。(3)在扇面上题字方式:通常在作画完毕之后要提上诗文或画名、 作者的姓名,再加盖印章。题字分横竖题两种:竖题依斜线斜写;横题则依弧线 曲行。(4)运用水墨形式创作扇面画,不要将画面安排得太满,有时适度的空 白也会产生丰富的效果。3、欣赏多幅扇面画作品。并请学生点评这些作品的精 彩之处。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欣赏了这么多扇面画,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画家, 画一画扇面好吗?作业要求: 在上节课做好的白胚扇上,尝试用国画中的山水或 花鸟形式画扇面画。

教师着重指导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题 字的方式,要注意利用扇面纸质和宣纸吸水性不一样的特点。2、现在大家都画 好了扇面,但是我们的扇子还不能使用,想一个办法让我们的作品具有实用性。

各小组讨论,也可以尝试一下,怎样让不同形状的扇子“动”起来。教师总结: 扇形的画面可以采用反复折纸的方式来做成扇子。

(请一位同学做简单示范)团 扇、 其它形状的画面可以采用背后贴卡纸,中层插入冰糕棒的方法做成实用的扇 子。既然找到了方法,大家赶快动手做吧。做好的扇子请按不同的形状放到老师 给大家准备好的扇子架上,让我们来开个“扇子博览会”吧!学生完成扇子的制 作。四、作业评价我们的“扇子博览会”还真吸引了不少收藏爱好者呢。现在请每组 评出你们认为最棒的作品放到这个“拍卖台”上,请小作者来为自己的作品作一 下“广告”,也就是说说自己的作品好在哪儿。作为主办者,我发给每位同学三 张代币券, 在听完介绍后, 你希望收藏谁的作品, 就将代币券放在这件作品前面。

1、各组推选出的学生以做“广告”的形式进行自评。2、其他学生选择最喜欢 的作品投代币券。3、评出得到代币券最多的作品。并请两位同学说说自己为什 么选择收藏这把扇子。4、师评:选择一把在小组内就落选的扇子,为它提出修 改建议。五、小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巧手设计出了这么多漂亮的扇子,为我国的“扇子 文化” 注入了新鲜的设计元素。

近年来也有许多的设计师将一些时尚的元素带入 了扇子的设计中。六、拓展:在即将毕业之际,让我们把亲手做成的扇子当成友 谊的见证物,在同学间互相赠送留作纪念吧!教学反思:学生对本节课兴趣浓厚,学习认真,积极动手,最后更是以扇子作为 礼物互相赠送,表达同学之间的友谊。课题:5、我设计的服装课时:2 课时学习领域:综合 探索教学目标:1、知识:有兴趣的讨论学生着装问题,能从服 装的色彩、 款式等不同角度进行审美思考,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 情趣,。2、技能: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通过服装设计激发创新意识。3、 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及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赏析服装的作 品,运用所学的服装设计知识进行设计练习。教学难点:服装设计过程中运用传 统及民间图案进行创作。教具学具准备:搜集服装历史资料及图片资料、铅笔、 彩色水笔、各种布头、毛线、废光盘、气球或彩纸,剪刀,胶水、胶带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设计意图:以传统图案装饰、设计的服装启发学生, 激发创作欲。

) 老师在自己的衣服上粘贴剪纸图案, 问: 看看老师的衣服独特吗? 为什么?这是老师运用我国民间剪纸图案设计的,你们想不想也设计自己的服 装?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动手试一试:我设计的服装(板书课题 )(二)新授:欣赏、交流、学习 1、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有关服装发展、设计 方面的知识,请同学与大家一起交流。(1)服装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最早 是遮挡身体和保暖用的, 后来它演变成为一门艺术,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 要,还装饰美化人们的生活。(2)我们查找了关于服装的相关资料:服装是一 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一种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因此,自 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 了一部份。所以,在中国传统上,服装是政治的一部份,其重要性,远超出服装 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古代的服装,依穿着场合,主要可分为:礼服、朝服、常服 三类,每类又可分几种,原则是地位愈高的人,可以穿的种类愈多,可以用的颜 色愈多。(3)我收集了服装的一些图片,从中我们知道每个国家还有自己独特 的民族服装,如:中国的旗袍、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等(4)现代服装被称 为人类的第二皮肤,它代表个人的品位,不同的场合,要穿相应的服装,如:运 动装、套装、工作装、校服等。师小结:同学们搜集的资料真是丰富多彩,我们 从中增长了不少的见识。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资料,想不想看一看?2、我们中华 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历代的服装样式和各民族 的服装真是色彩斑斓。

最原始的服饰就是山顶洞人用动物的毛皮制成的衣服,这 在纺织技术尚未发明之前, 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当时佩戴这些饰物有天然美 石、兽齿鱼骨和海里的贝壳,可能不仅是为了装饰,也许还包含着对渔猎胜利的 纪念。

(欣赏毛皮服饰)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让我们看到了当时汉代铠甲的 样子。(铠甲图片)历代帝王的服饰与众不同,这是汉代皇帝的服装,冕冠的颜 色以黑为主,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装始 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绵延两千多年。(汉代皇 帝服装图片)这是唐朝画家周昉的一幅画,名叫《簪花仕女图》,表现了当时宫 廷妇女穿着的服装, 这种开身肥袖的服装样式当时流传到日本,成为当今日本和 服的主流样式。

(看簪花仕女图) 清朝在我国历代中服装最丰富, 最具民族特点, 以满族服饰为主流,深刻影响着各民族的穿戴,为现代中国服饰奠定了基础,如 中山装、旗袍、坎肩等。

(清朝皇帝、皇后服饰图,)3、了解少数民族服饰(直 观的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师问:我国有多少个民族?(56 个民族)56 个民族, 56 朵花, 你了解他们特有的服装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连连看:在黑板 出示 7 幅图片,给出相应的民族名称: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白族、彝族、傣 族、高山族请小组同学连连看。4、现代社会服装的功能、样式更是多姿多彩, 从功能上分有礼服、职业装、学生装、休闲装、泳装等,种类有:男装、女装、 童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要根据不同的场合穿相应的服装,如:开运动会 或上体育课时要穿运动装;平日上学要穿有领或有袖的服装,以示对老师、同学 的尊重;在家休息可穿家居服、休闲服;陪爸爸、妈妈参加别人的婚礼,要穿礼 服,这时我们可穿中国传统的服装。

