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在服务业发展推介会致辞

时间:2022-03-18 08:23:00

副市长在服务业发展推介会致辞

同志们:

继前不久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会议、迎接高铁时代加快旅游业发展大会之后,今天又召开这样一个较大规模的会议,专题研究推动服务业发展工作,既体现了服务业在全市经济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加快发展服务业的信心决心。刚才,隆重表彰了发展服务业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先进单位,市中区、曲阜市、微山县和市商务局、旅游局、地税局作了交流发言。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完善思路举措,加大工作力度,解决突出问题,力促全市服务业实现突破性、跨越式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加快发展服务业必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对服务业发展,国家和省里一直都高度重视。国务院在2007年专门下发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一项重点任务予以突出强调和谋划。省里去年召开了服务业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全省服务业增速要明显高于GDP增速,增加值占比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到2015年达到45%以上。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战略任务,摆在突出位置,紧紧抓在手上,相继落实政策扶持、项目带动、改革促进、优化环境等一系列得力举措,服务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去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8659亿元,是2005年的22倍;服务业投资5982亿元,占规模以上投资的比重达到424%。但总体来看,服务业仍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短板,在规模、结构、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比重偏低。有数据显示,经济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平均为72%,世界平均为68%,而我国目前仅为43%,我市则为341%,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89个百分点。二是档次不高。去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457%,占据服务业的“半壁江山”,而金融业增加值比重仅为68%、房地产业比重为65%。由此不难看出,我市传统服务业仍然占主导地位,新兴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三是投入较少。去年我市服务业完成投资比潍坊低650亿元,比临沂低近70亿元。而且服务业投资中的非盈利性项目较多,金融、科技、信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投资较少。信贷资金对服务业的投放也相对偏低,去年全市服务业贷款余额2699亿元,其中新增服务业贷款仅为323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136%。四是人才短缺。目前我市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远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人才特别是中高级人才匮乏已成为服务业发展的突出瓶颈,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服务外包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引不来、留不住。另外,服务业管理不规范、开放度不够、市场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也普遍存在。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根本症结还在思想认识上。我们的一些地方和部门尤其是领导干部对发展服务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机遇意识、创新意识不强,视野和思路没有打开,工作缺乏一抓到底的韧劲。对此务必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服务业是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在推进转方式调结构、谋求“十二五”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服务业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抓经济转型必须抓服务业。加速我市作为一座典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步伐,已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并且付诸行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去年全市煤电行业实现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占全市工业的383%、346%和537%等数据来看,我市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耗较高的情况尚未发生根本变化。而服务业本身就是产业结构最前沿的领域,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不仅自身产出大部分是“绿色”的,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提高节能环保效率,从根本上解决能耗高、污染重的问题,有利于形成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产出效益高的的产业体系。世界上也有许多由传统工业城市或资源型城市靠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如英国的曼彻斯特、美国的匹兹堡、德国的鲁尔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还要看到,目前工业价值链中,生产环节创造的价值比重在减少,研发设计、仓储物流、销售服务等所谓“微笑曲线”两端创造的价值在增加,如果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二三产业不协调,就难以推动工业向高端攀升,难以提升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难以实现真正的经济转型。我们要突破过去一二三产线性发展模式的束缚,在全球化大格局和分工体系的大背景下科学把握工业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增强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消费需求、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真正把服务业作为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重要抓手和战略支点,促其更好更快发展。其次,抓财税增收必须抓服务业。现阶段,二三产业提供的税收仍是我市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支柱。分税制改革和所得税分享改革后,第二产业中的增值税只有25%、企业所得税只有32%留在地方,而按照现行的财税体制,服务业中多数行业缴纳营业税,其中80%留在地方。大家一定要算投入产出帐、算经济利益帐、算财政贡献帐,真正把服务业发展作为培植地方税源的关键措施,切实抓紧抓好。第三,抓改善民生必须抓服务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对教育、文化、旅游等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在持续增加与提升,而这些都是服务业的重点领域。更为重要的是,服务业具有门类广、行业多、就业门槛低、发展空间大等特点,可以吸纳大量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就业。有资料显示,单位服务业产值创造的就业岗位是工业的5倍,每增加100万元服务业投资,就可新增1000个就业岗位。去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已接近200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305%提高到397%,已经成为我市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发展服务业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当前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城市开发力度加大、消费层次逐步提升、开放领域进一步拓展及京沪高铁开通等对服务业发展带来的难得机遇,充分认识我市拥有的优越区位、便利交通、独特的资源禀赋和良好的产业基础等不可多得的优势条件,既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压力感,又要坚定后发快进、跨越赶超的信心与决心,齐心协力推进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必须突出重点、集中突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打造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为目标,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发展取向,着眼扩总量、优结构、拓领域、提档次,突出重点产业,强化载体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规模水平,尽快建立起特色突出、布局合理、龙头带动、统筹协调的服务业产业体系,推动全市服务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今后五年,全市服务业增速要明显高于GDP增速,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保持2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以上,占GDP比重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到2015年力争达到45%,实现税收占地方税收的比重达到60%以上。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在培植壮大重点产业上下功夫、求突破。一是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我市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优势条件得天独厚。