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建设分析论文3篇

时间:2022-04-10 03:41:56

品牌建设分析论文3篇

第一篇

品牌建设是所有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加强品牌建设,其作用力既是相对企业整体素质提升而言,也源于员工个人素质在岗位上集中显现出的水平尺度所推动。企业有了文明的品牌,文明创建工作才能有实际成效可言,特别是文明创建工作中的窗口服务行业,树品牌已不仅是企业形象的需要,而且是美好文化价值、优秀管理结果以及与用户间建立信任的认可和评价,是现场现场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这正是我们文明创建工作努力追求的目标。按照文明创建的要求,窗口服务行业的宗旨是: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其文明创建的主要内容是:“紧紧围绕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以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推行优质规范服务,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窗口服务行业的品牌,与文明创建的内涵相互相成。良好的、有知名度的服务窗口是旗帜,招示的是城市人的精神风貌,是城市体现的文明水平,其在顾客和用户中的正面形象,既是亮光,也是品位,还是美感。品牌既是企业展示良好形象的亮点,更是用户寄予高度期望的聚焦点。当然,还要认识到,象所有职业岗位一样。在提升和追求品质的过程中,不能缺少营造和推力,从精神和文化角度而言,这就是一项建设性的工程,也是我们文明行业建设工作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如果将其与文明创建融为一体,那么,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行业的品质形象就成为了互为作用和内外合力的品牌托举。文明创建不能是没有具体形象的抽象概念,企业品牌在注入文明创建活动内涵时,也需要品质标准来认定和解读,甚至成为一种具体形象的标志,因此,对于服务窗口而言,品牌建设不一定是产品服务的包装打造,更多的内容就在于服务本身的品质追求和行业的风范引领。

由是,非常需要强调,文明创建工作中,加强文明品牌建设,固然要有企业在经营中长期辛勤耕耘奠定的基础,要有管理者主动积极的人力物力投入,但在一段时间内,还需要组织者有意识地重点培养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扶植,尤其是令其在文明创建中发挥旗帜标杆作用,还需在管理、营造和创建中有所侧重:

首先是要讲质量选择。在品牌选择上要有良莠观念,也就是培养扶植中,对其要讲究长期累积的基础管理质量,品牌组成的人员素质质量,能长期获得好评的用户信任质量。在这三种质量的基础上,确立高质量的标准,实施高质量的管理,进行高质量的考核,从而求得高质量的评价。

二是抓服务。服务是品牌的支撑,是行业文明的延伸部分,也就是说我们的服务也是商品的部分内容。有品牌的服务可以根据行业特点推出有特色的服务举措。如:电力公交的热心、亲情,供水管道维修的快速及时,煤气上门服务的诚信和周到等,这都是群众特别需要而我们怎么样做好也无止境的服务内容,这些窗口服务的文明品牌树立,优质和一流是基础,在努力建设过程中,还应根据岗位的不同,相对应地推出管理套路,使高质量的服务制度化,经常化,变成岗位习以为常的工作习惯。在抓服务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已有的、或是要推出的服务品牌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岗位的规章要求上要严,在人员的挑选上要有素质要求,并可按获得荣誉的级别不同给予一定的待遇;另一方面要注重挖掘有特色个性的服务内容,通过一切为了用户的多种服务创新和内容的更新,使服务品牌人性化,服务选择多样化,服务管理精细化。如:按照文明行业窗口服务岗位性质的特点,适时推出“点将”服务、用户联系卡服务、预约服务、套餐服务、满意百分百点评服务等,这些深化服务内容、延伸服务方式的形式行为,深含岗位的人文个性特点和服务的企业文化内涵,实际就是服务创新,是品牌服务的翻新和知名度的打造,只有这些形式的创新不断推出,才有品牌的刷新,才能做到“让我们的服务与用户的内心期望赛跑”。

