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

时间:2022-11-09 04:53:00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本办法所称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是指城市和县政府所在地镇的范围内,家庭收入、住房状况等符合市、县政府规定条件的家庭。

第三条我省行政区域内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供应、使用及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应当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

第五条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住房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经济适用住房的管理工作。发展改革、监察、财政、国土资源、价格、税务及金融管理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经济适用住房有关工作。经济适用住房的具体工作可由市、县政府指定的具体实施机构承担。

第六条市、县政府应当按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住房建设规划在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中,明确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规模、项目布局和用地安排等内容,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应。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应纳入当地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在申报年度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确保优先供应。为经济适用住房提供配套服务并独立于住宅的经营性设施用地,不得以划拨形式供应。城市房屋拆迁安置用房,不属于经济适用住房,不得占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计划和用地指标。以经济适用住房名义取得划拨土地,不得以补交土地出让金等方式,变相进行商品房开发。

第八条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外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由政府负担。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单位可以以在建项目作抵押向商业银行申请住房开发贷款。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小区内经营性设施建设资金,按照谁经营谁投资的原则,由经营者承担,不得计入成本。

第九条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个人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除符合《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规定外,还应当出具市、县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准予购房的证明。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可以提取本人及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的住房公积金和优先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可以用本人及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偿还个人住房贷款。

第十条经济适用住房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要充分考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对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结合旧城区改造规划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合理安排区位布局,方便居民工作生活。在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套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应当在项目出让条件中,明确配套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总面积、单套建筑面积、套数、套型比例、建设标准以及建成后移交或者回购等事项,并以合同方式约定。

第十一条经济适用住房单套的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高层、小高层建筑可以适当放宽面积标准,但建筑面积不得超过70平方米。市、县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群众生活水平、住房状况、家庭结构和人口等因素,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规模和各种套型的比例,并进行严格管理。

第十二条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可采取招标方式选择物业服务企业实施前期物业服务,也可以在社区居委会等机构的指导下,由居民自我管理,提供符合居住区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物业服务。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要求,建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

第十三条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应当以保本微利为原则。其销售基准价格及浮动幅度,由价格主管部门会同住房保障主管部门,依据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的有关规定,在综合考虑建设、管理成本和利润的基础上确定并向社会公布。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利润率按不高于3%核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的管理费成本不得高于2%,市、县政府直接组织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只能按成本价销售,不得有利润。

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成本监审,全面掌握经济适用住房成本及利润变动情况,确保经济适用住房做到质价相符。

第十四条开发建设单位应当对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单独建账,设立专户,并与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签订经济适用住房销(预)售资金监管协议,接受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资金往来必须通过专户结算办理,专款专用,不得挪做他用。

第十五条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应建立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经济适用住房由市、县政府按限定的价格,统一组织向符合购房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出售。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实行申请、审核、公示和轮候制度。市、县政府应当制定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审核、公示和轮候的具体办法,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六条城市低收入家庭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当地城镇户口(含符合当地安置条件的军队人员)或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供应对象;(二)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市、县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一定比例的;(三)无房或现住房面积低于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住房困难标准。(四)没有购买过政策性优惠住房;(五)市、县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的家庭收入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由市、县政府根据当地商品住房价格、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居住水平和家庭人口结构等因素确定,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第十七条居民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应当在申请期限内持家庭户口本、家庭成员身份证明、婚姻状况证明、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街道办事处出具的收入证明和住房情况证明以及市、县政府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向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十八条经济适用住房资格申请采取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市、县政府逐级审核并公示的方式认定。审核单位应当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和住房状况等情况进行核实。申请人及有关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在15天内完成审核,并予以公示。接到有关投诉后,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调查核实。

第十九条经审核公示通过的家庭,由市、县政府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发放准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核准通知,注明可以购买的面积标准。然后按照收入水平、住房困难程度和申请顺序等因素进行轮候。经济适用住房对因遭遇突发事件而急需解决住房的居民,应优先予以安排。

第二十条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以持核准通知购买一套与核准面积相对应的经济适用住房。购买面积原则上不得超过核准面积。购买面积在核准面积以内的,按核准的价格购买;超过核准面积的部分,不得享受政府优惠,由购房人按照同地段同类普通商品住房的价格补交差价。收取的差价款应当专户存储,专项用于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理。