就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问题,市委、市政府在5月中旬分别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重点任务、主攻方向和办法举措,希望大家按照各自职责定位抓好贯彻落实。当务之急是要抓住高铁时代到来的重大历史机遇,认真研究,科学谋划,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做大文化旅游业规模、做优文化旅游业结构、做强文化旅游业特色。要强化创新发展理念,加大改革力度,立足健全旅游产业体系,尽快在资源整合、区域联动、体制完善、品质提升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要强化融合发展理念,突出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与城乡建设的融合、与区域发展的融合、与产业间的融合,促使文化旅游产业拓展空间、丰富内涵、放大关联带动效应。要强化特色发展理念,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实施特色化发展战略,构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主题板块,创建一批叫得响、美誉度高的文化旅游品牌,特别要加快尼山风景区、兴隆文化园、文博园、水泊梁山景区、微山湖旅游整体开发及宝相寺三期、羊山古镇、万紫千红园等一批大项目的运作推进速度,靠体量大、品位高、吸引力强的旅游产品来健全产业体系、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综合带动效益。还要大力发展创意设计、新兴媒体、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演艺娱乐等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水平。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交通体系完备,高铁、港航、公路、空港立体交通架构基本形成,特别是京杭大运河通达长江、直抵苏杭,航道总里程1100多公里,区内港口、作业区、泊位达到300多个,从业人员20多万,年吞吐能力4500万吨。加之船舶运输载重大、成本低,一艘千吨船舶的运输量相当于50辆20吨载重卡车,一列拖队的载运量相当于4列火车,水运能耗仅为公路的十分之一、铁路的二分之一,水运成本比铁路低二分之一,是公路的二十分之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特别是“运河物流”是我市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必须发挥优势,强化扶持,加紧建设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要加快物流园区建设。依托京杭运河“黄金水道”,深化与森达美集团的战略合作,加快推进豪德商贸城、美恒国际汽配城等重点项目,建设集港航运输、仓储加工、商贸批发于一体的临港物流中心,形成临港经济集聚区。要完善物流支撑体系。加快构建以运河港口为枢纽、以立体交通为依托、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现代物流运输大通道;把应用信息技术作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加快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高物流集疏运能力和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要培育壮大物流企业。推动传统运输、仓储、流通等企业加快资产重组,重点支持交运集团等大型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要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有条件企业借助第三方服务企业,加快三产业务的转移,特别对适于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系统的工业企业,要鼓励支持其广泛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实现晋档升级。三是优化提升金融服务业。依靠方方面面的不懈努力,我市金融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尤其在引进知名商业银行、完善金融体系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兴业、恒丰、浦发、招商四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先后入驻我市,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各类金融机构132家,存款余额22563亿元、贷款余额13664亿元,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优化提升金融服务业,最紧要的是继续抓好金融机构的引进,支持现有银行和各类保险公司延伸服务网络,推进农村信用社经营改革,壮大各类金融中介组织,加快担保和再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发展各类创业和股权投资企业。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针对“三农”、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发展券商直投、信托租赁等新兴业务领域。抓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健全信用安全体系,培育区域金融市场,创建“全国金融生态示范区”,全面提高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业发展水平。四是探索发展服务外包业。服务外包是以现代网络技术和高层次人才为支撑的新兴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新兴业态。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对于转方式调结构、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要着力打造服务外包基地。依托中心城区和高新区,以软件开发、动漫创意、医药研发、工业设计、金融后台服务为重点,按照国际化、规模化的发展模式,扶持发展产业特色明显、聚集程度高、带动作用大、平台服务完善的服务外包园区,提高服务外包产业集中度。要加快培育服务外包骨干企业。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和服务外包加快发展的机遇,吸引境内外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在我市设立分公司或接包中心,集聚更多规模较大、影响和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服务外包龙头企业。要抓好重点业务培植。在软件外包上,重点发展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开发、信息服务、数据处理等业务;在流程外包上,努力向技术研发、设计、核心数据处理等方向拓展。积极促进服务外包由低中端向高端环节延伸,提高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外包的比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到境外设立研发、营销及服务机构,更加贴近发包市场,争取更多客户资源。五是积极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业。按照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积极发展自主研发、产品设计、技术交易及评估咨询、知识产权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领域的科技服务。以“数字”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广应用传感网络、物联网技术,加快社会公众“一卡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等五大支撑平台建设,培育一批专业、规范、高效的科技服务机构。在集中突破以上五大重点产业的同时,还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房地产、批零餐饮、商务服务、社区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整体提升我市服务业质量水平和规模效益。尤其要注重营造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提高市场开放度,放手吸纳外来资本和企业,促使我市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载体建设是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十二五”期间,要集中力量抓好20个重点城区、30个重点园区、50个大型服务业企业和100个服务业大项目建设。服务业重点城区建设,要依据城市规划定位,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合理配置服务业资源,尽快提升产业规模、层次和比重。要突出抓好中心城区和济兖邹曲嘉组群结构城市服务业核心区建设,形成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新格局。中心城区要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大力推进万达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建立业态丰富、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服务经济示范区。各县市都要按照“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规划先行,集团带动、项目支撑,强化领导、政策配套”的要求,坚持县域城市和小城镇齐头并进,力促服务业重点城区扩张规模、提升效益。服务业重点园区建设,要在继续抓好已确定的7个省级、15个市级重点园区的基础上,突出抓好高新区软件园、科技创业园、现代物流园、商贸流通园、商务服务区、会展博览园和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等七类重点服务业园区。对已确定的重点园区,要明确功能定位,明晰发展思路,强化要素保障,集约集群发展,形成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服务业新增长极。服务业大型企业建设,要以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服务业企业和企业集团为目标,在政策、土地、资金、项目等方面倾斜扶持,促其做大做强,发挥骨干领军作用。重点服务业企业要按照突出主业、突出特色、突出优势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企业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扩大经营领域、提高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要一手抓引进、一手抓落地,解决具体问题,创造良好环境,保证项目顺利建设,为服务业发展增添后劲。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必须出实招、求实效

