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体育思想及启示

时间:2022-10-17 09:55:20

亚里士多德体育思想及启示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亚里士多德体育思想进行探析,以期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提供启示。研究认为:古希腊民族重视体育的“基因”和古希腊奴隶主制度的衰弱是亚氏体育思想形成的内外缘由;亚氏的体育思想贯穿着一条教育的主线,围绕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三个问题展开,即以城邦公民为教育对象,培养公民美的身体和勇毅的品德为目标,以效法自然与具身体验为教育方法。启示:重视学校体育的地位,身体优先发展,拓宽评价内容,重新审视学校体育价值等。

关键词:体育史;亚里士多德;体育思想

察古可以知今,鉴人可以益己。借鉴古今中外名人名家的体育思想,将有助于当前体育的发展。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巨擘,“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值得一提的是,亚氏对体育做了大量论述,见解深刻,他围绕“教育谁”“教育什么”“怎样教育”三个问题展开,蕴藏着丰富的育人思想,例如,体育在诸多教育科目中应优先发展;体育对美育、德育的培养效用等。这些真知灼见,可为解决当前我国学校存在“重智轻体”[1]“学校体育难以在学校教育中获得应有地位”“基础理论建设不足”[2]等问题,提供相应启示。因此,有必要对亚氏的体育思想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挖掘其思想精髓,为我所用。

1亚里士多德体育思想形成的渊源

1.1古希腊民族重视体育的“基因”是内在渊源。希腊人极为重视身体的塑造,体育自然成为希腊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对此,丹纳(Taine)评价道:“一个人(希腊人)有思想,有意志,又活泼又敏感的身体;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在呱呱而啼的童年与静寂的坟墓之间的六七十年寿命,我们要使这个身体尽量的矫健,强壮,健全和美丽。”[3]希腊人对身体美的追求,为希腊体育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希腊人都将体育视为不可或缺的教育科目,正如波特(Potter)所言:“言谈希腊教育必谈体育,体育一直根植于整个古希腊教育体系中,是青少年成长必要的组成部分。”[4]约公元前7世纪,雅典便有了城邦发起的体育教育,青少年需到格斗场接受体育训练,学习的主要内容为:简单舞蹈(simpledance)和体育游戏(sportinggames)[5]。家庭教育方面,家长也热衷于发展儿童的身体,注重体育运动,内容选择以球类(ballgames)、抽陀螺(spinningtop)、捉迷藏(hide-and-seek)、拔河(tugofwar)等为主[6]。正是希腊民族一以贯之的重视体育,使“生于斯,长于斯”的亚里士多德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其思想不得不携带体育的“基因”,注重身体的淬炼。这点在其论述儿童的培养上颇能得到印证,他认为,人们都区分躯体和灵魂,就创生的程序而言,躯体先于灵魂,因此,我们首先应注意儿童的身体,再留心他们的情欲,最后才是他们的灵魂[7]。这里,亚氏对儿童身体发展所选取的内容便是体育和游戏。1.2古希腊城邦奴隶主制度的衰落是外在诱因。亚里士多德成长的社会环境是其体育思想形成的外在诱因。亚氏处于希腊奴隶制社会的危机时期,伯罗奔尼撒战争造成的重创,使城邦内部矛盾重重,此时,既有自由贫民阶层对奴隶主阶层的不满,也有奴隶对奴隶主的抗争等。亚氏目睹着灾乱频发,风雨飘摇的城邦,深感稳定城邦秩序与调和各阶级矛盾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加强教育才能避免城邦走向衰亡,他从反向论述说:“城邦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损毁。”[8]既然教育如此重要,那么教育内容必须精挑细选。为此,亚氏认为,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必需的”和“高尚的”,应由读写、绘画、体育和音乐四门科目组成。这四门科目的任务也不尽相同:读写在理财、管理、学术研究、政治活动中都需要运用;绘画是为了鉴别各种工艺作品,提高公民的审美观念和甄别能力;体育有助于锻炼身体,培养公民勇毅的品德[9];音乐是一门有高尚意义的科目。可见,体育是教育必不可少的科目,亚氏对体育的论述也始终贯穿着教育的主线,围绕“教育谁”“教育什么”“怎样教育”三个问题展开,并形成亚氏特有的育人的体育思想。当然,亚氏的体育思想是为了挽救城邦危机而提出的,其一经提出便背负着复兴城邦的重任,深深地刻上了功利主义烙印。

