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在预防医学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2-06-16 08:33:16

中医治未病在预防医学教学的应用

[摘要]中医“治未病”与现代预防医学均以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为终极目的,以预防胜于治疗作为首要原则,两者既重视内外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防病促健康的基本策略上也很相似。“治未病”与三级预防策略、中医邪气理论与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中医七情理论与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中医养生与影响健康行为的生活方式、药食同源与影响健康的饮食因素等,都是“治未病”融入到预防医学教学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预防医学;治未病;教学改革;医学教育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为更好地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宜在“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思想的指导下,将疾病防控的关口前移,充分发挥中西医的优势特色,重点做好预防工作[12]。中医“治未病”与现代预防医学虽不完全等同,但二者皆以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为终极目的,以预防胜于治疗为首要原则,且有相似的防病促健康基本策略。可见,将中医“治未病”融入预防医学教学将有利于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才[3]。安徽中医药大学预防医学课程组对预防医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将中医“治未病”融入其中,现报道如下。

1“治未病”融入预防医学教学的可行性

1.1“治未病”融入预防医学教学具有理论可行性预

防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三大支柱学科之一,其以“健康”为中心,把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作为主要目的,重视包括自然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和行为生活方式等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强调采用“三级预防”的策略开展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特别重视疾病的早防早治[4]。中医学则以“治未病”的思维方式进行养生防病[5]。除防病促健康的终极目标相同之外,预防医学与“治未病”在采取的策略和关注的健康影响因素上也极为相似[6]:如三级预防策略与“治未病”,环境影响因素与邪气,心理因素与七情,行为生活方式与中医养生,饮食因素与药食同源等[7]。“治未病”是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而中医毒邪、七情、养生、药食同源等理论则是实施“治未病”的主要理论依据。“治未病”和现代预防医学各有特点:“治未病”在理论层面和综合调理手段上优势更为明显,而现代预防医学在应用流程与技术方法方面更为先进;在具体做法上“治未病”主要从个体出发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而预防医学主要从群体出发削弱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

1.2“治未病”融入预防医学教学的研究鲜见

“治未病”充分展现了中医学的科学性和超前性,可作为现代预防医学的有益补充[3]。有学者分析了“治未病”对现代预防医学的贡献与启示,以及“治未病”与现代预防医学在思想根源、认识路线、偏重角度、健康内涵、时空眼界及包容弹性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8]。也有学者尝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引入相关中医预防案例,以展现中医预防医学的思想和智慧,提升教学效果[8]。但总体上看,将二者融合的教学研究较少,且以理论探讨者为主,缺乏操作性强的融合措施。

2“治未病”融入预防医学的教学设计与示例

2.1“治未病”融入预防医学的教学设计

通过对比分析,明确“治未病”与预防医学的共性与特色,取长补短,形成有中医药特色的预防医学教学方法[6,9]。2.1.1“治未病”与三级预防策略的融合三级预防策略是现代预防医学的核心,其依据疾病自然史以及影响健康的因素特点,将预防策略分为三级:在疾病因子还没有进入环境之前就采取的预防性措施为第一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措施为第二级预防,在疾病期积极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和恶化为第三级预防。而“治未病”中所谓的“未病”是指疾病的未生、未发、未传和未复,故“治未病”的基本内涵为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体现了防中有治、治中有防、防治结合和个体化诊疗的整体观。与三级预防相比,“治未病”范畴更广。因此,在三级预防的教学中可吸纳“治未病”在康复期的防治思想。此外,“治未病”包含丰富的方法,如食疗、膏方、穴位贴敷、针灸、推拿、拔罐、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这些“治未病”方法可与预防医学中针对个体的措施相融合起来,丰富疾病的防治手段,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恶化。2.1.2中医邪气理论与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融合预防医学重视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如空气清新、水体洁净、土壤安全的生活环境,安全且卫生的工作环境,国泰民安、和谐幸福的社会环境等,都有益于大众健康。因此,现代预防医学倡导保护包括空气、水体和土壤在内的生活环境,改进工艺和改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即通过干预可能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降低人们发生疾病的风险,提升其健康程度。中医邪气泛指一切致病因素,包括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广泛流行的的病原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如蛇毒、引发食物中毒的物质),以及过于亢盛并能使人产生危、急、重证候的各种因素(如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可见,中医邪气理论与预防医学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类似,都强调外部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但与预防医学主要从群体角度去除外部因素而保护健康不同,中医学强调从个体存正气的角度抵御外邪的侵袭,而这正为二者的互补和融合提供了便利。2.1.3中医七情理论与影响健康的心理因素融合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七情学说是中医病因理论的重要内容,中医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志活动;七情为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可将中医七情理论运用于现代预防医学心理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章节教学中。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人们时常会遇到不良情绪的侵扰,甚至极为愤怒。从预防医学的角度,应主动调整心态以控制不良情绪;从七情理论看,怒伤肝,主张通过转移注意力、采取适当的方法宣泄和调节,以消除不良情绪对身心产生的消极影响。2.1.4中医养生与影响健康行为的生活方式融合在影响健康的四类因素中,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较大。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主要与个人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有关。因此,预防医学强调养成良好行为生活方式(如平衡膳食、充足睡眠、积极锻炼),摒弃吸烟、酗酒、不洁性行为等不良行为生活方式。而中医养生提倡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暑等方法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这与预防医学中倡导建立良好行为方式相一致。2.1.5药食同源与影响健康的饮食因素融合预防医学注重通过合理膳食达到均衡营养,从食物种类和数量搭配上指导人们的膳食行为,强调食物多样化、谷类为主、少荤多素、控盐少油等,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药食同源即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许多食物也是药物,二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线;药食同源理论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基于药食同源理论,可在疾病防治中以食为药、以食代药,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同时,减少或消除不良反应。可见二者均强调饮食健康。

