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公民都能享受法律援助

时间:2022-01-18 03:47:00

每位公民都能享受法律援助

近日,一年一度的全区十大法治事件评选再次拉开帷幕,备选的几十件事件中,法律援助帮农民工讨薪案名列其中。其实,2005、2007、2008年,都有法援案件被评为全区十大法治事件。

一位参与评选会的法律工作者说,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社会公平,是法治永恒的主题,也是社会永远的良心。

我国2003年颁布实施的《法律援助条例》第一条这样写道:“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制定本条例。”的确,法律援助,让每一位共和国公民都能有机会、有权利享有法律赋予的保障。如今,就在我们身边,困难人群在这条越来越畅通的援助通道中维护着自己的权利和尊严。

法援通道:

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阳光

家住阿拉善盟的小军父母离异后跟随父亲生活。因为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小军的身体很不好。爷爷奶奶心疼孙子,就把小军接到了自己身边。小军的父亲开始还定期给小军付学费和部分生活费,后来就一分钱也不给了。小军的母亲自从离开家起就再也没有管过小军。爷爷奶奶失去了劳动能力,因没有学费,小军面临失学。为了孙子的将来,奶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阿拉善盟法律援助中心。该援助中心的杨世林律师多方取证,并找到小军的父母说服他们为小军支付抚养费。经当地人民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小军的父亲每月为其支付抚养费300元,母亲每月为其支付抚养费100元,自2004年6月1日起给付至小军高中毕业。小军的求学路得以继续。

2005年3月18日,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宏河西库仑图村学生、10岁的郭二女被一辆大货车撞伤致残。交警队做出的责任认定书为货车司机负此次事故全部责任。但司机在逃。贫困的郭家由于巨额医药费已无力诉讼。他们求助于自治区法律援助中心。在援助律师的努力下,2006年元月,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货车车主赔偿郭二女各项费用47094.22元,于判决生效后20日内付清,郭二女保留后续治疗的诉权。

2007年9月24日,家住通辽市开鲁县和平镇凤凰岭村的郝子阳经人介绍来到了通辽市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建筑工地打工。像郝子阳一样,先后有108名农民工来到该工地干活儿。2007年11月,因没有拿到工钱,这些农民工被迫停止施工。由于一名工程分包人李某将工人部分工资拿走后去向不明,建筑公司拒绝支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108名农民工集体向通辽市科尔沁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了法律援助。该援助中心律师组织农民工选出了5名申诉代表人和建筑公司相关负责人协商。协商无果后,2007年12月底,援助中心代108名农民工向通辽市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争议仲裁申请。通辽市劳动仲裁委员会认为该建筑公司将工程发包给自然人的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国家相关规定。另据有关规定,凡因为无用工资格的个人、组织及“包工头”承包建筑工程造成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由上一级具有用工资格的发包方承担连带责任。由此裁决建筑公司如数支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共计14.7560万元。法律援助机构依法维护了108名农

民工的合法权益。

法援网络:

像温暖之手伸向101个旗县2009年11月20日,自治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学义介绍:“现在,全区12个盟市、101个旗县(市区)已经全部设立了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为方便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各级法援机构还分别在工、青、妇、残等社会团体、老龄工作部门、法学院校、部队、监狱劳教场所及社区办事处、嘎查村等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目前工作站已达1600多个。”

这1600多个工作站就像“千手观音”一般,把温暖的手伸向了困难群众,把全社会的关怀带给了那些需要关心的人。5年来,全区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法援案件34055件,其中刑事案件4491件,民事案件29295件,行政案件269件,提供法律咨询289588人次。

李学义总结,自治区法律援助事业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前是机构初建阶段。

1997年,全区首家法律援助机构丰镇市法律援助中心成立。1998年4月25日,自治区司法厅转发《司法部关于加快法律援助机构建设步伐的通知》,要求各盟市努力推进法律援助工作机构的建设。2003年7月21日,国务院颁布《法律援助条例》,并自同年9月1日起施行。第二阶段2003年到2007年为法律援助事业的快速发展期。2004年11月1日,自治区政府发出《关于贯彻<法律援助条例>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此后,法律援助机构建设进度明显加快。许多地区把法律援助机构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法律援助案件在此期间也大幅增加,平均每年递增20%。

第三阶段从2007年开始,法律援助机构进入规范化建设时期。更加注重细节化的服务。现在,各地法援机构都要求要有设在一楼的站点,方便群众进出。很多地方都在靠近当地政府的地方设点,方便接待信访后需要询问法律问题的群众。而法援机构的无障碍设施更是为残疾人专门设立。

各地的法援机构还设有私密室,保护被援助群众的个人隐私。无论是遭受家庭暴力的群众,还是未成年人需要援助,都可以进私密室单独接待。

人均0.12元到0.54元:

法援的力度让公平更贴近百姓

2008年,我区法律援助机构共获得法律援助经费1305.67万元,比2003年的288.61万元增长了352%。全区人均经费由2003年的0.12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0.54元。2008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10418件,比2003年增长了326.27%,提供法律咨询68749人次,比2003年增长了256.18%。

十多年来,法律援助这项事业被更多人认可。自治区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阿勒腾巴根是法律援助中心的元老,让他最为感慨的是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法援机构最早成立的时候,好多群众都不知道这个机构是干什么的,闹了好多笑话。有些人只记住了援助两个字,竟然找到这里领救济金。现在可不一样了,人们不仅知道了法律援助机构的作用,好多来寻求帮助的人已经走完了去找相关对口部门的程序,他们非常明白要在这里要寻求什么样的帮助。我们也尽量在免费的同时,争取法院司法救济的对接,为困难群众减免诉讼费。”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要为这个社会的法制和民主进程出自己的一份力。”以公民名义进行“公益诉讼”闻名的郝劲松曾把北京地铁总公司、国家税务总局、铁道部等国家部委和垄断企业告上法庭。他终结了中国火车不开发票的历史,并促成铁道部宣布停止春运涨价。在他无偿的援助下,很多人的权利得到保障,包括在生活中经常坐火车的你和我。

在公民意识日益觉醒的今天,在我区的广袤土地上,也奔波着大批像郝劲松这样有理想有抱负的法律工作者。除了政府专门机构有编制的几百名法援工作者外,我区各级法援机构的1600多个工作站全部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还有几千名志愿者也奔波在法律援助的路上。

“您好,这里是法律服务热线,有事请讲。”当人们听到这温馨的话语时,法律援助机构的人们就开始了又一次忙碌的援助行动,也意味着又有一位公民在主动的拿起法律武器维护着自己的公民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