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错觉艺术在瑜伽服装设计的运用

时间:2022-12-02 08:47:17

视错觉艺术在瑜伽服装设计的运用

随着瑜伽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开展,专业的瑜伽服装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和关注,国内瑜伽服的设计无论从款式外形、色彩搭配及图案选择等方面都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设计师应该对瑜伽服装设计进行定位,细分瑜伽产品,清楚瑜伽理念,加强瑜伽服装设计的文化研究,研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瑜伽服装。本文通过对视错觉的概念及艺术表现形式的分析研究,结合瑜伽传统理念文化,对设计元素进行提炼再创造,提出了视错觉艺术在瑜伽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一、视错觉的内涵

视错觉是一种心理现象,通过视觉所看见的失真或者与事实不符的一种知觉经验,这种感觉会影响观察者直观的心理倾向[1]。约九成的信息是通过人的视觉得到,因此常见的大多数错觉都是视错觉。画家利用视错觉艺术进行创作,用并行线、垂直线、曲线、圆形、正方形等作为绘画的元素,通过一定的排列方式,如复合、并置、错位等视错觉来影响人们的视线,以此产生流动、闪烁、放射、旋转等运动变化的感觉,开发出丰富的视觉性,创造出艺术的美。在瑜伽服装设计中,利用长短对比,松紧对比,形态大小、材质肌理、造型繁简、视觉感觉、色彩明暗对比等视错觉的艺术效果来弥补人体不足,使瑜伽服装与人产生和谐的美。

二、瑜伽服的概念

瑜伽服,指从事瑜伽运动时所穿的特定服装。根据运动场合的区别,可把瑜伽服归为三大类。(一)瑜伽练功服,特点是简洁舒适,透气排汗及适合运动等。(二)瑜伽禅修服,修炼灵性打坐时所穿着,特点是宽松舒服,面料贴合皮肤,与天地融为一体。(三)瑜伽常服,从事瑜伽活动及日常瑜伽运动服装。特点是日常穿着,便捷舒适,兼具休闲服功能。

三、视错觉在瑜伽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视错觉在瑜伽服装色彩设计中的应用。利用距离视错觉,色彩的冷暖效应来进行瑜伽服设计。比如在禅坐、冥想和唱诵这样柔和的节奏时,应该多使用绿色淡蓝系冷色调,在瑜伽活动中柔和色彩使人获得宁静体验,感觉到姻雅温柔的色彩情绪。而在瑜伽体式运动中,则适合使用朱红亮黄类热烈明亮的色彩,使瑜伽运动者充满了能量及动态感。另外,可利用色彩前进后退感来修饰瑜伽练习者体型不足,如在腰部、小腿、手臂等部位采用冷色调色彩来产生收缩感,而在臀部和胸部等部位采用暖色调来强调视觉突出感[2]。利用色彩对比错觉,在瑜伽服设计中可采用肢体与躯干,下衣与上衣,印花色块拼接的方式来引起兴奋的感觉。利用色彩轻重视错觉,采用高饱和度、高明度的色彩,在瑜伽服上可产生漂浮、轻柔、上升的倾向;采用纯度低、明度低的色彩,给人带来沉重,稳健的感觉。因为色彩疲劳错觉,要避开色彩疲劳度过强的暖色调,以保持瑜伽禅修时的宁静致远,防止视觉疲劳。(二)视错觉在瑜伽服装图案设计中的应用。在瑜伽服装设计中,可根据视错觉中点的方向和点的大小变化来强调平面视错效果,也可利用平面大小不同与冲突重叠,增强视线递进感,以修饰美化人体。利用服装透视中不同的视角变化来设计瑜伽服图案,可以增强图案的立体视错觉,增加人体美。采用图底反转的设计形式,在蓝色为底的瑜伽服装上加入黑色四角图案,反过来看,以黑色为底,蓝色为主色调的视觉体验时,可体现腰身收紧的良好视觉效果。虚实视错的应用可加强瑜伽服装的空间构成转换,使之距离较近的为实,距离较远的为虚,以产生远近的视错效果。利用倾斜手法、几何式样及流动的韵律可以产生令人炫目的动态错觉,瑜伽服装设计中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和角度变化的重构,可以丰富瑜伽服的设计语言,产生优美的着装效果。(三)视错觉在瑜伽服装款式设计中的应用。视错觉在瑜伽服装款式结构层面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省道和分割线的运用方面。分割线既有功能性也有装饰性,将省道合理融入分割线,将可以更多体现分割线的人体美,分割线的线条数量和位置会影响人们的视错觉,可增加瑜伽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体现人体曲线美和运动时的动态美。二维视错觉可以营造三维的空间造型,要注意瑜伽服饰图案中空间与体型的关系,同时观察瑜伽服装外部的造型特征,可以实现三维空间造型所形成不了的视幻空间,以实现瑜伽服的外部造型美。视错觉艺术的内涵在于改变视觉原本现实,使人们在视错觉中寻找瑜伽服装空间形体的多维感悟,这种感悟给瑜伽服装设计造成了外部造型更多的可能性变化[3]。

四、结语

视错觉是设计中常用的艺术,对瑜伽服装的色彩、图案和款式设计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设计创作中,合理地运用视错觉原理,可以使得瑜伽服设计更富于创意,弥补人体体型上的缺陷,体现瑜伽着装的美感,方便瑜伽的运动,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瑜伽服。

参考文献:

[1]赵冠华.视错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时尚设计与工程,2016;(12):22-24.

[2]王芳、陈飞荣.论视错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9(2):102-104.

[3]赵辉.视错觉在瑜伽服中设计应用研究[J].中原工学院,2016.

作者:朱卫华 李玉芬 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