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主体协同青少年体育发展研究

时间:2022-05-25 09:58:53

基于多主体协同青少年体育发展研究

摘要: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主体单一的问题,运用系统分析法、文献资料法以及逻辑分析法,以共生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构建多主体青少年共生网络模型,激发青少年体育从“被组织”向“自组织”发展;在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环境下高效地利用涨落的能量,使青少年体育系统中各主体实现共生发展;统筹政策协同层、管理协调层、组织运作层,推动由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家庭体育构建形成的多主体青少年体育共生网络模型的平稳运行,不断完善青少年体育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多主体;青少年体育;发展模式;协同

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受政策制定执行、公共服务归属、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制约[1],基层青少年体育工作者缺少“抓手”来推动发展[2]。针对适宜青少年活动的场域调查发现,基层缺少针对青少年的场地设施[3],青少年体育组织覆盖面较窄且多以盈利为主,数量和项目丰富程度难以满足青少的需求[4]。笔者认为:青少年体育发展不仅需要学校体育来支撑,更需要社区体育与家庭体育来担当。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指出: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需要构建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活动网络,丰富和完善青少年体育活动体系,创新青少年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活动趣味性和吸引力[5]多主体协同发展的模式,以满足青少年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可见,学校作为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的“主战场”应该受到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而家庭体育也将是学校体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社区需要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提供有利保障,社区相关体育设施将很大程度影响其健身意愿[6]。国家政策与现实需求都迫切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区协同的发展模式,多元主体协同的发展模式,能够使三者的力量得到整合,减少系统内部能量的耗散并将有限的力量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1青少年体育多主体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

学校是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的主阵地。“体教结合”是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20年来,我国“体教结合”培养出了刘翔、韩德君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但我国青少年体育“体教结合”模式在各地区发展情况不匀衡,相比于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政府的重视程度、扶持力度、政策制定的针对性要更加完善,获得的成果也更多。社区是发展青少年体育的重要场域,也是青少年接受体育教育和参加体育锻炼的主阵地[3]。公共服务作为社区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基础保障,虽然在过去的20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处于初级阶段。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碎片化、主体责任泛化、服务理念不到位等问题需要解决[1]。社区作为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政府必须重视社区青少年体育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构建全面健康的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环境。家庭是青少年建立社会行为的主要场所。现如今家庭结构与关系的简单化,使得青少年建立行为模式的方式也发生变化。家庭体育不仅是青少年接触体育活动的起点,同时也是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基础,对青少年体育认知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学校、社区、家庭体育的特征分析,以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家庭体育共生网络为基础,构建了青少年体育多主体共生网络模型(图1)。在这个模型中,以社区为主要场域,衔接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协调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实现学校体育与课外体育活动无缝衔接,增进学生与家长以及社区居民之间的人际交往,培养居民的体育意识,改变居民传统体育观念,促进社会体育学校化和学校体育社会化的共同发展。

