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课程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6 03:49:21

听完课程总结

听完课程总结篇1

【关键词】 完整性 指导 整体 总结

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是四大基本技能。然而,听力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我们采取的重复机械的听力训练也常常使得学生望而生畏。听力教学是一个完整有序的活动,我们不能把它割裂开,只重视其中的某个部分,必须充分完整地完成好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

1. 细致的听前准备

1.1指导分析听力材料

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相关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是决定其能否顺利获取和理解信息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的听力材料内容广泛,取材多样,涉及天文、地理、历史、科技、文艺、数学、医学等诸多领域。所以,听力练习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以扫清学生在理解材料和相关背景知识时的障碍。例如:听力材料的话题是“having dinner in a restaurant”,那么学生们就必须了解相应的西方国家的就餐习惯。如西餐餐桌礼仪、餐桌文化等,然后在听力训练前和学生大致交流相关信息。这样,学生既有兴趣听,也能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1.2训练听力技巧

教师可以从听前活动开始,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求学生在两到三分钟内快速浏览题目及捕捉一切可从题目及选项上能获得的信息并进行预测(prediction)活动。这样学生就会对即将听到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听力难度相应地降低,因此大大提高了听力效率。如高一英语听力训练中的题:根据短文回答问题。此听力材料篇幅较长,难度较大。但根据要求学生只需回答:

What is the date of “Buy Nothing Day”?

Where did the idea of “Buy Nothing Day”start?

经过听前分析,学生只需要抓住主要信息“what and where ”就行了,而忽略其余一切无关信息。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听力材料复杂度,使听音更有可控性和针对性。

2. 适当的听中任务设计

2.1选择难易适当的听力训练材料

教师在选择听力训练材料时要把握好难易程度。既要让学生能听懂,但又不至于感觉无需费力就能完成。为此,教师必须把握好听力任务的难易程度,使设计的任务活动呈阶梯式的递进,从而形成有效的听力任务链活动。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的增加或降低听力任务难度,从而使课堂听力训练在教师可控制范围内有的放矢的进行。

2.2选择多样化的听力训练方式

在以往的听力教学中,教师单一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使课堂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听”的学生兴趣,导致学生被动练习,被动接受。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尝试采用多种有效的听力训练方式,如:

2.2.1听前及听中问答训练

教师设计一些与听力话题有关的问题,组织学生在听前进行分组预测和讨论,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训练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将预测内容与材料内容对比,做出筛选和应用。

2.2.2着眼听写结合

听是对语言的输入,写是对语言的输出。听力练习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活动,它是需要耳、脑、手、眼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的综合性活动。因此,听写结合练习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应该贯穿于整个中学英语教学过程。训练过程中,我们可以“由简入难”从简单的辨别单词逐渐发展到辨别短语结构和句子,这样既可以强化听力,无形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2.3听说结合法

我们刚才提到“听写结合”的重要性,同时也不能忽视“听说结合”也是训练学生听力的良好途径。在听音训练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边听边做笔记,让学生记下有关的时间,地点,价格或数量等关键词,学会用最少的记录来体现最完整的内容,掌握一些速记符号和技巧。比如时间可以写成阿拉伯数字,如8:00;地点名词和专有名称可以用首字母的缩写形式表达,如USA;加减乘除等符号也可以运用于简单的运算,如迟到十分钟可写成――+10mins。这样将大大的节约学生时间,提高复述的精准性。

3. 有效的听后总结

以前的听力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大都只关注听的过程,往往很少关注听前的准备和听后的总结。其实这恰恰是我们做的不完善的地方,听力课堂教学的完整性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听前、听中、听后”连续性的关注。

4. 结束语

总之,听力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停留在关注“课上”,而应对“课前”和“课后”进行整体关注。听力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教师应该在听力教学过程中逐步学习和探究,以期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1] 王守元, 苗兴伟. 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J]. 外语电化教学, 2003(04).

[2]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听完课程总结篇2

一、预习阶段

这一阶段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 “读”,要有课前预读的习惯,能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读懂课文,归纳含义:“划”,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在课本上圈圈点点。“写”,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带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去听课,“记”,要把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多读几遍,记在脑子里。

二、听课阶段

课堂听讲,在中学时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系统地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指导学生或演示实验、组织讨论、探索新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点拨思路,纠正错误,并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作出规范。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一定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在老师的诱导下,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同时还要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还要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主要精力放在听和讲上,必要时也可标标,划划或写写。

1.听好课的三要素:(1)恭听:上课听讲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严肃的学习态度,全神贯注,做到眼、耳、手、脑并用,自觉遵守课堂纪律,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听讲的效率。(2)思维:听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思维,注意听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解题的规范要求。思索老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到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的过程,以及说理论证过程或操作过程、装置原理。其关键是要发展思维能力,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不是只记结论。(3)记忆:思维的同时也在进行记忆。记忆要及时,并注意反复巩固,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听讲的方法:听讲方法主要包括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和总结巩固这三个环节的学习。和其它学科一样,听化学课应全神贯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关键是心到,即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想懂所学内容,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这四到各有其特点。

对于眼到,除以演示实验等直观教学看得全面外,重要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分清主次现象,能迅速捕捉一瞬即逝或现象不够突出和不够明显,而又属于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的现象。

三、复习阶段

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程序。 转贴于

1.复习的种类:复习的种类、方法各一,但复习的种类,大致可分为新课中的复习、阶段复习和学年总复习三种。(1)新课中的复习:这种复习是把新课有联系的已学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进行复习,目的是“温故知新”。(2)阶段复习。这种复习一般分为单元复习、每章复习和学期复习。①单元复习就是把每章按内容划分为几个单元,每一单元讲完后复习一次。②每章复习是在上完了一章内容后进行的。其方法可根据每章后面的“内容提要”有所侧重地进行,并结合学生实际,做每章后面的复习题或选做适量的课外练习题进行消化、巩固。③学期复习是在学期期未考试前集中两周时间,把一学期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综合复习。(3)学年总复习。它是在上完全册教材后进行的,不受章节或阶段知识的限制。通过总复习,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系统化、条理化,有较好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学年总复习一般可分为系统复习和综合训练两个阶段。

2.复习的基本步骤:(1)在每次复习前必须要有计划做好复习准备。(2)复习时最好先回忆,或根据听课所记要点,进行回忆当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教材是什么,进行了哪些实验等等。然后再复习课文。(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复习时,要十分注意这一特点。对每一项实验,必须注意它的变化、现象,仪器装置、操作手续,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它、理解它。同时,在复习时必须对所做过的实验已观察到的变化,从现象到本质地进行回忆、复习,并且还要注意实验装置及操作手续。

四、完成作业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首先要认真理解题意,弄清题目给出什么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也就是明确已知和求解。

2.回忆知识点,确定解题方案。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回忆有关的化学概念,基本理论,计算公式等化学知识,设计一条解题途径,制订出解题的方案。

