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新城开发建设动员大会讲话

时间:2022-01-25 03:35:00

市长在新城开发建设动员大会讲话

同志们:

一、充分认识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的重大意义

河东新城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建设河东新城,是市委、市政府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眼于*长远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全市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一,河东新城开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当前,全市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科学发展上水平”,*实现“科学发展上水平”的关键是加速实施三大战略举措,特别是加快河东新城开发建设步伐。这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载体,也是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效果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良好势头,国民经济连续六年增长16%以上,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与先进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产业层次不高,传统产业多,资源性产品多,中间产品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较低,服务业发展不快;二是城市化滞后,城市形象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城市化和工业化是现代化建设的“两个轮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同时也相互制约。现在,我市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工业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达62%。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客观上要求加快城市化进程,防止由于缺乏城市化的强力支撑制约工业持续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不仅带来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的迅速集聚,有利于形成新的增长极,而且城市化本身就能催生服务业等新的产业,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2004年以来,全市经济总量虽然翻了一番多,但是中心城区以及*县、灯塔市县城的规模都没有相应扩大,我市城市总体规模在全省14个市中居第八位,城市化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白塔、文圣、太子河三个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只有48平方公里,人均用地面积仅79平方米,低于国家规定标准近30平方米。中心城区负荷超重,发展空间严重不足,迫切要求扩大城市规模。不仅中心城区要扩大规模,*县、灯塔市、弓长岭区的城市规模也要扩大。河东新城开发战略实质上就是加速城市化战略,完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河东新城开发建设是提升城市品位的必然要求。城市品位是城市知名度的基础,是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城市品位主要包含三个要素,即自然山水、文化底蕴和建筑景观。在这三个要素中,自然山水和文化底蕴是先天的,建筑景观是后天的,是通过人们不断努力创造的。河东新城具备自然山水和文化底蕴两个先天要素。一是具有太子河和红光灌区水系,依山傍水;二是有东京城遗址和东京陵,是燕太子丹蒙难地,还有很多历史典故和动人的传说。这些优势是非常宝贵的。要提升*城市品位,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河东地区的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底蕴。*作为拥有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完全应该而且可能在城市建设中彰显个性和特色。但是,不得不面对的是,由于长期战乱,大量历史遗迹被破坏,现存历史符号不多,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势没有得以充分显现。河东新城有清太祖努尔哈赤建造的第一座都城,是清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很多研究*历史文化的学者认为,自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开始“家道中落”,作为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不复存在。开发建设河东新城,就是要找回曾经属于*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弘扬我市历史文化,增添城市文化魅力。同时,开发建设河东新城,使太子河成为镶嵌在城市中间的一条内河,与护城河遥相呼应,必将增强城市韵味和活力,形成“城在水中,水面映城,城水交相辉映”的城市风格,从而提升城市品位。

第三,河东新城开发建设是当前保增长的重要牵动力量。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发展蔓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我市同全国、全省各地一样,自去年10月份以来,经济运行困难明显增加,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的正确判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并出台了两年投资4万亿、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政策举措。从我市实际出发,实现保增长,必须充分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近年来,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投资贡献率占64%。开发建设河东新城,每年要投入100亿元左右,未来10年内不投入1000亿元,就无法树立起河东新城的形象。投资不仅是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牵动力量,同时带动包括建材业在内的多个行业发展。很多专家提出,扩内需最有效的途径是加速城市化进程。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要增加5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住房、公共产品、基础设施等。因此,扩大内需、增加投资是促进当前乃至今后经济发展的最有效办法。

第四,河东新城开发建设是全市人民的强烈愿望。开发建设河东新城,实现*“跨河而立”,是全市人民的多年期盼,是几届领导班子的多年夙愿。早在1985年,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开发河东的发展战略。多年来,无论形势怎样变化、班子如何更迭,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城市向河东发展,全市人民一直坚守这个目标。但囿于多种条件限制,河东开发一直没有展开。市十次党代会顺应全市人民意愿,在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作出了“开发河东地区,实现跨河而立”的战略部署。市委十届六次全会把开发建设河东作为未来一个时期*“三大战略举措”之一,赋予其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全面开发建设河东新城条件具备、时机成熟。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内外城市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城市要实现跨河而立,必须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一般是人均GDP要达到4000美元。近年来,我市经济高速发展,去年人均GDP达到4500美元,这个水平已经超过上海、南京、沈阳、兰州等城市当时跨河的水平。二是准备工作已经就序。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已获国务院批复,太子河右岸大堤和太子河城市风光带建设基本完成。特别是制约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的辽溪铁路城市段搬迁在即,今年内就能交付使用。三是面临难得机遇。河东新城开发建设恰逢其时,正面临着国家扩大内需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比较容易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四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岳书记对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亲自过问,并给予具体指导。政高省长亲自策划、亲自推动、亲自招商。一个城市发展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如此高度重视,这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惟有以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的成果,回报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回报全市人民长久的期盼。

