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办侨联年度总结及思路

时间:2022-06-08 09:54:00

侨办侨联年度总结及思路

年,本办(会,下同)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市委统战部及上级侨办、侨联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侨务工作,坚持以侨为本、为侨服务,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大力涵养和发挥侨务资源优势,搭建海内海外两个平台,求真务实,锐意进取,我市的侨务工作取得了新的业绩,迈上了新的台阶。

今年共计接待海外侨胞、港澳同胞214人(次),其中10人以上团组5个,在姚大型活动3次;接受为社会公益事业捐赠项目多个;走访侨(港)资企业、侨属企业37家(次);本办引进项目7个(其中意向性项目3个),总投资逾1100万美元;处理侨信侨访93件(次),办结率100%,排忧解难12次。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提升侨务工作地位的重要舞台。今年,本办结合本地侨务工作实际,积极有效地开展了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服务侨资企业转型升级、发挥侨务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我市的侨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结合更加密切,实效进一步显现。

(一)开展六项行动,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年,市委市政府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全办上下立即统一思想,将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摆在了工作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并在第一时间进行部署安排,以发挥优势,力争实效:一是发挥自身优势,借助香港经贸活动周、杨梅节、上海世博会、姚商大会、塑博会等节庆展会,积极动员海外商界人士来姚寻找商机。二是坚持大侨务观念,在充分发挥姚籍海外乡亲作用的同时,争取上级、兄弟县市侨务部门的支持,整合利用侨务资源,积极挖掘非姚籍海外客商来姚发展。三是以互利共赢为原则,向市政府推介海外重要人士作为招商顾问,发挥其人际关系广泛的优势,为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多作贡献。四是建设优质高效的侨网,及时招商引资项目和政府相关政策信息,传达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的精神,营造氛围。五是发动市内侨眷力量,通过召开侨界代表人士招商引资座谈会和在姚创业留学人员座谈会等方式动员侨界人士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奉献力量。六是坚持引资与引智并举,引导留学人员和海外专业人士多途径为我市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智力支持。

经本办牵线搭桥,至目前共引进意向性项目7个,总投资逾1100万美元。其中研发生产LED新光源的兆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澳大利亚留学人员与德国设计公司合作的凯斯金设计公司已经成功落户,公司已注册成立,开始运营。其余项目正在积极推进落实中。

(二)调研走访,服务侨资企业转型升级

我市侨资企业数量多,分布较为集中,绝大多数侨资企业仍维持在劳动密集和产品加工出口的传统模式,成长缓慢,整体竞争力较弱,转型升级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上级侨务部门的统一部署,本办分别于4-5月和8-9月开展了“侨资企业服务月”活动,进一步摸清了我市侨资企业目前经营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了解了一些侨资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的思路和建议,并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和服务侨资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步伐。

一是急侨所急,排忧解难。针对侨资企业普遍存在的招工难现状,本办与省市侨务部门合作搭建招工平台,把亟需用工的侨资企业的生产发展现状、工资待遇等资料提供给方,委托侨务部门负责与当地劳动部门进行联系落实。二是履行职能,优化服务。本办将收集到的侨资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向上级侨办汇报,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与有关部门沟通,落实解决相关问题的措施,争取党委政府对侨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尽量为侨资企业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和成长空间。三是宣传引导,助力升级。本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举办座谈、侨企联谊等活动,向侨资企业提供优良到位的政策和信息服务;通过组织侨资企业负责人参加海外华侨华人投资合作对接洽谈会等,积极引导我市侨资企业与海外智力对接;挖掘侨资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成功事例,例如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董事长海归博士姚力军被授予“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成果奖)等,利用网络、报刊等方式积极宣传,放大示范带动效应。

(三)长效联动,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自年本办发动侨资企业与邻近村结对,建立“侨企联村、共建共享新农村”长效联动机制以来,发挥侨务优势助推新农村建设工作得到了持续发展。至目前,已接受海外侨胞捐赠300余万元,发展到华鑫化纤等20多家侨资侨属企业与村结对,企业为新农村建设投入帮扶资金逾500万元,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建设。

今年月,全国“侨爱工程——万侨助万村活动”工作会议在举行。市侨办在介绍经验时,推介了我市“侨企联村,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做法。省侨办还专门在全省范围内对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我市侨资企业浙江华鑫化纤有限公司、太平洋大酒店有限公司荣获发挥侨务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贡献奖”,本办荣获发挥侨务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组织奖”。此外,市侨务部门等还专门来姚与我办开展助推新农村建设工作交流,取长补短,促进了该项工作的持续深化发展。