3.正确解题,完美答案。把解题的思路一步步表达出来,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解题结束时,要注意反复检查,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听完课程总结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 任务教学法 听说教学

任务教学法强调“做中学”,即围绕任务展开教学,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知识以及提高技能。任务教学法应用于英语课程教学中,能使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生语言运用于实践活动的能力等。任务教学法强调学生主体性、从教师主导性的角色安排。任务教学法已经在许多国家推广运用,教学实践可以看出,任务教学法运用于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任务教学法一般可以分成三个步骤:第一阶段,任务前,教师可以在这一阶段多收集资料,引入任务;第二阶段,任务实施阶段,第三阶段,总结与评价阶段。从任务教学法三步骤可以看出,任务教学法将英语课堂教学分解为若干具体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一、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听说课堂中的运用

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技工院校教育的不断发展,技工院校教育目标聚焦于培养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因此技工院校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也应该以实用为原则,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了切实实现技工院校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应该突出以技能训练为主,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当前技工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几个突出问题:第一,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过多关注听力教学,没有很好地将听力与口语教学结合起来,听与说分离使得学生不愿意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开口说英语;第二,英语听说教学方法单一陈旧,许多英语教师在听说教学中按照放录音―做练习―对照答案的过程完成教学,很少开展情境练习教学,这种情况下的英语听说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任务设计

本文以《新视野商务英语视听说(上)》Unit I Job Interview(职场面试)一课为例,说明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如何应用。

(1)任务前准备阶段。英语教师作为引导者,在教学前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以及收集资料等。比如在本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课教学目标:怎样准备面试;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有关面试常用词语与句子;最后,要求学生能够模拟面试环节组织英语对话。通过任务前准备阶段,学生对学习任务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新课学习奠定了背景知识,为任务教学法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准备。

(2)任务执行阶段。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教师要信任学生,让学生独立执行任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解成几个小组,学生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完成任务。比如在职场面试一课中,小组成员可以扮演不同角色来完成任务,活动完成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采用角色扮演法完成任务,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除了角色扮演以外,任务实施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情景模拟等方法。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本单元任务执行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制作面试用语卡片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卡片内容自主决定,学生可以先看卡片内容并且叙述卡片内容,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完成,采用卡片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使学生灵活运用于交际语言中。

(3)课后任务实施阶段。任务执行完毕,教师可以在课后安排学生任务:第一,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前预习部分的内容学习;第二,各小组成员模拟练习,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第三,准备面试的英文讲稿上传到微博上;第四,撰写学习日记以及评价表。

(4)评价阶段。师生共同完成评价环节,评价活动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学任务安排要符合学生生活经验,流程具有逻辑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提高学生语言运用中听说读写技能。针对技工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情况,在任务教学法运用于英语听说课堂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激励过程中促进学生进步与提高,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小结

在《新视野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听说教学中,采用任务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教学法保障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从而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总之,任务教学法的运用,对于提高英语听说教学质量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听完课程总结篇4

关键词:语言任务 任务型教学法 大学英语 听说课程

The practice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an EFL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Zhao Qi1,2, Zheng Chunping1

1.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2.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 90089, USA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tentative report on the preliminary practices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 in an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 course for non-English major undergraduates. It explores students’attitudes towards TBLT in clas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hi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a majority of students hold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BLT in class, but they show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ir progress in terms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With a further discussion about current problems of TBLT, the paper moves to propose four suggestions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ask difficulty, language forms, teachers’ role and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 language tasks;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ourse

随着任务型教学法在国外语言教学领域的兴起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我国第二语言教学领域也逐渐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随后,其应用与研究得到了较快发展。2001年,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倡在英语听说课堂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2009年,我校开始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中系统地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在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设计了类型丰富、难度各异的语言任务,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型的语言学习。

具体来说,我校大学英语听说课程设计的语言任务类型有30余项,合计语言任务280余个,并采用展示范例—实施任务—评价表现的模式展开任务型教学实践。以一级课程为例,课程共设计了10项任务类型,语言任务70余例(见表1)。

1 教学效果调查方法与结果

对于语言任务应用效果的探讨,本文着眼于学生的主观反映,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两种方法搜集相应数据。调查问卷集中探讨学生对课程中任务丰富度、可操作性等方面的态度及对任务成效性的观点,而访谈更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及其所发现的问题和建议。我校120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参加了调查研究。

1.1 问卷调查设计与调查结果

我们共设计了Ⅰ,Ⅱ两份调查问卷,Ⅰ卷旨在调查学生对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任务型教学法的整体态度,Ⅱ卷旨在调查学生对课程中每项语言任务的喜好程度。

2011年11月,课题组以随机取样的方式,选取了118名完整参与过16周语言实验教学的学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此类教学与评估的态度。研究人员使用李克特量表制定了《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任务型教学法整体态度调查问卷》,其中5分为最高分(表示最赞同),1分为最低分(表示最不赞同)。发放并回收问卷118份,其中有效问卷110份(男生82人,女生28人)。问卷的信度为0.877,说明本调查具有较高的信度,问卷测量的准确程度较高,内部一致性较好。

表2详细地反映了学生对该教学与评估体系的认知与态度,从表中数据不难看出,学生比较赞同此类教学方法(M=4.03),语言任务的类型较为丰富(M=4.26),数据初步显示了学生对任务型教学法具有较高的认可度,说明该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表2 《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任务型教学法整体态度

调查问卷》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学生认为课程在语言任务的设计方面较为丰富,认为语言任务的完成有助于提高自身听力和口语能力,还有助于提升自主学习、创新等综合能力。针对课程中的评价环节,包括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大部分,学生普遍认为其有助于自身的英语学习。综合来说,学生对以任务型教学为基础的大学听说课程总体持积极态度,但针对任务可操作性的态度差别较大。

第二次调查于2012年12月进行,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6份。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对课程中开展的10项语言任务分别打分。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分数区间为1~5分,分别代表从“非常不喜欢”到“非常喜欢”的态度递进。同时,问卷还要求学生在打分完成后,以文字的形式简要说明喜欢或不喜欢某些任务的原因。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调查问卷Ⅱ结果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可以推断学生对所开展的10项语言任务都较为认可(平均值>3分),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语言任务类型为词汇拓展、听力训练、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平均值>4分)。问卷中的文字说明反映:学生认为词汇拓展可以帮助他们增加词汇量并学习如何在段落中运用词汇;听力训练的语言任务对其参加听力考试帮助很大;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任务灵活度高,趣味性强,通过完成该任务,增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友谊。针对相对受欢迎程度不高的语言任务,出现频率较多的文字说明为:趣味性不强;课堂占用时间较长;不知道如何开始一项任务。

总结来说,两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如果一项语言任务具有现实的意义,如指导学生考试,学生往往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积极性;而当一项语言任务在不具备较高灵活度和吸引力,只是单纯鼓励学生多运用语言交流时,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不高。

1.2 访谈设计与调查结果

我们随机访谈了37位完整参与任务型教学的学生,主要从3个方面展开访谈:

(1)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与你之前所上的同类课程有何不同?

