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作意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7:26:21

消防工作意见

消防工作意见范文篇1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农村消防工作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党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的顺利实施。为加强对我县农村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农村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县政府决定成立大足县农村消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陈中举担任,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县农村消防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和任务是:负责全县农村消防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的农村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和任务是: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管理、协调、落实本地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把农村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乡镇、“文明村镇”、“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的考核范畴,做到消防工作与经济指标、社会管理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制定当地村镇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发展规划、阶段性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措施;明确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农村消防工作中的责任,把村镇消防事业建设纳入财政预算范围,建立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村镇消防工作发展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每季度召开一次消防安全工作会议,分析农村火灾形势,研究部署、协调解决村镇及乡镇企业的消防安全重大问题,督促检查消防工作的实施情况,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切实将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范围。

各地村民委员会和驻村企业及各种经济组织要成立消防安全工作组,配备专(兼)职防火人员。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将消防安全管理要求纳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组建义务消防组织,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开展消防宣传教育,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巡查,消除火灾隐患,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公安、综治、民政、建设、农业、安监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到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统一调用水源、装备、器械、通信等各种农村社会消防资源。综治部门要把消防工作纳入农村综合治理内容;安监部门要把消防工作与其他安全生产工作一并进行部署和检查,协调解决火灾隐患整改、消防设施建设等问题;公安机关要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指导农村基层组织和公安派出所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消防组织,制定工作措施,努力构建“党委政府领导、部门行业齐抓共管、村民委员会组织管理、村民共同参与”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二、摸清底数,试点引路,稳步推进农村消防工作

各街镇乡政府(办事处)要抽调专门力量,集中时间,认真开展调查摸底,摸清当地村镇(乡)消防规划、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并分年度提出本地区农村消防工作发展的具体目标,包括阶段性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措施,报县政府备案。县里将按照《**市农村防火工作试点标准》和《大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农村防火工作的通知》(足府办发〔2004〕35号)要求,选择几个经济条件好、有一定防火工作基础、又便于推广的村镇作为试点,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总结试点经验,按照发展目标逐步推开。

三、加强规划,狠抓基础,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

各地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村镇规划标准》的有关规定,加强村镇消防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要把好消防规划编制源头关。各街镇乡在调整总体规划时,要特别注意补充和完善消防方面的相关内容,将消防规划内容纳入当地总体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并作出消防规划专篇,其内容和深度应符合《**市小城镇消防规划编制技术规定》的要求。对已编制完成总体规划,缺少消防内容的,应尽快补编消防专项规划。龙水、邮亭、万古三个城镇的消防规划编制工作必须在2004年内完成,其余建制镇的消防规划编制工作应于2005年6月30日前完成。对未经评审的消防专项规划或消防内容达不到《**市小城镇消防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要求的总体规划,县政府将不予批准实施。

各街镇乡政府(办事处)要本着“政府负责、落实规划、不欠新账、快补旧账、健全设施、加强管理”的要求,将街镇乡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之中,结合农村扶贫开发、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以及企业工业园区、示范园区开发建设同步实施;乡村也要把村民住宅及街镇乡企业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设纳入街镇乡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并与村容村貌的治理改造同步实施。各地对以易燃建筑材料为主体、房屋连片集中、火灾荷载大的乡镇老街和村寨,要有计划地实施改造,从根本上改善消防安全条件和村民生活环境。国家重点镇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建制镇要立足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消防救援基地。农村消防基础设施要结合农村节水灌溉和人畜饮水工程、乡村道路、草场围栏、沼气工程、能源建设以及水电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与消防水源、消防通道和消防通讯等同步实施;凡设有自来水管网的乡村要设置消火栓,配备消防器材,同时发挥农业灌溉机械在灭火方面的作用,实现一机多能;缺水地区要修建消防水池,确保消防用水。

四、因地制宜,发展队伍,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灭火救援体系

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各类地方专职、镇(乡)企业自办及村办等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是统筹城乡消防力量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有效扑救初起火灾、保护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各地要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推动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在农村形成以国家重点镇以及经济发展较快的建制镇专职消防队为中心,其他镇(乡)、村消防力量为补充的农村消防队伍网络,提高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被市里列为中心镇的要在2010年前建立起地方、企业或民办性质的专职消防队,在完成好执勤灭火任务的同时,从实际需要出发,可承担起消防宣传、培训、检查,以及治安巡逻、重点单位和要害部位的消防保卫等任务,实现一专多能,一队多用。2008年前,其他镇乡要因地制宜依托民兵、治安联防、保安等组织建立多种形式专兼职消防队,采用简易消防车、拖拉机安装水罐等形式,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以适应扑救农村火灾的需要。各行政村(居)委要普遍建立群众义务消防队或由志愿人员轮流执勤的志愿消防队,配置手抬消防泵等灭火设施,充分利用灌溉机械作为灭火器材,以便及时扑救初起火灾。

五、充分发动,广泛宣传,大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各街镇乡政府(办事处)和村民委员会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广泛发动民政、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方面力量,把农村消防宣传教育纳入“四五”普法规划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以及中小学素质教育、创建文明村镇、评选文明户等活动之中,将消防宣传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通过3—5年的努力,在我县广大农村营造一个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和共同参与消防安全活动的良好氛围。

各街镇乡政府(办事处)要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对广大农民群众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富有实效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倡导科学的生产、生活习俗,指导农民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增强农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使村民做到“三懂三会”。要定期组织开展以少年儿童、老年人、妇女等群体为主要对象的消防自护教育活动,学习家庭火灾扑救以及安全疏散、逃生自救方法等,使农民群众掌握最基本的灭火和逃生技能。要制定《村民防火公约》,并悬挂上墙。在农民群众集中的学习室、活动室等场所增加消防常识和消防法律、法规等宣传内容,在村内设置消防宣传板报或宣传栏,在村头、路口、房屋外墙上刷写消防宣传标语或宣传漫画。乡村广播站要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普及消防安全常识,提高人民群众识灾防灾能力。要在各镇乡普遍建立一支以文化、广播、电影、法制部门人员为基础力量,志愿和义务消防人员参加的农村消防宣传骨干力量,采取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年内要在每个村至少培养一名专(兼)职消防宣传员,具体负责农村消防宣传工作的开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农村中小学校教学内容,并做到“教材、课时、教员、效果”四落实,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推动一个村庄的消防安全社会效应。

消防工作意见范文篇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15号)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强新时期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做好今后一个时期消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推动解决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不高、社会防控火灾能力不足、群众消防安全素质不强和消防警力严重缺乏等长期制约消防工作发展的问题,保障全县公共安全,根据《市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意见的实施意见》(渝府发〔**〕141号),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建立健全消防工作管理机制

(一)建立消防议事协调机制。各街镇乡要按照《重庆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建立消防工作专题会议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分管领导主持、有关单位参加的工作会议,总结部署辖区消防工作任务,定期分析研究、协调解决落实当地公共消防设施建设、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宣传等重大消防问题,制定消防建设发展规划,制定重大灾害事故联合行动方案。各级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至少每半年要听取一次消防工作汇报、带队检查一次消防安全、研究一次消防工作、解决一批消防问题,推动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建立消防重大事项报告机制。各街镇乡和县政府有关部门每年要将本地区、本部门消防工作情况向县政府作出专题报告。县建设、公安、工商、文广、卫生、教委、安监、质检等行政主管部门在履行各自工作职责时,对依法查处发现的火灾隐患移送或者通报公安消防部门处理。公安消防部门对检查发现的重大火灾隐患要及时督促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县政府。

(三)建立消防工作考评、责任追究机制。各街镇乡要把消防工作作为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定期检查考评,并对考评结果进行通报。县督查室要会同有关方面对全县各地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消防工作任务落实。各街镇乡要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重庆市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精神,抓好消防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各街镇乡、县公安消防大队和其它有关部门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消防工作职责,对涉及消防安全的事项未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实施审批、监督检查或者对重大火灾隐患整改不力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员和负责人的责任;导致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或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社会影响恶劣的,要依法追究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二、进一步落实公共消防安全责任

(一)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强化消防工作职责。各街镇乡要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所赋予的法定职责,认真研究、科学评估当地消防安全条件,把城乡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及社会消防教育培训、重大火灾隐患整治等纳入当地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增加财政投入,认真组织实施。要及时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当地消防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关心消防、参与消防的积极性。

(二)坚持部门依法监管,落实消防安全“一岗双责”。县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本行业、本系统和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惩治侵害他人和公共消防安全的行为,督促所属单位认真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领导机制和责任制,将消防安全工作与本行业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及时排查和整改火灾隐患。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公共消防安全管理职能,共同把好消防安全监督关,从根本上防止和杜绝产生新的火灾隐患,保障社会公共消防安全。