(多姿多彩的儿童服装)5、思考、讨论(1) 着装与环境相协调的人是有品味的人,此外在此基础上,还要穿出自己风格,怎 样才能穿出自己的风格呢?从哪些方面来突出个性呢?请同学们做小组中讨 论?学生讨论结果:1、样式要独特。2、色彩要鲜明。3、在服装上加自己喜欢 得图案。4、运用独特地材料。师小结:我们还可以从祖国传统服装、少数民族 服装及民间美术中找创作元素,看老师的这件衣服就是运用我国民间剪纸—— 团花图案设计的,是不是很有个性?所以服装重在装饰。俗话说:“爱美之心人 皆有之”。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服装能体现自己的个性,那么今天就让我 们尝试着将理想中最能展现自我的服装给设计出来。

(2)今天大家都带来了什 么材料?(学生举起:有塑料袋、毛线、花布、彩色纸、气球、废光盘等)请小 组同学共同设计一个主题:2008 奥运会运动员入场服装、生活装、学生装、节 日盛装、 未来宇航服你们想怎样设计呢?老师给大家一个建议:可先设计一个效 果图,再进行创意。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播放音乐)各组推荐一个组长,一个模特,将布或塑 料袋、彩纸围在身上,进行大胆的创意,没有特定的要求,学生自己想怎样设计 就怎样设计,组长安排大家分工,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意,集思广益,发扬合作 精神。1、小组讨论,设计以什么图形为主的图案 2、考虑颜色如何搭配,图案 如何粘贴比较好看 3、试穿设计的服装四、服装会 1、师:经过设计师们紧 张的工作, 我们的最新款的服装就要展现在大家面前了。请欣赏小模特的时装表 演。(播放音乐)2、请小组代表谈设计意图。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 收获?五、小结:今天我们运用服装设计知识设计出了别具一格的服装,这些服 装张扬了大家的个性,只要我们能象今天这样勤动脑、勤动手,我相信你们一定 会创造出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六、拓展:女同学可为自己心爱的布娃娃缝制衣 服。课后反思:服装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用自己的双 手创造,使生活变得更美好。课题:6、图文并茂课时:2 课时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学会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2、技能:学习用绘画表现自编故事的形式特点,通过创 作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作的画法。3、情感:通过画自编故事,使学生 从生活中体会真、善 、美。教学重点:1、了解绘画故事的表现特点,感受真、 善、美。2、绘画自编故事的创作特点及步骤。教学难点:1、选材、构思设计。

2、 构图与绘制。

教具准备: 各种材质和表现形式的作品, 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第 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1、游戏:“连连看”:(设 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连一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 入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教师提供数张图片和几句话(或几段文字),请 学生根据文字找到相应的图画将它们连起来,并找出先后顺序将故事讲完整。教 师小结,出示课题《图文并茂》。2、欣赏分析作品(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故 事画的魅力。) (1) 欣赏大师丰子恺的配文图画,体会其中的趣味性趣。提问: 如果这些绘画作品没有配上文字,还会这么具有感染力吗?(2) 欣赏不同种类 的故事画。(出示单幅、连环故事画)(3) 欣赏小朋友自编故事的配画作业。

师: 看了这么多的故事画, 你有没有发现一幅好的故事画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师 总结:一幅故事画应该包括三个主要元素:谁、在哪里、干什么(板书)3、分 析故事画的创作步骤: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绘画故事的完成过程。通过欣赏 也可以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事物, 提高去挖掘素材的能力, 开拓创作思维。

核雕教师工作总结篇7

1.1在理论教学中导入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目前,教材常用5个面的平面图和浮雕图表现牙体的立体解剖形态,因此牙体形态教学的难点之一是如何教学生理解平面图形,正确绘图,并把平面图像整合成立体实物。在教学资源较为有限的前提下,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多媒体素材(扫描图片、照片、拍摄视频等),利用图像处理软件经过细致加工和处理后,充分运用到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对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能使以往用语言较难表述的内容以更加直观并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还加深了其对知识的理解。

1.2在实验教学中导入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全套的牙体雕刻多媒体课件以及牙体雕刻视频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人数过多而导致的示教效果差,或是因分组示教而耽误时间等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实训质量和效率,因此实验课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传授正确的操作手法,针对重点步骤和难点步骤有选择性地进行示教,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我们强调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而不是过分依赖,所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即计算机应该起到锦上添花的辅助作用,而不是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方式。当然,学校在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2建立“各取所长”“、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师资整合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提高教学质量。在理论教学中,我们选择课堂教学经验丰富、讲授娴熟的副教授作为主讲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选择参加过专业培训、操作能力强的教师。同时,教研室为每位青年教师制订了详细的培养计划,规范听课、跟课、试讲制度,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为了充分引进校外资源,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我们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班、进修班,组织教师集体参观学习等。几年来,已有多名教师赴第四军医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日进齿科、现代齿科等多所国内著名口腔院校及培训机构深造学习,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同时也丰富了牙体解剖学教学资源,完善了教学理念。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还多次聘请校外资深教授、专家等亲临我校,对我们的教学模式、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通过多种渠道充分整合校外有利资源,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3建立循序渐进、融会贯通的实践教学模式

3.1实践教学的循序渐进牙体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实践教学方面,经过几年的探索和总结,我们在实验课的课时量、教学内容、教学顺序上做了多次调整。目的是能够最终实现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来—明确目的钻进去—满怀信心走出来”的实验教学目标。在牙体解剖学的实践教学中,石膏牙雕刻项目是重中之重,如何提高石膏牙雕刻项目的教学成效是我们长期努力的目标。经过第一轮的实践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实验作品最主要的问题是对牙体外形平面轮廓的把握不够准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课内外都增加了牙体外形轮廓描绘训练,甚至将多个牙位5个面外形轮廓的描绘作为实验课的考核项目,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充分重视。另外,我们还适度增加了四面体成形前的实训课时,并严格把关。针对学生缺乏对牙体形态立体感的理解能力这一问题,我们聘请了外校的专业教师为口腔工艺班的学生开设了美术与雕塑课程,以更加专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立体感、空间想像力以及素描基本功,明显提高了学生在石膏牙雕刻中对牙体立体感的把握能力。另外,我们的实验课教师还精心制作了不同倍数的石膏牙雕刻步骤模型、标准模型、牙体堆塑模型等,从而丰富了实验教学用具,提高了实验教学成效。

3.2强调牙体解剖学与修复工艺学课程内容的衔接

牙体解剖学课程中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要求需一直延续到修复工艺学课程中,由此不断强化学生对牙体形态的把握能力。我校的各门课程中,凡是涉及牙体外形轮廓方面实验项目所使用的模型、教具等在外形轮廓上都是统一的,有很多教具是教师自己精心制作的。由此,牙体解剖学的教学成效在后续修复工艺课程中也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例如,通过加强牙体雕刻以及牙列雕刻的训练,在可摘局部义齿蜡牙塑形、固定义齿蜡冠制作、金属烤瓷全冠筑瓷等操作中,专业教师都感到轻松了很多。只有充分理解并掌握了标准的牙体解剖形态,才能更灵活自如地重现天然牙体形态。近年来,各实习单位对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在牙体塑形方面的评价普遍较高。