三是要抓形象宣传。文明创建中,需要有经济和社会发展成绩可点数,还要有服务品牌、有良好的形象可展示,一个城市和一个企业的光荣是由英雄托举的。行业形象是品牌表现出的个性特征,是文明创建实际成果的展现。做得好是过程,体现出文明形象的共有认知感是结果。抓形象要有内在的成绩作铺垫,但还要有外在的平台进行推介,这就是宣传的作用。光做不说要树立好形象事倍功半,甚至一半的成效也难获得。因之,要在宣传的方式上、手段上、平台选择上多加思考。上下形成合力,集中全力作推介,让文明品牌能更好更快地走进平常百姓的心里,走向城市的街头,成为名片和旗帜,令用户印象深刻,耳能熟详。在宣传中还要认识到,昨天的知名度也不等于明天还能让人感受深刻。就象一些品牌商品,要在实质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要时刻广而告之,要时刻能让人满足不断增强的期望值。同时,窗口服务品牌可以找出个性、找出文化特点,不断地推陈出新。没有宣传就没有旗帜的展示,就没有知名度可言。四是要抓品牌的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是品牌的内涵,是产品和服务的融合体。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实际就是文化价值的一种诠释。抓品牌的文化价值,就是要在品牌的建设中注重发挥其对企业整体形象提升的推动作用,注重其对一种行业规范所具有的引导意义,注重其行业品质的形象代言作用体现。当文明品牌作为有口皆碑的形象展现,其价值蕴含的就是自豪、自信、自励的内在力量,这是制度的卡、管、压怎么样使力也难以体现的作为。文明创建工作要付出的努力是全方位的,大家都在全力以赴,要体现出亮点,需要在加强文明品牌建设上下功夫,若如此实行,我们工作中要追求的事半功倍方可有轨可循。每一个城市在文明创建工作都期待在交警岗亭、供电服务、供水110抢修、供气公交等一系列公用窗口服务部门,都有叫得响、信得过、经得起考验的巨大影响服务品牌。

本文作者:徐纲工作单位:长沙引水及水质环境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篇

1高校品牌的定义

品牌作为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已不仅仅局限于某种商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品牌的范畴不断扩大,诸如城市品牌、区域品牌还有本研究要提到的高校品牌.高校品牌是指某一大学的性质、历史、名称、声誉以及承诺的无形总和,同时也是目标受众对这一高校产生的清晰、明确的印象以及美好的联想[1].品牌是某一高校区别于其他对手的有力标识,更是这一高校个性化的表现.高校品牌的核心在于它的独特性、创新性以及他的个性化.高校品牌也包括为教育者提供何种形式的及何种质量的教育服务,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何种形式的人才.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办学形式出现了日益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梦寐以求的象牙塔.在大学教育由精英化转变成大众化的今天,一所高校是否有其高质量、独特的品牌文化将决定其是否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2以打造高校品牌为基础进行体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分析

2.1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所高校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同、家长的赞誉、学生的认可,要想吸引更多的优质学生和高素质的师资力量以及更多的资金支持,必须建立其独特的品牌.简单的说,在高校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谁拥有了高质量的品牌,就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就能够唤起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关注.因此,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置的过程中也应响应品牌塑造的号召.体育课程具有品牌效应,将会有力提升高校的办学优势.

2.2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图1近五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对比通过图1可以看出,近五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不断上升,由2008年时的599万人上升到2012年的685万人,但是由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国策,报名人数却在不断减少,五年之间减少了100多万人.高等教育供给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市场化现象日益加剧,高等教育的竞争状况更加剧烈.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学生体质、为社会提供合格接班人的重任,是高校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课程.

2.3提高高校学生能力的需要

2011年颁布实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一到两项健身项目,作为其终身体育锻炼的手段.但是,我国各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还是沿用重体育技能的学习,轻体育学科能力的培养现象.当前在经济快速发展,工作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上述体育课程设置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只有紧跟高校品牌建设的步伐,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基础,根据高校自身的体育文化、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情况,合理设置体育课程,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为其文化课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2.4体育课程文化身份的需要

体育作为不断升腾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发展水平已成为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标志.高校体育课程是我国全民体育的典范,也是高校整个课程体系的的一面旗帜,更是高校品牌文化身份的标志.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与管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身份、社会功能和意义,但是其基本的文化身份和充当的社会角色始终没有大的变化,那就是我国全民健身体育文化身份的符号.这种身份并没有被高校品牌化建设所替代,反而更加强化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和管理的文化身份和象征符号.

3基于高校品牌建设的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组成系统研究

高校品牌建设是由多个子因素构成的,如各个学科就是整个高校品牌的子因素,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将高校中的体育课程设置看做是高校品牌的一个子品牌,我们把它叫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虽然是一个子品牌,但也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系统,我们将这个系统称之为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组成系统,如图2所示.