二、用新理念新机制走出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的新路子

河东新城开发建设不是简单建城,更不是复制老城,决不能走城市建设的老路。要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引领,以理念创新为先导,用新体制新机制走出开发建设的新路子。要使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的过程,成为思想创新、体制创新、工作创新的过程,成为树立新理念、形成新体制、创造新机制的过程。

第一,形成市场化建设的投资机制。河东新城开发建设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仅靠财政力量根本无法解决。长期以来,我们之所以没有“跨河而立”,一个重要原因是运用市场机制融资能力不强。有些同志对河东新城开发建设信心不足,也是认为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但是,我们要看到,近年来,包括上海这样国际化大都市在内的所有城市扩张,没有任何一个是靠财政资金建设新城,都是靠市场化融资。因此,在河东新城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走出一条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前不久,杰洪主席带领政协有关同志围绕如何建立河东新城开发建设新机制进行了专题调研,市委也责成政研室牵头,与河东新城管委会一起就新机制问题进行研究。在河东新城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外地通过市场化融资机制建设新城的经验,政府仅负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绿化、市民中心、图书馆等公共设施。政府投资项目有的通过融资贷款建设,有的也要运用市场化的方式,如BOT、BT方式等。不久前,尚武主任主持老科协专门召开河东新城开发研讨会,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包括融资方面的,要认真研究吸纳。污水处理、燃气、电力、通信等其它基础设施都要通过市场化运作。商业、旅游、房地产项目更要靠招商引资来解决。

第二,形成生态节能环保的发展模式。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河东新城自然生态条件优越,一定要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节能环保发展模式。一是全力打造生态新城。要以太子河两岸、城市中轴和新城出入口为重点,大规模植树造林。因地制宜,合理划定绿地空间,建设公园绿地、小区绿地。经过几年努力,使新城形成点、线、面结合,乔、灌、草互补的绿地系统,实现“城在林中、楼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目标。要围绕太子河、红光灌区引水干渠和新建人工河,打造新城水系,新城水面要达到2%以上,形成河中有城、城中有河的水乡新城。要高度重视湿地生态系统建设。湿地对自然循环意义重大,素有“城市之肾”的美誉。要利用城郊洼地和筑堤取土形成的洼地,建设大型荷花种植基地,构筑湿地景观。一定要尊重原来地貌,尽量保持自然的原始野性,营造自然景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全力打造节能新城。要珍惜土地资源,做到节约用地、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效益。严格执行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新建居住建筑要达到节能65%,公共建筑要达到节能50%,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的,坚决不予审批。要加强新型住宅建筑结构研究,开发利用新型墙体材料,积极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鼓励应用太阳能技术,重点推动太阳能照明在公共场所的应用。积极发展节水产业,提倡中水回用,推进分质供水。三是全力打造环保新城。抓紧启动新城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新城污水全部实现集中处理和达标排放。工业集中区所有新上项目必须达到环保要求,并采取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实行清洁生产。要积极采用环保新能源,大力推进水源热泵系统建设。要加强垃圾无害化处理,搞好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三,形成生动展现历史文化的建设风格。城市的魅力在于文化。提到西安,人们会想到“汉风唐韵”;说起西双版纳,脑海会浮现“民俗风情”,这都是源于文化的力量。一个城市真正吸引人的,不是高楼大厦,而是历史遗留和自然赋予,这是现代化无法替代,更是难以模仿和复制的。河东新城历史遗迹众多,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2处。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最珍贵的资源,是体现个性和特色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在河东新城开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精心打造新城文化品牌。要以恢复东京城、东京陵为重点,修缮和重建一批重点历史遗迹,重现历史遗存。要以树立纪念碑、碑亭、碑廊等不同形式,建设一批历史标志性建筑,留住城市记忆,使河东新城成为前清文化的集中展示地。要以图书馆、艺术剧院为重点,建设一批现代文化设施,使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要以建设仿清商业店铺、满族文化街、举办有特色的满族民俗活动等方式,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特色的民间文化,发展文化旅游。要围绕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著名的历史事件,加强文艺创作,生产一批有影响的文艺作品,扩大河东新城的知名度。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会展业、新闻传媒等文化产业,使其成为河东新城的重要产业支撑。