二、凝聚侨心,共谋发展

按照立足国内、放眼海外,凝聚侨心、维护侨益的指导思想,本办不断建立和完善与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联系机制,强化联谊、沟通、服务和引导工作,以更好地汇集侨智、发挥侨力。

(一)搭建联络联谊新平台,拓展海内外联谊新途径

一是成立新加坡联谊会。为团结更多旅新姚籍人士,凝聚力量,经过我市侨办的精心筹划,在元宵佳节,20余名在新加坡留学、工作的姚籍专业人士欢聚一堂,成立了新加坡联谊会,并推选出联谊会的顾问及执行委员会成员。该联谊会由高学历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籍人士组成,是继去年香港联谊会成立之后我市在海外成立的第二个联谊组织,也是我市侨务部门拓宽海外联谊渠道、搭建海外合作共赢平台的又一举措。该联谊会成立后,会长李国生先生多次应邀来姚访问,并邀请新加坡侨社领导人来姚参加经贸活动,组织联谊会成员回乡交流访问,进一步加强了两地之间的合作与往来。

二是成立在姚创业留学人员沙龙。针对回姚创业留学生日益增多的新形势,以及配合我市“创新提升年”活动,本办对全市各乡镇、街道回姚创业留学人员进行了一次调查摸底,挖掘出了一批具有出国留学背景的企业家下一代。本办适时召开在姚创业留学人员座谈会,并建立了在姚创业留学人员沙龙。该组织以“联络联谊,合作交流,推动创业发展”为主题,为各位成员搭建联络感情、沟通信息的平台。在市侨务部门指导下,在姚创业留学人员沙龙已组织了座谈、垂钓、游世博、摄影讲座等活动,并结合活动开展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创业创新发展问题”、“企业转型升级”等话题的讨论。目前,该沙龙已吸收30余位会员,且队伍正在不断扩大。

(二)加强与外交流往来,凝聚海内外乡情友谊

一是结合商贸、庆典等重大活动,邀请海外侨胞积极参与。借在港商贸、庆典等活动契机,今年本办共4次赴港拜访在港乡贤,共商发展大计,邀请他们及通过他们邀请更多的海外客商参与我市重大经贸活动,寻求来姚投资发展的合作商机。如香港·市重点区块推介会期间,本办根据市领导的要求,发挥自身优势,广邀客商,赢得了香港宁兴公司董事长宋越舜,香港华侨华人总商会会长、国际华龙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高宝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等重点客商的参与与支持。市工业重点区块及项目推介会期间,本办邀请新加坡三江会馆会长、新加坡同乡会会长、副会长、新加坡联谊会会长等客商参加,增进两地之间的交流往来。首届姚商大会期间,我办邀请新加坡联谊会会长、香港联谊会会长等8位华人华侨、香港同胞参与,并受到了市领导的亲切接见,先生还在姚商论坛上为中小企业如何开拓东南亚市场作了主题演讲。期间,还实地考察了经济开发区,参观了第12届中国塑料博览会。

二是结合世博盛会、杨梅季节、传统节日,开展寻根之旅。配合情系中华、薪火相传——海外华侨华人世博行活动,我办接待了新加坡三江会馆、新加坡同乡会、新加坡联谊会等团组,通过寻找7000年河姆渡先祖文明足迹,领略“文献名邦”深厚历史底蕴等活动,加深了海外二三代对祖籍国的了解和对家乡“根”的意识。杨梅节期间,香港联谊会组团来姚品尝杨梅、游览世博;我市侨联顾问、旅美华侨周金龙召集众海外亲人三代同行,相聚家乡龙泉山麓,感受家乡风貌,让后辈们扎“根”家乡。清明时节,美国旧金山中华总商会原会长先生一行等回家乡祭奠先祖,期间,八十八岁高龄的王林香珠女士还专程赴陆埠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发扬了广大侨胞爱国爱乡、情系故里的优良传统,扩大了侨的社会影响面。港胞邵力伟先生捐资50万元设立“银村国学教育基金”,推动学校的国学特色教育。通过联系交流,加深了情谊、进一步涵养了侨力资源。

