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废物处理的农业经济论文

时间:2022-11-12 03:26:05

基于废物处理的农业经济论文

一、经济活动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废物处理

无论是工业经济还是农业经济,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废物是必然的。工业经济的废物主要有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农业经济的最主要废弃物是农作物秸秆。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如果能妥善处理,可以变废为宝,成为一种新的资源,重新回到经济活动中去,继续实现价值增殖;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则不仅会对生态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同时还会阻碍经济活动的顺利持续发展,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经济活动废物处理通常是投资与收益相互博弈的结果。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都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物,但二者在处理废物方面又有着明显的差别。工业经济废物对生态环境影响比较大。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逐渐加强对工业废物排放的控制,形成了明确的国家规划目标。在工业废物处理上,早些年有国家资金的较强支持;虽然近十年来,国家层面的投资在逐步缩减,但本行业已经有了较强的资金和技术能量,在处理废物方面成效是很显著的。农业经济在处理本行业废物方面,较之于工业经济,在资金、技术和设备等方面本来就不具备优势。尤其是工业化过程中,化学肥料和商品能源等工业产品在农村扩散之后,农业经济原有的废物处理方式被打破,新的处理方式尚未完全建立,这是造成农业废物处理困境的重要原因,也对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二、工业经济的废物处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产值增长的同时,工业废物产量也在逐年增加(见图1)。工业废物是工业经济活动的必然产物,这些废物如果无法及时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反过来会阻碍工业经济活动的持续发展。从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方面看,2002年是一个转折点:政府投资规模在逐渐缩小,而企业自筹污染治理费用此后在逐年上涨。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也在2008年达到峰值,约为542.64亿元,之后也开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009年,总投资额约为442.62亿元;2010年下降到不足396.98亿元。从治理效果方面看,废水排放达标率逐年上升,1995年废水排放达标量占到废水排放总量的55.37%,2010年上升为95.32%;固体废物排放量也在逐渐下降,1995年为2242万吨,2010年降至约498.2万吨。可见,在经过政府大量投资之后,我国工业经济废物处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即使投资总额在2008年之后连续两年下降,工业废物的处理比率仍然还是在逐渐上升的,大部分工业废物可以得到有效处理。虽然工业经济依然在排放废物,但这些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环境负担,保证了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三、农业经济废物处理困境

在废物处理上,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不同。工业企业是工业经济活动废物处理的主体,虽然在2002年之前有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但近几年,主要靠企业自筹资金应对废物处理问题,例如2010年企业自筹资金376.92亿元,国家层面投资为20.05亿元。在多年的积累过程中,工业企业已形成了较强的废物处理能力。相比之下,农业对其经济活动废物的处理能力还是相对有限的。1.农作物秸秆产量与处理情况。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只有2亿多吨。2008年的农作物秸秆总产量超过了8.4亿吨。这是庞大的农业经济废物,同时也是宝贵的农业资源,处理的好,对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城乡生态环境改善都有积极意义;处理不好,将会造成空气污染、资源损失和农业生态破坏等多种负面影响,不利于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传统农业经济的废物秸秆的主要处理方式有三种:肥料化、燃料化与饲料化。农村经济活动废物处理的主体是农户。与工业企业相比,农户在经济活动废物处理上,面临着更大的资金和技术难题。一方面,农户缺乏处理生产废物的资金、技术和设备,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劳动力减少也成为秸秆处理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工业产品在农村的扩散,传统农业经济废物处理方式被瓦解,而新的处理方式尚在建立之中。从农业经济废物———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情况看:2007年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总量约为7.28亿吨,主要农作物秸秆的露天焚烧率约为16%(总量约为1.4亿吨)。[1]2008年,我国农作物秸秆总产量超过8.42亿吨,其中,废弃和露天集中焚烧量达1.09亿吨,占可收集利用秸秆总量的16.78%。[2]2009年,我国农作物秸秆总产量约为8.2亿吨,废弃和露天集中焚烧量达2.15亿吨,占可收集利用秸秆总量的31.31%。大量农作物秸秆因得不得到处理而被就地露天焚烧,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也给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2.困境的原因分析。首先,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人口从农村流出,涌入城市和非农行业。1991年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数约为3.91亿。2011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降至不足2.66亿,从业人员数量只相当于1991年的68%。农作物秸秆的收集耗时耗力。在农作物收获季节,即使劳动力充足,人们也通常首先忙于抢收作物,秸秆收集是农作物收晒完毕之后,下季作物安种之前的工作。但是,随着大批青壮年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行业,有限的劳动力要首先确保作物的抢收,因此能够用于秸秆收集劳动力减少了,这是导致秸秆收集量减少,就地焚烧量增加的原因之一。另外,在劳动力有限的情况下,收集秸秆的收益如果不够理想,人们也往往会选择放弃收集,这也会增加农作物秸秆的就地焚烧量。这是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人口向非农转移在客观上给农业经济废物处理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二,农作物秸秆肥料还田一直是传统的农作物秸秆的处理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土地肥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随着我国农用化肥施用量的逐年增加,农作物秸秆的肥料地位在逐渐降低。作为肥料还田的秸秆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直接还田,草木灰还田,沤粪发酵后还田。秸秆直接还田需要投入农业机械(如旋耕机等);秸秆燃烧后草木灰还田,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收集秸秆;用作畜禽垫圈与畜禽粪便一同沤粪发酵还田,则不光需要收集秸秆的劳动力成本,还需要较长的处理周期。而化学肥料有使用简单、肥效好等特点。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量为884万吨,1998年施用量达到4083.7万吨,2008年超过了5239万吨,在2011年达到5704.2万多吨。三十多年间,农用化学肥料施用量增加了6.45倍。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降低了肥料化农作物秸秆的使用量,对农业经济废物处理产生了阻断性作用,而且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将会使土壤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不良影响。这是工业产品在农村扩散导致农业经济废物处理困境的表现之一。第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改善。农村中商品能源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而用于烧火做饭的秸秆能源的作用在逐渐弱化(见图8)。农作物秸秆作为生活能源,虽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但这个过程分散到很长时间段内,利于环境的自我净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远小于秸秆的集中露天焚烧。统计数据显示,1980年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中商品能源(包括煤炭、成品油和电力)消费量约为4100万吨标准煤,约占农村生活用能的15.7%;1995年农村生活商品能源消费量约为1.31亿吨标准煤,占农村生活用能的34.2%;2000年达1.6亿吨标准煤,约占43.3%;2005年,这一比例上升至43.8%。相比之下,作为生活能源的秸秆,在1980年消费1.17亿吨标准煤,秸秆作为生活能源在农村生活能源消费中占46%。1995年,农村秸秆能源消费量约为1.5亿吨标准煤,约占农村生活用能的39.5%;2000年,消费约1.24亿吨标准煤,约占33.4%;近几年,在农村生活能源中,秸秆消费量大约在三分之一左右。清洁方便的商品能源是工业产品。它在农村中普及对于提升农村生活舒适度和农民生活质量有着积极意义,但是也客观上降低了农作物秸秆作为农村生活用能的消费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秸秆露天焚烧的可能。这是工业品在农村扩散,造成农业经济废物处理困境的另一个表现。

