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贸易法律风险及防范

时间:2022-01-22 10:14:38

“一带一路”下贸易法律风险及防范

摘要:“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伊两国经贸交流态势良好,由于两国政策法规、人文环境等不尽相同,在贸易交流中难免出现各种风险。其中,除合同主体不明、合同条款不全、合同履行困难等易产生法律风险外,水陆交通运输、产品质量、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等方面也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因此,贸易双方务必了解并掌握一些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的措施,做到准确调查、掌握交易对象的资信状况,慎重审查合同条款无遗漏,确保货物运输、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等方面有法律保障依据,并严格遵循中伊法律法规及国际条约、惯例,选择有利的争议解决方式,积极采取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使中伊欣欣向荣的贸易交流不断深化扩大。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伊贸易;法律风险;防范;保障

一、中伊贸易概况

中伊两国凭借地理优势,贸易交流历史深远。伊朗是联系亚欧大陆的陆上和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和贸易集散地。霍尔木兹海峡是濒临中东海上运输的“咽喉”,是历史上郑和下西洋三次到达的地方,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他的副使就曾到达伊朗,之后,班超的副使甘英也曾到达波斯湾。中伊两国有着一样的灿烂文明,共同语言多,来往密切。中国的印刷术是先传入伊朗,再由伊朗传入欧洲的。古伊朗王子曾到洛阳翻译佛经,古伊朗王室曾延聘中国陶瓷匠人到伊朗传授技术。后来,中国的丝绸、铜器等大量传入伊朗,伊朗的菠菜、苜蓿等又被带入中国。中伊两国贸易交流可谓渊源深广,便利诸多,发展喜人。此前,中伊两国已在诸多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贸易交流。1979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后,中伊双边关系发展势头一贯保持良好。伊朗油气储量居世界前列,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富有开采价值。中国除了在能源方面和伊朗开展了成效显著的合作外,在交通、通讯、汽车、建材、农业食品、经济技术等领域的贸易合作成果也较为丰硕,是伊朗最大的石油及非石油产品出口市场。中伊贸易也不曾因美欧对伊朗实施制裁而停止过,而且,中国连续多年保持了伊朗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的地位,双方在经贸投资中数额较大,有力地促进了伊朗的经济发展。中伊两国经济贸易潜力大、前景广阔。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后,伊朗的领导人第一时间表示了拥护和支持,并且对有关的行动计划都积极响应,希望在多方面同中国展开合作。伊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外交上有其独立性,国内安全形势相对较好,而且,中伊两国经济结构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将会不断深化扩大。未来,伊朗无论是在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建设中,都将发挥其支点国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伊经济贸易交流的美好前景不可估量!

二、中伊贸易交流中法律风险概述

“一带一路”政策促进了中伊两国交流,使双边贸易额幅度增大,就业渠道增多,对改变经济结构、拉动双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经济交流的过程中,由于文化法律差异、政策不同,环境难适应,中伊贸易常常处于一定的矛盾冲突之中,导致企业在从事贸易活动时面临难以预测的风险。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石是法律,法律是共建的保障,更是中伊贸易交流的引路人。中国和伊朗的法律体系各不相同,伊朗属于阿拉伯法系,其法律有着浓厚的宗教特征,法律法规相对健全,政局较为稳定。在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增大大型工程建设等贸易合作中,伊朗不存在对中资企业的歧视性政策法规或差别性待遇。而中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陆法系,在对外贸易领域具有较为系统的立法,国家全面运用法制手段调控国际贸易关系。中伊两国这种迥异的法律风格,在贸易交流过程中容易出现争端。因此,防范和应对中伊贸易中的法律风险,对于“一带一路”全球战略的成功实施,对于巩固、加强、扩大中伊贸易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伊贸易交流中法律风险简析