(三)深化联系服务机制,团结广大归侨侨眷

一是经常走访慰问。市侨务部门进一步扩大走访慰问对象范围,挖掘侨务资源,同时,加强对一些重点对象的联系,如侨眷周培森、陆炳铨等已坚持走访联系20多年不间断。也正是长年累月的感情积累,紧密团结了侨界人士,进一步凝聚了侨心,为发挥侨的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经常组织活动。本办组织侨界人士参观上海世博会,感受世界各国多元城市文化;组织侨界人士参观帮博物馆,进一步传承与弘扬帮精神;组织部分侨属企业家赴台湾参观考察,领略宝岛风情。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增强了组织活力,也丰富了侨眷业余生活,陶冶了情操。

三是重点帮扶困难归侨侨眷。做好华侨生育、留学人员子女就学、归侨侨眷求医问药等权益维护和排忧解难工作。对于因病致贫的归侨、侨眷方松堂夫妇以及遭受火灾的老侨眷周云富,本办积极争取市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及上级侨务部门的多方关心。省、市侨办启动困难归侨应急救助机制,将列为市首个获得省市两级侨办应急救助的贫困归侨家庭。省侨办主任还专程上门慰问。侨界内部也引发了以侨帮侨的自觉行为,侨资企业家徐梦彪主动资助2000元,以补医疗费用之需。我市侨办除了资金资助外,更是关心备至。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颁布实施20周年,本办以“广泛宣传,努力营造依法护侨的良好氛围;严格依法,维护华侨、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为侨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做好侨法贯彻实施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了上级侨务部门和市人大领导的检查。

三、参政议政,履行职能

参政议政既是侨联的权益更是重要职责。为充分发挥侨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在我市“两会”召开前夕,本办精心组织,专门进行了部署。一是在侨界开展了“我为经济社会发展献一策”活动,倾听侨声,了解民意,广泛征集了一批意见建议;二是专门组织侨界政协委员座谈,与委员们进行联络沟通,就集体提案和个人撰写提案等进行探讨、酝酿、提升和完善;三是广开言路,吸引海外人士积极参与,如海归博士、美国耶鲁大学电机系访问研究员徐德清,通过市侨联向大会提交了《要加快从“招商引资”向“招才引智”发展的建议》,充分发挥了侨务优势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为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建言献计的作用。

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期间,我市侨界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全市人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履行职能、建言献策,共提交高质量的集体、个人提案和社情民意10多件,既反映了侨声民意,也涉及我市发展经济、推进城市建设、促进教育均衡、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和加强民生保障、建设现代和谐宜居城市等方方面面。我市侨界提案的“质”与“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四、夯实基础,加强建设

各乡镇、街道基层组织是开展我市侨务工作的基础。为进一步夯实基础,推进建设,今年以来,本办着力在以下五方面进行了加强:

一是加强培训。培训是适应海内外侨情变化,提升侨务干部和归侨侨眷素养的最直接的有效方式。今年,本办组织部分基层侨务干部参加了省、市侨务部门的培训活动,丰富侨务理论知识,开拓新的工作思路。同时,在8月份,本办组织召开了全市基层侨务干部培训会,为城区四个街道的基层侨务干部和社区负责人作关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基层统战工作》和《海外侨情与新时期的国外侨务工作》的辅导报告,使他们能够了解侨情,做到心中有数,也能够扩大眼界,明确工作方向。

二是开展交流。为学习先进,借鉴经验,本办组织基层侨务干部赴浙江省示范性基层侨联——兰溪市云山街道侨联学习考察,组织阳明街道侨联干部赴鄞州章水镇侨联学习考察。通过实地走访,使基层侨务干部能够拓宽视野,借鉴经验,取长补短,推动工作。此外,本办也根据各地特色,邀请市侨务部门、温岭市侨务部门、鄞州章水镇侨联等来姚开展主题交流,促进我市侨务工作。

三是完善考核。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侨务工作方针政策,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基层侨联组织建设,本办还制定制度,坚持对全市各乡镇、街道的基层侨务工作进行考评打分,激励先进,共同提高,促进发展。

