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设应急系统规划

时间:2022-05-22 11:23:00

市建设应急系统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十二五”期间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编制本规划。

一、应急体系现状

(一)现有工作基础

近年来,按照“规划引领,项目带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我市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从无到有,逐渐加强,尤其是应急预案体系、应急体制、机制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全市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明显提升。

1.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到“十一五”末,全市共编制各级各类预案万余件,基本形成以总体应急预案为核心,专项、部门和县区预案为依托,基层单位预案为基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制定了《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各级各部门组织了多次各类应急演练,基层各类演练活动广泛开展。预案编制、演练、管理和评估工作针对性、操作性不断增强,应急预案体系已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2.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2006年2月,市应急委员会成立,全面开启了我市应急管理工作。2008年1月,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成立,作为市应急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市级有关部门强化了防汛抗旱、森林消防、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等专业机构应急指挥与协调职能;10县1区均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初步形成了市县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同时,积极探索建立隐患排查、监测预警、信息传递、舆论引导、快速响应、应急联动、善后处置等机制,突发事件的防范应对和处置效率明显提高。

3.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成立了市应急救援支队,7个县成立了应急救援大队。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抗洪抢险、环境污染、森林消防、矿山救护、医疗救护、道路交通、动物疫情处置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4.基础工作扎实推进。始终把应急值守作为应急管理的第一要务和最基础的工作,认真执行《应急值守工作规范》、《处置突发事件工作规范》、《应急值守工作差错责任追究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应急值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四进”、“五有”,连续5年在我市创建5批20个省级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及时制定《示范点建设管理办法》,促进示范点建设上水平。随着基层应急示范点建设不断推进,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逐步建立,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工作机制逐渐完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提高。

5.科普宣教广泛开展。积极召开专题会、现场会、座谈会,举办全市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班、信息员培训班、三级值守管理系统培训班,大力开展应急知识竞赛,有序推进《省公众应急指南》组织发行。以“5.12”防灾减灾日和安全生产等活动月、活动日主题宣传活动为契机,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大力宣传普及《突发事件应对法》,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进应急管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安全管理和应急防护知识、防范意识、自救互救能力明显提升。

6.突发事件处置有力。“十一五”时期,我市各类突发事件总体呈下降趋势,较大及较大以上突发事件逐渐减少。成功处置了2007年“3·15”特大交通事故,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和“5·12”大地震强余震等重特大突发事件,2009年H1N1流感疫情和因冰雪灾害造成的108国道川陕交界路段严重交通堵塞事件,2010年“5·12”南郑圣水恶性案件和强降雨造成的严重洪涝灾害,2011年“7.5”略阳柳树坝崩塌灾害等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突发事件的高效应对和成功处置,全面检验了近几年来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成效。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健全。

部分县区及有关部门依然存在机构不健全、编制不明确、职责不清晰、人员不到位等问题;基层应急管理力量比较薄弱,资金缺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机制建设还不够完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未能有效推广。

2.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依然薄弱。

专业应急队伍普遍存在数量偏少、人力不足、资金不足、装备不足等问题;专业培训演练不够,与实战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快速拉动和协同能力较差,现场处置能力尤其是第一时间遇险人员的救援能力亟待增强。近年来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率偏高,处置的难度越来越大,应急队伍的现状与应对处置要求很不适应。

3.资金投入机制有待完善。

各级政府对应急管理的资金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对应急基础设施、应急能力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市县区和部门没有应急管理专项工作经费,应急管理工作难有突破性进展。

4.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能力有待提高。

尚未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存储设施不足,布局不尽合理,储备方式单一,应急装备储备的主动性不强,针对性、实用性较差。储备物资更新、替换、补偿政策不健全,造成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滞后,应急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调用所需物资,容易延误时机,影响救援,缺乏第一时间的保障能力。

5.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不够。公众的危机意识、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不强,自救、互救能力较低,亟待加强应急知识、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建立公共沟通机制。科普宣教的渠道不畅,范围不广,手段单一。企事业单位专兼职救助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参与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尚不健全。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原则,以加强“一案三制”建设为核心,以提高预防和处置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为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构建安全和谐、秩序井然的社会公共环境。

