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专题调研理性思考

时间:2022-04-03 03:31:00

政协专题调研理性思考

专题调研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具有不同于一般调研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是将其协商性、监督性、议政性寓于题目选择、实施调研和成果转化三个环节之中。忽视政协专题调研的这种特殊性,即对调研专题可行性论证得不足,对成果转化预见评估得不够,其调研的实施必然不仅是兴师动众地作表面文章,而且还颇有添乱之嫌。基于这一思考,笔者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确定调研专题的基本定位

政协专题调研题目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调研的实施和调研成果的转化。因此,调研题目的形成就不是一个主观随意的、长官意志的和牵强附会的产物,而应当是在科学严谨、客观求实态度指导下形成的更具有理性思考、更符合政协性质、更便于体现政协优势的合理可行的议题。这种议题的确定,无论是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时代特点看,还是从突出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的内在要求看,都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

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新形势新阶段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标志和客观要求。怎样理解这一标志和要求的内涵,是我们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地位和作用的客观反映,而这种客观反映的最直观、最现实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履行职能过程中调研专题的如何确定。仅从这种意义上讲,调研专题的确定,绝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依靠工作经验,依靠几件提案,依靠个别群众的反映而提出来的,而是必须紧紧围绕政协组织所固有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来确定的。这既是一个对政协组织如何认识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新形势新阶段人民政协如何的找准位置,真正做到帮忙不添乱,切实不表面的重大实践问题。

中共十六大提出:“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据此,新修订的政协章程对人民政协的性质作了如下表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由此不难看出,政协章程作为政协组织的活动准则,严格界定了政协包括履行职能在内的一切活动都必须牢牢把握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游离于政协性质之外的任何活动都是定位不准的表现。所以,政协调研专题的产生和确定,绝非凭经验、靠想当然而轻易形成的,它应当是在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政协理论的前提下,反复研究集思广益的产物。因此,政协调研专题的确定至少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理性原则。即确定调研专题的过程,是对政协固有性质的再认识再思考过程。贪大求全、急功近利都不行。就是说,首先要在指导思想上准确定位:政协就是政协。自觉树立政协理念,多在突出团结民主两大主题上,多在展示政协政治功能上发挥作用。所以,专题的提出要严格按照一定程序,广泛讨论,层层征询意见,尤其要多听取业内人士,党委、政府等宏观决策部门意见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经过会议研究论证后方能确定。

第二,大局原则。所谓大局,既指站在地区党政工作大局的角度,又指立足体现政协性质、发挥政协优势、突出政协特点的角度。出于这一考虑,所确定的调研专题,必须是党委政府关注的,有利于推动某项工作或者可以产生一定影响的议题。这里提出的“影响”,主要是从长远的发展角度看,所确定的调研专题符合政协建言立论的要求,能够对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方面的某一方面有所作用的议题。坚持这一原则,绝不是把政协作为政府或者某一职能部门而针对某项工作进行研究。事实上,政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对政府某个工作领域研究透彻。因此,专题的确定就应当自觉地避免步入或者人云亦云,或者囫囵吞枣的被动局面,而应就关系大局的问题,以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为立足点,准确切入进行选题。

第三,务实原则。所谓务实,就是务体现政协性质之实,体现政协组织优势之实,而不是企图通过一个乃至几个专题调研,解决了多少问题,推进某项工作前进多大幅度等。原因在于:(一)政协不是政府,专委会不是职能局,参与调研的委员也未必都是相关行业或领域的专家学者,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透彻地了解和把握某项工作,因此也就不可能通过一次调研达到解决多少问题的目的;(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在诸多工作中,你所选择的专题与党政当前的工作重点有多大的关联度,能否排上党政工作议程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调研进入党政决策程序问题。所以不考虑以上两点而确定的专题,就是违背了务实原则。

二、实施专题调研的基本规则

调研的实施是调研题目转化为调研成果的重要且必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一个好的专题确定后,如何实施调研,绝非只需设计出调研目的、内容、形式、时间等调研方案那么简单。有人说专题调研的实施无非是听一听,走一走,看一看,议一议,写一写而已,把握好每个环节就行了。应该说这些环节是必要的,但是如果简单地重复这个过程,那么势必造成调研的简单化、一般化甚至是庸俗化。从理论和实践看,一个好的调研必须是在精心准备、科学设计的基础上,做到目的明确,情况明确,分工明确,预期效果明确。只有这样,才能使调研收到良好效果。