(2)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是否存在问题?

(3)对课程设计、实践有什么建议?

通过访谈,将学生对以上问题的反馈总结如下:

第一,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使学生感受到了两大主要变化:一是学生在课堂“听”“说”的机会明显增加,与以往课下不会主动练习口语和听力不同,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练习英语听说。二是学生开始重新理解并认识英语课堂,与同伴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学生表示他们通过这样的学习,从高中阶段只关乎课文内容和语法练习,慢慢转变为基于基础知识来完成丰富多样的语言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收获了更多超越英语语言学习本身的技能。

第二,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的课程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1)听说课程本身方面。

①听说课程的材料太过正式,与大学生生活的关联性、实用性不强,缺乏亲切感。

②课程材料缺乏让学生硬性掌握的内容,如单词、词组、语言结构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收获感。

③教师对语言任务要求不够具体,没有硬性的练习或作业留给学生完成。

(2)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

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练习的动力。

②在语言学习和完成语言任务过程中,主动与同伴或教师交流的意识不够强烈。

③语言输入不足,导致输出质量没有突破性的提升。

④由于学业压力,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现实的时间安排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冲突。

第三,访谈者针对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绝大部分参加访谈的学生给出了“增加课时,提高对英语课程的重视程度”的建议。学生认为隔周上课或者一周上一次课课时不足,使得练习的强度不够。并且,学生补充说,时间间隔过长,一方面不利于巩固知识,另一方面学习积极性也被慢慢消磨。此外,学生还对课程教学提出了3个建议:

(1)在课堂交流方面:增强课堂上分组的灵活性,每个人所在组的组员、搭档定期更换,加强班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2)在师生交流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与学生进行英语交流、互动,并参与一些语言任务的完成,如小组讨论等。

(3)在课下任务布置方面:布置课后需要熟练掌握的单词、短语,以帮助学生加强课下积累。

2 调查结果的教学启示

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的调查,分别呈现出学生、教师对任务型教学法的不同反映。从学生视角出发,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对任务型教学法持积极态度,并各有自己喜欢的任务类型,这无疑为任务型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站在教师视角,本文认为调查结果显示出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存在两大主要问题:(1)学生能力提升上存在“量”与“质”的矛盾;(2)学生“听”“说”在“量”上的增加依然有局限。

对于第一大问题,在访谈中,大部分受访者谈到与高中英语课堂相比,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听”和“说”的机会显著增加。但当被问及“是否可以听懂,是否可以自信于自己的表达”时,受访者多持否定态度。其中一名学生表示:

“坦白讲,自己还不如以前在高中时自信了。在高中,自己还会背单词,背课文,做练习,这样会给自己一种学到东西的感觉。但是,现在,自己只是在说,在听,但感觉好像没有多少针对性很强的训练,所以也没有感觉自己说的多好。”

另外一名学生谈到:

“当我在上这门课的时候,有时感觉迷茫。相比较而言,高中的英语课更为系统,因为那时我知道要完成哪些练习,哪道题是对的,哪道题是错的,要背哪篇课文,要背多少单词。现在,有点儿不适应这种在课堂上不断完成任务的学习模式。”

对于第一大问题的解决,主要从以下两个更为具体的问题展开:

(1)如何让学生在现有的输入基础上保证其在语言任务中完成交流。

(2)如何确保学生在交流中习得第二语言。

具体解决措施如下:

(1)调整任务难度。让学生有足够的输入是一种长期积累。所以为了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用第二语言进行对话和交流,就要首先考量“任务难度”。Brindley指出有三大要素影响着语言任务难度:学习者因素,任务因素,教师因素。而这三大因素又可以进一步细化成更多小因素。于是解决任务的可操作性可从这些因素入手,一方面,教师借鉴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尽可能多地补充输入,并监督、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教师应提前做相应的调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而根据学生的感兴趣程度为不同话题分配不同类型的语言任务,如,针对兴趣程度较高的话题,教师可以安排灵活度大,学生主导性强的语言任务,以充分发挥任务优势。

(2)关注语言形式。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平衡、结合正在逐渐成为任务型教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Skehan的理论,传统教学法中事先可预知的、精准的、可靠的语言知识传授仍占有重要地位。“交流”不仅仅局限于“能说”,真正有效的交流在于“能说对”“能说好”,于是注重语言形式已然成为“任务后”阶段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在“任务前”预设学生交流中可能遇到的语言形式,给学生以提示,并对学生“任务完成”中的综合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有所总结,在“任务后”阶段不仅反馈给学生用语有误的地方,同时提示学生其用得好的地方及有待提升之处。这样的教学,对教师个人具有相当的挑战性。教师可在课程开始时,和学生一起构建评价体系,并提示其在每完成一项任务后,应用评价体系衡量自己完成的情况,从而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不是为完成“评价”而去“评价”,而是从“评价”中习得语言、反思交流。

(3)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这条建议源于在国外大学盛行的“讨论班”。其讨论课堂一般由助教或是学生自己主持。课堂上,全班学生就某一话题展开自由讨论,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学生手中。然而,在国内,这样的“讨论班”很少见,很多人将其原因归结为中国学生不愿交流、表达能力弱等几个方面。然而“学习者角色”只是一枚硬币的一面,其另一面“教师角色”的意义同样值得探究。本文认为,很多时候,真正的问题并非学生不会交流,而是教师缺乏适时、适当的引导,没能真正帮助学生开启话题,延续话题,并使其在运用过程中不断纠正自己的用语。尤其是对语言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当以一种参与者的身份或是引导者的身份适时地介入学生的交流中,以提问、总结等方式推动学生之间的互动。

对于第二大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交流意识,另一方面涉及教育体制中多门课程的协调、安排。客观上,非英语专业学生会将其大部分精力放在自己专业的学习上,而这些专业课程又会占据英语课程的时间,以至于英语课程出现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的教学安排,甚至在大学高年级时,英语不再为必修课程。由于学生需要参加英语四六级等考试,即使安排了英语课,也会将其变成以传统教学法为基础的习题课。“给予重视”是很多学生在调查中提出的。毕竟,关乎整个体制的调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即只有主客观因素的共同改观,才可能真正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3 结束语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已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从任务型教学法诞生、兴起到当下相关课题的热烈讨论、课堂实践与应用研究,其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传统教学法的最大不同在于,任务型教学法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放在首位,强调“用”中“学”,“学”中“用”的有机结合。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了任务型教学法的效果,学生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总体上持肯定态度。

但是,任务型教学法仍在不断发展中。其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于如何确保学生在“用”中有所“学”。很多学者提出应将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尤其是教师要适应这种从一个保持距离感的讲授者到积极的活动参与者的角色转换。另一大挑战在于人们对任务型教学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任务型教学法不只是一个或多个语言任务的设计及实施,确切地说,它更像一个循环往复的系统,划分有不同阶段。在这些阶段中,教师和学生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需要两者间的协同合作。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任务后”阶段中的评价部分是任务型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中,总结性评价仍然是一种主要的评价形式,在对学生实施形成性评估时,评价的结论往往还比较笼统。因此,在课程开始时,设定具体的评价标准,构建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David Nunan.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 Peter Skehan. Task-Based Instruction[J].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98.