2亚里士多德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2.1教育谁:以城邦公民为教育对象。亚里士多德处在等级森严的希腊奴隶主制社会时期,人的出生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亚氏也将城邦居住民的身份分为奴隶、外邦人、客民和公民等,奴隶由战败城邦的俘虏或奴隶的后代构成;外邦人是从其他城邦移居到现住城邦的人;客民主要由商人、小贩、铁匠等市廛阶级组成;公民是拥有本邦血统的人。在亚氏看来,公民是城邦运行的基础,因为“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10],他们是“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11]。这意味着公民是指在城邦生活中获得的政治身份或政治品格的人,他们享有特权政治,是城邦居民中一种特殊的身份团体,是一份荣誉,只有公民才能为城邦发展做出决策。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公民的禁脔,而奴隶、外邦人、客民等不能享有政治权利,他们不属于公民之列。斯东(stone)认为,在雅典做一个城邦公民是极其光荣的事情,这意味着公民有权在决定他的生活与城市发展上参与辩论和投票[12]。公民既然享有诸多特权,其责任自然重大。在亚氏看来,公民是维系城邦繁荣稳定的关键因素。他说:“所有的公民都应该有好公民的品德,只有这样,城邦才能成为最优良的城邦。”[13]为此,公民尤须注意培养,而在培养良好公民的诸多手段中,他特别推崇教育。他说:“一个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始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及生活方式……既然一个城邦就所有的全体公民而言,共同趋向于一个目的,那么全体公民显然应该遵行同一教育体系。”[14]可见,公民的教育是让其适应城邦的生活,也只有通过教育的灌输才能成为公民。罗伯特(Robert)等对亚氏的研究也认为:“亚氏的教育对象重在城邦公民(citizen),教育最终是要培养良好的公民。”[15]总之,理想的城邦应该是由公民参与治理的城邦,教育应选择公民为对象,培养实现理想城邦的公民品德。体育作为教育科目之一,自然应视公民为培养对象,那么体育应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公民呢?这就引出了亚氏体育培养目标的问题:即培养公民美的身体与勇毅的品德。2.2教育什么:美的身体与勇毅的品德。亚里士多德继承了希腊民族重视体育的“基因”,他将体育视为教育的开端,在教育初始阶段,体育应优先开展。他说:“在教育儿童时,我们首先训练其身体,然后启发其理智。所以我们开始要让少年就学于体育教师和竞技教师。”[16]而对于体育要达到身体的效果方面,亚氏希望受过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在健康、健美、力量、体形、竞技能力等方面能和谐发展,展现身体和谐的美[17]。他要求,健康不仅在于没有疾病,还要使身体有免疫能力,在接触患病人员或与患病人员共同生活时不至于被传染;健美因年龄而有差异,青年人的健美在于能有一个承受种种劳累的身体,无论是何种运动,能轻松愉快地完成,能完成五项运动,成年期的健美在于适合战争时所需的身体状态,老年人的健美在于能承受必要的劳动,并且不会感到痛苦;力量在于按照自己的意愿对他人进行运动的能力,例如,对他人的推、拉、抓、举等;体形的优美在于身高、体重和肌肉上要超过常人,但超出程度不应使身体运动迟缓;竞技能力在于体形、力量和速度能协调发展,能进行五项全能运动。亚氏认为,这种身体状态是城邦公民所应追求的目标,是城邦公民的标志。希腊学者奇里斯萨菲斯(Chryssafis)认为,亚里士多德的体育是全天候的,无论是春夏秋冬,公民均要接受体育锻炼,以达到身体强壮、行动迅速、对称发展,展现美的身体。