第四,形成宜人舒适的居住环境。亚里士多德有句经典名言,“人们为了安全,来到城市;为了美好生活,聚居于城市”。城市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聚集地,其首要职能就是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方便、安全的生活环境。河东新城既有绵延的山川丘陵,又有密布的太子河水系,背山面水,山水交融,自然风光独特,其最大特点就是宜居,一定要把河东新城建设成为宜居乐居的示范区。许多学者提出,居住是城市的第一功能,居住要体现宜居利居乐居。宜居就是环境宜人;利居就是有利于生活和创业;乐居是最高层次,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良好的自然山水,有很好的建筑景观,特别是要具有广博的人文精神。所以,我们不仅要把河东新城建设成为一个宜居的城市,而且要向乐居的方向努力。要切实做到规划设计贯彻人本思想、项目安排符合群众意愿、建设管理体现人文关怀、征地拆迁维护群众利益。要统筹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建立覆盖城市各个角落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宜居新城,既要抓大工程,又要抓小项目,把城市公用设施的观赏性和实用性、标志性和普惠性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城市建设细微之处都体现人性化。要加强城市休闲广场、公园绿地、公共娱乐等基础性、功能性设施建设,让群众处处感受方便舒适。要建设生态住宅,从设计到建设都严格遵循宜人舒适的理念。以新理念新机制开发建设河东新城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希望大家献计献策,群策群力搞好河东新城开发建设。

三、正确处理新城开发与老城改造的关系

在提出和规划河东新城过程中,很多同志担心,建设新城会不会放弃老城,老城会不会衰落。新城和老城是一个统一整体,开发建设河东新城,绝不是削弱老城。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公建项目,以新城开发牵动老城改造,使新城与老城互相呼应,比翼齐飞。

第一,进一步完善老城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容量的决定因素,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支撑,是城市生活品质提高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从2003年到2008年,城市中心区新增供水能力0.6万立方米,达到90.1万立方米;新增用气人口30.1万人,达到65.5万人;人均新增公共绿地面积7.25平方米;改扩建城市道路184.4公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目前,我市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100%,高于全省2.9个百分点;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4%,高于全省近12个百分点。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建设水平不高、功能不完善的问题仍很突出。比如,我市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比全省低5.1标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比全省低0.61平方米;燃气普及率比全省低10.2个百分点。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整体推进”的原则,继续加强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今年,要全面改造繁荣路、文圣路、新华路、硝堡街等6条城区道路,对胜利路、佰亿路、铁西路等道路和社区破损路面进行全面维修。推进医疗垃圾处理场、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加快西关商业区改造和城市南部开发,进一步调整完善老城区商业、居住、公共设施布局。要抓好城市绿化、美化和亮化工作。结合护城河水系的整治改造,建设好滨水公园和绿化带。按照林荫大道标准绿化民主路、新华路、中华大街,抓好广场、游园和居民小区绿地的管理。做好沿街建筑物美化工作,全面维修城市亮化设施,提高亮化档次,保证亮化效果。

第二,进一步加快旧城改造步伐。近些年来,我市的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城市形象有了新的提升,但同省内先进城市特别是周边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群众评价一个地区发展,不仅看经济指标的增长,而且看城市面貌的变化。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政策为支撑,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上下联动,多方配合,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积极稳步地推进旧城改造。一是抓好平房区改造。目前,中心城区还有318万平方米的平房区。这些平房区群众居住条件差、环境卫生差、社会治安差,不仅严重影响城市形象,也是不稳定因素的滋生地。要着眼于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以政府重点工程项目为依托,大力推进老城平房区改造,每年至少改造50万平方米。要以火车站、客运站改造为契机,下力气改造站前小庄地区,树立站前地区新形象。二是抓好沿街旧房改造。要根据城市发展和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需要,以拆促建,拆建结合,全力推进沿街旧房改造。白塔区要重点抓好民主路气象局段、繁荣路白塔区段南侧改造。文圣区要重点抓好中华大街中段、新运大街普化小学段旧楼改造。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改造。通过旧楼改造,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树立城市形象。三是抓好城市出入口建设。城市出入口是城市的对外窗口。要以景观绿化为主,本着自然、生态、节俭的原则,高标准地抓好繁荣路、新华路、民主路、文圣路城市出入口建设,努力打造精品工程。今年要着力抓好繁荣路出入口建设,把繁荣路出入口打造成我市的“迎宾路”。四是抓好城中村改造。自2006年启动城中村改造以来,我市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因村施策、稳步推进”原则,采取村民集资、市场运作等方式,使城中村改造取得了较大进展。白塔区光辉村、文圣区太子河村、太子河区西八里村、宏伟区杜家村等4个村改造工作取得很大成果。但是,无论改造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尽人意。今明两年,各区要进一步加大改造力度,力争在两年内全部完成改造任务。