四是规范组织。为考虑到基层组织的长远发展,鼓励争先创优,本办引导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今年月,阳明街道长安社区侨联被省侨联评为五星级“侨界之家”,并由中国侨联副主席亲自颁发奖牌。月份,凤山街道归国华侨联合会成立,选举产生了街道侨联组织机构成员,由原“三胞”眷属联谊会会长担任街道侨联主席,并在季卫桥社区设立凤山街道侨联办公、活动中心。凤山街道侨联建立后,我市侨联以创建“省示范性基层侨联”为目标,按照“五有”标准,及时加以指导,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街道侨联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五是注重指导。目前各乡镇、街道基层组织按照“组织起来,活跃起来”的要求,定期开展活动。本办利用各种联谊活动契机,向归侨侨眷介绍国际国内新形势、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及部署,积极采纳归侨侨眷的意见建议,调动他们关心家乡建设的积极性。围绕当前中心工作,鼓励侨界人士为“招商引资、转型升级”献智出力。

明年工作思路

年,市侨办侨联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谋划侨务工作方向和重点,提出了“1234”工作思路。即开展一项工程,围绕二条主线,落实三项机制,完善四大关系。

一、开展“联侨归心工程”建设,不断开掘和涵养侨源

为进一步拓展与海外侨社新生主力军——新华侨华人的广泛联系,多形式为新华侨华人提供服务,年,市侨办将深入开展“联侨归心工程”建设,不断开掘和涵养侨源。

“联侨归心工程”重点在凝聚力量、发挥作用上做文章。在工作流程上要抓好“五个环节”:采集数据,建立队伍筑同心;求同存异,联络交友求同心;排忧解难,提供服务促同心;选准载体,开展活动显同心;培养人才,参政议政谋同心。“联侨归心工程”要着力抓好“三个支撑点”:一是开展“寻根活动”,吸引华侨华人新生代来我市寻根问祖,扎根创业,育根发展;要紧紧抓住天华符氏宗亲、杨家干氏宗亲、泗门谢氏宗亲等资源优势,以“河姆古渡”、“文献名邦”、“阳明故里”等乡情文化为依托,精心筹划,组织参与“河姆渡国际文化艺术节”、“情系中华·薪火相传——海外侨胞家乡行”、“海外青少年夏令营”等系列活动,密切与海内外“四有”人士的联系,加强交流交往,为我市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二是实施“合心行动”,充分发挥现有两个海外姚籍同乡社团的作用,加强对会务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引导他们“自发、自主、自理”开展工作,邀请他们在家乡杨梅佳节、塑博会等节庆会展期间来姚访问,增强组织凝聚力和活力,加强乡情联络,寻求经贸等合作交流机会;积极举荐海外新生代参与国内有关活动及培训,着力培养他们对家乡的感情,如聘请侨联顾问、青联海外委员,邀请参加海外中青年侨领研习班等。三是启动“侨爱计划”,帮扶弱势群体,引导和教育侨界人士通过智力支持和技术、资金、项目资助等形式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长期有效的帮扶,为国分忧,为民解愁,化解矛盾,理顺关系,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稳定宽松的发展环境。

二、围绕两条工作主线,提升服务发展的水平和能力

一是围绕“招商引资”这一主线。从经济发展长远发展目标的高度,进一步树立大局观念,推进招商引资,以“有为”赢地位。在继续抓紧落实“六项工作举措”的基础上,要创新招商工作思路,拓宽招商渠道,搭建招商平台。如建立市内归侨侨眷引进项目奖励机制,开展赴侨商集中地区招商等活动,紧紧依靠全市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动员姚籍侨界客商回乡发展,非姚籍海外人士来姚投资兴业。二是围绕“引智助业”这一主线。重视做好侨界专业人士的人心回归和智力回馈工作,引导他们把自身事业的发展与家乡的科技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汇集侨智,进一步服务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做到引智与引资并重。要不断充实和完善留学人员人才智力库和民营企业项目需求库,并以此为基础,争取尽可能熟悉市内和海外两头,年拟举办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与民营企业、科技人员对接洽谈活动,提高引荐、对接的成功率。要抓住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热潮和回姚发展人数不断增加的机会,充分发挥留学人员作用,不断引导和服务留学人员项目落户我市,为推动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作贡献。年要继续加强与阳明188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创业园区的协作,积极为一批设计、研发等留学人员项目落户牵线搭桥、排忧解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协力打造一个留学人员在姚集中创业基地。

三、落实三项工作机制,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长效性

一是认真探索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长效机制,为我市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出努力。1、继续做好侨资企业与所在村“村企结对”工作,着眼与长远和实效,既要弘扬乐于奉献的精神,更要在引导合作双赢上下功夫;2、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引导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开展送温暖活动,帮助改善农村的文化设施和其他公益事业;3、动员侨界爱心人士设立有关“爱心基金”、“助学基金”,资助农村弱势归侨侨眷和贫困学子,改善生活就学条件,共享建设发展成果。

