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04-08 05:41:00

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xxx

(2006年月日)

同志们:

春节刚过,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高规格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这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市召开的第一个十分重要的会议,也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员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阜阳跨跃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认真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研究部署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当前农业农村工作。

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元月19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一结束,x书记立即就会议贯彻问题作出了具体安排。春节前,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汇报,认真讨论,形成了一个重要文件和三个配套文件初稿。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在胡书记主持下,市委中心组全体成员用一天半时间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国务院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省委书记郭金龙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通过学习讨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了认识、把握了重点、明确了思路和方法。会上还讨论修改了《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其配套文件,x书记就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五条意见。马上,x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对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行全面部署。这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讨论的意见,我就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讲十点意见。

一、认真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计划”,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的一个“新”字,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它体现的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决策和新举措,凸显的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条件和新机遇;它还是农村振兴历史进程的新起点,是“三农”事业发展的新希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20个字的总体要求,指明了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因、方向和路子。

我市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业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所以,我们既要担负起责任,又要看到艰巨性;既不能妄自菲薄、无所作为,也不能急功急利、全面开花。市委、市政府结合全省“千村百镇”示范工程,从我市市情出发,决定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计划”,按照省里提出的“因地制宜、规划先行,示范试点、典型引路,政府扶持、农民作主,强化措施、抓好落实”的四项原则,循序渐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关于“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计划”的具体实施问题,会后将下发正式文件,我在这里着重强调一下几个需要把握的问题。

一是明确建设重点。要以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为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形成农村发展新格局;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为重点抓手,实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新提高,以三个文明建设和村庄整治为载体,促进镇村面貌新变化。

二是制定实施规划。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将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地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立即着手村镇规划和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把科学发展观融入到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之中。年内要完成每村4-6个居民点的布点规划,100个示范村的规划建设要率先起步。2008年完成各乡镇体系规划和建制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五年内完成所有建制村村庄规划编制任务。规划要统筹安排农村生产区、居住区、生态区以及重大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备、生态良好的农村发展新格局。

三是科学稳妥操作。目前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公共财力仍很有限,“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力量还很微弱,这决定了我市新农村建设必须分步骤、分阶段地推进。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决防止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村镇建设的倾向,始终做到“三个符合”,即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增加乡村债务和农民负担;符合群众愿望,不搞强迫命令,不做表面文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搞无效益的产业。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急与缓、远与近、点与面的“三个关系”,基础好的村先行一步,建成示范点,以点带面。

四是尊重农民意愿。建设新农村也是农民自己的事业。在抓试点过程中,要从农民最积极、并有一定基础的村庄抓起,从农民最需要、最关心、最易见效的事情做起。把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搞不搞、怎么搞、搞到什么程度都由群众说了算。

二、实施“1313”龙头进位工程,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发展农业产业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的要领所在。它不仅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培植税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采取得力措施,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企业233家,其中年营销收入超亿元的9家。拥有部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7家、市级60家。但总体来讲,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仍处于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原始积累阶段,龙头企业的竞争力较弱,缺乏带动能力强的大中型骨干企业;主导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少而散、不规范,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针对这些突出的“瓶颈”问题,以及我市现有龙头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潜力,去年,市政府提出了“1313”龙头进位工程,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培育1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3个超5亿元、10个超1亿元、30个超1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10个以上进入部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目前,这项工程进展顺利,可望年内实现这一目标。为此,市政府又提出了“15838”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即到“十一五”末,培育1个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5个超10亿元、8个超5亿元、30个超2000万元的龙头企业,辐射带动80万农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实施这“两个工程”,确保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

一要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牢固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大力促进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今年,市财政安排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500万元,比去年增加200万元,以后还将逐年增加。同时,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各类农业项目资金,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创造条件,实施省政府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同签署的“金融服务三农安徽行动计划”和“农业政策性贷款合作协议”。农业银行去年支持龙头企业17家,贷款2.43亿元,计划今年新增贷款3亿元。市农发行去年发放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9392万元,计划今年新增贷款2亿元。总之,要不断拓宽龙头企业融资平台,为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提供资金支持。