3.1品牌要素

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要素是指导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框架和评价体育课程品牌状况的基础依据,它的作用体现在:可以定量评价一个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状况,并预测其发展走向与趋势,为相应的宏观调控决策提供依据;可以跟踪测评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战略实施进程,监测各构成子系统的发展潜力、发展持久性及发展协调性,通过指标的反馈揭示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建设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为保证城市发展目标顺利实施和完成提供依据.

3.2品牌利益

加强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建设,有助于提高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吸引学生自主的掌握一到两项基本技能,为其终身体育的发展奠定基础;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提高整个高校品牌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引起社会的赞誉并吸引到更多的社会赞助资金.勿庸置疑,随着高校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以高校品牌为基础塑造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将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3品牌识别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识别可分成三个层次(如图2所示),即为品牌精髓、核心识别和扩展识别.其中的核心识别是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识别中最重要的部分,集中体现着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价值理念和战略思想,并能突出与其他高校课程设置的差异.核心识别可以沿用到教师、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中,体育锻炼健身中,甚至是学生毕业离校后的日常生活当中.另外,对于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识别的建立及其阐述,要能够支持其他学科的课程设置子品牌,以达成社会认知的一致性,增加品牌识别的可信度.

3.4品牌塑造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品牌塑造是其品牌战略的重要内容,涉及了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的方方面面,其核心内涵是品牌定位、品牌决策以及品牌传播与沟通.首先是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品牌定位.没有精髓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就如没有生命的课程内容,要想找到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精髓,就必须先进行准确鲜明的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定位,也就是确定其区别于其他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品牌特色和个性.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定位就是为其在众多高校的体育教学中选择一个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科学的定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一要找准个性,这样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才会有一定的形象和灵魂;二要看清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排除体育课程与教师、学生之间的障碍.独特鲜明的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定位有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其次是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品牌决策.与企业或产品品牌一样,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也存在一系列决策问题,主副品牌决策是其决策的重要内容.即体育课程首先需要有一个统领性的主品牌.主品牌是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总体品牌形象的表现,标榜体育教学在所有利益相关者及影响者之中的独特价值;同时,体育课程设置管理也需要副品牌或子品牌.副品牌旨在树立体育课程在不同细分下的独特价值,比如自主互助合作教学副品牌、体育俱乐部学习副品牌等主副品牌各自需要不同的创建和发展策略.但更重要的,还在于主副品牌的合理整合,使其相得益彰,为树立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品牌形象锦上添花.总之,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决策是对体育课程无形资产的战略管理模式.正确的品牌决策,可极大地增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体育课程品牌资产.最后,是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品牌的传播与沟通,这一方面涉及到了广告、公共关系等多种形式的推广手段,同时也可以设置个性化的口号、歌曲,举办有特色的体育赛事及体育文化节日,同时选择合适的媒体并处理好与媒体渠道之间的关系也十分重要,在处理好双方关系的基础上,优化各种媒体,形成独特的媒体组合策略,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宣传报道,加强对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活动.

3.5品牌危险在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的塑造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是缺乏市场的细分化,并未根据教师自身专业特点、学生的兴趣和社会的需求考虑课程内容的设置.出现了体育教学的内容过于传统化、大众化,难以让学生接受的现象.另外,还有一种品牌雷同的现象,往往是一个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的某方面搞得有了名气,就会迅速掀起全国各地取经的热潮.在取经的过程中并未考虑到自身的可行性,如果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定位距离它的目标市场过远而无法实现时,该品牌只是一块招牌而已,它对体育教学的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4以高校品牌建设为基础进行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策略分析

4.1打造特色体育项目,提炼高校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

促进体育学科的持续发展随着各个学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发与试行,传统的跑跳投等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体育课程在设置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全民体育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为目的,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提炼特色性的、学生喜爱的并适合其发展的项目,形成独具特色的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如可根据女生的需求设置瑜伽、健美操、舞蹈等课程;根据当地的体育文化氛围设置具有民间传统特色的项目,如花样跳大绳课、抖空竹课、民间传统武术课;在西部地区可以开始摔跤课、骑马课;可根据气候的不同设置与其相适应的课程,如在春天可以设置放风筝课,让学生亲自动手扎制风筝,并进行风筝放飞比赛,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可以愉悦身心.总之,在体育项目设置管理的过程中,要打破全国统一教材的分类体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设置适合自身学校发展的体育课程,形成独特的品牌特色.