[3] Skehan, 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听完课程总结篇5

【关键词】听力教学;任务型教学;分组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是一种以任务为教学核心,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局面,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也是教育部制定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和提倡的外语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本文中,笔者将以任务型教学法为研究对象,将任务型教学法运用到大学英语听力课程当中,克服了传统听力中的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使每个学生在任务指导下积极进行听力练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一、传统听力的弊端

听力课是学生比较痛苦的课程。因为在听力课堂上,学生面对的只是听觉上的语言刺激,比较单一,容易产生疲劳和烦躁情绪。在传统听力当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旁观者的地位,非常被动地参与听力课堂,而且课堂听课率很低,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过差,100%听不懂任何内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由于不能准确把握听力信息,经常陷入听力陷阱,做题正确率很低,遇见较长的听力材料,基本就是在听天书了。个别基础很好的学生,能较好参与课堂活动,但是只注重知识的输入,没有任何输出,而且对于听力资料的理解不是很全面。因此,在传统课堂中,听力练习与其说是锻炼学生听力,不如说是锻炼老师。学生在听不懂的情况下,以为依靠老师,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造成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厌恶。同时在实际应用当中,学生是不可能像在听力教室一样带着耳机,倾听这样没有任何干扰或者杂音的英语。传统听力的另外一个弊端,就是过多的拘泥于课本知识,完成教学计划,学生听到的资料不能多样性,音频资料一般也不是非常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听力内容难度比较单一,不具备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阶梯型难度划分。因此,在英语教学不断改革和现代化的同时,我们应当很好的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弥补传统听力课堂的各种弊端,优化学习效果。

二、任务型听力教学法的优势

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在听力课堂当中,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比传统的课堂教学在很多方面都有了优势。第一,任务型教学法下进行听力练习,从准备到总结,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我们可以将课堂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使教学难度阶梯式递增。我们还可以引入课外的很多幽默简单的听力资料作为本次课的引入点。我们也可以将如上的教学内容布置成学生上课前的任务,以学生的任务贯穿课堂始终,结尾增加新的任务点,作为下次课的引入或者本次课的总结。其次,在任务型教学环境下,学生被进一步细分为若干组,在执行每一个听力任务时,每个小组都要进行仔细讨论,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管积极参与还是被动参与,都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小组任务和个人任务的双层压力下,将逼迫自己去学习,去听资料。学习就有了针对性,学生对于要学习的内容有了针对性,更加明确的去学习。教师布置的任何问题也有了针对性,不会再产生老师提问,老师自己回答问题的尴尬局面。最后,任务型教学环境下,能够很好的进行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针对总体问题进行整体辅导,针对问题的个性,每个学生可能有不同的问题,小组之间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内辅导。这样,班上就不是一个老师在教学,而是多个老师。同时,在互动交流环节当中,任课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使用英语,甚至必须使用英语,这样,听力课堂就转化成了多方位学习的英语课堂,学生可以在现实环境和同学练习听力,同时能将所听见的东西转化成语言进行输出。当然,在本环节,任务的设计一定要科学,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同时和课堂教学大纲能紧密结合。因此,传统课堂上加上任务型教学法,将任务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三、任务型教学环境下课堂设计

第一,学生分组。笔者认为,学生分组是进行任务型教学的有效前提,因为分组可以使教学单位变小,使教学任务明确。一个教学班大约50人,一个老师面对这么多学生,是无法掌控全班教学质量的,这时,通过分组,可以发挥班级优秀学生和班干部的学习能力。上课前应将学生分组,每组大约6人,每组必须包含英语程度不同的学生,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都应平均分配,因此在教学环境中,程度较好的学生能帮助程度较差的学生,实现个性化辅导。每个教学小组确定后,人员组成应该相对稳定,但是在小组任务分工上,应采取多样和灵活的方式,使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锻炼机会。

第二,任务型教学环节。首先,课前准备。每节课都有当堂课的主题,应该将与主题相关的听力资料作为上节课的作业布置,以使学生本节课内容有基本了解,对本课可能出现的重点词汇进行识记,不会出现生单词影响听力效果的情况。在课前准备上需要注意避免每个小组对个人的依赖,依赖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因此,任课教师应该将大任务分配到各个教学小组,再由小组负责人将任务具体到每个人,最终达到全班参与准备的结果,避免懒惰或者逃避情绪。其次,课中详尽。在课堂上,任课教师应当先就学生上次课的任务进行提问,作为听力课程的warm-up,逐步将学生带进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此外,听力资料无论是短对话,长对话还是短文理解,都因该在完成课本规定习题的情况下,对听力资料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教师可以设计更多的问题,使学生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细听,逐步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并通过听力资料的输入,进行小组讨论,完成语言学习的输出过程。通过信息输入和输出,教师可以通过每项任务的完成情况,更好掌握学生上课效果和听课情况。最后,课后分析反思。完成教学任务后,从任课教师到每个学生,都应该针对本节课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反思。任课教师应当从总体上把握学生出错的题型,是主旨题还是细节题,分析学生无法听懂或者出错的具体原因;学生学习小组内部进行分析和总结,分析小组内共同问题,并将分析结果反应到任课教师处;学生个人分析反思,并将结果反应到小组总结中。

四、总结

综上所诉,针对我校学生英语程度普遍较较差,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趋势是听力比例将近一步扩大,听力能力的提高关系学生四级的通过。不断给学生提高自身听力水平的同时,任课教师应该不断讲解一些听力技巧,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应很好承担设计者,指挥者,评价者的角色,让学生充分发挥课堂主人的角色。希望通过在听力课堂上加入任务教学法,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听力能力和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gman,1996.

