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件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7:36:19

物理课件论文

物理课件论文范文篇1

一、时髦化

有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上公开课、评奖课、优质课非有课件不可.也有教师为了展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置教学内容、目的、手段不顾,令多媒体“赤膊”上阵,一味地赶时髦,以录像代讲解,以屏显代板书,忽视了对传统教学媒体的再研究和再利用.甚至有的教师“鄙视”传统媒体,认为它们已“过时”,在教学中完全抛弃了黑板、粉笔,刻意追求形式的新奇.使得课件的实质内容倒不突出,学生看后,可能对其中的有些图片、动画或音乐印象很深刻,而这个课件的主要内容反而印象模糊.

因此教师不能为用多媒体技术而用多媒体,要按教学内容的需要与否而定.首先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和媒体.其次要考虑到教学设计中是否采要用课件,使用的课件能否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最后选择一些符合本课件内容又能增强欣赏性的素材,来制作传统教学难以讲透或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以便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二、幻灯片化

有些教师把教学上所需要的文本、图片、动画、音像等资料做到课件上像幻灯那样一幅一幅地播放.虽然课件界面美观、条理清晰、环节俱全、操作灵活、技术质量很高,但忽略了课件的教学质量,缺乏广度和深度,特别是新课部分若是廖廖几页就过去,并不能透彻讲解,也不能全面体现教材内容和教学过程.

著名评估组织MicoSIFT(Microcomputersoftwareandinformationforteachers)对CAI课件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为:目标确定良好,内容清晰,逻辑合理;对学生来说难度适当;多媒体运用适当;课件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的回答反馈有效;教学符合学生过去的经验;学习在一定范围内有普遍性.

尽管是设计最精美的课件也不能应付课堂中突变的情况.多媒体的运用绝不是简单的材料堆积,而是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对材料加以融会贯通,从而更加充分展示教材,有较高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要深挖教材背后的内容,并加以提炼和概括,突出要点,做到“精”、“简”,符合上述的评价标准.

三、教案化

有些教师自以为有了课件就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有了新意和创意,而忽视如何把优秀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课件操作时教师只需按鼠标,就呼之即出,一堂课的内容像教案一样逐步显示在大屏幕上,缺少教师的参与和主导作用,教师只充当一个配角.这种教法对学生的学习也很不利,根本无教学平等和民主可言.

成功的多媒体教学活动应是教师的活动技术整合到一个更广泛的学习活动中去的教学活动.教师切勿脱离学生单纯地操纵机器,应适当地走动,调动课堂气氛,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不能当“讲解员”,而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同时要从人与多媒体、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关系入手,探求多媒体在教学运作中的基本教学规律和要求,使它在教师的驾驶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充分利用它的交互功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创造力.

四、热闹化

许多自然科学课件中,都安排了练习和自测题,题型大多是是非题和选择题.如学生答对、答错,给以适当美言、音乐鼓励或安慰,以便能激起学生的激情,得到一定的效果.但有的教师在这方面大做文章,过于细化,过分追求就会变成干扰教学的负面信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许多课件界面上一直存在无用的系统光标、按钮、目标等干扰信息,即不符合课件制作规范,还会给人错误的提示.

物理课件论文范文篇2

[论文摘要]物理学与计算机科学关系密切、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对我们今天的物理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物理学的教学内容可以结合计算机教学作一些思考和尝试,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一、物理学与计算机的密切关系

电子计算机是因解决物理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二次大战期间为了快速计算弹道,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研制成功[1],万维网的出现是因欧洲核物理学家们进行学术交流的需要而设计出来的。由此可见,计算机与物理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物理学的发展促成了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计算机的出现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它延伸了人们的思维能力,成功地解决了很多物理、数学等方面的难题,没有计算机就不可能准确计算出火箭和卫星的轨道位置、就没有今天的航天成就,计算机应用跨越各个学科,在工业技术、企业管理、情报信息处理、国民教育等领域引起深刻的变革,在今天几乎没有哪一个学科能够离开计算机的应用。

作为孕育计算机诞生与发展的物理学,如果说早期物理学应用计算机主要解决人们的计算速度、强度的技术问题,那么到了今天,计算机已在更深刻的层次上促进物理学的发展,由于在物理学很多领域中能够找到精确解的理论问题已经不多了,剩下的是大量的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预测和求解离开计算机,人们几乎无能为力了。另外一个方面,在计算机出现之前,人们只能够通过真实的实验来验证物理理论的正确性、工程中也往往需要耗费巨额资金做实验来探测某些数据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而今天很多实验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来完成,达到与真实的实验完全相同的效果,成本低廉且安全环保,用计算机来进行科学实验是科学技术史上革命性的变化。