(二)建设原则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市、县区、部门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全面推进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和应急保障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推进各县区和各行业信息、队伍、装备、物资等方面的有机整合,重点加强薄弱环节,着力提高第一时间快速响应的能力。

——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按事权合理划分全市各级政府建设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能力确定建设项目,分级、分步组织实施。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入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应急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把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程度。

——加大投入、有力保障。建立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将应急管理费用纳入各级公共财政预算。健全完善经济保障、科普宣教等有关政策,为应急体系建设提供保障。

(三)建设目标

到“十二五”末,初步形成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应急管理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基本满足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的需要。

1.完成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应急平台体系、应急队伍体系、应急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公共报警服务体系等应急体系建设。

2.完成监测预警机制、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决策机制和处置机制、信息机制、社会动员机制、恢复重建机制和调查评估机制等应急机制建设。

3.完成一批重点基础项目建设。包括监测预警系统、信息和指挥系统、应急队伍、物资保障能力、紧急运输保障系统、通信保障系统、恢复重建体系、培训与演练体系、应急管理示范项目等应急管理基础项目建设。

三、主要建设任务

(一)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1.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组织体系。

一是着力健全市政府应急办内部机构,完善制度,规范管理,进一步提升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的职能。二是健全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成立市、县救灾减灾委员会及办公室,整合资源,发挥职能;加强民政、安监、卫生、公安等牵头部门的组织机构建设,强化应急管理职能;完善城建规划、国土、水利、农业、林业、环保、交通、城市管理、地震、消防、食品药品、供电、铁路、民航、通信等各专业应急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其协调指挥职能,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积极抓好各县区应急管理办公室的规范管理,切实做到组织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到位、职责落实到岗、工作开展有序。四是完善乡镇(街道)应急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明确其应急管理责任,强化属地管理意识,提升“第一时间”应急处置能力。五是整合社区、乡村、居委会等基层人力资源,赋予其应急工作职能,切实加强对基层组织和群众的应急知识宣传普及,不断强化其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2.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十二五”期间,市县区及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继续健全和扩大应急预案的覆盖面,同时,对已经制定的应急预案及时进行修订完善,建立应急预案库,真正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深入做好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建设工作,实现基层单位应急预案100%全覆盖,重点加强车站、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等公共设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强化应急演练,在加强各专项和部门预案演练的同时,大力开展跨部门、跨系统、跨区域的联动演练,2012年全市拟举行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演练,2013年拟举行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应急演练,2014年拟举行防汛抢险应急演练,2015年拟举行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演练,由牵头部门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二)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1.深入开展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建立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全面调查我市重点区域各类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建立和完善风险隐患数据库。由市民政局(减灾办)负责,国土、气象、水利、农业、林业、地震等涉灾部门分灾种编制市级和灾害高风险区及重点区域1:5万灾害风险图。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开展地质灾害易发地段隐患排查,重点进行略阳、宁强、镇巴等县地质环境调查,及时更新完善隐患数据库,实现隐患动态管理。由市水利局负责,完成汉江、嘉陵江等河流重点堤防、中型水库及重点蓄滞洪区的洪水风险图编制与小型水库病险隐患调查。由市林业局负责,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隐患调查,建立火险隐患数据库,编制森林火险区域分布图。由市住房和城市管理局、地震局牵头,对城市危旧房屋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修建的重大建筑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及时消除隐患。

建立和完善事故灾难风险隐患数据库。由市安监局负责,完成危险化学品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等重大危险源调查与评估分级工作,由市质监局负责,完成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等危险源调查与评估分级工作,建立市县两级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和远程监控系统。由市环保局负责,开展环境污染基本情况调查,建立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污染物、重点放射源和环境敏感资源的档案库,编制有毒、有害、放射性危险品分布图。

建立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风险隐患数据库。由市卫生局负责,开展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公共卫生类风险隐患数据库。由市公安局负责,完成全市关键基础设施、重要防护目标、群体性事件多发地区等社会案例隐患调查,建立社会安全隐患数据库。