二要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根本目的,是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带动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壮大,促进农民增收。去年,市农委、市畜牧局就农业产业化订单基地建设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问题,分别与市财政局联合发文,对符合标准的基地实行以奖代补。市政府决定,今年这项政策将继续执行,而且资金的盘子还要做大,重点支持实行订单生产的龙头企业和规模养殖基地。只要符合规定标准的就给予以奖代补或直接补贴。

三要进一步推进品牌战略实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就是产品的形象、企业的脸面、信誉的证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2006年,市政府从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中切出50万元,用于优势农产品品牌的奖补。对获得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称号和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或组织,分别给予奖补;对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绿色食品基地监测的,按照规定标准给予补贴。各县市区要按照市级奖补标准1:1配套。支持农产品品牌注册,今年全市农产品注册数量要达到50个以上,同时,注重打造自主品牌,保护品牌权益。

四要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全面实施农产品东向发展战略。“长三角”是农产品重要消费市场,对食用农产品消费需求量大。我市食用农产品品种多、数量大,有利于市场与基地对接。特别是沪皖两地去年12月30日在上海签订了食用农产品互认协议,达成了五项共识,将为我市食用农产品提供更加宽阔的市场舞台,促进我市农产品加快东向流动。大力实施阜阳农产品进超市行动计划。支持龙头企业在国内外大中城市以自有品牌进入大型连锁超市,每年对进超市销售额前5名的企业,给予进超市费用补贴3-5万元。今年力争进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12家以上。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围绕肉类、柳编、食用菌、中药材、芝麻等出口农产品,重点扶持安徽福润公司、阜南柳编工艺品协会、太和鹏宇中药材公司、阜阳同创食品有限公司等外向型龙头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出口创汇能力,提高我市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行政审批、工商登记、土地开发、资金投向、出口退税、产销衔接等方面实行优先、优惠政策,要确保服务到位,对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税收政策、财政扶持政策,要确保落实到位。

三、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整体上仍然层次较低,一产比重较大,二、三产业比重较小。农民人均纯收入自2004年以来虽然呈现较快的恢复性增长,但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2004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986元,同比增长19.8%,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950元和513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85元,同比增长5%,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1075元和526元。这说明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在低位上缓慢增长,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始终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否则,“生活宽裕”就没有来源,“村容整洁”就没有基础,“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就没有保障。我们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一要继续调整区域布局。2004年下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从当年起,用7年左右的时间,着力建设十大类十五种优势农产品基地,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经过两年来的努力,这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市建立种植业生产基地498.8万亩、畜牧养殖基地1267.4万头(只、羽)、无公害水产品基地3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33.9万亩。但是,由于思想认识不高、资金投入不足、运作机制不活、科技力量不强、基础设施不牢等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总体方案的实施。针对这些问题,今年,市委、市政府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优势农产品规模基地建设的意见》,各地要按照要求,在突出抓好十大规模基地建设的同时,选择2-3个基础好、规模大、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产品,如阜南的辣椒、柳编,界首的薯类,临泉的山羊、黄牛,颍上的优质大米,三区的生猪和蔬菜,太和的优质专用小麦等进行重点推进,着力加强农业标准示范区建设。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十大优势农产品规模基地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出成效,实现既定目标。

二要继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瞄准消费市场,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名特优产品,如蔬菜、食用菌、中药材、柳编等,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每个县市区每年申报数量要达到3个以上,切实提升种养业产品档次,增加农民收入;按照龙头企业加工的需求,如同创公司所需的双孢菇、京九丝绸公司所需的蚕茧、大亚集团和东盾公司所需的木材等,积极组织农产品原料基地生产,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在国家旅游局已经确定的颍泉生态农业园、颍上八里河和迪沟公园为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的基础上,颍州西湖等风景区要结合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充分发挥旅游资源、文化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