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废物处理路径选择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工业化和工业产品在农村中的扩散,导致农业经济废物处理困境的加剧。寻求破解秸秆露天焚烧的困境,还得在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上多下功夫。这种废物处理协调发展有两种路径选择:一是彼此割裂:阻断化学肥料和商品能源在农业和农村中的应用。二是彼此互助:更多的是工业帮助农业把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工业经济发端于农业经济的母体,与农业经济天生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作为工业产品的化学肥料与商品能源,在客观上是造成农业废物秸秆处理困境的原因。但是工业产品进入农村市场,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显然这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趋势。因此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互助将是解决农业经济废物处理问题,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农业直接依托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生产,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相对于工业循环经济更有优势。”[3]通过上文的分析大致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其一,从工业经济废物处理的经验来看,前期政府投入是必要的。“加强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推广,在一定区域内集中产生秸秆综合利用的规模效益,并予以推广。”[4]工业企业最初投入废物处理的资本很小,这个时候政府在处理工业经济废物工作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政府的规范和指导下,工业企业投资废物处理的比例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工业企业培养了有力的工业废物处理能力,虽然在2008年之后,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在缩减,但工业废物处理能力已经形成。在农业经济废物处理上,农户缺乏资金、技术和设备。这需要政府在国家层面首先做出投资,对涉及农业经济废物处理技术项目开发和设备购置等给予资金支持,以培养农业经济处理自身废物的能力。其二,借助工业经济的帮助,发展农业经济废物处理能力。(1)发展秸秆沼气,把农业秸秆转化为沼气。一方面,作为清洁、廉价的能源,供给农村生活能源,缓解农村生活能源与环境压力;另一方面,秸秆发酵与人畜粪便混合发酵而获得的沼渣与沼液是优质的绿色肥料,可以作为化学肥料的优秀替代品。这可能需要更多的工业经济在设备和技术上的支持。(2)加大农业废物处理机械研发力度,借助工业企业机械研发实力,发展新型农作物秸秆处理机械,一方面提升农业废物处理效率,另一方面节省农业废物处理人力投入。其三,开发农作物秸秆加工业,变废为宝。农作物秸秆并非只能作为肥料、燃料和饲料,部分秸秆(如小麦秸秆等)还可以作为工艺品和可降解饭盒等的原料。如此不仅可以拓宽农作物秸秆的生态化处理渠道,还可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作者:张栋单位:安徽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