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建筑文化探索及保护研究

时间:2022-04-12 02:43:29

石屋建筑文化探索及保护研究

摘要:建筑最初的作用是给人们提供居住的地方,自从人们进入文明社会后,建筑就承担起继承发扬当代文化的责任。而地方性建筑由于具有其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和历史发展脉络,是非常珍贵的研究资料。大陈岛是个以石为基的海岛小镇,是目前所存不多的具有石构建筑的地方,具有鲜明的地域建筑风貌。但是石屋建筑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正逐步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房屋。该岛的石屋建筑风貌正遭受巨大的冲击。因此对大陈岛石屋建筑文化探索及保护研究刻不容缓。本文介绍了大陈岛建筑文化的生成以及文化的保护与继承,旨在引起人们对其的重视和能对台州建筑文化起添砖加瓦的作用,可为石屋建筑的化探索及保护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大陈岛;石屋;建筑文化

大陈岛,由“上大陈岛”和“下大陈岛”组成,二岛仅相隔2.5公里水道,总面积11.89平方公里。行政上隶属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大陈镇,是国家一级渔港和省海钓基地,其岛周海域是浙江省第二渔场,素有“东海明珠”之美称。石头是大陈岛“石屋”的“魂”。石头建筑研究是认识这一传统地域建筑的重要出发点,本文对大陈岛石屋建筑文化的形成以及如何保护将以概述。

1大陈岛建筑文化的促成

1.1地理文化

台州位于低纬度的亚热带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水体调节和西北高山对寒流的阻滞,境内夏少酷热,冬无邪寒,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夏季时有台风。大陈岛森林覆盖率达56%,年平均气温16.7℃,具有典型的冬暖夏凉的亚热带气候环境。由于潮汐、洋流、风流和海洋生物的长期作用,形成了号称“东海第一大盆景”的甲午岩、碧水细沙的帽羽沙、乌沙头海滨浴场和风景如画的屏风山、浪通门、高梨、下屿龙洞等众多海上奇观。

1.2生活文化

大陈岛为浙江省第二大渔场,捕鱼文化渊远流长,其深水网箱养殖示范区被列为“浙江省优质高效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及省无公害基地,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大黄鱼养殖优势产业带建设重点区”,其浪通门养殖基地是浙江省目前以大黄鱼、鲈鱼、真鲷等海珍品养殖为主的最大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岛上渔村大多依山傍海,散布于山岙和海湾,常以数十户为一自然村落,旧皆垒石为居,村民多赖海洋捕捞为业,亦就近垦种。较可观的渔村有下大陈岛的大小浦、浪通门和下咀头,上大陈岛庄周庙、大岙里等处。

1.3政治文化

大陈岛最主要的文化当是大陈岛的垦荒精神。从当年的青年志愿垦荒队传承下来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组成了现在的大陈岛的垦荒精神。2006年8月2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专程到大陈岛考察,并看望了岛上的老垦荒队员,作出“大陈岛开发建设大有可为”的重要指示。此后,大陈岛开发建设发生了新的变化。

2大陈岛建筑的特点

2.1村落空间肌理

大陈岛海岸带之上的地形为典型的侵蚀丘陵,地形坡度多介于10--40,地形陡峭不平,村落格局路网顺应地形也呈现相对错落的状态,建筑用地和耕地格局分明,村落与自然的边界清晰明朗。各户家宅排列紧凑有序,在整体上呈现画面层次感,这与大陈岛可用土地资源稀少有关。

2.2建筑材料

大陈岛的传统民居建筑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是作为承重墙体的山石砌块、作为木楼板体系的原木材及作为屋顶覆盖材料青瓦。墙体砌块是直接从山上采集搬运,再由专门的师傅垒砌起来,木材由当地树木加工成的木梁及木楼板,青瓦则是由本岛土烧制而成,都是取自当地的天然材料,可循环利用。

2.3结构特征

大陈岛传统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制是由山石承重墙和轻质木粱楼板组合的结构体系,350mm到400mm厚的山石墙体厚重稳固,奠定了建筑空间在水平向的格局,木梁楼板则可在室内根据具体使用要求选定楼层高度,在山石墙体确定的高度上钻孔15cm插进木梁,木梁横截面直径在10mm左右,木梁间距40到50cm,木粱在墙体内部分经由熏烤上漆做简易防虫蛀,外墙勒脚部分石块之间大多没有粘结剂,勒脚以上石块之间用海边随处可取的贝壳烧成砺灰粘结而成,达到防水防潮防透风的目的。相对于混凝土的刚性结构体系,这是一种弹性动态的结构体系,在大陈岛常年多台风的气候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抗风抗震性能,在混凝土建造体系进驻大陈岛之前一直保持着很高的生命力,成为全岛最普遍的建造结构体系,也证明了这一结构体系的优越性,体现了本土的地域智慧。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多,雨季较长,所以屋顶形式大多采用双坡屋顶,利于排水。屋顶的小青瓦片上整齐、均匀地压着石块,既可以有效防止台风刮跑瓦片又不至于压碎瓦片。用于建造房子的外墙表面都未经处理,保留了最为原始的石头的肌理和质地,使房子与环境整体统一,与自然混为一体。同时开窗受石材结构限制,面积比较小,同时也符合沿海地区多台风天气的避灾需求。由于当地石材取材方便,村民用的灶台、洗衣台甚至以前的床都是用石块作为原料建造,但建筑内部缺少卫生设施等,难以满足现代化居住的需求。如图1、2所示。