(三)坚持单位全面负责,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主体。各单位要切实承担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确定主管负责人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和巡查。制订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加强对本单位员工尤其是流动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建立并落实“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法律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严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建设领域的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开展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确保建筑工程消防安全质量。

(四)坚持群众积极参与,实现消防工作群防群治。县公安消防大队要采取公布举报电话、信箱或电子邮件地址等形式,依法受理群众对消防安全隐患的投诉、举报,增强广大群众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要建立消防法律文书公众查阅制度,保障公民的消防知情权。要建立完善消防活动组织及各项工作制度,形成以街镇乡为主导,以村、居委为依托,驻县单位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消防工作运行机制,推动消防工作落实,实现全县消防安全群防群治。

三、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1号),切实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推动新农村建设。一要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指导。县农办要会同公安消防大队针对我县农村特点,加强对新农村消防工作的分类指导,将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纳入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和谐村镇建设、平安乡镇建设以及“文明村舍”、“五好家庭”评比的活动。二要加强农村火灾防控网络建设。结合全县街镇乡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明确各地安监机构消防安全职责,充分发挥乡镇安监员、计划生育宣传员、巡防员和治安协勤作用,加强消防安全检查、指导、宣传,强化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统筹农村消防工作发展。三要加强消防规划源头控制。县建委要与县消防大队加强配合协作,将农村消防规划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村庄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结合农村水、电、路改造以及农舍改建工作,不断加强村镇消防规划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将消防安全布局、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设施与农村其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实施,改善农村防火安全条件,增强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推动城乡消防协调发展。

三、完善火灾防控体系

(一)加强消防规划和消防设施建设,夯实消防发展基础。一是加快城乡消防规划,建立“城市——建制镇(乡)——村社(组)”三级消防规划体系。各街镇乡应根据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消防专项规划,其内容应符合重庆市建制镇(乡)消防规划方面的规范要求,村社和集体应将消防规划内容纳入总体规划中。二是加快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县政府将消防规划纳入城乡总体发展,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乡建设同步实施。有关部门要加强消防队站、市政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等公共消防基础建设,对公共消防设施不能满足灭火应急救援需要的,要及时增建、改建或配置。要按照规划建设供水管网、消火栓、消防水池和天然水源取水等消防供水设施,确保消防用水。三是加快公安消防部队基层基础建设。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十一五”期间消防工作的意见》确定的消防部队基本建设任务,按照公安部关于“三基”工程建设要求,全面推动消防部队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夯实全县公安消防部队发展基础。按照《意见》明确规定公安消防部队参与应急抢险救援3类19项任务的需要,不断加大对消防车辆和消防装备建设的投入,淘汰已达到报废年限的消防车辆,结合灾情特点增购必要的消防车辆、抢险救援器材装备,配足配齐消防部队个人防护装备,逐步改善消防官兵执勤训练条件。紧紧依托公安“金盾工程”完善消防信息化设施,加快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建设,满足实战需要。

(二)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营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一要坚决整治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各类隐患。对不符合消防安全布局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场所等重大火灾危险源,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督促企业、单位限期搬迁,对无法保证消防安全的,要责令其停止使用。在制定近期建设规划和城镇房屋拆迁计划时,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优先安排“城中村”、“棚户区”、“多合一”建筑的拆迁、改造。要严格落实重点场所和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人员密集场所,要责令限期整改,对不能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要责令停止使用。二要加大重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挂牌督办机制,依法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整改和消除重大火灾隐患。公安消防部门对检查发现和群众举报、投诉并经认定的重大火灾隐患,要立案并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及时提请政府挂牌督促整改,并及时向县政府报告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情况。对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公安消防部门要依法报请政府责令停产停业。对自身确无能力整改的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有关单位要及时报请本行业或本系统管理部门和县政府确定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三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对不符合城镇消防安全布局要求的建设项目,建设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对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未经消防审核合格、消防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国土管理部门不得核发有关手续。对建设领域违反国家相关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的相关单位,建设、公安消防部门应依法进行查处。对消防安全条件未获得公安消防部门审查通过,拟开办的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以及文化、体育等公共场所,教育、民政、卫生、文化等部门不得批准。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运输和建筑施工等企业,安监、建设等部门不得颁发相应资格证。公安消防部门要认真履行消防产品的监管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消防产品市场整顿和规范力度,严厉打击制售、使用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行为。

(三)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一要切实抓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积极推进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单位活动,将消防法律法规知识纳入各类学校的教学内容。宣传、文广等部门要把消防公益宣传教育列入工作计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范畴。科技、司法、劳动保障、安监等部门要把消防知识纳入科普、普法、就业教育和安全生产培训内容,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消防站等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阵地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各街镇乡要在村社(组)、社区、办公区等场所设立消防宣传教育专栏和消防安全标识。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站等新闻媒体要定期刊播消防公益广告和义务宣传消防知识。二要认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要全面组织开展消防知识培训教育,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管理人员、专兼职消防干部,消防工程设计、施工和消防设施检查维护、操作人员以及电工、电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易燃易爆岗位作业人员,人员密集的营业性场所工作人员和导游、保安人员等必须接受消防安全培训,严格持证上岗。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责成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等流动务工人员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三要积极宣传贯彻《意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意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制定宣传计划和方案,确保宣传效果。

消防工作意见范文篇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等为主线,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努力构建并完善“部门齐抓共管、乡(镇)组织管理、村民共同防范”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和以政府消防队为主体、农村义务消防队为基础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格局,落实保障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提高我县消防安全水平。

二、目标任务

(一)做好农村消防规划

各乡镇人民政府在编制和修订集镇、村庄等总体规划时,要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将消防安全布局、消防车道、消防水源、消防通信、消防站、消防装备、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等纳入规划内容,并保证城镇新建、扩建地区和开发区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必须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实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消防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优化农村消防安全环境。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级有关部门在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乡村公路、生产生活用水、农村电网、农村沼气、农村通信基础设施时,要综合考虑消防安全需要,建设农村公共消防设施,主要是加强乡镇消防站、消防水源、消防车道和消防器材装备的建设。各乡镇人民政府对已编制修订完成的乡镇总体规划中缺少的消防安全部分要及时补充。凡缺少消防规划或者规划不合理的乡镇总体规划不予审批。

凯江镇作为部级重点镇,其总体规划已完成,应于20*年年底前完成消防专业规划编制;仓山镇作为省级重点镇,应于20*年6月底前完成消防规划编制工作。

(二)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

1.政府专职消防队

政府专职消防队要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修订)一级普通消防站以上标准建设,加大装备器材的投入,队员素质要进一步提高,以适应本辖区灭火救援任务的需要。政府专职消防队队员的招收、培训、管理、待遇、奖惩、社会保障等具体管理办法按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228号《四川省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管理规定》的要求抓好落实。

2.农村义务消防队

20*年内,各乡镇政府要依托农村警务室构建农村义务消防队体系,建立农村志愿消防队、群众义务消防队,并逐步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3.消防文职协警

消防文职协警是市政府委托公安消防机构公开招聘的从事公安消防机构辅助性工作的非现役人员。消防文职协警纳入同级政府公安机关协警编制体系,人员由公安消防机构负责组织招聘、培训和管理。20*年内,县公安消防大队文职协警应达到5人以上。

(三)健全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管理与保障制度

县政府专职消防队管理工作,在县政府领导下,由县公安消防大队负责代管代聘。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和农村义务消防队由辖区派出所管理,县公安消防大队进行业务指导。政府专职消防队实行招聘合同用工制度,实行军事化管理,做到“五有”(有组织、有队址、有车辆、有训练、有执勤)。

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均接受县公安消防大队的调度指挥和考核,参与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等行动。

各乡镇及县级有关部门要制定多种形式队伍经费保障标准并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确保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建设和正常运转,保证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从业人员依法享有各类劳动保障。县政府专职消防队和消防文职协警经费保障由县政府负责,其余政府专职消防队和农村义务消防队经费保障由所在地乡镇政府负责。各乡镇政府要结合当地发展情况,逐步增加对消防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投入,保障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各乡镇及县级有关部门要按照《四川省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管理规定》,促进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并对在防火灭火、社会救援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或取得显著成绩的消防队伍及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加强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县政府相关部门要将农村消防纳入宣传教育计划,每年开展一次大型消防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宣传、文化、教育、公安、消防等部门,要通过制作文艺专题节目、开展专题宣传活动、编印下发宣传手册、画报等形式,将消防法规、消防常识纳入“三下乡”和农村普法教育内容。