三要继续调整农村二、三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是提升农村经济结构、加速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的基本趋向。太和县新近引进的一批农业项目,如东盾木业、六本食品、旺兴畜禽、华芬纺织等纷纷入驻园区,已经和即将带动本地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各地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整合资源,积极建立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筑业和建材业。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为农民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市场营销服务、劳务输出信息、金融保险支持、文体活动场所和医疗卫生保健。通过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四要继续调整劳动力就业结构。我市现有农村劳动力449万人中,约有280万劳动力在农村从事一产,按1个劳动力管理6亩农田计算,这280万劳动力中还可以转移出去140多万人。2005年,我市劳务输出总量190万人,纯收入达80亿元,占农民纯收入近1/2。劳务经济已成为我市农民最直接、最有效的增收来源。今后,要继续下大力气,采取有效的方式,把劳力资源转变为劳力资本。第一,整合现有各类教育资源,增强师资力量,引导社会力量办学,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全面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今年计划培训转移3万人,比上年增长22.4%,力争全市新增务工经商劳动力10万人以上。第二,努力打响阜阳劳务品牌,抓好“输前培训,输中管理、输后服务”三个关键环节,练好内功,扩大宣传,提高阜阳劳务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第三,努力创造优越的就业环境,进一步清理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在民工集中输入地设立专门服务机构,解决农民工入学、就医、住房和工资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第四,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在税费减免、项目审批、融资用地等方面给予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努力形成全民创业的新高潮。

六要继续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目前,全市低收入人口40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27万人,而且大多数集中在沿淮三县和颍东区。今年要突出重点,抓好“整村推进”工程。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整合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等,帮助贫困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增收渠道。抓好劳务输出实用技能培训和科技文化扶贫工作。继续实行帮扶政策,市直、县直单位和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实行一帮一,结对扶贫。

四、充分利用粮食产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历来是我市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抓好粮食生产不仅解决我市900多万人的吃粮问题,而且能够起到稳定社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各地要继续坚持“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增加单产,提高效益”的原则,采取得力措施,发展粮食生产。在抓粮食生产过程中,不能就粮食抓粮食,不能简单地把粮食仅作为口粮去认识,要把粮食作为农业加工企业的第一车间,作为畜牧业发展的前道工序,作为争取国家扶持政策和资金的优势产业。

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按照小麦生产区域布局,今年,重点在太和、临泉、颍东等地依托粮食加工企业,建立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加大粮食转化能力。扶持以粮食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提高粮食生产附加值。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以粮变肉”、“以粮变蛋”、“以粮变奶”,实现以养促种、以种促养良性循环。认真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家正在制定中部崛起扶持政策,粮食是重点支持的优势产业。一方面,我们要把国家和省政府扶持粮食生产的各类补贴落实到位,及时发到农民手中。另一方面,我们要抓紧编报粮食产、加、销项目,争取更多的扶持资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五、抓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确保养殖业稳定健康发展

养殖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2005年,我市畜牧业实现了持续发展。畜牧业总产值78.64亿元,同比增长5.3%,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37.89%,比上年增加了1.99个百分点。全市范围内没有发生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在粮食减产11.2%、价格平均下跌6%的情况下,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的目标,得益于养殖业现金收入的增加。我市粮多、饲草丰富、有养殖基础和很高的积极性,畜牧业发展潜力很大。尽管如此,制约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因素还很多,如养殖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低、养殖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存在着较大的疫情风险等。因此,要重点推进养殖方式转变,发展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户,花大气力解决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问题。力争“十一五”末实现“两区一化”目标,即创建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无公害生态养殖区,基本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生产,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

一要加快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步伐。按照“政府扶持、市场引导、业主运作、产业化经营”的原则,科学规划和建设养殖小区。市政府从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中切出200万元,继续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凡是达到标准的,就给予补助,不设上限。对年出栏肉牛1000头以上、商品猪1万头以上、禽100万只以上的大型养殖小区给予重点扶持。国土、畜牧、能源、环保、交通、农机等各有关部门要在土地利用、动物防疫、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处理、活畜禽运输等各环节提供优质服务,共同推动畜牧业养殖方式、增长方式和产业化经营方式的转变。

