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时间:2022-01-29 03:32:21

阐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的定位及其根据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依笔者理解,是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对未成年学生施加系统的思想道德影响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毋庸置疑,对于学校而言,它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课堂教学的实践和课外活动的实践。在此,区别于成年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两种实践形式的活动不分主次、同等重要。课外的实践教育不仅仅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它本身就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正因如此,2004年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是将“主渠道”定位在学校整个的教学、教育活动的。明确提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此,它既包括了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又包括了课程体系之外学校开展的所有德育活动。把学校课外的实践教育视为未成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这是未成年人德育的一条基本规律,古今中外莫不如此。《论语》有言:“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古代教育家朱熹在描述唐虞三代官学盛景时,就指出:“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可见,古人将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视为先于包含“礼”教在内的各门课程教育的必要内容(初入学堂的孩童尤为如此)。从国外看,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道德教育要达到应有的效果,必须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教师要以身作则,让学生心悦诚服,效法追随;二是重在实行,儿童要从日常小事去实践道德行为,克服各种不良习惯;三是合理安排儿童的生活,使他忙碌于有益的事务,免于闲逸做坏事。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著名论断,认为道德教育的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儿童的社会协作精神和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他要求学校社会生活化,将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让儿童参与学校的一切社会活动。将学校课外实践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首先是“养成教育”理论。“养成教育”,指的是人们品德形成中,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品德结构整体发展的价值。它使人们尤其是未成年人在平日生活实践中,通过反复锻炼,遵守和履行一定道德规范,从而养成一定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进行养成教育,这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生活实践是未成年学生道德认识的基础,也是他们品德形成发展的来源。养成教育的过程,是未成年学生道德的践履过程。它通过学生对各种行为规范的履行及在履行过程的体验、评价等来丰富他们的道德感性经验,当感性经验积累到一定的时候,上升为对道德理性的认识。其次是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对儿童道德发展做出“三水平六阶段”的著名划分。其中0-9岁大致属于第一水平(前世俗水平),特征是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己利害;9-15岁属于第二水平(世俗水平),主要特征是满足社会的期望,较多地关心他人的需求;16岁以后向第三水平(后世俗水平)发展,这也是普遍性原则的道德水平。在这一水平上,社会契约取向和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将取代以往,接近于在道德的本质上考察问题。在这由低到高的三水平中,每一水平又可分为两个阶段。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是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一步一步地无跳跃地进行的,不会出现倒退和逆转。柯尔伯格的这一理论,揭示了未成年人道德从具象到抽象、从关心自身到关心社会的发展逻辑。它为学校课外实践教育的重要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证明。学校的课外实践活动,将为未成年人提供与他人交往和接触社会的平台,这就能催化和促进他们道德水平由低到高的提升。总之,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的定位,我们必须遵循该群体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正像2004年中央8号文件所说“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②课堂教学渠道与课外教育渠道并存并重的观点,将打破以往对于“主渠道”认识的狭隘性,提升我们的认识视野。

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相对失衡现象的思考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从实效性看,总是存在课堂教学渠道弱、课外教育渠道强;课堂教学一腿短、课外教育一腿长的失衡现象。要扭转这种现象,必须解决几个问题:(一)精心打造优秀教材范本,增强教材的时代性、经典性、趣味性和可信度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前提。必须看到,自基础教育新课改以来,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课教材打破了全国大一统的局面,开始了多样化建设的进程。与以往说教式、成人化、抽象化的特征相比,现有教材从内容到版面形式均有改进。然而它与时代要求、与未成年人的阅读习惯和生活储备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表现在缺乏经典;缺乏未成年人视角、趣味;选材内容脱离他们的生活实际。究其原因,一是教材编写者难以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渗透与未成年人社会化规律的关系。二是教材编写者与未成年人的实际“代沟”,使他们难以了解和理解当代未成年人的生活诉求与心理诉求。这种状况下编写的教材显然激发不了未成年人阅读教材的热情,唤不起他们的感情共鸣。而依据这种教材进行的课堂教学就自然显得沉闷。该是到了彻底变革的时候了。(二)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既生动活泼又学有所得有了优秀的教材,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则是增强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关键。而目前在这一环节上,有两种倾向令人堪忧。一是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学校和教师不屑或不舍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上投放大量时间和精力;二是对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理解片面,追求花架子,搞形式主义。从前者看,由于小学阶段取消升学考试(但初中名校招生又十分看重学生语数英的主科成绩),中考科目中,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成绩又是按等级列入参考,不计总分。这就造成了在这种考试指挥棒下,中小学校不同程度上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忽视。一些教师应付教学、疏于对教学内容的钻研,教学方法按部就班,缺乏改进与创新的积极性。从后者看,一些教师虽有改革热情,但过于追求形式,课堂花花哨哨、热热闹闹,形式冲淡了内容,学生实际获益少。课堂教学中的这两种倾向都务必得到纠正。笔者以为,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建立和创新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中小学担任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根据未成年学生的不同年龄段,运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形式,寓理于情,寓教于乐。此外要引导任课教师认清教学目的,坚持教学形式为课程内容服务,防止和避免过于注重形式的形式主义,使课堂教学呈现生动活泼又卓有成效的局面。(三)着力打造优秀师资队伍,力求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高素质和专业化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作为未成年学生成长中的思想道德引路人的中小学德育教师尤其如此。《说文解字》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对于初步社会化的未成年人来说,教师的举止言行,很大程度上成为他们直接的效仿榜样。教师的人格魅力往往是未成年人成长的一块磁铁。因此,强化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高素质,使得他们不仅用语言而且用行动来引导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促进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成效显著,而小学、初中相应的教师队伍的专业建设则因升学指挥棒等因素的影响,未能得到加强甚至有所削弱。一些学校将班主任(无论其专业背景)等同于思想品德教师,还有的将不胜任其他文化课程的教师,充塞到该课程来。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改变。我们呼唤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师资队伍的高素质和专业化,就是希望能塑造一大批政治坚定、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以他们既为“经师”又为“人师”的双重魅力,提升课堂“主渠道”对学生的影响力。

作者:陈桂蓉单位: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