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质监工作计划

时间:2022-01-11 08:36:00

市质监工作计划

一、加强质量管理,促进提高我市质量总体水平

1.推进名牌战略。根据国务院新“三定方案”,修订出台《*名牌产品管理办法》;重点创建优质农产品品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探索通过服务品牌建设,推动我市服务业发展;做好中国名牌、辽宁名牌的梯队建设工作。

2.深化质量振兴。重点提升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巩固和提高质量兴区成果;加强相关质量及安全理论研究和应用,探索开展全市质量状况分析以及质量宏观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3.开展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建设。以国家评价细则为准则二下发质量信誉等级考核办法,统一分类标准,成立相应机构,在我市重点企业中首先开展企业质量信誉等级评定工作。

4.打造著名品牌基地。全力打造铁西新区“装备制造业”著名品牌生产基地,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实现目标及考核办法,积极争取经费支持。

5.宣传推广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大力开展宣贯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欧洲质量奖、日本戴明质量管理奖、六西格玛管理体系及我国推行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全面提升我市企业质量管理者的素质。

6.做好日常工作。认真做好重点产品建档、质量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审查和培训、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设备监理和缺陷汽车召回以及省质量管理奖推荐等日常工作。

二、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7.认真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整治。组织开展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集中整治。集中力量抓好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小作坊和无证企业等重点环节以及经评估为高风险食品的重点产品的监管。严厉打击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过期食品生产加工食品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通过服务和执法,提升食品生产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

8.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以落实“四查、四建、四落实”为核心,进一步建立责任明确、科学有效的长效治理机制;创新监管措施,建立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动态监管扣分制度,促使企业提高自律性;根据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质量等级、风险评估和得分情况,实施差别化监管,确保科学配置监管资源。

9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对高危食品的风险监控,认真分析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完善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预案,督促企业定期建立危情分析制度;分行业组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组,定期召开风险评估研讨会,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前瞻性。

10.全面加强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加大监督抽查经费投入,深入调查研究。对全市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不少于2次的监督抽查;对重点高风险食品实现全覆盖抽查,力争至少每2个月抽查一次,并力争抽查到每一种主导产品。严格落实后处理。对抽查中的问题企业立即进行后处理,充分运用处罚、曝光与帮扶相结合的后处理方式,提高后处理工作有效性。加强与工商、卫生等相关部门的联动,实现抽检结果共享。

三、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质量监管水平

11.增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有效性。清理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品种范围。根据产品特性,确定监督抽点。突出对涉安产品、部分农资产品、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消防产品、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及射线限量产品等“成批量”生产的产品进行监督抽查,抽查结果向社会公布。

12.强化监督抽查后处理。制定并执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规范》,规范市级监督抽查后处理,加大后处理工作力度;建立整改现场核实制度,对国家、省市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整改情况实施现场核查,监督企业切实改正质量违法行为,保证后处理措施全部落实到位;建立后处理工作调度会制度,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调度会。

13.实施分类监管。对41类833家获证企业按高、中、低风险进行划分,实施分类监管。组织龙头企业、研究院专家、行业协会专家、许可证现场审查专家研究企业质量动态情况,掌握最新行业信息。组织开展以行业的专业人士为骨干,区域监管人员为助手的专项检查,提高证后监管能力。

14履行监管机动车安检机构职责。探讨制定机动车安检机构检查规程,在不与交警职能交叉重复的原则下,明确对机动车安检机构监督的内容和方式,促进安检机构健康发展。每年组织两次专业检查,严查乱出报告的情况发生。

四、加强执法监督工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15.深化区域综合监管。做好监管人员分档晋级,在上年C级考试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点环节,不断提高监管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季度开展B一、A级考试。编制监管计划,按照企业和产品的特点,明确监管的重点和检查频次,做好对区域综合监管协管员、信息员的培训。以局领导联系点为依托,加强对各监管单位、监管对象的监督检查。

16.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行政执法工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主要领导见总责,分管领导负管理责任。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的考核,建立月通报、月考核制度。评选“十佳执法标兵和十大执法典型案例”,树立一批行政执法的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注意执法与司法的衔接,做好案件的移送。把执法办案的重点从注重经济处罚,调整为遏止违法行为的发生与经济处罚并重。

17.认真开展执法监督。加强对大案要案的监管。认真贯彻《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导则和基准》,做好对违法行为的查处。重点做好3万元以上大案要案的复审监督工作,确保办案质量。加强执法检查,做好案卷评查。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活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学习、交流先进地区执法办案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改进和提高我市的依法行政水平。

18.深入开展执法宣传。积极组织向《质量各报》栏目推荐报道线索,扩大质监系统的社会影响。坚持宣传工作目标制和月统计、月考核制度,做好重要信息的。做好全年宣传工作的安排,精心组织“3.15消费者权益日”、“5.20世界计量日”、“9月全民质量月”“10.14世界标准化日”和“12.4法制宣传日”活动。认真开展法律法规咨询和服务,做好全局性重点工作的报道,有重点、有计划地推出一批深度报道。