之所以要求目的明确、分工明确、情况明确和预期效果明确,是因为政协专题调研具有特殊性。很简单,政协的专题调研既不是政府的专题调研,也不是学术部门的专题调研。政协专题调研的特殊性更多地表现为它具有协商性、监督性和议政性。也正是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调研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和影响力。这就要求调研必须具有十分明确的目的性,其意义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情况明确是指对所确定专题涉及到的相关情况包括产业(行业)在本领域的发展情况、发展前景、其在可知区域内所处的位次、自身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等等,熟悉这些构成调研对象的基本要素,是了解调研议题内容,驾驭调研走势的起码要求。情况明确之后,要认真分工,比如按照视察成员各自的工作性质和行业特长,有所侧重地围绕专题所涉及的某一侧面,有选择地重点进行调研,这样可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实施调研的诸多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对调研预期结果进行论证和评估。这种评估和论证,必须从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出发,跳出职能部门或行业领域的局限,或者从建言立论的角度,或者从如何促进调研进入决策程序的角度,在找准位置的前提下,换位思考,客观分析,对拟开展的或正在开展的调研进行全方位论证。应当说,经过这些程序后的专题调研,其效果必然是理想的。

三、促进调研成果转化的基本方法

政协专题调研成果的转化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协调研形成的意见建议引起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重要参考而进入决策程序;二是所提出的意见建议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检验,对地区未来发展将会产生必要的影响,即起到建言立论的作用。这两个方面构成了调研的价值所在。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调研成果的转化工作,不断探索一套利于成果转化的基本方法,从而使每一项调研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具体地讲,促进调研成果转化应当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做好基础性工作。本文所指的基础性工作是指理性分析、科学归纳和概括调研中所掌握的材料。就是对调研中的典型事例、相关数据、涉及的政策法规、成功经验,以及调研组成员的意见、建议和心得体会等,加以科学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真分析并进行提炼,找出共性的值得借鉴的东西。这个过程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艰苦的过程,要求经过几个反复之后,去伪存真,把得以升华了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内容整理出来;二是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水平的提高。就政协的专题调研而言,相应的专委会多是本次调研的组织协调者和调研报告主要执笔单位。调研报告或建议案作为调研过程的文字概括或书面总结,必须体现其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过程而不可能照猫画虎,就事论事。这就要求执笔者应当围绕专题做好理论储备和理论提高工作,这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通过学习和充实,力争作到比调研组人员站得更高些,提出的东西(或者归纳概括他人意见)更客观、更理性、更具有价值。这种学习也绝非满足于收集翻阅几份文件,下载几篇文章,而是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到最大限度的提升。由此可见,作为调研成果转化的前期准备,必须高度重视做好基础性工作,失去这个基础,再好的调研也会事倍功半。

第二,改变文风,把好文字关。政协的专题调研报告或建议案需要具有政协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体现政协的职能特点和组织优势。这种特点和优势在文字上如何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文风问题。文风如何也直接关系到调研成果的转化。可以设想,又臭又长通篇说教的调研报告或建议案,断然不会引起决策层的重视。因此,政协的调研成果在文风上要避免官话、套话,应当客观求实,一是一,二是二,铺陈直叙,开宗明义,做到简捷朴实。在结构上要坚持形式服务内容,要敢于创新,避免套用固有的模式,打破几段式,能压缩的压缩,不可千篇一律。文字上要准确,表述要直接,力避语病。

第三,建立相应的跟踪反馈机制。贾庆林在纪念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讲话中指出:“要继续建立健全与政协章程相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完善各种工作程序,进一步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是由政协的性质决定的,它应当体现在政协的各项工作及其具体环节之中。因此,促进调研成果转化,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工作环节,应当也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跟踪反馈机制。

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跟踪反馈机制,首先要求政协机关引起重视,自觉提高对建立跟踪反馈机制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政协机关要针对每次专题调研提前做好与党委、政府的协调沟通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以秘书机关或综合研究等部门为主相关专委会办公室为辅的与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的经常性联系,就调研成果的传阅、办理、领导批示等进行跟踪;第三,政协机关应及时研究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使跟踪反馈工作进入制度化、程序化轨道。要在总结工作经验基础上,借鉴外地的做法,不断探索调研成果转化的规律和特点,以期形成与有关议事规则相匹配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制度或文件,逐步做到跟踪反馈工作有章可循。

总之,对政协专题调研的理性思考,既是理论认识过程,又是探索实践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把团结、民主精神体现在政协包括专题调研在内的全部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