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与法·综合版》杂志以打造国内一流的法学学术期刊为目标,以服务法律实践为宗旨。杂志不仅覆盖法学理论的研究,还紧密联系司法实践,探讨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它经常刊登最新法律法规的解读文章,帮助专业人士和普通民众及时了解国家法制动态,增强法治观念。杂志的目标读者群体广泛,包括法学界学者、司法工作者以及广大读者。杂志的出版,不仅推动了法学领域学术研究的发展,还为法律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杂志内容丰富,设有多个特色栏目:热点_头条和热点_聚焦:紧跟时事,探讨最新的法律动态与热点案件。说法和研究:深入分析法律实务与理论研究,为读者提供专业见解。百年党史 中原印记:结合历史,反映法治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人物。时评和观点:针对当下法治方面的热点问题发表评论式文章或感言辨析类文字。人物志:展现法治领域内的个人风采,推广经验做法。史林和文苑:回顾古今中外法治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史鉴今,探索法学文化和现象。此外,杂志还设有法治头条、访谈、法眼聚焦、法治时评、法学前沿、决策参考、法律实务、以案说法、法史春秋、法学文化、警察故事、警钟长鸣、摄影故事等栏目,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和解读法律领域内的各类问题。
1.所有来稿请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请勿一稿两投。所有来稿均不退稿,请自留底稿。来稿若一个月未接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
2.文题应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尽可能省去“……的研究”,“……的观察”等无特定意义的词。
3.作者简介中应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省略)、籍贯、职称、学历、主要研究方向、联系电话、E-mail及详细通信地址。
4.参考文献以著者姓氏的拼音为序,均另起一行排列。本刊参考文献一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处理。
5.注释:用于对文章正文作补充论说的文字, 采用文末注的形式, 注号用“ ① 、② 、③……”。
6.摘要不应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出现过的信息,不需要背景或知识性的介绍,不要把引言和结论中叙述性的内容,以及学科领域内常识性的内容写入摘要,也不要有自我评价的语句。
7.正文:文稿应具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层次清晰,文字精练,用词规范。正文中的一级、二级、三级标题均要求单独一行,用阿拉伯数字编排序号,如:1,1.1,1.1.1。
8.表、图要准确、清晰,分别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表题居中放在表的上面,图题居中放在图的下面;表、图必须随文排,文中应注明“见表1、图1”、“如表1、图1所示”等字样,再排相应表、图。
9.来稿如获得有关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设立的研究基金或课题资助,务请列出基金名称及编号。对项目论文本刊原则上优先刊发。
10.在线投稿过程中,文稿请勿包含姓名、单位、地址、邮编及作者简介、资助项目等个人信息,如果含有个人信息,会导致初审直接退稿的可能。
地址:郑州市纬二路10号
邮编:450000
主编:刘立新
我们不是公民与法·综合版杂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杂志订阅与期刊服务,不是任何杂志官网。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地址:郑州市纬二路10号,邮编:450000。
公民与法·综合版杂志是一本省级期刊,是由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主管,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主办的一本政法类期刊。国内刊号:41-1233/D,国际刊号:1006-7590。该期刊详细信息可以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上查询。
您好,我们拥有多年丰富的期刊服务经验,可以协助您进行期刊投稿,优化投稿流程,避免频繁碰壁,缩短发表周期,节省您的宝贵时间,让您的学术成果快速发表。
能否发表主要取决于您稿件本身的内容,期刊编辑会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发表范围、投稿资料、研究原创性等内容做出主观决定。因此,任何正规的学术服务机构均无法保证发表,但我们会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您理解和遵循发表要求,助您提升发表几率。若我们未达到服务承诺,我们将退还款项。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郑州市纬二路10号,邮编: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