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生植物展览设计与景观分析

时间:2022-12-12 09:42:02

阴生植物展览设计与景观分析

摘要:阴生植物种类丰富,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在家庭园艺、景观营造中具有重要价值。以上海植物园阴生植物展为背景,以三类阴生植物(苔藓、蕨类、苦苣苔)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阴生植物展览的设计原则与思路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分析了阴生植物展览景观的主要形式与效果,为今后阴生植物在展览和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阴生植物;展览设计;景观分析

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适应性不同。有的植物生长需要全光照,被称为阳生植物;而有些植物在比较弱的光照环境中生长良好,栽培这类植物需要在庇荫环境下,被称为阴生植物。阴生植物的特性正好可以满足室内栽培展示的需求。目前,以阴生植物为展示对象的专题展在国内尚不多见,主要集中于某类阴生植物的科普展,如万松书院苔藓科普展、浙江自然博物馆的苔藓科普展、深圳原生蕨类展等,以植物种类介绍科普为主,而以景观营造为主的阴生植物展较少。结合园林景观应用的植物展览形式更加丰富,别具一格的造景方式更加新颖动人,对于引导阴生植物家庭园艺消费、林下空间的美化、拓展园艺空间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让专类植物科普更加活泼生动。因此,以上海植物园两届阴生植物展为例,总结展览景观的主要形式与效果,为今后同类型的专题展和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1阴生植物展的主要植物类群

1.1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苔类植物、藓类植物和角苔类植物的总称。全世界共有苔藓植物21000种左右,数量上仅次于被子植物,其中苔类约7500种,藓类约1315000种,角苔类约200种。苔藓植物分布广泛,在潮湿森林的地表、树干、树枝,人居环境,高山寒原,沙漠和极地等恶劣环境中均有分布,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植物之一。苔藓植物的生长型多样,有丛集型、交织型、平铺型、扇型、悬垂型、树型等。色泽除了绿色外,还有银白色、红褐色、紫黑色、棕黄色。苔藓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极为丰富,是作为地被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微景观营造的重要材料,如耐阴湿、叶片两列扁平形排列的凤尾藓属(Fissidens),较粗壮、形如小树苗的万年藓属(Climacium),生长紧密的白发藓属(Leu-cobryum)、金发藓属(Polytrichum),悬垂、蔓生的蔓藓属(Meteorium)、小羽藓属(Haplocladium)等。1.2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中较为低等的一类,共35科160属,形态结构多样,幼叶、羽片等植株结构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种类最为繁多。根据植物生活的生态环境与适应性,蕨类植物可分为土生类、攀援类、附生类、石生类、水生类、急流类。园艺展览中展示的品种通常以土生类为主,攀援类、附生类为辅。目前上海植物园阴生植物展展示的品种以蕨类最大的4个科为主,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和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在园林应用中,紫萁(Osmundajaponica)、观音座莲属(Angiopteris)、狗脊(Woodwardiajaponica)、贯众(Cyrtomiumfortunei)等大中型蕨类是很好的庭院栽培植物,铁线蕨(Adiantumcapillus-vener-is)、巢蕨(Neottopterisnidus)、瓦氏鹿角蕨(Platyceriumwallichii)、骨碎补(Davalliamariesii)、卷柏(Selaginellatamariscina)等都是较为不错的室内景观栽培植物。1.3苦苣苔科植物。苦苣苔是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的简称[1],全球约150属3700余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南部、非洲、欧洲南部、大洋洲、南美洲及墨西哥的热带至温带地区[2]。苦苣苔主要生长于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岩石上或石灰岩岩壁中,以及潮湿的溪边、沟边石上等[3],其较好的耐阴性、丰富的花形花色使其成为阴生植物展的主角之一。观花价值较高的有岩桐属(Sinningia)、非洲堇属(Saintpaulia)、长筒花属(Achimenes)、扭果苣苔属(Streptocarpus)等,叶片斑斓奇特的有喜荫花属(Episcia),其中从展览花期上来看,以石蝴蝶属(Petro-cosmea)、喜阴花属、非洲堇属的表现相对突出,无需更换品种。在园林应用中,常用到的苦苣苔科植物有半蒴苣苔属(Hemiboea)、芒毛苣苔属(Aeschynanthus)、扭果苣苔属、喜荫花属、非洲堇属等,具有养护简便、花期较长、抗病虫害性强的特点。