各乡镇政府每半年开展一次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在乡镇、村上开辟消防宣传专栏,在乡镇出入口及交通要道旁、旅游风景区等悬挂消防公益宣传标语,设置消防公益广告。各乡镇、村制定村民防火公约,每季度开展一次针对性强、贴近农村的防火安全教育活动。各乡镇人民政府要通过上消防常识课、参观消防站、举办消防夏(冬)令营等活动,将消防常识纳入中小学生素质教学内容,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生的消防常识教育。

公安消防大队要对辖区农村企事业单位、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消防管理人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操作等重点岗位人员,以及各村安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集中消防培训。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

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级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对我县构建和谐社会及推进灾后重建的重要意义,切实履行好《消防法》赋予各级政府的职责,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广大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加大投入推动农村消防工作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通过规范管理提高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战斗力,不断提高当地消防安全水平,增强消防公共安全服务能力。

(二)加强领导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成立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领导小组,由乡(镇)长任组长,分管消防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相关机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统筹协调本地开展农村消防工作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并将此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重大议题及时研究部署,协调督促各有关部门履行法定消防工作职责。

消防工作意见范文篇4

为有效预防火灾事故,减轻火灾危害,保障公共安全,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15号)和市政府《关于加强“十一五”期间消防工作的意见》(渝府发〔**〕59号)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县消防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着力整治各种火灾隐患,全面加强城乡消防工作,建立健全灭火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全社会防控火灾的意识和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为全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工作原则。坚持协调发展,有效统筹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坚持依法治火,严格落实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工作目标。到2010年,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技术规范体系,基本实现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专业灭火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显著提升,全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明显提高,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二、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一)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履行消防工作职责。消防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县政府《关于加强“十一五”期间消防工作的意见》(足府发〔**〕69号),将消防工作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地方人民政府消防工作负责制,建立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适时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

(二)切实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依法加强监管。要建立健全部门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机制,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公安消防部门要认真履行消防监督执法职责,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将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以及认定的重大火灾隐患等情况报告当地政府并通报相关部门;县安监、建设、工商、质检等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对发现的火灾隐患,依法查处或者移送、通报公安消防等部门处理;教育、民政、交通、农业、文广、卫生、旅游、文博、人防等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领导机制和责任制,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定期组织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及时排查和整改火灾隐患。

(三)依法落实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各级各部门对本单位消防安全负责。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和巡查,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加强对本单位员工尤其是流动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建立并落实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机制,确保本单位消防安全。

(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要将单位消防安全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推动建立行业、系统消防安全自律机制。鼓励发展提供消防安全技术服务的中介组织。村(居)委会要制订防火安全公约,定期检查本区域公共消防安全,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三、加强公共消防安全基础建设,提高全社会防控火灾能力

(一)切实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编制城乡消防规划,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镇和乡村建设同步实施;对缺少消防规划或消防规划不合理的进行总体规划、乡村和集镇建设规划,不得批准。对公共消防设施不能满足灭火应急救援需要的,要及时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要按照消防规划改造供水管网、修建消火栓、消防水池和天然水源取水设施,确保消防用水。

(二)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各级各部门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以公安消防队为主体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专兼职消防队伍和义务消防队。

(三)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队作为应急抢险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公安消防队在政府统一领导下,除完成火灾扑救任务外,要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并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进一步加强公安消防队力量特别是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建设,专项解决公安消防队应急抢险救援装备和队站、设施建设经费。

(四)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各级各部门每年要制订并组织实施消防宣传教育计划,公安消防等部门、单位和新闻媒体要改进消防宣传教育形式,普及消防法律法规,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增强防范意识,掌握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常识。教育部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要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科技、司法、劳动保障等部门和单位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列入科普、普法、就业教育工作内容;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各单位要在乡村、社区、办公区等场所设立消防宣传教育专栏和消防安全标识;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站等新闻媒体应当定期刊播消防公益广告,义务宣传消防知识。

(五)认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领导干部消防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有关行业、单位要大力加强对消防管理人员和消防设计、施工、检查维护、操作人员,以及电工、电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易燃易爆岗位作业人员、人员密集的营业性场所工作人员和导游、保安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培训合格上岗制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还要责成用人单位对农民工开展消防安全培训。

(六)切实维护公民的消防安全权益。各级各部门要切实采取措施保障公民对火灾危险的知情、监督、投诉、举报等权利,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本地区的重大火灾隐患及整改情况。公安消防部门要公布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认真受理并及时依法处理公民对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要切实承担起依法维护相关人员消防安全权益的责任。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生产经营场所和为公众服务的场所,要采取公告、广播、设置警示牌等方式告知公民火灾危险和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方法。

四、整治重点环节,预防和消除火灾隐患

(一)坚决整治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消防安全问题。各级各部门对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场所等重大火灾危险源,要限期搬迁;对无法保证消防安全的,要责令停止使用。在制订近期建设规划和城镇房屋拆迁计划时,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安排易燃建筑密集区的拆迁、改造。要严格落实重点场所和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人员密集场所,要责令限期整改;对不能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要责令停止使用。

(二)切实加强火灾隐患的源头控制。对涉及消防安全的审批项目,行政审批部门要严格依法审批。对不符合城镇消防安全布局要求的建设项目,城市规划部门不得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未经审核合格的,建设部门不得核发施工许可证,房地产管理部门不得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对按照国家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资料中没有消防验收合格文件的,房地产管理部门不得颁发房屋权属证书。对消防安全条件未获得公安消防部门审查通过,拟开办的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以及文化、体育等公共场所,教育、民政、卫生、文广等部门不得批准。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运输和建筑施工等企业,安全监管、建设等部门不得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对未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而擅自经营的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公众聚集的场所,或者未依法获得批准而擅自从事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活动的,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要及时依法采取相应的行政强制措施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原已取得批准文件但不再具备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的消防安全条件的,必须撤销批准文件。对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的电气、燃气等设备,质检部门应制订标准对其防火性能提出要求,生产单位应标明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注意事项。

(三)严格加强消防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公安消防部门要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确定的职责分工,依法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消防产品市场整顿和规范的力度。严禁生产、销售、进口、使用未取得市场准入证书的消防产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违法行为。定期消防产品市场准入信息和质量信息。消防产品生产企业要实行不合格消防产品主动召回制度。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火灾隐患立案销案和挂牌督办制度。各街镇乡及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依法督促隐患单位及时整改防止重大火灾发生。公安消防部门对检查发现和群众举报、投诉并经认定的重大火灾隐患,要立案并抄报有关主管部门,及时提请主管部门挂牌督促整改,并明确整改责任,责令整改期限。各级各部门要及时上报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情况,对未按期整改完毕的,主管部门要明确整改责任并备案督办。对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上级主管部门要直接挂牌督办,公安消防部门要依法责令有关单位停产停业,并接报后7日内作出决定。对自身确无能力整改的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有关单位要及时报请本行业或本系统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确定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

五、建立健全考评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一)各级各部门要把消防工作作为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文明城市(乡镇、村、社区)和平安地区等考评范围,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定期检查考评。公安消防部门要会同有关方面,对消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消防工作意见范文篇5

到2015年,基本实现全市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地方性消防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完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消防工作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消防培训机制、制度完善并落实,广大城乡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素质得到增强;城乡消防规划按规定全部编制完成并纳入总体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乡建设同步发展,不欠新账,并全部完成补还欠账任务;火灾隐患、特别是重大火灾隐患有效整改,消防安全环境显著改善,年度火灾10万人死亡率小于0.19,不发生死亡10人(含)以上的重大、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政府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的消防应急组织和应急方案建立健全,责任明确,措施落实;各种形式的消防队伍有大的发展,以现役消防队伍为主体、合同制消防队员为辅助、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为补充的专业防火、灭火和社会救援力量体系覆盖全市城乡;消防业务经费满足防火和灭火救援工作需要,消防队(站)、人员、装备等达到标准要求。

二、加强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建设,构建社会化消防工作网络

(一)建立并落实政府消防工作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的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的消防安全工作负领导责任;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对消防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由政府主管同志牵头,有关部门为成员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总结部署消防工作任务,分析研究、协调解决重大消防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和下级政府落实消防安全责任。要将消防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要切实履行在经费保障、设施建设、火灾预防、消防组织、灭火救援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对公安机关报告的城乡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设施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或者本地区存在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情况,及时核实并组织或者责成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二)建立并落实部门消防管理分工负责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照《消防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消防工作。要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机制,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认真履行消防监督执法职责,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将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以及认定的重大火灾隐患等情况,报告当地政府并通报相关部门;安监、建设、工商、质监等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对发现的火灾隐患,依法查处或者移送、通报有关部门处理;教育、民政、铁路、交通、农业、文化、卫生、民航、广电、体育、旅游、文物、人防等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领导机制和责任制,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定期组织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及时排查和整改火灾隐患。

