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对策

时间:2022-06-16 09:05:07

作物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对策

【摘要】本文总结了“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多而课时数少、实验教学不强且内容单调、实践实习教学过程考核方式单一及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不全面等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创新性地提出“线上平台资源+线下答疑解惑+田间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培养新时代“乡村振兴”所需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科技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作物栽培学”是众多涉农高校农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型课程,也是面向农业生产类从业人员所必需掌握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在学生的专业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广东海洋大学农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作物栽培综合实践3——水稻栽培”是综合实践的必修环节。新农科建设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浪潮中农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1],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响应国家号召,建设新农科的需要,“作物栽培学”的改革也责无旁贷。2018年6月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立命之本,发展之本,要坚持以本为本,加强一流本科教育”。作为农科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本,深刻领会“安吉共识”,积极参与“北大仓行动”,认真落实“北京指南”[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下,科学践行“互联网+教育”,设计“线上平台资源+线下答疑解惑+田间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此种模式优化了传统作物栽培学的教学模式,加强了线下课堂的互动、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同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现良好的教学目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作物栽培学”实践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1授课内容繁多而理论课时数较少

《作物栽培学》多个版本的课程教学内容都比较多,以胡立勇和丁艳锋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作物栽培学》为例,该教材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系统介绍了作物与作物栽培学的基本概念、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作物栽培基本技术、作物化学调控与设施栽培等共性知识与技术;下篇重点介绍了水稻、小麦与大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甘薯、棉花、苎麻、黄麻与红麻、油菜、花生、甘蔗、烟草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与应用概况、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及理论、关键的管理技术及发展趋势。涉及的教学内容和作物种类多,但与之对应的理论课和实践课学时数却相对较少,以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为例,“作物栽培学”的课时数为64学时(含20学时的实验课),这样就会造成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常采用“填鸭式”、“固定程序式”的被动教学,同时,学生被动接收了过多的内容,导致学生理解掌握有难度,会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实验实习教学薄弱且形式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作物栽培学”多采用“一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有被动接受,很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传统的“作物栽培学”教学模式受限于“内容繁多而学时数较少”的课程设置等因素,这就使得教学过程中偏理论轻实践,这也是导致目前农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操作能力偏弱,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不强的原因之一[3]。对于“90后”、“00后”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少部分学生参加过农事活动,大部分学生对农作物和农事操作缺乏感性认识,动手能力弱[4]。在当下的实践教学中,大多为实验室的简单操作和短期的室外参观,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锻炼学生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也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农、爱农的热情。因此,改革传统的“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是提高农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11.3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单调且学习效果评价不完善经过多次教学大纲的修订和教育教学改革后,“作物栽培学”课程成绩构成更多样,比例更合理,由50%期末卷面考试、20%实验考核、30%考勤和平时课堂表现组成。摒弃了以往的一考定终身,更加注重了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核。但考核中实习实践部分比例较少,考核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仍存在。例如,在实验考核中,缺少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大多会以实验报告的分数为实验成绩。如果采用了不合适的评价方式和方法,会导致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有时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应付和抵触心理。

2“作物栽培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作物栽培学是农学专业的专业教育核心课,其中的各论“水稻栽培学”部分是专业综合实践的必修环节,其教学效果关系着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全国各地涉农院校开展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活动[2,5]。以广东海洋大学的作物栽培学各论中的“水稻栽培学”为例,水稻栽培课题组成员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具体要求,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水稻栽培学”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为提高教学水平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2.1优化授课内容,突出前沿重点

由于“作物栽培学”的课时数较少、基础理论知识量较大,水稻栽培实践部分课时未得到很好的保证。在水稻栽培学的20个学时中,期间需要讲解水稻的概述、水稻生物学特性及各个器官形成、水稻产量形成与品质和水稻栽培技术,涵盖内容广泛,重点难点较多。同时受学时限制,很难将授课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但若粗略讲解,又会影响学生对水稻栽培学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以水稻栽培技术这节内容为例,涵盖从整地、播种、移栽、田间管理到收获的水稻生产全过程,知识点多,栽培措施繁琐,学生难以掌握水稻不同生育时期下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不利于有效地指导生产实践。因此,在水稻栽培学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中国大学MOOC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线上学习国家精品课程“作物栽培学”中的水稻部分,结合超星泛雅平台等网络教学形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把握学科前沿知识。这样使学生既了解了本专业课程的前沿知识,又开拓了思路与眼界,使课程教学具有科学性和前沿性。

2.2加强实践实习,拓展实习内容

在新时代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要求中,课程实习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也是对理论课程的最好延伸和实践。“作物栽培学”作为一门综合应用型的科学,虽然可以保证学生到田间地头参观实习,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6,7]。因此,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本课题组在水稻栽培实践教学过程中,设置了田间作业,将实验田分成若干个小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2人负责管理一个小区。首先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统计学知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将实验田责任到小组,从浸种、播种、育苗、插秧到收获全程参与水稻各个生育时期的田间管理和数据记录;在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真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以全过程田间操作能力和水稻性状考查及产量分析结果作为评估考核成绩。通过实践操作不仅能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还能以做促学,真正地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随着学时数的减少,对于基础性、验证性实验的内容做了适当的删减,增加了探究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内容。由指导教师给出实验方向,学生自由组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团队合作与彼此协作,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也重视带领学生走进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科技农业产业园,使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2.3善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法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是当下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在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已不单单是本校师生间的简单互动交流[8],还涉及到校外、省外甚至是国外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了。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快速发展,课题组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进行了革新。先将作物栽培过程中使用的新技术进行录像和视频教学,或把作物从播种、育苗、移栽到收获的整个过程以视频或者动画效果的形式呈现,同时将这些资料上传到超星学习通平台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实物、板书、多媒体、视频或虚拟仿真等教学手段,并结合田间现场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提供作物生长发育、田间肥水管理的实时场景,从而改变了教师在讲台上“一堂灌”的教学模式,使“水稻栽培学”的线下课堂和实践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把一些学生不能够直接参与的实验实践过程通过视频或者虚拟仿真的形式直观的呈现,这样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的难点和重点,从而达到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而不是死记硬背。

2.4注重过程性考核成绩,完善综合性评价体系

增加过程性考核成绩比重,完善课程综合评价是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9]。切合教育部的《关于一流本科教育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正确引导“学生忙起来”,弘扬学生勤奋刻苦学习的传统美德,从制定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消除学生“60分万岁”的想法,增加“过程性考核”成绩的比重。本课程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学会分析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培养新时代“乡村振兴”所需的创新应用复合型的农业技术人才至关重要[10]。本课程学习效果评价的成绩构成比例如表1所示。

3结语

“作物栽培学”作为涉农院校农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在实践实习教学中通过坚持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线上平台资源+线下答疑解惑+田间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有效的课堂互动和课程汇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将实验室内探求性实验和田间实际操作实践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素养。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改革能够强化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了学生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的创新能力,也能丰富和发展课程理论内容和技术体系,对培养综合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饶刚顺 沈雪峰 冯乃杰 赵黎明 郑殿峰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