4建立两个专业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的教学模式

核雕教师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南阳玉文化;文化品牌;产业集群;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G124;F269.2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3.03.018

21世纪是文化竞争的世纪,被称作“文化制胜”的时代。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日本经济学家称其为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文化产业集群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拉动现代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所谓文化产业集群就是:立足于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围绕一条产业链、价值链的集聚发展,产业之间形成彼此相关的生产业,相互之间相容互补,实现区域合理化布局,使政策、技术、人才、资源等各种相关要素合理配置,达到共享共荣、共同发展的目的,并逐步形成规模化效应的产业集群。

河南南阳人杰地灵,不仅名人辈出,而且资源非常丰富,是全国著名的玉雕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和玉文化研究、传播基地。作为中原玉文化的主产地,南阳玉文化源远流长,因出产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独山玉而远近闻名。同时,玉文化在南阳文化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南阳因玉闻名,南阳因玉文化而具有了文化核心竞争力。目前,南阳玉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且在国内的影响力日益提升,现已形成开采、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有南阳市区卧龙路玉器一条街、镇平县城的玉雕大世界和玉雕湾市场等多个玉雕交易平台。依托丰富的玉矿藏资源,深度挖掘玉文化的丰富内涵,发展与玉雕相关的文化产业,形成以玉文化为核心的产业集群,让玉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是南阳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翼。

本文拟在考察南阳玉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找出其发展制约因素及存在问题,探寻南阳玉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以期为南阳玉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参考。

一、南阳玉文化产业集群现状

1.玉资源丰富,独山玉魅力无穷

南阳被称为“中国玉雕之乡”。据有关资料统计,南阳宝玉石资源有30多种,除了全国四大名玉之一的南阳独山玉,还有物美价廉的鲁山玉、汉白玉、黑绿玉等,丰富的玉矿资源为南阳玉雕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独山玉有“南阳翡翠”之美誉,与新疆和田玉、辽宁岫玉、湖北绿松石齐名,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玉。独山玉坚韧微密、细腻柔润、光泽透明、色泽斑驳陆离,有绿、白、红、黄、紫、蓝6种色素77个色彩类型,是玉雕的一等原料。独山玉的色彩品种,是其他玉石所不能比拟的。独山玉文化历史久远,当玉文化在中华大地刚刚萌芽时,独山玉就展现其独有的魅力。发展至今,独山玉雕品技艺精湛,文化内涵深厚,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南阳玉雕业已经发展成为“探、采、工、贸、研”一条龙的产业链条。玉雕业的发达带动了南阳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南阳经济社会的发展。

2.产业初具规模,从业人员众多

2008 年12月,南阳被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8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之一。短短几个月之内,南阳通过聘请高层次文化专业人士,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规划了区域面积30平方公里的核心集聚区和辐射带动区,其中一个面积5平方公里的玉文化产业带,作为玉文化产业的核心区。南阳现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玉雕生产企业,如南阳拓宝,镇平玉神、神圣等,这些龙头企业,与专业市场、专业村、专业户相结合,打造出多个全国知名品牌。玉雕产业是南阳文化产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块,已成为该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从业人员的增加。南阳有很多人依托丰富的玉资源,从事玉器的加工和销售。据统计,目前,南阳市玉雕从业人员达100多万人,玉类加工户1.5万余家,年产值达120多亿元。正在倾力打造“中华玉都”的南阳镇平县,基本上村村都有机器响,家家一片琢玉声。许多当地居民依靠着丰富的玉文化资源,迈上了小康之路。

3.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逐步形成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南阳地区已形成几十个各具特色、规模不等的玉产品块状加工销售带,或是家族形式的个体经营农户,或是公司股份制形式的外资、合资与民营企业。南阳玉取材不拘一格,除了本土的南阳玉外,还有辽宁岫玉、缅甸翠玉等150多个品种。从原料聚散批发、创意设计、玉雕生产到加工包装的产业化体系已逐步形成,可以说,南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大的玉雕工艺品生产基地和贸易集散地。南阳市玉器一条街、三顾缘玉器市场、南阳玉雕工艺品大世界、镇平玉雕大世界、石佛寺玉雕湾等十多个玉器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在全国都非常有名。此外,国内其他城市还有南阳人创办的珠宝玉器一条街,形成了庞大的销售网络,年销售各类玉雕产品近2 000万件,促进了南阳玉雕产业的整体发展。

为提高区域文化的竞争力,实现打造“中华玉都”的宏伟目标,南阳启动了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如国际玉城、天下玉源、玉文化主题公园、宝玉石产业园、大师创意园、玉雕职教集团、玉文化博物馆扩建等,正在建设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以推动南阳玉器文化产业的发展。

4.玉雕技艺高超,玉文化品牌享誉全国

南阳玉的造型有人物、花鸟虫鱼与飞禽走兽,种类繁多,形象各异;玉雕工艺精湛,刀法复杂,融本土特色与国内其他元素、传统元素、西方元素为一体,兼采南北工艺之长,既有京津派的雄浑豪放,又具苏扬体的细腻精巧,已形成别具一格的“南阳风格”。现在,工艺雕刻大师们在制作玉雕工艺品时,既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注入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既追求古典高雅的品位,又兼顾时尚的个性释放,特色文化产品和精品佳作不断出现。

南阳玉雕精湛的工艺获得了国内专家与同行的认可,如在2012年的“天工奖”、“百花奖”、“神工奖”和“陆子冈杯”等全国玉雕精品评比中,南阳玉雕凭借着“中华第一美玉”的盛名与工艺大师的独具匠心,魅力四射,让欣赏者拍案叫绝。高超的技艺、深邃的文化内涵、丰富的题材内容,使南阳玉雕成为最大赢家,终以金奖36项,银奖52项,铜奖63项,优秀奖95项的总名次,使2012年成为南阳玉雕界获奖最多的一年,南阳也成为全国获奖最多的地区。经过多年的打造与各相关部门、专业人士的努力,加之玉文化研究大师的推动,南阳玉雕现已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全国知名品牌,如“拓宝”、“神圣”、“玉神”等,提升了玉雕产业层次,将文化品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强化了南阳玉雕的品牌优势。[1]

5.加强对外交流,注重对外传播

从1993年开始,南阳镇平县每年都举办镇平国际玉雕节,提升了南阳玉的影响力。自2002年第9届开始,玉雕节由县办升格为南阳市举办,正式更名为“南阳玉雕节”,每年一届,现已举办了10届。在每年的玉雕节暨国际玉文化博览会上,南阳玉雕精品绽放异彩,向全世界展现了独具特色的独山玉文化。这使得南阳独山玉走向全国、走向国际,也使南阳玉雕的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