(三)建立并落实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各社会单位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和巡查,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加强对本单位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建立并落实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机制,确保本单位消防安全。要强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积极推进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实现“消防设施位置固定化、使用方法明示化、维护责任明晰化、消防宣传经常化、消防管理规范化”,员工具备检查整改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自我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全面提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和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四)建立并落实消防工作考评和责任追究机制。要将消防工作列入政府及有关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文明城市(乡镇、村、社区)和平安地区等考评范围,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定期检查考评。依法加大对不依法行政、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失职渎职、重大火灾隐患整改不力等行为的追究力度,特别是对导致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或者造成社会影响恶劣的,要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单位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三、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乡抗御火灾的能力

(一)加快消防规划的编修和实施。各县区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修订和完善。要结合实际编制城镇消防规划,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镇建设同步实施;对于缺少消防规划或者消防规划不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乡村和集镇建设规划,不得批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积极协调发改委、规划、国土等部门加快县城和部级重点镇《2009-2020年消防专业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并认真组织实施。规划、建设、城管等部门要按照规定设置消防站、消防车通道、消火栓等公共消防设施,保证消防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

(二)加快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区政府对城乡消防安全布局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应当调整、完善;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要及时增建、改建、配置或进行技术改造。对已经设置的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不再符合《消防法》规定的,当地政府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单位限期解决,消除隐患。要按照国家消防站建设标准和城乡发展建设的实际需求,在经济发达的县级市普遍建成特勤消防中队(站)。新建、改建、扩建的消防队(站)要按标准规划设计、建设,配备灭火救援所需的人员、车辆和技术装备。有条件的建制镇、集镇和乡镇工业区、开发区要建设专(兼)职消防队(站)。要按照“补还旧账,不欠新账”的要求,强力推进市政消火栓建设。凡旧城拆迁改造、城市新区开发和居民小区等建设项目,市政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必须做到同步规划建设,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要实现消防装备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多功能型转变,形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保障有力的消防装备体系。负责公共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单位,应当保证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在修建道路以及停电、停水、截断通信线路时有可能影响消防队灭火救援的,有关单位必须事先通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三)完善消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各县区政府要坚决按照河北省财政厅、公安厅《关于制发全省设区市级和县级消防部队业务经费保障指导标准的通知》执行,并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消防工作任务的增加和财政保障能力的增强而适时调整、提高消防事业费标准。发展改革部门应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列入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财政部门要确保消防指挥中心、消防站、消防水源、消防通信、消防装备等业务经费纳入预算并保证及时足额划拨;城管部门逐步加大城市维护费在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中的投入比例,并根据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每年的市政消火栓普查情况严格落实维护经费。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要把消防设施装备的购置、更新、维护保养、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等消防经费纳入本单位的年度预算,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同时,要拓宽其他渠道筹集消防经费,鼓励和提倡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自愿资助消防事业。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从优待警各项措施,完善消防官兵伤亡保险制度,进一步加大投入,切实改善公安消防部队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四、强力整治火灾隐患,营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

(一)建立火灾隐患整治长效机制。各县区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地火灾形势和本单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建筑消防设施等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要充分发挥消防监督职能作用,认真排查火灾隐患,督导有关单位落实整改措施。各县(市)区政府要切实采取措施保障公民对火灾隐患的知情、监督、举报等权利,定期向社会公布本地区的重大火灾隐患及整改情况。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公布举报电话、信箱或电子邮件地址,明确专人负责受理并及时依法对群众举报的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逐件进行核实处理。

(二)实行领导包案督导和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各县区政府要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整改难度较大的火灾隐患实行政府领导包案督导制度,对于重大火灾隐患实行政府挂牌督办制度。对重大火灾隐患的立案、销案和挂牌督办,要严格程序,科学判定,逐级上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加强对重大火灾隐患的监管,定期向政府报告整改进度,督促隐患单位尽快消除隐患。

(三)从源头上控制火灾隐患。对涉及消防安全的审批项目,公安、建设、文化、卫生、教育、安监、房管、民政、规划等部门要严格依法审批,将消防安全作为行政许可的重要条件,严把“准入关”,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一律不得批准。对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的电气、燃气等设备,质监部门应按国家强制性标准执行,生产单位应标明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注意事项。对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火灾隐患严重、不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营业性场所,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函告,由工商、文化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暂扣或吊销其有关证照。

(四)依法加大消防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切实履行法定职责,会同质监、工商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强对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将发现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和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情况,通报质监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监、工商部门应当对生产者、销售者依法及时查处。通过加强社会监督与行业自律建设,发挥消防产品行业协会及相关中介机构的作用,进一步规范消防产品生产、销售和维修企业行为。

五、建立覆盖城乡的消防力量体系,提高灭火救援作战能力

(一)完善社会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各级政府应当组织公安、安监、交通、卫生等有关部门针对当地的火灾特点,制定详细、具体、操作性强的灭火救援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员、装备等保障,并定期开展综合演练。各地要本着“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和“反应最快、功能较多、处置有效、投入合理”的原则,整合公安、消防、地震、防空、急救、市政、交通、环保等社会资源,大力推进政府综合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二)加快多种形式消防组织建设。各县区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建设多种形式消防组织,加强消防技术人才培养,增强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能力。公安、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应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着力构建以公安消防队为主体,公安专职消防队、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群众义务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为补充,全面覆盖城乡的消防力量体系。为解决消防防、灭火力量不足的问题,由政府组织向社会公开招聘一定数量的合同制消防队员和消防文职雇员,充实到一线灭火救援和消防监督执法辅助性工作岗位。

(三)全面提高灭火救援实战能力。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依照国家规定组织实施专业技能训练,配备并维护保养装备器材,提高或在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能力,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各地应当根据实用、成熟、先进的原则,按国家标准完成本级消防通信指挥中心系统建设,完善办公、训练、预警、出警、指挥、处置等各项功能,确保灭火救援实战需要。要进一步加强消防训练基地建设,建立地下隧道、液化气罐、化工装置、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模拟训练设施,强化消防队员在高温、有毒、缺氧、浓烟等复杂、危险情况下的实战模拟训练。要夯实各项战训基础工作,科学制定灭火救援预案,积极开展灭火救援战术研究,规范各类火灾事故的扑救和处置程序,不断提高消防队伍灭火救援及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六、深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

(一)建立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各县区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应当积极改进工作方式,依托消防站、中小学生消防教育培训基地、消防教育馆和警察博物馆等平台,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并督促、指导、协助有关单位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各级教育、人事、科技、司法、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列为教学、科普、普法、就业教育等工作内容;新闻、广播、电视等媒体应当定期刊播消防公益广告,义务宣传消防知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积极开展对妇女儿童、青少年和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在乡村、社区、办公区等场所设立消防宣传教育专栏和消防安全标识。通过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扎实开展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工作,形成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社会化长效机制。

(二)积极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各级政府及其农业、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和社会单位要将消防安全常识和技能,纳入对农村劳动力、农民工等流动务工人员和失业人员的就业培训内容,各类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的培训机构,要把消防安全技能纳入岗位综合技能培训、考核的重要内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对社会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人员、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建筑工程消防设计负责人、消防设施施工负责人、消防中介服务组织的技术服务人员等进行消防知识和技能培训;劳动和社会保障、旅游等部门要加强对电工、电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导游、保安员等的消防安全培训,并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推行消防安全从业人员职业资格鉴定制度,建立就业促进机制,推动消防安全服务职业化。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员工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制度,每半年至少对本单位员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三)深入宣传普及《消防法》。各县区政府应当将宣传普及《消防法》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消防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有关部门将《消防法》纳入普法教育规划,开展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并结合“中国消防志愿者行动”推动《消防法》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不断提高社会和公民的消防法治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让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全面了解、正确运用、自觉遵守、依法参与消防安全活动,依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七、强化农村消防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消防组织建设。各地要将做好农村消防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农村消防建设纳入文明村镇、和谐村镇、平安村镇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推进农村消防工作逐步实现“七有七并”:有消防管理组织并落实责任、有消防联动机制并及时沟通、有整体消防规划并同步实施、有专兼职灭火队并发挥作用、有消防基本设施并满足需要、有消防宣传教育内容并深入群众、有检查督促并严格奖惩。要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和试点工作内容,实行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要成立由政府主管负责同志负责,公安、综治、民政、建设(规划)、农业、教育、文化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建立县级政府、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分级负责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各地村委会和驻村企业及各种经济组织也要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备专(兼)职防火人员。

