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年规划

时间:2022-07-11 04:34:00

红星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年规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市委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核心,以优化农村产业布局为重点,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八新一好”为载体,坚持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农村经济建设与农村社会事业并举,一切从实际出发、试点先行、整村推进、政策引导、群众参与、整体规划,统筹兼顾的原则,全面启动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发展目标

200*年以朝阳、红星村为试点,启动新农村建设,其余6个村同步实施,到2010年8个行政村全部建设成和谐文明新村镇。农村社会总产值实现15亿元,年递增12%,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702元,年递增10%,村级债务全部化解,村集体积累达到50万元以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发展。

三、建设标准

做到“八新一好”

(一)发展新农业

以种植业为主的村要大力培育优质绿色食品产业。绿色食品监测面积占70%;绿色食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农业结合机械化程度达80%以上;农业作业标准化达80%以上;新技术推广应用五项以上;科技示范户10户以上。以养殖为主的村,畜牧业(含水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畜牧科技贡献率达到55%以上;畜牧综合服务室达到标准化;开辟新的增收门路。剩余劳动力转化率达到90%以上;非农经济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40%以上。

(二)建设新项目

新上产值100万元以上、利润1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1个以上。新上产值50万元以上,利润5万元以上的项目2个以上。

(三)创建新机制

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一事一议”制度,建立健全“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制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建立健全农村科普工作长效机制。

(四)培育新风尚

按照“乡风文明”的要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制定村规民约,开展“文明户”创建活动,“十星级文明户”达50%以上。人民调解组织健全,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社会治安稳定,治保组织、群防群治组织健全,有防火防盗措施,达到平安村标准。无超计划生育问题,无黄、赌、毒行为,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不赡养老人和弃婴现象,无歧视妇女儿童案件。

(五)营造新环境

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营造新的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住房砖瓦化率达9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规模养殖小区、牧场、大户的畜禽实现舍饲圈养,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基本实现生产区、生活区分离;“三围”(围村、围园、围宅)绿化率达90%以上;村内道路宽阔笔直,硬化,石砌边沟;自来水入户率达90%以上;标准化卫生厕所建户率达90%以上。

(六)创造新生活

按照“生活宽裕”的要求,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让农民逐步享受国民待遇。农民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贫困户基本脱贫。适龄少年入学率达100%,辍学率在1%以下,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面达100%;村级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和医疗急救网络比较完善,农民享受基本医疗保障,实现大病救助,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达85%以上;在自愿的前提下,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面达100%,人均2500元;村卫生防保覆盖率达85%,平均灭鼠密度控制在3%以下;实现广播电视、农业信息村村通;电话普及率和宽带入户率分别达到80%和20%;村有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休闲广场等文化娱乐场所。

(七)建立新组织

围绕本村优势主导产业,成立各类专业协会,组建党员与农民致富联合体,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建立标准化的畜牧兽医综合服务室。

(八)培养新农民

每户有一名科技明白人,掌握1-2项农业新技术;获绿色证书的农民达10%以上;具有初、中级农民技术职称的农民达20%以上;农村青壮年文盲率不超过3%;有一名以上大专院校毕业生。

(九)建设好班子

“两委”成员全部达到中专以上文化程序。党组织达到“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准,村委会的群众满意率达80%以上

四、主要任务

实施“2111“工程,抓好5项工作

实施“2111”工程,即壮大绿色食品生产和畜牧业两大优势主导产业,扩充组建农副产品加工销售集团,发展村级私营企业,鼓励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构建现代化新型农村产业格局。

(一)实施绿色食品生产和畜牧业进档升级工程

1、绿色食品生产。优化全乡农业种植结构,培育青玉米、蔬菜、果品三大产业。扩充规模,更新品种,增加收入。2006年以鸡兴、红胜、前进、西太村为重点,全乡青玉米种植面积1.2万亩,以朝阳、红太、东太、西太村为重点,全乡春、夏、秋菜种植面积6000亩,以朝阳、红星、西太三个果园村为重点,推进果树品种的更新换代进程,确定123苹果、南果梨、520梨为主栽品种,123苹果面积达3000亩,优质梨面积达1500亩,全面推广普及无公害,绿色食品操作规程,组织农民按标准生产,“十一五”期末,全乡青玉米种植面积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2万亩,123果面积4000亩,梨面积3000亩。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三大产业产值实现0.7亿元。

2、畜牧业生产。充分依托林源牧业有限公司和高金集团两大龙头企业,以现有的养殖小区,养殖大户为中心,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牛、猪”经济。2006年以朝阳、仁和、东太、西太、四个养牛小区为重点,全乡肉牛饲养量达4900头,以红胜万头猪场,红星、前进村4个千头猪场为重点,生猪饲养量达3万头。“十一五”期末,全乡肉牛饲养量达1万头,生猪饲养量达5万头。牧业产值实现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