二要扎实开展科技入户工程。要把科技入户的重点转向规模养殖户、标准化养殖小区,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推广标准化集约化养殖技术,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特别要加大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全市秸秆养畜利用率不足20%,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要充分利用秸秆,为畜牧业提供充足的优质饲草资源,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三要积极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各地要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加快建设动物防疫体系,积极创建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重点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市、县两级财政都要将重大动物疫病防疫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防疫工作经费落实到位。市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对所有村级动物防疫员实行每人每月200元的定额补贴,凡是列入省试点的,县里要按比例配套,省试点没有覆盖到的,由市、县两级财政按比例分摊解决。至于这个钱如何使用,各地要探索一个拿钱买服务、绩效挂钩的方式,以切实稳定乡镇基层动物防疫员队伍。同时,还要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制改革成果,建立起有效的基层动物防疫网络体系。

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农村基础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标志。也是各级政府执政为民能力和责任的体现。我市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缺乏,城乡差距很大。各级政府要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下大力气,多办实事,加快改变农村设施落后状况。

一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体是围绕治淮重点工程,做好“五项工程”:一是全面开工建设沙颍河近期治理工程,2006年计划安排4亿元以上资金用于实施城区段和重要险工险段的堤防加高加固。二是全面完成投资2975万元的颍茨堤圈应急加固工程。三是做好总投资2.23亿元的临淮岗拆迁安置工程的验收工作,全面完成淹没影响处理工程和加快实施北副坝处理工程。四是做好总投资3.49亿元汾泉河初步治理工程验收工作。五是加快洪汝河近期治理工程步伐,力争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同时,抓住治淮新增平原洼地治理项目的机遇,全面完成并竣工验收颍东区、颍上县、临泉县、太和县4个洼地治理项目。争取更多投资,治理八里河、西淝河、三湾等洼地。争取计划,全面开工阜南、颍上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政策,调动广大农民投资投劳积极性,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市政府每年投入不少于100万元,作为“一事一议”示范工程引导资金,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深入扎实地开展。2006年全市新增旱涝保收田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解决农村4.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二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具体是以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实现“三通”(通公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建设“三室”(图书室、卫生室、文体活动场所)、推进“四改”(改水、改厕、改厨、改圈)、达到“五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重点是全面启动“村村通”工程,2006年完成通村公路570公里,重点向100个示范村倾斜。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步伐,确保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落实好农业信息化乡村联通计划,把有线电视向农村延伸。抓好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加强计划生育设施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建立特困人口救助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七、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近年来,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上,总体上说发展环境不宽松、服务不到位、发展层面低、融资较困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今后2-3年,我市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在数量上明显扩张、质量上明显提高、带动上明显增强,覆盖农户数达30%以上。

各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拘一格,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市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只要是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不管由谁创办,不管采取何种方式的合作,都要允许存在,鼓励发展。要注意培养合作事业的领头人,支持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村干部及乡镇经济技术部门的有关人员发起组建、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农户共同创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争取有4个列入部级示范单位,省级示范单位争取占全省七分之一以上份额。市级抓好10个示范合作组织,每个县市区、每个乡镇分别抓5个和1个示范合作组织。通过抓点带面,促进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各有关部门要做到,“加强指导不代替、尊重意愿不强制、放开搞活不撒手”,确保我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十一五”期间健康有序地发展。

八、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这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为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了“一书一证”补换发工作任务。共补换发“一书一证”170万份,到户率98.7%,梳理出土地承包纠纷1141件,已调处解决1086件,其余55件正在调处之中。应该说,这项工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欢迎。但是,全市还有1.3%的农户,特别是还有个别乡镇整个行政区域内没有开展这项工作。这要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尽快加以解决,确保今年全市发证率100%、土地承包纠纷解决率100%,切实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证地有其主、主有其证,尊重和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广大农民积极主动搞好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逐步建立健全县、乡两级土地合同纠纷仲裁机构,年内有选择地抓好试点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建立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规范流转秩序,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切实让农民得到政策的实惠。今年中央1号文件、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都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政策规定,该兑现给农民的坚决兑现到位,该配套支持的坚决配套支持到位。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加大农民负担监管力度,严肃处理涉农收费违规行为,积极探索建立免除农业税后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确保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负担不反弹。

