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写实主义表演艺术观念研究

时间:2022-03-10 08:29:09

诗意写实主义表演艺术观念研究

【摘要】目前,对赵丹的表演与艺术思想转变尚未有详细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赵丹戏剧与电影的表演艺术思想转变以及赵丹的艺术问题,探究赵丹的艺术特点与艺术观念。从“纳中西表演流派之长”到“踏入现实主义之路”,再到“与角色融为一体”“追求更高艺术境界”,在50年代,赵丹开辟了一条独特的“赵氏表演体系”道路。

【关键词】“我演我”;赵氏表演体系;赵丹

一、赵丹艺术思想的转变:从戏剧舞台

到银幕、从探寻到纳中西表演流派之长赵丹的表演可以说是从文明戏和话剧开始的。他小时候常常在后台看京剧界名角的“堂会”,因此赵丹的角色塑造有时会参考和融合京剧的角色与性格特征。在中学里,他同周育海、钱千里、梁志仁等人成立了“小小剧社”。赵丹观看了许多“上海摩登剧社”“上海艺术剧社”的演出,他的表演在无形之中受到了“上海摩登剧社”“上海艺术剧社”里郑君里、石凌鹤、左明、保罗等一批新文艺青年的影响。赵丹在这一时期非常热爱田汉的剧作,演出了大量田汉的剧作。郑君里、赵铭彝都曾指导过赵丹排演话剧《父归》《小偷》,通过他们俩的指导,赵丹明白了演文明戏和演话剧要运用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方法。赵丹比较了“文明戏”和话剧在布景、化妆、演员表演上的区别,开始向“上海摩登剧社”“上海艺术剧社”的演员们学习话剧的正规表演方法。笔者认为,这是赵丹表演与艺术思想的第一次变化。赵丹在明白了话剧和文明戏两种表演方法截然不同的同时,深邃、浪漫、深刻……这些表演元素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时还是个少年的赵丹,赵丹从前在表演上更多带有嬉戏玩闹的心态,但从这之后,赵丹开始进入了正规的话剧表演领域。在进入上海美专时期,赵丹学习了中国画,专画山水。赵丹在闲暇时候经常画画,他的表演是触类旁通的,他将中国画的意境运用到了表演当中。黄宗英说:“他认为自己字比画好,画比戏好。实际上,是他的戏里有他的画。”①赵丹看了大量十八、十九世纪的版画和油画,同时也看了大量的欧美电影,他仔细地研究了人物的体态、心理、神态、步伐、手势和习惯动作,并将这些运用到自己的表演当中。值得注意的是,赵丹接触到了两大表演流派。他最早接触到的这两大表演流派,都是中国的,一个是体验派表演,一个是体现派表演。体验派表演的代表人物是陈凝秋,他的表演以气势气质取胜,没有表演痕迹;体现派表演的代表人物是“千面人”袁牧之,他的表演可塑性更强,可以塑造出不同的形象。体验派表演和体现派表演这两大中国表演流派之间水火不容。赵丹认为这两个派别的表演不能论谁高谁低,各有千秋。赵丹的表演采纳了百家之长,田汉、洪深、欧阳予倩、章泯都是赵丹表演道路上的启蒙老师。赵丹从章泯那里学到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耶荷特、雷因哈特、丹钦柯、瓦格坦柯夫等西方大家的表演理论,了解了各类表演流派,他发现“这些派别各自有各自的主张、自成体系,但这些派别之间经常相抵相悖。”②在参加易卜生《娜拉》的演出排演过程中,赵丹开始非常有自觉意识地学习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方法。在此之前,赵丹的表演通常是依靠模仿和天赋自己瞎摸索。这是赵丹的表演和艺术思想的第二次变化。这一阶段的赵丹先是接触和学习到了中国两大表演流派,随后又开始自觉理解和学习西方的表演流派。非常珍贵的是,赵丹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在实践当中一边思考一边运用,产生了自己的判断。赵丹认为,中国的两大表演流派虽然彼此之间存在争议,但其实各有长短。对西方的表演理论,他也是如此认为,他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要被理论所束缚。因此笔者认为,赵丹的表演在无形之中,其实是吸纳了西方表演流派和中国两大表演流派表演方法的长处,渐渐探寻着自己的表演方法。