为了提升南阳玉器的知名度,近几年,通过参加全国玉雕评比大赛和各种较高规格的玉雕产品工艺评比大赛、举办玉雕文化节、宝玉石博览会、“独山玉杯”玉雕精品评选等玉雕文化活动,南阳充分展示了深厚的玉文化底蕴、坚实的玉雕产业基础和高超的玉雕工艺水平。玉文化的对外交流与玉雕大师工艺的切磋,提升了南阳玉的影响力,同时也让中外友人领略了独山玉的独特魅力和高超的雕琢技艺。

6.玉雕人才层出不穷

南阳从事玉雕产业的人数众多,玉雕人才也层出不穷。2012年,南阳有徐明、仵孟超两位大师获得了“中国玉雕艺术大师”荣誉称号;在河南省第五届工艺艺术大师评审中,江广森等23人获得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截至2012年底,南阳共有部级玉雕艺术大师2名,部级玉石雕刻大师18 名,省级大师 83名,市级大师56名。[2]玉雕新星人才辈出,显示了南阳玉雕产业强劲的发展后劲和雄厚的人才队伍储备。

二、南阳玉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近些年南阳玉文化产业呈现生机勃勃、迅猛发展的势头,已成为南阳经济发展的品牌产业。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它已成为制约南阳玉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

1.市场秩序混乱,集群规模效应难以凸显

南阳玉文化产业中个体成分比重过大,小行业、小作坊等个体成分占到80%以上。受个体经济的局限,加之许多个体从业者文化素质、知识水平不高,工艺技术处于初级水平,其玉雕产品内涵肤浅、工艺粗糙、缺乏创新,时代感不强,市场定位也比较低,造成玉资源粗放开发,玉雕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乱状。这种小行业、小作坊式的生产与销售,因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引导,经常出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以低价无序竞争的情况。

同时,南阳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结合不够紧密,与源远流长的汉文化之间融合程度不深;产业发展缺乏战略规划,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呈现盲目性、自发性的特点,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尚未形成,集群规模、产业连锁效应尚未产生等,也束缚了南阳玉文化产业的发展。

2.专业创意人才缺乏

南阳玉文化产业人才很多,但缺乏高层次人才,部级、省级玉雕文化大师数量偏少,工艺美术大师、玉石雕刻大师与高层次创意设计人才短缺,复合型专业人才集聚不足。南阳玉雕人才还基本沿袭着父亲带儿子、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人才培训学校不规范;高层次的针对玉雕业岗位需求的高等学校太少;尚未建立起合理的工艺大师级、经营型、创意型人才激励机制与引进机制,而外地珠宝企业优厚待遇又造成南阳玉雕人才大量流失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玉文化创意产业、知识附加价值高的玉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

3.文化与产业融合不深

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人们眼中的玉雕就是一件裸的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一般过于注重它的商业价值,而忽略玉器文化的内涵。所以,目前南阳的大部分玉雕产品,其题材选择、形象设计、工艺制造等方面,既缺乏传统的优秀文化理念、又缺乏与时俱进的现代文化因素等,不少作品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就是一件干巴巴的玉器产品,人们感觉不到玉雕的文化韵味,感受不到它灵动的文化内涵,玉雕产品与现代消费的结合度差,这让消费者感觉不到收藏、传家、赠送的价值,从而无购买消费的欲望。

4.玉雕创新性缺乏,知名玉雕品牌不多

目前,南阳拓宝玉器有限公司、镇平神圣玉雕公司、镇平玉神工艺品有限公司、镇平石佛寺玉器厂、镇平县大荣玉雕厂等大型企业,打造出了一批全国知名品牌,但与南阳玉石资源大市的地位仍不相称。南阳玉雕业中80%以上是个体成分,由于其力量薄弱,生产力量不够集中,资金不够雄厚,加之管理经验缺乏,思想消极保守,文化修养水平低,从而影响了玉器品牌的塑造,知名的文化内涵丰厚的玉雕品牌更是欠缺。

三、培育玉文化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南阳玉文化产业的深度发展与特色产业集群的建立,必将推动南阳经济的大发展。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1.规范市场秩序,凸显集群规模效应

针对南阳玉文化产业中个体成分比重过大、市场秩序混乱的现状,必须规范玉器市场。首先,要从玉器的开采与生产环节入手。政府相关部门要严格实行玉料开采许可证制度、玉雕生产许可证制度,把小企业、小作坊纳入到规范管理的轨道上来。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或作坊,还可以实行定企业级别、定使用原料级别的方式,给予他们一个既能自我发展、又有所束缚的空间。其次,玉雕行业协会和相关管理部门要定期举行全行业参加的诚信经营活动培训讲座。对于不讲诚信的企业要联合政府部门实行严格的惩罚措施,如吊销开采或经营许可证等,以规范玉雕行业市场秩序。

在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还必须增加玉产品的附加值,延长玉文化产业链条,凸显集群规模效应,提高玉文化产业的整体收益。首先,发挥玉雕企业集团在玉雕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成熟的加工技术、先进的生产设备、高水平的研发平台,使得玉雕集团从原料购买、设计生产到包装销售等环节都有很多优势。这对于引领玉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与传播更多的知名品牌,提高南阳玉文化产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增强南阳玉在全国的影响力,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如珠宝、包装、旅游等行业的发展,进而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产生极强的产业空间近邻效应和集聚扩散效应有着很大的意义。[3]

其次,把玉文化与周边旅游资源连接,促进玉文化与旅游的并蒂发展,形成玉文化旅游产业链。将南阳玉文化渗入到南阳旅游业的方方面面,加强玉文化氛围建设,打造具有南阳特色的玉文化旅游产业。通过玉文化与旅游的结缘,实现产业旅游互融,将玉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玩、赏等各个环节,形成南阳玉文化旅游产业。除此之外,要加快与玉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礼品包装、石雕、交通运输、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使之与玉文化产业的发展相互促进、共存共荣,实现玉雕业等相关产业的繁荣,从而助推南阳经济、文化、旅游等事业的快速发展。

2.加强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人力资本是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关键,对于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讲,人才对于产业集聚也起着能动的作用。正是工艺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创意人才大量涌入玉文化产业大军中,玉文化产业生产的规模才不断壮大,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人才对于玉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大力发展南阳的玉文化产业,必须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举措,加强玉文化产业人才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针对产业的特点,招收玉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玉文化研究等方向的本专科人才;也可以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岗位培训、实训指导等方式,用理论服务实践,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对接,推进校企产学研发的结合,培养一大批知识文化水平高、实战能力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可以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优秀的玉文化产业人才,采取人才激励与奖励制度,设立专项基金奖励有突出成就的文化产业经营、 管理、 艺术创作和工程技术人才,用高工资、厚待遇等方式,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同时在职称评定、福利方面给予倾斜政策,留住高层次人才。