2.推进各类突发事件监测网络系统建设。

逐步完善各类突发事件监测网络系统,把握突发事件的发展动态。在扩充和完善现有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和环境等监测站网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监测点密度,健全卫星遥感灾害监测系统,准确掌握全市雨情、水情、旱情等信息,特别是山洪灾害防治区内各级政府依托并完善区域天气监测网络,开展山洪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构建山洪灾害防治区监测数据汇集及信息共享平台,为山洪灾害威胁区的城镇、居民点提供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建设突发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精细化天气预报服务及预警系统、城市气象灾害监测网络系统、城市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城市渍涝气象服务系统、突发事件及灾害性天气应急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建立公路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和高速公路恶劣天气信息系统,建设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推进城乡应急气象服务均等化。建立城市内主要道路和重要干线公路通行情况信息系统。建设预警数字强震观测台站;改造现有模拟地震前兆观测台站,加快地震预警紧急处置系统技术的引进与研发;完善乡镇“震情网、灾情网、科普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建设市地震预警紧急处置基础平台。以气象、防汛网络为骨干,建立市级涉灾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洪涝、干旱、滑坡、泥石流的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建设全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和专业骨干监测网,参照勉县、略阳、宁强县建设标准,建立市、县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运行体系。逐步完善全市森林火险预测预报、林火信息指挥、林火瞭望监测和防火阻隔系统建设,加强扑火机具装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市级扑火物资储备库,全面提高控制和扑救大火的能力。全市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和剧毒溶剂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及运输企业建立实时监控系统。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网络系统,健全传染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中毒、动植物疫情、植物病虫害和食品药品安全等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立完善饮用水源水质安全自动预警监控体系,加快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防控手段,加强人口密集场所、群体性事件和金融突发事件等信息监测报告系统建设。

3.推进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建设。

建立市、县两级预警体系,形成规范的预警信息、更改、解除程序,并制定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依托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及有关网络,整合各领域预测预警信息,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综合预警系统,重点提高主要灾种的预警能力,实现多灾种、跨领域的预警信息汇总、分析、研判,及时、准确预警信息。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平台,建立与新闻机构、兄弟地市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收集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的各种信息,形成信息筛选、统计、分析机制,提高信息分析研判能力和预测预警水平。做好基层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工作,提高各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处理公共安全的能力。继续完善开设公共安全电视、电台频道,各级政府门户网建设公共安全网站,建立预警信息手机短信平台,在城市大型公共场所、繁华街道、交通要道口、公交站等场所设立电子屏幕,在偏僻农村、高风险地区、危化企业等区位加强安全站(点)、宣传栏、宣传车、警报器等紧急预警信息手段建设,完善预警信息机制,做好预警信息“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等信息工作,重点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等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三)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十二五”期间,加快专业综合应急队伍建设,大力改善技术装备,开展培训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到“十二五”末,形成以市应急救援支队、各县区应急救援大队为核心力量,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森林消防、矿山救护、危险化学品救援、医疗救护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社会救助团体专兼职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

1.加强全市应急专业队伍建设。

依托公安消防部队中坚力量,2012年6月底前各县区全部组建应急救援大队,并按照“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多灾种综合救援”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抢险救灾队伍综合应急能力建设和联动能力建设,积极参与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加强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建设,电信、移动、联通等根据自身业务需要,研究探讨应急通信保障从业人员岗位资质认证制度、实行标准化管理,打造一支高精尖、快速反应的专业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大中型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具有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建立专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市级地震应急救援队伍,提高防大震、抗巨灾的能力。建立以公路养护管理部门、路政执法部门、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公路养护工程企业为主体的公路交通应急救援保障队伍。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切实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健全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处置队伍,重点提高禽流感、外来危险性生物入侵和农业重大病虫等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建立突发野生动物重大疫情应急处置队伍。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逐步健全县级专业森林消防队伍,组建11支专业防火队伍。依托车务段建设铁路行车事故区域救援队伍,提高铁路行车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市级污染监测机动队伍,提高环境污染事件的快速监测评估能力。加强医疗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和扩充现有医疗救援队。配合省上建立我市医疗紧急救助队伍。