二、“我演我”与作者论:赵丹表演艺术连贯的特征与艺术观念

赵丹在舞台与银幕上饰演了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角色,但能够看出,赵丹在舞台与银幕上饰演的角色与他不同阶段的“自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作者论认为,一个导演如果在他所创作的影片中连贯地体现出了某种特征,那么这位导演就可以被算作是自己作品的作者。笔者认为,其实有的演员也可以算作是“作者”,因为在早期的舞台剧和中国电影中,很多时候没有剧本,演员到了片场之后全凭导演指挥,影片的很多地方其实都要依赖于演员的自我创造。也有很多集体创作的情况,演员的自我创作和对影片的再创造,在影片创作中其实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赵丹的表演即是如此,他不断地思考自己的表演问题,不断地与导演进行探讨,很多时候影片中的一段表演都是赵丹自己琢磨、自己设计出来的。赵丹在不同时期饰演的角色和表演思想,其实都有着连贯的特征。他表演的源泉来自于生活,赵丹在表演上的最大特征是“我演我”,这里的“我演我”代表了赵丹一种独特的表演思想,即“从自我出发走向人物的形象”。赵丹认为要“从自我出发,经过体验、想象,经过再创造,化身(体现)为形象。”③这其实也是赵丹总结自己毕生表演经验时,提出的“表演技巧的三段论”,在饰演角色时,做到“既有自己又有别人”。赵丹的“我演我”有着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赵丹的“我演我”指的是他在银幕上主演贴近他的角色。例如《十字街头》中的老赵,赵丹在饰演老赵的过程中卖力地展现自我,不免有些过火。到了《马路天使》,依然是从生活、从自我出发饰演角色,但赵丹此时已经开始学会区分“自我”和“角色的自我”。第二阶段,赵丹的“我演我”指的是赵丹历经牢狱之灾后,坎坷的生活经历导致赵丹的表演风格产生了巨大转变,使得赵丹与他饰演的角色产生了精神上的强烈共鸣,他不再靠模仿去饰演角色,而是直接从自我的生活经验中提炼出角色。他不再依靠模拟情感,就已经能自然展现真情实感。第三阶段,赵丹的“我演我”指的是赵丹开始表现角色生命的不同阶段,展现角色生命前期和生命后期因为境遇不同,所造成的巨大变化。这和赵丹本人的遭遇是极为契合的。黄宗英说:“一个演员毕生塑造角色,而时代也塑造了他自己。”④在经历了重重挫折和生活打磨后,此时赵丹在表演上的造诣已经非常深厚,他不可能再退回到最初,他一心要追求他艺术上更高的境界,然而他的所求总是未能如愿。武训一心办义学的疯狂、李时珍的执拗、林则徐的坚持,这些角色在追求目标时所遇到的重重挫折,都和赵丹本人如出一辙。学者张英进认为赵丹的银幕形象是一个“殉道者”,张英进指出赵丹的“我演我”其实已经在后期的电影中不可避免地“他者化”了,他渐渐抛弃了自我的个性而成为了他人。⑤此时的赵丹已经达到了一种极高的表演境界,即他本人和角色完全融为了一体,他即是角色,角色即是他,但他未能达到他所期望的更高的艺术境界。

三、赵丹的“赵氏理论”与“赵氏表演体系”

