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银行主导作用

时间:2022-11-14 03:53:54

谈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银行主导作用

一、“草根金融”发展迟缓,难以过多指望

现在有很多声音说发展更多“草根金融”,是的,这是建立适应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和趋势。国发14号文把“加快发展小金融机构”作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弥补大中型银行市场供应不足,丰富金融产品,满足小微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但实践上,“草根金融”发展的体系化、规范化、长效化仍在探索,与小微企业多年的迫切期望和需求相比,发展迟缓。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从2008年试点指导意见至2012年底,小额贷款公司(以下简称小贷公司)数量急遽增至6080家,2012年新增贷款2005亿元,占同期全国银行业新增贷款的2.3%,贷款余额与资本比为1.15,离政策限定的1.5尚有差距,说明小贷公司的放贷能力尚未完全释放。虽然举例小贷公司为小金融机构,但它并无金融机构身份,目前仍是一般工商企业,在同业拆借、融资杠杆等方面受到限制,也不能享受农村金融机构所享受的财税优惠政策。小贷公司也有升级成银行的美好愿望,银监会2009年就出台相关规定,但近四年过去,尚未产生一家小贷公司改制的村镇银行,关于放宽小贷公司持股比例的定性描述也不断出现在各种文件中,这成为民间资本准入“玻璃门”现象的力证。小贷公司原本肩负着探索金融体制改革、构建服务草根的“草根金融”体系的光荣使命,但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监管,发展良莠不齐,部分小贷公司依托合法机构外衣从事非法集资、高利贷等违规业务,当某个区域风险积聚达到临界点,极易引发社会事件。个别机构的违规行为可能会葬送小金融机构探索的进程。对于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新兴小金融机构的发展,要数量与质量并重,关键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之上突破机制约束,在规范中促发展,突出其立足当地、定位小微、灵活高效的积极作用,弥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空白。目前来看,相关的制度建设和监管措施改革缓慢,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千呼万唤也难见真刀,似乎只能等待,难以过多指望。

二、现有银行体系大有潜力可挖

发展“草根金融”愿景美好,但是也不能坐等,因为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能等。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仍然是银行贷款,OECD在《TheSMEFinancingGap-TheoryandEvidence》(2006)报告中特别指出“对存在中小企业融资缺口的国家而言,最有效的化解之道应该由银行体系着手”。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因为银行业与工商业利润倒挂现象而指责银行坐收暴利,建议通过行政指令调整银行信贷计划,对小微企业贷款数量、价格、结构等做出规定。但市场经济下,商业金融机构毕竟不是政策性金融机构,靠政治口号和指望银行学雷锋并非长久之计,计划经济手段的“两个不低于”也难免在执行中打折扣。小微企业是弱势群体,在融资问题上属于金融失灵领域,目前我国尚无面向小微企业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安排。目前看来,呼吁多年的建立小微企业政策性银行的设想似乎难以实现,现有的几家政策性银行并未承担小微企业融资职责,那么缓解融资难的长效机制还是要通过制度建设和政策设计,激发商业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实现“四两拨千斤”,而银行体系也完全具备这个潜力和能力。截至2009年末,全国县域银行业服务网点12.7万个,占全国网点总数的65.7%,这与我国小微企业大量分布在县域的情形基本吻合。这些基层网点本身就具有“草根金融”、“社区银行”的某些特点,同时背靠管理规范的银行系统下,在技术、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上具有先天优势,有利于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标准化推广、移植共享和因地制宜创新。既然我国在县域和社区已经建立起了庞大的银行业营业网点网络,就应该充分利用起来,充分挖掘其服务小微企业的潜能,这是现阶段比成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发展草根金融更加符合我国国情、更具现实意义和实际效果的实现方式。实现这一目的需要突破的是体制机制和激励政策。构建金融资源投向的激励和保障措施,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政策意图,让基层营业网点真正“立足地方,服务小微”,增加对当地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把当地存款用于当地贷款,使国家出台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金融政策在基层得到落实。

三、发挥银行主导作用的五点建议

除了政治口号、“两个不低于”计划指标外,重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县域金融机构扩大小微企业贷款

建立财政促进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奖励机制引导和激励县域金融机构加大对当地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建议把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扩展到县域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符合小微企业划型标准且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对小微企业贷款平均余额增长幅度超过一定比例的部分给予相应奖励。把农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和减征所得税政策扩展到小微企业贷款(符合小微企业划型标准且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同时,充分利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工具对基层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的调节作用。

(二)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银行创新贷款方式

风险补偿机制是杠杆率最高、政策性导向很强的政策性与商业性结合的金融手段。2009年国发36号文提出“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发放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损失给予适度风险补偿”。目前只有少数几个省市建立了风险补偿基金。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可由中央财政投入引导性资金,省级配套相应资金,建立省级风险补偿基金,专门用于单户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分担,从而降低银行实际损失率,在同等不良容忍度下可释放相应的信贷规模。可采用两种实现方式:一是基金与银行分担,重点用于信用贷款及知识产权、应收账款质押等创新型产品;二是基金、担保、银行三者分担。

(三)落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差异化监管政策

国发14号文再次明确有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差异化监管政策,但是真正落实还需进一步细化。例如建立小企业信贷奖励考核制度、提高不良率容忍度、完善呆账核销有关规定还需增强操作性,便于落实执行和监管。新版《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已对单户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给予75%风险权重优惠,基于显而易见的理由,对担保(可根据担保机构评级)贷款的风险权重优惠可进一步细化指导。此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也要进一步完善内部制度建设,下放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审批权,充分利用内部评级法灵活度,明确基层分支机构在存贷比、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尽职免责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支持基层开拓小微企业贷款业务。

(四)强化担保体系,培育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实践证明,搭建担保体系,是降低银行损失风险,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有效途径。担保体系发展到今天,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扶持导向,但目前我国担保机构地位尴尬,独担100%风险的形式在全球绝无仅有。下一步应调整相关政策,改革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由补助转向风险补偿,构建财政资金引导下的财政、担保、银行间风险分担机制,这也符合中央提出的“更多运用间接方式扶持小微企业”精神。突出各地国有及国有控股担保机构导向作用,鼓励优强担保机构做大做强,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提高与银行议价能力,增强行业影响力。同时,培育发展网络融资服务平台、信用服务机构等融资中介服务机构,优化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环境。

(五)完善配套服务,解决融资方式创新中的操作问题

近年来,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小微企业融资方式,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如知识产权、应收账款、仓单质押和商业保理等。但由于存在实际操作问题,导致规模小、推广慢、效果欠佳。如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流转、处置等环节,应收账款质押的转让、清收与使用、质押登记效力审核等操作问题。要使新型抵质押融资方式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下大力气完善配套措施,帮助金融机构降低经营风险和交易成本,使小微企业真正享受到金融创新的实惠。

本文作者:牟淑慧工作单位:北京赛迪研究院中小企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