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时间:2022-10-15 10:30:07

水利工程建设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摘要:水利建设工程的内部审计工作,是对风险的科学化防控方法,可以加强防控内容,实现科学管理,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内部风险成因进行有效地控制,是提高整体水利工程水平的有效手段。文章从内部审计工作作用于风险管理的具体方式展开讨论,并从具体细则的方向出发,提出可行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审计;风险管理

1.水利工程中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存在的优势

1.1对风险客观、全面的反应。水利工程项目内部审计的组织者,直接对水利行业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该部门不仅是法律执行者,也参与到项目执行办法的制定工作当中,因此,对于相关的法律规定有着较为深刻与透彻的理解,无论是在执行细节,还是标准要求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全面性、深入性水平。水利工程的审计部门,在组织上是独立的,不参与到工程项目的建设活动中,从这一点上,可以充分保证其部门所开展的审计工作,能更有效的从整体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并能站在更为客观的立场上,对不同阶段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提出合理的建设性意见,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提供风险管理措施。1.2对于被审计对象风险的前瞻性。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者,其位置必然是水利工程行业内的上层,在开展审计工作之前,就拥有较多的信息资源条件,可以通过对其它相类似的审计事件的案例分析,直接类推出当前被审计对象的大致信息,还可以在自身级层的权限内,通过相关活动,直接得出对于本次事件结果的初步判断,体现出审计工作组织者的前瞻性水平。1.3风险识别预评估的专业性。水利工程的内部审计人员,通常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在内部审计过程中,不仅表现出高效率水平,在对风险进行甄别的过程中,还能敏锐的对高隐蔽风险进行识别,表现出较高的专业性水平。1.4对风险内容的灵活掌控。首先,在风险披露的范围内,具有明显的灵活性特点,可以通过内部交流、通报公示等不同形式对其进行处理。其次,可以对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预估,用更加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高效处理。第三,能灵活的对发生风险情况的内因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将造成风险的主、客观因素有效的区分开。

2.内部审计工作对于风险管理的工作方法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程序中,通常包含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规划设计、施工前准备措施、建设施工执行、竣工工程验收这几个不同的阶段。内部审计工作以及与其相对性的风险管理,也应当以这几点内容为主要的监管对象,在事前的风险识别、事中的有效控制以及事后的治理工作中发挥出优势性作用。2.1强化风险管理的识别与审查。将水利工程内部审计工作与风险管理结合起来,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对于风险点的识别与审查,并对其种类、是否已经进行管理等信息进行确认。在进行风险识别的过程中,应对其具体的内容、与其他因素的关联水平,进行充分的实验论证,并以以往的经验作为参考依据,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控制。第一点,全面细致的详细排查,以国家对于建筑行业的预算定额编制序列为参考,设立相应的排查顺序,逐个进行排查。第二点,随机的进行抽查,对于项目中设计到的问题,进行不规则的抽样调查,使检查工作更加全面细致。这种方法,通常也会针对大规模的调查计算,从整体数据中按照比例抽取个案进行分析。例如,在整体数据中,分为3段,并每段抽取20%所谓审核对象。第三点,工程图纸审核操作。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大都使用标准化的工程施工图纸,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可先对标准预算以及决算造价进行编制,充分利用定性图纸进行对比审核。同时对产生的设计变更内容,展开详细的单独审查,不仅保证审查工作全面性水平,也使得审查工作的质量得到可靠的保障。第四点,对比审计法。在同一水利工程的内部,在几个独立标段中,运用独立对比法,先对各个受审标段的相似处进行核查,然后方向性的针对各标段中存在较悬殊差距的重点问题,展开单独审核,以此保证审查工作的有效性。2.2针对风险点提出恰当的评价。进行水利工程的风险管理,应当对发生风险问题的可能性与威胁程度进行评估,并在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上归纳出风险整体表现。负责水利工程内部审计工作的部门或人员,要在对于项目有充分且具体的掌握基础上,对已经定性的风险内容恰当性进行评价,并对于误评、漏评进行更正。在水利工程的项目中,风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更应当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在工程量的条件下展开审查工作,使内部审计下的风险管理更具恰当性。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清单制的基础上,审计工作要以现场签证的审查工作为切入点,在量价分离、量固定的基础上核定实际的工程量,使审计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合理性得到保障。2.3分析风险管理措施的可行性。针对性、经济性以及可行性原则是水利工程风险应对措施的基本,通过以下方法对其原则进行保障。第一,风险回避。在充分考虑项目风险,以及该风险所引发的实际损失的前提下,主动地放弃该项目的执行,避免造成巨大的风险,为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通过回避措施进行风险处置的方法。第二,风险控制。对于一些可控性较强的风险内容,项目管理部门会制定并落实相关的制度方法,以此减少风险发生时造成的工程损失。这种方法,是现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风向管理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第三,风险转移。将项目内部的风险,有意识的转移给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其他单位承担,通过合同条款规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使双方对协约的履行得到法律保护,并利用保护性条款控制风险范围,降低影响。在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评价时,首先,要对相应措施的可行性,是否起到了对风险的防控作用展开分析,使其能够将风险影响降到可承受范围内。其次,根据当前水利建设工程的项目特殊性,分析防风险措施的具体可行性。如果有效性与可行性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发挥岗位作用,提出相应的合理方案以及应对措施。

3.落实水利工程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具体事项

我国水利工程投资在2002-2008年间成下滑趋势,在2009年才开始步入正轨,其中“十二五”比“十一五”期间的建设投资增长了183.85%,使得水利建设呈现出全面加速。为此,大力发展水利工程项目成为各地区经济提升的重要组成。要想落实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首先,应当体现出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在审计工作中必须以相关法律为依托,与审计对象进行事先的具体约定,不能随意的对约定内容进行临时性的增减或是减少,在保证审计内容完整性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相关的成本投入,以达到控制人力与财力输出的作用。其次,要强化审计结果的指导性。内部的审计工作不仅要以实际产生的数据资料内容为依托,对工程产生的风险性进行准确的描述。同时还应当将情况与向类似的项目审计结果进行全面的比较,以此,在总结和分析中归纳经验,使其成为指导今后类似项目审核工作的的基础,提高审核水平与工作效率。最后,应当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从业务能力的角度上分析,审计人员务必要保持独立性水平。不仅要对相关法律进行透彻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在设计、施工手法、监管工作内容等各个方面,不断的实现自身能力水平的完善与提升,增强综合业务能力的同时,可以独立的完成自身岗位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另外,审计人员还应当保持在精神层面的独立性。在始终坚持客观水平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杜绝与被审计的事项或部门产生利益关系,在坚持自身清正廉洁的职业道德的同时,更加严肃、有效的发挥出岗位赋予自身的监督、评价以及服务作用,使水利工程内部审计工作的风险管理保持良好的功能性水平。

4.结语

通过对审计政策严肃性、风险管理指导性等细则的分析,清晰了整体水利工程建设内部审计的指导方向。并在强化审查力度、完善评价标准、分析管理措施几方面的配合下,综合落实审计工作对于风险管理的作用,使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质量标准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俊.水利工程建设中风险管理的主要途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8):80.

[2]张明华.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风险控制与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06):182-184.

[3]张雪青,任希军.合理应用风险管理技术实现水利工程效益最大化[J].吉林农业,2017(10):75.

作者:张红 单位:新疆乌苏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