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既要解放思想、创新理念,真正放开视野、打开思路;更要出实招、出硬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落实务实管用的办法举措。各级要加强改进对服务业发展的组织领导,领导同志要用心研究、准确把握服务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成为推动服务业发展的行家里手。要组织力量精心修订完善,抓紧拿出高质量的全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充分发挥其指导引领作用。要在规划文本框架内,细化分解任务目标,制定具体政策措施,保证规划顺利实施,特别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拓展开放领域。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切实放宽服务业企业登记注册条件和经营范围限制,凡国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入的服务业领域,各类投资者均可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进入。对内外资及外地企业提供与市内企业同等待遇,特别要鼓励和支持我市大型工业企业进军服务业、实现多元化发展。要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扭在一起抓,大力引导外来资本和先进技术投入我市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注重引进国内外先进服务理念和管理技术、优秀人才和团队及知名品牌,吸引战略性、导向性的优质企业和高端项目。服务业开放领域的拓展离不开发展软环境的改善。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对涉及服务业企业的立项、登记、备案以及用地审批、证照颁发等,按照“程序最简、时限最短、收费最低”的要求,尽量简化程序、减少环节,最大限度地提供便利,同时还要严肃查处“三乱”行为,切实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服务业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要创新体制机制。抓住国家、省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契机,健全完善服务业发展统筹管理协调推进机制,明确部门责任和目标任务,强化协调配合与监督检查,不断增强工作合力。要下决心破除部门利益束缚,打破条块分割掣肘,理顺完善包括文化旅游业在内的服务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资源整合、区域联动、产业体系健全、服务质量提升的制度架构,充分激发内生动力。要创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有序地实施市场化运作,促进优质资源与外部资本要素的高效对接,培育成长性好、核心竞争力强的市场主体、骨干企业。要加快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步伐,能够企业化运营的事业单位要坚决推向市场,已改企转制的要与原主管部门脱钩,实现由政府包办服务事业向社会创办服务产业的转变。按照积极稳妥、逐步推进的原则,督促引导工业企业加快剥离非核心业务,推进企业内置服务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鼓励支持优势企业通过改制重组、多元经营加速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三要兑现扶持政策。今年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对放宽市场准入、实施财税优惠、培育市场主体、强化金融扶持、保障土地供应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各级各部门尤其是财税、住建、工商、国土等部门,都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决不允许以各种借口“棚架”、梗阻。对服务业重点项目,要实行“一事一议”,给予限时限量的特殊政策,集中资源要素,进行重点扶持。要根据政策落实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抓好政策的调整完善,大胆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推动政策整合创新,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和激励效应。

四要拓宽融资渠道。用活用好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和其他服务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挥好财政资金的“酵母”和引导作用。积极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和途径,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项目。进一步完善银政、银企合作机制,组织好项目推介和对接洽谈,持续增加金融机构对服务业企业的信贷投放。当前特别要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通过上市、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

五要强化人才支撑。依托我市高校、职业院校及科研院所,瞄准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加紧培养发展服务业急需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及创新型、研发型人才。有计划地选派各类服务业人才特别是企业管理骨干,到发达地区乃至国外深造学习,造就一批掌握前沿理论知识和现代化技能的高端人才。按照“缺什么,引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面向国内外引进一批熟悉国际规则、创新创业能力突出的优秀服务业人才。坚持“以用为本”,进一步完善人尽其才的体制机制,切实解决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全面落实各项人才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六要完善考核体系。严格落实服务业发展考核办法,切实加强对服务业发展指标、重点任务、政策落实和项目推进情况的检查考核,对实绩突出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予以表彰奖励,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严肃问责。进一步改进统计方法、健全指标体系,实现对服务业单位的全范围统计,为客观评价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绩效提供可靠依据。

同志们,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机遇难得,责任重大。我们务必抢抓机遇,勇于开拓创新,凝聚合力实干,为振兴服务业、加速经济转型升级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