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和规律与创新党校学习

时间:2022-04-11 05:16:00

特征和规律与创新党校学习

在中央党校的教学中,存在四个基本问题:一是教给谁——学员的特点和需求问题,二是教什么——教学内容问题,三是怎么教——教学方法问题,四是什么人教——教师问题。中央党校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就体现在这四个方面特别是它们的本质联系之中。

学员的特点和需求

中央党校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党和国家的中高级领导干部。他们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骨干、执政骨干。中央党校通过对学员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发挥重要影响。我们应当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与学员自身的特点结合起来,研究他们对中央党校教学的需求。这些学员的特点和需求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第一,实践经验丰富,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大多有待于提高。党校学员,人生阅历丰富,实际知识广博,视野十分开阔。作为实际工作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某一业务领域的行家。不过,尽管学员中包含少量的理论工作者,但就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了解得并不系统,也不深入,一些人甚至有较大欠缺,亟须加以弥补。基本理论,对于领导干部具有更根本、更长远的作用。不少学员,平时忙忙碌碌,缺乏自觉读书和进行理论思考的习惯,也需要加以改变。中央党校的教育,主要就是面向经验丰富的实际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和国家基本理论的教育。

第二,学历层次较高,但知识需要更新,知识结构尚待完善。中央党校学员的绝大多数都已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其中三分之一左右还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博士学位,近三分之一拥有教授、高级工程师职称,有的还是博士生导师甚至院士。不过,其中大部分人已经毕业多年,相当多的人又是学习理工农医专业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对新的发展成果更不熟悉。因此,适应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实际工作的要求,他们的知识需要更新,有些还需要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补充领导工作所必需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学员们普遍希望,围绕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深化和拓展已有知识,希望教师授课能够给予他们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当代中国和世界最新的思想理论成果。他们不欢迎低水平重复,不愿意听那些老生常谈、陈词滥调。

第三,担负重要职责,希望在党校的学习真正管用,有助于提高工作能力。出于政治责任和工作要求,学员们虽然关心“怎么说”,但更关注“怎么做”,关注如何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他们普遍希望这些理论能够回答现实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观点、思路和方法,希望通过学习能够对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有比较清晰的看法和有效对策,以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党校提供的应当是基本理论和方法,特别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具体的办法或“药方”)。概言之,领导干部学习理论的主要特点,是观其大略,突出重点,注重应用,解决问题。他们不欢迎那些过于空泛、繁琐、学究气以至矫揉造作的东西。

学员们平时忙于各自领域和部门的工作,受到工作分工的局限,尽管很关心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关心当代世界大势,但没有条件更多地去思考和研究,常有某些困惑和疑难问题。到中央党校学习,他们普遍希望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视野来探讨这些问题,进一步搞和国家政策的基本走向,搞清人类发展的基本趋势,跳出本行看本行,在政治上得到启迪,在视野上得到扩展。

第四,学员差异较大,需要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就工作领域、专业知识基础、理论水平而言,省部级学员、地厅级学员、县处级学员层次有别。参加培训的后备干部与在岗轮训的现职干部也有不同。已经在党校系统学习过的学员与初进党校的学员也有差别。新疆、西藏的干部与其他地区的干部相比,也有其地域和民族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类别同一班次的学员,尽管大体属于同一行政级别,但也有较大差异。这加大了教学的难度,需要分层次、分类别地进行编班和教学,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

就思想观念和道德状况来看,党校学员是全国干部队伍的一个缩影,学员状况反映着官场生态。而且,作为中高级领导干部,他们平时忙于改造客观世界,经常教育别人,常常疏于改造主观世界,很少受人教育。如何加强对学员的党性教育,加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这是党性教育的核心内容),弘扬优良思想作风,抑制和消除不良因素,是党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难题。

教学的主要内容

中央党校作为党中央开办的干部学校,教学内容是根据党中央的要求、党和国家工作的要求来加以确定的。这在党中央的文件中已有明确规定,即以学习研究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主要包括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党性修养等几个方面的课程,目的是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学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中央党校教学的中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其中的重点,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且要帮助学员努力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品德,真正学会运用和践行这些理论。为了深入系统把握这些最新成果,党校教学还要向两个方面延伸:一是学习研究其理论基础和直接思想来源,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二是学习研究作为这些理论的体现和具体化的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基本政策。党校姓“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在基本理论、大政方针、政策和法律上同中央保持一致。同时,由于共产党归根到底是顺应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历史规律、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所以共产党的党性说到底是科学性和人民性。要注意把党性同科学性、人民性在后者基础上统一起来。第二,研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党校是以讲授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但这些理论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发展大道,而要不断从人类文明成果中汲取有益营养。所以,党校教学还要注意研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以使学员具有世界眼光,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因此,需要开设当代世界思潮、战略思维理论和方法、各个学科理论前沿问题研究等课程。