物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情况对我们今天的物理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物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物理教学中结合计算机教学的一些思考

大学物理课内容很多,结合不同的专业,在保证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内容上作一些必要的取舍,针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应用等相关专业,教学内容上适应地向专业倾斜,使基础课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明确基础课的服务目标,让学生明了物理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具体做法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精选典型物理问题用计算机编程求解

大学物理课程一般在大一的下学期和大二的上学期进行,而大多数专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也恰好在此阶段展开,这就为物理课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相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物理教学的不同阶段,可以精选一些典型的物理问题用计算机编程进行数值求解。例如在力学部分讲抛物运动时,先按教材讲授忽略空气阻力时的运动方程,求出精确解,然后补上空气阻力二次项,方程就变成非线性的了,让学生体验含有空气阻力时实际问题求解的难度,再介绍计算机数值计算的方法与思路,给出编程示范,作为综合习题让学生完成程序设计与调试,并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课教师协商,程序调试可利用计算机上机课时间完成,通过这种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既培养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课和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课双方面的积极性。又例如在振动学章节用计算机演示单摆大角度强迫振动的混沌效应;在热力学章节用计算机模拟二维布朗粒子运动;在电磁学章节用计算机编程求解一般位置的电场和磁场分布情况,像载流圆形线圈,根据毕粤--萨伐尔定律和对称性,教材上只给出了求线圈轴线上点的磁感应强度,但对其它位置的磁场分布情况计算就很难了,因此可在课堂上简单介绍计算机积分法,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完成求解圆形电流非轴线上点的磁场分布情况,巩固和加深对物理定律及其适用范围的理解与把握,学习和体会计算机编程的方法与技巧。

通过精选少量典型物理习题利用计算机编程进行数值求解,以小论文或综合作业的形式布置练习,具体实施中充分征求计算机相关教师的意见并请求协助和参与实施,加强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达到事半功倍的双赢的教学效果,充分体现大学物理课的基础地位与作用,体现计算机对物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知道这两门课程关系如此密切,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积极性自然就得到了加强和提高。

(二)部分物理实验利用计算机仿真课件来进行

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物理的计算机仿真实验也得到普遍的关注与认同,成为大学物理实验的一个新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一些院校已开发出很多有特色的大学物理仿真课件,为我们在实验方面实施物理教学与计算机教学结合创造了另一个有利条件。可将全部物理实验内容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按原计划实施,一部分实验由计算机仿真实验取代,还有一部分作为对比实验,既按真实实验进行,又做仿真实验进行对比。将仿真实验课件安装在机房和校园网上,方便学生操作。仿真实验虽然不可完全替代真实实验,但真实实验仪器因结构复杂精密、价格昂贵,不允许学生反复操作、随意拆装,以剖析仪器性能结构。仿真实验恰好在这方面能弥补真实实验仪器的不足,丰富了物理实验的手段与方法,拓广了学生的视角,也为以后计算机的应用开发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物理课件论文范文篇3

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时刻铭记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使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钻研教育教学方法,学习新课程理念,研究课堂、研究学生。而付出终有回报,在第四轮教育教学基本功竞赛中我荣获二等奖,而且得到校领导和学习的接受,这事我非常感到欣慰的,下面是本人工作鉴定。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学习,研究班主任工作方法,陆续担任**班见习班主任和**班见习班主任,两个班级都被评为校文明班级。在20**年度本人被学校评为优秀见习班主任。从20**年9月至今,本人担任电子商务专业综职班班主任,在20**学年上半学期,班级被评为“保护财产先进集体”“值周工作先进班级”在首届校运会上,班级荣获“精神文明风尚奖”通过学习本人基本上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制作技术,能够灵活的运用Flash、PPT和Authorware制作教学课件以及网页制作技术。由本人制作的课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荣获校课件评比三等奖。由本人设计的网站《走进电子商务》在20**年专题学习网页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在教学之余,我也思考着教学与科研,尝试撰写教学论文。由本人撰写的论文《怎样说好一节物理课》荣获溧阳市职教论文二等奖。经过仔细修改后,论文《怎样说好一节物理课》又荣获2002年常州市职教论文一等奖,之后本人陆续撰写了师德交流论文《红专并进、为人师表》和《浅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模式》等校级交流论文。

