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农户增收帮扶整改措施

时间:2022-02-11 10:59:00

落实农户增收帮扶整改措施

为加快低收入农户增收步伐,全面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惠及全镇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现就全面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制定如下帮扶规划及措施:

一、帮扶工程的总体目标和实施内容

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的总体要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大力实施产业富民行动计划、免费培训转移就业行动计划、扶持创业行动计划、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行动计划,全力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奔小康。

二、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的工作原则:

一是因户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明确低收入农户的类别,坚持与农村、农户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制订帮扶措施,做到对象更明确、工作更细化、措施更具有针对性。

二是政府主导,农户主体的原则。镇政府要发挥导向作用,做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的组织、宣传、政策引导、物质扶持和协调服务等工作。要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低收入农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自我发展。

三是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原则。要因势利导,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参与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积极引导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要素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低收入农户、促进增收致富的浓厚氛围。

四是立足当前,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阶段制定实施规划,合理制定近期与远期目标,采取务实措施,有效促进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

三、认真落实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帮扶各项措施

一要加大投入,改善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发展环境。贫困群众往往相对集中,因而形成了不少所谓的贫困村。加大对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投入力度,加强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是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要将公共财政对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预算安排纳入到法定的程序和轨道,以确保资金的到位。镇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低收入农户的创业扶持,帮助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及低收入农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要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向贫困农村建设,鼓励和支持中介组织、民间组织参与扶贫项目的实施,形成多元投入机制。要加大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环境整治,优先在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推广沼气技术和绿色环保养殖,积极扶持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切实解决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脏、乱、差”问题。还要加快发展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社会事业,提高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医疗卫生、教育、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尽快改变村社低收入农户集中会事业相对滞后状况,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要加强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创建和谐家庭、文明农家、文明新村,引导低收入农户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移俗,革除陈规陋习,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要积极引导,优化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及低收入农户的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是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结合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实际,因势利导,引导低收入农户因地制宜地发展蔬菜、香菇、茶叶等特色产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引导低收入农户通过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开发,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走优质精品规模发展的路子。要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带动与辐射作用,与低收入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

三要高度关注低收入农户,为低收入农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低收入农户是农村的弱势群体,由于他们的劳动力文化程度明显偏低,加上资金不足,收入增长的难度很大,迫切需要各方面加以扶持和引导。低收入农户收入水平低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比重低,且绝对额少。要提高低收入农户收入水平,有效提高这些农户的非农就业率。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扩大就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要做到城市、农村统筹兼顾、政策统一,特别是低收入群体要优先照顾,要多渠道多形式地培育发展农民中介组织,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产品,积极引导各类农村能人、龙头企业、镇村集体经济组织、技术服务部门以及供销和粮食等流通组织牵头,大力发展兴办各类中介组织,从而保证纯农业户、无工作户、低保户和特困户等原因导至贫困的低收入农户的就业问题,提高其收入水平。要加强服务,引导低收入农户转产转业。从我镇实际情况来看,仅仅靠发展农业并不能彻底解决低收入农户的增收问题,因而要继续引导低收入农户非农化。一方面,要积极引导贫困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强对低收入群众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农民转移就业率和自我增收能力。要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利用现有的教育基础设施和科技人员,通过各种短期培训班、基地示范、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围绕食用菌、茶叶、淡水养殖等农业特色产业开展低收入农户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工种技能培训,提高低收入农民的劳动技能,帮助他们拓宽就业门路,提高他们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促使他们向二、三产业转移和赴异地综合开发,以达到转移增收的目的。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低收入农户向山下转移。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下山脱贫转移工程”,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使他们能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