二是认真探索依法护侨、为侨服务的长效机制,在继续热诚做好为侨界人士提供热心周到服务的同时,更要注重依法护侨,建立全市上下呼应联动的制度和工作网络。1、进一步加强“侨法宣传角”建设。在树立阳明街道长安、新城市社区“侨法宣传角”示范点的基础上,要继续创造条件,充分运用这一阵地,增强辐射效能,扩大侨法宣传范围,努力营造全社会知侨、爱侨、护侨的良好氛围。2、继续开展“送法律下乡”活动。重视涉侨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引导广大侨界人士学法、知法、守法,为侨界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3、开展“侨帮侨、献爱心”活动。要更加自觉地履行为侨服务的职能,关心困难归侨侨眷的工作、生活,充分发挥侨务资源优势,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帮助困难归侨侨眷。4、深化“侨资企业服务月”的内涵,创新服务手段和方法,对在姚投资兴业的港商、侨商,做到经常上门走访,关心他们的生产经营和生活情况,引导和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壮大企业实力。

三是认真探索归侨侨眷“参政议政”的长效机制。要发挥侨联在政协舞台上的重要作用,优化侨界共同参与、突出海外智力专长、参与社会事务建设的机制,在广泛发动海内外侨界人士“献一策”的基础上,注重发挥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参政议政中的积极作用,组织侨界政协委员认真履职,考察调研,了解社情民意和侨的呼声,积极撰写提交更多高质量的提案,为“幸福之城”——的更好更快发展献计献策。

四、完善四大关系,创造良好互动的社会氛围

(一)完善侨务机关内部干群关系,加强侨务干部的自身建设。侨务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具有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差异性大、人情味足、挖潜余地深的特点,这就对我们的侨务干部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年,我们将着力把侨办打造成为“学习之家”、“和谐之家”、“创新之家”,从干部队伍建设着手,推动侨务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一是打造“学习之家”。要精心筹划系列学习教育活动,打造各类学习平台,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载体,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专题辅导等方式,分层推进,确保成效。如开设“微型党课”,举办“侨务讲坛”,组织外出考察等学习活动,每人每年撰写一篇调研文章等。二是打造“和谐之家”。关注侨务干部八小时之外的业余生活,每人培养一个文艺特长和兴趣爱好,经常性组织开展活动和展示;开展干部谈心谈话制度,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及时帮助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三是打造“创新之家”。经常组织侨务干部外出交流学习,开拓眼界,更新知识;每月一次进行工作小结并提出下月工作思路;力争年底市评比获奖项目达到二个以上。

(二)完善侨办与各级侨务部门关系,理顺侨务工作组织网络。侨务工作对象的分散性特点决定了开展侨务工作必须组建各种形式的工作网络,才能把不同工作对象组织起来,联合起来。一要加强与上级侨务部门和兄弟县市区侨务部门的联系和互动,共享侨源,发挥优势,促进我市对外开放;二要加强对基层侨务组织的指导和考核,以编制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侨联工作网络为目标,以创建浙江省示范性基层侨联和社区(村)星级“侨界之家”为载体,按照“五有”标准,加强我市基层侨联组织建设,以点带面,形成整体优势,增强侨联组织的凝聚力,发挥侨智侨力,促进幸福和谐新建设。

(三)完善侨办与海外社团的关系,拓展国外侨务工作平台。国外侨务工作是侨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侨团又是海外华人社会的支撑点。所以引导并推动海外侨团的团结与发展,是新时期侨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年要主动加强与海外爱国友好社团的联络联谊,通过出访、举办活动,增强与爱国友好社团之间的联系和互动,着力培养一批人品好、有才干、事业有成、热心华社事务的侨团新秀。

(四)完善侨办与其他各部门的关系,打造“大侨务”格局。侨务工作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它必须依托和借助有关职能部门的力量,共同开展工作。年,市侨办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走出小天地,拓展大侨务,积极参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涉侨活动,广泛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各项工作,努力提高为侨服务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水平。如加强与工商联、台办的合作,共同开展“新老人”凝聚力工程建设;加强与经发局、发改委、各级乡镇街道的联系,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加强与报刊、影视、网络、新闻通讯和文化中心等多种宣传媒介的联系,进一步提高侨务外宣水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