[2]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3]Eill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4]N 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on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听完课程总结篇6

本人姓名李昕治,哈尔滨师范大学XX级5班学生。本次实习分为校内准备,教育实习和总结三个阶段,教育实习阶段在哈尔滨某某完成。哈尔滨师范大学XX年某实习队在带队老师范继祥的指导下一行十人,我作为队长协助和指导老师工作,督促本队队员备课,管理队内日常事务,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各位队员克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实习工作,在教学,班主任实习,教育调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本中同学及各指导老师的认可,得到校领导及各老师的一致好评。

下面,我将我个人作为实习队长及实习老师的实习工作分三个阶段做总结:

(一) 校内准备阶段

按照哈尔滨师范大学本科教育实习的规定,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系在XX年8月初制定了物理系教育实习计划,02级学生分成十一个实习队分别同物理系和指导老师带队进入各实习点进行教育实习工作。我被分配到某实习队并担任队长,某实习队组队后我按照系内的有关规定及指导教师的要求与某校方作了接触,确定了本队实习的有关事宜,明确了教学进度及教学任务,开始紧张的校内准备工作。

校内准备工作分国教材分析,备课,听课,评课等几项内容,我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与各位队员一起将需要讲授的课程,知识点作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编写了各课节的教案,备课进行试讲,评课,自我总结。

校内准备阶段在系领导的指导下,某实习队校内准备阶段取得了成功,大家都对自己的课程作了详尽的准备,编写了详细的教案,通过校内准备阶段我完成了课程的分析和教案的编写,进行了课程试讲,总结了自己收获与存在的问题为自己的教育实习作了充分的准备。

(二) 教育实习阶段

经过尽二周的校内准备,我在带队老师范继祥的指导下进入哈尔滨某学进行教育实习,按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实习的有关规定本次教育实习要完成三项主要任务――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

进入某,实习队每人进入一个班级进行班主任实习和物理教学。我进入的开放系统有为高二一班,原班任为王丽红老师。讲授课程为高中物理第二册第十章机械波的内容,下面针对教育实习的各项任务将自己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与得失做以下总结:

1. 教学实习

进入某后,实习队马上进入班级了解情况,跟随指导教师听课,参加教研会议,队内试讲,评课,为新授课程做准备,实习队于XX年9月1日进入某,在明确教学进度及教学计划后我马上跟随刘玉敏老师听课了解学生情况为9月5日新授课做准备,在听课中我以现某学生基础较差,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强调,着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时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9月5日前结合听课的心得制定了教学计划,进行了队内试讲,得到了指导教师的肯定,9月5日第四节,我正式走上讲台,在二年一班讲授新课第十章第一节――波的形成和传播,经过精心的准备,本节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各项教学计划,课程的讲授得到了指导教师刘玉敏老师的好评,但刘老师也指出了课程中存在的不足。第一堂新授课程后我及时总结了自己的得失,在听课和试讲的同时吸取他人的优点及长处为自己所用。自9月5日至9月20日在两周多的时间里我共完成11教学课时,其中新课8节,习题课,复习课,单元测验各一节。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积累经验,研究课程,改进教学方法,使每堂课程都饱满精练,某物理组组长王彦华教师在听完我的课程――多普勒效应后做出了较高的评价。在我自己的努力,各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我的教学实习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取得了一定成绩,在讲授新课,实践课的同时我共批发作业306份试卷51份,听课35节,在教学实习中我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为日后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

2. 班主任实习

在进行教学实习的同时我还进行了班主任工作实习,9月1日进入某开始我便在高二一班班任王丽红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班主任工作实习。我深入高二一 解情况帮助班主任老师开展各项工作,针对校艺术节,校运动会,校队列比赛都在9月进行,班级的各项工作也都按照计划展开。我协助班任老师开展队列训练,运动会及艺术节的准备工作,同时也着重做了几位同学的思想工作,帮助同学们克服思想波动,多次开展开班干会议及主题班会,对班级同学及班级的现状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在工作中得到了王丽红老师的细心指导,学习了比较多的工作方法和班级的管理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在工作中共做学生思想工作5次,召开班干 会议3次,主题班会2次,参加校队列比赛,校运动会,艺术节,在工作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教育调查

进入哈尔滨某之后,结合某的现状及学生特点我做了细致的分析,结合准备阶段的教育调查计划制定了本次教育调查的主题及调查步骤,展开教育调查,并结合哈尔滨十二中,哈尔滨三中的有关调查数据,分析得到高查结论。

此次高查的方向是重点校,普通学校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取向,学习目的,学习现状的差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跟据不同基础的学生开展教学的原则和方法。高查涉及某高二高一共六个班,共400余名学生,及哈尔滨十二中,哈尔滨三中的有关调查数据。我听取多人的意见,查询有关资料,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知识,完成了教育调查报告。报告得到指导教师的认可。

4. 活动

我任队长在某实习期间,参加了校内的各项教研,学习活动,并代表实习队于9月10日老师节赠送礼物给某全体老师,并参加了校内老师节的有关活动,增进了对某的了解和友谊,为师大日后的实习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听完课程总结篇7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现实基础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改革,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改革纲要及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许多全新的理念。如何将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真正转化为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是取得本次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同时,这又是一个难点。教师们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的问题和困难,他们最缺乏的就是将理念转化为行为的方法和策略。因此,探索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活动模式,建立多元开放的教学研究机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

而目前农村中学,尤其是初级中学在常规教研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1. 校内常规教研流于形式。

①开课质量仍有待提高。就石湫中学而言,每学期都有自己的教研活动安排,

要求是每人至少一到两节校级公开课。从开展情况看,一些教师把教研活动当作是应付检查,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从2001~2004年,通过“说、听、评”市级课题2~3年的落实和研究,校内开课的质量有了较大改善,教师素质有了明显加强。但还未达到我校原先设定的目标和要求,比如课题研究层次性、学科特色还不够明显,具有各学科特色的有效教研模式和策略还没有形成。因此,在原有基础上对“说、听、评”课题做进一步研究十分必要,同时提升为省级课题进行研究,更能规范教师的教研行为,更能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②评析不到位。各教研组虽按学校要求让每一位教师开课,但评析时,有的教师三言两语,有的围绕某个知识点大谈特谈,评析不到位或评不到点子上,无形中给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造成了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另外,教研组对教师们的评析意见未能及时归纳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反馈给开课教师,不能让开课教师扬长避短。

2.校际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也有待提高。

自95年南京市倡导“课堂教学年”,狠抓教研活动起至今近10年,10年来,“课堂教学年”活动的开展,尤其是近几年我县狠抓“理论学习与备课年”活动,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研活动的开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但从我校对参加教研活动反馈信息所作的分析看,校际教研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 当前的教研活动尚未形成经验或模式,其理论缺乏指导性,其实验性

尚欠缺。

目前的常规教研局限于“听”,很少注重于“评”,常常忽略了“说”。同时各校开展常规教研模式不同,要求不一,这样就很难保证各校教研活动同时进步,同步提高。

(二)理论依据

1. 有效教学的需要。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课堂教学的效益。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有效教学关注课堂教学效益。(模式的目的)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对每节课自己进行反思或者通过别人帮助反思。(课后评课)

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注重说课)

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教研活动模式,为了增强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走科研兴校之路,特提出本研究课题。

2. 校本研究理论的指导。

校本教研即“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

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即研究者,将教师的日常教学、教学研究、在职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校本教研强调团队精神和同伴互助,为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业会谈和专题研究提供了有效平台,从而为学校培植一种学术探讨与学术批评的文化;校本教研强调校长是学校教研、科研活动的第一责任人,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教学研究的制度化建设和激励机制的形成,成为校本教研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为此,我校提出“说、听、评”校本教研实践研究,就是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把对话、交流、互动的机制引入教研。

