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思语文教学智能开发功能

时间:2022-12-17 03:24:00

浅思语文教学智能开发功能

作为整个社会系统中的根基部分,教育事业关乎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教育不等同于培训,它的职能并非是塑造出千篇一律的人才,而是要能动地启迪学生的心灵,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这样一来,教学工作便如同一把“钥匙”,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启智功能。

语文教育是针对“人”的教学,应促成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中学语文教育亦是如此。如今,在素质教育理念推动下,中学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水平,也要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道德修养等方面,旨在让学生成为语文基本功扎实、身心俱和谐的现代化人才。中学语文教育应将学生视为一处资源丰富的宝藏,细致地发现、挖掘蕴涵于其中的亮点、价值,引导学生最大程度地开发自身的潜能。

一、中学语文教学发扬启智功能的必要性

中学语文教学之所以要发扬启智功能,既是学科本身发展的需求,也受社会因素的驱动。一方面,语文教学要打破原有范式的束缚,在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找准定位、寻求进步的方向。中学语文教育要完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必须改良旧有的教学模式,让教师退居“引导者”、“启迪者”的位置,而重在开掘学生的主体性与自发性;另一方面,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愈发多元、全面。作为输送人才资源的“管道”,学校不仅要培养出“会读书”的学生,也要端正学生的道德品质、丰富他们的人文精神世界,并敢于实践与创新。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启智功能,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之余,也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并树立起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二、方法与途径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发挥自身的启智功能,做一把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这是本文致力于探讨的问题。在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几条途径,以期促成中学语文教学成果的最大化。

2.1实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凸显学生主体角色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中心角色,中学语文教学要认清这一点。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与情感状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引导他们走向自主性的学习。事实证明,当学生对某项课程抱有一定的兴趣,其学习效率必然会大大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若能吸引到学生的兴趣,也就能更大程度地发扬出启智功能。

中学语文知识既具备一定的理论性,也包含一些人文性的延伸内容,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感知、体验,继而形成自身的人文积淀。当遇到一些有内涵并具有延伸价值的教学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等载体,立体、形象地呈现教学知识,让学生在丰富的视听感受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融入个人的思索。另外,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可以经常组织一些班级性质的小组讨论。每一小组应包含学习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让他们在合作竞争的氛围中感受母语文化的博大精深。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再给予总结性的点评,指出讨论中出现的亮点、不足以及可以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2.2优化提问环节,创建师生之间的互动模式

提问是教学流程中的重要一环,中学语文教学应充分重视这一环节,不断优化提问设计。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围绕教学内容而展开,同时也包括一定比例的开放性问题,从而拓深教材知识的内涵,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现实意识。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篇古文时,教师首先可以提问一些关于词义、文章主旨之类的基础性问题,待学生们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之后,再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比如“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何寓意?”、“你梦想中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子的?”等等。这些问题并无标准答案可寻,旨在打开学生的思维领域,并引发创新性的思考。

不仅仅教师向学生发问,学生也可以掌握发问的主导权。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划拨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师生一起共同探讨。这种双向的提问模式有助于构建师生之间和谐的交流互动关系,与此同时,“敢问”并“会问”的学生必然能点燃起主动学习语文的热情,继而真正地热爱我们的母语文化。

2.3重视欣赏教学,延伸教学环境

中学语文教学应将理论教学与欣赏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掌握母语知识,并感知语言文化的内涵。中学语文知识不仅要记忆,更需要学生亲身地理解、感受,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份可以体验到的文化氛围。比如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书画展等人文场所,使学生们徜徉在人文之美的海洋中。当然,学校也应积极建设人文气息浓郁的语文学习环境,比如在橱窗、走廊粘贴名人名言,或者组织作文竞赛、文化专题讲座等形式。唯有如此,中学语文教学方能在更广阔的教学视域中,渐渐开启学生的智慧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