4.2打造教师品牌,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虽然当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之间的自主互助合作学习能力,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体育教师的作用仍然重要.因此,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帮助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设置相适宜的体育课程,适当提高体育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尤其是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和政策鼓励,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消除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并为体育教师的成长打好平台,尽量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促使其在理论及专业知识以及育人方面不断的提高.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教师团队,为提高体育课程设置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4.3建立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多元评价系统,体现体育课程的文化身份

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主要采取的是定量评价的形式,通过时间、速度、距离、个数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过程中只重视学生达到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进步.在以品牌化进行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形势下,必须改革那种传统的评价形式,采用相对性的评价策略,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态度、进步的幅度、以及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状况和学习起点的不同形成多元化的体育课程评价系统,消除部分学生的学习顾虑,在评价的过程中更加重视人文关怀,将体育文化的积极方面有效的运用到体育课程评价过程中去.

5结论

(1)当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要与高校品牌建设相协调,在高校品牌的基础上设置独特的体育教学内容,形成独特的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与其他课程相联系,共同构建一个可行的课程设置价值理念和战略思想.(2)以打造高校品牌为基础进行体育课程设置是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提高高校学生素质的需要、体育课程文化身份的需要.(3)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管理品牌系统包括:品牌要素、品牌利益、品牌识别、品牌塑造和品牌危险五大方面.(4)以高校品牌建设为基础进行体育课程设置管理的策略包括:打造特色体育项目,提炼高校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促进体育学科的持续发展;打造教师品牌,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建立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多元评价系统,体现体育课程的文化身份.

本文作者:武培工作单位:枣庄学院

第三篇

内生性源于挖掘学校内在优势资源并使其得到标志性发展,成为学校品牌的符号

学校教育品牌的形成应基于学校自身优势资源。只有在自身优势基础上生长的教育品牌才有基础和生命力。教育品牌的内生性机制是指要充分挖掘学校自身优势,并使其得到提炼、提升和发展,逐步使其优势成为教育品牌的符号和标志。如有的学校挖掘其育人目标的优势,逐步形成其教育品牌标志符号,像“我能行”教育;有的学校发挥其教育教学过程的特色优势,逐步使其教育教学过程特色成为教育品牌的标志,如“快乐教育”。翠微小学是在充分挖掘其校名优势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翠•微教育”的品牌,使学校校名深刻内涵成为其教育品牌的标志符号。学校巧妙地将“翠微”一词的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教育目标有机结合,形成了“明德至翠,笃行于微”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品牌目标。“翠”有翡翠之意,是“美玉”之极品。“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翠”追求的是高远的教育理想,清澈的教育境界。“明德至翠”寓意学校办学目标是“师生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努力进行人格提升,使之达到完美的境界”。“明德至翠”代表至真、至善、至美的道德和理想境界。“微”追求的是细致的教育风格,精进的现实改善。“笃行”源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及“学以致用“”积少成多”和“防微杜渐”的中国哲学思想,反映了注重实践和体验,倡导创新的精神。“笃行于微”寓意学校教育关注基础和细节,践行所学,勇于实践和探究,注重体验,勤于动手,长于创造,“知行合一”的办学行为和育人目标。“笃行于微”是“翠•微教育”实践的方法论和价值追求。“翠•微教育”品牌通过对普通的学校名字的内涵优势的挖掘,形成了“明德至翠,笃行于微”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使校名成为学校教育品牌的鲜明符号标志。这是学校教育品牌内生性发展的典型案例。