(二)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乡村要将村民住宅与企业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建设纳入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中,并与村容村貌的治理改造同步实施;农村的消防设施建设要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结合农民房舍改造、乡村道路改建、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工程等同步实施。

消防工作意见范文篇6

为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以及《*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有效预防火灾事故,减轻火灾危害,推进我市各项消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消防工作目标

到2015年,基本实现全市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地方性消防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完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消防工作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消防培训机制、制度完善并落实,广大城乡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素质得到增强;城乡消防规划按规定全部编制完成并纳入总体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乡建设同步发展,不欠新账,并全部完成补还欠账任务;火灾隐患、特别是重大火灾隐患有效整改,消防安全环境显著改善,年度火灾10万人死亡率小于0.19,不发生死亡10人(含)以上的重大、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政府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的消防应急组织和应急方案建立健全,责任明确,措施落实;各种形式的消防队伍有大的发展,以现役消防队伍为主体、合同制消防队员为辅助、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为补充的专业防火、灭火和社会救援力量体系覆盖全市城乡;消防业务经费满足防火和灭火救援工作需要,消防队(站)、人员、装备等达到标准要求。

二、加强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建设,构建社会化消防工作网络

(一)建立并落实政府消防工作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的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的消防安全工作负领导责任;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对消防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由政府主管同志牵头,有关部门为成员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总结部署消防工作任务,分析研究、协调解决重大消防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和下级政府落实消防安全责任。要将消防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要切实履行在经费保障、设施建设、火灾预防、消防组织、灭火救援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对公安机关报告的城乡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设施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或者本地区存在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情况,及时核实并组织或者责成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二)建立并落实部门消防管理分工负责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照《消防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消防工作。要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机制,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认真履行消防监督执法职责,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将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以及认定的重大火灾隐患等情况,报告当地政府并通报相关部门;安监、建设、工商、质监等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对发现的火灾隐患,依法查处或者移送、通报有关部门处理;教育、民政、铁路、交通、农业、文化、卫生、民航、广电、体育、旅游、文物、人防等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领导机制和责任制,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定期组织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及时排查和整改火灾隐患。

(三)建立并落实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各社会单位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和巡查,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加强对本单位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建立并落实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机制,确保本单位消防安全。要强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积极推进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实现“消防设施位置固定化、使用方法明示化、维护责任明晰化、消防宣传经常化、消防管理规范化”,员工具备检查整改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自我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全面提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和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四)建立并落实消防工作考评和责任追究机制。要将消防工作列入政府及有关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文明城市和平安地区等考评范围,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定期检查考评。依法加大对不依法行政、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失职渎职、重大火灾隐患整改不力等行为的追究力度,特别是对导致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或者造成社会影响恶劣的,要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单位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三、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乡抗御火灾的能力

(一)加快消防规划的编修和实施。各县区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修订和完善。要结合实际编制城镇消防规划,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镇建设同步实施;对于缺少消防规划或者消防规划不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乡村和集镇建设规划,不得批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积极协调发改委、规划、国土等部门加快县城和部级重点镇《2009-2020年消防专业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并认真组织实施。规划、建设、城管等部门要按照规定设置消防站、消防车通道、消火栓等公共消防设施,保证消防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

(二)加快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区政府对城乡消防安全布局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应当调整、完善;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要及时增建、改建、配置或进行技术改造。对已经设置的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不再符合《消防法》规定的,当地政府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单位限期解决,消除隐患。要按照国家消防站建设标准和城乡发展建设的实际需求,在经济发达的县级市普遍建成特勤消防中队(站)。新建、改建、扩建的消防队(站)要按标准规划设计、建设,配备灭火救援所需的人员、车辆和技术装备。有条件的建制镇、集镇和乡镇工业区、开发区要建设专(兼)职消防队(站)。要按照“补还旧账,不欠新账”的要求,强力推进市政消火栓建设。凡旧城拆迁改造、城市新区开发和居民小区等建设项目,市政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必须做到同步规划建设,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要实现消防装备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多功能型转变,形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保障有力的消防装备体系。负责公共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单位,应当保证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在修建道路以及停电、停水、截断通信线路时有可能影响消防队灭火救援的,有关单位必须事先通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三)完善消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各县区政府要坚决按照*省财政厅、公安厅《关于制发全省设区市级和县级消防部队业务经费保障指导标准的通知》执行,并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消防工作任务的增加和财政保障能力的增强而适时调整、提高消防事业费标准。发展改革部门应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列入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财政部门要确保消防指挥中心、消防站、消防水源、消防通信、消防装备等业务经费纳入预算并保证及时足额划拨;城管部门逐步加大城市维护费在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中的投入比例,并根据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每年的市政消火栓普查情况严格落实维护经费。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要把消防设施装备的购置、更新、维护保养、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等消防经费纳入本单位的年度预算,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同时,要拓宽其他渠道筹集消防经费,鼓励和提倡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自愿资助消防事业。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从优待警各项措施,完善消防官兵伤亡保险制度,进一步加大投入,切实改善公安消防部队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四、强力整治火灾隐患,营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

(一)建立火灾隐患整治长效机制。各县区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地火灾形势和本单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品和建筑消防设施等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要充分发挥消防监督职能作用,认真排查火灾隐患,督导有关单位落实整改措施。各县(市)区政府要切实采取措施保障公民对火灾隐患的知情、监督、举报等权利,定期向社会公布本地区的重大火灾隐患及整改情况。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公布举报电话、信箱或电子邮件地址,明确专人负责受理并及时依法对群众举报的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逐件进行核实处理。

(二)实行领导包案督导和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各县区政府要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整改难度较大的火灾隐患实行政府领导包案督导制度,对于重大火灾隐患实行政府挂牌督办制度。对重大火灾隐患的立案、销案和挂牌督办,要严格程序,科学判定,逐级上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加强对重大火灾隐患的监管,定期向政府报告整改进度,督促隐患单位尽快消除隐患。

(三)从源头上控制火灾隐患。对涉及消防安全的审批项目,公安、建设、文化、卫生、教育、安监、房管、民政、规划等部门要严格依法审批,将消防安全作为行政许可的重要条件,严把“准入关”,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一律不得批准。对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的电气、燃气等设备,质监部门应按国家强制性标准执行,生产单位应标明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注意事项。对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火灾隐患严重、不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营业性场所,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函告,由工商、文化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暂扣或吊销其有关证照。

(四)依法加大消防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切实履行法定职责,会同质监、工商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强对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将发现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和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情况,通报质监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监、工商部门应当对生产者、销售者依法及时查处。通过加强社会监督与行业自律建设,发挥消防产品行业协会及相关中介机构的作用,进一步规范消防产品生产、销售和维修企业行为。

五、建立覆盖城乡的消防力量体系,提高灭火救援作战能力

(一)完善社会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各级政府应当组织公安、安监、交通、卫生等有关部门针对当地的火灾特点,制定详细、具体、操作性强的灭火救援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员、装备等保障,并定期开展综合演练。各地要本着“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和“反应最快、功能较多、处置有效、投入合理”的原则,整合公安、消防、地震、防空、急救、市政、交通、环保等社会资源,大力推进政府综合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二)加快多种形式消防组织建设。各县(市)区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建设多种形式消防组织,加强消防技术人才培养,增强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能力。公安、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应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着力构建以公安消防队为主体,公安专职消防队、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群众义务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为补充,全面覆盖城乡的消防力量体系。为解决消防防、灭火力量不足的问题,由政府组织向社会公开招聘一定数量的合同制消防队员和消防文职雇员,充实到一线灭火救援和消防监督执法辅助性工作岗位。

(三)全面提高灭火救援实战能力。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依照国家规定组织实施专业技能训练,配备并维护保养装备器材,提高或在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能力,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各地应当根据实用、成熟、先进的原则,按国家标准完成本级消防通信指挥中心系统建设,完善办公、训练、预警、出警、指挥、处置等各项功能,确保灭火救援实战需要。要进一步加强消防训练基地建设,建立地下隧道、液化气罐、化工装置、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模拟训练设施,强化消防队员在高温、有毒、缺氧、浓烟等复杂、危险情况下的实战模拟训练。要夯实各项战训基础工作,科学制定灭火救援预案,积极开展灭火救援战术研究,规范各类火灾事故的扑救和处置程序,不断提高消防队伍灭火救援及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六、深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

(一)建立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各县(市)区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应当积极改进工作方式,依托消防站、中小学生消防教育培训基地、消防教育馆和警察博物馆等平台,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并督促、指导、协助有关单位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各级教育、人事、科技、司法、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列为教学、科普、普法、就业教育等工作内容;新闻、广播、电视等媒体应当定期刊播消防公益广告,义务宣传消防知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积极开展对妇女儿童、青少年和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在乡村、社区、办公区等场所设立消防宣传教育专栏和消防安全标识。通过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扎实开展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工作,形成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社会化长效机制。