(二)实施农副产品提质增效工程

充分发挥红星乡企服务中心龙头企业作用,在现有4个杂粮加工厂、30个煎饼加工厂、3个青玉米速冻加工厂、3500亩果树基地的基础上,2006年组织东太村引进500万元新上一处年产杂粮4000万公斤,煎饼200万公斤的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厂。成立加工销售集团,通过扩大规模,改造设备,“十一五”期末,集团下设四个分公司,分别是“青玉米加工销售分公司、杂粮加工销售分公司、煎饼加工销售分公司、果品生产销售分公司,统一使用“聚缘村”品牌,提高包装档次,增加“原”字号产品附加值。产品要从现有占据北方市场的现状下,逐步向南方延伸,销售收入实现1亿元。

(三)实施发展村级私营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工程

利用闲置厂房,闲置土地,面向社会广泛招商,引进环保企业入村,盘活闲置资产增加村级积累。同时鼓励农民发展私营企业,对已形成的朝阳工业小区、红星沙发小区、红星木材加工厂等工、商、运、建、服私营企业要从政策、法规等方面加强宣传,指导,确保全乡私营企业健康发展。2006年全乡各村利用闲置资产新上企业10个,发展个体私营业户120户。“十一五“期末,全乡个体私营业户达1500户,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各村村级积累达到50万元。

(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工程

全乡现有劳动力6300人,其中:务农劳动力2000人,其余为剩余劳动力,要不定期组织剩余劳动力参加引导型和技能型培训,保证每名剩余劳动力都能掌握1-2门务工技能,引导剩余劳动力到乡镇企业或域外企业就业。2006年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达1000人,输出转移劳动力500人。“十一五”期末,全乡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达90%以上。

抓好五项工作

1、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1)加大西太、朝阳、红星、红胜4个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力度。计划投资100万元,治理4个小流域侵蚀沟8条,4000延米,砌筑石谷坊100座,土谷坊150座,削坡植树5000棵,从源头上解决水土流失日益严重问题。

(2)打井抗旱。计划投资100万元,在全乡8个行政村,无灌溉能力的地块打机电深井15眼,各类小井100眼,灌溉及坐水种面积1万亩。2006年完成鸡兴村青玉米喷灌区项目,灌溉面积1550亩。

2、抓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

以示范园区为导向,不断推动种养殖结构的优化组合。重点规划5个园区。一是鸡兴村青玉米种植园区,面积2800亩;二是朝阳、红星、西太果树生产园区,面积3000亩;三是红太、东太蔬菜园区,面积1300亩;四是朝阳、仁和、东太、西太养牛园区,肉奶牛饲养量2000头。五是红胜、前进、红星4个千头养猪园区。

3、抓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工作

(1)村路改造工作。2006年红星村、红胜村、前进村、鸡兴村计划投资620万元,新修白色路面15.5公里。2007年-2010年,朝阳村、红太村、东太村、西太村计划投资150万元,新修标准化沙石路面15公里。“十一五”末,全乡村级道路全部实现标准化。

(2)沼气工作。2006年全乡8个村计划投资326万元,新建8立方米沼气池980个。“十一五”末全乡完成沼气池建设1200个。

(3)自来水入户工作。2006年争取国家人畜饮水资金30万元,为鸡兴、西太四组、红太村太阳组600户居民安装城市自来水,解决农民吃水难问题,“十一五”期末,全乡自来水入户率达90%。

(4)有线电视、宽带、电话入户率。“十一五”末分别达到95%、20%、80%。

(5)“十一五”期末,农村标准化厕所建设达到90%。

(6)村级道路绿化率达90%,家庭庭院绿化率达90%。

(7)各村设立流动垃圾车,背街、巷道无残存垃圾。

4、抓好农民素质教育工作

按村民组织法,制定村规民约,通过倡新风,破陋习,开展以“五个好”家庭为主题,提高农民素质,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5、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全乡8个行政村要在土地发包、厂房场地发包、变卖、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村级财务支出等重大事项,以会定事,通过召开班子会、村民代表会等形式,随时随地进行公开,给农民一个清楚、真正走民主管理之路。

五、推进措施

1、加强领导,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成立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陶忠良、乡长王立山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李霞、副乡长孙绪帮、赵晓光担任,成员由各有关站办负责人和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组成,负责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协调、督促和检查。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党政一把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履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2、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村要层层发动,广泛宣传,加大力度,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总体要求、工作内容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从“要我建”转变到“我要建”。兴起全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

3、科学规划,试点先行,整体推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借鉴和吸收先进地区的作法。形成全乡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各村要按照《规划》要求,制定本村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统一报乡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审核,建立“乡、村”一体的编制规划体系。2006年以朝阳、红星村为试点,其它村同步推进,到2010年,全部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标准。

4、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搞好服务。要把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目标作为今后农村工作的重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人物、物力、财力到位,保证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