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如何助力学生就业

时间:2022-08-19 11:33:40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如何助力学生就业

摘要:学生就业是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办学资源的获取及招生任务能否完成。因此,各高职院校普遍重点关注学生就业。在该背景下,文章通过阐述高职院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学生就业的关联度以及对接发展的现状,探究两者融合发展的路径,以搭建高质量的就业信息宣传平台,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

关键词:文化育人;就业质量;立德树人;就业观念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引导和支持力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总体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高水平师资力量不足、招生和就业工作压力大、人才培养改革方向不明晰等。其中,毕业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影响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突出性问题。该问题不仅影响学校自身的发展,而且还事关学生工作情况。因此,各高职院校均高度重视学生就业问题,通过多种举措确保学生顺利就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学校党建引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学生顺利就业,为学生就业、学校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高职院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就业工作的关联度

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处于首位,文化素质是综合素质中最基础的素质。如果思想政治素质不过关、不过硬,即使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强,也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更称不上优秀人才。同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对于开展就业指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单一的就业指导很难解决学生在求职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已成为高校培养教育学生的关键方法[1]。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如果执行不到位、成效不扎实,会严重影响人才培养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导致学校无法培养出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过硬的毕业生,以及毕业生无法在求职中有上佳表现,进而影响用人单位的评价和毕业生成功就业。其次,就业工作需要整合高校能力,以确保取得更好的成绩。学生就业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不能认为仅是就业部门的工作,而是要树立全局视野,形成学校党委统筹领导、全校各部门单位同心协力的工作格局,这就要求校内各部门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团结一致的良好氛围。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广泛宣传发动。另外,在“互联网+”的形势下,学生就业工作要想不断提质增效,高职院校需要紧跟时代需求,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为毕业生、用人单位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就业信息平台,在深化校园信息化改革过程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接信息化技术,更好地做好服务与保障工作,为各方搭建人才交流的“信息高速公路”,从而为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作出贡献。

二、高职院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对接就业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思想文化助力人才培养

各高职院校通过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平台渠道,不断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和文化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且提高高职院校的品牌效应,以高质量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各高职院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着力解决学生“抬头率”低的问题,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入脑入心”的有效途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通过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转移到革命和建设纪念地、红色景点等,邀请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在现场授课等多种形式,积极打造“第二课堂”,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感染力,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领会授课内容的精神实质,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同时,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门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元素,构建思政教育矩阵。通过出台校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意见、开展课程思政教改课题研究、推出课程思政示范点等方式,课程思政工作目前已经在各高职院校全面展开,在干部教师中形成共识、深入人心,并初见“育人”成效。上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的举措,不仅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使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而且能够改变学生错误的就业观念,拓宽学生的就业视野,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让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够更加顺利地工作[2]。在文化育人方面,部分学校结合各自专业特色,以特色学校文化培育学生,如笔者所在的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铁色文化”铸魂育人的文化育人总方针,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在就业市场上展现出强劲的综合竞争力,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江苏省同类院校前列。另外,作为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表现载体,各级各类宣传阵地尤其是新媒体阵地,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信“铁小微”连续数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官微百强”称号,成为师生喜闻乐见的宣传平台,在育人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参与人才培养工作这方面也存在短板,如忽视学生作为受众的接受偏好和能力,自说自话;新媒体等宣传平台管控不足,存在一定的意识形态风险,且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和形式创新度不足,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对校内外相关优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充分,尚未形成显著的育人成果等。