(二)积极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各级政府及其农业、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和社会单位要将消防安全常识和技能,纳入对农村劳动力、农民工等流动务工人员和失业人员的就业培训内容,各类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主管的培训机构,要把消防安全技能纳入岗位综合技能培训、考核的重要内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对社会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人员、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建筑工程消防设计负责人、消防设施施工负责人、消防中介服务组织的技术服务人员等进行消防知识和技能培训;劳动和社会保障、旅游等部门要加强对电工、电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导游、保安员等的消防安全培训,并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推行消防安全从业人员职业资格鉴定制度,建立就业促进机制,推动消防安全服务职业化。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员工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制度,每半年至少对本单位员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三)深入宣传普及《消防法》。各县(市)区政府应当将宣传普及《消防法》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消防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有关部门将《消防法》纳入普法教育规划,开展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并结合“中国消防志愿者行动”推动《消防法》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不断提高社会和公民的消防法治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让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全面了解、正确运用、自觉遵守、依法参与消防安全活动,依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七、强化农村消防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消防组织建设。各地要将做好农村消防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农村消防建设纳入文明村镇、和谐村镇、平安村镇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推进农村消防工作逐步实现“七有七并”:有消防管理组织并落实责任、有消防联动机制并及时沟通、有整体消防规划并同步实施、有专兼职灭火队并发挥作用、有消防基本设施并满足需要、有消防宣传教育内容并深入群众、有检查督促并严格奖惩。要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和试点工作内容,实行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要成立由政府主管负责同志负责,公安、综治、民政、建设(规划)、农业、教育、文化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建立县级政府、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分级负责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各地村委会和驻村企业及各种经济组织也要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备专(兼)职防火人员。

(二)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乡村要将村民住宅与企业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建设纳入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中,并与村容村貌的治理改造同步实施;农村的消防设施建设要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结合农民房舍改造、乡村道路改建、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工程等同步实施。

消防工作意见范文篇7

“**”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国消防工作取得明显进步。消防安全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全社会防控火灾的能力明显提高,重特大火灾事故多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是,当前消防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对消防工作重视不够,公民消防安全素质仍然不高,全社会消防安全基础仍然薄弱,重特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为有效预防火灾事故,减轻火灾危害,保障公共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着力整治各种火灾隐患,全面加强城乡消防工作,建立健全灭火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全社会防控火灾的意识和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工作原则。坚持协调发展,有效统筹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坚持依法治火,严格落实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工作目标。到**年,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基本实现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专业灭火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显著提升,全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明显提高,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二、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四)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履行消防工作职责。消防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增加财政投入,认真组织实施。要切实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消防工作负责制,建立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适时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

(五)切实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依法加强监管。要建立健全部门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机制,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公安消防部门要认真履行消防监督执法职责,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将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以及认定的重大火灾隐患等情况报告当地政府并通报相关部门;安全监管、建设、工商、质检等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对发现的火灾隐患,依法查处或者移送、通报公安消防等部门处理;教育、民政、铁路、交通、农业、文化、卫生、民航、广电、体育、旅游、文物、人防等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领导机制和责任制,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定期组织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及时排查和整改火灾隐患。

(六)依法落实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消防安全负责。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和巡查,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加强对本单位员工尤其是流动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建立并落实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机制,确保本单位消防安全。

(七)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要将单位消防安全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推动建立行业、系统消防安全自律机制。鼓励发展提供消防安全技术服务的中介组织。居委会、村委会要制订防火安全公约,定期检查本区域公共消防安全,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三、加强公共消防安全基础建设,提高全社会防控火灾能力

(八)切实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编制城乡消防规划,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镇和乡村建设同步实施;对缺少消防规划或消防规划不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乡村和集镇建设规划,不得批准。对公共消防设施不能满足灭火应急救援需要的,要及时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要按照消防规划改造供水管网、修建消火栓、消防水池和天然水源取水设施,确保消防用水。

(九)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以公安消防队为主体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未设立公安消防队的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消防站建设标准,抓紧建立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乡(镇)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

(十)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队作为应急抢险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公安消防队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除完成火灾扑救任务外,要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并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进一步加强公安消防队力量特别是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建设,专项解决公安消防队应急抢险救援装备和队站、设施建设经费。

(十一)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年要制订并组织实施消防宣传教育计划,公安消防等部门、单位和新闻媒体要改进消防宣传教育形式,普及消防法律法规,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增强防范意识,掌握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常识。教育部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要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科技、司法、劳动保障等部门和单位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列入科普、普法、就业教育工作内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单位要在乡村、社区、办公区等场所设立消防宣传教育专栏和消防安全标识;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站等新闻媒体应当定期刊播消防公益广告,义务宣传消防知识。

(十二)认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消防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有关行业、单位要大力加强对消防管理人员和消防设计、施工、检查维护、操作人员,以及电工、电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易燃易爆岗位作业人员、人员密集的营业性场所工作人员和导游、保安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培训合格上岗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责成用人单位对农民工开展消防安全培训。

(十三)切实维护公民的消防安全权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采取措施保障公民对火灾危险的知情、监督、投诉、举报等权利,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本地区的重大火灾隐患及整改情况。公安消防部门要公布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认真受理并及时依法处理公民对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要切实承担起依法维护相关人员消防安全权益的责任。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生产经营场所和为公众服务的场所,要采取公告、广播、设置警示牌等方式告知公民火灾危险和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方法。

四、整治重点环节,预防和消除火灾隐患

(十四)坚决整治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消防安全问题。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场所等重大火灾危险源,要限期搬迁;对无法保证消防安全的,要责令停止使用。在制订近期建设规划和城镇房屋拆迁计划时,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安排“城中村”、易燃建筑密集区的拆迁、改造。要严格落实重点场所和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人员密集场所,要责令限期整改;对不能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要责令停止使用。

(**)切实加强火灾隐患的源头控制。对涉及消防安全的审批项目,行政审批部门要严格依法审批。对不符合城镇消防安全布局要求的建设项目,城市规划部门不得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未经审核合格的,建设部门不得核发施工许可证,房地产管理部门不得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对按照国家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资料中没有消防验收合格文件的,房地产管理部门不得颁发房屋权属证书。对消防安全条件未获得公安消防部门审查通过,拟开办的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以及文化、体育等公共场所,教育、民政、卫生、文化、体育等部门不得批准。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运输和建筑施工等企业,安全监管、建设等部门不得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对未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而擅自经营的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公众聚集的场所,或者未依法获得批准而擅自从事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活动的,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要及时依法采取相应的行政强制措施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原已取得批准文件但不再具备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的消防安全条件的,必须撤销批准文件。对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的电气、燃气等设备,质检部门应制订标准对其防火性能提出要求,生产单位应标明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注意事项。

(十六)严格加强消防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确定的职责分工,依法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消防产品市场整顿和规范的力度。严禁生产、销售、进口、使用未取得市场准入证书的消防产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的违法行为。要建立全国消防产品信息库,定期消防产品市场准入信息和质量信息。消防产品生产企业要实行不合格消防产品主动召回制度。

(十七)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火灾隐患立案销案和挂牌督办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依法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整改和消除重大火灾隐患。公安消防部门对检查发现和群众举报、投诉并经认定的重大火灾隐患,要立案并抄报有关主管部门,及时提请当地人民政府挂牌督促整改。当地人民政府要明确整改责任,责令限期整改。下级人民政府要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情况,对未按期整改完毕的,上级人民政府要明确整改责任并备案督办。对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上级人民政府要直接挂牌督办,公安消防部门要依法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停业,当地人民政府要在接报后7日内作出决定。对自身确无能力整改的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有关单位要及时报请本行业或本系统管理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确定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

五、建立健全考评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十八)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消防工作作为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文明城市(乡镇、村、社区)和平安地区等考评范围,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定期检查考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每年要将本地区消防工作情况向国务院作出专题报告。公安消防部门要会同有关方面,对各地区消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消防工作意见范文篇8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的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全省消防工作取得新成效

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下发以来,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全省城乡消防工作不断加强,火灾防控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火灾事故的发生。

