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话题在气象新媒体服务的应用

时间:2022-11-16 11:16:42

微话题在气象新媒体服务的应用

摘要: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型互动媒体正改变着现代气象信息传播模式。应用微话题加强与公众的互动,持续做好重大天气过程跟踪服务和科普解读,对于扩大气象服务受众面,增强气象服务亲和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简要分析气象政务微博微话题应用的典型案例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合肥气象”官方微博微话题应用的现状、特点和成效,提出了一些改进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微话题;气象服务;新媒体

21世纪初,互联网开始影响人类生活。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59.6%。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政务部门逐渐入驻互联网,分别开设了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各地气象部门也先后开设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权威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信息。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内容丰富多元化,与气象信息传播的需求不谋而合,因此成为现如今气象信息服务的主要途径之一。据统计,气象微博、微信等官方新媒体服务覆盖人群已超过6.9亿,影响力位居各部委前列。截至2018年12月,在全国政务微博粉丝数排名前20中,气象部门占4个。一些气象部门职工结合工作实际,分析探讨新媒体在气象信息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及改进提升对策。如:骆月珍等认为微博是未来气象信息传播的主流阵地,要通过“新、奇、趣”来吸引关注、引发互动[2]。高迎新等概括了微博的作用在于能够最快捷、最全面的反映气象预报的各种资讯[3]。谢坤等结合微博、微信气象服务的经验,提出发挥不同平台优势开展服务的思考建议[4]。一些学者基于信息传播理论研究分析了气象新媒体服务中信息传播的特点、效果及策略。尹仔锋等对微博气象传播效果进行分析,指出微博传播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于一体,具有去中心、碎片化、平民化等特点,非常契合气象服务需要,运用得当,可以加快气象部门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的步伐[5]。钱浩然等分析认为,相比较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使得气象信息传播从“媒体本位”逐渐向“受众本位”转变,提出要在新媒体中形成新的内容定位、受众定位,形成两种不同渠道、不同内容的互补机制,用全新的方式构建气象信息传递内容和传播形态[6]。本文在简要分析气象政务微博微话题应用的典型案例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合肥气象”官方微博在气象服务中应用微话题的现状、特点和成效,分析表明应用微话题是加强与公众互动、持续做好重大天气过程跟踪服务和科普解读的有效手段,可以扩大气象服务受众面,增强气象服务亲和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传播力和服务效果。最后对改进提高微话题应用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1微话题的基本概念

微话题(以下简称为话题),就是根据微博热点、个人兴趣、网友讨论等多种渠道的内容,经过话题主持人补充修饰和加以编辑的,与某个话题词有关的专题页面。微博用户可以进入该页面发表微博进行讨论,同时话题页面也会自动收录含有该话题词的相关微博。在微博时,输入双井号##,#号内的关键词即为话题词。话题作为微博中最重要的一种兴趣主页,具有非常明显的互动价值和传播价值。

2气象政务微博微话题应用的典型案例

全国气象部门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互动性强等优势,每天滚动天气实况、预报预警、防御指南和科普知识等服务信息,拓宽了气象服务途径、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一些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过程中,微话题的应用具有非常好的吸引关注、增强互动、扩大传播的效果。2017年,“@中央气象台”在微博开展“我给台风起名字”征集活动[7],引发了全民热情参与、脑洞大开,话题阅读量5738万,一周内多次进入热门话题排行榜,并被多家媒体转发报道。这一次史无前例的征集,被网友票选成为2017年微博年度影响力事件。中国气象局官方微博“@中国气象局”,围绕季节转换策划文章、运营话题[8]。其中,话题“最美春天”阅读量1.3亿(2019年春天),“嗨,夏天”阅读量达1.2亿(2018年夏天)。针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气象服务设置的话题更是会形成热点传播。台风“利奇马”是2019年以来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浙江台风中第三强(仅次于2006年台风桑美和5612号台风),具有登陆强度强、陆上滞留时间长、风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灾害影响重等特点[9]。“@中国天气”针对台风“利奇马”打造了5个阅读量过亿的原创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超28亿,其中话题“台风利奇马”阅读次数17.3亿,讨论次数38.9万,6.1万微博用户带话题原创微博。话题“山东暴雨红色预警”同时成为“热搜第一”“微博热门”“热门话题榜”。

