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农场扬麦丰产培育技巧

时间:2022-12-15 11:22:00

深究农场扬麦丰产培育技巧

扬麦18(扬03G12)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院选育(审定编号:皖麦2008001)。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05~2006年区试产量640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8.5%(显著);2006~2007年区试产量648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7.7%(极显著)。2年区试平均产量6450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8.1%。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产量达6375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2.8%。现针对大中农场自然资源特点和大型机械生产条件,提出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1特征特性

春性,全生育期209~214d;株高81cm左右;有效穗数为450万穗/hm2左右,穗粒数46粒左右,千粒重40g左右。幼苗直立,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半角质。2005~2006年、2006~2007年2年区域试验表明,抗寒力与对照品种(扬麦158)相当[1,2]。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性鉴定,2006年中抗赤霉病,中感纹枯病,感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2007年高抗秆锈病和赤霉病,中抗白粉病、高感条锈病和纹枯病。2007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验,容重798g/L,粗蛋白(干基)11.49%,湿面筋24.0%,吸水率52.4%,稳定时间3.5min。属普通品种。

2栽培技术

2.1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2~3d,在播种前10d左右做好发芽试验,根据发芽率、千粒重、适宜基本苗225万根/hm2,确定处理种子数量,即播种量。用硫酸锌拌种,1kg种子用硫酸锌4g,2%立克莠湿拌剂15g拌10kg麦种(种子重量的0.15%),防治纹枯病和茎基褐腐病。

2.2精细播种

大中农场处于苏中沿海,适宜播种期10月28日至11月5日,大面积生产上力争在11月10日前结束。该品种抗寒性稍差,不宜过早播种。行距3.6m,14行,避免重行漏行,要求畦面平整、播行均匀、竖沟上线。耕透熟土层,并略带黄土,秸秆覆盖效果好,覆土平,耕幅不超标;耙地平,破土效果好,重耙配重150kg以上,不漏耙;开沟直,深20~25cm,宽32~35cm,绞土匀,畦面平;肥量准,应不重、不漏、不露;播种不能在路上拐弯的必须放起落线,用种量准,行距均匀;严格控制播种深度,播深2cm左右,做到播种均匀、出苗一致。在调换品种前一定要彻底清理播种机,防止机械和人为混杂。

2.3播后管理

播后48h内,必须清好田间一套沟,达到沟沟相通。具体要求是:每隔40~50m开挖1条横沟,深25~30cm,宽20~25cm,田头及低洼地块,每隔25m开挖1道沟,横沟撒土两边不少于5m,积土厚不得超过2cm,两边土量均匀,清沟必须两边出土敲碎撒匀。条田顶头必须在播后雨前开沟,防止路面盐土於积田头,影响出苗,播种结束后再行清沟筑埂,所有田头沟埂必须方直上线。补种要求浸种补种,品种一致,到头到边。

2.4科学施肥

小麦全生育期总投纯氮270~285kg/hm2、五氧化二磷105kg/hm2。其中基肥氮占总量的50%,磷占总量的60%。拔节孕穗肥纯氮占总量的40%,磷占40%,分2次施用(倒三叶期末和剑叶露尖各1次),于倒四叶期施磷酸一铵75.0~112.5kg/hm2。施肥时要注意该品种抗倒性不强。在抽穗后,选用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肥进行根外追肥,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2.5病虫草害防治

该品种抗病性稍差,要提早预防白粉病、积极防治赤霉病。在白粉病发病初期提早防治1~2遍,结合赤霉病防治的同时,加三唑酮防病保绿,提高后期光合能力;预防赤霉病,于齐穗期第1次用药,7d后第2次用药。加强对粘虫、麦蚜虫、纹枯病的调查,达标防治。硬草采用播后苗前化除,用48%氟乐灵1.2L/hm2+25%绿麦隆3kg/hm2进行土壤封闭,并视墒情适当加大用水量,以提高封闭效果。对防效差的条田要及时采取茎叶处理,用6.9%骠马1.20~1.35L/hm2,麦苗三叶期至分蘖期喷雾,但应避开寒流(施用越早,防效越好)。对猪殃殃等阔叶杂草重的田块,用10%麦喜150~180mL/hm2,对巢菜严重的条田,用巨星22.5~30.0g/hm2,于麦苗三叶期至分蘖期喷雾,化除时必须注意不重、不漏,雾化良好,严禁施药机械有滴、漏现象,严禁在田间调节和试喷,防止浓度过高对麦苗产生药害或局部土壤因农药残留量高而对下茬作物产生危害[3,4]。所有的茎叶处理力争在冬前结束,以提高化除效果,为小麦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