3.推动玉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商品使用价值的需求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消费者对商品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表现为:人们不仅注重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且对增加商品附加值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知识价值、社会价值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体现了人们精神消费层次的不断提高。有学者指出,企业不能像过去那样,光是生产东西,而要出售生活的智慧和欢乐。南阳玉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把特色文化注入特色产业中,提升玉器文化价值与特色经济内涵。

南阳文化资源丰富,玉器产业的发展要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玉雕产品与文化的接轨与融合,力争使玉器产品不仅有商业使用价值,更有知识、艺术、文化内涵,使其表现形式由传统的以人物故事、飞鸟走兽、山水神话为主,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重、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兼顾的方向转变,从而满足人们多样化与多层次的精神消费的需求。首先,应增加玉器的文化内涵。南阳地区独有的汉文化、中医药文化、名人文化等积淀深厚,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它们都可以成为玉文化发展的内力支撑。可以把传统文化中的祝福术语刻在玉雕产品上,使之成为自勉、赠送、收藏的佳品,从而提升玉器的档次和品位。例如,南阳市拓宝玉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玉制系列民族乐器,把玉文化融汇到玉产业当中,提升了玉雕产业的档次。其次,融西方文化内涵中的精髓于玉雕产品中,研究制作一些体现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的玉雕艺术品,以拓展玉雕的海外市场,提高其国际影响力。

4.走创新发展之路,发挥特色文化产业品牌优势

“文化资源优势并不能天然地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创新、创意能力的强弱才是决定文化资源占有多寡和开发利用成效大小的关键。”[5]在新疆的和田玉、辽宁的岫玉、湖北的绿松石大力发展,和田玉、岫玉知名度超过独山玉的的严峻形势下,南阳玉雕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推陈出新。兼具深厚文化内涵与时代特征的创新产品,才能吸引人的眼球,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知识经济附加价值最高的类型就是以创新设计为核心的生产领域,尤其是源于艺术美学的创作设计。创意产业就其深层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将美学层次落实到实践层面,透过美学去关照环境和产业。”[6]可以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针对消费者的需求不断研发新的产品,如玉产品与美学结合,提高玉产品的附加值;也可以与音乐结合,开发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玉乐器――南阳市拓宝玉器有限公司已有探索实践并成立了“玉声乐团”,让“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创新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与生命,鲜明的主题、超前的意识、巧妙的构思,才能走出集观赏性、可读性、收藏性于一体的特色发展之路,才能提升玉雕产业的档次和品位。

要把玉文化打造成南阳的名片,打响南阳“千年玉都”的品牌,提升南阳玉雕发展水平,还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南阳在国内、国际的文化影响力与知名度。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举办玉文化研讨会,邀请国内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精英、巧匠、文人,研讨玉文化的开发、利用、发展等问题;举行大型玉文化推介活动,通过拍摄有关玉文化方面的电视剧、纪录片、专题宣传片等,向世人展示南阳的玉文化;同时鼓励各类玉文化组织依法保护其名称、标识等无形资产。

南阳玉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已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规模效应开始凸显,但是,南阳玉文化产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多策并举,大力发展一批知名玉雕企业集团,注重产业连锁效应,扩大玉文化产业集聚规模,发挥玉文化产业集聚形成的品牌效应,以促进南阳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明阁.独山玉雕历史地位及南阳玉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782.

[2]曾碧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全:南阳玉雕产业取得可喜成绩[EB/OL].(2013-01-07)[2013-01-12].http:///Pages/201317142218.shtml.

[3]杨雪兰.区域经济模式下的产业集群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5):46.

[4]李小坤.独山古玉的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7.

核雕教师工作总结篇9

一、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一) 特色经济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 丰厚的陶瓷文化积淀。德化是中国陶瓷的发祥地之一, 历史上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三大瓷都。德化陶瓷有三大特色: 一是瓷质洁白纯净。据科学测定, 明代的德化白瓷白度已达到84.54-92.5℃, 被欧洲人誉为“中国白”。其釉面纯净无瑕,光泽莹润无比,使我国白瓷制作工艺真正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二是瓷塑技艺高超。明代德化瓷塑艺术大师何朝宗享誉国际瓷坛,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他的作品共49件。数百年来, 德化瓷塑一直代表中国瓷塑的最高水平。三是陶瓷远销全球。德化瓷外销历史之久、品种之多、数量之大位居全国首位。宋代以来,德化瓷大量从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附舶远销海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品。2000年10月从南中国海清代沉船“的星号”打捞出来的35万件瓷器,绝大部分为德化青花瓷,当年的盛况可见一斑。

2. 陶瓷成为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德化的陶瓷业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德化陶瓷大举进军欧美市场, 成为福 建省的出口创汇大户。德化因此被国务院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陶瓷之乡”。全县现有陶瓷企业1200多家,其中自营进出口的集团公司就有20余家。2001年全县陶瓷产值38.02亿元,80%销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1996年起, 德化陶瓷生产总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0%,陶瓷业已成为德化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德化县也因为陶瓷经济的迅猛发展,连续四年跻身“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县(市、区)第十三名。

3. 陶瓷业发展呼唤智力和人才支持。陶瓷产业是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瓷土的配方、样品的设计、坯体的制作、产品的装饰、产品的烧成、产品的包装,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的外贸营销,长长的产业链上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全县共有陶瓷从业人员80000余人,仅福建佳美集团一家企业, 便有8000多名员工。作为外向型企业,如何提高产品的艺术含量、科技含量, 提高管理水平,降低产品成本, 从而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始终是一个大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开发人力资源,而开发人力资源的最佳途径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因此,县委、县政府在陶瓷企业家的强烈呼吁下,投资5000余万元为我校建设占地面积252亩、建筑面积42000余平方米的现代气息浓郁的新校园。陶瓷企业家与社会各界捐资达648万元。

(二) 主动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 , 赢得职业教育的发展先机

1. 专业设置与陶瓷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职业学校逐渐进入“买方市场”。市场的人才需求是职业学校存在的必要前提。我校主动适应和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专业设置切合于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陶瓷业发展需要哪一方面的人才, 我校就设置相应的专业。我校从1981年创办开始就设置陶瓷工艺专业,随后相继开设了幼教、建筑、家电维修、财会、水电、服装裁剪、公关与文秘、计算机应用等专业,但这些专业都相继停办。20世纪90年代后,我校意识到开设专业不能盲目向别人学习,应该了解人才市场的发展态势,科学预测人才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要切实把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作为办学宗旨。根据德化乃至泉州市陶瓷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先后开设了陶瓷雕塑、陶瓷装饰、陶瓷电脑美术设计、陶瓷营销、工艺美术和职业经理、财会电算化等专业,今年将开设陶瓷外贸与英语、陶瓷配方等新专业。专业设置保持适度超前,如陶瓷电脑美术设计专业,培养运用计算机设计陶瓷样品三维图片与国内、外客商进行网上交易的专业人才,为德化陶瓷业未来进行网上交易培养人才。由于专业设置与陶瓷业发展相配套,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对口就业率高达95%。