2青少年体育多主体共生网络模型耗散驱动机制

二十世纪,随着牛顿经典力学堡垒的确定性围墙一道道倒下,牛顿物理学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1967年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在“国际物理与生物学”会议提出“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开放的非平衡的系统,会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在外界条件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就会从以前的混乱无序状态,转变成在空间时间上的有序[2]。这样从“他组织”向“自组织”发展的有序结构,就是“耗散结构”。总结普利高津对耗散结构的界定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在系统如何形成“有序”发展的问题上,本研究认为:系统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涨落机制是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从这四个方面出发,积极寻找青少年体育系统内在自组织特征,探寻有效方法促使系统实现“自组织”。2.1青少年体育系统的开放性。系统处于开放性是青少年体育形成耗散结构的前提。青少年体育系统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保持充分的开放性,这只是我们的理想状态,但是事实并非那么简单。青少年体育系统不仅是体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它本身也包含许多子系统。青少年体育由青少年、运动场地器材、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等要素构成。通过对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青少年体育系统的开放性仍然不够,还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思维方式的转变;二是开放的体育环境。一直以来,社会体育指导员是青少年体育活动的主要控制者。他们常依据自己对体育运动的主观理解来确定体育活动开展的方式,使青少年只能被动接受这种方式。青少年体育活动在其封闭的体育知识体系下开展,只能接收到有限视野中的体育技术与技能,看不到体育的整体风貌;在封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思维下开展体育活动,限制了青少年活泼好动的天性与别出新格的思维方式,这样的发展方式只会使系统内的熵不断增大,使系统将处于一个混乱无序的状态。因此,要加强青少年与社会体育指导员之间的开放性,就需要改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角色,将原来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与青少年平等互动的交流者、倾听者,和青少年共同参与、协同发展的践行者。其次,开放的体育环境也是青少年体育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体育环境包括体育的社会环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体育的自然环境是人为难以改变的,为此青少年体育形成耗散结构必须要以其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开放为前提。一直以来,人工环境,即体育场地设施都只是被学校或者少数的俱乐部管控,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之中,并没有充分对外界开放;社会环境,即各级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资金来源主要靠国家扶持,与其他组织之间缺少交流。因此,实现体育环境的开放,首先要开放体育场地设施使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得到保障,其次加强组织间的交流协作,积极寻找赞助为青少年体育组织运作提供资金支持。这样开放的体育环境可使青少年体育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互换,产生“负熵”使原系统的混乱无序状态发展成为一种在空间时间上的有序结构。2.2青少年体育系统的非平衡态。远离平衡态是青少年体育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必要条件。一个系统只具有开放性是不足以“有序”发展的,如果不能处于非平衡态,就无法形成耗散结构,就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无法实现质的飞跃。在青少年体育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基层组织都始终相信只要投入足够的经费,就能保证青少年体育的蓬勃发展,青少年体质现状就能够得到改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开展更多依赖学校体育,这种处于稳定和平衡状态的体育活动开展是社会各界最喜欢的方式。然而在这样一个体系下,青少年以及体育教师都会被一些外在因素所控制,只会根据学校体育制定的目标做出相应的教学大纲,完成大纲需要完成的项目,不能充分发挥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的主动性,改变其“主人”地位,使其处于“被组织”的状态,成为被学校体育控制的人,不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体育价值观。就耗散结构理论来看,稳定的封闭系统只会处于稳定的寂静状态。系统要想从“被组织”走向“自组织”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需要一直处于非平衡状态。对于青少年体育系统而言,要想形成自组织,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就必须摆脱学校体育这个稳定系统的种种羁绊,使青少年体育与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三个主体相互制约协同发展。2.3青少年体育系统的非线性机制。青少年体育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动力。一个复杂系统的发展并不是简单正比例线形公式能够解决的,取得的成果与投入的资金、人员和时间并不成正比例关系。然而,我国青少年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是遵从单一的线性模式,由政府统一制定政策和计划通过层层下派任务的形式开展体育活动。体育社会指导员(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技能的过程中也只是基于线性的思维之上,教学大纲怎么要求就怎样进行教学,没有人对教学大纲发出质疑,也没有用自己的思维和引导青少年对体育知识进行理解。青少年体育发展必须改变传统“体教分离”的状况,促进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协同发展。例如2019年全国青少年U17篮球赛中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以122:18击败武汉体育学院篮球学校,面对两种不同的培养方式,证明“体教结合”是可行的,也是未来我国应该坚持的。青少年体育系统必须借助于体育决策者、体育管理者、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青少年、家长、学校(社会)场地和器材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才表现出五彩纷呈的复杂性,应该以非线性的思维来看待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因此,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在进行体育运动中的认知、能力、个性、个体思维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引导青少年体育形成耗散结构,实现其“自组织”发展。2.4青少年体育系统的涨落机制。涨落是青少年体育形成耗散结构的触发器,是系统演进的诱导因子。在耗散结构中系统的功能,由不稳定性获得的时间空间结构,以及激励不稳定性的涨落,导致一些包括“来自涨落的有序”等极其意外的现象[3]。涨落的出现是偶然和随机的,对于青少年体育系统来说涨落分为内部涨落和外部涨落两部分。内部涨落,由于青少年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之间是处于非平衡的状态,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每一个思想的互相碰撞都会引起出人预料的结果。这些结果在非平衡状态之下将会被无限放大,成为引起青少年体育系统发生改变的涨落,称为内涨落。例如,青少年某个突发奇想的问题,会对训练计划之中的某个技术动作进行夸大,教练员和青少年的注意力就会发生偏移,对整个训练课内容进行改变。如果正确引导这一涨落,会使青少年体育思维和价值观发生质的改变,反之将会对青少年造成恶劣影响。外部涨落,青少年体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不可避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形成波动。青少年时期是体育价值观从初步形成到逐步稳定的时期。由于青少年缺乏自主判断能力,不同的体育文化将会对青少年未来体育价值观形成造成影响。例如,青少年喜欢观看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美职篮的篮球文化和底蕴势必就会对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作用。如果青少年被运动员在球场上永不服输、坚韧不拔的气质所影响,青少年在未来体育运动中便不会轻易放弃并且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并会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体育运动的人。反之若受到一些负面新闻的影响,将会对青少年体育价值观造成毁灭性打击。