公民的身体不仅要在纵向层面和谐发展,例如儿童、青年、成年和老年期都要有体育运动,而且在横向层面也要协调发展,例如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也要一同发展[18]。在亚氏要求体育塑造公民身体的同时,还要求体育应培养公民勇毅的品德,因为,城邦的兴亡与公民的勇毅休戚相关。他认为,一个城邦在具备节制品德的同时,还应具备坚忍和勇毅的品德,人们在危难时如果不能以勇毅面对,就容易沦为奴隶[19]。当然,公民的勇毅并不是野蛮,而是一种不畏艰险,敢于正视困难,面对死亡,承受痛苦的品质。他说:“凡属最凶猛的往往未必真正勇毅,凡真是勇族和猛兽,其性情毋宁是比较温和的……只有真正勇毅的人们才能正视危难而毫不畏惧,驱策少年从事野蛮的活动,而不给予必要的教练,他们就一定趋于鄙陋。只有培养成一种仅有的品德(勇毅),以便将来政治家的措施或决策服役。”[20]总之,亚氏希望体育在培养公民身体和精神上实现双丰收。那么体育如何造就美的身体和勇毅的品德?为此,亚氏提出了效法自然与具身体验的训练方法。2.3如何教育:效法自然与具身体验的训练方法。亚氏提出教育要顺应自然发展的原则,他说:“教育目的及其作用有如一般的艺术,原来就在效法自然,并对自然的任何缺漏加以殷情的补缀而已。”[21]因此,他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把体育锻炼分成三个阶段:0~7岁为第一阶段,从7~14岁为第二阶段,14~21岁为第三阶段。第一阶段(0~7岁)。亚氏认为,这一阶段体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幼儿的身体正常发育,培养幼儿的身体姿态。他说:“及时诱导幼儿做适宜于他们肢体的各种活动是有益的;有些非希腊民族,为了防护其幼儿柔软的肢体受到扭曲或损伤,迄今仍旧应有一些器械来帮助幼儿们保持其正常姿态。”[22]为不抑制幼儿身体的发育,亚氏反对在这一阶段进行知识学习或其他负荷较大的劳作,而应以游戏为主,他要求,在五岁之内的儿童期,为避免妨碍他们身心的发育,不可让他们从事任何强迫劳作或教他们任何功课,而应选46择游戏或其他娱乐方式外[23]。为保证幼儿能顺利接受体育锻炼,他还要求城邦教育监导和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以确保幼儿体育不流于形式。第二阶段(7~14岁)。亚氏主张这个阶段的少年要进入学校学习,接受正式的体育训练,以达到完善身体和掌握技能的目标,体育教师将培养他们健美的身体,竞技教师则讲授各种运动技能。此外,这个阶段的运动应注意练习的运动量,锻炼要节制,运动量应与年龄相吻。他告诫体育教师,体育应以教育为目的,不要一味追求竞技技能的提高,这往往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他说:“在发情年龄(14岁)以前的儿童应教以轻便的体操;凡有碍生理发育的剧烈运动和严格的饮食限制都不适宜。”[24]第三阶段(14~21岁)。亚氏并没有对此阶段的体育锻炼留下太多笔墨。但从他“到了十八岁的青年才适宜从事剧烈运动”[25]的论述中,他可能会让学习者进行一些大强度的运动训练。至于勇毅的培养,他要求不能像斯巴达人那样用严酷的训练培养勇毅,凶猛不等于真的勇毅。但他认为体育是砥砺勇毅的重要手段,他说:“人们把承受痛苦的人称为勇毅。”[26]因为,承受痛苦远远比躲避快乐更加艰难,勇毅最终的目的是令人愉悦的,只是这种愉悦往往容易被周围的环境遮蔽。正如竞技比赛那样,拳击手最终获胜所奖励的荣誉与花环足以令人愉悦,但其在比赛和训练中身体所承受的击打却是痛苦的,这些痛苦是如此繁多,乃至最后愉悦的目的却成了小事。从以上论述可知,承受痛苦的体育训练过程便是培养勇毅的过程,勇毅始终依附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由体育训练不期然而然得以养成。总之,为追求公民美的身体和勇毅的品德,亚氏提出了效法自然与具身体验的体育训练,人的身体发展有其自然法则,切不可揠苗助长,造成“伤仲永”现象。以古寓今,亚氏对体育的卓见至今仍有诸多让人歆动之处,无论是从宏观层面关乎学校体育地位和儿童身体发展的问题,还是微观层面体育与美育、德育的关系问题均可为当前学校体育的开展提供相应启示。