2.4功能空间特征

大陈岛传统石建筑的空问格局由于材料彻筑上的限制相对简单方正,以开间为基本单元组织,每个开间在4m左右,进深由8m到10m。最初的建筑原型为单层结构,后发展由原木木梁搭木板楼板做楼层隔断达两层,层高在3m到4m间。建筑主体内部功能主要由起居、卧室、会客等,其由室内砖墙筒易分割。大多数传统民居都有自己的辅助用房,以一层坡屋顶建筑为主。主要用于储物,厨房等用途。间数由各家需求决定。传统建筑的辅助用房都有门无窗,只在檐口叠通部分开小孔。

3大陈岛建筑文化的保护与继承

3.1面临的问题

3.1.1自然灾害

大陈岛属中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受海洋水体调节和西北高山对寒流的阻滞,境内夏少酷热,冬无严寒,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气候温和湿润。气候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介于10℃与22℃之间为春秋季。夏季台风频发每次台风过后,重则房屋倒塌、轻则不同程度损坏,前些年更是连续遭受“云娜”、“麦莎”、“卡努”等几个超强台风的正面袭击,全岛满目疮痍,石屋这种原始结构则更是难以幸免。

3.1.2人文因素

在当地很多人心里,石屋是落后、贫穷的象征。为了把石屋“藏”起来,不少村民动起了改建石屋的念头,当地村民买来水泥,将石头房的内外墙全都粉刷了个遍,石屋看上去成了钢筋水泥房。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条件的改善,许许多多的村民从早先的石屋搬出,在镇里买了房子。原先的石屋就一直荒废着,除了出海回来的村民偶尔就近去小住,平时那里基本不再有家的感觉。十几年间,因为无人居住,石屋也就无人打理。长久以来的风吹日晒,石屋已经破败不堪,几近潦倒。还有一些村民建好新房就将石屋拆个干净,别人所说的保护石屋,就颇有点“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的意味。

3.2保护的原则与方式

3.2.1保护原则

大陈岛石屋记载着我市渔民沿海而居的发展轨迹和历史风貌,是珍贵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物化资源,也是全市人民共有的宝贵财富。由于规划滞后、监管乏力、毁损严重,石屋抢救性保护刻不容缓,开发利用时不我待。全市上下应充分认识当前我市石塘石屋保护利用的紧迫性,深刻理解加强大陈岛石屋保护利用对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旅游发展、加快渔区转产转业以及促进我市产业提升的潜在价值和重要意义。市政府要建立相应机构,切实加强对石屋保护利用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监管,及早谋划保护利用的思路、原则、重点及政策,实质性启动石屋保护利用工作。明确大陈岛石屋保护利用的主体及各相关单位的责任,理顺市、镇、村三级关系,形成各级分工有责、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大陈岛石屋保护利用氛围。

3.2.2保护方式

保护方式:(1)鼓励投资开发。在强化政府在石屋保护中的主体责任的同时,以项目为载体,积极开辟石屋保护的多元化筹资渠道。通过市场化运作,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投资方式参与石塘石屋保护和有效开发,使石屋保护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采取换、收并举,变管控有限保护为疏导有效保护,切实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对于应拆未拆石屋,收归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统一管理和保护,使石屋的保护有效地落到实处。(2)转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加快石屋的旅游资源开发,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对石屋建筑群以及箬山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区重点进行包装开发。还原石塘渔区原生态生活风貌,结合石塘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开辟环岛游线路。(3)政策与商业良性互动。要加强对非文保单位的石屋的保护,才能保护石塘的整体风貌。许多石屋虽然不能列为文保单位,但仍有一定历史价值,应出台历史建筑的保护政策,给予一定的配套保护资金。最重要的是,要让当地群众从保护工作中受益。通过开发利用,如发展民宿旅游,让石屋发挥其潜在价值,让群众得实惠。这样,政策体制和商业机制良性互动,才能让石屋保护走上正轨。

作者:毛征巧 俞 静 彭琪津 王 洁 郭浩然 单位:台州学院

参考文献

[1]邱健,胡振宇.沿海传统建筑的抗台风策略———以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石屋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8(3):98-100.

[2]张淑凝.温岭石塘石屋调查[J].东方博物,2010(3):67-73.

[3]高嵬,林婵,梁怡.浙东沿海石屋建筑研究--以温岭石塘为例[J].新美术,2014(5):46.

[4]管欣,汪兴毅,李丹.古村落保护整治规划中的有机更新———以休宁县石屋坑村保护整治规划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3):137-140.

[5]张亮.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广西涠洲岛乡土建筑改造研究与实践[D].浙江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