物理课件论文范文篇4

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时刻铭记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使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钻研教育教学方法,学习新课程理念,研究课堂、研究学生。而付出终有回报,在第四轮教育教学基本功竞赛中我荣获二等奖,而且得到校领导和学习的接受,这事我非常感到欣慰的,下面是本人工作鉴定。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向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学习,研究班主任工作方法,陆续担任**班见习班主任和**班见习班主任,两个班级都被评为校文明班级。在20**年度本人被学校评为优秀见习班主任。从20**年9月至今,本人担任电子商务专业综职班班主任,在20**学年上半学期,班级被评为“保护财产先进集体”“值周工作先进班级”在首届校运会上,班级荣获“精神文明风尚奖”通过学习本人基本上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制作技术,能够灵活的运用Flash、PPT和Authorware制作教学课件以及网页制作技术。由本人制作的课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荣获校课件评比三等奖。由本人设计的网站《走进电子商务》在20**年专题学习网页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在教学之余,我也思考着教学与科研,尝试撰写教学论文。由本人撰写的论文《怎样说好一节物理课》荣获溧阳市职教论文二等奖。经过仔细修改后,论文《怎样说好一节物理课》又荣获2002年常州市职教论文一等奖,之后本人陆续撰写了师德交流论文《红专并进、为人师表》和《浅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模式》等校级交流论文。公务员之家

本人积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参加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被选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培训教师。

经历磨练就会拥有收获,在这个充满激情的社会,只有不断强化自己,不断装备自己,才会适应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做到一名合格的社会人才。

物理课件论文范文篇5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的科学,主要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和相互作用、转化的规律。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几乎遍及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活动中,对于推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陈佳洱院士曾指出:没有较为深厚的物理基础,却侈谈什么培养跨世纪的技术人才,多半只能是空话。②不仅如此,物理学发展中蕴含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学家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因此,大学物理还有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功能。物理学不仅仅包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还含有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研究方法和哲理,不仅能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抽象思维,更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根据相关要求,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学时数不得少于126学时,有条件的还应扩展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增加课时。④事实上,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高校面临着巨大的就业率压力,纷纷加强了专业课程的课时,大大压缩了作为“通识性必修基础课”大学物理课程的课时数。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课程课时数不足100学时(含实验),甚至一些高校一压再压,压缩到了40-70学时。⑤“我国40余年来的现实状态是,每当教学改革的呼声高涨时,非物理专业就要求砍杀物理课程的学时。”⑥显然,教育管理者需要充分重视物理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给予充足的学时计划。任课教师应全面认识物理基础课程的教育价值,大力挖掘、实现该课程应有的教育功能,以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才的培养。

二、根据学生物理、数学基础及专业差异,分类分层设置物理基础系列课程,合理设计课程内容。

长期以来,高校针对非物理类理工科不同专业,在物理基础教育方面统一开设了《大学物理》必修课,这种不分专业、不管学生物理和数学基础及学习兴趣等差异,一个标准、统一要求、同班授课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和学习困难。很多学生主观上认为大学物理与自己所学专业联系不大,学不学无所谓。由于理论性强,对物理、数学基础、抽象思维能力要求高,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又由于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学生在学习上更加关注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对与其专业联系不密切的课程往往不重视。传统的大学物理课程在内容设计上,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几个部分,经典物理占整个课程内容的80%。其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强调概念、原理、定律推导和数学表达,课程内容学科化、理论化,与当代高新技术发展前沿脱节,与实践应用距离遥远,与学生生活感性经验脱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和高考制度的改革,高校本科生源质量出现整体下降,学生物理、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地方院校本科招生虽是属于第二批次本科招生,但由于本科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对考生的整体要求不得不降低,尤其是部分地方院校的部分本科专业因为生源不好,上线人数不足以满足招生需求,不得不采取降分的招生政策。部分省、直辖市对高考制度进行了改革,某些省份的理科高考生高考时并不要求考物理,结果导致招考的一些非物理类理工科专业学生在高中时没有重点学习物理,这部分学生的物理基础特别薄弱。现行的大学物理课程内容过于学科化、理论化,课时紧张,教学进度快,学习难度大。非物理类理工科学生对大学物理的认同度低,学习兴趣不高。一项关于地方工科院校学生大学物理学习情况的调查显示:有21.3%的学生认为大学物理与自己所学专业联系不多,开不开课无所谓。学生普遍认为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上很困难,教学内容太多,跟不上教师讲课进度,虽然课勉强听得懂,但作业难做。32%的学生希望取消考试,建议根据作业完成质量及平时表现决定课程成绩。8.5%的学生希望写一篇课程论文了事,哪怕不能学到什么东西。⑦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能否做到因材施教决定了能否取得教育实效等教育理念已广为人知。令人遗憾的是,大学物理教学困境的根源恰恰在于未能以学生为中心,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必须尊重学生的物理、数学基础及学习兴趣差异,分类、分层设置不同的课程,合理设计课程内容。物理基础课程设置和内容设计应从两个维度入手。第一个维度,根据物理摸底考试成绩、高等数学成绩,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在理工科专业中不分专业设置三个层次的必修公共基础物理课程。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可以高一些,内容可以更深一些,可以要求能运用高等数学表达物理规律,要求系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适当增加物理理论教学。通过开设选修课的方式,开设一系列的相对更专业、更深入的物理类课程,为有兴趣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的学生提供平台。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求可以低一些,内容难度可适当降低,以能基本达到相应的要求为准,以够用和能满足后续课程学习需要为原则,强化实际应用,适当增加趣味性的物理知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或是部分高考未选考高中物理的学生,可以增开补充高中物理知识的先修课程。在开设的大学物理课程中只要求能基本理解一般的物理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难度较大的公式推导、习题不做要求,教学重心放在定理、定律的应用上,增加趣味性、通俗性、应用性强的内容。同时,增加课时,加强习题训练和课后辅导。第二个维度,就是根据不同专业对物理基础知识的需求,以专业基础课的形式开设相应的物理类课程,设计与学生专业联系紧密的物理学内容,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物理基础。由于不同的理工科专业对物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要求有很大差异,如化学、生物专业对热力学等理论要求较高,数学、统计学、计算机、机械制造专业对电磁学、力学要求较高。完全依靠统一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既难以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也无法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的大学物理内容与自身专业的紧密联系。只有针对不同专业设计相应的物理类专业基础课,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学效果。