3青少年体育多主体共生网络模型运行

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我国青少年体育并没有真正实现共生发展。在现在的发展过程中仍然是单个主体封闭的发展模式,基本不进行信息、能量的交换。在这样单主体封闭的系统中,我国青少年体育将永远只会是追赶者,不会有所创新和突破。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与家庭体育的融合将会推动我国青少年体育的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多主体共生的青少年体育共生发展模型的稳定运行,对推动我国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共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青少年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宏观上看共生模型,主要包括政策协同、管理协同、组织协同三方面内容。其最高层是青少年体育相关政策协同,中层是青少年体育管理协同,最底层是青少年体育各个开展组织之间的协同。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三个层次相互融合纵横交织,共同推动着青少年体育多主体共生网络的协同发展。在青少年体育共生网络中,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之间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以共生信息平台为基础,青少年体育从需求收集到制定一系列公共服务计划和问题解决方案等情况都会实时通过共生信息平台传递到共生网络中各个节点。模型通过营造一个开放非平衡态的环境,促进了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的共生界面,不断更新各主体所需的信息促进共生网络的可持续发展。3.1青少年体育政策协同。政策协同处于多主体共生网络模型的顶端,青少年体育政策协同是所有协同最基本的条件,也是共生网络模型最终要达到的战略目标。国家各部门政策协同,以青少年体育发展为统一目标,对公共政策、产业政策、税收政策、体质健康政策进行分类专项梳理,改革阻碍青少年体育发展,不利于各主体之间共生发展的政策。因此,政府部门应根据青少年体育共生网络中的各个主体的需求、现实情况以及特征,首先制定相应激励引导型政策,如减免青少年体育组织相关税收,为青少年体育组织提供小额贷款,鼓励社区积极创立青少年社会组织;其次制定约束控制型政策,如体质健康政策、社会体育指导员考核政策等;再次制定区域协调型政策,如体育相关资源共享、体育人才流动发展、体育场地设施免费向大众开放等。各级主体通力协作,力求政策一致性和综合性,达到各主体间相互兼容的效果。政策协同需要横向青少年体育各主体之间的协同与纵向政府部门(教育部、体育局等)之间的协同,才能实现多主体多视角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协同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在管理和调配公共体育服务的过程中应该相互协调做到相对公平地分配公共体育资源,政策的制定者应与基层体育实施者进行互动,积极获取基层体育实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制定出合理的措施。3.2青少年体育管理协同。管理协同处于整个共生网络模型的中间阶段,既要承接政策层分配的任务,也要对组织层进行管理和任务下派。管理协同主要有四个维度,公共服务管理协同、人力资源管理协同、财政管理协同、协同战略决策。多主体共生网络模型的管理协同主要指通过制定青少年体育的开展的原则与规范,指导各个主体,使其战术目标和规划与整个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目标和规划相一致;管理人员根据各个主体完成目标的情况进行打分并提出相应的指导性意见,优化共生环境,从而提高青少年体育的运作效率。协调管理各级体育场地设施,学校应该对社区以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充分开放体育场地设施,使有限的公共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做好青少年体育开展坚实的后盾。构建相应的教练员招聘、培训、进修管理体系,选择优秀的管理人才对体育组织进行管理运作。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积极培育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青少年对各主体间开展体育活动的满意度。因此,各级部门应该通力合作为推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做出表率,积极宣传青少年体育的重要性,让社会各界重视青少年体育开展问题。第一,合理的公共服务管理是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根底,必须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协同管理能力;第二,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采用高绩效的工作实践[7],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和工作能力;第三,财政部门应协调经费分配,将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果;第四,充分发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与社会一同开展青少年体育;第五,协同战略决策,主要承接第一层政策协同的相关任务,根据相关政策制定管理条例,为组织运作提供保障。3.3青少年体育组织运作协同。组织运作协同处于共生网络模型的最底端,在模型中起执行作用。主要包含三个维度:即组织文化协同、组织结构协同、组织人员协同。在管理协同的指导下,充分发挥青少年体育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在共生信息平台之上使各主体之间达成高效的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机制,从而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提高共生网络的反应能力。核心主体之间应该率先建立好共享机制平台,例如,建立区域协调平台先将区域的社会组织与学校建立协调中心,推动社区协调统筹,组建社区服务团队,准确把握青少年对体育的需求,加强体育活动开展的应柔性,继而带动其他主体之间建立相应的平台机制,实现整个青少年体育共生网络的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发展,从而促进青少年体育活动无死角全方位开展。因此,共生网络模型的平稳运行,必须要发挥组织运作协同的基础作用。首先,各青少年社会组织文化要与所在地区当地的文化以及先进社会文化相融合,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组织文化,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增强各体育组织核心竞争力使其蓬勃发展;其次,青少年体育组织工作任务的分工分组协调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调配各部门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减少一些繁文缛节,优化组织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最后,组织人员协同,组织相关管理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青少年之间加强相互沟通,及时协调在组织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构建积极和谐的组织环境。

