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第二课堂多元教学模式

时间:2022-05-18 08:47:34

心理健康教育课第二课堂多元教学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帮助大学生构建自身关于心理健康知识、经验与技能的课程,掌握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技能对于学生来说是终身适用的。因此,开设第二课堂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课程的局限和不足,为学生提供终身适用的心理健康指导。

一、多元教学模式的现实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般作为公共必修课针对大一新生开设,虽然每个主题课程内容自身所涵盖的范围十分丰富,但是如果缺乏持续的教育,并不能有效指导其应对整个大学期间的心理问题或危机[1]。

(一)总体问题呈现具有普遍的时间轴特性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呈现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时间轴特性,一般来说,大一新生入学更多呈现的是适应性问题,大二大三是人际交往问题和学业问题为主,大四则是生涯规划与就业问题为主。这个时间轴的问题呈现次序既与大学生的心理成长阶段有关,也与学校、家庭、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与期待有关。因此要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要考虑到处于不同时间轴上的学生的集中需求,仅在大一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显然是不够的。

(二)个体问题呈现具有随机的不可预测性

经历了适应阶段,大学生的情绪情感、人际关系、学习、生涯规划等问题会逐渐显现,自我同一性的心理发展阶段性问题会逐渐受到生活学习应激时间的激发,与学生原本的人格发展、原生家庭影响、疾病史等复杂因素共同作用引发大学生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危机。这些心理问题的呈现在个体身上具有极大的随机性,问题的诱发可能是外部环境的刺激,也有可能来自个体的内在成长。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认为,每个阶段都会存在需要解决的心理危机,如果能够顺利解决那么会平稳度过,不然则会爆发。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会遇到什么类型的心理危机、危机是否出现、什么时间出现、危机的程度是否能够独自解决等都具有个体性和随机性,无法进行准确预测。

(三)应对问题的个体需求具有复杂的差异性

心理危机是极具个体差异的,个体的危机应对也同样如此。大学生个体的成长背景、原生家庭、个性差异等差异都会影响学生个体的应对危机方式,在应对危机所需要的指导上,同样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需要的是知识的了解,而有的学生除了知识的了解还需要通过经验的培养才能掌握相关的问题应对能力。这些都是传统课堂很难提供的个性化教育,这个时候第二课堂就可以起到很好的补充教育和指导作用。因为第二课堂的开设更加灵活,主题可以根据具体高校的需求甚至是结合社会热点时事开展,也可以针对特定的群体(如对毕业生开设就业择业心理调适)开设定向的活动,更能够实现精准教育。

二、构建多元化的第二课堂活动

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的目的在于补充第一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能够延伸学生在第一课堂上习得的理论知识,满足学生既复杂又充满个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因此,需要构建多元化的第二课堂活动。

(一)形成多时空全覆盖的系列活动

要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好地延伸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第二课堂的活动对象就必须包括不同学段的学生,合理利用校园的不同空间。对于大学生来说,整个大学都处在构建自我同一性的时期,但是每个学段又会有相对集中的困惑,按照纵横结合时间线设计不同主题的活动,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支持。横向的时间可以参考自然月的时间节点,春季抑郁多发,5月“5·25心理健康”主题活动,6月毕业季,9月新生入学,10月新生心理普查,11月、12月考研考试焦虑,特殊时间节点——七夕开展恋爱与性有关的教育、清明开展生命教育;以及纵向的时间,新生的适应问题,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大二大三的生涯规划问题,结合心理健康课的不同主题例如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以及时事热点引发的关注以及讨论的问题。除了时间的延伸,还有空间的拓展,不仅仅是在课堂,还包括宿舍、校道、教学区都可以成为活动开展的场所和互动的方式。宿舍是大学生重要的生活、学习场所,宿舍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的主要来源,将第二课堂延伸至宿舍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构建多元的评价和互动体系

要确保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就需要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和互动体系。首先,第一课堂的评价更多的是以教师主导的外部评价为主,表现为学生的学业成绩,较少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主体地位,也难以反映将课堂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在真实生活的能力,因此作为补充和延伸的第二课堂在评价体系上需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过程性评价为主,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参与程度,以及是否在活动中获得体验。这就对第二课堂的活动设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量化并衡量学生的参与程度,在实现过程性的评价中同时能够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运用好第一课堂的筛查和区分作用,为指导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第二课堂发挥作用。如何对第二课堂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是一个复杂和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第二课堂在教学目标上更加宽泛,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元,教学组织实施形式更加多样,甚至有更强的不确定性,在教学评价上难度更大。[2]第二课堂的评价需要对过程和结果进行双评价,并且由于心理健康课程的特殊性,每位同学的过程和结果都是有差别的,没有办法设定统一或者唯一的标准,因此,我们在对第二课堂进行评价的时候还需要制定的是过程中完成度和参与度的标准,以及课程前后知识、能力的变化。目前第二课堂的评价常见的方式为学分制、成绩单等,从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构建多元灵活的评价成绩单,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评价,更重要的是可以对学生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于处理好“我”与“世界”的关系,所谓“世界”既包括与其他人的人际互动,也包括处理应对日常生活事件。在这个过程中,同辈之间的相互借鉴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手段,许多存在人际关系问题的学生往往不知道怎么样才是合适的人际交往模式,既缺乏相关概念,也不具备相应的技巧。因此,第二课堂需要提供可以互动的平台和方式,让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互动而起到交流的作用,打开理解问题的思路,能够从他人的角度观察到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互动也应该要成为教学评价的一部分,指导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学会开展高质量的互动,将课堂的有效互动拓展至课堂之外,增加学生关于人际互动的有效经验,在与同学的互动中构建和完善自己的人际互动经验。