(二)宣传工作有利于凝聚共识、打气鼓劲

学生就业工作是高职学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事关学校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招生吸引力及学校的长远发展,需要全校各个部门共同努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首要的功能是凝聚共识、营造氛围和打气鼓劲,如南京某传统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持续降低用人需求,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偏低。为此,该校充分发挥党员和干部的带头作用,将“全员抓就业”融入支部“三会一课”、师生政治理论学习等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深入广泛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形成了干部职工人人参与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同时,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在“先就业、再择业”、创业光荣等就业择业观的引导教育下,出现一批成功自主创业的学生,在升学、服兵役、先就业再择业方面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经学校媒体报道后,在学生中引起积极反响,影响带动了更多学生,该校也一举改变了就业率低的局面。同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就业工作氛围营造、宣传发动方面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解决学生就业思想观念问题时,学校未能实现“一对一”的精准帮扶,仍旧是“一对多”的帮扶模式,导致帮扶效果不一;在开展就业指导宣传教育时,重理论宣讲轻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在求职时出现礼仪礼貌缺失、面试能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就业成功率。除此之外,法治宣传教育的缺失导致毕业生不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和维权渠道,当自身权益受损时,学生无法及时维权。对此,学校应该推广相应的法律宣传普及教育。另外,就业宣传引导的内容和平台载体还不够丰富,对新媒体技术运用不足,对青年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对宣传教育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三)宣传平台提供就业信息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显著优势在于:具有不同种类和特点的宣传思想文化平台,如学校官方的“一网两微”、校报、广播站、电视台,相关的论坛、课堂、会议等,能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全天候”的宣传推广,因此,这些宣传思想文化平台是服务和保障就业工作的有效“信息武器”。该平台解决了用人单位情况介绍和需求、校园招聘会信息、社会招聘信息、学校毕业生结构和数量情况等问题,在求职学生和用人单位沟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建立了专门的毕业生就业网站,用于及时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和毕业生求职信息。同时,相关院系专业针对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通过各种聊天群在目标毕业生群体中小范围用人需求信息,为招聘方和求职方搭建起更为直接的沟通渠道。上述渠道基本满足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需求,但仍有上升空间。比如:根据笔者调查研究发现,江苏省内15家高职院校就业网站存在页面设计同质化严重的情况,普遍存在双向互动技术落后的问题,缺乏求职学生与用人单位、求职学生与就业指导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功能,无法在线完成简历投递、在线面试、在线咨询等就业环节,只能由求职毕业生单方向浏览招聘信息;的信息中存在未经甄别审核而直接转载的情况,部分经过甄别的信息属于过期信息,时效性差,容易误导浏览者,甚至部分就业指导咨询模块根本无法使用,在排版设计、网站美工等形式上存在瑕疵,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网站的公信力和使用率,造成了学生精力的浪费和求职机会成本增高等问题。

三、高职院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助力就业工作提升质效的对策与路径

(一)继续强化文化育人工作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紧紧围绕育人的核心任务,通过强化文化育人,不断提升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做好服务保障,助力学生就业。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基层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应该让思想文化更深地融入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以此促进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同时,要通过舆论宣传,营造乐学上进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不断提升自身价值,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继续推进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策略,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学校工作各个方面,有效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比如: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下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公平、正义、和谐,认识到积极参与社会工作的价值,从而提升学生就业认知[3]。要结合突出特色和推动普惠,建立“有特色、宽覆盖”的学校文化,健全文化育人机制平台,培养学生成为富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注意注重学生自主创业,让学生在参与宣传思想文化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提升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同时,提升自我教育管理能力,有效增强学生成长能力,使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意志品质。要进一步明确正确导向,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校园杜绝错误思潮的出现,开展铸魂育人、固本强基工程,宣传“正能量”,确保正确育人导向,坚定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

要不断提高新闻宣传业务水平,用心用情服务学校和师生,着力打造有情怀、有温度、有技能的“三有”新闻宣传稿件[4]。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宣传阵地,讲好师生“身边故事”,着重宣传学生在成人成才、努力学习、创新创业方面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倡导“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理念,避免学生出现因就业观念的偏差和就业知识、就业必备技能的缺失导致无法成功就业的情况。可以在校园媒体上宣传表彰表现突出的先进干部职工,将其精神风采、先进事迹和经验做法宣传推广给更多的干部职工,让干部职工学习掌握先进人物、模范人物的经验,从而整体提高工作能力。要对就业先进单位的经验做法进行宣传推广,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要善于对外沟通合作,为就业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宣传报道合作企业,以及邀请企业工作人员参与校内思想政治和文化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宣讲、教育等,促进校企互相之间的友谊,巩固互利共赢的合作基础。同时,将校企、校地合作解决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典型案例作为宣传重点进行推广,给更多的用人单位和院系提供经验参考。通过以上举措,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聚合起学生、干部教师、用人单位等三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学生就业工作向前、向好发展。

(三)为供需双方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

“互联网+”时代,就业工作需要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保持与时俱进,实现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以更加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手段服务和保障学生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考录等工作。尤其是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用人单位和求职学生不方便面对面交流沟通,为双方构建网上交流沟通平台尤为重要。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教育部及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发文指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智慧平台,鼓励用人单位和求职毕业生通过网络实现供需对接,精准推送、智能化匹配人岗信息,构建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大学生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具体内容是:综合运用相关新媒体技术,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起方便快捷的交流沟通平台和供需配对渠道,确保就业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充分体现信息技术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帮促作用;同时,利用校园媒体、社会媒体,宣传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成绩,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避免出现影响学校形象的负面新闻报道。要立足于既有条件,充分挖掘资源潜力,为用人单位和毕业求职学生搭建高水平、有特色的网络交流平台,搭建集招聘信息、简历投递、在线沟通为一体的网站,确保求职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有效沟通,同时,及时高效处理负面舆论宣传,保持学校良好形象,多措并举,推进毕业生就业。高职院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工作,其成效高低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着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正确看待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就业工作之间的密切关系,构建无缝对接、有效融合的体制机制,这是各高职院校决策者、管理层、师生员工共同面临的课题和任务,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既能体现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发展能力和潜力,切实增强高职院校党组织政治引领力,又能切实解决高职院校面临的突出矛盾,因此,构建两者之间良性互动的关系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

作者:韩广来 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