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私法劳动法定位分析

时间:2022-02-28 10:59:46

特别私法劳动法定位分析

【摘要】民法是私法的一般法,劳动法是私法的特别法,在现行法律框架中,依附性劳动的本质是用人单位需要明确给付内容基本关系。基于劳动力资源深受市场资源的影响,劳动法的发展变化深受民法变化的影响。为此,文章立足于劳动法和民法的关系问题,就《民法典》背景下劳动法实施和属性界定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劳动法;《民法典》;私法

从理论角度上来看,很多学者认为劳动法属于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劳动法是一种特别的私法,在法律适用范围内,劳动法案件不适合应用民法规则进行界定。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劳动法和民法之间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劳动法的制定参考私法制定模范。

一、从劳动关系角度入手辩证看待劳动法或民法的关系

劳动法曾经在很长的时间内属于民法的内容,但是其不断显示出与民法不同特征后,其变异性已经成为冲破民法传统的独立法律部门,从而体现出与民法不同的特征来。劳动法和民法的区别具体表现如下:①依附性的阶级法角度看待不同。民法属于纯私法,以个人利益为核心,以人的平等和自治为理念,当事人之间处于平等的地位。劳动法属于社会法,是一种带有很强人身权色彩的,关系到雇员生存基础的法律关系。民法的实施是以抽象性的人的自由为立足点,将人的存在关系归咎于人的意志。劳动法则是通过阶级属性来确定的具体的依附关系。②依附性的债法角度看待不同。依附性的债法视角主要是指依靠传统债法的规则和理论来解释各个劳动法中的特殊现象。债的基本关系是一方当事人对另外一方承担的义务,这种承担义务的行为被确定为债代表标的。劳动关系是一种以行为为标的债,这种债在劳动关系中无法提前给付。

二、从社会主义市场资源配置角度入手辩证看待劳动法和民法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所配置的劳动资源是劳动法无法摆脱民法的一个根源。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一系列劳动行为的发生都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劳动力资源配置基础上。在市场自由化的环境下出现了基于合同的劳动关系,这种劳动合同催生出劳动法,也是劳动法具体实施的一种表现。在自由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劳动法想要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效用需要始终依附于民法的发展。第二,基于民法的劳动法能够更好的保护劳动人民。劳动人民基本利益的保证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而想要有效保护劳动人民的利益需要借助依靠民法的劳动法。劳动法中涵盖了很多对弱者保护的内容,而这一内容在私法中也有着十分深刻的体现。因此,想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更好的保护劳动人民的利益需要将劳动法和民法结合在一起,通过结合更好的发挥出民法和劳动法在保护劳动人民利益方面的作用。第三,劳动法的社会法属性使其和民法存在密切关联。劳动法属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体系,是社会法的一种体现,而社会法是和民法共同并立的一种法律部门。因此,劳动法可以独立于民法的基本范畴。但是在当前社会范围内对社会法的定义仍然不够明确,狭义的社会法是社会赋予的法律形式,在具体实施操作的时候会涉及到公共权力主体向私人从事社会工作给付规则。广义上的社会法是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保护的一种法律。

三、从技术角度入手辩证看待劳动法和民法的关系

劳动法本身不健全。劳动法是关于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科学完善的劳动法能够更好的规范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但是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劳动法自身存在的技术性问题使其无法脱离民法独自发展。劳动法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如下所示:①和劳动法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当前,社会范围内实施的劳动法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规范,更多的是一种劳动政策宣言,涉及到的关于国家劳动政策解读角度,而和劳动人民自身利益保障相关的内容涉及较少。②应用绝对性的规则泛泛的表达一种绝对确定的规则。劳动法细则中所涉及的一些内容以偏概全、界定不明确。比如在《劳动法》第八十条中有这样的描述“劳动争议经调解达成最终协议的内容需要当事人积极履行”在这一规定中涉及到的是用人单位在内部设立调解委员会来调解协议的履行。但是从常识角度上来看,企业内部设立的调解委员会不属于司法结构,也不是行政机关,无法对协议的调节起到重要监督和规范作用,仅仅能够凭借当事人的个人行为来实现。第二。关于劳动关系关键词的解读使得劳动法和民法定义相区别。劳动关系和一般性民事关系的不同之处在于劳动关系中涉及到较多的彼此照顾和义务履行内容,受这些内容规范的影响,一些学者会认为劳动关系是一种人身关系,劳动法和民法本身是不相容的。第三,公法在私法层面上的效力体现。从公法角度上来看,劳动法独立于民法。劳动法中涉及到大量的公法规范问题,因此在区分劳动法和民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现代民法本身是否体现较多的公法行为规范问题。同时,还需要学会区分公法性规定和强制规定的区别,通过法律的界定来更好保护劳动者权益。