三、倡导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艺术性,提高大学物理类课程的教学效能。

物理课件论文范文篇6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基础课,其内容和思想对后继课程的学习和科学素质的培养都具有深远而持久影响。近年来,我们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针对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结合新的课程基本要求,对大学物理课程的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修订了《大学物理》教学大纲,进行了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改革,整合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与改革,探索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与传统板书、版画以及教师言传身教的有机结合,加强教学辅导,建立了《大学物理》教学辅导网站,拓展了师生间沟通和交流的渠道。为我校大学物理课程的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作了有意义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教育理念的现代化

提出了在加强“三基”教学的基础上,必须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教师教学思想观念实现了三个转变:①由教学向教育转变;②由知识传授为主导向传授、探究知识和培养学习方法并重的转变;③由单纯的课堂教学向全方位服务学生转变。

2、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物理经典理论的整体性与日新月异现代科技的合理取舍,精讲经典物理学内容,强化近代物理基础,充实物理学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实现经典物理的系统性与近代、现代物理内容的融会与整合,经典重在讲方法,近代、现代重在讲思想。在夯实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物理知识的实时拓展与更新。例如:在力学中讨论了同步卫星及其姿态的稳定性、潮汐力;在光学中介绍了全息照相,在电磁学中讲了磁悬浮列车的原理等,这些内容既扩大了知识面,又很有趣味,有利于说明理论的威力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把“现代数字物理”引进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计算软件的数值计算和其它功能,将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针对理想模型的讨论的结果推广到实际问题中,从而达到解决实际工程中的物理问题。如力学中

有阻尼的大摆角振动,热学中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和速度分布函数,电磁学中任意带电体的电场线和等势面的模拟,光学中透镜光具组的光学设计等。

3、教学过程、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1)、创建积极引导的课堂教学模式

注重教学过程的互动,改进现行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堂教学重点讲思路、讲方法、引问题、重讨论,改变单一的以讲知识为主,向重知识、重思想、重方法三者并重方面转变。重视知识的发现与探究过程,揭示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实现其自主学习。

(2)、重视物理演示实验和仿真实验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看演示实验来学习物理是一条正确的途径,我们已经建成近50个典型物理现象的演示实验室和仿真实验室。其演示实验可以做到课堂演示与演示厅演示、演示与展示、教师演示与学生动手、传统演示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3)、创建多方位的课外作业、辅导和成绩评定方式

除常规作业和辅导外,已建成比较完善的网上作业和教学辅导系统(教学基本要求、重点、难点、典型例题与疑难问题解答等),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成绩评定采取了由平时作业(含网上作业)、课堂讨论、小论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综合确定。