2.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围绕陶瓷市场的变化与科技的发展,不断改变专业课程设置,不断更新学科教学内容。以拳头专业----陶瓷雕塑专业为例,80年代初期,由于陶瓷业以生产日用陶瓷为主,传统瓷塑为辅,该专业开设素描、国画、色彩、书法、陶瓷工艺学、传统瓷塑(佛像塑造)、日用陶瓷造型、瓷彩、打模、烧成等主干课程;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陶瓷业逐渐以生产销往欧美的小工艺品为主,该专业开设素描、速写、陶瓷工艺学、西洋人物雕塑、动物雕塑、浮雕、创作设计等主干课程; 90年代中期开始,陶瓷企业逐渐增加树脂工艺和蜡工艺,且比重连年提高,该专业适时增加树脂雕塑与创作等主干课程。同样是素描,早期是为传统瓷塑服务,故强调明暗;后期是为西洋人物塑造服务,故注重结构。同样是陶瓷工艺学,早期策重为日用陶瓷服务;后期则策重为工艺陶瓷服务。总之,每一课程的开设与停开,每一课程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变化,都是以不同时期陶瓷企业对具体岗位技术人才的规格要求为依据,并保持适度超前。

3.与陶瓷企业联合办学。所有专业均与陶瓷企业联办,建立契约关系。陶瓷企业为学校提供人才需求现状与预测,提供学生见习、实习和假期勤工俭学的方便,择优录用毕业生。如泉州冠福陶瓷集团,委托学校开办职业经理和财会电算化二个专业,为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培养分公司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企业在招生前以契约形式承诺录用全部毕业生,参与整个教学计划的制订,监督教学计划的实施。学校开学时就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企业有重大活动就邀请学生参加,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校还聘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客座教师,莅校介绍企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为适应企业对高层次陶瓷雕塑人才的需求,从1998年起,我校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联办陶瓷雕塑研修班,从毕业生中择优入学,由清华美院的教授、博士到校授课,该班已为企业培养120余名高级样品设计人才,深受陶瓷企业的欢迎。

二、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的运行机制

(一)以人为本,通过竞争培育高素质师资队伍

要把学校办成名牌学校,就要有名牌专业;要有名牌专业,就要有名牌教师。名牌教师必须在竞争产生。为了培养名牌教师,我校多管齐下, 努力营造产生名牌教师的竞争氛围。

1.全面实行教职工竞争上岗制度。具体做法是:①公开岗位设置。根据学校的办学规模和上级编制、教师工作量的有关规定,合理设置工作岗位,按需设岗,因事设岗。②公开岗位条件。学校按照教育教学的总目标,确定每个岗位的条件,包括学历、年龄、教龄、品德、能力和身体健康状况等。③公开报名情况。制定竞争上岗的程序和操作方法,教师填报岗位的结果全部公开。④公开发表演说。学校对参加竞争上岗的教师进行资格认定,确认符合条件后,由竞争者在竞岗大会上公开发表竞岗演说,提出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目标及措施。⑤公开进行民主测评。竞岗演说结束后,评议组或全体教师,根据竞争者德才表现和竞岗职位的工作设想,进行公开测评、民主推荐。⑥公开课堂教学。学校抽调骨干教师成立课堂教学评审机构,制定课堂教学评比办法和评分标准,评定教师课堂教学的成绩。⑦公开择优聘任。以竞争者的工作设想、课堂教学和民主测评结果及德能勤绩为主要依据,以学历、资历、教师职务任职资格为参考,优秀者优先聘任,不合格者不予聘任。⑧实行上岗前公示。对拟由学校聘用的竞岗者在校务公开栏进行公布,允许教职工提意见,反映情况,对公布对象在规定的期间内,教职工没有异议的,由校长正式聘任。

2.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①公布机构设置和领导职数、岗位职责、任职资格及报名期限。②公开报名竞聘岗位。竞聘者向学校提交书面申请,填写竞聘岗位,也可由教职工民主推荐,每个岗位至少应有2人以上竞聘。 ③公开发表竞聘演讲。根据报名情况,经过民主推荐产生岗位候选人,参加竞聘演讲。通过抽签确定竞聘演讲的顺序,在全体教职工会议或教代会上对竞聘条件、理由及任职设想等进行竞聘演讲,进行现场答辩和民意测评,并公布测评结果。④严格进行考核。由学校组成的中层干部聘任领导小组组织对竞聘者进行综合素质审查考核,根据任职要求可进行相关知识的考试,依据考核的综合成绩进行排列,确定初步候选人。⑤上岗前的公示。学校确定聘任人选,向全体教职工公布,接受教职工的咨询,时间至少7天以上。公示期满后,召开全体教职工或教代会,公布公示期间内收集的意见,进行审议和表决,确定聘任对象。⑥正式聘任。校长向受聘者颁发聘书,并签订聘任合同,确定任职期。1999年首次实施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原有的10名中层干部有4名落选。

3.职称评定与各项评比全面量化。凡是符合职称晋升条件的均可申报。学校制订了量化考核标准,包括师德、学历、任职年限、教案、作业批改、教学成果、公开教学、教研教改成果、指导学生、论文、受表彰、继续教育等。申报者由学校推荐小组给予评定分数,公示一周后,由高分到低分推荐。学校优秀班主任评比、优秀教研组长评比、教学能手评选、先进教育工作者评选等,均按学校制订的量化评分标准评定,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4. 全面启动名师工程。邀请全国知名的陶瓷雕塑家莅校讲学,从1998至2001年有十几位教授、副教授、博士到校作专题讲座20余场;推行专业教师"下水"制度,每个专业教师课前必须自制范作方可进入课堂,每个星期举行一次专业教师范作展览,进行师生同展;大力支持专业教师面向社会举办个人作品展,场租、布置、媒体宣传、请柬等费用全部由学校负责,学校还给予2000元奖励;鼓励专业教师在不影响教学工作的前提下,每人至少挂钩一家企业,主动为企业提供有偿服务,既让教师了解市场、服务教学,又提高教师知名度;充分利用《泉州晚报》、《德化报》、《德化文艺》报纸以及自办报纸《摇篮》,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介绍有一定成果的专业教师; 鼓励专业教师参评工艺美术系列职称,现我校已有中高级工艺美术师以上职称48人,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人,高级工艺美术师3人;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陶瓷艺术作品展览与评奖,已有100余件作品在全国、省、市、县陶瓷艺术展评会上获奖或报刊发表;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相关的专业团体与学术交流,学校已成为德化县陶瓷文化研究会、书法美术协会、现代陶艺协会的大本营。

