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城乡劳动保障监察体系方案

时间:2022-03-10 09:37:00

建立城乡劳动保障监察体系方案

为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体系,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权职能,更好地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加强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行为的监管,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为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试点的意见》(人社部号)、《省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指导意见》(人社发〔〕号)、《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实施方案》(沈人社发〔〕87号)精神和国家、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会议的要求,结合实际,决定在范围内开展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以下简称“两网化”)建设工作。为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按照《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以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管理体系为依托,建立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任务下移、体系延伸的工作格局。以强化街道、社区一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力量为基础,构建、街道、社区(村)联动的劳动保障监察体系。以完善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有效组织监察机构队伍并充分延伸信息网络,实现对辖区内各类用人单位的全覆盖和动态监管,进一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由被动反应式向主动预防式转变,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及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劳动保障法制环境。

二、总体目标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以“抓环境·促提升”为目标,建立健全覆盖,科学、规范、高效,以服务为主的劳动保障监察监管体制;充实一线监察执法力量,细化落实网格监管责任,按照上级有关要求,以街道和社区(村)为基础,划分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在街道设立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社区(村)设立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站,并建立企业监察协管制度,将各用人单位全面纳入网格监管范围,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依据全“金保工程”网络,建立涵盖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体系,利用就业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与劳动保障监察网络管理平台,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信息数据库,实现对用人单位信息的及时准确采集、对用工行为的科学动态监管和对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超前预防与化解;进一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系统的升级改造,建立统一规范、高效便捷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信息联动和监控管理平台,完成劳动保障监察由信息资源数据库型向适时监控管理型的转变。

具体目标:各街道在年9月底,制定完成本区域(含经济区)“两网化”建设实施方案;年12月15日前,完成本辖区(含经济区)网格划分,开展用人单位信息采集,建立用人单位纸制档案;年12月15日前,街道、社区(村)全部实现“两网化”管理。

三、主要内容

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的含义。根据劳动保障监察管辖规定,按照管辖区域内用人单位的数量和监管难度,依托就业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以街道、社区(村)为基础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一网格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劳动监察工作人员与协管员,明确职责和任务,负责实时采集和监控网格内用人单位招用工、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劳动条件、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信息及情况,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跟踪及时的覆盖城乡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网。

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的含义。在网格化监察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汇集用人单位用工信息,建立用人单位用工信息数据库,同时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开发的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标准基础上,整合开发运用具有信息共享、数据比对、动态监控、分类监管、统一受理、统计分析、预警预测等主要功能的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平台,实现管理信息化、执法规范化、监管统一化,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

四、具体措施

(一)成立组织。成立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刘克武同志任组长,劳动局局长邹义顺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管领导、农民工维权监察大队大队长,街道主管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劳动局,负责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及日常工作协调处理。

(二)落实机构、人员、车辆。按照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要求,将现有街道、社区(村)划分为68个网格(其中街道3个、社区25个、行政村40),即每个街道为1个一级网格、每个社区(村)为1个二级网格。每个街道成立1个劳动保障监察中队,配备2名劳动保障兼职监察员,劳动保障监察中队中队长由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部门科长兼任;每个社区成立1个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站,配备2名劳动保障监察员(其中1名为协管监察员);每个行政村成立1个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站,配备1名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劳动监察协管员可内部调剂公益性岗位等人员解决。

(三)建立企业劳动监察协管制度。紧紧围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这条主线,不断创新维权方式,采用“前置预警”的方法监测企业可能出现的拖欠工人工资等违法行为,在企业工会组织中聘请劳动监察协管员,通过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缓解劳资矛盾,尽力把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经费保障。各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工作经费由财政列入年度预算,每个街道标准为每年50000元,并要确保专款专用。

(五)建立网格。在范围内建立街道、社区(村)两级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其中:一级网格的划分以街道为单元划分,共划分3个一级网格,各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业务管理隶属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接受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业务指导和工作检查。二级网格的划分以社区(村)为单元划分,共划分65个二级网格,社区(村)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站业务管理隶属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接受所在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的业务指导和工作检查。

(六)搭建网络平台,采集监察信息。劳动局为推动软环境建设,搭建劳动监察网络平台,全面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水平,现正在开发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投入使用后,可优化劳动保障管理工作流程,将企业劳动用工备案、工资基金管理、集体合同管理、书面审查、劳动监察管理、劳动工资表报等相关业务纳入系统管理,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可整合相关信息资源,完善报表体系,为政府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依据。届时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各街道、社区(村)可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保障监察信息采集标准,按照“一户一档”方式采集网格内用人单位的用工等信息,建立网格地域内用人单位遵守和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逐步形成用人单位网格化管理数据库,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