(4)、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

进行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探索与更新,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与动感性,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教学互动,探索教师“言传身教”的感染力与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合理取舍、取长补短,实现优化整合。为此有计划的收集、购买、制作了大量的素材和多媒体课件,并实现共享;另一方面有针对性的组织专题讲座和辅导班,对教师进行多媒体制作培训,提高教师的多媒体制作的整体水平,如刘涛老师在学校第六届教师教学比赛暨第三届多媒体教学比赛夺得教学比赛第2名和多媒体比赛第1名的好成绩。

二、主要成果

1、我们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针对我校“应

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结合新的课程基本要求,对大学物理课程的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修订了《大学物理》教学大纲,同时编写了(1)大学物理考试大纲,(2)大学物理讲授提纲,(3)大学物理指导教案。还编写网络版“大学物理自学辅导书”一本

2、建立了大学物理网上学习系统。

3、在各级教育教学期刊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在物理教育界具有较大影响的《大学物理》上教学研究论文六篇。

4、完成大学物理教学课堂录像。

5、成功申报多项教改项目:

(1):省教育厅重点教改项目1项:“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物理课程体系研究”。

(2):校级校改项目2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物理课程体系的实践”和“大学物理课程网上作业及评阅系统建设”

(3):校级教材“大学物理学自学辅导”教材的编写

三.创新点

(1)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做到精讲经典、加强现代、强化应用、开拓视野,结合基础课程教学,介绍现代高新科技成果的创新思维及其应用。把数值物理引进课堂教学,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2)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改变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向讲知识、讲思想、讲方法三者并重方面转变。

改变单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加研究性学习模式。授之工具、传之方法,加大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与研究式学习。

(3)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演示实验室、仿真实验室,自主开发“大学物理网上学习系统”,自主研制部分仿真实验软件。

四、应用情况

2004年《大学物理》课程确定为校级“品牌课程”,2005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在2006年,教改项目“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意识的研究与实践”被批准为“四川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伴随着大学物理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

开展,其教改成果已在不断地推广和应用,

(1)大学物理现代化建设进程

2003年——至今:全体大学物理教师在全校“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从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2004年——至今:开通“大学物理教学网站”,网站内容不断更新,点击率3万余次,包括了大学物理中的非常多的教学资源,全体大学物理教师通过其中的“师生面对面”与学生及时交流,回答学生的学习问题。

2005年——至今:在“大学物理教学网站”下,开通“大学物理网上学习系统”,其内容及其丰富,大学物理各个教学环节的内容学生都能从学习系统中详细查阅,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2003年起,大学物理教研室着手认真研究大学物理内容的现代化问题,做到精讲经典、加强现代、强化应用、开拓视野,结合基础课程教学,介绍现代高新科技成果的创新思维及其应用。

2006年——至今,大学物理课程的现代化建设又实施了新举措,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和仿真实验室在全校范围内向学生开放,任课教师既可在演示实验室和仿真实验室给学生分析有趣的物理现象,又可将演示内容录制下来,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深入分析。

(2)

近三年在物理学教育研究类杂志《大学物理》、《物理与工程》等刊物;在全国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类杂志《大学物理实验》和《实验科学与技术》等刊物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通过这些刊物,我们的教学改革思想和改革成果向全国辐射。

(3)举办会议

2006年7月,理学院成功地举办了“四川省物理学会“2005---国际物理年”学术年会;四川省、重庆市实验物理专委会2005学术年会;西南地区高校教研协作组实验物理2005学术年会”,与会者一致对理学院院的大学物理及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给予了充分肯定,这说明理学院在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教学等方面在西南地区高校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另外我们的教学研究和改革成果在2005年,2006年全国“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上与全国各高校的物理同仁共同交流,得到他们的一致肯定。

物理课件论文范文篇7

一、加强课前研究

课前研究是教学的准备,只有课前进行充分的研究,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备课过程中,运用“积件”思想,走素材资源库和制作平台相结合的思路。物理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自己的课件,从而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同时,教师可在Internet上建立自己的网站,把以网页浏览形式制作的CAI课件、教案、论文等放在该网站中,并把在教学过程中制作的每一个课件链接起来,从而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

二、有机结合教学

很多例子说明了,正确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课堂生动形象,学生学习起来也很感兴趣,可以让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接受快,得到很好的课堂效益。怎样才能使多媒体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呢?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景,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给学生多种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物理表象和本质,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和改善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突破难点。教学中的难点,有些很难用传统的方法讲清楚,若用电脑模拟,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例如,原子物理中许多现象和规律,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只能从理论上了解,对于这些现象和规律理解不深刻,记不了多少时间就忘记了。但是如果应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演示,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动画来描述一种物理现象或者一个物理过程,会得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如在玻尔理论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动画和声音的效果,把静止的图片变成了能够运动的二维或三维动画,而且在核外电子跃迁时发出特殊的声音。我们运用动画及声音来表示核外电子的绕核运动及其跃迁时释放或吸收光子的过程。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了解更为直观,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形象化。