二、课题的界定

“说、听、评”是学校常规教研内容之一,即“说课、听课、评课”,而我校新课改理念下农村中学“说、听、评”校本教研实践研究,旨在通过“说、听、评”校本教研实践,探索出农村中学校本培训、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研究机制,切实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和学生的发展,构建学习型农村学校。其重点是如何把对话、交流、互动的机制引入教研。

①“说、听、评”教研模式中的“说”指说课。即开课教师将自己的上课意图、教学设计写成说课稿,面对所有听课教师解释和说明。“说课”的过程,是以教师对新课标、对教材的刻苦钻研为基础,以一定的教学理论为依据,并对如何制定教学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何设计、优化教学过程等进行全面阐述的过程,是一项把教师个人在备课过程中的隐性思维显现化并趋于理性化的教学研究活动。

②“听”指参与者听课、开课者上课。即开课教师要按照自己的说课思路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以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习素质和以情感为重点的社会素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对课堂教学情境,有效变化上课思路,调整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听课教师则从学生课堂中的四种状态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即学生的情绪状态、思维状态、交往状态、目标达成状态。

③“评”指评课。即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根据开课教师的说课内容以及课堂教学情况对该课给予评价,评价时评课教师必须按评课反馈表进行书面评定。其重点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

④“说、听、评”模式中三者之间的关系。“说、听、评”教研模式中的“说课”是基础,是为“上课”“听课”服务和准备的,“说课”是为了交代上课的理论依据,交代上课者为什么这样上而不那样上的理由,给听者即评者指明听课的方向。“上课”则是为了体现说课思路,共同发现教学中的个性或共性的问题。“评”是对前两个环节的总结,是教师之间的反思、互动与交流。

由此可见,“说、听、评” 这个循环过程,不只是直线式的低层次的循环过程,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三、课题研究目标、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促使教师教研行为自主化。通过课题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个性化教学。教师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被动研究”变为“主动研究”,学校教研氛围日渐浓厚。

2.提高农村中学常规教研实效。以新课程为导向,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开展研究,探索出农村中学校本教研模式,提高常规教研实效,全面提升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

3.促使教研、科研一体化。我们认为,教研、科研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而服务,为了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最大发展而服务。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学校教研、科研有效整合的途径。

(二)课题研究内容

1. 校本教研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通过各种有效可行的校本教研方式,帮助教师实现从职初教师、经验教师、专家教师的跨越式发展,学校给予必要的支持以及制度上的激励和保障。我们认为,在校本教研中,制度建设是关键,教师反思是起点,行动研究是途径,教师发展是根本,共同发展是目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完善“说、听、评”的评价体系等系列制度文档,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建设。

2.继续研究和完善“说、听、评”常规教研操作模式。

通过继续研究和完善“说、听、评”常规教研操作模式,使常规教研规范

化、标准化、科学化。

“说课”的具体标准或内容如下:

(一)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1)本课内容在教材、新课标中的地位(2)本课知识点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3)对教材的处理

(二)目标的设定。(1)目标的科学性(2)目标的分类、分层(3)重点、难点确立及依据

(三)教法选择。(1)教学结构及教学基本思路(2)重、难点突破方法(3)导入和过渡的设计(4)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5)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基础

(四)学法指导。(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2)学生学习新知的障碍(3)学生掌握本课知识应采用的学习方法

(五)作业设计。(1)作业设计目标(2)难易梯度和针对性

“上课”具体标准或内容如下:

(一)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明确、全面(2)教学目标具有可达成性

(二)教学内容。(1)贯彻说课思路(2)按新课标、考纲要求处理教材(3)学科导向科学、准确(4)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三)教学方法。(1)方法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2)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对学生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法得当(3)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4)容量得当、难易适度、重点突出

(四)教学功底。(1)教学结构安排合理、严谨(2)语言准确、规范

(3)能够驾御课堂

(五)教学效果。(1)双基训练有效、得到巩固(2)学生思维活跃、认知到位

“评课”的具体标准或内容如下:

(一)学科导向

(二)教学结构的设计

(三)教学目标达成过程

(四)知识点传授方法和技巧

(五)学法指导及学生参与

(六)教辅手段的运用

(七)作业设计

(八)教学效果

3.形成常规教研和课题研究于一体的教师发展模式。

通过本课题研究,建立校本教研平台,促进和改革常规教研工作,改革传统的教师培训和学习方式,提供更多层面上的教学支援、同伴互助、师生研讨和专业引领,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帮助教师更新观念、自我反省和自主学习,主动追求进步。利用结对帮扶、案例剖析和问题会诊等,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积极作用,促进同伴互助。为教师搭建课案设计展示平台、教研交流平台和教学反思交流平台,培植一支教学能力强、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通过课题研究的深入持久开展,带动校本教研规范有序的发展。建立教师发展学校,利用各种主题活动和教师培训,建设高素养的教师队伍。把常规教研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立体的、相济并蓄的校本教研体系,把学校的各种教学研究机构建设为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型组织,从而促进教师能力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探讨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以“课题促进研究,评价促进教学”为指导,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实验,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形成学校的特色、教师的特色,发展学生特长。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下,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走出课

堂、走向生活,让学生在欢快中学习;改变单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获得充分的过程体验;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扩展学习资源,拓宽学生能力发展的空间。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帮助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变被动学习为探究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

5. 探讨新课改理念下各学科教研实践模式。

以“说、听、评”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解决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常规教研和课题研究相结合,促使教师、学生、研究人员及其他人员多方合作参与,有效构建具有各学科特色的教研实践模式。建立教案、学案、教学实录、教学故事、教学叙事、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等,形成以案例为载体的教师研讨和教师学习活动。探讨学科整体发展的课堂应用模式。确立专题研究项目和备课组子课题;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组在实施过程中,主要以调查法为主,辅之以观察法、经验总结法,

对“说、听、评”教研活动进行研究。

(一)、调查法:调查法将作为本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在实施过程中将通过教师访谈、学生座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师生对“说、听、评”常规教研活动的意见与感受,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

(二)、观察法:即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各课题组成员仔细观察参与活动的教师对“说、听、评”活动的投入程度,(如表情、热情等)并深入课堂听课,进一步观察学生活动状态、教师教学实践,以此来分析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和把握“说、听、评”教研活动的实效,以便及时找出利弊、优劣,进而加以改进、完善。

(三)、经验总结法:本课题组要求每位教师对自己参与“说、听、评”活动写出自己的体会、提出意见,各教研组要在学期末进行总结,在下学期写出符合本教研组实际的“说、听、评”标准,在总结、归纳、分析教师个人、教研组及其它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更加贴近我校实际的“说、听、评”标准。

六、课题研究过程

(一)、课题的立项、申报阶段:

1、2004、7~9月,为课题立项、准备阶段。

2、2004、9~11月,为课题申报阶段。

在立项材料准备就绪之后,由教导处写出课题立项申请,报县教科室审批,教导处再根据县教科室审批意见修改立项报告,完善之后上报市教科所申请为省级课题。

(二)、课题的研究计划为2年,(2004、12~2006、12)具体步骤如下:

1、2004、12~2005、2为课题校内试验、求证阶段。步骤为:

①、2004、12,学习和认识阶段。

教导处组织教师对市级课题“说、听、评”的有关成果和理论进行学习,同时学习省级课题立项申请,领会其中的要义和操作要求。

②、2005、1~2,选科试验阶段。

在部分学科如数学、语文学科中按照新的评价标准进行试验,在可行的前提下,再组织其他教研组按新的“说、听、评”研讨标准和评价表进行实践。

③、2005、1~2,分析、求证、总结阶段。

在经过各组试验和实践之后,教导处根据各教研组提供的材料和反馈意见,对“说、听、评”课题的立项申请中的有关内容,特别是对三个环节的研讨标准和评价表做进一步的分析、求证,在修改后再制定出比较科学的“说、听、评”三个环节的研讨标准和评价表。

2、2005、3~2006、3,为课题完善、校内推广阶段。具体步骤为:

①、2005、3~4,专家指导阶段。

一是学校按照“说、听、评”三个环节的程序开公开课演示,让县教研室领导观摩、评点;二是邀请教科室领导对“说、听、评”三个环节的研讨标准和评价表进行审核。

②、2005、3~6,对外开放演示阶段。

部分教研组按“说、听、评”模式承担县级教研活动,向兄弟学校展

示“说、听、评”三环一体的教研模式,征求兄弟学校的看法和意见,以进一步完善“说、听、评”三个环节的研讨标准和评价表。

③、2005、3~6,校内赛课阶段。

为了进一步演练“说、听、评”三环一体教研模式,主要学科按“说、听、评”模式在校内开课,同时赛课一节,以便达到熟练掌握“说、听、评”三个环节的研讨标准和评价表。

④、2005、3~6,深化阶段。

各教研组在开展“说、听、评”教研模式的基础上,酝酿本组“说、听、评”的标准,特别是对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细化。

3、2005、9~2006、3为课题总结、提高阶段。具体步骤为;

①、2005、7~8,总结、提高阶段。

各教研组拟出本组“说、听、评”活动的新标准试行稿,按试行稿组织教研活动。

②、2005、10~2006、1,新标准实施阶段。

各组按新标准组织实施。

③、2006、1~3,阶段性成果总结阶段。

学校对“说、听、评”模式进一步总结、完善,形成相关的课题研究成果材料。

4、2006、4~2006、12,为课题结题、推广阶段。

①、2006、4~6,教师自行总结阶段。

全体教师结合自身体会,写成有关理论文章。

②、2006、7~10,准备结题阶段。

教导处准备结题材料,提供课题成果。

③、2006、11~12,结题阶段。

学校写成结题报告、材料自查,搞好结题工作,迎接市、县教科室结题。

七、课题研究对象

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的是石湫中学所有任课教师。

八、课题研究成果显示

(一)形成更规范的、具有各学科特点的“说、听、评”校本教研实践模式。

(二)建立可行的、具有各学科特点的农村中学“说、听、评”三环一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三)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强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①、提高教师理论素养。②、产出校内名师。③、提高市县校级公开课质量。

2、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3、力求学生在各类竞赛屡获佳绩。

(四)、提供典型课例。

(五)、形成可推广的课题结题报告或研究性报告。

九、课题研究条件

1、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与肯定

本课题在先期的两、三实践中得到了市教科所、县教科室、县教研室领导的肯定,通过市级课题结题给予该课题以极高的评价,认为该课题踏踏实实,是一个关注校本、关注过程的切实可行的课题。同时表示给予该课题大力宣传和智力支持。

2、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本课题在通过市级课题结题后,学校领导对该课题今后的转型、发展、深化十分关注,要求教导处总结经验,拟定立项申请,申报省级课题,进一步深化课题,巩固课题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扩大课题的影响力,使课题真正被推广。

3、基础厚实、经验丰富

本课题经过2~3年的研究全校上下对“说、听、评”的操作程序和标准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理解和研究,课题组成员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对课题今后的发展方向,对课题目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在这个基础对课题做进一步研究是非常切合实际的。

4、课题组成员素质强。

本课题研究成员13人,就年龄而言,平均35岁左右,精力旺盛,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是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就业务而言,都是师范院校毕业,专业理论比较强,本科率达50%以上,其余的正在函授本科或自学本科,是学校的教研组长或分管领导,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其中1人是县学科带头人,多人被评为县先进教育工作者。

十、课题研究的经费投入

学校拟投入1万元用于课题研究,大致用途如下:

1、形成理性材料及资料汇编约1000元。

2、课题组研究经费约5000元。

3、对教研组及教师个人研究成果奖2000元。

4、有关资料的编写、印刷、装订费用约1500元。

5、其他费用约500元。

附:课题研究成员

组 长:洪福

副组长:赵 文 陈欣耘 张志君

成 员:虞海青 王小国 俞同良 周跃宝 端义进

刘春香 张东华 江克文 孙招凯

石湫中学《新课改理念下农村中学“说、听、评”校本教研实践研究》课题组

听完课程总结篇8

关键词:高等数学;学习方法;意见

高等数学以其高度的严密性、抽象性、逻辑性著称,学习难度可想而知。但高等数学又是工科院校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后续许多专业课的理论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大学生都是“谈数色变”,觉得高数枯燥无味,学习起来特别吃力。本文针对大学生畏惧的心理,提出了应对的措施,希望对这部分学生有所帮助。

提前预习,做好笔记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大学生的学习,预习在学习中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我们把课堂比作战地,那么学习就相当于战争,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要知道老师下一节课讲什么内容,提前预习相关内容。预习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也不需要全部能看懂,只需要对所讲得内容有个大致印象即可。把看不懂的地方用问号予以标注,自己独立思考,如果还是搞不清楚,就把疑问的知识点记下来,带着疑问去听课,这样就会使学习变得主动、深入,增强了听课的针对性和主动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长时间的坚持预习,还能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很强的自学能力。

上课前准备的如何,会直接影响听课的好与坏。高等数学的课堂容量大、教学进度比较快,概念、定理和证明过程又比较抽象,所以听课一定要集中精力。带着预习过程中疑问的地方,认真听讲,紧紧地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明白老师如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入的概念、定理、性质可以解决实际哪些问题。有时个别问题没有听懂,也无关紧要,不要纠结于小问题,要善于跳越障碍,简单地做个标记课下再解决。还要紧紧抓住老师上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做好相关的笔记。记笔记也有技巧,不能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关键是快速地记下重要的结论、补充的内容和典型例题的解题技巧。还要记下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以便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但是记笔记千万不能影响正常的听课,要速记、简单、明了。