(三)重视学生新知识的形成与以往经验的内部构建

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的不是简单的知识的记忆,而是需要学生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经验。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中写道:“认识的产生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主体对客体模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是主动作用于客体的。”[2]也就是说同样的知识,不同的学生的建构结果是不相同的,这与学生的自身经验,或者说与原有的认知图式有极大的关系。先前经验、认知结构和真实学习情境彼此相互作用导致知识的产生,[3]因此,要帮助学生完成有效的知识的内部构建,需要将学生的自身经验充分考虑进来,也需要给学生时间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根据学生不同先前经验进行第二课堂的精细化教学设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建构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是不具有选择性的,所有的学生都接受同样的教学设计,教师无法照顾到不同背景的学生对相同主题的理解差异,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第一课堂对学生的先前经验作出筛选,再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第二课堂。以恋爱主题为例,不同经验的学生的需求是存在巨大差异的。我们可以区分出有无恋爱经验、处在恋爱的不同阶段(热恋期、稳定期、分手期等)、不同阶段的恋爱(新生时期、毕业季等)、不同的恋爱方式(网恋、异地恋、同校恋爱等)以及有无性经验等非常复杂的先前经验类型,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将新的知识与自己的原有经验进行整合,构建新的关于恋爱的知识和经验。

三、融合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正因为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危机既有规律性,又有随机性,既有普遍性,也有个体差异,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参与到第二课堂中来,相互融合,为学生提供精准教育。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筛查、区分、同质性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线上和线下课堂的结合,第一课堂采用的混合式教学大多是借助慕课等的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偏理论的部分抽离出来,让学生可以自行以网络的方式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的部分,同时配合线下课堂活动获得完整的教学体验。在第二课堂中,我们也依然可以利用慕课,借助新媒体(学校公众号、易班等平台)作时间上的延伸,将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段,开展线上的第二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需要参与感和体验感的课程,慕课的理论更多是以知识点的形式呈现,学生较难形成较为完整的关于心理健康的整体概念,也难以体验和练习慕课中习得的知识,因此还需要线下课堂的补充。所以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课堂,线上课程除了作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可以作为区分不同问题类型与需求的工具。因为第二课堂不再具有强制性,学生会根据自身当下的需求进行选择,形成同质性较为一致的课堂参与群体。例如将不同主题的课程内容在“到梦空间”,提前告知学生线下课程内容,可以搜集学生关于主题的困惑与需求,进行有效辅导。

(二)基于OBE理念的实践教学模式——参与、体验、掌握美国学者

Spady在1981年提出了OBE(Outcomebased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模式,以学生的“预期”反向指导课堂管理,包括课程设计、方法、内容等方面,可以说是一种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4]。借助第一课堂、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成果”的预期搜集,了解学生对于不同心理健康模块的需求,制定第二课堂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参与、体验,从而掌握知识与技能。以人际沟通主题为例,宿舍关系是大学生最常遇到的人际问题,但每个学生关于宿舍问题的解决预期是有差异的。通过预期搜集,可以区分出改善与舍友的关系、避免冲突等不同的成果预期,根据这些预期去进行细致的活动设计,利用新媒体招募具有同质性需求的学生,实现小团体辅导,达到更加针对性的有效教学效果。

(三)将朋辈教育引入第二课堂——支持、示范、共同成长

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朋辈的示范,大学生可以学习到同龄人的应对方式;对于朋辈自身来说,在助人的过程中也是对自身能力的总结和提升,并且能够获得助人的成就感和乐趣。引入朋辈教育成为第二课堂活动实施的主体也是具有重大价值的。要实施高质量的朋辈教育活动,需要培养朋辈人员掌握的基本心理学专业知识能力以及对活动实施的实践能力。朋辈的优势本就在于同龄人之间的相互示范,因此,引导、搭建朋辈团内部的自主学习和成长机制可以更有效地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为朋辈人员设置系统和持续的培训、构建朋辈成员代际之间的“老带新”、培养团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朋辈成员的自我成长,同时积累影响同学的经验。朋辈教育的活动以体验式、参与式和活动式内容为主,朋辈人员除了要熟悉课程内容和具体操作,也需要明白活动背后的课程设计理念以及能够良好掌控活动节奏,观察活动参与者的状态、气氛,并且根据不同参与者的差异做出及时的调整,最大限度保证朋辈教育的效果。

四、结语

第二课堂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构建多元化的第二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筛查、分类功能,对同质性学生群体开展有效教学,帮助关注大学生在活动中真正掌握危机应对的知识与技能,获得有关经验,掌握终身有效的心理健康理念。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18-07-13)[2021-11-15].
[2]皮亚杰.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53.

[3]于兰.建构主义视阈下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温雪.基于OBE理念的管理沟通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究——以宁夏大学新华学院为例[J].科技视界,2021,29(9):22-24.

作者:李钰 单位: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