(三)模拟实验。中学物理实验有些对其过程很难分观察与判断,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控制实验的速度,调整教与学的进度,在教师与计算机的共同启发下,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模拟物理实验能让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过程,明确观察对象产生变化的现象和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如“平抛运动”的教学,用多媒体演示平抛运动的小球与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及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小球的对应物理图景,并能自主控制运动过程的展示节奏,必然有助于学生掌握运动规律。

三、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显而易见,它为教学服务,是辅助教学,但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如下问题:

(一)多媒体教育不能代替传统的教育多媒体教学,学生普遍认为信息量大,且变换快,很难把课堂上传播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只顾教师对学生的灌输,多媒体教学必须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真正意义。

物理课件论文范文篇8

一、利用图文结合的物理课件激发兴趣

在过去的物理教学中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而采用黑板板书的方式进行物理讲解,没有各种配图的说明使原本丰富的物理知识变得索然无味,从而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将信息技术普及到高中物理教学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黑板展示课堂教学模式,制作丰富生动的物理课件,利用课件展示形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授课,强化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服务程度。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PPT对学生进行课堂教授,在进行问题导入时就可以通过图片引导,在屏幕上分别放置一张工人运沙子的图片、一张学生推墙壁的图片、一张田径运动场上起跑的照片,然后组织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的图片内容分析其中存在的摩擦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研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黑板上将自己理解的摩擦力的图示画出来,然后让其余的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有学生说:“在运送沙子的过程中,车轱辘与地面、人的鞋子与地面都存在摩擦力,摩擦力的存在物体才能进行运动”。有学生说:“人在推墙时由于墙的重力太大,人给的推理小,因此脚下的摩擦力不足以引起墙的移动。”对于最后一张图片所展示的内容也是脚下、和手的摩擦力使得人在起跑时获得不一样的初始速度。利用物理课件,教师还可以在备课时将重点内容进行不同颜色和加粗的标注,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看到标红或加粗的字体,就会自觉重视学习的态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

二、融入物理情境便于学生理解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微观和宏观的理论及实验,其中具备许多无法用眼睛分析理解的现象,如果学生的思维程度达不到要求就很难理解某些知识点,更谈不上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学以致用。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就能够突破这些难以捕捉和察觉到的界限,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进行可视化,并通过屏幕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和现象,提高教学效果的理想化程度。例如,高中物理体系中存在的许多微观与宏观的知识点,电压、电流、电磁场以及物体产生的向心力、离心力这些都是被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而教师就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对此进行可视化的转换。在学习《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这一章时,经过之前所学,某个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会受到外力,因此存在一定的加速度,教师用视频展示小球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到的力,并结合视频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学生就能对这一章的内容有更透彻的理解。如在学习电流与电压这些概念时,对电流和电压在电路中的移动这种抽象的知识无法进行具体的想象,运用实验学生也无法观察到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情况,而借助多媒体就可以使这些物理现象变得形象化,利用视频将电荷在电路中的移动进行演示,使学生通过观察电荷定向移动的视频对电流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刻的理解,对难以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进行真实的还原。

三、借助多媒体进行实验辅助演示

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实验而发现总结出来的,而现在多媒体所具有信息含量大,展现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协助教师对课堂上的实验进行再现,使学生通过多媒体屏幕观察到实验的画面,并跟随教师的步骤进行动手实验。对一些由于实验器材受到限制的实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实验步骤播放给学生看,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实验过程,从而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效果。例如,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进行,使学生在观察教师操作并自己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教师准备毛巾、棉布、木板等三种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按照实验的要求将斜面与不同粗糙程度的材料拼接在一起,将斜面高度调整至统一。教师将这些放在视频的展示屏前,并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将自己的操作步骤进行放大,学生在屏幕上就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教师的操作,然后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为什么刚刚要将斜面调至同一高度?”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加深对控制变量法的印象,进而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也能够进行变量的控制。学生通过屏幕中展示的在不同粗糙面上的小车行驶的不同距离,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产生的影响,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这一过程参与到课堂实验中,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更高水平的授课,通过展示杠杆平衡尺、浮力工具、电路图等帮助学生理解。对于现阶段物理实验室中缺乏的器材,教师也能够利用多媒体的3D画面进行演示,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从而提高物理学习效率[1-2]。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他改变了传统物理教学中死板抽象的缺点,填补物理课堂枯燥乏味的短板。利用不同的现代化技术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上来,通过借助教学PPT为学生展示物理情境、辅助教学实验等方式,极大提高了高中物理课堂灵活度,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为形象化,为学生展现了物理世界的强大魅力,从而为探索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晓亚.深化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策略[C]//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九),2019.