4结语

《青少年“十三五”规划》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提出了新目标,即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过程中应完善政府主导、政策引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发展机制。现阶段青少年体育更多以单个主体的形式开展体育活动。这种封闭的发展模式不利于青少年体育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互换,不能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的涨落威力,不仅不能使青少年体育系统得到蓬勃发展,反而抑制青少年体育系统的“自组织”发展,无法实现可持续。通过在开放、远离平衡态的环境中构建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与家庭体育多主体共生的发展模式,各主体之间在共生网络中实现能量和资源的互换,以及各主体间信息的交流。充分发挥内外涨落的威力,将青少年体育系统推向新的有序结构之中,推动青少年体育多主体共生模式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童建红,李建国,张伟.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完善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1~5.

[2]邵桂华.体育教学的自组织观[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3]湛肯华.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M].西安:陕西科学出版社,1982.

[4]StephenPRobbins,MaryCoulter.管理学[M].刘刚,程熙镕,梁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5]乔峰.共生理论视角下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协同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9~84.

[6]邵桂华.我国竞技体育系统耗散结构形成的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5):12~16.

[7]李龙.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10):134~136.

[8]刘林星,殷晓辉,邱建国.我国青少年校外体育公共服务模式的构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2):166~170.

[9]郭可雷.青少年体育研究的理论、视角、方法和内容述评[J].体育学刊,2015(4):99~105.

[10]郑兵,罗炯,张驰,等.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促进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长效机制的模型构建[J].体育学刊,2015(2):63~71.

[11]段爱明,杨洁.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下大学生的角色定位与培养[J].体育学刊,2015(2):72~76.

作者:杨建辉 单位:吉林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