3亚里士多德体育思想的启示

3.1转变“重智轻体”的教育理念,重视学校体育的地位。亚氏的体育思想有助于反思目前我国学校教育理念问题。纵观亚氏对体育的论述,体育一直镶嵌在教育领域之中,承担着培养城邦公民的重要责任,并作为发展身体的有效手段,拥有优先发展的权利。然而在今日,在升学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对不纳入考试范围或占比例很少部分的体育却日渐式微,处于边缘化状态,而密如牛毛的“补习班”“冲刺班”占据着学生课余生活的半边天。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课外生活参与比例最高的是继续学习,约1/3学生的课外继续学习的时间长达3小时以上[27]。这种补习方式,凸显了学校“轻体重智”的育人理念,这也是导致近年来学生体质境况不佳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有必要借鉴亚氏在教育阶段优先发展身体的思想,其对我们的启迪在于:在学校教育中,要充分意识到体育的不可或缺性,健康的身体是实施其他教育的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理性所寓的身体,使之健与美。诚如在《体育之研究》论述曰:“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只有健全的身体,才能避免“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的现象愈演愈烈。3.2身体优先发展,体育要从儿童抓起。“身体的塑造要从儿童开始,身体优先于智力的发展”是亚氏的一个重要理念,为此,他非常重视儿童体育,亚氏要求儿童应从小接受体育锻炼,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养成儿童体育锻炼的习惯。总所周知,身体的健康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基础,若将人比做一棵大树,那么身体无疑就是大树的根基,只有根基安如磐石,大树才能发荣滋长。然而,受“业精于勤,荒于嬉”传统思维的影响,我国历来忽视体育和游戏等“嬉、戏”对儿童成长的效用,即便是现在仍然存在相关问题。据调查,当前幼儿体育存在师资配备不足、体育设施和场地被挤占、体育运动时间被占用等现象[28]。儿童的身体和天性处于人生发展的贞下起元之际,体育对儿童身体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亚氏儿童身体优先发展的启发:在教育的起步阶段,我们应首重体育,注重幼儿身体的发展和姿态的养成,并利用游戏的方式培养儿童的兴趣和习惯。3.3拓宽评价内容,注重对学生“美的身体”评价。“身体和谐发展,展现美的身体”是亚氏评价城邦公民的一项重要指标,他从健康、体形、体格、动作、技能等方面对公民的身体进行评价,力求展现公民美的身体。亚氏对身体美的追求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评价内容,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的评价,从“三基”到体质再到健康,可以清晰地发现学校体育评价存在严重的“过”与“不及”,“过”在于学校体育一贯偏隅健康和技能的评价,“不及”在于忽视从美的角度对学生的身体进行评价,致使在教学实践中缺乏体态礼仪、行为举止等方面的训练。对追求身体和谐美的缺失,使得校园中驼背、胖墩、八字脚等形态不佳、仪容不整的学生屡见不鲜,这极大地妨碍了学生的生长发育。因此,在注重健康和技能评价的同时,我们还应借鉴亚氏重视公民体态和形态发展的体育观,将健美、力量、体形等指标均能纳入评价体系,使我国青少年具有健康身体的前提下,兼具优美的体态和文明的举止,这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改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3.4重新审视学校体育价值,深入挖掘体育的德育资源。亚氏不仅关注身体的发展,而且还注重体育对品德的培养,他要求体育需培养公民勇毅的品德,从亚氏对勇毅的论述来看,它属于今天德育的范畴。德育是我国教育领域里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然而,当前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存在重说教灌输,轻情感体验;重书本教育,轻实践教育的问题[29]。德育的培养需要情感体验与实践教育,这与亚氏对勇毅品德的培养有异曲同工之处,亚氏认为,勇毅是在艰苦的体育训练过程中自然养成的,这其实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体验过程,其给我们的启示在于:体育作为一种以身体练习为媒介的教育方式,较之于其他课程有着更为开放的环境对学生进行教育,有着更为多样的实践与体验过程,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例如,一场体育比赛中,学生往往需要坚强的意志品质克服身体上的疲劳和酸痛,同时比赛中所需要的团体意识、对抗竞争、规则遵守,又体现了合作、拼搏、责任等品质,这些素材为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实践体验路径,是其他任何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我们理应充分挖掘,使之服务于学生。这也意味着学校体育须承担德育的任务,自然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因此,我们应重新审视学校体育的价值,重视学校体育在品德培养方面的作用。

4结语

古希腊民族一以贯之重视身体发展的风俗习惯对亚氏体育思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之希腊奴隶主制度的危机时期,促使亚氏寻求解决城邦问题的良方,他希望通过教育来培养智勇双全的公民,从而达到复兴城邦的目的。因此,亚氏体育思想的核心观点就是教育,他以城邦公民为教育对象,凭借效法自然与具身体验的训练方法,希翼培养公民勇毅的品德和美的身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亚氏的体育思想对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仍有借鉴意义,我们应认真吸取其中的“养分”,当然,任何伟大人物也无法跳出所处时代的藩篱,亚氏的体育思想也有其局限性,我们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照单全收。

作者:饶林峰 吴礼剑 单位:1.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