五、工作职责

(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职责

负责内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具体职责是:

1.制定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标准和实施方案,并对“两网化”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

2.设立街道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指导街道设立社区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

3.负责对内网格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上岗培训、工作部署和业绩考核等;

4.负责协调落实两级管理网格的工作人员、办公经费、各项待遇以及工作设备和办公设施;

5.负责辖区内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和日常维护;

6.建立辖区内全部用人单位劳动保障监察电子信息档案和基本信息数据库。

(二)街道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职责

1.设立本辖区(含经济区)内社区(村)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

2.负责劳动保障兼职监察员和劳动保障监察协管监察员的管理;

3.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提供必需的办公条件;

4.建立本辖区(含经济区)内用人单位劳动保障监察电子信息档案;

5.对本辖区(含经济区)内用人单位遵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并上报有关情况;

6.协助、配合上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辖区(含经济区)内用人单位开展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等工作。

(三)社区(村)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职责

1.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

2.反映、传递辖区内用人单位违法信息和劳动者的举报、投诉;

3.及时采集和维护本辖区内各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基本信息档案,全面掌握各用人单位在用人管理、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方面遵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情况;

4.开展辖区内日常巡查、书面审查的实地核查、专项检查、案件调查处理、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等监察业务;

5.对辖区内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6.协助、配合做好上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开展有关工作。

(四)企业协管员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网格职责

1.及时向本企业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

2.向企业工会反映、传递本企业内用人单位违法信息或员工的举报、投诉,力争将矛盾化解在企业基层内部。如果内部确实无法协调处理,应及时向劳动保障监管部门反映帮助解决矛盾;

3.及时采集和维护本企业内的劳动保障基本信息档案,全面掌握本单位在用人管理、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方面遵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情况;

4.协助、配合上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开展有关工作。

六、实施步骤

按照“统一部署、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及时总结”的原则,分阶段完成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

(一)准备阶段(年8月)。制定“两网化”工作实施方案,划分网格,建立工作机构,成立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全面推进全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

(二)启动阶段(年9月至12月)。以两级劳动保障监察网格为平台全面启动“两网化”建设工作。积极做好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的招聘和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协管员的调剂,专、兼职监察员和协管员配备率分别达到85%、75%以上,协管员受训率不低于85%;全面启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网格化管理,完成建立网格、健全制度、划分区域、落实人员、明确职责等基础工作,确保30%以上的用人单位实现网格监管;按照里统一制定的信息采集样本,采集用人单位信息,建立用人单位纸质档案,网格用人单位信息采集率达到30%以上,同时,健全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电子信息档案,完善实时监控的基本信息数据库。

(三)推进阶段(年1月至7月)。全面推进“两网化”建设工作。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确保80%以上的用人单位实现网格监管,专职监察员和协管员配备率达到90%以上,协管员受训率达到100%,网格用人单位信息采集率达到70%以上。建立网格用人单位电子信息档案,建立用人单位网络化管理信息数据库,初步搭建“两网化”建设管理平台。

(四)健全阶段(年8月—年11月)。要全部实现对用人单位的网格监管,配齐专职监察员和协管员,健全网格工作平台,网格用人单位信息采集率达到90%以上。健全网格电子信息档案,建立用人单位网格化数据库,运行使用劳动保障监察管理系统,进一步健全“两网化”管理工作制度,确保“两网化”管理工作规范运行,90%以上的网格信息实现、区、街道、社区联网,并落实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

(五)完善阶段(年年底前)。全面实现、、街道、社区(村)四级联网;完善网格电子信息档案及“两网化”管理配套规章制度,健全运行机制,提高监管效率,实现“八到位”,即“网格划分到位、设施设备配套到位、监察协管人员到位、资金来源保障到位、信息采集监控到位、信息系统建设到位、规章制度建立到位、执法服装统一到位”,全面完成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工程。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要把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工作作为今年乃至今后几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各街道、社区(村)要结合本辖区实际特点,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并将该项工作列入单位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各相关部门、街道、社区(村)要加强领导,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指定牵头部门,选派专人负责,研究制定工作措施,及时解决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将“两网化”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二)提高认识,严密组织。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对提高监察工作效率、预防和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各街道、社区(村)要统一思想,密切配合,认真落实相关措施,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要按照职责要求,积极开展工作,按时完成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任务,确保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三)健全制度,加强管理。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将统一制定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考评制度、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制度等。各级监察部门应在统一制度和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不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完善措施,加强管理,保证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稳步推进,扎实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