九、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

从去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正如省委郭金龙书记所说的,“影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仍然存在,我们的思想认识、工作机制和方法还不适应取消农业税后新形势和建设新农村任务的需求”。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和动力。

一要抓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去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确定了颍泉区作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颍泉区发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按照改革方案,正在加快运作。在试点工作中,要广泛宣传、深入细致地做好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坚决克服畏难情绪和等待观望心理。抓紧制定乡(镇)、村区划调整方案,按照程序报批,积极稳妥地实施。确保农村工作正常,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确保年内完成试点任务。试点中,要注重调查研究和总结,为全面推进我市农村综合改革提供经验。

二要认真搞好村级区划调整。村级区域调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委胡书记明确指出,村级区划调整“有利于弱化农村宗族势力,有利于优化村组干部队伍、提高干部素质,有利于增加村干部报酬、提高干部积极性,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去年,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在阜南县的黄岗、会龙和临泉县的庙岔三个乡镇进行了村级区划调整试点工作,效果很好。与调整前相比,村民委员会数减少40%,村干部减少一半,每个村的人口增加1倍。在总结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年内全市要彻底搞好村级区划调整。关于这项工作,市委、市政府将出台《关于全面实施村级区划调整,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意见》进行指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规范操作村级区划调整工作。

三要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要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积极探索和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实现“一个转变三个建立”。“一个转变”即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推进乡镇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把工作重点放到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和营造发展环境上来,把工作精力集中到为农民办实事、搞服务上来。“三个建立”即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体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应新机制、建立“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同时,改进农村工作考核评价办法。

十、统筹协调,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特别是象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较多、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较落后的地区,建设新农村的任务更加艰巨、遇到的困难更多、经历的时间更长。面对社会发展的潮流和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我们必须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历史重任,正确处理好孙市长提出的“政府引导与农民主体、长远目标与分阶段实施、全面建设与突出重点、抢抓机遇与务求实效、全力推进与量力而行、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齐抓共管与各负其责”的七大关系。最近,市委成立了阜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市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指导思想、发展战略、政策取向、资源配置和规划布局等各个方面,统筹城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要统筹城乡发展。要逐步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排除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非经济因素影响,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着力构建平等和谐、良性互动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将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将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将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努力缩小城乡差距。要积极推进城乡产业对接,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和鼓励人才、科技、信息、资金等资源从城市流向农村,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二要形成服务“三农”合力。各级各部门要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和作风,增强为农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帮扶解困和下乡服务活动。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引导,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坚实的社会基础,努力开创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局面。

最后,我就做好当前农业和农村的几项具体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要切实抓好在地作物田间管理和春耕备耕工作。目前,全市农作物生长总体比较正常,为夏季农业丰收奠定了基础。各地要以实施小麦高产攻关为抓手,及时做好“三情”(苗情、墒情、病虫情)监测,切实加强田间管理工作。及早谋划春耕生产,积极做好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春耕农资的生产、储备、供应和调剂工作。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搞好技术培训,组织好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二要进一步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开展春季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各种制假售假、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重点查处大案要案,依法处理,公开曝光。在春耕备耕期间,要强化农资质量抽检和市场检查,加强农资价格监测与调控,防止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确保农民用上质优、价廉的放心农资。

三要大力开展春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植树造林工作。搞好以大沟为单元的农田综合治理,疏浚大中沟,提高排灌能力,加快桥涵配套,完善排涝系统。抓紧小型防汛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农田灌溉整修和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抓紧做好植树造林的组织、宣传和动员工作,掀起植树造林高潮,力争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15万亩植树造林任务。

四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春季是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高发期。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克服麻痹松懈思想,按照动物防疫责任制,落实防治经费,强化防治措施。要加强疫情监测,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置,确保不扩散、不蔓延、不染人。

五要强化殡葬管理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皖政办[2005]3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分工,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推进殡改工作健康发展。抓好配套设施建设,杜绝骨灰入棺再葬。继续打击制售棺木和封建迷信丧葬用品,净化殡改社会环境。加大宣传和工作力度,确保完成省下达给我市火化率达80%以上的任务。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让我们在中共阜阳市委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齐心协力,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实现我市跨跃式发展、奋力崛起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