2.2“治未病”融入预防医学的教学示例

在三级预防策略的教学中,可依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策略与措施,将“治未病”融入其中。如在第一级预防的讲授中,先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第一级预防,即:主要倡导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特别是接种疫苗等针对个体的措施,同时对大众开展健康教育并对生活与工作环境进行消毒杀菌;其中接种疫苗旨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达到保护易感人群的目的,戴口罩和环境消毒杀菌等则是达到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然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调摄情志、起居有常、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药物调理等“治未病”的手段,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手段是否属于第一级预防的范畴,指出这些“治未病”手段同第一级预防相似,本质上都是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达到保护易感人群的目的。第二级预防的讲授中,先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第二级预防,即主要通过健康监测,如发热、干咳、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监测,以及入境人员和疾病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并结合核酸检测等措施,发现早期患者,以便于早期治疗,控制疾病进展。然后启发学生思考:针对高危人群,在倡导隔离的同时实施预防用药,如连花清瘟胶囊、玉屏风散加减、扶正防疫汤等,以益气固表、祛风散邪;或佩戴避瘟香囊,艾灸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多食温热食物、少食寒凉之品等,是否属于“治未病”之欲病救萌。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第三级预防,主要采用支持治疗和隔离,以防止疾病恶化和控制传染源。可引导学生思考: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未病”之既病防变是如何处置的?讨论后给出“治未病”的主要对策,采用清热化湿、解毒救逆方法,防止病邪深入与转化,如予以清肺排毒汤、麻杏石甘汤、藿朴夏苓汤等,以宣肺透邪、芳香化浊、清热解毒、平喘化痰等。最后,将“治未病”和三级预防进行比较;指出“治未病”和三级预防在策略和方法上虽不完全相同,但并不相互矛盾,而是各有特色,并可在各级预防策略层面上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治未病还重视瘥后防复。中医认为瘟疫过后,多气血虚弱,脾胃不健,仍有余邪未尽,隐患尚存,宜益气健脾、益气养阴,可选用六君子汤、沙参麦冬汤、生脉散等以清除余邪、固本培元。经典的三级预防策略未涉及康复期的预防问题,但在新冠肺炎防治中也强调“病愈出院后,应继续隔离医学观察14天”,说明“治未病”与三级预防策略的可融性程度日益增强。

3结语

当前医学发展的趋势正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在实现理想的健康状态、达到远离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医高度重视治未病,即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虽然,由于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对疾病和健康的理解不尽相同等,中医“治未病”与现代预防医学并非完全等同[6];但是,二者的终极目的、主要策略和关注的健康影响因素均有相似之处。故“治未病”、中医邪气、七情、养生、药食同源等理论都可很好地融入到现代预防医学的教学中。今后应弘扬“治未病”的科学内涵,推进有中医药特色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

作者:李白坤 李静 王玉凤 陆婷婷 刘芳 朱继民 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