(二)全面推行后勤管理社会化。

计划经济时代的学校是封闭的。各所学校内部都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小而全”或“大而全”的“小社会”,存在一个规模不小的后勤服务系统。学校包办后勤时代,校长要是多面手,常常“不务正业”。为了改变这种学校办社会的状况,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把有限的人力和财力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刀刃上,我校大刀阔斧地进行后勤管理改革,把后勤工作全面推向社会。为确保后勤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我校聘请德化戴云律师事务所二名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为改革保驾护航。

1.后勤服务机构面向社会承包经营。学校后勤工作市场化、社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对学校后勤工作的必然要求。我校顺应这种要求和变化趋势,主动地适应社会的大变革,主动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超级市场、食堂、文印中心、休闲阅览厅、理发厅、乒乓球厅、摄影部、医疗室等后勤服务工作全部面向社会招标, 由社会行家承包经营, 每年可增加收入近25万元,节约人员经费支出约50万元。校办陶瓷工艺厂和陶瓷研究所也面向社会招标, 实行经营承包。

2.物品采购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学校的教学、办公、生活用品采购, 数额3000元以下的一般面向社会询价购买; 3000元以上的,有的通过政府采购,有的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或竞争性谈判,有的面向社会询价购买。所有采购,均事先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分发采购须知,邀请监察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派人参加,严格按招标程序进行,物品聘请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验收。从1996年秋季至2001年秋季, 通过公开招标采购石膏教具、课桌椅、雕塑架、画架、电脑、多媒体、铁床、图书与课本、办公家俱、书架、厨房用具等等,至少节约100万元资金。

三、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我校致力于树立学生“求新求异、开拓开放”的观念, 并将此作为校训贯穿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之中。不因循守旧,不雷同抄习,不停滞不前,不自我封闭,这是一个职专生应有的基本素质。

(一)构建以综合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我校教学内容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而不断改进,从技能的传授过渡到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陶瓷雕塑专业文化课以“够用”为原则, 根据该专业技能操作性强的特点和学生文化素质低的现状, 只开设政治、应用文、英语等课程;基础课以“服务”为原则, 只学习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课以“实用”为原则,学习陶瓷样品设计人员必备的专业技能, 全部为技能操作课, 企业样品设计人员做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97年开始推行“两证”制度,即学生须取得职业资格鉴定中级证书,方发给毕业证书。学校先后建立了“福建省陶瓷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考核中心”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专门为陶瓷类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进行职业资格鉴定,确保毕业生与人才市场接轨。

(二)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德化的外向型陶瓷企业, 都是通过春季、秋季广州国际商品交易会,与外商签订购销合同, 以销定产。企业提供的样品是否得到外商的认可, 是关系到企业是否能生存与发展。因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陶瓷样品设计人员必备的素质与能力。我校大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外, 经常组织学生参观校外各种专业展览和参加各级专业制作竞赛;以“创新”为主题,经常举行全校性专业技能现场大比武,并对创新能力强的学生给予重奖。在校期间现场大比武总成绩居年段前30名的陶瓷雕塑专业学生(每个年段共11个班近500人),除授予"优秀毕业生"称号外,免试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德化陶瓷雕塑研修班学习,学费上给予至少1300元以上的优惠;每学期举办一次全校性陶瓷艺术设计创新展评会, 并在德化县图书馆一楼大厅面向社会展出。

(三)实行开放式实习

核雕教师工作总结篇10

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开展课外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开展课外活动总结范文1本学期根据总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开展了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开拓创新,为学生身心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课外活动成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学期初成立了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班主任共同负责学校的课外活动工作。首先做好宣传工作,使学校师生进一步了解其意义,踏踏实实的既安全又顺利的开展活动。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拟定好活动内容及各种活动项目,安排好辅导老师,培养各种活动的骨干力量;安排好各班活动范围、活动场地;建立健全实行评比制度,一月一小评,一学期一总结。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一些活动课程进行改革与调整,开设阅读欣赏与趣闻数学、舞蹈、电子琴、书法绘画、乒乓球等活动内容。这些课程项目的设置与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有效地实施。

我们在兴趣小组活动实施过程中实行双选制度:活动前,学校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选择辅导教师,同时根据课程的开设情况,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特别是兴趣所向,选择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观察,学会分析,从而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个性空间。

为加强常规督促管理,避免兴趣小组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坚持“五定”一定活动课程,在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开设兴趣小组课程;二定活动目标,针对重点项目,学校将在确实可行的情况下把它作为评优和考核的重要依据;三定活动时间,兴趣小组活动列入教学计划,每周两课时的固定活动时间;四定辅导老师;五定活动地点,我们会确保各兴趣小组固定的活动地点,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文学艺术类的活动内容主要围绕书法绘画、舞蹈、电子琴等展开。以此来丰富学生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乒乓球班今年代表中心校参加线上组织的乒乓球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舞蹈班参加中心校组织的“红心向党”庆“六·一”文艺汇演,所排舞蹈《越来越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除了取得以上的成绩,还有以下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须注意:

在各种课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时只注重形式的变化,忽略了活动目的的针对性;活动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工作前的准备活动,但活动后的小结,大多数同学懒于表达,有些同学只满足于“我知道”,而没有由此及彼,作出更深刻的思考。以上几点还须在今后工作中改进。

总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还需要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发展、提高。我们得继续努力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外文体活动中去,体验到一份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自信,拥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把我校建设成“全面加特色”的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合格加特长”的二十世纪接班人。

开展课外活动总结范文2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耗时多而效率低,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块心病。造成学生学习的高消耗低效率的症结何在?我以为,除了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陈旧与滞后等诸多原因之外,主要是不少教师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所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因此,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千方百计调动办事者的兴趣。同样的道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关键在于广大教师如何开启学生的兴趣大门,充分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使他们对学习兴趣盎然,欲罢不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内驱力。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兴趣既是学习的动力,又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教师要千方百计开拓学生思路,拓宽兴趣渠道,使学生对学习能经常保持持久而稳定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中,朗读能力应居首位,学生如果不完善地掌握在个工具,就不可能地完成各科的学习,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任务,大量的心理学家研究和实践表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力、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不够稳定,尤其男孩对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在学习上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内容和难度的增加,导致他们学习能力、效率和学习成绩下降,同时造成了对学习的畏难和厌倦的情绪,长期下去势必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如何改变现状,就要多渠道的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在本学期中我校兴趣小组就开展的很好。