第三,对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层解析。中央党校的理论教学,不能停留于简单地解释和宣传中央文件精神的水平,而应当从理论的层面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教师应当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学术资源,围绕所讲的理论专题,着重阐明以下问题:该理论是什么(基本概念、基本命题、科学体系、历史演进),为什么(历史根据、理论根据、现实根据),有什么用(针对什么问题,破除哪些错误思想,澄清哪些模糊认识,树立哪些正确观念),怎么做(解决有关问题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等)。

第四,研究重大现实问题,推进党和国家基本理论的发展。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中央党校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研究和回答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从中作出理论概括,进而补充、丰富、发展和完善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中央党校作为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在这方面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它的教师和学员是推进这一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必须努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党校的理论教育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而对社会生活发挥实际影响的。中央党校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吸收其他学科有关成果,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促进学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进步,提升学员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思想道德境界,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发展。

中央党校的教学包括多个环节。为了取得良好效果,需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总结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主要有以下五个基本方法。

第一,实行研究式教学。这是同志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提出的干部教育基本方法,现在已经成为中央党校教学的基本理念。这种方法,同单向灌输、照本宣科、墨守成规、脱离实际等方法相对立,较好地体现了科学探索、民主讨论、求真务实、有的放矢的精神,适合于领导干部学习理论、研究问题、提高能力的需要。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可视为党校教学的总方法。它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多样的。它要求教师要研究式地教,学员要研究式地学,教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互相切磋,在坚持宣传有纪律的同时,强调科学研究无禁区。

第二,教师课堂讲授。课堂讲授是中央党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和关键环节。由于领导干部进党校学习的时间不可能很长,而又需要了解诸多内容,所以,中央党校的教学,以高度浓缩的专题教学为主要形式,既要有广度,更要注重深度。教学效果好的授课,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注意研究性或思想性。针对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针对多数学员感到困惑的问题,教员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能够提出并分析这些问题,有独到见解和新意。二是讲究科学性。授课有实在内容,有事实和理论根据,逻辑严谨,有理论高度和深度,并且注意分寸,经得起推敲,能够说服人、启发人。三是追求艺术性。精心设计,深入浅出,情理交融,举例精当,语言准确、流畅、生动,课件有助于对内容的说明和理解,有重点和高潮,对学员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甚至震撼力,能够给学员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当然,除了课堂讲授之外,应当鼓励采用案例教学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实际上,在一些课堂讲授中,那些比较典型的事例,也可视为缩微和简化的案例。

第三,教员和学员双向互动。中央党校的教员大多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对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比较熟悉,是学有所长、术有专攻的某一方面的专家,拥有一定的学术理论优势,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中央党校的学员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效果最终要体现在他们身上。这些学员层次较高,见多识广,他们的主要优势在实践经验方面,其中一些人的理论造诣也很深,不乏真知灼见。他们是党校的宝贵资源和财富。但要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又实属不易。解决这一难题的基本途径,就是注意发挥教员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实行教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双向互动,以便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较好地解决疑难困惑问题,使学员有较大的收获,使教员得到锻炼和促进。这应当是党校办学的一大特色,是教学中的群众路线,教学中的以人为本。学员们喜欢这种双向互动,因为它使学员真正成为主动参与者,讨论中既可以抒发自己的见解,又能够找到某些久思不解问题的答案,而且气氛比较自由活跃。其中,学员与学员之间的思想交流、互相学习,也是他们学有所获的一个重要途径。优秀教师也都十分注意向学员学习,从中汲取有益的思想营养,常常“取之于学员,用之于学员”。双向互动具体可采取教员和学员共同参加的课堂研讨、小组讨论、双向交流、学员论坛、辅导答疑、个别交谈等多种形式。在这方面,教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要做大量的组织工作,而关键是真正实现教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敞开思想、畅所欲言、自由交流和相互激荡。为此,需要坚持党校多年行之有效的“四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装“袋子”),营造宽松的科学研究氛围、内部讨论氛围。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提出破解党和国家面临的各种实践难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才可能作出重大的理论创新,更好地发挥中央党校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