课后及时复习并完成作业

复习包括课后复习和阶段性复习。课后复习的要点是再次阅读教材,回想当天所学的概念、定理、公式,把它们彻底弄清楚。对于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切忌不懂装懂。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所以复习一定要及时,能够减少知识的遗忘,易于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每章结束后,还要进行阶段性复习。对本章的概念、定理、性质、公式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对典型的例题、典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小结。阶段性复习可以对本章的知识框架有个大致的了解,能使内容系统化、条理化,加深对内容的认识。同时,只有把内容系统化,才有利于运用,才有利于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对于如何学好数学的问题,杨乐院士曾经讲过三句话: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实践;在理解的基础上多积累;循序渐进。他所讲得实践,就是及时完成作业。做作业时,尽量不要与同学讨论,更不要抄袭别人的作业,最好自己独立完成。做作业,可以加深对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遇到同类型的题目,可以举一反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觉得作业量少,还可以找些课外习题来练习,以开拓自己的思路,掌握解题技巧。凡是老师批改作业时指出的错误,一定要认真对待,及时弄懂,予以纠正。

系统性总结的必要性

在课程结束时,还要进行系统性总结。系统性总结是对全书内容的概括整理,就是把各个课题、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通过比较概念、定理和公式之间的异同,提炼出本质的东西。把它们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起来,使内容条理化、系统化。这一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杨乐院士的第二句话:“在理解的基础上多积累”,一个积累的过程。除了总结整理所学的内容之外,还可总结学习方法上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系统性总结非常重要,它可以让我们提炼出该门课程的知识框架,了解该门课程的核心内容、重要的理论和方法。以上五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每一环节的落实程度如何,都直接影响到下一环节的进展和效果。

高等数学是工科各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尽管高度抽象,但是学好它,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只要有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把高等数学学好,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唐胜达.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法研究[J].科教文汇,2010(12):38 -39.

[3]刘彦宏.高等数学教学现状与提升教学效率问题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9(30):95- 97.

听完课程总结篇9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主要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影像于一体,创设一种真实的商务英语环境,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体验商务交际情境,从听说读写各方面训练并教授学生技能和知识,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课程。

二、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现状及合作模式介绍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虽然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应用时间比较早,但事实上目前的教学发展现状仍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停留在传统的、以单一形式的“听”为主的教学模式上,没有充分结合影像,且对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也没有达到有效锻炼。一节商务英语视听说课主要的上课流程是:首先结合课本教师讲解生词及短语,然后观看视频影像资料,最后再回归课本,回答课后问题。如此反复,这种枯燥的上课方式,完全不符合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具体要求。基本上完全依赖于课本,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呈现出不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积极性不高。学生对语言的输出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都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模式对商务英语试听说课进行改进。其中,合作模式学习法就是一种值得借鉴引用的方法。合作模式是一种基于小组活动为主体,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进而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组织形式。合作模式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目标为导向,发挥个体能力,实现教学过程。

三、合作模式应用于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教师课前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时注意要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习惯、性格特征、性别的不同进行有效分组,这样分组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优缺点互补,共同提高。之后在小组成员之中选择一个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为组长,负责协调,组织小组事宜。为了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在小组中选择记录员、总结人、联络员,以负责小组的各项事宜。分完小组以后安排各小组成员之间围坐在一起,方便交流讨论,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二)小组合作学习阶段。这一阶段,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及商务英语知识背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了解学习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学习任务,小组之间合作完成,以Howtofindworkopportunities?和Applyingforajob,whatpreparationsweshoulddo.两个问题为例。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积极交流,让小组成员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即求职相关的信息有所了解,教师就相关问题对小组进行提问。通过这样的流程,学生之间大概对职业种类、找工作途径、工作性质、工资待遇等各方面都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最后通过视频播放找工作中应该如何表现,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小组成员分角色模拟情境。(三)总结、归纳、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把控课堂,抓准时机对课文内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述。最后对相关商务知识、英语语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及时反馈。评价小组时,要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相结合进行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多关注学习过程。从小组成员之间活动方式是否恰当,任务分配是否合理,成员参与度表现如何等方面入手公正、客观地进行评价,从而有效激励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表扬学生个体时,用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方式评价,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学习是一个整体,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个人的成长进步是离不开集体的。有效的评价是督促认可学生的必要手段,所以教师应适当地运用评价机制。合作模式为改进商务英语视听说课提供了新视角,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如何在商务英语试听课中展开合作模式教学,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同时,丰富了学生商务英语知识,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者、参与者、实践者,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曾婧 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宋春梅,肖学农.高职商务英语阅读合作学习模式课堂研究[J].职教论坛,2012(11):39-41.

听完课程总结篇10

1.预习

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差异较大,无论是从知识要求的深度和广度,还是课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因此,在每次上课前,花一定时间(时间长度没有限制)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预先浏览一下,熟悉课堂上所要学习的知识,明确课堂的重点,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难点,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听课,还能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上课

上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习的中心环节。上课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主动听课

在教学活动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果学生能够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积极主动地思考,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思维和接受,以主动的态度去听课,积极地进行思考,努力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去,学习效率就会很高。

(2)注意课堂要点

要听好课,应善于抓课堂的要点,上课时,应有意识地去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进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点强调;或板书纲目,仔细讲解等。对于难点,需要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到上课的时候注意专心听讲。总之,要做到“会听课”。

(3)做到听课和做笔记两不误

有的同学一上课就不停地记不停地写,结果一节课下来什么都没有听到,不知道这节课老师讲了些什么。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好听课和做笔记的关系呢?我认为,上课时,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听课上,而不是做笔记上,笔记中要记的内容应该是:课堂重点、课堂难点、课堂疑点、补充结论或例题等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并不是教师的所有板书内容。总之,我们应该有摘要、有重点地记。有的同学从来就不做笔记,这对于高中物理学习是不利的。因为我们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老师讲的内容转瞬即逝,我们对知识的记忆随时间延长会逐渐遗忘,如果没有做笔记,我们以后复习时有些内容就会找不到。

3.复习

有的同学只要老师一布置了作业就会马上去做,觉得完成了作业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就掌握了知识,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到头来知识却没有掌握。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将每课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回顾,在此基础上再去完成作业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在学习最初的两三天内遗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只有对知识及时复习才能减少遗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4.作业

在复习的基础上,再做作业。做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二是运用课上所学来知识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因此,做作业时,应该认真对待,独立完成,积极思考,注意总结。应该明确“做题的目的是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

5.质疑

在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疑难问题和解题错误。及时解决学习中的疑难,分析错误的原因,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疑难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想办法(如请教同学、老师或查阅资料等)解决,对错题则应该注意分析错误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错还是计算粗心致错,是套用公式致错还是题意理解不清致错,等等。如果不注意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对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就会使问题越积越多,影响学习信心,导致学习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为此我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疑难、错题记载本”,专门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和典型错误,这样可以为今后对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提供有效的依据。另外,还应该积极思考,逐步培养自己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6.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