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资担保信贷论文

时间:2022-09-16 05:07:00

个人工资担保信贷论文

摘要:个人工资自保担保贷款是儋州市农信社首创的金融产品,自2002年开办此项业务以来,取得了明显的经营效益,摆脱了多年来的经营困境。本文介绍了个人工资自保担保贷款的意义、做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个人工资自保担保贷款;农村信用社;对策

个人工资自保担保贷款是2002年儋州市农村信用社在全国首创的金融产品,是借款人以其固定的工资收入作为偿还贷款保证或担保人以其固定的工资收入为借款人偿还贷款作保证担保的贷款。截止2005年末,该社累计发放个人自保担保贷款18760万元,贷款余额9450万元,占全社贷款余额的22.2%,贷款到期回收率达99.9%,百元贷款收息额为8.7元,成为该社效益增长的新亮点。①

一、开办个人工资自保担保贷款的意义

1.满足了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一是个人工资自保担保贷款的借款适用于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的所有经济领域。二是借款人不必提供抵押物,只须凭借款人或担保人的固定工资收入作为偿还贷款本息来源,办理了相关手续即可,免除了抵押登记、公证、保险等一系列繁琐手续,为借款人节省了诸多费用。三是贷款手续简便、时间短、效率高,免除了常规贷款业务办理时间长,环节多的弊端。

2.有效解决了农户贷款抵押难的问题。众所周知,乡镇干部、教师大部分家属在农村,有贷款需求但无力提供抵押物,难以取得贷款。个人工资自保担保贷款不仅有效解决了群众贷款无抵押的难点,也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燃眉之急。

3.促进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个人工资自保担保贷款对一些刚参加工作,有超前消费观念的群体来说是一个福音。据了解,在大部分个人工资自保担保贷款中,许多借款人的借款用途是购置摩托车、电脑、电器等耐用或贵重商品及进行家庭装修,此外还有一些借款人为了提高自身素质,继续深造但又不愿意加重家庭负担而选择贷款。

4.缓解了助学贷款难的问题。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每个家庭都希望儿女能考取大学,但入学需要数万元的费用,工薪阶层家庭一时难以支付。有了个人工资自保担保贷款后,有固定工资收入的借款人为子女办理助学贷款时,只提供大学录取通知书和个人工资收入担保即可办理。

二、个人工资自保担保贷款的主要做法

1.强化内控机制,防范信贷风险。儋州市农村信用社制定了《儋州市农村信用社个人工资贷款暂行管理办法》,规定了四个“严格限定”:一是严格限定贷款对象及条件。借款人或担保人必须是身体健康,有固定可靠工资收入的本区域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二是严格限定贷款期限。贷款期限按借款人或担保人的年龄确定,最长不超过4年,其主要是防止因时间过长,借款人工作变动或其它因素导致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贷款本息而带来的潜在风险。三是严格限定贷款金额。贷款金额根据借款人或担保人的实领工资及清偿能力核定,最高不得超过5万元。四是严格限定还款方式。采取每月等额本息还款法,不仅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提高了借款人的诚信意识。[1]

2.公开办贷程序,接受社会监督。一是将管理制度张贴在营业厅,并在该市政务网上公布;二是公开贷款对象、条件、金额、期限、操作程序;三是实行放贷承诺制,凡是借款人提交借款申请书后,信用社2个工作日内必须决定是否受理,调查后符合条件的,5个工作日内必须给予办理完备;四是公开联社主任室电话,接受群众监督,若有刁难、敲诈勒索行为,经查实的,给予举报者奖励,并对举报人予以保密。[2]

3.实行有效管理,强化贷款回收。一是收取借款人工资存折、卡及密码,代领代扣工资逐月偿还贷款本息。借款人或担保人的工资存折、卡、密码,采取折、卡与密码分开管理,双人取款,每次必有登记,防止单人操作存在的安全隐患。二是信息互通,严防借款人多头贷款。对已办理工资自保贷款的借款人,不得再以本人工资为其他借款人提供担保;对新调入本辖内的工作人员申请工资自保或担保贷款的,必须向调出地信用社调查了解并出具意见。三是资源共享,共同制裁打击不讲诚信的借款人。统一收集曾有恶意拖欠信用社贷款不良记录的借款人员名单,下发各信用社,明令禁止受理。四是组织协调,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与借款人工资行协商,委托它行代扣借款人工资,省时省力省费用。公务员之家

4.构筑“防火墙”,加强事后监督。一是联社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组对个人工资自保担保贷款开展专项检查,规定联社机关包点人员对所包点社的个人工资自保担保贷款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纠正。二是对恶意拖欠不还的借款人或担保人,实行新闻媒介曝光,打击赖债行为,构建诚信的和谐社会。

三、个人自保担保贷款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对策

1.存在的问题。一是一些借款人所在单位机构精减,工作岗位变动频繁,还款来源得不到充分保障。二是由于个别单位频繁改变工资银行,一些诚信差的借款人不主动将新的工资存折、卡与密码交回信用社,隐瞒工资收入并恶意支取,不履行合同。三是借款人意外伤亡,贷款未能按期清偿。

2.完善对策。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建立个人征信系统。收集借款人和担保人详细档案信息,如家庭基本情况、诚信记录、道德品质、职业操守和素养等,建立个人征信系统,及时准确掌握借款人和担保人的有关情况,为贷款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二是加强与借款人和担保人所在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及时跟踪掌握借款人和担保人各方面信息。三是加强信贷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信贷管理水平。一方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风险意识教育,提高信贷人员的思想素质,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加强业务培训,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政策水平、扎实专业基本功、风险辩别能力强的信贷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