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押性强制措施的司法监督

时间:2022-02-16 03:08:24

羁押性强制措施的司法监督

摘要:在刑事诉讼中常常会涉及到羁押性强制监督措施,羁押性监督措施是司机监督的重要方式,也是刑事诉讼环节必要且合理的环节。但是,在实践中,羁押性强制措施又过于绝对化,对于司法监督的应用往往会出现一定偏差,使其对犯罪嫌疑人丧失人权的保障。因此,对羁押性强制措施的司法监督研究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羁押性;强制措施;司法机关;监督

一、引言

羁押性强制措施,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刑事诉讼程序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一直是以羁押性强制措施为主,非羁押性措施为辅。①羁押性强制监督措施,是司法机关在一段时期内对犯罪嫌疑人依法剥夺其人身自由权并强制羁押。它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嫌疑人再度犯罪,更好的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

二、羁押性强制措施的特征

羁押性强制措施是为保证刑事诉讼过程顺利实施,依法对被告人和嫌疑人剥夺人身自由权的强制性行为,在司法监督中是必要且合理的,具有强制性、保障性。同时,在强制羁押是在一段特定时间内,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因此,他又具有程序性、暂时性的特征。

(一)羁押的强制性

在司法过程中,采取强制性措施是为了保障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办案的顺利进行,而不得不对公民进行人身自由的干预。因此,强制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目前我国羁押强制性措施有拘留和逮捕两种,根据犯罪程序采取不同的措施。

(二)羁押过程的保障性

在羁押过程中暂时限制了嫌疑人的人身自由权,因此在羁押期间,我国司法部门会保障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不受威胁和伤害,羁押具有保障性特征。

(三)羁押过程的程序性

强制性羁押关系到公民自身的权利,因此对于羁押形式而言,具有一定的程序性。只有符合犯罪条件,有充分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才可逮捕嫌疑人。对于现行犯以及重大嫌疑人员可实行拘留程序。同时,在逮捕、拘留后要在24小时内审讯,且连续审讯的时间不可以超过12小时。若证明未犯罪,洗脱犯罪嫌疑的应按程序释放。由此可见,羁押强制性措施在程序上是非常严格的,相关部门要按照程序执行羁押。

(四)羁押的暂时性

强制性羁押过程受时间限定,司法机关在指定时间内才可对嫌疑人采取拘留或逮捕措施,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也只是暂时性的受到限制。一旦证明无罪,会立即释放,恢复自由。

三、羁押强制性措施的必要性

英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欧克肖特曾经指出,制度的正当性,可以从制度形态的正当性证明,即通过证明人为构建对现实制度的符合而使其获得正当性;也可以从价值形态的正当性证明,也就是通过符合目的性来证明正当性。”②对我国而言,羁押性强制措施这一制度,要探讨其正当性,不仅要关注刑事诉讼的框架,还要从整个法律体系和社会安定角度入手。对于社会安定而言,采取羁押性强制措施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需要。人类社会秩序不仅包括法律秩序,还包括政治秩序、经济秩序、社会秩序、道德秩序等方面。嫌疑人不及时羁押,有可能会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为了社会的稳定,才不得已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羁押措施。因此,对于维护社会的安定而言,羁押性强制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四、羁押性强制措施在司法实践中的弊端

在司法监督中羁押性强制措施是必要且合理的。但是,在日常实践中,羁押性强制措施又过于绝对化,对于司法监督的应用难免会出现一定偏差,使其对犯罪嫌疑人丧失人权的保障,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羁押过程有待提高。

(一)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随意羁押犯罪嫌疑人

公安机关在进行强制羁押时,无需经过人民法院的审查,可直接拘留犯罪嫌疑人。同时,为了避免嫌疑人逃跑,在证据不足的条件下,还未确定犯罪事实,往往就会对其进行拘留,拘留后继续审讯搜集证据来证实是否为所抓犯罪嫌疑人所为。检察机关在对公安机关的案件审查时,为了防止被告人逃避审查,也往往会先将其逮捕,接着再搜集证据。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并不能完全确定是否为嫌疑人所为,就将被告或嫌疑人羁押这种做法是并不合理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司法机关越来越重视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对于嫌疑人不再仅仅使用强制性羁押措施,而是等证据充足再进行逮捕。

(二)羁押过程中刑讯逼供现象屡禁不止

侦查人员为了尽快让嫌疑人说出事情真相,获取口供,在侦查过程中,往往会对嫌疑人用刑逼供。刑讯逼供的弊端在于不确定嫌疑人犯罪事实,使得犯罪嫌疑人在羁押期间的人身权益得不到保障。我国法律已多次禁止羁押期间采取严刑逼供,但是刑讯现象在很多地方却依然屡禁不止。

(三)超期羁押使得嫌疑人收到人权伤害

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在采取羁押时,常常意见不统一,这时并不会释放嫌疑人,而是继续羁押补充证据。这种做法延长了嫌疑人的羁押时间,也容易导致错补现象的发生,对于案件的进行是极不利的。

五、结语

近年来,我国羁押性强制措施的应用受到了理论界、业务界的广泛关注。羁押性强制措施既是合理的,同时也是存在弊端的。在实践运用中,只有在证据充分条件下羁押嫌疑人,严格按照司法程序,切实保障公民人身安全,才可以真正有效保障人权,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

作者:刘婉婷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注释]

①韩宝庆.论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扩大适用[J].湖南警官学院学报,2015(1).

②迈克尔欧克肖特著,张汝伦译.政治屮的理性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72.

[参考文献]

[1]陈光中.刑事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王晓楠.羁押必要性条件的犯罪学思考[J].法制博览,2015(7).•198•2016•01(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