五、加快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19.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组建全市农(林)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工作委员会,制定*市农业标准化工作发展规划,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进标准化工作机制。根据地域特点开展“一县(区)一品”标准化示范项目。探索农业家用能源、环保、民生工程标准化项目新需求,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

20.认真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启动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工作平台,全面开展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委员会工作,使企业及时了解国际国内装备制造业动态。鼓励支持我市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积极申报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或工作组的秘书处。拓展采标工作深度和广度,重点向技术含量高、产业规模大、增值空间广、产值利税大的重点产业和产品倾斜。指导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技术优势的现代制造业企业直接等同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指导有条件的企业修改采用目前通行的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助推我市现代制造业又好又快发展。

21.深入开展服务标准化。进一步丰富服务业标准化体系,调整传统服务标准化工作模式到具有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和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工作上来。编制《*市公共产品标准化项目体系表》和《项目列表》,力争将公共产品(领域)标准化工作纳入全市推进服务业发展工作重要内容。争取在现代物流业标准化项目取得突破,全面促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健康跨越式发展。

22.强化标准化基础性管理。落实标准化工作激励机制,充分运用《关于加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中对企业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奖励规定,以及我市服务业标准制定政策。加强标准化科研项目研究,完善条码、代码管理。全面落实与韩国标准协会签署的“标准、质量检验交流合作协议书”,为出口韩国企业服务,进一步提升我市标准服务能力。

六、加强计量监管,强化计量服务社会能力

23.积极推进民生计量。深入开展诚信计量进市场、健康计量进医院、光明计量进镜店、服务计量进社区“四个走进”大型主题活动,大幅提高集贸市场、医疗机构、眼镜店在用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在全市开展“辽宁省放心眼镜店”评定工作,切实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组织贯彻实施国家《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服务规范》,起草制定《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审核标准》,在餐饮业、超市、大型商场等选择试点单位,推动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组织通信、电信行业计量监督检查,对话吧、网吧、公用电话组织计量专项检查。加大计量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计量违法行为;加强供热计量监管,组织对全市供热单位的在用计量器具进行监督检查。

24.强化能源计量监管。重点抓好我市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7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计量,进一步加强企业能源计量基础工作,为企业提供计量技术咨询,指导帮助企业做好计量器具检定和校准工作。继续开展“*市百家企业能源计量节能降耗服务活动”,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计量监管。完善能源计量信息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依托能源计量服务队,做好重点企业能源计量信息采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加强计量节能执法检查,对重点企业组织专项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计量违法行为。

25.加强商品量计量监管。做好大型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饮业等商业服务业的计量监督检查,组织零售商品称重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对生产企业、流通领域生产、销售的重点商品组织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抽查。加强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的计量监管,对生产企业使用的计量器具加强监督检查和计量检定,提高计量监督检查的有效性。继续深入开展衡器、加油机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计量器具产品计量监督检查,做好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强检工作,进一步提高强检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和合格率。组织与民生计量相关的血压计、验光仪器设备、焦度计等计量器具的监督抽查,组织工业、服务业在用的电能表、水表、煤气表“三表”监督抽查,提高“三表”监督抽查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加强计量器具证后监管。

26.加强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加强计量技术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重点检查超授权范围开展检定、不检定或不按规程检定就开具检定证书等不规范行为,提高校准服务能力和质量。组织市、县两级计量技术机构和计量专业站开展电能表、水表、煤气表“三表”比对实验。完善计量技术机构量传体系。规范社会公正计量行(站)建设。提高计量技术机构的校准服务能力,探索在重点行业和企业组织开展水表在线校准。做好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的数据库管理。加强计量人员计量培训。

七、完善认证认可监管体系,进一步增强认证认可的有效性

27.加强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在做好对生产企业巡查和对无效证书产品生产企业加大检查频次的基础上,加强对流通领域和在经营活动中使用强制性认证产品的检查力度。

28.围绕提高质量整体水平强化认证服务。在我市政府机构、企业等组织中进一步推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扩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服务范围。做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宣贯工作。

29.实现证后监管信息共享。现有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各分局、直属局企业巡查信息记录、专项整治信息记录、对无效证生产企业加大检查频次信息记录、违规企业处罚记录等信息实现共享。建立认证行政执法数据上报月报制度。

八、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30.全面落实使用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对企业的监察与指导,提高使用单位主动登记、主动检验的“两主动”意识,进一步强化对使用单位建立“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制度,强化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继续开展以“三不伤害”为主要内容的反违章活动。行(站)建设。提高计量技术机构的校准服务能力,探索在重点行业和企业组织开展水表在线校准。做好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的数据库管理。加强计量人员计量培训。