2.强化公安、武警和军队等骨干队伍应急能力建设。

以市应急救援支队(公安消防)为主要力量,新建市级陆地(与水上)搜寻与救护队。进一步推进公安消防特勤队伍建设,实现市有消防特勤中队,各县区消防大(中)队有特勤班,形成消防特勤和应急救援力量的网络化格局。公安机关要尽快建立应急处突专业队伍(特勤支队)。加强武警机动部队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进一步充实武警部队抗震救灾和抗洪抢险装备,形成处置森林火灾、抗震救灾和抗洪抢险的攻坚队伍。

3.推进企事业单位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

加强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组织建设,重点推进矿山、危险化学品、林业、水利电力、电信、交通、运输、金融等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高危企业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积极参与社会应急救援。按有关标准和规范配备应急技术装备,提高现场先期快速处置能力。加强基层防汛应急队伍建设,以民兵、预备役人员、农技人员、村民和相关单位人员为主,组建县、乡级防汛抢险队伍。在防汛重点区域和重要地段的村委会,以村民和属地相关单位人员为主,组建村防汛抢险队伍。配合省上完成防汛机动抢险队装备更新。

4.加强应急专家队伍建设。

市政府应急办负责市级应急专家库的建立。市级有关部门开展专家信息收集、分类、建档工作,建立相应数据库,逐步完善专家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分级分类、覆盖全面的应急专家资源信息网络;完善专家参与应急工作的机制,开展专家会商、研判、培训和演练等活动;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与辅助决策作用,提高科学处置水平。

5.大力发展应急志愿者队伍。

依托共青团组织、基层社区、红十字会以及其它非政府组织,建立市级地震应急救援、防洪抢险等形式多样的应急志愿者队伍,到2015年达到每万人中有100名应急志愿者。重点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通过探索实施重点项目,构筑社会参与平台,制定相关鼓励政策,逐步建立应急志愿者抚恤基金,建立健全政府支持、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的应急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发挥志愿者队伍在应急知识科普宣教,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

“十二五”期间,由市发改委牵头负责,合理规划布局现有各级各类应急物资储备,整合实物储备资源,合理确定物资储备种类、方式和数量,重点建设市级重要应急物资储备,形成覆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实现各类应急物资综合动态管理和资源共享,提高物资统一调配能力。

1.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完善现有部门应急物资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市级应急物资保障机构,到2015年形成以市级应急物资保障机构为枢纽,以部门应急物资管理机构为支撑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各级政府要加强有关应急物资的实物储备、市场储备、生产和技术能力储备,开拓代储等多种渠道,健全应急物资储备更新、替换及损耗的财政补偿政策;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综合管理调度系统,完善应急物资紧急生产、采购、征收征用、市场调控与调运机制;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和商业储备,完善应急物资投放网络,建立区域间应急物资余缺调剂和联动工作机制,健全救灾物资社会捐赠机制,提高社会应急救灾物资紧急动员的能力。

2.加强专业应急物资储备。

充分利用现有各类物资储备设施和资源,对现有生活类、应急抢险、公共卫生类储备物资及专业队伍装备进行优化和完善,形成布局合理、种类比较完整的专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改造现有民政、水利等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完善物资储备种类,新建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和7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丰富救灾物资数量和品种,达到转移安置8—10万受灾群众所需救灾物资仓储能力,12小时内使受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依托防汛储备库和其它仓储设施,储备必要的抗旱物资。强化森林防灭火、减灾物资储备能力建设,为市、县森林防火配备专用设备。建立市、县级重大动物疫情和植物病虫害应急防控物资储备制度。在市疾控中心建立卫生防疫物资储备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市县区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市级消防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建设。

(五)紧急交通运输保障体系建设

1.组建全市应急交通运输保障综合管理机构和完善应急交通运输保障机制。

尽快建立由市发改委牵头,市交通运输局、交警支队、公路局、火车站、机场公司等有关单位参加组成的突发事件紧急交通运输保障综合协调管理机构,行使突发事件紧急状态下的交通运输指挥、调度、组织、保障及沟通的职责。建立并完善突发事件紧急状态下的交通运输保障机制;依法建立紧急情况下社会交通运输工具征用程序、补偿机制和紧急通行绿色通道制度;建立交通战备保障与应急交通保障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军、地密切配合应对突发事件交通运输协作机制;保障紧急状态下重点设施、重大危险源、物资和生命抢救需交通运输保障的通达能力。