(一)深入谋划消防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公共消防安全的管理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决定》,各地多次组织召开消防工作会议,分析研判消防安全形势,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研究部署消防工作。按照《****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暂行办法》,各地明确了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单位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消防安全责任,并将责任书逐级签订到乡村、重点行业系统和重点单位,建立完善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消防安全责任网络。各级防火安全委员会充分发挥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作用,不断完善例会和检查、问责等工作制度,切实抓好消防工作落实。根据《****省****时期消防工作发展规划》,昆明市、昭通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大理州、德宏州、怒江州、迪庆州、临沧市等13个州(市)制定出台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消防工作发展规划,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消防工作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进一步做好消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楚雄州还制定了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曲靖市建立了重特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处理机制,全面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通过努力,全省各地初步构建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新格局。

(二)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县(市、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巩固了消防安全基础。各地把消防安全县(市、区)创建活动作为加强消防工作的重要措施,狠抓消防基层基础建设,增强了城乡防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一是社区和农村消防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省868个社区全面完成了消防建设任务,同时,各地依托社区警务室、治安岗亭等设立消防执勤点,建立了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宣传教育制度;在农村,各地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农村发展规划,目前,全省82%的乡(镇)完成了消防建设任务。二是社会消防力量快速增长。全省共建立了县(市、区)和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39支、企事业专职消防队84支、乡(镇)志愿消防队1999支、义务消防队和消防联防队6万余支,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消防组织体系。三是公共消防基础建设持续发展。县级以上城市、重点和中心小城镇全面完成了消防规划编制任务,完成率达到100%;新增市政消火栓1914个,欠账率由2002年的72%下降到1.8%,16个州(市)中有15个州(市)实现了消火栓“零欠账”。四是消防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加大。各地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深化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和进家庭的“五进”工作,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活动和消防文艺下乡活动,突出宣传重点,提高了消防宣传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积极整治火灾隐患,进一步改善了社会消防安全条件。各地坚持以整治火灾隐患、提高火灾预防能力为重点,以遏制群死群伤火灾和减少火灾总量为目标,建立了火灾隐患信息采集、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制度。有关部门结合工作职责,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及时排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联合组织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学校及周边建筑、违法建筑、“多合一”建筑、“城中村”、消防产品等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和火灾隐患普查整治行动,始终保持对火灾隐患整治的高压态势。据统计,仅去年,全省就组织检查组5340个,检查单位79700个(次),发现火灾隐患48600余条,督促整改47480条,整改率达98%;第1批40家、第2批88家、第3批196家挂牌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全部整改完毕。今年4月是“集中挂牌整治重大火灾隐患月”,各地按照省防火安全委员会的要求,深入组织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对发现的重大火灾隐患进行挂牌督办,确保了火灾隐患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加强公安消防部队建设,进一步提高了灭火抢险救援能力。各地加大投入力度,重点解决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抢险救援装备和队站、设施建设等问题,积极改善消防官兵尤其是一线官兵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保障了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切实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全面履行消防工作职责,深入落实公安消防部队基层基础建设3年规划和“警务信息化、勤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保障标准化”的要求,坚持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严格队伍管理和教育、训练、执勤,不断完善灭火救援机制,强化实战和夜间演练,抓好复杂条件下的救生、疏散、排烟、破拆以及现场救护等专业技能训练和技战术研究,全省公安消防部队的消防监督执法水平和部队战斗力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公安消防部队先后成功处置了昆明“3·29”森林火灾、323国道“9·11”隧道坍塌、曲靖陆良“10·01”井喷、大理苍山“3·8”森林火灾、红河个旧“3·31”森林火灾、昆明官渡“4·7”建筑物坍塌、“5·2”迪庆梅里雪山雪崩等重特大灾害事故,圆满完成了昆明国际旅游节、第七届全国残运会、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各项重大活动的消防安全保卫任务。

二、消防工作面临的形势

我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我省消防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消防工作面临的形势还十分严峻。

(一)经济社会发展与消防安全保障能力滞后之间的矛盾未从根本上缓解。我省公共消防安全总体管理水平不高,消防工作社会化程度低;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欠账多,城乡消防保障能力不足;一些企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和措施不落实,特别是少数个体私营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自防自救能力差的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用火习俗难以在短时间内纠正,广大农村火灾防控基础较为薄弱,火灾危险性大。

(二)各种致灾因素增多,消防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当前,我省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各种困难、矛盾凸现期和安全事故易发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经济组织数量激增,人流、物流信息速度加快,火灾发生的几率不断增大。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火灾之外,恐怖活动、刑事犯罪、民间纠纷等都可能以爆炸、放火等极端形式出现,进一步加大了消防安全的不确定性,预防火灾的任务日益艰巨,消防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

(三)火灾隐患增多,严重威胁着社会公共安全。尽管我省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成效明显,但仍有大量危及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尚未得到有效整治,“城中村”、“三合一”建筑仍然是火灾隐患整治的重点和难点,火灾隐患“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问题突出。同时,随着用电、用油、用气大量增加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广泛运用,在推动经济发展、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火灾隐患,一旦放松监管,极易酿成火灾事故,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三、下阶段工作要求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全面抓好消防工作,省人民政府作了专门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消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消防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保障线,在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地、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消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消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消防安全纳入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统筹发展城乡消防工作,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努力构建系统性强、功能完善的火灾防控体系,着力提升消防工作社会化、法制化、科技化水平,全力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消防环境。

(二)强化责任主体意识,依法开展消防工作。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责。要强化责任主体意识,全面落实消防安全保障的各项法律法规,统筹安排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条件。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逐级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和巡查,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机制,确保本系统、本行业的消防安全。

消防工作意见范文篇9

20*年全市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是:以党的*精神为指针,以落实国务院国发〔20*〕15号文件、省政府豫政〔20*〕52号文件和市政府汴政〔20*〕71号文件为主线,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不断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努力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全面提升社会防控火灾能力,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火灾形势持续平稳,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完善群防群治工作格局

1.落实各级政府消防安全责任。继续将消防工作纳入平安建设、政府综合目标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和政务督查内容。适时对各县区政府及市直有关单位贯彻国发〔20*〕15号文件、豫政〔20*〕52号文件和汴政〔20*〕71号文件情况进行督查。实行消防工作行政首长问责制,对发生重大、特别重大亡人火灾事故或两起以上亡人较大火灾事故的,消防工作评先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2.落实职能部门消防安全责任。坚持防火安全委员会成员每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信息,研究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完善《*市有关部门消防安全责任分解意见》,明确管理职责,落实监管责任。工商、文化、卫生、安监、建设、房管、教育、旅游、质监等行政审批部门要依法将消防行政审批作为重要内容,并落实信息交流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

3.落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进一步深化贯彻落实公安部61号令,实施“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程。各社会单位落实全员消防安全培训,特殊工种人员100%持证上岗。年内市、县(区)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达到“三会一标”建设标准,派出所列管的重点单位80%达到标准。在全市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等单位推行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4.实施“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加强“第四级”消防安全管理,推行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基本单元的“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建立健全消防领导组织,整合乡镇、办事处消防资源,完善乡镇、办事处火灾隐患排查、消防宣传教育、部门联动、联户联防、考评奖惩等工作机制。

二、强化火灾事故防控手段,全力维护火灾形势稳定

5.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适时组织开展“三合一”场所、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古建筑和假冒伪劣消防产品等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严格落实省政府、省公安厅“双九条”、“硬七条”和公安部消防局“一条高压线”、“三条铁规”,澄清火灾隐患总量,控制火灾隐患增量,减少火灾隐患存量。尤其是对省防火安全委员会通报的3处重大火灾隐患,实施挂牌督办,确保9月底以前全部整改销案。

6.突出抓好奥运消防安保工作。深入开展以“人人参与消防,共筑平安奥运”为主题的奥运消防宣传工作。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消防安全专项行动,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大力整治火灾隐患,确保奥运期间全市消防安全万无一失。

7.积极推广消防技术防范措施。在人员密集场所积极推广使用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装置和安全控制与报警逃生门锁系统等技术防范设施。积极推广应用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重点推动人员密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单位纳入监控网络。

8.改进消防行政管理。加大消防监督检查频次,落实每日一查、“错时”检查等消防勤务制度。建立消防安全便民服务专线和网上平台,受理火灾隐患和执法监督举报,提供消防安全法律和技术服务。开辟“消防绿色通道”,全面推行消防行政审批即办快结制度,提升执法效率。实施阳光执法,实行执法过程和执法结果公开制度。

三、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提高抗御火灾整体能力

9.保障消防事业经费投入。全面落实消防业务经费保障标准,各县区业务经费增长比例不低于15%。公安合同制消防队、消防文职人员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及消防装备建设经费不低于城市维护费(城乡社区事务费)总额的6-8%。

10.加快消防队站和供水设施建设。认真落实城镇消防规划及年度计划,年内建成金明区、鼓楼区2个消防站,完成汴西新区战勤保障中队征地工作。市区新增市政消火栓100个,各县新增市政消火栓不少于20个。