第三,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一是着力整治交通秩序。交通是城市的血脉,必须确保城市交通畅通无阻。当前,要重点整治城区主要道路车辆、行人违规通行,停车场所管理混乱,出租车、三轮车非法营运等问题,确保交通营运井然有序,切实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二是着力整治卫生环境。要加强对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施工现场、居民小区、重点公共场所等地区和部位的管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采取有效措施,彻底解决城市“脏乱差”问题。三是着力整治违章建筑。要加大监察力度,坚决打击在城南、哈大客运专线沿线等重点项目区域内抢建、扩建、改建等不法行为,杜绝新的违章建筑形成。四是着力整治集贸市场。要规范市场秩序,解决露天集贸市场管理不规范、噪声扰民等问题。五是着力整治牌匾广告。对市区内主要道路两侧的建筑物、设施以及人行道、交通护栏上的牌匾广告进行全面整治,使我市的牌匾广告规范统一、整齐美观。

四、努力形成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的强大合力

河东新城开发建设是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

第一,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市委、市政府要把河东新城开发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要经常听取河东新城开发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开发建设重大问题。我和志国继续定期到河东新城进行调查研究,进行现场办公,提高办事效率。其他各位常委、副市长都要结合各自分管工作,推动河东新城开发建设。人大、政协要适时组织对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的调查和视察。市直各部门都要以河东新城开发建设为己任,强化大局意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全面做好政策争取、项目招商、资金保障、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等工作。特别是要认真贯彻落实辽市委[2009]5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河东新城管委会的职能作用。为加快河东新城开发建设,形成新的体制机制,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副市长韩春军同志为党工委书记和主任的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管委会。河东新城管委会要行使市一级的经济管理职能,在经济建设方面做出的决策视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对河东新城管委会已经审批的项目、完成的审批手续视为市级经济管理部门完成的审批手续,到市各部门只备案、办手续,不再重复审查和审批。市直各部门必须全力支持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管委会工作,使其充分行使职权。要选调精兵强将,选配优秀干部,不断充实到河东新城开发建设中来。前一阶段,我们抽调了一些干部,都是在各自岗位上表现优秀、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干部。要将河东新城开发建设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舞台,凡是有抱负、有志向的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勇于到河东新城建功立业。我们还要面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公开招聘急需的各类人才,为河东新城开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二,充分发动群众,汇集建设力量。河东新城开发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特别是在河东新城开发建设中,要充分走群众路线,切实依靠群众。在控详规划、城市设计、公共建筑景观、绿化、亮化等方面,利用网络等方式,向社会公布,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太子河区、文圣区要充分发挥属地行政管理职能,着力做好征地拆迁工作,着力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大力搞好招商引资。严肃处理抢栽、抢种、抢建问题,有关县(市)区要确保贯彻落实。同时,中省直驻*各单位要大力支持河东新城开发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电业、通信等部门要全力配合建设单位,搞好河东新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各国有商业银行要对河东新城建设项目贷款给予倾斜,加大支持力度;各中直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为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献计出力。中省直有关单位要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合理布局各营业网点。近期需要新建总部的,市委、市政府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到河东新城建设。

第三,抓好招商引资,多方筹集资金。河东新城开发建设进度快慢、质量好坏,关键在于招商引资。无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工业园区建设,凡是市场化运作的项目,都要面向省内外、国内外市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加大引资力度,筹集建设资金。市外经局要把河东新城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河东新城管委会要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招商引资。目前,工业区的招商引资工作还比较薄弱,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大力度。

第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这次会后,由市委宣传部负责,制定宣传报道计划,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主流媒体上推介河东新城,展开宣传攻势。*日报社、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等媒体,要开辟专栏或专题,大力宣传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时报道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的进展情况,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激发全市人民积极投身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的热情。

同志们,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建设的重任,以豪迈的气概、必胜的信念、创新的举措、过硬的作风,奋力铸就河东新城光辉灿烂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