四要区别对待,分类扶持,提高促进低收入户增收的效率。农村低收入户的共性是主要的,但不同的低收入户又有其不同的特点。在低收入户中,主要是鳏、寡、孤、独、病、残等特殊原因造成:但有的是人口多而劳动力少造成的,有的是缺乏文化知识、技术、技能造成的,有的是缺乏生产资料造成的,部分家庭主要是思想观念落后,惰性造成的等等。因而政府和社会在促进低收入户群体的增收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特点加以区别对待。例如对于因特殊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基本无劳动力的低收入户就应将他们纳入低保户,保证他们基本生活的需要,在具体扶贫工作中,对农村低收入户要定位到村、到户、以提高促进其增收的效率。充分发挥农村能人、大户、民营企业主的致富示范和帮扶的作用。农村先富起来的能人,对低收入户的增收具有极大的示范作用,而民营企业应大量吸纳当地劳动力进企业使他们得到稳定收入。有条件的企业也应吸纳部分残疾人员,让他们能自食其力,解决生活问题。

五要积极探索,完善低收入农户社会保障体系。搞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既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及时有效保障农民特别是低收入农民基本生活权益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各级财政应加大对农村低保所需经费转移支付的力度,认真解决好农村低保的资金问题,进一步落实农村低保对象的救助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农村低保对象“治病难”、“子女上学难”等突出问题。

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要切实提高低收入农户的参保意识。根据贫困农村的实际情况,把社会保险与救济救灾工作统一起来,鼓励每一位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尤其要引导低收入农户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住房等保险。要加快完善特困农民的社会救济体系。对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和弱智、低能的特困群众建立长效、稳定、系统的救助机制,确保解决其温饱问题。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提标扩面工作。进一步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从去年起,凡符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低收入农户必须及时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真正实现应保尽保。进一步健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乡同比例增长机制,去年,每人每月补差不低于75元。用2—3年时间逐步将农村低保对象每人每月补差提高到100元以上,对有特殊困难的低保对象,给予特殊照顾。巩固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成果,加强*敬老院建设,提升其品位和管理水平。对于遭受疾病或自然灾害而生活困难的农村低收入农户,政府和社会各界要通过各种途径,及时给予救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对于农村贫困失学儿童和贫困大学生,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学,保证低收入农户子女读得起书,上得起学。加大扶困助学力度,对就读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低收入农户学生,学费实行减免,对中小学特困家庭学生生活费给予适当补助。力争到今年对低保户、五保户、特困残疾人、农村特困党员、特困职工等五类特困户的入网费和基本视听维护费实行减免。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00元以上,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对低收入农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纳费用部分,由地方政府予以全额补助,对低收入农户及时提供医疗救助。加强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进一步扩大医疗救助范围,改进和完善医疗救助方疗救助方式。着力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低收入农户切实享受这项政策的好处,减少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加强农村残疾人的福利保障。重点抓好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集中供养、农民养老、医疗救助、农村住房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使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六要齐心协力,营造扶贫帮困的良好氛围。切实帮助农村低收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伸援手,共同帮扶。首先,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结合我镇农村低收入农户现状,研究制定各项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帮扶低收入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切实保护他们的利益,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保障。其次,要加强金融支农的力度,为农村低收入群众创业贷款提供方便,积极推行小额信贷扶贫制度,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第三,要形成扶贫帮困的强大合力。进一步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帮扶,加强保障。进一步完善领导联系、部门结对、企业参与的帮扶机制,加大产业项目扶持力度,拓宽帮扶资金筹措渠道。深化“一户一策一干部”制度,开展“一村一计一部门”活动。发动机关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每名机关干部联系帮扶一户贫困户,落实领导定点帮扶、部门驻村帮扶、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措施。积极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和帮助农村低收入群众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切实加强对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的领导

1、切实加强领导。要把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镇里成立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的工作指导、综合协调、督查考核等工作。各行政村(居)、镇属部门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明确实施主体责任,积极主动做好工作。要逐级落实责任,真抓实干,确保全镇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顺利实施。

2、创新工作机制。按照“一户一表、一村一册”的要求,认真开展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工作,摸清底数,建立动态管理档案。建立完善“三帮扶”制度,机关干部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要为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定好脱贫致富计划,选择好脱贫致富方式或发展项目,帮助提供致富信息、联系发展项目、负责技能培训、争取发展启动资金或帮助介绍外出务工,并长期负责跟踪,做到不脱贫不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