3“@合肥气象”微话题应用分析

“@合肥气象”是合肥市气象台的官方微博,作为市级气象台运营的官方微博,目前粉丝量不大(2.7万),每天常规天气预报和头条文章,有灾害性天气过程时会适时预警、实况和科普文章等,也结合季节变换、重大活动等策划专题服务和活动,近两年均被合肥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授予年度影响力、最具影响力政务微博。话题的应用也起到了非常好的吸引关注、增强互动、扩大传播的效果。3.1话题设置“@合肥气象”的话题设置分3种类型:一是开设了一些固定话题,如早、中、晚间天气预报等;二是参与了一些气象行业或社会通用话题,如灾害天气预警、“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等;三是根据服务和活动需求即时设置一些专题话题,如“合肥气象送温暖”“合肥气象小课堂”等。在这些话题中,固定话题和专题话题都是自创话题,都带有合肥气象的明显标识。参与的通用话题或者是行业专业用语或者是社会热点话题,大家都来用,没有鲜明的主体符号。3.2特征分析表1列出主要自创话题的特征信息,数据取自微博话题栏目。阅读次数是话题在微博平台内各个场景下被阅读的次数加和总量;讨论次数是带话题参与讨论的微博量总和(包括原创微博和转发微博);微博平台根据用户为某一话题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做出的贡献计算出话题贡献度,并列出话题贡献者排行(表1中斜杠左边数值为“@合肥气象”的排行,右边为贡献者总数)。从表1可以看出,常规的天气预报,必须每天固定时间,内容、形式都很稳定,设置成固定话题。早中晚三次预报中,早间预报的关注度最高,互动也最多,说明铁杆粉丝们一大早通过微博查阅天气预报,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早中晚预报都有一定的话题贡献者,说明有用户主动传播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是全国气象部门非常重要的业务。暴雨是一种最常见的灾害性天气,通用话题“暴雨蓝色预警”有非常好的传播度,阅读次数1.8亿,讨论次数1.3万,带话题原创微博的人数为3520,“@合肥气象”在这个话题贡献者排行中没有上榜。参与的另一个通用话题“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也有非常好的传播度,阅读次数1.5亿,讨论次数68.2万,带话题原创微博的人数2.4万,“@合肥气象”在这个话题贡献者排行中列29,贡献度83。可见,参与传播度好的通用话题可以达到很好的“蹭热度”的效果。根据服务和活动需求即时设置的专题话题,是最能体现新媒体平台优势的。2018年1月持续多日的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后,“@合肥气象”从1月31日开始进行为期一周的“合肥气象送福利红包”的线上活动,同步开设“合肥气象送温暖”话题,,话题阅读次数10.7万,讨论次数574,带话题原创微博的人数不多,仅2人,但很多人通过转发“@合肥气象”的原创微博体现出对话题的贡献度,所以话题贡献者排行中有近20的贡献者。这是“@合肥气象”第一次策划线上线下活动并同步运营话题,很有成效,话题讨论次数为自创话题中最多的,出现一群话题贡献者。3.3效果分析“@合肥气象”在新媒体气象服务中尝试应用新浪微博的话题功能,起到了非常好的吸引关注、增强互动、扩大传播的效果。常规天气预报采取固定话题设置,相当于开设“专题栏目”,形式具有稳定性,增加此类内容的辨识度,有效地培养了粉丝的使用习惯,增强了用户黏度。参与传播度好的通用话题,达到很好的“蹭热度”的效果。策划活动与话题同步运营,充分应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很好的提高了气象服务的传播度。新浪微博设有“政务微博气象榜”,排行榜综合考察的维度包括:传播力、互动力、服务力和认同度,在此基础上得出总分。在“合肥气象送温暖”活动期间的2月4日,“@合肥气象”取得最好单日成绩(见图1),挤进政务微博气象榜前20名,在季度评价中“@合肥气象”获得新浪微博2018年第一季度气象行业最具成长力双微排行榜全国第五。可以看出,话题及活动策划对新媒体影响力的正面影响。

4结论与建议

如何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及时性、互动性强的特点,与气象部门专业权威性的优势进行有机结合,是做好气象新媒体服务的关键。微话题是提升微博吸引力、传播度的一种途径,气象服务中及时捕捉社会关注热点,精心设置话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吸引更多感兴趣的网友关注、讨论,提高传播度,从而扩大气象服务受众面。“@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等行业大V在新媒体气象服务中充分利用微话题的传播优势,在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过程中精心策划文章、运营话题,起到了非常好的吸引关注、增强互动、扩大传播的效果。“@合肥气象”通过设置固定话题、参与传播度好的通用话题、策划活动与话题同步运营等方式尝试应用微博平台的话题功能,应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很好的提高了气象服务的传播度。当前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正在发展成为公众气象服务的重要平台,要学习借鉴优秀政务媒体的好做法,不断提升气象新媒体服务影响力。1)了解分析网民需求,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气象服务产品;2)探索应用更多适于网络平台的表达形式(网络语言、表情、多媒体等);3)增强与粉丝交流,同步设置话题与线上线下活动,充分吸引受众参与互动;4)加强业务人员新媒体技能培训,提升新媒体素养。

作者:程鲒 冯妍 单位: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