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概论”串讲讲义2

时间:2022-08-29 04:21:00

“思想概论”串讲讲义2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近代中国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因而有它自己的许多特点。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作了6点分析。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对象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主要任务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求得民族的独立和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统治,求得人民的解放;革命的动力应该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了巨大影响,制约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

(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两大历史任务。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2)相互关系。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三)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革命不是人为制造的,革命的发生与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反动统治者逼出来的,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斗争及其尖锐化的结果。正如所指出:这些矛盾的斗争和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近代和现代中国革命,正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革命的阶级和政党的任务是正确认清革命的形势,把握革命的动机,掌握革命的规律,在革命潮流到来的时候,不失时机地去迎接革命。近代中国革命的发生是中国革命的阶级顺应革命形势的必然结果。

(四)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其历史地位

正如所说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孙中山是第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辛亥革命成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最高峰。

第一,辛亥革命在比较更完全意义上开始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科学评价。这场革命最终赶走了皇帝,推翻了清王朝,宣告了在中国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第二,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这是辛亥革命的最主要的历史功绩。首先,通过这场革命,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了临时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其次,孙中山还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最后,辛亥革命在中国人民中撒播了民主革命的火种,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民主精神普遍高涨。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历史性的巨大进步。同时,由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令,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第三,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推翻清政府,是一场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但是,由于清政府早已是“洋人的朝廷”,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这场革命实质上具有反对帝国主义的性质。

第四,辛亥革命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天生的软弱性,辛亥革命虽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辛亥革命使中外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在以后的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统治阶级始终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序,统治集团内部长期地分裂、混战,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创造了条件。

总之,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理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辛亥革命及其以后多次奋斗的失败有力说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五)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1.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剧烈变动,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创造了条件。

第一,经济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第二,政治上,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三,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四,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2.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是通过实现的。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中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对运动的胜利取了决定性的作用。

(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八十年前,在中国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壮阔斗争中,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澎湃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深入的必然结果。

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②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④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从各个方面给予的实际帮助,从外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中共一大没有认清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由于当时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以及由此决定的中国革命的性质、特点等,缺乏明确的认识,因而笼统地提出要领导无产阶级进行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任务和奋斗目标。实践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同时,必须确定现阶段革命的任务和相应的斗争策略。

中共二大初步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出: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第二步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党的二大分清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找到了两个主要革命对象,但仍旧不懂得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

中共三大提出与国民党合作以建立广泛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将如何处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由于陈独秀主张“二次革命论”,认为中国民主革命只能以资产阶级为主体,革命胜利后先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然后无产阶级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中共三大没有提出在国民革命中争夺革命领导权问题。

中共四大明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思想,也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但中共四大对对政权和武装斗争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

这一时期在1925年11月填写的《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中基本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基本思想,这些思想成为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前身,同时在这一时期的的其他著作中,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中又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第一次把中国的资产阶级科学地分成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个部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作了精辟分析,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从而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一些基本思想。

1948年4月,《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明确地把官僚资本主义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一起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指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这样就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权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换句话说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它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严重束缚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最落后的生产关系和最腐朽的上层建筑,是中国贫困落后的根源。只有推翻三者的统治,中国的生产力才能获得解放,中国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革命直接目标是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根本目的前提,而后者则是前者的必然结果。

(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1)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2)主要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3)最主要对象:帝国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联系,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严重阻碍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首先,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结合在一起,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其次,官僚垄断资本主义,不但压迫工人农民,而且压迫城市小资产阶级,损害中等资产阶级,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除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以外,在国内,还要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动力就是“人民大众”,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1.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1925—1927年间,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论证了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可靠的同盟军的思想,阐明了党在农民问题上应当采取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路线。

第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他们承担着社会的基本生产任务,处在社会的最低层,受压迫最重要,生活最为悲惨。鸦片战争后,农民内部的分化十分激烈。富农是农村的资产阶级,在农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可能参加;中农可以成为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是革命动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农是中国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来源:

第二,中国农民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决定了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无产阶级无论反对帝国主义,还是反对封建主义,都必须依靠广大农民。

第三,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内发生过两种错误倾向:即一种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它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另一种是以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它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也忘记了农民。国民革命失败后,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地依靠农民,深入农村发动和组织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把中国革命引向复兴。

2.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之一

农民以外的各种类型的个体劳动者即是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知识分子从他们的家庭出身、政治立场、生活条件看,多数可以归入小资产阶级范畴。小资产阶级不属于资产阶级范畴,它与资产阶级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劳动者,后者是剥削者。他们都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也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和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

3.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夹缝中生长起来的。一方面,它要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到封建主义的束缚,所以,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它们有革命的要求,具有革命性、进步性;另一方面,它们又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又有动摇性、妥协性。民族资产阶级这种两重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它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

(五)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工人阶级不但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最基本的动力,也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第一,无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中国革命对象的异常强大,包括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者勾结在一起,共同破坏中国革命。因此,中国人民要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阶级,联合各革命阶级,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使得它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第二,中国无产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由其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具备了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的优点,主要有:①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②富于组织性、纪律性;③没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除了上述基本优点以外,中国无产阶级还有许多特殊的优点。这些特殊优点主要是:①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残酷性和严重性是世界上少有的,因此,它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革命的坚决彻底性;②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他们结成紧密的联盟。③中国无产阶级开始走上革命的舞台,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中国社会里最有觉悟的阶级。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特殊优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的一个特别能够战斗的阶级,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由于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此,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即使在后开始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是:

第一,新民主主义是无产阶段及其政党领导的的。之前,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后,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阶级革命的范畴。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的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一方面,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殖民地的控制;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建立并积极扶持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在这样的时代里,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生的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它就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之前,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都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

第四,革命的前途问题也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之一。一般地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途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七)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关系的论述

(1)关于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关系的论述。

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问题实际上是怎样处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两者的关系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又是紧密衔接的两个阶段。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认为无产阶级及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这就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后,建立起几个革命阶级联合政权,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这就是社会主义革命。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正是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于1939年12月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明确提出:“每个共产党须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的完成。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2)两个阶段革命的区别: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成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革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以后进行的,它的任务是完全消灭城乡资本主义的成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3)两个阶段革命的联系:

①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②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4)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在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上,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即把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者的区别,没有看到两者的联系,要在两个革命阶段之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二是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两种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