2阴生植物展的设计原则与思路

2.1设计原则。2.1.1营造适宜生境。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具有湿润、弱光的特点,干燥、炎热的展示空间则不符合其生长条件,需要根据展示植物的原生境特点进行调整。在展览中,常通过物理降温与加湿、调整室内灯光、科学养护等方式,营造阴生植物的适宜生境。2.1.2展示主次分明。在展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需突出展示主体,避免为达到多层次景观的目的,而导致杂乱繁多。主次分明的景观更具视觉冲击力,通过对比与烘托,体现主体植物类群的特色与趣味。2.1.3植物配置合理。展览中的植物群落设计应兼顾景观效果与配置的合理性。不同的苔藓、蕨类、苦苣苔植物对水分、光照等要求不尽相同,在设计时应根据展览空间和造景要求选取植物类型和展示品种,营造近自然的和谐植物群落,便于养护管理,提升展示空间的生态合理性。2.1.4展示与科普结合。植物专题展的科普形式日渐丰富,除了传统的展牌科普文字介绍、植物标牌等介绍外,使用艺术化的手法对展示植物进行加工,也是目前越来越常见的科普形式。尤其是对体型较大或较小植物或较为稀有的植物,无法整体实物展示,采用科学画、标本拼贴画、高清图像投影等形式能比文字更生动地传达科普信息,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知识需求。2.2设计思路。阴生植物展的设计分为4个阶段:首先在确定主题和展示植物类群的基础上,进行展区规划;其次根据植物类群或展示形式进行分区规划;然后组织游线,避免游客走回头路,同时可融入感官体验;最后从品种多样性与景观丰富度出发,选择展示品种,营造多重景观,布置科普内容。