2.提高公路、铁路应急运输保障能力。

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公路、铁路以及民航线路运输系统紧急运输保障能力和应急运输体系,建立紧急运输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交通运输线路与运营监测、薄弱环节改造、重点枢纽控制、GPS定位系统普及、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等综合治理机制;增大运输线路运能运力、通达里程和通达区域;增大主要运输线路智能监测、预警、疏导、消障、修复,确保通畅能力。

(六)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1.全面实施市县区政府系统综合应急平台建设。

加大市、县两级应急平台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2012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市县应急值守管理系统的部署工作,提升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水平;2013年底,完成市级应急平台建设,实现与省政府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2015年底,基本完成县级应急平台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形成应急值守、信息汇总、指挥协调、辅助决策和数据采集等功能。加快推进市、县(区)、乡(镇)三级应急移动平台建设,构建全市应急移动平台网络。不断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向基层单位的延伸。

2.完善专业应急平台建设。

在各部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完善指挥功能,强化专业应用系统建设。依托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立完善水利应急管理综合指挥平台;建立农业应急指挥平台,确保农业灾害信息及时;建设地震灾情快速获取与速报系统、地震专业信息网络平台,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防震减灾服务。建设市、县和企业三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平台体系;建设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指挥平台,提高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强环境应急综合应用系统建设,实现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辅助决策功能;建立应急通信指挥平台,加强卫星、无线、传输等多种应急设备能力建设。完善市、县两级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疾病控制系统和医疗救治系统建设,强化突发事件卫生应急联防联控。

(七)基层应急能力建设

全面推广以“四进”、“五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活动,继续夯实基层应急基础设施,努力提升基层防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实现“四进”、“五有”标准化和全覆盖。

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应急管理工作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各基层单位全面实现有组织机构、有应急预案、有应急队伍、有应急保障、有科普宣教,逐年扩大基层单位覆盖面,到2015年基本实现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全覆盖。不断深化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工作,科学制定建设标准,进一步提升示范点建设质量。到“十二五”末,各级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占基层单位的20%,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我市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2.努力夯实基层应急基础设施。

在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移民搬迁过程中,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避让隐患区域,提高设防标准。加快建设消防、避难场所、医疗救护等公共安全基础设施,提高基层防灾抗灾能力。加快推进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确保到2012年全面达到安全标准。科学制订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并纳入城乡总体规划。积极开展避难场所建设工作,利用公园、学校、人防工程、体育场馆、广场、绿地等公共场所,增设必要的基本生活设施,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形成避难场所的基本功能。中心市区至少建成3个应急避难场所,每个县城至少建成1个应急避难场所,满足30%城镇人口应急避险需求。建立完善各类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制度,积极组织演练,提高使用效率。

(八)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1.加强恢复重建机制建设。

健全灾后恢复机制,加强部门、地区之间的协调配合,尽快恢复群众基本生产生活和社会正常秩序。切实加强供电、供气、供水、排水、交通和通信枢纽等生命线工程破坏情况调查和快速抢险能力的建设。建立健全社会资源征用补偿机制,完善政府采购应急产品制度,保障受灾地区食品、药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快速供应。加强对救灾资金分配、使用的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现场灾情信息通报机制、基本生活保障和心理救助服务站点,稳定灾民情绪。

2.加强灾情评估能力建设。

建立各类突发事件灾情评估体系,制定客观、科学的评价指标,规范灾情评估程序、内容和方法。完善事故调查处理程序,建立事件总结和责任评估机制。在科学评估现实和潜在损失(损害)的基础上,编制恢复重建方案。将灾后恢复重建的监督管理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中,加强对恢复重建的规划、相关标准制定和组织实施的监督管理,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恢复重建工作机制。

(九)科普宣教体系建设

加强对应急预案、法律法规和常用应急知识的宣传。积极构建各级各类宣传教育平台,形成政府、社区、农村、企业、学校有机结合的安全宣传教育体系,提高公众应对危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教育部门将应急防护常识纳入学校教学内容。

深入开展稳定安全和应急科普常识宣传教育,切实把应急教育列入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程,推动应急管理常识进校园,并积极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效果,建立我市学校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教育的长效机制。