1.合同风险国际贸易中,贸易主体很多,大部分都是具有合法地位的企业,但仍然存在一些没有主体资格的“骗子”,使不明真相的相关企业在与其合作时造成巨大损失。另外,在具体的商务实践中,外国企业没有在合同上加盖印章的习惯,往往由个人代表企业签名,出现纠纷后,外商以该代表人未获授权为由进行抗辩,从而使中方企业承担合同不能履行的风险。在对外贸易合同签订中,一些企业容易忽视产品的品质条款和检验条款,或对相关的风险条款认识不清,对价格条款和货款支付方式没有做严密明确的约定等,这样的合同,一旦签订,定会使贸易从一开始就潜伏着没有合同约束和法律保障的风险。在合同履行中,会出现中伊双方对合同条款的理解的误差而产生纠纷,也易出现企业因疏忽而违反合同的现象。例如,根据伊朗航运协会要求,所有出口至伊朗的货物,提单上必须显示商品的HS编码和客户身份识别号,并且对提交的单证做了一系列详细规定,而中国并没有对相关单证进行规定,因此对于伊朗的诸多条款难免有疏漏,这就有可能造成货物清关延误,并产生额外的相关费用,从而承担违约责任。2.运输风险“一带一路”背景下,大量的贸易交流依赖运输,虽然出口企业可以寻求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专业服务,但是由于国际货物运输业务中的相关特殊性法律规定,以及伊朗在进出口以及海关等领域的法律规定较为繁杂,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诸如货代风险、不良承运人带来的风险、运单风险等法律风险。比如在运输单证的选择上,海运单、空运单不具有物权凭证的作用,若持有这两种单据则存在货物被提走的风险。再者,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施行,陆上运输成为两国的主要运输渠道,而陆上运输时间长、距离远,路途中极易出现意外事故,引发风险隐患。3.质量风险在中伊贸易交流中,容易出现某些企业对自身产品品质不重视,以次充好,造成对方的损失,从而引起经济纠纷的现象。此外,有些产品因未达到对方法律规定的强制性标准而使双方产生法律纠纷。这种情形,即使在争议解决过程中,国内企业也无法以合同中未约定为由进行抗辩。比如伊朗规定出口伊朗的制成品必须要做voc认证,食品需要halal认证,向伊朗出口要遵守伊朗国家标准局(ISIRI)新的标准。这些标准以及程序,在中伊贸易交流中起到基准作用,不遵守可能引发法律风险。4.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外国投资、技术转让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遇到的知识产权风险主要表现为商标、专利以及版权等严重侵权现象。比如,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因商标遭外国抢注而丧失经营权,无法在当地使用商标、销售产品,最终造成巨大损失。而中国和伊朗知识产权立法相对不完善,容易出现不法企业钻法律的空子,损害贸易方的合法权益的现象。5.法律适用风险中伊两国在诸多方面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在某些具体的领域存在立法漏洞和空白,在贸易交流中容易产生法律争端。比如,两国在基础设施、贸易投资等领域均有法律法规,但投资规定大不相同,在具体施用时,就容易产生纠纷。所以,在贸易中,一些企业就会事先考虑适用对方的相关法律、条约来防御风险。再者,伊朗不是WTO成员,其法律政策不受WTO约束,虽相较于以前对境外投资者的严格限制,如今,伊朗对外资投资限制有所放松,但部分规定仍然导致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风险增加。

四、中伊贸易中法律风险的防范

在“一带一路”政策引领下,中伊两国出现了全新的贸易机遇,有力地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发展。只要对贸易中出现的潜在法律风险积极防范,就可以保证贸易安全、稳定、持续发展。1.调查、掌握交易对象的资信状况,检查签约人是否合格在中伊贸易交流中,不论是买方还是卖方,对即将展开合作伙伴的相关资质和信用一定要有充分调查、了解,明确掌握合作主体是否具有经营权,是否法人代表。调查的途径通常分为三种:第一,通过我国驻外使领馆的商务机构进行调查。驻外使领馆对当地企业情况较为了解,能够及时反馈企业的资信状况。第二,通过中国境内的银行进行调查。这会相对准确地了解到被调查对象的资力和借贷信誉。第三,委托国内外的专业咨询和资信调查机构进行调查,对合作客户的风险进行量化。对合作对象的资信调查不仅要在合作前进行,在合作中也要随时保持对对方公司资信状况的关注与掌握。只要签约之前做好查证工作,对签约主体的资格及其授权文件心中有数,就可以避免相关风险,确保合作安全。2.严谨审查签约交易合同,务必兼顾到各项条款防范法律风险,一定要对将要签订的合同高度重视,一项一项地审查,使合同条款的设定,既要合法又要合理,更要严密、明确、完整无缺,力求做到货物支付方式条款明确;制定检验条款、检验标准正确、适用;检验机构信誉度强、服务优良;还要注重质量条款。并且,交易双方定要形成书面合同,同时,保障一些证明材料妥善保存,以备不时之需。这样,充分利用“风险条款”有效规避风险。3.选择有利的争议解决方式,积极采取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中伊贸易双方在约定合同条款时,在合同中应当约定争议解决方式。具有法定强制执行力的争议解决方案有诉讼和仲裁两种,中国和伊朗都是《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参加国,合法有效的仲裁裁决可以在缔约国得到承认和执行。当然调解也是纠纷的解决方式之一,双方企业可以就合同条款进行妥协和让步,最终达成调解。贸易双方就争议解决方式可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理性选择。4.及时办理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明晰相关货运规定出口企业在将相关业务外包给国际货物运输企业时,仍需要对货运单签署生效的特殊性予以了解掌握,需要对国际货物运输企业资质严加审查,需要对货代企业揽货承运重点把关,谨慎选择货代和承运人。中伊双方企业还需要对运费支付高度重视,只有对货物毁损、延误索赔的特殊规定明了于心,才能有效防范自身在国际航空货物运输流程中的若干法律风险。出口企业还需谨慎选择货运单据,以及办理运输保险,及时转嫁风险损失,减小企业负担。5.慎重考虑,预先规避诸多方面的风险中伊贸易中,企业应当提高自律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企业出口产品时,应事先了解进口国的强行性标准及其交易程序,避免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企业对已在国内取得的专利、商标,通过域外注册等途径,尽早取得相应的知识产权,牢固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时,出口企业在生产前应当做好伊朗国家的知识产权调查,以免发生侵权。在中伊贸易交流中,中国企业首先应当严格执行和运用中国制定的一系列对外贸易法律法规,积极有效地防范贸易风险。同时,还应充分了解掌握伊朗有关对外贸易的相关法律、政策,躲避雷区,减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于一些中国与伊朗缔结的双边和多边投资协定以及国际贸易习惯,企业也应当严格遵守,从而保护自身利益,防范法律风险。

参考文献

[1]张若思.“一带一路”建设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6(4).

[2]马媛.对外贸易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统计与决策,2007(19).

[3]龙小林.论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风险防范[J].中国商贸,2011(05).(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殷子媛 张晓琛 王海宇 张博涵 单位:西南政法大