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高效栽培技术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03 02:24:00

莴笋高效栽培技术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茄子;伏菜秧;莴笋;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介绍茄子―伏菜秧-莴笋高效种植模式,并从茬口安排、水肥管理、设施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该模式的高效栽培技术,以供该模式的种植户参考。

南京市江宁区在南京近郊,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07万公顷以上,是南京地区蔬菜的主要供应区域。近年来,我区菜农在生产过程中摸索出一套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年产值可达15万元/hm2以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茬口安排

第1茬:春茄子,选用苏畸茄、南京紫长茄等品种,于每年10月上旬播种,大田用种量450g/hm2,育苗方式为大棚+小棚+草帘(营养钵育苗),11月上旬移入营养钵,12月上旬定植大棚,行距为大小行,大行70cm,小行50cm,株距30cm,把苗根连土栽入,栽后浇足定根水,并用碎土封好地膜定植孔,赶去地膜表面积水。第2年4月上旬至6月下旬采收,产量45~60t/hm2,产值可达12万元/hm2。

第2茬:伏菜秧,选用南京人爱吃的热抗青、绿星、早生华金等品种,6~7月初播种,大田用种量3.75~15.00kg/hm2,大棚架上覆盖防虫网或遮阳网后播种,7月中旬至8月初采收,产量15.0~22.5t/hm2,产值可达4.5万元/hm2。

第3茬:莴笋,选用二白皮、苦荬叶、圆叶白皮、竹叶青等品种,7月下旬播种育苗,莴笋在高温季节不容易发芽,所以必须经过处理,以打破休眠。一般播种前用清水浸种2~3d,然后包于潮湿纱布中置于15℃低温下催芽,也可吊在井中或放入冰箱冷藏柜中,有50%以上种子萌芽即可播种。准备好苗床,浇透水,播种,盖籽,铺干草或盖遮阳网,保湿,出苗即去除干草,改为小拱棚。7月底至8月前播种,11月上市;8月底至9月中旬播种,元旦上市。株行距25cm×25cm,栽9.75万株/hm2,产量60t/hm2,产值达9万元/hm2以上。

2水肥管理

茄子属喜肥蔬菜,结果期长,产量高,吸肥量大,定植前要施足肥,一般施腐熟农家肥90t/hm2、过磷酸钙750kg/hm2、复合肥450kg/hm2,门茄谢花前一般不浇水,避免落花,待门茄普遍坐住果时,开始追肥灌水,不能大水漫灌,应用壶浇水。追肥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75~450kg/hm2(穴施)。第1次采收后,选择晴天上午追肥1次。以后每采收2次追1次肥,追肥用尿素150kg/hm2左右,中后期可适施稀粪水,以获取早熟高产。

伏菜秧施足基肥后不用追肥,施基肥为腐熟有机肥30t/hm2,复合肥375kg/hm2。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菜秧上市前每天早或晚浇1次清水或稀粪水,促进生长,始收后适当控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莴笋施腐熟有机肥30t/hm2、45%复合肥750kg/hm2作基肥,中后期可适施稀粪水增加生长量。

3设施管理

春茄子先扣好大棚膜,暖棚7d后铺地膜定植。定植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30℃,晚上保持12~15℃,开花结果期保持温度在25~30℃,以25℃为大棚启闭通风标准,阴雨天中午也应适当通风。

伏菜秧主要是在大棚架上覆盖好遮阳网、防虫网,防暴雨和害虫。重点做好遮阳、降温措施,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当夏季气温高于35℃时,青菜需加遮阳网,同时加旧薄膜或无纺布防暴雨。夏季菜秧浇水注意“天凉、地凉、水凉”的原则,即浇水时间为傍晚或清晨,忌高温日晒时浇水。夏季遮阳网在日出前盖、傍晚时揭开,下雨前盖、下雨后揭开,晴天盖、阴天要揭开。

莴笋喜欢较凉气候,生长适温为15~22℃,大棚盖膜不宜过早,要因天气而定,做到既防高温抽薹,又不受冻害。莴笋要及时采收,主茎顶端与植株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收获适期,这时产量最高、质量最好。

4病虫害防治

茄子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黄萎病、绵疫病、早疫病及蚜虫、红蜘蛛。立枯病可用敌克松600倍液灌根;黄萎病、绵疫病可用多菌灵700倍液加代森锰锌600倍液喷施,青枯病可用农用链霉素或植病灵淋根。虫害可用乐斯本、杀虫双等喷杀。

伏菜秧主要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用50%辛硫磷2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或50%巴丹1500倍液喷雾。

莴笋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菌核病、灰霉病、蚜虫。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洒;软腐病用72%的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对水50kg灌根或喷雾;病毒病用病毒A400~500倍液喷雾防治;菌核病用40%菌核净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防治;蚜虫、斑潜蝇和蓟马可用毒死蜱、阿维菌素或10%吡虫啉1000~1500倍液防治。

参考文献

[1]李超,龚辉,方博云,等.大棚茄子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9.

[2]王克安,赵兵.大棚茄子高产栽培技术[J].山东蔬菜,2007(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