2.加强应急知识普及和宣传。

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日、防灾减灾日、消防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依托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媒体,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形式多样、公众广泛参与的应急科普宣教活动,提高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继续做好以《省公众应急指南》为主的应急科普资料的发行发放工作,大力普及公众应急知识。

3.加强专业从业人员应急管理培训。

将应急管理纳入专业资格认证考试内容,加强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安全产监督管理部门结合实际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进度,督促和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广泛开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企业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应急管理知识和应急救援内容的培训,特别是加强重点岗位人员和高危从业人员的应急知识培训,确保从业人员具备基本的应急技能、熟悉企业应急预案、掌握本岗位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程序,提高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4.建立及时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机制。

建立以新闻宣传部门和政府新闻发言机构为主,事件主管单位和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应急处置预案与新闻预案同步启动的工作机制,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和分阶段向公众公共事件信息。完善政府信息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注意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正确引导舆情,动员全社会共同应对危机。

(十)应急管理示范项目建设

1.开展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示范项目建设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优先考虑农村和部分县,启动应急管理示范项目。重点开展预防和应对暴雨、洪水、冰雹、地震、地质灾害、火灾、烟花爆竹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突发环境事件、疫病疫情、群体性事件等方面的示范项目。

2.推动建设应急综合管理示范项目

“十二五”期间,市县区要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4个,对照6项创建标准,全面提升基层社区的应急管理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广大社区群众和基层单位应对自然灾害的避险自救和互救能力,在全社会营造全民关心、支持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

结合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和灾后重建、征地安置等项目,选择3—5个村镇分别开展防灾减灾安居示范工程和农村卫生综合示范工程等建设。

四、重点项目支撑和建设内容

“十二五”期间,在整合现有应急资源的基础上,重点规划5个方面的17个建设项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承接省政府“十二五”《规划》的建设项目;另一方面是立足我市实际,提出了涉及全局、提高我市突发事件综合能力的基础建设项目。初步匡算,这些重点建设项目投资总额约为21554万元,其中,争取中省投资13858万元,市财政投资6845万元,县区配套851万元。

(一)监测预警建设项目

1.建设市级预警信息平台(省政府预警信息平台分中心)。由市气象局牵头负责。依托市气象局现有业务系统和预警信息系统,通过改造和升级,运用先进可靠的技术手段,扩建其通信网络系统、预警信息系统、信息收集传输渠道等,开发与之配套的预警信息收集、处理、等管理软件,最终形成功能齐备、系统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增加信息渠道和信息内容,建设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人工专家答询子系统、电话自动答询子系统、智能手机子系统、预警电子显示屏子系统、预警专用调频接收机子系统、有线广播前端接收子系统、农村无线大喇叭预警子系统、卫星预警接收机子系统,以及面向社会公众的电视游飞字幕和专题节目预警子系统。

2.市森林防火监测预警和通信保障系统建设。由市林业局牵头负责。“十二五”期间,新建瞭望塔20座及配套设施20套,重点林区视频监控设备22套。

(二)信息与指挥系统建设项目

1.市政府应急平台建设项目。由市政府应急办牵头负责。“十二五”期间,完成市级和县区应急平台建设,实现与省、市、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平台对接,配合省政府应急办完成在市级电子政务网站安装应急指挥软件系统,实现应急值守、信息汇总、事态跟踪、指挥协调、专家研判和视频会商、信息共享等功能。

2.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项目。由市安监局牵头负责。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加强、补充和完善,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结构完善、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符合实际的市级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负责指挥协调陆地与水上搜寻与救护队、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应急救援队及全市各专业救援队的培训、演练指导,以及紧急状态下的组织调用工作。建立市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信息平台,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决策和指挥调度,承担生产安全重特大事故的相关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和应急处置工作。负责非煤矿山救护队和危化品救护队2支专业救援队伍建设。

3.市救灾应急指挥系统项目。由市民政局牵头负责。自然灾害应急指挥系统由救灾指挥系统、电子演示系统、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和辅助系统四部分组成。建成后具备救灾应急指挥、预警预报、灾害评估、灾情上报、资料管理等多项功能,实现省市县三级救灾信息互联互通,信息资源数字化、系统化、网络化管理。