31.深入开展特种设备重大隐患专项整治。认真开展国家。省部署的重大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推进吊运熔融起重机(电动单梁起重机)、存险存患住宅电梯、液化充装气瓶专项整治。继续开展供暖锅炉专项整治,持续开展“土锅炉”专项整治。进一步开展流动式起重机专项整治。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季节的隐患排查与整治工作,做好隐患排查与治理“回头看”。

32.落实重点监控设备的监控措施。按照国家、省局确定的重点监控设备目录及要求,结合*实际,完善调整重点监控范围。监察使用单位落实监控责任,按照《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要求》,对必要的重新界定的重点监控设备进行安全评价,建立分级监管工作机制。针对重点监控设备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加强演练。

33.坚决打击特种设备生产违法违规行为。通过与相关部门联合监察,加强整治力度。在使用环节上重点打击无证使用、无证操作、超期不检,使用非法生产设备的违法行为。在生产环节上重点打击非法生产和超范围生产特种设备,以及起重机械销售人员借证安装、电梯线保单位不按规定开展电梯维保等行为。

34.逐步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持三个结合,即安全监察坚持日常监管与隐患治理相结合,隐患治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隐患治理与体系建设相结合。监管方式上,推行特种安全监察控制系统的应用,电梯管理试行电子安全标识。

九、大力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加强质检能力建设

35.加快“三个基地一个平台”建设。在完善规划、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抓好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资金的落实,多渠道筹措资金。密切配合张士开发区建设局等相关单位,做好协调监督工作,保证工程质量。进一步加快“三个基地一个平台”建设速度,做好实验室基础设施和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选型,及时提报采购招标计划。组织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照国家实验室验收标准,制定各个分实验室的验收细则,迎接总局验收,力争年底完成“三个基地”的建设工作,争取标准化服务平台项目尽快立项并开始建设,已建成的实验室要尽快形成检测能力。

36.加强科研工作。强化检验检测市场的开发。组织落实国家总局关于国家质检中心和技术机构能力建设及科技管理有关指导性文件精神,加强对各院的科技管理。配备高素质的科研人员,研究行业技术前沿,确定科技项目研究方向。

37.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深入研究东北地区及环渤海地区检验检测市场需求,掌握和了解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等东北亚地区国家的检测能力和检测市场的信息,加强对内对外合作交流,开拓检验检测市场。

38.推动技术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技术机构向科研型、市场型转变,提高创新和竞争能力,将市场化能力纳入技术机构年度考核内容。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努力提高经营能力,更加适应市场要求。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岗位聘用制度和续聘、解聘的正常化、规范化。

39.加强质监信息化建设。抓好“金质工程”建设,全面启动质监业务监督管理系统、质监业务申报审批系统、质监信息服务系统和数据库群建设,完成十个主要应用系统的业务开发和使用。进一步做好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完善和开发利用工作,建设好光纤专网。重点抓好市局门户网站建设,做好升级改造工作,增加和强化网上咨询、网上办事、网上受理投诉业务、网站信息上报制度,丰富网站内容。建设市局主干网和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着重抓好网络运行服务工作。

十、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质监窗口建设

40.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着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按照“五统一”的要求,探索搭建功能实用、操作简便、数据共享、系统扩展的行政审批网络工作模式,优化办事流程,开辟“一站式”服务和“绿色通道”,施行“六心”服务承诺,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十一、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建设一流质监队伍

41.大力加强系统党的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开展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统领工作;进一步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定《市局机关党委党建工作实施意见》,狠抓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保证监督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建国六十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爱国热情和队伍的凝聚力;继续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工程”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做好扶贫帮困工作。

4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工程,重点引进高层人才。组织中层领导干部培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领导驾驭、应对复杂局面及依法行政的能力。创新干部管理体制和机制,强化中层干部管理,完成《中层干部管理办法》修订工作。做好后备干部及新录用公务员培训。适时对机构、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进行动态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机构编制效用最大化。做好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

43.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认真组织制定《市质监局贯彻落实惩防体系2008年一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意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通过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整体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发展;进一步抓好层层负责的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责任制落实,建立健全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监督检查及考评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做到用制度管权、制度关人、制度管事;加强党风廉政和行风教育,以权力观和“三服务”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树立身边的勤廉兼优先进典型,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自觉性;认真受理信访举报,加大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重点查办以权谋私、吃拿卡要和乱执法、乱收费、乱摊派、乱办班等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严禁“小金库”死灰复燃,维护队伍安全。

44.全面加强机关文化建设。以牢固树立“科学、公正、廉洁。高效”基本理念为出发点,以实施市局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为载体,大力推进具有质监特色的机关文化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突出抓好“四个化”,进一步提升全系统干部职工整体素质,营造团结、融洽、和谐的团队精神,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为质监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