活动开展的经常性。我校兴趣小组每周最少活动一次,全学期共开展活动十七次,学生的兴趣爱好广了,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了。

通过开展故事演讲比赛,提高了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课外收集资料的能力,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通过兴趣活动掌握了许多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提高了学习成绩。

兴趣小组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形式,其核心是“兴趣”,我想,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也能关注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就能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得轻松愉快,学得确有成效,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学校领导表示,现在老师们很辛苦,但是通过努力,教育办出了特色,有的家长带着孩子来报名参加兴趣小组。并表示将来还要添置很多设备用于开展活动,兴趣小组的活动一定要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

开展课外活动总结范文3美术课外活动是学校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外活动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而且对于推动全校的美术活动,活跃学校文化,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均有重要意义。开展课外小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美术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重视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将会对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现将课外活动工作安排如下:

每周四、周五为课外活动的活动时间,针对不同潜质、不同兴趣的学生,活动小组分为纸浮雕小组和书法国画小组。

(一)纸浮雕小组

纸雕,也叫纸浮雕。它结合了绘画和雕塑之美。纸雕的制作运用到切、剪、折、卷、叠、粘等手法,其中蕴含的巧密心思总能给人以震撼,这种被称为“纸雕”的艺术,就告诉我们艺术无处不在。而纸雕所能展示的题材也极为丰富。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使用材料和配置上要尽量经济实惠,而纸是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一张普通的纸,甚至是废纸,而通过学生自己的手赋予它美感与灵感,这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娱乐。纸雕的制作融合了剪纸、美术、工艺、制作,不仅仅是对劳动技能的培养,也能使学生从中找到一种自信,美就在自己手中,美就在身边。

纸雕艺术以纸张作为制作材料,实惠便捷。结合切、剪、折、卷、叠、粘等剪纸、美术和工艺制作上的技法,灵活运用。

在活动内容安排上,选择学生最常见的造型入手,从简单到复杂,从几何形体到真实场景,循序渐进的演示、讲解,让学生掌握纸雕基本技法,并能灵活运用,使学生感受到纸雕的独特艺术魅力。也可以提高学生节约纸张的意识,变废为宝,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来。

(二)书法、国画小组

书法、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艺术的核心,它在人们的艺术生活中占有稳定而特殊的地位。

书法、国画小组的建立,希望在电脑风靡社会的同时,孩子们不要忘记我们的汉字,不要忘记汉字也是门艺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发扬光大。活动内容方面书法主要是字的点划笔画、间架结构,国画主要是学画简单的水墨小品。“书无百日工”就是学书法和国画不可能不可能百日就学得精善、工巧。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们将通过美术课外活动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注重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为社会培养全面的人才做出努力。

开展课外活动总结范文4英语社团招收的是八年级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社团共有32人。本着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和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的原则,在平时的活动时,尽量采用多种手段的教学方式,安排生动有趣的内容,并且让学生完全参与,让他们自己决定上课的内容。让语言的学习更有实用性与真实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说英语的乐趣。做任何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本学期,我将社团的教学内容分成歌谣教学、英语小短剧教学、英语文化习俗知识介绍、知识传授等。

在选材中考虑了如何更高效率地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在形式上,我们采用多种形式丰富课堂教学。主要是在游戏中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通过歌曲、韵句的学习来巩固知识,培养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由于小学生学习英语时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爱说好动,好奇心强,记忆力好,属直接感觉型的思维类型,害羞,怕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创设一定的情景,增加一些游戏性活动,帮助他们理解与记忆。

英语是一种韵律优美,歌唱性很强的语言。由于学生年龄与生理的特点,我们将“唱”作为一个切入点,设计“唱”的方式,发挥“唱”的功能。也因此,按着学生的兴趣爱好, 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其中来。毕竟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表达各自的思想感情。在课堂的练习中以口语为主,着眼于初步的语言交流,为他们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解除学生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鼓励他们多说,常说,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当然,适当的鼓励与表扬是不可缺少的。哪怕我们教师的一句赞扬,一只竖着的

大拇指,一个期待的眼神,也会激励孩子更主动,更积极地学习。课后,我们及时总结,互相交流,促进教学。

通过英语社团活动的学习,参与的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在期末的口试中也得以体现;学生还借助小短剧表演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特长,学习的兴趣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与提升。可以说,英语社团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练习英语口语的好机会,好场所。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更增进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有做得不够的。在以后课外活动的实施中,我们还应更系统、更全面地完善教案,准备更多的教具,活跃、丰富我们的社团。在内容上,选择更切合实际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用语,让学生“乐学,善学”,且“学以致用”。

开展课外活动总结范文5为了响应团省委的号召,根据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关于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通知》的精神,举办了“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为主题的活动,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磨练坚强意志,塑造良好品德和拼搏精神。在学院团委的倡议下,开学至今举办相关活动共计5项,先总结如下:

一、“青春如火·运动有我”趣味运动会

在篮球场举行了一场“青春如火·运动有我”趣味运动会。本次趣味运动会有拔河比赛、两人三足和投篮等比赛项目,其意义在于鼓励大家勤于锻炼,强化课外锻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从中磨练坚强意志和拼搏精神。

二、“以毽会友·健康你我”毽球比赛

在图书馆左侧羽毛球场举行毽球比赛,本次比赛的宗旨是“以毽会友”,促进毽球技术的交流,给毽球爱好者们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一个挥洒青春汗水的机会,体现大学生对毽球文化的喜爱,对体育运动的追求。

三、跆拳道竞技赛

在综合楼广场前举行跆拳道竞技赛。赛事开始前,专业人员带领参赛选手完成热身运动,为安全比赛做好十足的预防措施。比赛期间,参赛者们向观众展现了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挠的跆拳道精神,赢得比赛不骄傲,未能晋级不气馁的竞赛精神,做到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自己的体育精神。

四、“--杯”乒乓球比赛

在科技楼室内体育馆举行--杯乒乓球比赛,本次球赛汇聚了各学部乒乓球爱好者共180位。比赛氛围令人热血沸腾,选手们斗志昂扬,夺冠势在必得。通过此次活动,我院表现出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扬了“爱乒才会赢”的体育竞赛精神。

五、Color Run活动

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ColorRun活动首次走进--校园,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关注。活动过程中,参赛者们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到处都充斥着欢声笑语。在此时,名次不再重要,平时一直沉浸在网络世界里的同学走出了宿舍,享受了奔跑与色彩带给他们的快乐。对于每天在书海中拼搏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释放压力的好机会,用实际行动来传播运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