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行业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18 09:10:00

市民政局行业的调研报告

我市是从19*年开始培育发展行业性社会团体的。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此类协会达到269家,有5万农民成为协会会员,有40多个农户利用固定或合同方式,参与了协会组织的各种生产销售活动。2001年协会会员创造的产值已达30亿元。协会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又为协会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形成了以协会促产业,以产业带调整的良性循环,为经济体制改革和入世后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把培育发展行业性社团、完善市场中介体系纳入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稳步推进

健全的市场中介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标志。然而,由于我国正处于两个体制转型过程中,有些领域尤其是经济领域的中介机构还不完善,甚至出现了空白。如果不加速填补,市场势必会陷入无政府状态。特别是面临入世后的世界性竞争,很有可能使我们痛失机遇,甚至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基于这种认识,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这项既关眼前利益也关长久发展的经济战略工作,纳入全市经济发展的大盘中。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市行业性社团规划发展意见》,形成了城市与农村“两头规划、并步实施”的整体思路。并拟用二年至三年时间,在城市的机械工业、旅游等发展较快的行业以及粮食、道路运输等与社会秩序、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18个行业中建立起民间行业性社团;在农村由民政、农技、科协等部门牵头,在养殖、种植、生产加工等经济发展领域中,组织若干个由企业和农民自愿参加的各类经济专业协会,提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一个协会就是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动一批农民”的格局。目前,我们已按原定规划在粮食、建材、旅游饭店、旅行社等十二个系统较成功地设立了行业性社团组织,全市农村各类经济专业协会也获得了蓬勃发展。这些协会用其独特的手段、方式,按照市场的运作规律,在规范企业行为、稳定竞争秩序等行业自律和开拓市场方面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使我们在入世后感到底气更足、充满了信心。

二、把培育发展行业性社团与政府机构改革有机相结合,达到互促互补

1*9年我市被列为地级市行政机构改革的试点单位,市委、市政府面临着“两难”:一是人员分流找出路难;二是权力下放找途径难。对此,民政部门提出了机构改革与培育充实行业性社团组织相结合的思路,各方面都很受启发。但是,行业性社团的发展也面临“两难”:一是权力过多地集中在行政机关,影响了协会的存在价值,难以生存和发挥作用;二是市场发育时间短,人才匮乏,协会在市场中难以应运而生。为此,我们将这两件事放在改革的方略中通盘考虑,确定了行政机构改革与培育行业性社团有机结合,同步齐抓、整体推进、互促互补的思路。具体作法可归结为三个原则:一是政策扶持原则。凡具备成立行业性社团并能承接机关下放权力、分流人员的系统,市委、市政府在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中,明确规定业务主管单位应移交给行业协会的权力和责任。二是对原有行业性社团坚持分类、分步改造的原则。对原财政拨款、有事业编制的官办社团,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改造,实行财政“断奶”、人事“脱钩”,使其成为真正的民间组织。对组织、财务、活动“三不独立”的半官办团体,实施分类、分步改造。措施首先是副处级以上行政领导干部一律不再兼任社团职务(经组织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例外);其次要求社团必须单设帐目、单立帐户、聘用专职或兼职的财务人员,要有独立的办公场所,促使其与行政彻底脱钩。业务主管单位要赋予一定权力和职责,所聘专业人员必须是本单位或其他单位的分流人员。不接受改造或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予以注销。三是坚持党的领导与民主自愿相结合的原则。行业性社团是政治民主化、市场自由化的产物。在行业性社团产生、完善、发展的过程中,既要确保其自由民主的合法权益,又要依法予以规范、监督,同时还要确保党在这些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在对原有社团的改造和对社团的培育中都突出了这一原则。首先确保企业入会自由,退会自由,协会的领导机构要在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监督下进行民主选举产生,撤换、罢免也要严格按照经审核的章程规定的程序办理。新成立的行业性社团,除依法接受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监督管理外,要求专职人员有三个以上党员的一定要建立党支部,确保党在各类民间组织中的领导地位。改革后,市政府工作机构精简了21.4%,部门内部科室精简了21.2%,调整理顺部门职能126项,131名机关干部从机关走出来,在新的岗位上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这个过程中,全市38个行业性社团组织承接了新的职能,吸纳了分流的人才,具备了独立运作的基本条件,填补了市场中介体系的空白和断层,使社会管理体制向“小政府、大社会、多中介”的格局靠近了一大步。对经济体制改革和入世后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三、发展农村经济协会,提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组织化程度,迎接入世挑战

作为农村社会中介机构,它象行业性社团一样肩负着行业自律和开拓市场的双重使命,是广大农民参与世界性竞争的最佳组合形式。作为促进产业调整的一种形式,它可以有效地带动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从入世的风险中安全转移出来。在这项工作中我们突出抓了三个方面:一抓扶持鼓励,包括政策上扶持和政治上鼓励。首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各相关部门从实际出发,为协会发展提供各种优质服务。民政部门放宽了登记条件,可以先发展、后登记或边发展边登记,对暂时达不到登记条件的,两年以内允许一边筹备、一边组织经济活动;科协规定,市、镇两级科技人员要无条件地提供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计划、人事、土地、税务、金融等部门也都为协会发展采取了相应的服务措施。其次,各级把各类协会的贡献与协会负责人的政治荣誉挂钩,在市、县两级命名表彰的劳动模范、拔尖人才、优秀共产党员中,每年都注意从协会中选拔,在市、县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从协会中产生的就有8名。二抓规范整顿。对全市的社团组织进行了重新登记,取消了一批名存实亡的协会组织,并由各市区民政部门帮助建立协会章程,健全管理制度,理顺利益关系,使全市的农村经济协会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三抓规模发展。其中对有规模、有发展前景、辐射带动力强的协会,实行重点用力、集中扶持。同时引导规模孝内容相似、地域相关的各个小协会,自愿组合成一个大型协会,提高其影响力和辐射力。引导各个协会主动挂靠大企业、大市尝大的科研院所,形成上连千变万化的大市尝下连千家万户的小市场的格局,使协会真正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金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