赵丹饰演的聂耳一直想创作出中国的《马赛曲》,而赵丹一直想建立起中华民族的表演艺术体系,赵丹自己总结出了自己的“赵氏理论”,这是非常珍贵的财产。赵丹总结出了几个艺术问题:局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个性共性的问题、体验与体现的问题、要重视艺术形式、台词——语言的处理问题。赵丹发现黑格尔曾提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他自己也发现了这个艺术问题,虽有思考但未作过多论述,笔者想在这里简略谈下赵丹如何看待“内容与形式”这一问题。内容和形式这个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赵丹。重视内容,忽略形式自然是不行的,但一旦偏重形式,依据形式确立表演风格和表演样式,往往又容易陷入形式主义。赵丹最早在接触到中国的两大表演流派的时候,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很清楚地看到了文艺样式中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中国的两大表演流派,一个是体验派表演,一个是体现派表演。赵丹认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不过是把内部外部演技辩证地对立统一起来,才有了这么一套学说。一个真正的好演员,不管是从外到内还是从内到外,少不了两个因素,一个是‘体验’,一个是‘体现’。一切文艺样式有了内容,必须找到形式。无非就是这个辩证关系和内外关系。”⑥赵丹一直在思考,该如何在表演上运用内容和形式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首先是探究生活规律,自生活之中提炼出表演规律,然后“从自我出发”,琢磨出合适的表演方法。在拍摄影片《李时珍》时,为了解决形式和内容的问题,赵丹在拍摄前先穿上了戏中李时珍的衣服,他吃饭时穿着,走路时也穿着,渐渐地,赵丹将古人的戏服很自然地当成了自己的衣服。赵丹特意建议李时珍的衣服该用麻布,因为他觉得麻布有种朴实的美。事实证明,他这个建议非常正确,在影片当中,其他官员穿的绸缎锦绣衣服对比李时珍的布衣,更加凸显出了李时珍的性格。在拍影片《武训传》的时候,赵丹也是先把破棉袄穿在身上找感觉,连吃饭也不再上桌吃了。谢晋导演在拍《芙蓉镇》的时候,也用了类似的方法调教演员。《李时珍》最初的剧本写得非常僵硬和死板,赵丹和导演沈浮对影片进行了再创作,力图脱离形式主义,不从概念出发,而是将高大全的历史人物还原成生活当中一个真实的人。赵丹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习惯融入了李时珍这个人物角色当中,使得人物不再高高在上,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例如在影片当中,村民说“有狼”,以吓唬李时珍,李时珍笑着敲打村民,这样的小动作让人觉得李时珍的形象变得鲜活了起来。当李时珍在各地漫游,终于找到了曼陀罗花时,他躺在曼陀罗花里平静惬意,双手枕着头,几乎快要睡着。赵丹演活了那种寻觅已久、终于找到的欣喜,好像在一瞬间,李时珍就放松了,不再是那个一直紧绷着的僵化的角色,而是一个真实的人。赵丹有一个宏愿:终生为建立中国的表演体系而奋斗。

四、结语

在进入上海美专时期,赵丹接触到了两大表演流派。他最早接触到的这两大表演流派,都是中国的,一个是体验派表演,一个是体现派表演。后来他又接触到了西方不同的表演流派。赵丹在对不同表演流派理论进行吸收和理解的过程中,将西方的表演理论和中国的表演理论进行了融合理解。他认为理论应当是通过实践,找出共同规律,把规律系统化。赵丹说:“斯坦尼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不过是总结前人的表演经验,结合创作实践,找到他们的共同规律并使之系统化,所以‘体系’并不神秘。”⑦赵丹准备推广“赵丹表演体系”的“三段论”原则:从自我出发,进入角色;再将角色融入生活,体验角色的思想感情;而后寻找体现角色性格特征的技法和手段,完成角色形象创造的任务。演员的一生都在表演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表演艺术更需要生命的体验和积淀,这条路迂回曲折,需要大量实践,不断在实践中修正自己的不完善之处,才能渐渐将演技磨炼得炉火纯青,达到赵丹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作者:樊妍秋 单位:南京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