四、从结构论角度入手辩证看待劳动法和民法的关系

劳动法和民法的界定问题还需要结合所在的社会环境进行区分,从社会结构角度上来看,关于劳动法和民法的关系问题社会范围内存在两种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在处理劳动法和民法关系的时候需要始终保持劳动法的独立,并从劳动法和传统民法中来总结出应用劳动法和民法的规则。从私法的角度来看,符合民法基本审核的民法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第二种观点是劳动法不会独立于民法存在,民法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吸收和借鉴社会发展理论,进而实现对民法本身的完善。以上两种看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而出现这种局限的原因是没有仔细解读私法法典内容。解读民法和劳动法的关系问题需要面向未来社会环境,首先,在民法法典立法中根据社会发展实现对民法的社会化改造,并在劳动合同法的内容中融入更加持续性的发展规则。其次,从内在体系上看民法和私法的界定关系,基于民法是市场资源配置下的法律形式,劳动法可判定为一种立足于市场经济的一种特殊性私法。

五、从应用论角度入手辩证看待劳动法和民法的关系

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待劳动法和民法的关系。根据《劳动合同法》中“单方解除制度”的规定争议来重新看点劳动法和民法的关系,基于民法的规定弥补劳动法视角下合同履行和解除的持续性问题。将持续性的债关系区分为拥有明确期限要求和没有明确期限要求的基本内容,其中,对于没有确定期限持续性债的关系,当事人可以在合同存续的过程中来终止,这种操作的本质是当事人通过单方面的行为为这种没有期限的债的关系确定期限。没有确定期限的持续性债的关系的预告解除在本质上是一种单方解除。和不确定期限的持续债关系相比,确定期限的持续性债关系因为期限的规定,需要双方能够共同遵守规定。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劳动法和民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表现为劳动法是一种特别债法,在原则上存在契约自由。劳动法是民法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用传统民法理念无法解决劳动者与用工方冲突的产物;二者存在的目的都是体现社会公平,维护和谐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现代劳动法是民法社会化的产物,劳动法的重要内容劳动合同法仍有相当程度的私法性质。劳动法与民法的关系问题是法学的研究重点,但在我国目前的理论和实践中对二者的关系问题没有形成科学的认识,文章从劳动关系、市场经济、技术、结构和应用角度具体区分了民法和劳动法的关系问题,通过分析旨在能够帮助人们对民法和劳动法的社会应用问题形成一个深刻、清醒的认识,处理好劳动法与民法在立法和法律适用中的关系,从而有效解决实践中劳动合同法是否纳入民法典、民法规则能否以及如何在劳动法中适用等问题,更好的发挥出这两种法律在约束和规范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建峰.劳动法作为特别私法《民法典》制定背景下的劳动法定位[J].中外法学,2017,29(6).

[2]沈建峰.《民法典》制定背景下的劳动法定位[J].社会科学文摘,2018(2):77-79.

[3]陈湘桃.论我国劳动法的特别私法地位[D].2016.

[4]李广德.民法典编纂背景下劳动法典立法的初步展开[J].地方立法研究,2017(04):14-23.

[5]曹鸣红.浅议劳动法与民法的关系[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9):11-12.

[6]郑尚元.民法典制定中民事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之功能与定位[J].法学家,2016(6):57-69,共13页.

[7]战东升.民法典编纂背景下劳动法与民法的立法关系——以“类似劳动者型劳务提供人”的保护为切入点[J].法学,2018,443(10):97-108.

作者:吴涛 单位:云南省司法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