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与教育创新发展

时间:2022-06-29 10:26:00

三个代表与教育创新发展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使我们党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教育创新同样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教育创新的理论指导。从历史上来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在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取得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在与马列主义、思想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在新世纪和新阶段,我们要加快教育发展,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创新,就要以体现时展的新的理论为指导,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进行教育创新的根本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教育创新的目标指向。教育创新必然要达到一定的目标,也就是要使我们的教育反映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使我们的教育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教育创新还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使我们的教育为最广大人民谋取根本利益,而这些正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和目的所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衡量教育创新的标准。进行教育创新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准。教育创新的性质是否得到体现,教育创新的方向是否正确,教育创新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那就要看它是否推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先进文化的发展,是否最终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也就是说,教育创新的性质、方向和作用等,最终还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衡量。

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教育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教育体制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体制创新中,管理体制是重点和难点。我们要进行教育体制的创新,就要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方式,由以往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规划等方式进行政策指导,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要促进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使其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要建立和完善学校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增强学校全面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积极性。此外,我们要进行教育体制的创新,还要推动教育体系的更新,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学习型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要推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和沟通。

教育内容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内容,了解当今时代的科学前沿,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与世界先进水平趋于同步;要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国教育内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许多课程内容明显陈旧和落后;二是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过于强调理论基础知识而不注重实践。这些已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面对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进行教育内容的创新已势在必行。在教育内容上我们应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及时地编进教材,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要把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同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育手段是教育内容的辅助,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水平;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利用多媒体等提高教育的水平和效率。

总之,在新的世纪,我们要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就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用与时俱进的精神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以开拓我国新时期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