物理课件论文范文篇9

人类已经步入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极大的加速了现代信息技术化进程,迅猛的信息化浪潮正强有力地冲击着包括教育在内的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所以,要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革新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强化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整合与应用,把现代先进科技作为一种认识工具,使学生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探究问题、更新知识和追踪科技前沿的研究成果,无论从教材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我国处于初期阶段,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提出了新的理念,新课标下实时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有效地促进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在提高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只有在新课标下的课程整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主要仍然体现在CAI(多媒体辅助教学)上,其他领域涉及较少,另一种整合,则侧重于信息技术内部各部分之间整合,存在局限性。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整合过程中存在如形式主义盲目整合等倾向,没有把高中物理教学过程和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过程系统化。同时没有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合理适时地选取,使整合进入一片死海;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与高中物流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

三.研究途径: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是在新一轮高中物理课程改革过程中,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的新思路、新方法,形成全面系统化的整合方案和理论指导,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新高中物理课程体系,形成先进的课程理念。《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课程实施上要注重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这里进一步明确了新高中物理教和学的过程中,必须与社会接轨,必须能用先进的技术,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新课标下教学理论的研究,新课标下教学活动方式的研究,新课标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戏课标下教材二次开发的研究,四个子课题的研究,理解新课程体系中,高中物理学科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点,真正地实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

2.研究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形成先进的信息观。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数字化为新动力,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及传感器为依据,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十一五”期间,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做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这三次重要会议都反复强调“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所以对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内涵及外延的研究;二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特征、形式等的研究,三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方面的研究。总之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将会为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丰富内容和打好基础;

3.国内外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现状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的研究,争取一不重复,二要创新,形成先进发展的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观。在全国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的相关研究已有很多,他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①形式主义整合,个别学校以计算机被用次数来评价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结合的好坏,个别教师把计算机当做“电子黑板”,陷入认识上误区。②个别教师教科学要由实验得出结论都不做实验,用课件来代替实验,所以这种做法违背教学规律,同时也违背了实质上的整合理念。③当今大部分教学课件系统无交互性,很难达到教学效果。④许多教师及研究人员认为整合就是“1+1=2”,使简单的累加,对整合的本质缺乏认识。所以对于本课题的研究,为了少走弯路,不做重复工作。

四.研究内容

1.研究新高中物理课程体系,形成先进的课程理念。

2.研究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形成先进的信息观。

3.国内外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现状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的研究,争取一不重复,二要创新,形成先进发展的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观。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广泛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并组织课题组成成员学习相关课程整合的先进理念,提升各位教师对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理论认识,进一步提高教学实践。

2.案例研究法:开展以某班学生“感受记录”的案例研究及2位左右教师“教学反思”的案例研究两方面为主的案例研究。

3.行动研究法:利用校内外教学公开课,对新课程高中物理和信息技术整合进行实践研究,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定期指导及时间调整整合方案。

4.经验总结法:总结经验教训,建立符合我校自身特色的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方案,指导我校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课程整合实践。

六.研究预期成果形式:

1.成《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专著。

2.对本地区整合现状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3.完成几套教学软件。

4.建立高中物理教学资源信息库。

5.DISlab

七.进度安排及人员分工

㈠.人员情况:

研究阶段及细致分工:

1.20**年4月—20**年7月,确定课题名称为《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研究》,并且提出观点,主要参与者:

2.20**年7月—20**年11月,规定《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研究》的研究方案。同时撰写高富老师开题论文。

3.20**年11月—20**年8月,搜集相关资料,实施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步实施:

4、20**年11月—20**年1月,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理论研究。

①、20**年1月—20**年4月,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现状进行研究,同时也对省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和整理。

②.20**年4月—20**年8月,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地研究新课程中高中物理学科与信息技术的切入环节及整合形式。

③.20**年8月—20**年1月,整理和分析材料,并对某班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对工作教师进行整合反思案例研究,对前期研究工作进行反思和修正,最终形成较完整的整合理论性材料。主要由吴永焕和李金鸿老师参与