11.加强消防装备建设。年内*县、通许县、兰考县、杞县分别购置一台举高类消防车。市区购置2台高喷车,*县购置一台抢险救援车,尉氏县购置1台10吨水罐车。市区建成空气呼吸器充气室、维修站、监测站,各县消防大队建成空气呼吸器充气室。所有执勤中队建成一个特勤班,按部颁标准配齐特勤器材。

12.提升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依托消防部队,建立*市抢险救援中心。针对高层建筑、超大规模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等特殊火灾,以及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灾害事故,修订完善各类重大灾害事故数字化应急救援预案,强化专勤训练和实战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和现场处置能力。

四、夯实公共消防安全基础,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

13.加快地方消防力量建设。年内处于城市消防队保护范围以外的乡镇全部建成多种形式消防队伍,40%的行政村建成义务消防队。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规范化管理,完善保障政策,发挥其应有作用。大力推广“保消合一”、“巡消结合”社会化消防工作模式,年内所有巡防队能有效开展消防巡防工作,所有保安公司提供消防保安服务。

消防工作意见范文篇10

一、深入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

(一)强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消防工作责任。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切实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认真制定和实施“十二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要将消防经费保障、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建设、社会消防力量发展、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等纳入政府任期目标和“平安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逐级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明确各级政府领导的消防工作职责和任务。要坚持和完善政府领导牵头、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及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定期工作会议制度,认真分析和协调解决当地消防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进一步完善火灾隐患举报查处和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整治机制。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各行业、系统主管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本部门、本行业、本系统所属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和指导;要通过与所属单位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开展督导检查等形式促进本部门、本行业、本系统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公安、安监、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工商、质监、教育、民政、卫生、文化新闻出版、体育、财政、城乡管理执法等部门要建立健全消防工作部门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消防监管合力。

(二)深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各单位要牢固树立“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法律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落实法定消防安全职责,强化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要认真组织开展社会单位“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安全教育”“四个能力”建设活动,适时组织召开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试点工作现场会。2011年内,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要全部达标。

(三)夯实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工作基础。各级政府要按照“防火墙”工程建设要求,制定农村、社区消防工作保障性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基层火灾防控体系。要推动健全农村、社区基层消防组织,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成立消防安全领导组织,各行政村、城市社区、居民住宅区物业管理单位要确定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要制定居民、村民防火安全公约,组织开展群众性消防工作。要加快推进农村、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每个社区要设置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配足配齐灭火器材,保证扑救初起火灾的需要。要将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结合村庄整治和人居环境改造,对木结构等易燃建筑集中、连片的村庄进行治理,建设消防水源,打通消防通道,拓宽防火间距,提高建筑耐火等级,增强火灾抗御能力。要建立完善基层“网格式”排查隐患机制,确保火灾隐患排查不留死角。要适时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农村、社区消防工作经验。

(四)提高公安消防监督管理水平。各级公安机关及消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消防管理创新,切实加大消防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查处整治火灾隐患。要创新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资质、资格行业管理,充分运用市场调节机制,培育、发展和规范消防技术服务中介组织,开展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城市消防远程监控、消防设施维护、火灾风险评估、电气防火检测等消防技术服务,为保障公共消防安全提供社会技术服务支撑。要进一步整合警力,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警务室等基层所队消防监督工作职能。加强公安消防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消防业务练兵比武,提高消防执法服务水平。要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推行阳光执法,推进“网上执法”。要强化警务公开,深入开展开门评警“大走访”活动,积极向社会公布消防行政执法职责、程序和依据,优化网上消防申报、审批、查询、投诉流程,落实便民利民措施,提高消防执法的群众满意度,促进警民关系和谐。

二、大力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

(一)开展火灾隐患大排查。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全国统一开展的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要求,认真开展火灾隐患大排查。各单位要广泛、深入开展火灾隐患自我排查整治工作,对本单位各部门、场所、部位要组织专门力量和人员开展经常性消防安全检查,不留死角,不留空白,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自查主体责任。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单位消防工作的指导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消防监督检查,2011年内,要对所有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学校、医院、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及高层和地下建筑、在建工程施工工地、易燃易爆单位等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完好情况、消防安全疏散措施完备情况、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情况和建筑内外装修材料使用情况。要坚持和完善消防监督检查错时工作制,大力加强“防消联勤”等主动和动态消防管理,针对夜间营业场所容易引发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特点,加大对营业性公众聚集场所的夜间消防安全检查力度,进一步强化对火灾高发时段和高发场所的监控。各公安派出所要对辖区小单位、小场所和居民住宅进行逐一排查,并登记造册,建立台账。要广泛发动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火灾隐患排查工作,鼓励举报身边的火灾隐患,形成专群结合、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地扩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的覆盖面。

(二)推进火灾隐患大整治。对排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各单位要自觉整治整改,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及时督促整改,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和公安派出所要依法查处,督促整改。对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要及时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实施挂牌督办,限期消除。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特别是公安消防机构要切实加大消防执法力度,依法从严从重查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始终保持整治火灾隐患的高压态势。要严格执行公安部“七个一律”要求,通过采取责令“三停”、拘留、临时查封等措施,坚决督促火灾隐患整治整改。要加强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完善质监、工商、消防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切实加大对消防产品生产、销售、使用环节的联合监督查处力度,坚决打击假冒伪劣消防产品,防止假冒伪劣消防产品充斥市场,危及公共消防安全。

(三)加强重点消防专项治理。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全力做好“两会”、建党90周年等重大活动和重大节日消防保卫工作。要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以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高层和地下建筑、建设工程施工工地、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舍等容易引发较大以上火灾的单位和场所为重点,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及时消除火灾隐患。要加强建筑消防设施治理,大力开展消防产品监督专项抽查。通过深入扎实的重点消防专项治理,不断筑牢社会火灾防控基础。

三、全力加强公共消防设施规划建设

(一)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要结合我市城市规划调修,加强城市消防规划修编,保障城市消防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和配套。各级政府要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建设,全面加强城市消防道路的规划和市政消火栓等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对城乡公共消防设施不能满足需求的,要及时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要下大力气解决乡镇消火栓、消防取水设施等乡镇公共消防设施欠账问题,已通自来水的乡镇要合理布局安装室外消火栓。

(二)加强消防装备和队(站)建设。各区县政府要认真落实省财政厅、省公安厅《关于武警四川省消防部队消防业务费保障标准的通知》(川财行〔2007〕142号)和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建设方案的通知》(自府办发〔2010〕41号)的要求,加大对消防部队及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业务经费和装备建设的投入力度。认真落实省政府下达的消防队(站)和消防装备建设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消防队(站)、消防车辆装备设施建设,保障消防部队监督执法、执勤备战、铁军打造、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的需要。2011年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要完成板仓工业集中区消防站建设,贡井区要完成贡井新城消防站规划选址,并争取开工建设。

(三)加强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各级政府要依托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进一步健全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部门联动机制,制定、修订火灾和灾害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各级公安消防部队要牢固树立“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应急救援主力军作用,深入开展“大练兵”和“盐都消防铁军”建设活动,进一步加强攻坚力量建设。结合责任区实际情况,坚持从难、从严原则,从实战需要出发,重点针对公共娱乐场所、高层建筑、商场市场和在建工程等相关单位、场所制定周密的灭火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应用性训练和实战演练,不断提高灭火作战能力,确保快速、准确、有效地扑灭各类火灾事故和实施社会综合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积极强化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全面实施消防安全“大宣传、大教育、大培训”工程,采取多种宣传手段,不断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全面启动公安部统一部署的“全民消防宣传教育计划”,积极构建社会化消防宣传工作长效机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楼宇电视、街头电子显示屏、户外广告等开展消防宣传活动。进一步深化消防宣传“六进”(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景区)工作,建立工作示范点,以学生、流动务工人员、老弱病残、农村留守人员等群体为宣传重点,突出社会消防的宣传效果。教育部门要大力实施中小学“家庭消防安全计划”,全面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和“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系列活动,确保每个中小学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开展一次火场逃生疏散演练。广泛开展“聘任社区消防宣传员”活动,每个社区的每栋住宅至少要聘请一名消防宣传员,落实职责,强化社区消防宣传工作。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导向作用,开辟消防宣传栏(板),定期刊播消防公益广告,形成良好的社会消防宣传氛围。要综合运用政府、单位、网络和社会培训力量,全面实施社会消防培训大纲,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分阶段、有重点的社会消防培训教育。公安消防部门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重点工种、重点岗位人员、地方党政领导、村两委员会负责人等开展至少1次消防安全培训,不断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和各级政府、部门人员的社会消防安全管理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