4.市餐饮药械安全应急处置项目建设。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负责。建立餐饮药械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构建全市餐饮药械安全监测预警网络。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餐饮药械突发事件预警率、直报率和现场应急检测覆盖率达到三个100%。

(三)应急队伍建设项目

1.市应急救援支队建设。由市公安局、消防支队牵头负责。依托市公安消防支队,承担全市范围内重大、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任务。加强经费、设备和队伍保障,强化业务培训、演练,提高应急救援和处置灾害事故的综合能力。

2.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由市安监局牵头负责。配套完善市级应急救援中心装备,扩充训练内容,提高救援技术水平。依托略阳县政府和嘉陵矿业有限公司为基础,组建市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队;以汉江药业和理想化工集团现有的危化品救护队为基础,由市、区政府以及企业共同投资,组建服务全市的危险化学品救护队,配备相应的救援器材和物资。

3.组建一支水上搜寻救护队。由市交通运输局、市海事局牵头负责。组建一支陆地与水上搜寻救护队,加强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4.市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由市地震局牵头负责。依托军分区、消防支队和预备役,组建一支200人左右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依托市地震局和各县区地震工作人员,组建一支30人左右的市、县地震应急现场工作队,满足震后快速奔赴现场开展工作。

5.市医疗卫生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依托市区医疗卫生条件,整合资源,组建一支医术精良、反应迅速的医疗卫生应急救援专业队伍。

(四)应急物资保障建设项目

1.建设市级应急物资保障调度指挥平台。由市发改委牵头负责。建设市级应急物资保障机构。市商务局、工信委、交通运输局、财政局等部门参加,建成市级应急物资保障调度指挥平台,综合汇总各类应急物资信息,快速组织重要应急物资的紧急生产和调运等。

2.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由市民政局牵头负责。建设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同步建设室外堆放场,购置装卸、技防、物资保管等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可以满足我市救灾物资仓储需要,提高灾害救助水平和能力。

(五)综合保障能力建设项目

1.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平台建设。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负责。加强对重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测预警,实时掌握地质灾害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为地质灾害预防和应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建立集地质灾害信息监测、信息分析处理、网络化信息传输、信息于一体的地质灾害应急平台。

2.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由市地震局牵头负责。在中心城区、大河坎建设具有指挥、医疗、卫生、供水、供电、通讯等功能的避难场所4个,满足30%市区人口应急避险需求,有效应急避难场所总面积至少达到15万平方米。“十二五”期间,各县区至少建设1个规模适当、功能完备的应急避难场所示范项目。

3.市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项目。由市民政局牵头负责。面向社会公众和大中小学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新建自然灾害科普教育综合楼及附属配套设施,设置展览区、灾害体验区、灾害演示放映区、心理恢复区、室外活动区、拓展训练区和实践演练区等多个功能区。

4.市中心城区消防站建设。由市公安局、市消防支队牵头负责。按照中心城市规划区消防站布局和消防单位接警后迅速到达责任边缘的原则,“十二五”期间,中心城区新建消防站5座,其中特勤消防站1座,普通消防站4座。

五、相关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依法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根据《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级、各类应急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建立并强化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规划》的责任主体,保障各项建设内容落到实处。依法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加大应急管理执法、监督力度。

(二)建立应急管理投入机制

将应急管理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优先安排。全市各级政府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应急管理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须由政府负担的经费。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

(三)制定相关经济保障政策

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辅助管理功能,使其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鼓励保险公司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保险服务。结合实际,建立应急管理的公益性基金,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进行捐赠。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社会资源依法征用与补偿机制。建立政府采购应急相关产品制度。

(四)加强协调配合和规划衔接

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各种协调机制。做好各级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之间、以及与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加强规划的管理和审批。在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等规划中充分考虑各类危险源、重点目标、应急避难场所等因素,统筹安排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五)建立健全规划监督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全市各级应急体系规划制定、实施的监督评估机制。各县区、各部门应及时跟踪本地区、本行业规划编制和实施情况,对规划进展和落实情况进行评估,提出对策建议。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省上和我市“十二五”期间应急体系建设任务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