3展览景观的主要形式与效果分析

3.1立体景观。阴生植物的立体景观形式有苔藓墙、苔藓画、垂吊展示等。苔藓墙是目前日渐热门的立体绿化形式。苔藓质地轻盈细腻,是立面绿化的优良材料。展览中在重要节点前设计障景的苔藓墙或苔藓画组合,以苔藓平铺的方式,结合枯木、秋海棠(Begoniagrandis)、苦苣苔、小型蕨类,如异羽复叶耳蕨(Arachniodessimplicior)、铁线蕨等植物材料,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让游客产生惊喜感,近距离感受苔藓的质地与形态,同时也是较好的拍照点。苔藓墙也可以图案形式营造立体景观,通过不同颜色的苔藓、染色地衣设计成写意或写实的画卷。如上海植物园第二届阴生植物展,位于一号厅与二号厅的走廊设计了一幅苔藓山水图,走廊狭长空间有限,在Z字型展板的一面设计了一幅绿水青山图,合理的角度摆放使其在视觉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有效增加景观面积。目前在立面景观上展示的苔藓品种有大灰藓(Hypnumplumaeforme)和桧叶白发藓(Leucobryumjuniperoideum),均常见于阔叶林下。大灰藓为黄绿色或绿色,有时带褐色。桧叶白发藓密集生长形成垫状,适合在立面绿化中打造景观层次感。此类景观形式养护简单,持续时间长,目前在室内已有广泛应用,在背阴的街角墙壁应用情况也较好。垂吊展示是将植物吊盆悬挂于展厅墙面上,丰富竖向空间的观赏效果。如鹿角蕨,为蕨类附生植物,在自然环境中贴身于树干上,因其叶片的形态美,将其吊盆种植后放置于墙壁上进行展示最为合适。苦苣苔科好望角苣苔属的岩海角苣苔(Streptocarpussaxorum)也可进行垂吊展示,花梗细长,从叶腋处伸出,并且向四周辐射状伸展,极适合垂吊观赏。3.2近自然景观。近自然景观是在展厅中通过模拟原生境的方式,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形成具有观赏与生态价值的景观,让游客身临其境,欣赏植物群体之美。第二届阴生植物展中,以蕨类植物为主的展示区,选择热带雨林为背景环境,设计大小不同的岛屿,通过置石、微地形营造以及“溪流”的铺设,表达出海上热带岛屿的景观意向,让游客顺着游线产生步移景异的观赏感。植物配置上以大型蕨类为骨架,中型蕨类为主要植物层,小型蕨类与苔藓结合形成地被层,配以苦苣苔、秋海棠、喜阴花等其他植物增添色彩,营造自然野趣。在展示品种选择上,大型蕨类以桫椤科桫椤属(Alsophila)为主,此属多为乔木状或灌木状,如中华桫椤(Alsophilacostularis)、桫椤(Alsophilaspinulosa)等,模拟热带雨林的高大乔木。中型蕨类以高度40~60cm的为主,选择范围则相对较多,保证景观协调即可。小型蕨类以高度小于40cm的为主,厚叶实蕨(Bolbitishainanensis)、长叶铁角蕨(Aspleniumprolongatum)、肉刺短肠蕨(Allantodiasimilis)等都是在展览中应用情况较好的品种。以苦苣苔为主的展示区,利用各类岩石材料模拟苦苣苔的生长环境,在布展手法上采用物展近自然景观自然式种植的方式,在植物种类多、色彩又异常丰富的情况下,着重强调衬托、对比、构图和色彩搭配等方式,最终达到杂而不乱的景观效果。植物选择上除长筒花属(Achimenes)、扭果苣苔属(Streptocarpus)、岩桐属(Sinningia)、芒毛苣苔属(Aeschynanthus)、报春苣苔属(Primulina)等都是苦苣苔科植物外,秋海棠、凤梨科植物、食虫植物等作配植,既能丰富植物品种、提升景观效果,又能增添展览的趣味性。3.3微景观。微景观是自然景观的浓缩,是以苔藓和习性相近的植物作为主要材料,通过修剪组合和艺术加工,从造型、配色等方面进行设计,配以合适的容器、配饰、土壤等,来表现自然美和生活美的一种景观,目前常见的如微景观瓶、缸、苔玉球等[4]。微景观主要有2种形式:一是主题微景观展示,二是组成手掌大小的小景展示。微景观的主题选择范围较广,第一届阴生植物展在2个大型展箱中分别以童话秘境、日式枯山水为主题,设计了2个风格鲜明的微景观。童话主题以树干和微地形作为景观骨架,用彩色砂石模拟河流,以苔藓和小型蕨类为展示主体,苦苣苔点缀其中,装点具有童趣的迷你人物配饰,整体景观具有趣味性,深受儿童群体喜爱。枯山水主题的微景观是日式庭院景观的象征,以沙代水,以石代山,以绿岛展示不同的苔藓品种,日式配件烘托景观氛围,凸显禅意。小景展示的微景观形式是利用小片的枯树皮、枯木和碎石等材料,模拟山峦,以苔藓和碎石间隙中的野草模拟大树,摆放于竹帘上,既具有野趣也不缺乏精致。与盆栽展示相结合,丰富了景观效果,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适用于案前摆放。3.4盆栽组合景观。在植物室内展览中,盆栽展示是最为常见的形式,直接向观赏者展示单体植株的特色,形成一种静态景观。在第一届阴生植物展中,不同尺寸白色积木块堆叠、组合,与黑色室内科普展板,形成曲折的游线和颜色的对比,既避免单面观赏的局限性,又突出了阴生植物的静谧和意境。盆栽展示的盆器对于整体景观而言也是较为重要的,需以整体展厅风格相协调,以暗色系为主,不宜喧宾夺主。在植物组合设计时,将以观株体形态为主的蕨类或体型、蓬径较大的苦苣苔科植物单独展示,于游线转折处摆放,可形成视觉焦点,类似于孤植的种植形式。具体品种如苦苣苔科的喜阴花属、长茎芒毛苣苔(Aeschynanthuslongicaulis)等,蕨类的观音莲座蕨(Angiopterisfokiensis)和大叶骨碎补(Davalliafor-mosana)等。或选择叶形特别的中小型蕨类品种与苦苣苔观花品种组合搭配,苦苣苔小巧玲珑,颜色艳丽,蕨类叶形俊秀,以叶衬花,各具特色,配以日式迷你竹屏风,摆放于案前更显清幽。具体品种如秘鲁铁线蕨(Adiantumperuvianum)、江南星蕨(Neolepisorusfor-tunei)、琼崖舌蕨(Elaphoglossummcclurei)、半边旗(Pterissemipinnata)、非洲堇(Saintpaulia)、艳斑苣苔(Kohleria)、美丽口红花(Aeschynanthusspeciosus)等。

4总结与展望

阴生植物对于丰富林下植物群落,提高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室内绿化面积具有重要意义。阴生植物展不仅是对阴生植物几大类群品种的展示,也是阴生植物在园林应用、家庭园艺领域的初步尝试。两届阴生植物展通过展示阴生植物品种的多样性,设计、初步筛选适合园林造景、室内园艺应用的植物配置形式;通过颜色对比、尺度衬托等设计手法,体现植物的个体美与群落美;通过微景观、苔藓墙等多种园艺布置形式,结合科普装置,丰富阴生植物景观多样性。但同时也存在2个突出的问题,一是阴生植物展示类群较少,目前以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苦苣苔植物为主,可扩大展示植物群体,丰富植物群落景观;二是展示空间局限,两届阴生植物展均在室内举办,空间和范围均受到一定限制,可结合室外自然背景,在林下、背阴处等地作集中展示,推动园林绿化应用。如何利用阴生植物类群的特点,在园林植物应用中合理配置;如何更有效地创新园艺布置手法,丰富植物景观;如何进行品种筛选、加强阴生植物资源产业化开发,仍是日后需要研究的主要方向。

作者:任懿璐 单位:上海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