④.⑤20**年8月—20**年11月,在整合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改良传统物理实验,逐步建立高中物理教育资源信息库,建立DISlab,主要由吴永焕老师和高富老师负责。

物理课件论文范文篇10

安徽省于2006年秋季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不应忽视,新课程改革的大块阵地在农村普通高中学校。由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如教学设施设备、生源质量等,农村普通高中学校的改革将更艰难。在条件受到很大限制情况下,农村普通高中学校的物理教学实践如何有效展开,以及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新课堂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任务,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目标、途径和方法还不太清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课堂。受传统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影响,物理教学尽管改革不断深化,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物理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变革,“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在一种取向于功利,止步于文化的教学生态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仍然缺失,物理学科的特色难以凸现。在新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将面对大量的矛盾和困惑,没有形成科学的共识。因此本课题旨在探讨农村学校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和实施,寻找结合农村实际状况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并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制作教和学具工作,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开展形式,以期形成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和方法。农村普通高中学校的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必将有力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物理教学面对的大量矛盾和困惑,在课题研究和实践中得以解决或缓解。农村学校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和实施探讨,有利于探索出一条适应农村高中实施新课程的有效路径和方法的改革之路,推动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使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为基础,在普通农村高中对物理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进行研究,具体包括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取舍,基本教学策略的确立和方法的选择,如平等对话、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课堂主要教学行为、辅导教学行为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等;加强对新课程物理教材的研究,充分利用教材中拥有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研究,探讨在农村普通高中学校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实施策略、评价策略,生成农村学校实施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的经验、典型课例,发表一些质量较高的教研文章,锻造能够适应新课程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村高中物理教师队伍。

本课题研究力求点面结合。研究子课题如下:

[1]、农村中学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研究

[2]、农村中学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3]、农村中学物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4]、农村中学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研究

[5]、农村中学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

[6]、在农村中学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长期以来,许多中学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尝试,取得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说,当今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仍然是灌输式教学占绝对优势。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以往许多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改革主要是围绕两个问题进行的:一是如何使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加有效、更加扎实;二是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很显然,这些教学改革就其内在动机而言,主要还是面向各种考试,特别是应付高考的。可以预言,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尤其是随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面世和进人实验区,高中物理教学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都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认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1、在教学设计的立意、因材施教的方式上要有新的突破。

2、在农村中学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上要有新的突破。

3、农村中学物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上要有新的突破。

4、在物理实验实验教学上要有新的突破。

5、农村中学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上有所的突破

6、利用农远网资源、加速新课程的实施

(四)完成本课题的的条件(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和经费保障等)

本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其中中学高级教师一名,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如戴恩好老师是我校的教务主任,所撰写的论文《简单教材慎重处理》发表于《安徽教育》、论文《巧解一道光学题》发表于《物理教学探讨》,多媒体课件《连通器及应用》获市二等奖,论文《谈专业学科的理论课教学》、《充分利用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物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初探》等均获得市级奖。鲁礼道曾是《农村物理教学与劳动技术相结合》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学校已购置了一批物理新课程理论专著,订购了一些物理学教学和研究期刊,并得到巢湖学院物理系和图书馆的有力支持。本组成员已开展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已有教师或获奖。本课题作为学校重点扶持项目,得到学校教科室和教务处的有力支持,并得到了学校经费的大力支持。

(五)研究计划

1、课题组分工情况

邓小宝:负责课题组的组织实施、理论研究及数据处理

邓小宝、戴恩好:农村中学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研究

朱祖祥、张忠厚:农村中学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戴恩好、朱祖祥:农村中学物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许传俊、张忠厚:农村中学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研究

韩文超、张启水:农村中学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

鲁礼道、邓小宝:在农村中学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

2、主要研究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成立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论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

前期实施阶段(2007年1月--2008年1月):分解子课题研究任务,举行开题论证会。展开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完成中期研究报告,并举行专题研讨会.

后期实施阶段(2008年2月--2009年6月):对各子课题进行检查验收,对前期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思路,进行验证性研究。

总结鉴定阶段(2009年7月--2009年8月):召开子课题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汇编研究论文集和典型课例,申报结题。

阶段成果形式:[1]、编写乡土教材---《迷人的物理》

[2]、完成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份。

[3]、实施有效教学的典型课例。

[4]、举行课题组中期研讨会

最终完成时间2009年8月

最终成果形式

[1]、完成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份

[2]、编写乡土教材---《迷人的物理》

[3]、相关课题研究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