第二十一条经济适用住房实行公开销(预)售制度。房源信息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告。公告内容包括:开发建设单位名称、销(预)售时间、房源位置、数量、套型建筑面积、基准价格及其浮动幅度等。

第二十二条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购买方式有两种:一次性付清购房款和分期付款。采取分期付款方式的,个人首付出资购买份额不得低于50%,且若在5年内付清购房款,享受原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并视同购房满5年;若满5年未付清房款,则余额部分按原经济适用住房价格折抵的面积按照届时同地段同类普通商品住房的价格购买。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购房人因特殊原因确需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由政府按照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回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购房人上市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应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具体交纳比例由市、县政府确定,政府可优先回购;购房人也可以按照政府所定的标准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后,取得完全产权。上述规定应在经济适用住房购买合同中予以载明,并明确相关违约责任。

第二十三条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其原承租的公有住房,应按有关规定,由政府收回或回购。已经购买了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又购买其他住房的,原经济适用住房由政府按规定回购。政府回收和回购的经济适用住房,仍应用于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第二十四条距离城区较远的独立工矿企业和住房困难户较多的企业,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住房建设规划的前提下,经市、县政府批准,可以利用单位自用土地进行集资合作建房;单位集资合作建房是经济适用住房的组成部分,其建设标准、优惠政策、供应对象、产权关系等均按照经济适用住房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单位集资合作建房在满足本单位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购买后,房源仍有少量剩余的,由市、县政府统一组织向符合经济适用住房购房条件的家庭出售,或由市、县政府以成本价收购后用作廉租住房。

第二十五条市、县政府要加强对已购经济适用住房的后续管理,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对已购经济适用住房家庭的居住人员、房屋的使用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

第二十六条市、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交易中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一)擅自改变经济适用住房或单位集资合作建房用地性质的,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罚。(二)擅自提高经济适用住房或单位集资合作建房销售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的,由价格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罚。(三)未取得资格的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参加单位集资合作建房的,其所购买或单位集资建设的住房由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限期按原价格并考虑折旧等因素作价收购;不能收购的,由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责成其补缴经济适用住房或单位集资合作建房与同地段同类普通商品住房价格差,并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予以处罚。(四)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超过规定的套型面积,或假借经济适用住房或者单位集资合作建房名义,变相搞商品房开发的,由市、县政府责令有关单位限期收回;不能收回的,由开发建设单位补缴经济适用住房或单位集资合作建房与同地段商品住房价格差,并对建设单位进行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第二十七条对弄虚作假、隐瞒家庭收入和住房条件,骗购经济适用住房或单位集资合作建房的个人,由市、县政府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限期按原价格并考虑折旧等因素作价收回所购住房,并依法和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对出具虚假证明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市、县政府确定的实施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县交通局按照领导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总体目标迅速行动,召开动员大会,确定“一个主题”,突出“三个重点”,实现“三个到位”。下功夫、求实效,解决影响和制约交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

确定“一个主题”: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交通”这个主题贯穿学习始终。

突出“三个重点”:一是解难题,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在思想观念上,解决有的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理解得不深不透,开拓创新的意识不够强,在税费改革带来的困难面前精神不振、畏难发愁的难题。二是办实事,努力构建安全、快捷的农村公路网络,今年基本实现全部行政村通油路;加大运输市场管理力度,切实方便群众出行;积极做好“两高、两铁、一站”建设的配合工作。三是促工作,将学习实践活动与交通工作全面融合在一起,推动交通基础建设、行业管理、窗口服务、行政执法等各项工作,积极向标准化、规范化、人本化、集约化管理迈进,不断提升交通工作层次,树立行业形象。

实现“三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局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及覆盖全系统的组织网络,明确局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下属单位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联系点,成立检查指导组,具体负责指导下属单位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二是思想认识到位。及时召开全局动员大会,认真学习领会县委关于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文件精神,为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地顺利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三是工作谋划到位。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迅速行动,结合交通实际,制定了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主题实践活动方案,明确了交通系统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方法步骤,以保证全系统学习实践活动能稳步、有序推进。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