内生性发展需要建立师生民主参与的学校品牌建设机制

学校教育品牌内生性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民主参与。学校品牌的建设与发展不能只是学校校长和管理者的工作,更不能只依靠外部专家或专业机构的力量,而应是学校全体教师,甚至是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过程。这样形成的学校教育品牌才有群众认知基础,才有生命力和持续发展力。翠微小学“翠•微教育”品牌的形成就经历了这样的民主过程。首先,学校品牌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学校组织干部和教师共同挖掘学校历史,学习研究现代教育理念,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历史梳理、精确提炼和系统构建后,于2010年初确立了“明德至翠,笃行于微”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加强学校品牌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宣传与研讨,逐步使其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师生认同的教育思想和品牌内涵。如学校每年举办明德笃行《身边的故事》征文活动,使教师日常生活的典型记录逐步提升为学校品牌的行为规范,使“博爱、责任、公平、精进”逐步成为翠微教育品牌的教师发展目标和行为准则。在此基础上,学校每年评选“翠微十大杰出教师”,用教师榜样诠释翠微教育品牌。此外,学校每年通过自我申报、自我宣讲、师生投票的程序评选学生“翠微之星”,逐步使翠微的学生“明德”目标———“爱心、责任、尊重、诚信、勇敢、勤奋”融入培养目标之中,形成翠微教育的学生品德标志。在学校教育品牌逐步明晰后,内生性的民主参与机制还会对品牌内涵的持续发展产生作用。翠微小学在确定了翠微教育品牌后,又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提出“翠”彰显的是“绿的生态“”玉的品质”的品牌内涵。绿色生态意味着每一位师生员工、每一个团队都能够彰显自己的价值,都能够自由交往、自由呼吸;每一个生态元素(人、物、环境)都自由、奔放,并与其他元素自然融合,圆润通透,充满生机和活力,达到质量、境界和品位上的“玉的品质”。学校还进一步提出“微”彰显的是“微的细腻”“润的内涵”,细微中蕴藏一种关爱,温和中蕴藏一种力量,点滴之中透露着深刻与周到,温润之中透露着生长和希望,是一种“微风潜入夜”的无声润化。“翠•微教育”在民主参与中又有了新的发展,使社会要求的科学的“理”与自我价值实现的真挚的“情”融合,实现人本、精细的高位发展。翠微小学通过不断的挖掘教育品牌内涵逐步完善了对教育品牌本质和品质的教育追求。这也进一步体现了学校品牌内生性为学校发展带来的持续动力。

内生性保障学校教育品牌有效落实与持续发展

内生性是学校品牌得以实践落实的重要基础,也是学校品牌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因为学校品牌的内生性是建立在师生共同参与和挖掘自身优势资源的基础上,所以学校的品牌实践得到师生的认同和拥护,并践行在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之中。由于学校品牌的内生性是师生共同追求的教育目标,所以才会得到师生的持续认同与不断发展。翠微小学提出“明德至翠,笃行于微”的“翠•微教育”品牌核心理念后,得到师生和家长的支持,并很快在学校的办学行为中得到有效体现。在学校管理上,“明德至翠,笃行于微”的管理文化体现在教师参与管理的自觉性,逐步形成了“公转、自转”共转的管理特色。学校教育品牌的文化价值在管理中得到了有效体现。学校提出在整体工作目标下,各部门、各校区、各年级、各班级在具体工作中可以从实际出发,精要简明,有自己的想法,讲效果,有自己的创新,有展示,充分体现管理者的“人本、责任、精细”,将学校发展与教师个人发展有机结合,促进所有人主动、愉快的发展,强调让每个人感受到高度责任心带来的高品质工作的价值感。在学校课程建设上,逐步形成了翠微品牌课程体系。学校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了校本课程必修和选修课,建立了六大系列的菜单式课程,开发网上平台进行选课和评价,激发学生自发、主动、探索、投入、坚持、放弃、选择等特性;通过“花开在我心的种植”“走进社会实践“”‘大家’走进翠微会客厅“”在悦读中发现”等翠微经典、持续的“明德笃行”特色课程,点亮学生自我成长的道路。在课堂教学上,融入翠微教育品牌的核心理念,将更多的教学自主权还给教师,编制了“明德与笃行”课堂观察评价表。观察表中横向包含“明德”和“笃行”两个板块,纵向每一个板块又包含六个要素:氛围适度、目标适度、内容适度、活动适度、练习适度、评价适度,每一个适度下有3个操作细则。教师的“博爱、责任、精进、公平”的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从翠微小学“翠•微教育”品牌的内涵挖掘、理念完善、品牌实施等方面,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学校品牌的内生性发展对学校教育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没有内生性,学校品牌将成为空洞的口号。内生性是学校品牌的教育价值实现和认同的基础,是学校品牌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品牌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作者:杨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